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安全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15.91 KB
- 文档页数:4
保健食品要掌握的全部基本知识什么是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指能够增强人体健康、预防疾病的食品。
它们通常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同时还可能含有一些特殊的成分,如益生菌、鱼油、葡萄籽提取物等。
保健食品的分类1. 功能性保健食品功能性保健食品是指具有一定功能的食品,如调节血糖、降低血脂、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等。
常见的功能性保健食品有维生素类、蛋白质类、膳食纤维类、钙剂等。
2. 营养素类保健食品营养素类保健食品是指补充人体所需营养素的食品,如维生素类、矿物质类、蛋白质类、氨基酸类等。
它们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帮助改善营养不良的情况。
3. 传统保健食品传统保健食品是指由天然食材经特定工艺制成的食品,如蜂蜜、枸杞、山药片等。
它们多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常被用于健脾、养胃、补肾等。
保健食品的功效与安全性保健食品的功效主要通过提供营养物质来实现。
例如,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蛋白质可以促进肌肉生长,膳食纤维可以促进消化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保健食品并不能替代正常的饮食。
食品是最基本的获得营养的途径,保持均衡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同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在选择保健食品时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情况来选择。
此外,安全性也是选择保健食品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保健食品市场上存在不少不良商家,他们可能通过虚假标示、添加违禁成分等手段进行欺诈。
因此,选择知名品牌、有良好声誉的保健食品很重要。
此外,个人在选择保健食品时也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因为不了解自身情况而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保健食品的使用注意事项1. 需要医生指导在使用保健食品时,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医生会根据个人情况,对保健食品的使用进行指导,避免因为不合适的用法或剂量而引起问题。
2. 遵循使用说明保健食品使用说明中会有详细的用法和剂量说明,用户应仔细阅读并按照说明进行使用。
不可盲目增加剂量,以免超过安全范围。
保健食品安全知识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保健食品作为一种重要的健康食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然而,保健食品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保健食品的安全知识。
一、保健食品的定义和分类保健食品是指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是以满足特定的营养需要为目的,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膳食纤维等物质的食品。
根据其功能,保健食品可以分为补充营养类、调节机能类、防治疾病类等多个类别。
二、保健食品的标识为了方便消费者选择和辨识保健食品,我国对保健食品的标识有明确规定。
消费者在购买保健食品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其安全性:1.产品名称:应清晰明确,不得使用夸大、误导性的词语。
2.成分表:应详细列明产品的成分和含量,方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营养成分。
3.功能主张:应准确描述产品的功能和作用,不得含有虚假宣传。
4.批准文号:每一款保健食品都应有批准文号,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查看是否有合法批准。
三、保健食品的安全性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为了确保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选择有信誉的正规渠道购买保健食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2.查看产品信息:购买前仔细查看产品标识和说明,了解产品的成分、功效和用法用量。
3.避免过量使用:按照产品说明和医生建议使用保健食品,切勿过量使用,以免产生副作用。
4.注意过敏反应:使用保健食品时,要留意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
四、保健食品与药物的区别保健食品与药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消费者需要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避免混淆使用。
1.功效不同:保健食品是以补充营养和调节机能为主要目的,而药物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
2.审批程序不同:保健食品的审批程序相对简化,而药物则需要经过严格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
3.风险评估不同:保健食品的风险较低,副作用较少,而药物则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保健食品基础知识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补充营养素、防治疾病等保健作用的食品,是一种不同于普通食品的特殊类别。
下面是关于保健食品的基础知识:
1. 保健食品的分类:保健食品可以按照功能分为增强体质、调
节生理功能、防治疾病等几种类型。
也可以按照营养成分分为维生素类、矿物质类、蛋白质类等。
2. 保健食品的特点:保健食品具有调节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
此外,保健食品的成分和用法都比较简单,易于使用。
3. 选购保健食品的原则:首先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其
次要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
在购买时需要注意产品的保质期、成分表、使用方法等。
4. 保健食品的使用方法:一般来说,保健食品的用法和普通食
品差别不大,但在使用时需要根据说明书正确使用,不可过量食用。
5. 保健食品的安全问题:虽然保健食品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但
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一些保健食品可能会与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此外,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对于一些慢性疾病需要持续治疗的患者,不能盲目使用保健食品。
- 1 -。
保健食品的相关知识(一)1、保健食品的定义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2、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的异同⑴国家标准GB/T15901-1994一般食品定义为:可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物质,包括加工食品、半成品和未加工食品,不包括烟草或只作药品用的物质。
⑵在GB16740-1997《保健食品通用标准》将保健食品定义为: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⑶共性:都能提供人体生存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食品第一功能),都具特定色、香、味、形(食品第二功能)。
区别:①保健食品含一定量功效成分(生理活性物质),能调节人体机能,具有特定功能(食品的第三功能);而一般食品不强调特定功能(食品的第三功能)。
②保健食品一般有特定食用范围(特定人群),而一般食品没有。
浓缩(或添加纯度较高的某种生理活性物质),使其在人体内达到发挥作用的浓度,从而具备了食品第三功能。
3、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⑴药品是用于治疗疾病,保健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而是重在调节机体内环境平衡与生理节奏,增强机体防御功能,已达到保健康复的作用;⑵保健食品要达到现代毒理学上的基本无毒或无毒水平,而药品允许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4、保健食品分类保健食品按食用对象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健康人群为对象,主要为了补充营养素,满足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需求;另一类主要供给某些生理功能有问题的人食用,强调其在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方面的调节功能[1] 。
标准规定,保健食品应有与功能作用相对应的功效成分及其最低含量。
功效成分是指能通过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径,调节人体机能的物质,主要包括:1、多醣类:如膳食纤维、香菇多醣等;2、功能性甜味料(剂):如单糖、低聚糖、多元醇糖等;3、功能性油脂(脂肪酸)类:如多不饱和脂肪酸、磷酯、胆碱等;4、自由基清除剂类:如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光甘酞过氧化酶等;5、维生素类: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6、肽与蛋白质类:如谷光甘肽、免疫球蛋白等;7、活性菌类:如聚乳酸菌、双岐杆菌等;8、微量元素类:如硒、锌等;9、其他类:二十八醇、植物甾醇、皂甙(苷)等。
保健食品的安全知识宣传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保健功效,可以调节身体机能,但不是药物的食品。
为了保证保健食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下是一些保健食品的安全知识宣传:
1. 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物:保健食品只能辅助调节身体机能,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
如果身体出现严重疾病,应及时就医。
2. 保健食品不是万能的:保健食品只有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保健功效。
如果过度食用或使用不当,可能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3. 保健食品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消费者应选择正规的保健食品销售渠道,购买有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并查看产品标签和说明书。
4. 保健食品不适合所有人:老年人、孕妇、儿童、患有疾病的人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和使用保健食品。
5. 保健食品应按照说明书使用:消费者应按照保健食品的使用说明书使用,不要超过推荐用量。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
6. 保健食品不应与其他药物混用:保健食品不应与其他药物混用,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或不良反应。
7. 保健食品的功效需要时间验证:保健食品的功效需要长期使用和验证,不能期望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总之,保健食品的安全使用需要消费者了解相关知识,并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保健食品的监管,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保健食品要掌握的全部基本知识什么是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指含有一定营养成分或其他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能够在正常饮食基础上,适量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调节生理功能,并具有促进健康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保健食品的分类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保健食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维生素和矿物质类:主要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
2.蛋白质类:包括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肽类。
3.植物提取物类:来自植物的提取物,如酚类、黄酮类、多酚类等。
4.奶类:主要包括牛奶粉、奶粉配方等。
5.藻类:如螺旋藻、蓝藻等。
6.菌类:如灵芝菌、气功菌等。
7.膳食纤维类:通常来自植物纤维,如果胶、低聚果糖等。
保健食品的标签及特点在购买保健食品时,我们需要仔细阅读产品的标签。
标签上包含了产品的基本信息、成分及其含量、使用方法和保存要求等重要信息。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保健食品标签上的内容以及对应的解释:1.产品名称:标明了产品的名称,通常以大号字体显示。
2.产品规格:标明了产品的规格,如净含量。
3.成分表:列出了产品中主要的成分及其含量,有助于消费者了解产品的配方。
4.保健功能:描述了产品的保健功能和作用。
5.适宜人群:说明了产品适合的人群,如儿童、孕妇等。
6.使用方法:包括了产品的使用方法和用量。
7.注意事项:提醒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禁忌人群、副作用等。
8.储存方法:告诉消费者如何正确储存产品以保持其品质。
保健食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合理使用:按照产品的说明书使用,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用量,不得超过推荐剂量。
2.食用期限:保健食品也有食用期限,使用过期或变质的产品可能带来健康风险,因此需要定期检查产品的使用期限并及时使用。
3.相互作用:保健食品与其他药物或补充剂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使用之前应该咨询医生或药师,以避免不良反应。
4.禁忌人群:一些保健食品在特定人群中可能不适用,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应该遵循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
保健食品科普知识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这类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保健食品分为两类:一类是补充营养物质的,如维生素、矿物质等;另一类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如改善胃肠道功能、增强免疫力等。
保健食品在我国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
因此,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查看保健食品的标志:保健食品有专门的标志,即蓝帽子标志。
这个标志表明该产品具有保健功能,但并非治疗疾病。
2.查看产品包装:包装上应标明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同时,要与批准的功能相一致。
3.了解自己的需求:保健食品有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如中老年人、青少年、孕妇等。
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明确自己的需求,选购适合的产品。
4.购买渠道:选购保健食品时,应选择正规的商场、超市、药店等经营单位购买,并索要发票或销售凭据。
5.咨询专业人士:在购买保健食品前,可咨询医生、营养师等专业人士,了解产品的安全性、适用人群、用法用量等信息。
总之,保健食品并非万能,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
消费者在选购时应谨慎,遵循医生和营养师的建议,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在食用过程中如发现身体不适或存在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请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1。
保健食品小知识一、保健食品的定义与分类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它们通常含有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能够对人体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维持健康或预防疾病。
保健食品包括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普通食品、调节人体机能的功能性食品、特殊营养食品等。
二、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保健食品和药品都是为了维护人体健康,但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
药品是用来治疗疾病或缓解症状的,需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而保健食品主要是用来预防疾病或保持健康状态的,可以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但并不能替代药品。
三、保健食品的适用人群和禁忌人群保健食品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使用的,其适用人群和禁忌人群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健康人群可以适量使用保健食品,但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同时,一些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也需要谨慎使用保健食品,避免与药物相互作用或加重病情。
四、保健食品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机制保健食品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因产品种类和成分不同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健食品功能和作用机制:1.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这类保健食品主要含有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2.调节人体机能:这类保健食品通常含有一些活性成分,如植物提取物、益生菌等,能够调节人体机能,增强免疫力。
3.改善肠道健康:这类保健食品主要含有益生元、膳食纤维等成分,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
4.增强运动表现:这类保健食品主要含有一些能够提高运动表现的成分,如氨基酸、能量补充剂等。
五、保健食品的正确使用方法正确使用保健食品可以帮助充分发挥其功效,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以下是使用保健食品的注意事项:1.剂量:根据产品说明书的推荐剂量使用,不要过量使用。
2.使用时间:根据产品说明书的建议使用时间使用,一般是随餐服用或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服用。
3.使用方式:一些保健食品需要舌下含服或咀嚼,需要注意使用方式。
保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以下是 8 条保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1. 你知道吗,保健品可不是随便吃的呀!就像衣服得选合适的尺码,保健品也得根据自身情况来。
比如,老王本来身体好好的,非得跟风吃一堆保健品,结果反而不舒服了。
咱可不能乱跟风呀!
2. 嘿,大家可别小看了保健品的保质期哦!这就跟水果一样,过期的水果咱肯定不吃吧,那过期的保健品能吃吗?当然不行啦!上次隔壁李阿姨就不小心吃了过期的保健品,闹了好一阵肚子呢!
3. 哇塞,选择保健品的渠道也很重要好不好!这就好像你去买菜,肯定得去正规菜市场而不是随便路边摊呀。
那些来源不明的保健品,谁敢吃呀,你说呢?
4. 哎呀呀,别以为保健品吃得多就效果好呀!这可不是多多益善的事儿呢。
就好比吃饭,你一顿吃太多也会不舒服呀。
张叔叔有一阵就拼命吃各种保健品,结果身体反而出问题了呢。
5. 嘿,注意啦!保健品的说明书可得认真看啊!这和你做数学题看题目是一个道理嘛。
不认真看,怎么知道怎么吃、吃多少呀,是不是?
6. 哇,吃保健品的时候可别和其他药物乱搭配呀!这就像两种不同的颜料混合,可能会变个奇怪的颜色。
记得有次小李把保健品和药乱吃,差点出大事儿了呢!
7. 哎呀,要知道保健品不是药到病除的神药呀!它是起到辅助作用的哦。
可别指望生了大病光靠吃保健品就能好,那不是做梦嘛!
8. 嗨呀,咱得明白,吃保健品得坚持才有效果呀!这就跟锻炼一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不行。
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好处呢。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了解这些保健食品安全知识真的很重要,能让我们在选择和使用保健品时更加明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呀!。
保健食品安全知识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店铺在此整理了保健食品安全知识,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保健食品安全知识1保健食品与其他食品的主要区别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特殊种类,界于其他食品和药品之间。
(1)保健食品强调具有特定保健功能,而其他食品强调提供营养成分。
(2)保健食品具有规定的食用量,而其他食品一般没有服用量的要求。
(3)保健食品根据其保健功能的不同,具有特定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而其他食品一般不进行区分。
保健食品与药品的主要区别(1)使用目的不同:保健食品是用于调节机体机能,提高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改善亚健康状态,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不以预防、治疗疾病为目的。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保健食品按照规定的食用量食用,不能给人体带来任何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危害。
药品可以有毒副作用。
(3)使用方法不同:保健食品仅口服使用,药品可以注射、涂抹等方法。
(4)可以使用的原料种类不同:有毒有害物质不得作为保健食品原料。
如何正确选择和食用保健食品(1)检查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有保健食品标志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2)检查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及其生产许可证号,生产许可证号可到企业所在地省级主管部门网站查询确认其合法性。
(3)食用保健食品要依据其功能有针对性的选择,切忌盲目使用。
(4)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不能将保健食品作为灵丹妙药。
(5)食用保健食品应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
(6)保健食品不含全面的营养素,不能代替其他食品,要坚持正常饮食。
(7)不能食用超过所标示有效期和变质的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安全知识2如何科学选用保健食品?1、标志和批号:保健食品预包装食品容器上(食品标签)应有批准文号和保健食品标志。
国产保健食品为:卫食健字[ ]第号或国食健字G********;进口保健食品为:卫进食健字[ ]第号或国食健字J********2、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是表明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保健食品安全知识什么是保健食品?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保健食品基本特征虽不像药品治病那样速效,但必须无毒。
长期使用可以,改善人的体质,使人延年益寿。
适宜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人体机能,不以治疗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保健食品的形态特征保健食品无特定形态特征。
但必须是经一定的生产加工工艺制成的工业制成品,且必须是经口摄入,经胃肠道消化系统吸收的食品。
因此,其他如某某贴剂,喷剂,搽剂,气雾剂,以及一些天然的物品(及其切片)如:大蕉,灵芝,人参,奇异果等均不属于保健食品保健品分类具食品性质,如茶、酒、蜂制品、饮品、汤品、鲜汁、药膳等,具有色、香、形、质要求,一般在剂量上无要求营养性、食物性天然药品性质,它属于保健品。
但应配合治疗使用,有用法用量要求具有化妆品的性质,不仅有局部小修饰作用,且有透皮吸收、外用内效作用,如保健香水、霜膏、漱口水等具有日常生活用品的性质,如健身器、按摩器、衣服鞋帽、垫毯等怎样才算是合法的保健食品?目前,按照《食品卫生法》规定,合法的保健食品须取得“两证”:一是要注册取得卫生部(2003年以前)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3年以后)核发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二是生产该保健食品的企业必须取得省级主管部门核发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鉴别保健食品~三步走首先,应看产品包装上有没有保健食品标志和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文号。
第二,要看标签说明。
如标签项目内容是否齐全。
核对方式:可到批准部门的网站数据库中查询;第三,看其标注的厂名厂址和卫生许可证号等是否正确合法。
核对方式:可到该生产企业所在地的省级卫生部门或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数据库中查询。
保健食品包装标识的主要特征(一)保健食品包装标签要有保健食品的标志(位置,颜色,大小,清晰度)(二)国产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格式为国食健字G+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进口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格式为:国食健字J+4位年代号+4位顺(一个批准文号对应一个产品)(三)名称(四)适宜人群,(五)不适宜人群(六)保健功能(七)用法用量(八)生产商卫生许可证,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有效期为5年)!!!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数据查询”栏目查询产品的真实情况。
关于保健食品有哪些法律法规知识范本 1:正文:1. 保健食品的定义及分类1.1 保健食品的概念1.2 保健食品的分类2. 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规2.1 保健食品的相关法律法规概述2.2 《食品安全法》对保健食品的规定2.3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健食品管理条例》2.4 其他相关法规和标准3. 保健食品的生产与销售管理3.1 保健食品的生产管理3.2 保健食品的销售管理3.3 保健食品的广告宣传管理4. 保健食品的标签和包装规定4.1 保健食品标签的内容和要求4.2 保健食品的包装规定5. 保健食品的食品安全监管5.1 保健食品的抽检和监测5.2 保健食品的不合格处理6. 保健食品的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 6.1 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许可6.2 保健食品备案管理7. 保健食品领域的处罚和监督7.1 违法行为的处罚与监督7.2 保健食品违法案例8. 保健食品进出口管理8.1 保健食品的进口管理8.2 保健食品的出口管理9. 保健食品市场监管措施9.1 市场监督管理措施9.2 消费者权益保护10. 保健食品的行业标准和认证10.1 保健食品行业标准10.2 保健食品的认证体系附件:相关法律法规全文、标准文档、案例分析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 保健食品: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保健食品是指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以营养补充为目的的食品。
2. 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09年通过的综合性食品安全法律,用于保障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健食品管理条例:制定于1996年,对保健食品的生产、销售、监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4. 标签:保健食品包装上贴附的具有相关信息的标签,用于告知消费者有关产品的基本信息和使用方法。
5. 抽检:食品监管部门对市场上的保健食品进行抽样检测,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6. 备案:保健食品企业需要将产品备案,通过审核后方可生产和销售。
------------------------------------------------------------------------------范本 2:正文:1. 保健食品的概念与作用1.1 保健食品的定义1.2 保健食品的作用与特点2. 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规概述2.1 《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2.2 《保健食品管理条例》的内容要点2.3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3. 保健食品的生产与销售管理3.1 保健食品的生产管理要求3.2 保健食品的销售管理要求3.3 保健食品的经营许可和备案4. 保健食品的标签和包装规定4.1 保健食品标签的要求与功能4.2 保健食品包装的规定与要求5. 保健食品的食品安全监管5.1 保健食品的抽检与监测5.2 保健食品不合格产品的处理6. 保健食品的广告宣传管理6.1 保健食品广告的法律法规6.2 保健食品广告的监管措施7. 保健食品的处罚与监督7.1 违法行为的处罚与处理7.2 保健食品领域的监督机构8. 保健食品的进出口管理8.1 保健食品的进口管理8.2 保健食品的出口管理9. 保健食品的市场监管措施9.1 市场监管措施的制定与实施9.2 消费者权益保护与维权10. 保健食品的行业标准与认证10.1 保健食品行业标准10.2 保健食品的认证体系附件:相关法律法规全文、标准文档、案例分析等。
关于营养保健安全常识1.关于营养保健安全常识一、白开水是儿童的最佳饮品白开水不光能满足儿童对水的生理需要,还能为他们提供一部分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管是碳酸饮料还是营养保健型饮料,都不宜代替自来水作为人的主要饮用水。
有喝饮料习惯的孩子,常常会食欲不振、多动、脾气乖张,身高体重不足。
倍受孩子们喜欢的易拉罐是以铝(AL)合金为材料制成的。
为避免铝合金与饮料接触,其内层涂以有机涂料以作隔离。
有些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保护涂料未全涂满罐壁,或者在封盖、灌装和运输途中出现涂层破损,都会导致饮料与铝合金直接接触,而使铝离子溶于饮料中。
有调查显示,易拉罐装饮料比瓶装饮料铝的含量高出3~6倍。
若常饮易拉罐饮料,必然造成铝摄入过多。
铝过多可能导致儿童智力下降、行为异常,不利于儿童骨骼及牙齿发育。
二、过量吃冷饮有损健康一到夏季,许多小孩子都爱吃雪糕,3-6岁左右的孩子一般都不会控制自己的食欲,想吃就吃。
一次让孩子吃4、5个雪糕,或喝掉2、3瓶汽水,这对儿童健康非常不利。
首先,暑天人体胃酸分泌减少,消化系统免疫功能有所下降,而此时的气候条件恰恰适合细菌的生长繁殖。
因此,夏季是消化道疾病好发季节。
过食冷饮会引起儿童胃肠道内温度骤然下降,局部血液循环减缓等症状,影响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甚至可能导致儿童消化功能紊乱、营养缺乏和经常性腹痛。
另外,冷饮市场有一些产品的卫生状况很差,不少产品不符合卫生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过食冷饮会增加儿童患消化系统疾病的机会。
三、膨化食品尽量少吃或不吃油炸薯条、雪饼、薯片、虾条、虾片、鸡围、鸡条、玉米棒,这些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膨化食品。
检测显示,膨化食品虽然口味鲜美,但从成分结构看,属于高油脂、高热量、低粗纤维的食品。
从饮食结构分析有其一定的缺陷,只能偶尔食之。
长期大量食用膨化食品会造成油脂、热量吸入高,粗纤维吸入不足。
若运动不足,会造成人体脂肪积累,出现肥胖。
儿童经常食用膨化食品,会影响正常饮食,导致多种营养素得不到保障和供给,易出现营养不良。
保健食品安全手册一、引言保健食品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使用。
然而,由于保健食品的市场监管相对较弱,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为了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保健食品的安全问题,本手册将详细介绍保健食品的安全知识和使用方法。
二、保健食品的定义和分类2.1 保健食品的定义保健食品是指具有调节机体功能、补充营养素或者其他类似保健目的的食品,不属于药品范畴。
2.2 保健食品的分类1.功能性保健食品:如维生素、矿物质等,用于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2.保健功能性食品:如鱼油、蛋白粉等,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如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等。
3.特殊膳食用品:如婴幼儿配方食品、减肥食品等,适用于特定人群或特定需求。
三、保健食品的安全问题3.1 保健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1.添加剂问题:一些保健食品中可能存在过量的添加剂,如防腐剂、色素等,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2.产品质量问题:一些低质量的保健食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如含有有害物质、营养成分含量不准确等。
3.伪劣产品问题:市场上存在着一些伪劣保健食品,消费者需要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3.2 保健食品的安全使用问题1.用量使用问题:保健食品的使用应根据个人情况和产品说明进行,不可过量使用。
2.过敏反应问题:一些人对某些保健食品中的成分可能存在过敏反应,使用前需了解成分并慎重选择。
3.与药物相互作用问题:一些保健食品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需注意药食同源的情况。
四、保健食品的选择和购买4.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1.选择有资质的商家:购买保健食品时应选择有资质的商家,如大型连锁超市、正规药店等。
2.查看产品标识:购买时应仔细查看产品标识,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批号等。
3.参考他人评价:可以参考他人的使用评价,选择口碑好的产品。
4.2 注意产品说明1.阅读产品说明:购买后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产品的适用人群、用法用量等信息。
2.注意禁忌人群:产品说明中通常会标明禁忌人群,需注意自身情况是否适合使用。
保健食品安全知识
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说法。
GB16740-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第3.1条将保健食品定义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所以在产品的宣传上,也不能出现有效率、成功率等相关的词语。
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在当今的社会中,也正在逐步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保健品是中国大陆的一般称呼,在国外包括港澳台地区一般称之为:膳食补充剂(DietarySupplements)。
一、“保健品”的分类
原来国家把保健品分为七大类,即:保健药品、保健食品、补充食品、增强食品、保健用品、保健器械和特殊化妆品。
后经过历次改革,于2000年,国家正式颁布撤销“药健字”(保健药品)批号的文件,要求所有“药健字”在2002年12月31日前停止生产,2004年1月1日起不得在市场流通。
“药健字”产品必须在“药”和“食”之间作出选择:经严格验证符合药品审批条件的,改发药“准”字文号,正式纳入药品流通系统;不符合药品条件,但符合目前保健食品审批条件的,改发食“健”字文号;两者都不符的,撤消文号,停止生产和销售。
目前的保健品只包括四大类,即: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保健器械和特殊化妆品。
二、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
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并标明以下内容:(一)引语:可对产品作简要介绍,介绍的内容必须科学、准确。
真实。
只可宣传产品已被批准的保健功能;(二)主要成分;(三)功效成分,必须注明含量;(四)营养含量(营养素补充剂必须标注);(五)保健
功能,只能注明被批准的功能的标准表达用语;(六)适宜人群,标注方式为:适宜某某人群;(七)不适宜人群(视具体情况决定注否),标注方式为:不适宜某某人群;(八)食用量及食用方法;(九)保质期,按稳定性试验证实的保质期标注;(十)贮存方法;(十一)执行标准;(十二)注意事项。
三、如何科学选用保健食品?
(一)标志和批号:保健食品预包装食品容器上(食品标签)应有批准文号和保健食品标志。
国产保健食品为:卫食健字[ ]第号或国食健字G********;进口保健食品为:卫进食健字[ ]第号或国食健字J******** 。
(二)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是表明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保健食品的功能种类共计27种,即1、增强免疫力功能;2、辅助降血脂功能;3、辅助降血糖功能;4、抗氧化功能;5、辅助改善记忆功能;6、缓解视疲劳功能;7、促进排铅功能;
8、清咽利喉;9、辅助降血压功能;10、改善睡眠功能;11、促进泌乳功能;12、缓解体力疲劳功能;13、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14、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作用;15、减肥功能;16、改善生长发育功能;
17、促进骨密度功能;18、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19、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20、祛痤疮功能;21、祛黄褐斑功能; 22、改善皮肤水份功能;23、改善皮肤油份功能;24、调节肠道菌群功能;
25、促进消化功能;26、通便功能;27、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凡是超过上述27种保健功能范围的宣传都是违法的。
(三)保健食品的标签应注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还应注明适宜人群,食用量及食用方法。
(四)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因为是适宜特定人群的,所以在选购时应因人而宜。
由于每个人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和年龄差异,所选的保健品也不一样,因此应当根据本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食
用。
(五)对人体的疾病,无论那一种保健食品都不能代替医生的治疗。
四、假冒进口食品鉴别常识
(一)假冒进口食品主要分为两种:1、进口原料,国内分装,冒充进口食品;2、国产原料,国内生产,冒充进口食品。
(二)主要感官鉴别方法:1、外包装材料质地粗糙,印刷质量差;2、中文标识不符合国家强制标准;3、无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具的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和进口卫生证书。
五、教你如何识别虚假保健食品广告
(一)依据我国《保健食品广告审查办法》的有关规定: 1、保健食品广告批准文号为“×食健广审(×1)第×2号”。
其中“×”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简称;“×1”代表视、声、文;“×2”由十位数字组成,前六位代表审查的年月,后4位代表广告批准的序号。
2、保健食品广告必须标明保健食品产品名称、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保健食品广告批准文号、保健食品标识、保健食品不适宜人群。
3、必须说明或者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的忠告语;电视广告中保健食品标识和忠告语必须始终出现。
4、不得以新闻报道等形式发布保健食品广告。
5、食品广告中有关保健功能、产品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及含量、适宜人群、食用量等的宣传,应当以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书内容为准,不得任意改变。
(二)不符合以上五项要求的,均可视为虚假广告。
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占GDP产值比例较高,国内健康产业也将成为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
保健品在中国正逐步从高端消费品、礼品转变为膳食营养补充的必选品,预计整个行业也将随之进入规模加速攀升的“黄金时期”。
未来几年,中国保健品的渗透率将沿着“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老龄人群向中青年人群”、“滋补功能
保健向膳食营养补充”的方向逐级演进,中国保健品行业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