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素描画法步骤图解
- 格式:docx
- 大小:17.52 KB
- 文档页数:4
立体画简单教程
1. 准备工作
- 支持绘画的纸张或画板
- 铅笔、橡皮擦和直尺
- 彩色铅笔、蜡笔或油画颜料
2. 绘制立方体的外框
- 用铅笔画一个正方形,作为立方体的底部。
- 在底部正方形的上面,画一个稍小的正方形,作为顶部。
- 沿着底部和顶部的边缘,用直尺画出连接两个正方形的四条边。
3. 绘制立方体的侧面
- 在两条底边之间,画出两条垂直线,连接底部和顶部的对应角。
- 在底部和顶部的边缘上,画两条垂直于底面的线,连接底部的对应点和顶部的对应点。
- 沿着这些线,用直尺连接相对的点,形成立方体的侧面。
4. 着色立方体
- 用彩色铅笔、蜡笔或油画颜料填充立方体的各个面。
- 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来增加立体感。
5. 添加阴影和细节
- 使用暗色铅笔或蜡笔,在立方体的一侧或两侧添加一些阴影,以增加立体感。
- 可以用橡皮擦擦亮一些地方,以增加光线的效果。
- 根据个人喜好,可以在立方体的表面绘制一些纹理或细节。
6. 清除铅笔线
- 当完成绘画后,用橡皮擦轻轻抚去铅笔线条,使图画更加
干净。
7. 欣赏你的立体画
- 欣赏并展示你的立体画给朋友和家人。
注意事项:
- 在绘制立方体时,尽量保持直线和边缘的平直和直角。
- 在着色时,可以使用不同的色调和渐变效果来增加立体感。
- 不要害怕实践和尝试不同的技巧,以发展自己的绘画风格。
•一步一步教你学立体画!!超级实用,图释教学!绝对原创!很多同学看了我的校园街头立体画后,都很想知道是怎么弄的,可以说在平面上表现立体图并不容易,靠混淆人的眼球产生错觉的艺术的确不是很好探索,而我在网上也没有找到一步一步教大家的教程,可以说本教程是首个公开的立体画教程。
基于初学者的基本功不一,我挑了橡皮作为例子,因为橡皮颜色唯一,形状规则,画面简单,适合大家尝试创作。
上面就是完成效果图,下面我们将一步一步讲解:1.准备好画纸和铅笔,以及面前这个网页。
2.我总结的立体画第一创作公理:物体朝上的面都画成物体实际的俯视图所以橡皮朝上的那一面(俯视图)是矩形,所以就画一个矩形在纸上:3.好了,到下面一步就非常关键了——挑角度总所周知,立体画只能在一个角度看才有效果,所以挑一个好角度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一旦确定了观测角度就不能再更改。
为了更好的视觉效果,我决定从这个角度看橡皮:4.确定角度后,就是最难的步骤了,记住公理二:所有纵线条都画朝向观测者下面就将朝下的线条向观测角度做垂线:(如果我描述的语言不精练或不准确,请原谅,因为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大家就借着图试着理解吧!)5.照着上面矩形的线条把底给封了,再把多余的线条擦掉。
(这一部并不难)可以看到一个立方体了:下面这一步就需要一些绘画基本功了,但也不算太难,因为我也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只是平时练得比较多(在书上,试卷上,作业本上...)大家可以那一块真的橡皮,看着他的光影效果来画:这就是一个立方体了,大家可以在上面的基础上自由发挥,画出砖头,黑板擦,手机等方形物品,至于橡皮么,它的棱角不是那么分明:自己按照实际情况再渲染一下,完成!从正上方看就是这个样子的:(看到最初的那个矩形了么?)如果加点想象力,还可以在纸上挖一个水坑:(不过这是不可能的~只是给大家演示一下而已)从正上方看就是这样的:画的也不是很好,就当是教程了。
希望大家看完以后自己可以尝试一下,画的绝对比我好!。
学习素描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石膏几何体概括了自然界各种不同的形体。
从研究石膏几何体和静物着手,是素描入门的开始。
研究几何体,便于理解物体的形体结构和在空间中的透视原理,便于理解物体的明暗调子和立体感。
素描这些最基本的规律,也贯串在其它一切复杂的形体中间,几乎包含了素描造型的各种关系。
通过对几何形体的理解和描绘,可以培养表现各种复杂形体的概括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素描打下基础。
我们今天先画一下石膏几何体的结构素描!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几何体吧!这些几何体你都叫得出名字不?没关系我们要画得好就行了!当然我们先从最简单容易的开始吧!球体的描绘圆球体与立方体相比较两者有着强烈的反差,圆球体的结构特征与立方体刚直的形态对立。
完全是由弧形构成的,给人以柔美、圆润、含蓄而灵动的感觉。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象均可以概括成立方体和圆球体这两种基本形态,也可以说立方体和圆球体是自然界中两种最基本的形态,两者的对立关系也完全符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处于矛盾着的统一体之中”的这一基本规律。
矛盾着的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又是可以相互转让,方中寓圆,圆中有方,这两种视觉形象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符号化的客观依据。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圆球体的形体结构。
如图1是概括了的圆的形体结构。
图1圆球体圆球体的结构关系,要比方体复杂得多了,为了便于了解我们还是要对圆球体的结构关系加以概括,便于理解其形态构造。
如图2所示,是圆球体基本构造。
图2 圆球体的形体结构圆球体的绘画步骤① 首先画一个正方形,画出对角线,找出一个交点为圆球体的圆心点,通过此圆心点作水平线和垂直线,找出圆球体外轮廓线与正方形相切的四个切点,(图3)。
图3-1 圆球体的绘画步骤一② 然后用“切”的方法渐次地把这个方形由方的形态变为圆的形态。
如图3-2所示,先用短直线逐渐的画出圆形的大体轮廓,再调整成圆形。
图3-2 圆球体的绘画步骤二③ 调整线条,用圆滑曲线将圆修整一下。
用橡皮反复调整,直到感觉圆形画圆了为止,(图3-3)。
素描第三课单个几何体的画法在我们学会了透视关系和打形的诀窍之后,健康老师带同学们学习认识下几何体的画法。
几何体的学习是对物体立体感的先前认识,世间万物都可以用几何体来概括,所以学会画好几何体也是非常关键的!几何体的分类立方体多面体球体柱体锥体穿插体立方体【正方体长方体】健康老师的经验:正方体是验证透视是否学到位的基本几何体,画好正方体一定要记住素描第一课的透视原理,不记得或不扎实的同学可再搜之前的文章温故一下。
所有的几何体都建立在透视之上,所以第一课非常重要▲正方体多面体【四面体六面体八面体十二面体二十面体】健康老师的经验:多面体的形体可由内往外打形,当然也可先打好外围的大形,再确定内部形体。
像下面是十二面体可先画内部的五边形,再画外围。
▲十二面体另一种方法就好比下面的二十面体,先画出整体外轮廓,再瓜分内部结构线条,并不断调整。
▲二十面体球体【球体】健康老师的经验:球体就是画圆,圆的画法就是先画十字,再画正方形,最后四个角的切线,再八个角的切线,就能画出很正的圆。
然后再找明暗交界线,上黑白灰调子。
黑白灰调子我们会在下节课开始讲,同学们先把每个几何体的打形方法记住。
柱体【棱柱圆柱体】健康老师的经验:棱柱注意好透视并拉直线,切勿把线条拉弯。
圆柱要注意的是学会画圆和椭圆。
圆的画法即利用十字画法,并注意近大远小,近处弧度圆润饱满些,远处弧度瘦小些。
▲八棱柱(竖着)▲八棱柱(躺着)▲圆柱(站立)▲圆柱(躺着)锥体【棱锥圆锥】健康老师的经验:椎体是有一个交汇的顶点,画棱锥和圆锥一定要注意定好竖着的中线,很多同学都会画歪。
中线就是顶点到底面中心点的连线,并且是垂直于底面的,定好中线才能把椎体画正。
▲六棱锥▲圆锥穿插体【棱柱穿插椎体柱体穿插】健康老师的经验:穿插体一定要控好十字线的位置。
棱柱穿插体是两个柱体或四棱锥和柱体的十字穿插,注意好透视和拉直线,切勿把线条拉弯。
▲两个六棱柱的十字穿插体(站立)▲两个六棱柱的十字穿插体(平躺)▲两个长方体的十字穿插体▲四棱锥和长方体的十字穿插体(站立)▲四棱锥和长方体的十字穿插体(躺着)▲圆锥与圆柱的穿插体圆锥穿插体是圆锥和圆柱的十字穿插,要注意的是学会画圆和椭圆。
素描教程(十四)画石膏几何体圆锥和圆柱体锥体和圆柱体的描绘圆锥体和圆柱体有着近乎相同的特征,这两个形体实际上是立方体和圆球体的部分结构特征的组合体,其直线部分属于立方体的特征,而圆的部分又属于圆球体的特征,因而这两种形象特征的形体属于中性形体,如果立方体与圆球体是形象的两极的话,那么圆锥体和圆柱体就属于这形象两极的过渡地带。
圆锥体的结构形体,(如图)。
锥体的结构特征就是其底部的圆形向上逐渐缩小,最终到尖部消失,形成圆和两侧直线的结构特征。
如图所示。
圆锥体的画法步骤图①画一个一点透视的正方形,作对角线求出中心点,再通过中心点作水平线、垂直线等辅助线,如图所示。
②画出透视圆,这个透视的圆就是圆锥体的底部。
过圆心点向上作垂直线,在相应的位置取一点作为圆锥体的高点,连接高点与透视圆左右的两个端点。
圆锥体的形象就画成了,(如图)③根据圆锥体的结构特征,我们可以对这个锥体进行结构分析,以突出其立体感和空间感。
画出几条主要的结构线即可,注意前后形体在用线上要有虚实、强弱之分。
课堂训练:多变换观察角度(主要是指视平线的高矮变化),仔细研究圆锥体的形体特点,并画出其结构关系,体会一下圆锥体与圆球体和立方体之间的形态差异。
圆柱体的画法圆柱体的特征最为单纯,它和锥体一样,都包含着立方体和圆球体的共同形态特征。
从顶面看,呈圆形形态。
从侧面看,越接近直视越呈现方形的形体特征,(如图)。
圆柱体和圆锥体形象最为接近如图所示,它们共用一个圆形底面和一个中轴线。
圆柱体的结构关系就是由无数个等大的圆形叠加而成的。
叠加的同时又形成侧边直线的结构形态。
①圆柱体,我们可以通过长方形作为辅助手段,其形象表现就容易得多了,先画出一个长方形如图4。
(注意:长方形高和宽的比例关系)②在长方形上下两端分别作辅助线,取出圆柱体上下两个面的深度,先在长方形上下两个面上画出透视正方形,作透视圆(注意:圆柱体上下两个面由于透视原因,下面比上面要略宽些,宽窄的大小要随视角的上下位置而定)③在圆柱体上进行结构分析,画出结构线。
石膏几何体结构素描的方法步骤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石膏几何体结构素描这档子事儿。
你可别小瞧这石膏几何体,它们看着简单,却是素描的基础呢!就好像盖房子得先打牢地基一样。
咱先说这第一步,观察!得瞪大了眼睛,仔仔细细地瞧。
瞧啥呢?瞧这几何体的形状、比例、结构,心里得有个数。
这就好比你要了解一个新朋友,得先知道他长啥样不是?这观察可得认真,不能马虎,不然画出来的东西可就走样啦!然后呢,就是起稿啦!轻轻地用铅笔勾画出大致的轮廓。
这时候就像给几何体搭个架子,架子歪了,那可就全完了。
轻点儿下笔,别着急,慢慢来,就像走路一样,稳稳当当的。
接着,开始深入刻画结构啦!这可是关键的一步。
要把那些线条、转折表现得明明白白的。
就好像给几何体穿上合适的衣服,得合身才行呀!这时候要注意线条的轻重、虚实,不能一股脑儿地瞎画。
在画的过程中,你得不断地问自己:这样画对不对?像不像?有没有表现出几何体的特点?这就跟咱平时做事一样,得时常反思,才能进步嘛!画着画着,可能会遇到难题,线条画不直啦,比例掌握不好啦。
别急,这都正常!谁还没有个磕磕绊绊的时候呢?多练练就好啦。
当你感觉差不多的时候,别忘了整体调整一下。
看看有没有哪里不协调,有没有哪里需要改进。
这就像出门前照照镜子,整理整理衣服,让自己看起来更精神。
你说,画石膏几何体结构素描难不难?其实也不难,只要有耐心,有细心,谁都能画好。
就像那句话说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想想,当你完成一幅漂亮的石膏几何体结构素描时,那得多有成就感呀!别人一看,哇,画得真好!你心里是不是美滋滋的?所以呀,朋友们,别害怕,大胆地去尝试吧!拿起笔,和这些石膏几何体来一场奇妙的邂逅,在纸上创造出属于你的艺术世界!加油哦!。
正方体结构素描步骤与解析
正方体结构素描步骤与解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画正方形的底面:首先在画纸上画一个正方形的底面,可以使用直尺来辅助画出准确的直线。
2. 确定正方体的高度:根据需要确定正方体的高度,从底面的一个角点向上画一条垂直线,表示正方体的高度。
3. 连接底面和顶面:用直线连接底面的四个角点和相应的顶面的四个角点,形成正方体的侧面。
4. 添加细节:根据需要,可以在正方体的侧面上添加一些细节,例如窗户、门等。
5. 阴影处理:根据光源的位置,使用阴影来给正方体增加立体感。
通常情况下,离光源较远的一侧会有较暗的阴影,离光源较近的一侧会较亮。
6. 校正和修饰:检查整体的比例和透视效果是否正确,校正可能存在的错误。
可以使用铅笔或擦除设计进行修饰,使整个素描更加精细和逼真。
注意事项:
- 在画正方体的中心线时,注意保持垂直。
- 角度和比例一致性是关键,确保正方体的各个面和线条都保
持正确的比例。
- 遵循光源的位置和阴影的规律,画出逼真的阴影效果。
- 素描可以用铅笔、炭笔或细线来完成,根据需要进行修饰和擦除。
- 练习多次以提高素描的技巧和准确性。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素描石膏立方体详细示范全过程(图文)1.原图的要求:1,必须看到立方体的三个面,三个面得大小要有区别,这是比较理想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立方体的形体特征。
2.单侧光源照射,使得三个面呈现黑(背光面)白(受光面)灰(测光面)有明显色调差异的三个面,这样不仅一目了然的认识三大面,而且在用调子塑造三个面的时候清晰简单。
3.衬布的色调应该区别于立方体三个面的色调,免得冲突,其次衬布摆放要有平面和立面的关系,这样使得画面有空间感,再次,衬布的布纹尽量简洁一些,不然就会显得碎。
1-1步骤一:经营位置,模糊定形。
面对一张白纸,如何把物体画在最恰当的位置必须先得有一个模糊的定位,类似于草图。
构图的原则遵循“天薄地厚,左右均衡”。
通过整体的观察方法,用4B的铅笔轻轻地把物体的上下左右及大体的形状画出来,可能不准确,不过没有关系,这一步为下一步提供的参照。
1-2步骤二:认真观察,精确定线。
根据人的视觉习惯,视线很容易抓住竖直的线条,其次是接近水平的线条,再次是空间倾斜的线条。
所以先把立方体的三条竖线画出来,先画左右两边,再通过观察加比较的方法确定中间的线条,一定要注意三条竖线的透视,竖线透视问题很明显,但是很容易被忽略,很多教科书在此问题上都存在问题,如果你认识观察的话,竖线的透视是最明显的。
方法:侧锋用笔,小指轻抵画质,手腕固定,用整个胳膊的力量来回的画,保持线条粗细大小基本一致。
1-3步骤三:用理性观察方法,先确定接近水平的线条,用视线假设该线条下方有一条水平线,这样就知道了这条线的倾斜度,还可以手执铅笔进行比较,先确定中间这条,在画出另外两条,一定要注意这三条线的透视关系,在画这三条线的同时,可以相应的把最后三条线也画出来,这样相互之间就能进行比较,直到形体最终确定。
1-4步骤四:为了使得形体更加严谨,我们可以用透析想象的观察方法把我们看不到的那一面的三条线条画出来,一定要注意,一般而言,作为结构素描,把看不到的结构表现出来是结构素描的表现形式,但是要注意看不到的这三条线不是为了证明你画的是结构素描而画的,而是用这三条线衡量其他的线条,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最终的目的是形体更加严谨,这才是这三条线存在的意义。
正方体素描写生步骤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对于学习绘画、培养艺术感知力和提高绘画技巧来说至关重要。
正方体是素描的基本对象之一,通过绘制正方体,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力、透视感和构图能力。
下面是绘制正方体的步骤,详细介绍如下:第一步:准备材料在开始绘制正方体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绘画工具和材料:铅笔、橡皮擦、素描纸、铅笔刀和铅笔削。
第二步:确定正方体的位置和大小在绘制正方体之前,我们需要确定正方体在画布上的位置和大小。
可以用铅笔简单地画出一个方框,用来确定正方体的外框。
在确定好位置和大小后,我们可以开始绘制正方体的轮廓线。
第三步:绘制正方体的轮廓线使用铅笔在方框的四个角上分别画出四个点,这些点将作为正方体的四个顶点。
然后,用直线连接这四个点,形成正方体的轮廓线。
注意,正方体的边是相等的,因此这四条直线应该等长。
第四步:绘制正方体的侧面在正方体的轮廓线上方和下方分别画两条平行线,这两条平行线将作为正方体的上面和下面。
然后,用直线连接这两条平行线的对应点,形成正方体的侧面轮廓线。
第五步:确定正方体的阴影在正方体的侧面轮廓线上方画出一条阴影线,表示正方体的投影阴影。
然后,根据光源的位置确定正方体的阴影位置和浓淡程度。
阴影通常在正方体的背面,并且与包围正方体的边保持一定的距离。
第六步:细化细节和纹理在绘制正方体的基本轮廓后,可以细化细节和纹理,增加立体感。
可以使用不同的线条技巧,如交叉线、斜线和阴影线来表现正方体的纹理和光影效果。
同时,我们也可以用铅笔在正方体的边角处增加一些明暗对比,使正方体更加立体和逼真。
第七步:修正和润色绘制完正方体后,我们需要检查并修正绘画中的错误和不满意之处。
可以用橡皮擦擦除一些多余的线条或调整阴影的形状。
同时,也可以用铅笔在一些细节和阴影处加强一些细节和浓淡程度,使绘画更加完美和精致。
最后:保持练习和实践绘制正方体是学习绘画的基础,而艺术是需要不断练习和实践的。
因此,我们要保持练习和实践,不断提高绘画技巧和艺术感知力。
正方体的素描教程
正方体我们都不陌生,可以说是我们从小接触到大的东西,美术课上也经常看到它的身影。
要画好正方体的素描,我们应该从何处着手?现在就来看看下面的教程吧!
正方体是十二边相等的六面体,长方体则是正方体的加长版,通过观察分析正方体与长方体的每个面,可以掌握物体的明暗关系。
第一步:画出正方体中间竖棱,线条画竖直。
第二步:把握好右边棱的角度
第三步:把握好左边棱的角度
第四步:注意棱与水平线的夹角越大,则画短些,反之则画长些,以此来确定好左右两根竖线的位置。
第五步:定出正方体的高度,画出向右消失的透视线。
第六步:画出向左消失的透视线。
第七步:画出上面两根透视线,注意透视状态。
第八步:画出正方体结构线。
第九步:根据前后两个角位置,定出正方体的投影。
第十步:暗部整体上一遍调子,注意线条排列均匀,力度不能太重。
第十一步:从明暗交界线处画起,依次向反光处过渡,投影注意前重后轻。
第十二步:加深明暗交界线,并注意上重下轻,右重左轻的变化。
第十三步:进一步深入塑造,注意色彩变化规律,注意灰面的力度把握。
第十三步:调整完成
以上就是,你掌握了吗?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素描正方体的画法步骤图解
素描正方体的画法步骤图解
学过画画的人一定都接触过素描,而素描中几何体的画法也是必须要掌握的,下面给大家介绍素描正方体的画法步骤图解,一起来看看吧!
素描正方体的画法步骤图解
01画出正方体的竖棱,注意线条要画直。
02预测好右边棱的`角度后,画上线条。
03预测好左边棱的角度后,画上线条。
04确定好左右两根竖线的位置,竖棱与水平线的夹角越大,线条就要画得越短一些。
05预测好正方体的高度,画出向右的透视线。
06画出向左的透视线。
07画出上面两根透视线。
08画出正方体的立体结构线。
09画出凸显立体的阴影即可。
准备一个立方体的石膏,灰色衬布,打光的时候注意角度和位置,尽量黑白灰关系分清楚。
【准备的工具】:各种型号的铅笔:2h、hb、2b、3b、4b、5b、6b纸擦笔或纸巾软、硬橡皮【构图的原则】:上紧下松(天薄地厚),左右均衡。
用4B 铅笔的侧锋在八开素描纸上大致确定所画立方体的高度和宽度,注意构图“上紧下松,左右均衡”的原则,线条要画得虚一些、粗一些。
确定基本型。
用感性的、整体的观察方法观察立方体的基本形,并用虚线快速表现出对它的直观印象,要画准立方体的整体形状和三个面的大小关系。
竖线是最容易画准的线条,所以最好先画竖线,注意上下的透视,近大远小。
画出立方体另外一组空间感最强的线条,空间纵深感越大,倾斜角度越明显。
可以把画板放平,用铅笔延长立方体的线条,作为画准倾斜角度的参照。
确保画在画面上的线条能与所观察到的实际物体的线条连成一条直线或者平行。
为了确保所画的立方体造型的严谨,可以把三条看不到的线条轻轻地画出来,看看三组线条的位置和倾斜角度是否准确。
在立方体结构准确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加重线条的轻重变化来区别线条之间的前后关系。
用画结构素描的方式画好立方体的外形和结构线。
线条尽量画得轻一些,看不到的线条可以不画。
确定背景和台面交界线的位置,画出投影的形状。
手持4B 铅笔的末端排线,从立方体的暗面开始铺大色调,一定要注意投影的调子比暗面的调子深一个色阶。
观察暗面调子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的深浅变化,投影从前到后、从近到远的深浅变化,线条要尽量排得密一些。
用4B 铅笔的侧锋铺出背景,背景的调子比暗面和投影的调子都要浅一个色阶,不要为了衬托立方体的亮面和灰面而把左边的背景加深。
铺完背景的调子后接着铺台面的调子。
由于光线从上面照下来,所以台面的调子比背景的调子浅一些,受光源距离的影响,台面调子从右到左越来越浅。
用2B 铅笔铺出灰面的调子。
受台面反光的影响,灰面调子从上至下逐渐由深变浅。
用擦笔对暗面、投影的调子进行虚化,因为暗面与投影都是模糊的,用擦笔揉擦后能增加暗面与投影的空间感。
三棱锥素描一、简介素描是绘画的基础,通过使用铅笔或炭笔等工具,直接在纸上勾勒出物体的轮廓和表面的明暗关系。
在素描中,最常见的图形是立方体和圆柱体。
然而,在绘画领域中,还有一个常见的几何体需要被刻画,那就是三棱锥。
在本文中,我们将学习如何绘制三棱锥的素描。
二、材料准备在开始绘制三棱锥的素描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一些工具和材料:1. 铅笔:H、HB和2B铅笔;2. 擦擦:橡皮擦或干擦;3. 素描纸:厚度适中,表面质感好的素描纸。
三、步骤下面是绘制三棱锥素描的步骤:第一步:轻轻地使用H铅笔描绘出未来三棱锥的轴线。
轴线应该延伸到整个纸的范围内。
第二步:在轴线的上方和下方,描绘出三角形底面的轮廓。
确保三个角都是等边三角形,分别代表三棱锥的顶点和底面上的两个角。
第三步:绘制三棱锥的侧面。
首先,根据轴线的长度,找到中点。
然后,从中点分别向上和向下画出两条线段,把顶点和底面的两个角连接起来。
第四步:使用HB铅笔填充三棱锥的底面和侧面。
确保底面和侧面的纹理和阴影是统一的,以增加真实感和立体感。
注意,为了创造质感,需要使用不同程度的压力来进行素描。
第五步:使用2B铅笔加重顶点和侧面的阴影,突出物体的形状和立体感。
在此步骤中,可以用更多的压力进行素描,使阴影部分更加明显。
第六步:用铅笔轻轻晕开一些阴影部分,以模糊过渡,增加深度和逼真感。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三棱锥素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绘制的三棱锥是对称的,即底面和侧面的比例合理,各个角度和线条都相互对应。
2. 注意阴影和光线的效果,根据物体的形状和材质来刻画不同的质感。
3. 在素描过程中,要学会控制铅笔的压力和角度,以获得不同的线条效果和阴影层次。
五、总结三棱锥素描是绘画技巧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刻画三棱锥的形状和纹理,可以提高对立体物体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在练习素描过程中,需要耐心和大量的练习。
只有坚持不懈地尝试和实践,才能逐渐掌握素描的技巧和灵活运用。
希望本文提供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对学习三棱锥素描有所帮助。
立体素描画法步骤图解
立体素描画法步骤图解
要学好立体素描可以考虑从正方体素描着手,正方体是最基本的几何体,也是初学素描时最好的写生对象。
那么如何画好立体素描呢?店铺为你收集了立体素描画法步骤及图解供大家参考。
首先介绍一下要用到的工具:
素描纸
炭笔或铅笔
石膏几何体或几何体照片
画板
步骤:
1、起稿:用硬炭笔或小B数的铅笔。
先用直线轻轻标出上、下、左、右大概位置,拉出长直线连结起来,确定出正方体基本的形状。
2、添加暗面、投影:用6B铅笔或软炭笔快速画上正方体的暗面、投影。
3、进一步拉开关系:加深正方体的底部,才能拉开暗面和投影的虚实关系。
画出正方体的灰面。
在背景排一些线。
4、调整画面:调整整个画面,拉开黑白灰,加深背景。
用小B数的铅笔或硬炭表现亮面
5、刻画细节:把正方体上面一些破损的地方刻画一下。
这个时候要削尖笔头,选用小B数的铅笔或炭笔。
可以加深正方体与底部之间
的线,加强正方体的实体感。
注意事项
注意投影要画得透气,不能是一团死黑。
注意亮面不能画得太灰,要足够亮。
用硬炭轻轻排上一些线即可
素描的立体观念和对面的理解
(一)立体观念
可以用两种观念去认识对象:一种是用立体观念去观察和表现对象;一种是用平面观念去观察和表现对象。
两种观念两种方法,两种不同的视觉反应。
这里只谈立体观念。
写生和临摹是不同的。
写生不但要求在观察对象时,首先要在观念上确立对象的立体观,要立体的、空间的、透视地去认识对象,而且要在平面的纸上,把对象画成有立体感的视觉效果。
一个立体物具有结构上的体面关系,空间上的透视关系,形体上的重叠关系和造型上的具体性和独特性。
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对象的形都是立体形、透视形、重叠形、特殊形。
(二)面的理解
立体物是通过无数的“面”表现出来的。
没有面就没有体积。
面是体积的最基本的组成单位。
1.初学者为什么要从方块、圆球模型画起?为树立面的观念,首先把任何一种立体物都要理解为不同形状的立方体或多面体。
体积通过面表现出来,明暗变化实际上是反映面的变化。
徐悲鸿先生常说:要“宁方勿圆”。
所谓方就是要用面的观念去观察去概括各种不同的圆的立体形,借以牢固树立“没有转折就没有面,没有面就没有体积”的观念。
2.俄罗斯美术教育家契斯卡柯夫认为:一个圆球体的面可以无限地分割下去。
这在理论上不无正确。
其实质是为了确立一种学说:“任何圆形体积既可以用大的面去概括,也可以用无限的小面去分解。
”这种学说并非提倡去无休止地在分面上做不必要的劳动,而是
为了加深对面的理解。
契斯卡柯夫和徐悲鸿先生的主张是一致的。
一个立体形的面在素描实践中,不可要求无限地分割下去,面的多少是由物体本身形体的特点定的,是由艺术的表现手法的要求决定的。
3.王式廓先生在教学中,反复提出“不要把葫芦画成瓢”。
这是指不但要把一个球形体画立起来,而且还要把体积画圆过去,不能画成半球体,画成高浮雕。
这实际上是对球形体边缘上的“透视面”的理解问题。
一个球形体在它的面逐渐转向后方去的时候,由于透视的原理,它的面越转向边缘,就变得越窄,面的数量也会随着多起来。
再者,由于我们是用两只眼睛看物体的边缘,因此看到的边缘的.轮廓就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以上的不同位置的侧过去的面;不是一条线而是反映不同位置的两条线。
在轮廓后面的衬托物——背景,也是两个不同位置的衬托物,而不是一个。
这就是正常人在观察立体物时所看到的边缘部分的视觉特点。
不把葫芦画成瓢就需要处理好边缘面的透视变化,以符合于客观的视觉特点。
边缘线除了画得不宜过实之外,还要画好狭小面在向后方的推移关系。
在这方面的方法很多,可以用许多小面去过渡,也可以用虚的轮廓线处理等。
立体电影和立体摄影,就是利用人是用两只眼睛观察物体的视觉原理制作而成的。
4.面都是具体的,都有其不同的长、宽、高。
面是准确表达结构形特征的重要手段。
如果不从面的角度观察体积,就很难捕捉到对象的具体特征。
没有面不但没有体积,而且也不会有由于面的不同所产生的特征。
5.复杂的立体形(如人像、人体)是由无数面所组成的“阶梯形”。
它是多转折、多空间、多层次,一层套一层的立体形组合。
6.绘画艺术中所表现出来的虚实关系、强弱关系,主要来源于面与面不同的衔接方式、不同的衔接角度和不同的弧度转化。
为什么会把一个复杂的人像画得圆糊糊的?画得到处都是一种感觉,画得平均而无重点?就是因为没有扑捉到各种不同的面的连接的特征方式。
对
方的、陡的、急的转折不敢强调,对大的面的转折不去强调,对圆的、缓的转折不去减弱,对小的面过多的强调等等,都是造成平均无节奏的原因。
【立体素描画法步骤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