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原电池专项训练(小高考)
- 格式:doc
- 大小:474.00 KB
- 文档页数:4
1.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内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B.在原电池中,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表面一定有气泡产生D.原电池工作时,可能会伴随着热能变化答案 D解析 A 项,内电路中不存在电子的移动; B 项,若是由铝、镁、氢氧化钠溶液构成的原电池,则负极是铝; C 项,若是由锌、铜、硫酸铜溶液构成的原电池,则正极表面析出铜,没有气泡产生。
2. 分析下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 ①②中 Mg作负极,③④中Fe 作负极B. ②中 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 6e ===6OH+3H2↑C. ③中 Fe 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 2e-===Fe2+D. ④中 Cu 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 2e- ===H2↑答案 B解析②中 Mg不与 NaOH溶液反应,而 Al 能和 NaOH溶液反应失去电子,故Al是负极;③中 Fe 在浓硝酸中钝化, Cu和浓 HNO反应失去电子作负极, A、C 错;②中电池总反应为 2Al3+ 2NaOH+ 2H2O===2NaAlO+ 3H2↑,负极反应式为---2Al + 8OH -6e ===2AlO2+ 4H2O,二者相减得到正极反应式为6H O+ 6e --Cu 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OH+ 3H ↑, B 正确;④中2 2O2+ 2H2O+ 4e--===4OH, D 错。
3.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答案 B解析 A 项,电极相同不能构成原电池;C项,酒精不是电解质溶液,不能构成原电池; D 项,锌与电解质溶液不反应,无电流产生。
4. 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H2O===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某原电池反应为Cu+2AgNO3===Cu(NO3) 2+2Ag,装置中的盐桥中可以是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C.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D.理论上说,任何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设计成原电池答案 D解析CaO+ H2O===Ca(OH)2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KCl 和 AgNO3反应生成AgCl 沉淀易阻止原电池反应的发生;作电极的不一定是金属,如石墨棒也可作电极。
原电池题型训练一、基础篇(一)原电池形成条件1.下列装置能够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2.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B.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D.浓硝酸比稀硝酸更能氧化金属铜(二)、确定原电池电极名称3.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在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A.Ag B.Zn(OH)2C.Ag2O D.Zn4.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Cd(OH)2+2Ni(OH)2Cd+2NiO(OH)+2H2O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A.Cd(OH)2B.Ni(OH)2C.Cd D.NiO(OH)5.某种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可表示为:该电池放电时负极是,______,正极是______.充电时阳极是,______,阴极是______.(三)、分析电极反应及其产物6.右图中a、b分别是两极,在X、Y接通用电器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变细,符合这一情况的是()充电放电(四)、原电池工作后pH 变化7.右图中a 、b 分别是两极,在X 、Y 接通用电器后发现a 极PH 值减小,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 )(五)、原电池内电路离子移动方向8.如右图所示的锌铜原电池产生电流时,则阳离子( )A .移向Zn 极,阴离子移向Cu 极B .和阴离子都移向Cu 极C .和阴离子都移向Zn 极D .移向Cu 极,阴离子移向Zn 极 (六)原电池设计9.(中山模拟)下列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为2Al +6H +====2Al 3++3H 2↑的是(铝条表面的氧化膜均已除去)()A . B. C. D.10.(肇庆模拟)某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为:Fe+2Fe 3+====3Fe 2+,与此电池反应不符的原电池是( )A. 铜片、铁片、FeCl 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B. 石墨、铁片、Fe(NO 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C. 铁片、锌片、Fe 2(SO 4)3 溶液组成的原电池D. 铜片、铁片、Fe(NO 3)3 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七)、金属腐蚀11.下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 .4>2>1>3B .2>1>3>4C .4>2>3>1D .3>2>4>1a 极b 极 Z 溶液 A 铜 铁 稀硝酸 B 石墨 锌 稀硫酸 C 铝镁氢氧化钠 D 石墨(O2)石墨(CH 4)氢氧化钠e -12.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A.2H++2e-=H2B.Fe2++2e-=FeC.2H2O+O2+4e-=4OH-D.Fe3++e-=Fe2+13.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2Fe+2H2O+O22Fe2++4OH-。
原电池化学电源专题训练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题7分,共42分)1.如图为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一种装置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处通入H2B.该装置将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C.通入H2的电极发生反应:2H2-4e-4H+D.a处为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解析】选D。
由电子流向可知a为负极通入H2, b为正极通入O2,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D正确;该装置将化学能最终转化为光能,B错误;电解质为KOH溶液,电极反应式中不能含有H+,C错误。
【加固训练】各式各样电池的迅速发展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可以用KOH溶液作电解液B.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C.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上被还原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解析】选B。
锂能与水反应,不能用水溶液作电解液,A错误;锌锰干电池中锌失去电子生成Zn2+为负极,B正确;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被氧化,C错误;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为硅,D错误。
2.(2018·哈尔滨模拟)“便携式乙醇测量仪”运用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在酸性环境中,理论上乙醇可以被完全氧化为CO2,但实际乙醇被氧化为X,其中一个电极的反应式为CH3CH2OH-2e-X+2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B.电池内部H+向负极移动C.电池总反应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D.乙醇在正极发生反应,电子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解析】选C。
在酸性环境中,正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A错误;氢离子为阳离子,应由负极向正极移动,B错误;根据元素守恒,可确定X为CH3CHO,电池总反应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C正确;乙醇被氧化,应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错误。
3.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查阅相关资料知氧化性:Cr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原电池1.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B.C.D.【答案】B【解析】A项,铜棒与锌棒均不与酒精反应,且纯酒精不导电,不能构成原电池,A项错误;B项,石墨与锌棒在稀硫酸溶液中搭接的部分可以形成原电池,B项正确;C项,放置锌棒与铜棒的两个烧杯之间缺少盐桥,溶液相互间不导电,不能构成原电池,C项错误;D项,石墨与稀硫酸不反应,电极相同,不能构成原电池,D项错误;故选B。
2.某原电池的总反应为Zn+Cu2+=Zn2++Cu,该原电池的正确构成是( )A.B.C.D.【答案】A【解析】A项,由于Zn比Cu活泼,故Zn作负极,Cu为正极,电解质中的Cu2+被还原,A符合题意;B项,装置中没有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不合题意;C项,装置中发生的电池总反应为Fe+Cu2+=Fe2++Cu,C不合题意;D项,由于Mg比Zn活泼,故Mg作负极,Zn作正极,D不合题意;故选A 。
3.铜锌原电池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锌电极将逐渐被腐蚀B .铜电极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 .铜电极上的反应为:Cu 2++2e -=CuD .电子从锌电极经过导线流向铜电极【答案】B【解析】A 项,锌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Zn -2e -=Zn 2+,逐渐被腐蚀,A 正确;B 项,铜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 错误;C 项,铜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 2++2e -=Cu ,C 正确;D 项,电子从负极经过导线流向正极,所以电子从锌电极经过导线流向铜电极,D 正确;故选B 。
4.有a 、b 、c 、d 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部分实验现象 a 极质量减小; b 极质量增加 b 极有气体产生; c 极无变化 d 极溶解; c 极有气体产生 电流从a 极流向d 极A .a>b>c>dB .b>c>d>aC .d>a>b>cD .a>b>d>c【答案】C【解析】把四个实验从左到右分别编号为①、②、③、④,则由实验①可知,a 作原电池负极,b 作原电池正极,金属活动性:a>b ;由实验②可知,b 极有气体产生,c 极无变化,则活动性:b>c ;由实验③可知,d 极溶解,c 极有气体产生,c 作正极,则活动性:d>c ;由实验④可知,电流从a 极流向d 极,则d 极为原电池负极,a 极为原电池正极,则活动性:d>a ;综上所述可知活动性:d>a>b>c ,故选C 。
完整版)原电池练习题带答案的中,放入锌片和铜片,连接电路,可以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由此可以得出()A.锌片上发生氧化反应,铜片上发生还原反应B.锌片和铜片上都发生氧化反应C.锌片和铜片上都发生还原反应D.锌片和铜片上都没有反应发生1.略2.正确的叙述是B,即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Ag+e=Ag,而不是Ag++e=Ag。
3.错误的叙述是D,负极不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
4.错误的叙述是C,水果电池的原理是化学反应,而不是电磁感应。
5.可以成立的是选项B,即M为Zn,N为Fe,P为稀H2SO4.6.正确的结论是C,即③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
7.正确的叙述是B,即电极Ⅱ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Cu。
8.可采取的措施是B,即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
9.正确的结论是A,即锌片上发生氧化反应,铜片上发生还原反应。
改写:在盛有稀H2SO4的中,通过连接电路将锌片和铜片放入,可以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表明锌片发生氧化反应,铜片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实验中的电极反应:A池电极反应:Cu2+ + 2e- -。
CuC池电极反应:2H2O + 2e- -。
H2↑ + 2OH-若B槽中共收集到224mL气体(标况),且溶液体积为200mL(设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则通电前溶液中的Cu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设溶液中的Cu物质量为x,根据电解反应可得:2mol电子 + Cu2+ -。
Cu电解过程中,B槽中收集到的气体为H2,根据电极反应可知,1mol H2需要2mol电子,所以电解过程XXX mol电子。
由电解方程式可知,2mol电子对应1mol Cu2+,所以电解过程中共还原出2/1000 XXX因为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所以Cu2+的物质量变化量为0,即:x - 2/1000 = x解得x = 0.2mol,所以通电前溶液中的Cu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0.2L = 1mol/L。
4-1《原电池》课时练双基练习1.下列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B.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D.铁与稀H2SO4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可使反应加速解析:A中Al在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发生氧化反应;B中的白铁中含Zn,Zn比Fe活泼,在构成原电池时Zn作负极,失去电子,阻止Fe进一步被氧化;C只是铁与H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直接生成Fe3O4,不属于原电池反应;D中Fe+CuSO4===Cu+FeSO4,析出的Cu覆盖于Fe的表面,相互接触,构成原电池,故B、D均属于原电池反应。
答案:BD2.100 mL浓度为2 mol/L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适量的6 mol/L的盐酸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C.加入适量的蒸馏水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解析:增大氢离子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但由于是跟过量的锌片反应,所以再加入适量的6 mol/L的盐酸会影响生成氢气的量,故A错误;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锌置换出铜以后,就会构成原电池,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故B正确;加入适量蒸馏水或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都会减小氢离子浓度,从而减慢了反应速率。
答案:B3.把金属M放入盐N(NO3)2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M+N2+===M2++N,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金属M和N可跟水反应B.M和N用导线连接放入稀H2SO4中,一定能构成原电池,且N极上有H2放出C.M和N用导线连接并平行放入N(NO3)2溶液中,一定能构成原电池D.由M和N构成的原电池,M一定是负极,且N极上一定产生H2解析:A项,M可以从N(NO3)2溶液中置换出N,说明常温下M和N 都不与水反应;B项,M比N活泼但不一定能置换出酸中的H+;C项,由于可以发生反应:M+N2+===M2++N,因此能构成原电池;D项,M 和N构成的原电池,M不一定是负极,也不一定能产生H2,还需考虑电解质溶液的成分,如Fe、Cu放入浓硝酸中,Fe作正极。
高二年级化学选修四同步小题狂练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一、单选题1.放热旳氧化还原反映能设计成原电池下列反映中能设计成原电池旳是A.与反映B. 酸碱中和反映C. 灼热旳炭与反映D.与旳燃烧反映2.研究小组分别用锌片、铝片、Cu和稀硫酸进行原电池旳有关旳探究,所得部分实验数琚如下,下列说法对旳旳是实验电极甲电极乙I Zn CuⅡAl CuA. 两组实验溶液旳pH均增大B. 实验Ⅱ中,向Al定向迁移C. 实验I中,甲电极反映为:D. 实验Ⅱ中,电子由铜转移到锌3.人造地球卫星用到旳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极分别是和Zn,电解液是KOH溶液放电时,该电池旳电极反映式为:,下列说法中对旳旳是锌为负极,为正极;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浓度增大;工作时电流由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溶液中阴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阳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A. B. C. D.4.下图是原电池旳装置示意图,下列论述对旳旳是( )A. Zn片是正极B. 电池工作时,在铜片上得电子C. 电池工作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且锌片逐渐被消耗D. 电池工作时,电子从锌片通过硫酸溶液流向铜片5.干电池原理示意图如图,电池总反映为:,下列说法对旳旳是A. 碳为电池旳负极B. Zn极上发生氧化反映C. 电流由锌极流向碳极D.在Zn片上生成6.有甲、乙两位同窗,她们一起做了水果电池旳实验,测得数据如下:实验次数电极材料水果品种电极间距电压1锌铜菠萝3900 2锌铜苹果3650 3锌铜柑橘3850 4锌铜西红柿3750 5锌铝菠萝3650 6锌铝苹果3450甲同窗提出旳问题,乙同窗解释不对旳旳是甲同窗乙同窗A实验6中旳负极电极反映如何写?铝为负极:B实验1,5电流方向为什么相反?1中锌为负极,电流由铜经导线到锌,5中铝为负极,铝失去电子,电流由锌经导线流向铝C水果电池旳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只跟水果旳类型有关D实验中发光二极管不太亮,如何使它更明亮起来?可用铜锌作电极,用菠萝作介质,并将多种此电池串联起来A. AB. BC. CD. D7.国内首创旳海洋电池以铝板、铂网作电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旳氧气与铝反映产生电流。
原电池练习题(带答案)1.下列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的是哪个?2.关于___所示的原电池,以下哪个说法不正确?A。
电子沿着导线从Cu片流向Ag片。
B。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Ag+e=Ag。
C。
Cu片上发生氧化反应,Ag片上发生还原反应。
D。
反应时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Cu(NO3)2溶液。
3.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
以下哪个说法错误?A。
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
B。
正极反应式为Ag+e=Ag+。
C。
电池放电时Cl离子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D。
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
4.(教材改编题)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在测试水果电池,以下哪个说法错误?A。
若金属片A是正极,则该金属片上会产生H2.B。
水果电池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此水果发电的原理是化学反应。
D。
金属片A、B可以一个是铜片,另一个是铁片。
5.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哪个?选项A。
M为Zn,N为Cu,P为稀H2SO4溶液。
B。
M为Cu,N为Fe,P为AgNO3溶液。
C。
M为Ag,N为Zn,P为Fe(NO3)3溶液。
D。
M为Zn,N为Fe,P为稀HCl溶液。
6.分析下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哪个?A。
①②中Mg作负极,③④中Fe作负极。
B。
②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
C。
③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
D。
④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7.(2017·泗洪模拟)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以下哪个叙述是正确的?A。
电极Ⅰ上发生还原反应,作为原电池的负极。
B。
电极Ⅱ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Cu。
C。
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Fe+Cu=Cu+2Fe。
D。
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其作用是传递离子。
8.一定量的稀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时,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以采取哪些措施?A。
原电池强化练习1、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由Al、Cu、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B. 由Mg、Al、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2H2OC. 由Fe、Cu、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D. 由Al、Cu、浓硝酸组成的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2、(2014·湖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2O Cd(OH)2+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OH-===NiO(OH)+H2O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3、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B.电池正极反应为2MnO2(s)+H2O(l)+2e-―→Mn2O3(s)+2OH-(aq)C.电池工作时,负极附近溶液碱性增强D.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 g4、(2014·攀枝花米易中学高三月考)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 5、(2011·安徽高考)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
高二化学原电池、燃料电池专项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原电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原电池中,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的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 D.原电池的负极材料一般比正极活泼2.有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
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LiOH 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
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电子的流动方向是“正极→导线→负极” B.钢板为正极,钢板上发生还原反应 C.放电过程中OH -向正极做定向移动 D.总反应:22Li 2H 2Li H ++↑++=3.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 3++2I -2Fe 2++I 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 3+被还原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 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4.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阳离子交换膜电池总反应为22Ag+Cl =2AgC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AgCl+e =Ag+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NaCl 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0.01mol -e 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mol 离子5.通过膜电池可除去废水中的乙酸钠和对氯苯酚(Cl OH ),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极的电极反应为:B .b 极上的电势比a 极上的电势低C .当外电路中有0.2mol e-转移时,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 +的个数为0.2N AD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a 极区域的pH 降低6.目前比较热门的Al -H 2O 2电池,其电池总反应为2Al +3-2HO = 2-2AlO +OH -+H 2O 。
第16练 原电池 新型电池1.熟悉原电池工作原理[特别提醒] 电子线上走,离子水中游,电解质溶液中无电子通过。
2.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1)根据电极材料判断一般来讲,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为负极,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来判断在外电路(导线)中,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3)根据反应类型判断原电池的负极总是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总是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4)根据现象判断一般来说,溶解的一极为负极,增重或不变或有气泡放出的一极为正极。
(5)对于燃料电池而言,电极为惰性材料(Pt 、C),电极本身不反应,只起传导电子的作用,故可根据向两极通入的气体成分来判断正负极。
燃料电池的负极通入的一定是可燃性气体(还原剂),正极通入的一定是助燃性气体(氧化剂一般为O 2)。
3.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思路 (1)普通电池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2)复杂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书写复杂的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较简单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如CH 3OH 碱性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的书写:列物质标得失 看环境 配守恒 两式加 验总式按照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判断出电极反应产物,找出得失电子的数量电极产物在电解质溶液的环境中应能稳定存在,如碱性介质中生成的H+应结合OH -生成水。
电极反应式要根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等加以配平两电极反应式相加,与总反应方程式对照验证2CH 3OH +3O 2+4OH -===2CO 2-3+6H 2O ……总反应式 3O 2+6H 2O +12e -===12OH-……正极反应式用总反应式-正极反应式得负极反应式: 2CH 3OH +16OH --12e -===12H 2O +2CO 2-3 3.四个角度突破二次电池1.(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钠离子电池理论成本低于锂离子电池。
如图所示是一种正极为()26KFe CN ,固体电解质为34Na PS ,负极为237Na Ti O 的钠离子电池。
原电池专题训练1、分别放置在图4—10所示装置(都盛有0.1 mol·L-1的H2SO4溶液)中的四个相同的纯锌片,腐蚀最快的是2、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结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Cu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Cu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c的单质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d、c、a、b B.d、a、b、cC.d、b、a、c D.b、a、d、c3、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A.Ag B.Zn(OH)2C.Ag2O D.Zn4、实验室欲制氢气,所用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浓度相同,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B.纯锌和浓硫酸反应C.纯锌与稀盐酸反应D.粗锌(含铅、铜杂质)与稀硫酸反应5、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A、2H+ +2 e-=H2B、Fe2+ +2e-=FeC、2H2 O+O2+4e-=4OH-D、Fe3++e-=Fe2+6、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片:Zn+2OH--2e-===ZnO+H2O;碳棒:1/2 O2+H2O+2e-===2OH-据此判断,锌片是A.正极,并被还原B.正极,并被氧化C.负极,并被还原D.负极,并被氧化7、在铁的电化学腐蚀中,发生还原反应的那个电极上进行的电极反应是A.2H2O+O2+4e-===4OH-B.2H++2e-===H2C.4OH--4e-===2H2O+O2D.Fe-2e-===Fe2+8、家用炒菜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出现红棕色的锈斑,在此变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是A、4Fe(OH)2 + 2H2O + O2 = 4Fe(OH)3B、2 Fe2+ + 2H2O + O2 +4 e-= 2Fe(OH)2C、2H2O + O2 +4e-= 4OH-D、Fe-3 e-= Fe3+9、如图4—14所示的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且产生电流的是10、把a、b、c、d四块金属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c为负极;a、c相连时,c为正极;b、d相连时,b为正极.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为A.A>b>c>d B.A>c>d>bC.C>a>b>d D.B>d>c>a11、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它主要是利用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氢氧燃料电池的基本反应是:X极:1/2O2(g)+H2O(l)+2e-===2OH-Y极:H2(g)+2OH-===2H2O(l)+2e-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是正极B.Y是正极C.Y极发生还原反应D.Y极发生氧化反应12、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Pb、PbO2,电解质溶液为H2SO4,工作时的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Pb为正极被氧化B.溶液的pH不断减小C.SO42-只向PbO2处移动D.电解质溶液pH不断增大13、埋在地下的铸铁输油管道,在下列各种情况下,被腐蚀速率最慢的是A.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B.在潮湿疏松的碱性土壤中C.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D.在含碳粒较多,潮湿透气的中性土壤中14、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负极Pb+SO42-=PbSO4+2e-正极PbO2+4H++SO42-+2e-=PbSO4+2H2O今若制得Cl2l0.050摩,这时电池内消耗的H2 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A、0.025摩B、0.050摩C、0.10摩D、0.20摩1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16、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污染的铜镍电池。
专题19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1.(2018·南师大附中学测模拟)某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如下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CH 4+H 2O=====催化剂△3H 2+CO,1molH 2O 参加反应转移12×6.02×1023个电子 B.电极A 为正极C.电池工作时,CO 2-3向电极A 移动D.CH 4在电极上被氧化2.(2018·泰州中学学测模拟)新型液氨—液氧燃料电池示意图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氨气在电极1上发生氧化反应C.电子由电极2经负载流向电极1D.电极2的反应式:O 2+4e -+2H 2O===4OH -3.(2018·泰州中学学测模拟)某学生用锌片、铜片、发光二极管、滤纸、导线等在玻璃片上制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当滤纸用醋酸溶液润湿时,二极管发光。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B.锌片为电池的正极C.外电路中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铜板上的电极反应:Cu2++2e-===Cu4.(2018·泰州中学学测模拟)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铂网为电极,以海水作为电解质溶液,电池总反应:4Al+3O2+6H2O===4Al(OH)3,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通常一段时间后该电池只需要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C.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D.铝板发生还原反应5.(2018·江苏联考学测模拟)某原电池反应原理示意图如下图。
下列有关该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电流从铁片经导线流向铜片C.一段时间后,铜片质量增加D.铁板发生还原反应6.(2018·盐城学测模拟)下图是铝—空气电池的示意图。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片作正极B.电子由石墨沿导线流向Al片C.铝片质量不断减少D.实现了电能向化学能转化7.(2018·江苏学测模拟)根据反应:Cu2++Fe===Fe2++Cu,设计如图所示的原电池。
原电池训练(2)1、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一个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在其一边镀锌,而在其另一边镀二氧化锰。
在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液。
电池总反应为 Zn +2MnO 2+H 2O===ZnO +2MnO(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电池的正极为锌B .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剂作用C .当0.1 mol Zn 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个数为1.204×1023D .电池正极反应式为2MnO 2+2e -+2H 2O===2MnO(OH)+2OH -2、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 溶液或NaOH 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NaCl 溶液或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 2+2H 2O +4e -===4OH -B .以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 +3OH --3e -===Al(OH)3↓C .以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 保持不变D .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3、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ion 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
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 +的高分子材料。
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Li +2Li 0.35NiO 22Li 0.85NiO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 -e -===Li +B .充电时,Li 0.85NiO 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C .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D .放电过程中Li +向负极移动4、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aHSO 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 +,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 2+O 2===2H 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 极流向a 极B .b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 2+2H 2O +4e -===4OH -C .每转移0.1 mol 电子,消耗1.12 L 的H 2D .H +由a 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 极5、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 +Ni 2O 3+3H 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 2O 3、负极为Fe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 +2OH --2e -===Fe(OH)2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 降低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 --2e -===Ni 2O 3+3H 2O放电 充电6、下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
化学高考复习原电池专项训练测试题(带答案)C.通入空气的一极的电极反应式是:O2+2H2O+4e-=4OH-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将不变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K与N连接时,X为硫酸,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增大B.K与N连接时,X为氯化钠,石墨电极反应:2H++2e=H2C.K与M连接时,X为硫酸,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增大D.K与M连接时,X为氯化钠,石墨电极反应:4OH-4e=2H2O+O26.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右图装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 u2+2e― = 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D、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上发生的反应都是:Fe 3e― =Fe3+7. 如图所示,a、b是两根石墨棒。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b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C.稀硫酸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D.往滤纸上滴加酚酞试液,a极附近颜色变红2019年12月31日夜,上海外滩运用LED产品进行了精彩纷呈的跨年灯光秀。
下图是一种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装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处通入氧气B.b处为电池正极,发生了还原反应C.该装置中只涉及两种形式的能量转化D.P型半导体连接的是电池负极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产生Ca(OH)2,溶液呈碱性。
根据这一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E)法测水泥初凝时间,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Cu+Ag2O=Cu2O+2Ag。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工业上制备普通水泥的主要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B. 测量原理装置图中,Ag2O/Ag极发生氧化反应C.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u+2OH--2e-=Cu2O+H2OD. 在水泥固化过程中,由于自由水分子的减少,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变化导致电动势变化10.下列关于化学电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普通干电池放电之后还能再充电B.充电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环境友好电池声器发出声音的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
新型化学电源高考中的新型电源有“高铁电池”“海洋电池”“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这些电池一般具有高能环保、经久耐用、电压稳定、比能量高等特点。
取材与这些知识点的试题,由于题材广、信息新、陌生度大,所以大多数考生对这类试题感到难,实际上这些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的迁移应用能力。
1.【2020年山东卷】微生物脱盐电池是一种高效、经济的能源装置,利用微生物处理有机废水获得电能,同时可实现海水淡化。
现以NaCl溶液模拟海水,采用惰性电极,用下图装置处理有机废水(以含CH3COO−的溶液为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负极反应为CH3COOˉ+2H2O-8eˉ=2CO2↑+7H+B.隔膜1为阳离子交换膜,隔膜2为阴离子交换膜C.当电路中转移1mol电子时,模拟海水理论上除盐58.5g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2020年天津卷】熔融钠-硫电池性能优良,是具有应用前景的储能电池。
下图中的电池反应为2Na+xS Na2S x,(x=5~3,难溶于熔融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2S4的电子式为B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2x xS+2Na +2e =Na SC .Na 和Na 2S x 分别为电池的负极和正极D .该电池是以23Na-β-Al O 为隔膜的二次电池3.【2020年全国卷3】一种高性能的碱性硼化钒(VB 2)—空气电池如下图所示,其中在VB 2电极发生反应:--3--2442VB +16OH -11e =VO +2B(OH)+4H O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负载通过0.04mol 电子时,有0.224L(标准状况)O 2参与反应B .正极区溶液的pH 降低、负极区溶液的pH 升高C .电池总反应为3222444VB 11O 20OH 6H O 8B(OH)4VO ---+++=+D .电流由复合碳电极经负载、VB 2电极、KOH 溶液回到复合碳电极1.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净化废水的同时能获得能源或得到有价值的化学产品,下图为其工作原理及废水中2-27Cr O 离子浓度与去除率的关系。
锌筒
碳棒
M nO 2糊 NH 4Cl 糊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原电池专项练习
1.纯铁在下列情况下腐蚀最快的是 A .纯铁放入海水中
B .将纯铁和锌连接后放入海水中
C .将纯铁和锡连接后放入淡水中
D .将纯铁和锡连接后放入海水中 2.右图是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 灯发光的装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
B .装置中存在“化学能→ 电能→ 光能”的转换
C .如果将硫酸换成柠檬汁,导线中不会有电子流动
D .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
3.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铂网作电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
电池总反应为:4Al +3O 2+6H 2O =4Al(OH)3,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铝板沿导线流向铂网
B .正极反应为:O 2+H 2O +2e -
=2OH -
C .铂电极做成网状,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 .该电池通常只需要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 4.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中,电解质溶液为硫酸,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锌做正极
B .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C .该装置可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铜片上无气泡
5.如右图所示,将锌片和铜片通过导线相连,置于稀硫酸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片上有气泡逸出 B .溶液的pH 逐渐减小
C .电子由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D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6.右图是生活中常用的锌锰干电池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电池内部含有电解质
B .锌是负极,碳棒是正极
C .电子由碳棒经外电路流向锌
D .锌锰干电池属一次电池 7.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a 电极是负极 B .b 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D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 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
8.以Zn 、Ag 为电极,以稀H 2SO 4为电解质溶液,以铜丝为导线构成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Zn 为正极 B .Ag 为负极 C .Zn 极发生氧化反应 D .Ag 极发生氧化反应
9.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镁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B .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
C .右图中a 极为镁条、b 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
电极a
b
若 将a 极改为锌片、b 极为镁条则电流方向不变
D .右图中a 极为锌片、b 极为铜片时,电流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10.下图是某同学做完Zn —Cu 原电池实验后所做的读书卡片记录,其中描述合理的组合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11.右图为一原电池装置,其中X 、Y 为两电极。
对此装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 B .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X →外电路→Y C .若两电极分别为锌棒和石墨棒,则X 为石墨
D .Y 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12.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两烧杯中溶液的pH 均增大 B .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C .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D .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13.已知离子可在琼脂中移动。
某简易电池如图所示。
放电时,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锌极上电极反应式为:Zn-2e -= Zn 2+ B .MnO 2得电子被还原
C .NH 4+ 离子通过琼脂向锌极移动
D .外电路电流的方向从碳棒到锌片
14.用锌片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 .加热 B .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 .用粗锌代替纯锌 D .不用锌片,改用锌粉
15.右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铜是电池的负极,锌是正极 B .电子由Cu 片经导线流向Zn 片 C .Cu 极附近溶液因产生Cu 2+而变蓝 D .电池总反应:Zn+2H +=Zn 2++H 2↑
16、在右图所示的柠檬水果电池中,外电路上的电流从电极X 流向电极Y 。
若X 为铁,则Y 可能是
A .锌
B .石墨
C .银
D .铜
17.下列说法正确,且能用原电池原理解释的是
稀硫酸
—
含NH 4Cl 的琼脂
锌片
碳棒
稀H 2SO 4
Zn Cu
A .合金一定比纯金属耐腐蚀
B .如图,在铁棒上产生气泡,碳棒上没有气泡
C .在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D .铝不需要特别处理就具有抗腐蚀能力
18.某原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能将电能转换成化学能 B .碳棒发生氧化反应
C .该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为:Cu +2 Fe 3+=2 Fe 2++Cu 2+
D .电子从碳棒经外电路流向铜棒
1 9.某原电池的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能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 B .溶液会逐渐变为蓝色
C .锌片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 .外电路中电子由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20.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中,电解质溶液为硫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锌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供电时的总反应为:Zn + H +
= Zn 2+
+ H 2 C 、该装置可实现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产生1molH 2,消耗锌的质量65g
21.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A.2H + + 2e —
=== H 2↑ B.Fe 2+ + 2e —
== Fe
C.2H 2O + O 2 + 4e —
=== 4OH —
D. Fe 3+ + e —
=== Fe 2+
22.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镁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B .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
C .右图中a 极为镁条、b 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
D .右图中a 极为锌片、b 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23.右图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电动自行车主要部件之铅蓄电池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铅蓄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 .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无限次充放电
C .使用过程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 .铅蓄电池体积大有污染还不是最理想的电池
24.下列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的是
3(aq ) A B C D
电极a
b
25.某学生用锌片、铜片、发光二极管、滤纸、导线等在玻璃片制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当滤纸用醋酸溶液润湿时,二极管发光。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铜片上的电极反应:Cu 2+ + 2e - = Cu
B .锌片为电池的负极
C .外电路中电子由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D .电池工作时电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 26.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气泡的是
27.钢铁在潮湿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2Fe +2H 2O +O 2 2Fe(OH)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 -2e
-
Fe 2+
B .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 2O +O 2+2e -
4OH -
C .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D .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 28.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锌片:Zn+2OH ―
―2e -
=ZnO+H 2O ; 碳棒:2
1O 2+H 2O+2e -
=2OH -
,据此判断,锌片是
A .正极,被还原
B .正极,被氧化
C .负极,被还原
D .负极,被氧化
29.铜板上铁铆钉处的腐蚀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腐蚀过程的说法 中,不正确的是
A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 2O+O 2+4e -
=4OH -
B .还涉及到反应有:4Fe(OH)2+2H 2O +O 2==4Fe(OH)3
C .铜没有被腐蚀
D .电子从Fe 移向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