过程设备设计第四章(4.1-4.2)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876.50 KB
- 文档页数:13
《过程设备设计基础》习题集樊玉光西安石油大学2007.1前言本习题集为配合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过程设备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参考用书。
本书是编者在过去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整理编写而成,旨在帮助加深对课程中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因此编写过程中力求选题广泛,突出重点,注重解题方法和工程概念的训练。
本书与《过程设备设计基础》教材中各章教学要求基本对应。
各章中包含思考题和习题。
目录第一章压力容器导言 (2)第一章思考题 (2)第二章压力容器应力分析 (3)第二章思考题 (3)第二章习题 (7)第三章压力容器材料及环境和时间对其性能的影响 (13)第三章思考题 (13)第四章压力容器设计 (14)第四章思考题 (14)第四章习题 (16)第五章储存设备 (19)第五章思考题 (19)第五章习题 (19)第一章压力容器导言1.1压力容器总体结构,1.2压力容器分类,1.3压力容器规范标准。
第一章思考题思考题1.1.压力容器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分别起什么作用?思考题1.2.介质的毒性程度和易燃特性对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管理有何影响?思考题1.3.《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在确定压力容器类别时,为什么不仅要根据压力高低,还要视压力与容积的乘积pV大小进行分类?思考题1.4.《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与GB150的适用范围是否相同?为什么?思考题1.5.GB150、JB4732和JB/T4735三个标准有何不同?他们的适用范围是什么?思考题 1.6.化工容器和一般压力容器相比较有哪些异同点?为什么压力容器的安全问题特别重要?思考题1.7.从容器的安全、制造、使用等方面说明对压力容器机械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思考题 1.8.为什么对压力容器分类时不仅要根据压力高低,还要考虑压力乘容积PV的大小?思考题1.9.毒性为高度或极度危害介质PV>0.2MP a·m3的低压容器应定为几类容器?思考题1.10.所谓高温容器是指哪一种情况?第二章压力容器应力分析2.1 载荷分析,2.2回转薄壳应力分析,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2.4 平板应力分析,2.5 壳体的稳定性分析,2.6 典型局部应力。
第四章气态污染物控制设备设计与应用【课时安排】§4.1吸收设备的设计与应用1学时§4.2吸附设备的设计与应用1学时§4.3冷凝设备1学时§4.4气固催化反应器1学时总计4学时【掌握内容】1基本概念:气液相平衡、吸附平衡、吸附等温线2化学吸收的气液平衡3双膜理论4吸附理论吸附平衡和吸附速率5气固催化反应动力学【熟悉内容】1吸收传质速率方程2各种吸收设备3固定床吸附器的设计计算4气固相催化反应器的设计计算【教学难点】1气液相平衡2化学吸收的气液平衡3双膜理论4吸附理论吸附平衡和吸附速率5气固催化反应动力学6气态污染物的催化净化工艺【教学重点】1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的异同2化学吸收的气液平衡3双膜理论4不同吸附过程(物理、化学)的异同点5吸附理论—吸附平衡和吸附速率6气固催化反应动力学7气态污染物的催化净化工艺【教学目标】1掌握不同吸附过程(物理、化学)的异同点2常见的吸附剂及特点3吸附理论吸附平衡和吸附速率【教学内容】§4.1吸收设备的设计与应用【授课时间】1学时【教学手段】课堂讲授【教学过程】一、吸收设备液体吸收过程是在塔器内进行的。
为了强化吸收过程,降低设备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要求吸收设备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气液之间应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和一定的接触时间;气液之间扰动强烈,吸收阻力低,吸收效率高;(2)气流通过时的压力损失小,操作稳定;(3)结构简单,制作维修方便,造价低廉;(4)应具有相应的抗腐蚀和防堵塞能力。
所以,正确地选择吸收设备的型式是保证经济有效地分离或净化废气的关键。
分类:目前,工业上常用的吸收设备的类型主要有表面吸收器、鼓泡式吸收器、喷洒吸收器三大类。
在每一大类中还根据吸收器的结构,气液两相接触方式的不同再分成多种型式的吸收器。
这将在每一大类吸收设备介绍中给预必要的阐述。
1.表面吸收器凡能使气液两相在接触表面(静止液面或流动的液膜表面)上进行吸收操作的设备均属表面吸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