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2015新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一、成人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考核标准(院内) 流程要求操作要点用物准备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弯盘、纱布(2块)、血压计、听诊器、记录单(笔、表自备)治疗车下层: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评估评估环境及意识:环境是否安全、是否适合抢救,轻拍肩部并呼叫患者,若无反应,可判断其意识丧失呼救立即呼救,求助他人帮助拨打急救电话或呼叫其他医护人员协助救护。
看表计时。
判断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及呼吸(判断脉搏与呼吸应同时进行,判断时间大于5秒小于10秒),若无脉搏动、无呼吸,立即启动CPR。
摆放体位就地使患者仰卧于坚实平面上(比如硬板床或地面上):如果是卧于软床上的患者,去枕,在其肩背下垫心脏按压板,如患者颜面朝下,抢救者应一手托住患者颈部,另一手扶其肩部,使患者平稳的整体翻转为仰卧位。
头后仰,使头、颈、躯干无扭曲,双上肢放置身体两侧,松开患者衣领和裤带(头部应适当放低并略偏向一侧)。
胸外按压术按压部位:抢救者站在或跪于患者一侧,一手掌根放于胸骨中下1/3处(按压点:胸骨下切迹(左手示指和中指沿肋弓向中间滑移至两侧肋弓交点处,即胸骨下切迹)上两横指上缘(乳房下垂的女性患者)或胸骨正中与两乳头连线交点),另一手叠于其上,手指翘起不接触胸壁。
按压方法:双肘关节伸直,依靠操作者体重、肘及臂力,有节律的垂直施加压力,力量适中。
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5cm-6 cm(成人),然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使胸骨自然复位,放松时掌根不离开胸壁按压点。
连续按压次数:30次(15--18秒),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开放气道清除口腔、气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有活动义齿者应取下。
开放气道方法:(根据患者病情使用一种即可)①仰头提颏法:抢救者一手的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向后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的示、中指置于患者的下颌骨下方,将颌部向前上抬起。
②仰头抬颈法:(头颈部损伤者禁用)抢救者一手抬起患者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颈部上托。
心肺复苏最新标准2015心肺复苏(CPR)是一种急救措施,用于在心脏停止跳动或呼吸停止时维持血液循环。
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最新的心肺复苏指南,对心肺复苏的操作标准进行了更新。
这些更新的标准旨在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并为急救人员和医护人员提供更清晰、更简单的操作指南。
根据最新的心肺复苏标准,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变化和更新:1. 胸外按压深度,AHA建议在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至少应达到5厘米(2英寸),最大深度不超过6厘米(2.4英寸)。
这一变化旨在确保足够的血液被推动到患者的大血管和重要器官,从而提高心肺复苏的有效性。
2. 胸外按压速率,AHA建议在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速率应为每分钟100-120次。
这一变化旨在确保按压的速率与心脏跳动的频率相匹配,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3. 呼吸比例,AHA建议在心肺复苏时,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应进行2次人工呼吸。
这一变化旨在减少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之间的转换时间,从而提高心肺复苏的连续性和效率。
4.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AHA强调在心肺复苏中使用AED的重要性。
AED能够检测心律失常并提供电击治疗,因此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及时使用AED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5. 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重要性,AHA强调了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包括按压深度、按压速率、呼吸比例、胸外按压的连续性和中断时间的最小化等。
这些因素都对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产生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2015年最新的心肺复苏标准对心肺复苏的操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旨在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因此,对于急救人员和医护人员来说,熟悉并严格遵守这些最新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心肺复苏,才能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希望通过这些最新标准的推广和实施,能够为更多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心肺复苏2015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CPR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无呼吸3、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125px)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
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8、人工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
(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11、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6、避免过度通气心肺复苏=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后续的专业用药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1/2。
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
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
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CPR按ABC进行。
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了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以下为该指南的10大更新要点:1、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在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应避免超过6厘米。
旧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深度不低于5厘米。
新指南认为,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厘米,超过此深度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但指南也指出,大多数胸外按压不是过深,而是过浅。
对于儿童(包括婴儿[小于一岁]至青春期开始的儿童),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
对于青少年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即5~6厘米。
2、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每分钟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但一项大样本的注册研究发现,如果按压频率(超过140次/分)过快,按压幅度则不足。
指南也指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该以适当的速率(100至120次/分)和深度进行有效按压,同时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新指南规定,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为至少60%。
指南把心肺复苏与驾车行驶进行了比较。
在驾车行驶时,一天行驶的里程数不仅受行驶速度影响,还受中途停顿的次数和时间影响。
以60英里/小时的速度不中断行驶,则实际行驶距离为一小时60英里。
以6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但中途停顿10分钟,则实际行驶距离为―小时的英里。
停顿越频繁,停顿时间越长,则实际行驶里程越少。
3、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在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
原指南仅建议,每次按压后,施救者应让胸廓完全回弹,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
如果在两次按压之间,施救者依靠在患者胸壁上,会妨碍患者的胸壁会弹。
4、无论是否因心脏病所导致的心脏骤停,医护人员都应提供胸外按压和通气。
旧版指南仅指出,急救人员和院内专业救援人员都可为心骤停患者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5、关于先除颤,还是先胸外按压的问题,新指南建议,当可以立即取得体外自动除颤器(AED)时,应尽快使用除颤器。
双人法心肺复苏考核评分标准(2015版)考核日期得分__________个人车位租赁合同范本出租方(甲方):xxx 身份证号:xxxxxxxxx承租方(乙方):xxx 身份证号:xxxxxxxxx甲、乙双方经充分协商,现将甲方位于xxxxxxxxx私家车位租给乙方作为车辆(车牌号:xxxxx)停放使用,并签订如下车位租赁合同条款,甲、乙双方共同遵守和执行。
一、本车位租金_xxx元整/年,大写:_xxxx_.支付方式为_签订合同后一次性支付__.乙方到期如需续租,需提前1个月通知甲方。
车位管理费用由甲方支付,需乙方替交时留存物业缴费凭证当年租金从中扣除缴纳费用。
乙方留存租金收条/微信或支付宝截屏均可作为支付凭证。
乙方另支付蓝牙卡设备押金xxx元,合同到期后返还。
二、租期为_xxx6__年__xx___月__xxx___日至__xxxx__年__xxx___月__xxx__日止。
三、如乙方在租赁期间要该场地转租给第三方使用时,必须征得甲方同意方可转租,否则视为违约,甲方可收回车位,剩余租金概不退还。
四、甲方责任及义务:1、在租赁期间,如甲方需提前收回乙方使用的车位使用权,则甲方返还当年租金;如乙方提前退还车位,剩余费用不返还。
2、在租赁期间,如自然损坏产生的场地维修及检修费用由甲方支付,如人为损坏(包括乙方)场地维修所产生的费用由行为人负责支付。
3、甲方所出租的场地,仅供乙方作停泊车辆使用,不作任何保管;如乙方所停泊的车辆有任何损失或被人为损坏的,一切后果由乙方自负。
五、乙方责任及义务:1、乙方在租赁期内必须按合同条款的规定按时缴付车位租金;如乙方拖欠租金达一周,即被视为是自行解除本合同行为,甲方有权将该车位收回,并保留向乙方追收拖欠费用和违约金的权利。
(如因特殊情况未能如期签订续租合同,必须提前以书面通知或电话通知的方式征得甲方同意,在双方签订续租合同时连同拖欠的费用一并付清)。
2、在租赁期内,如乙方需要提前退租车位的,乙方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甲方并解除本合同。
心肺复苏2015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CPR2015-10-13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无呼吸3、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125px)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
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8、人工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
(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11、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6、避免过度通气心肺复苏=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后续的专业用药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1/2。
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
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
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CPR按ABC进行。
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无呼吸3、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125px)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
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8、人工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
(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11、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6、避免过度通气心肺复苏=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后续的专业用药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1/2。
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
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
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CPR按ABC进行。
心肺复苏2015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CPR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无呼吸3、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
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8、人工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
(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11、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后续的专业用药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1/2。
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
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
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CPR按ABC进行。
先判断患者有无意识。
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手指甲掐压人中穴约五秒,如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
这时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钮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使患者仰头抬颏,用耳贴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
2015年心肺复苏新标准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挽救因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而濒临死亡的患者。
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新的心肺复苏指南,对心肺复苏的操作标准进行了更新,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新标准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CAB”替代了“A-B-C”,即首先进行胸外按压(Chest Compression)、然后进行人工呼吸(Airway)、最后进行心脏除颤(Breathing)。
这一改变的目的是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因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胸外按压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新标准建议在进行胸外按压时,应尽量保持每分钟至少100次的频率,并且尽量使胸部下陷至少5厘米。
此外,新标准还强调了早期除颤的重要性。
对于心室颤动(VF)和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pVT)患者,应尽快进行电除颤。
对于非专业人员,AHA建议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电除颤,以缩短从心脏骤停到除颤的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另外,新标准还对人工呼吸的操作进行了调整。
对于成人患者,AHA建议采用口对口和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而对于婴儿和儿童患者,则建议采用口对口和口对面罩的方式。
此外,新标准还强调了人工呼吸的深度和频率,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
除此之外,新标准还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AHA建议所有参与心肺复苏的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以保持其技能的熟练程度,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应遵循最新的指南要求,以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和效果。
总的来说,2015年心肺复苏新标准的发布对于心肺复苏的实施和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强调胸外按压、早期除颤和规范人工呼吸的操作,新标准有望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挽救更多因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而濒临死亡的患者。
因此,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新标准的内容,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严格遵循,以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和效果,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心肺复苏2015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CPR
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
3、100
4、1005…)告知无呼吸
3、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
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125px)
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
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8、人工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
(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
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11、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
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
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
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6、避免过度通气
注意事项
1、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
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
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2、胸外心脏按术只能在患(伤)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
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4、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
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
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5、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伤)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2005年底美国心脏学会(AHA)发布了新版CPR急救指南,与旧版指南相比,主要就是按压与呼吸的频次由15:2调整为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