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功能分类 经济分类)
- 格式:xlsx
- 大小:11.82 KB
- 文档页数:4
类款项
213农林水支出
05扶贫
01行政运行
02一般行政管理事务
03机关服务
0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05生产发展
06社会发展
07扶贫贷款奖补和贴息
08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
50扶贫事业机构
99其他扶贫支出
农林水支出
农林水支出_扶贫
农林水支出_扶贫_行政运行
农林水支出_扶贫_一般行政管理事务
农林水支出_扶贫_机关服务
农林水支出_扶贫_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林水支出_扶贫_生产发展
农林水支出_扶贫_社会发展
农林水支出_扶贫_扶贫贷款奖补和贴息农林水支出_扶贫_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农林水支出_扶贫_扶贫事业机构
农林水支出_扶贫_其他扶贫支出。
2014年度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说明第一部分 2014年度部门决算主要变动情况第二部分 2014年度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说明第三部分 2014年度会计科目与部门决算报表对应关系表第四部分 2014年度部门决算填报说明第五部分 2014年度部门决算分析评价表及量化评价方案第六部分部门决算分析报告撰写提纲第七部分 2014年度部门决算报表审核模板第八部分 2014年度部门决算编审问答附:2005-2013年度部门决算编审问答汇编第九部分 2014年度部门决算报表填表顺序建议第十部分 2014年度部门决算年初数据核对公式第十一部分固定资产单位价值参考范围第十二部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门类、大类第十三部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节选)第十四部分 2014年支出经济分类科目2014年度部门决算主要变动情况二、关于增加部门决算填报说明附表录入功能为了提高决算填报效率,简化数据录入,今年在部门决算编审软件中新增填报说明附表录入功能,将有关收支表年初结转和结余调整、资产负债简表期初数调整、主要指标上下年变动、其他收入明细情况及行政经费支出统计数在此随决算数据录入。
三、关于整合部门决算评价指标与分析表为了切实加强部门决算数据的分析利用,减轻基层单位工作量,将评价指标与分析表整合为部门决算分析评价表,用于决算数据分析利用及评价工作。
整合后,分析评价表共9张,比上年分析表和评价指标表合计数减少22张。
同时,设计了部门和单位使用的部门决算评价指标量化评价方案。
返回2014年度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说明一、编报范围二、填报口径三、录入级次四、填报要求五、封面填报方法六、收入支出决算总表(财决01表)七、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财决01-1表)八、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2表)九、收入决算表(财决03表)十、支出决算表(财决04表)十一、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5表)十二、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5-1表)十三、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5-2表)十四、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6表)十五、行政事业类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6-1表)十六、基本建设类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6-2表)十七、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7表)十八、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8表)十九、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8-1表)二十、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8-2表)二十一、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9表)二十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10表)二十三、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10-1表)二十四、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10-2表)二十五、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11表)二十六、资产负债简表(财决12表)二十七、资产情况表(财决附01表)二十八、国有资产收益情况表(财决附02表)二十九、基本数字表(财决附03表)三十、机构人员情况表(财决附04表)三十一、非税收入征缴情况表(财决附05表)三十二、“三公”经费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表(财决附06表)三十三、中央单位驻外机构情况表(财决附07表)三十四、中央单位驻外机构人员基本数字表(财决附07-1表)三十五、住房公积金业务收支情况表(财决附08表)一、编报范围(一)单位范围:本套决算编报范围包括列入2014年度部门预算编报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和企业集团;未实行部门预算的地区,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范围编报本套决算。
浅析《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应用[摘要]本文对《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通过对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修改等措施,使《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在运用中做到有法可依,以遏制会计数据失真的现象。
[关键词]政府收支分类应用问题建议政府收支分类是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对政府收入和支出进行类别和层次划分,以全面、准确、清晰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也称预算科目,是政府收支分类的具体项目。
政府收支分类体系包括“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
收入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设类、款、项、目四级科目,说明政府的钱从哪里来;支出功能分类是按政府主要职能活动进行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内容和方向,设类、款、项三级科目,说明政府究竟做了什么;支出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政府各项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设类、款两级科目,说明政府的钱是怎样花出去的。
支出的两个功能相互独立,从不同的侧面对支出进行反映。
一、“支出功能分类”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应用(一)行政单位的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拨人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等一级会计科目。
根据资金管理要求,“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按“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明细会计科目核算。
其中,“基本支出”指行政单位为保障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发生的支出:“项目支出”指行政单位为完成专项或特定工作任务所发生的支出。
根据《财政部关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行政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通知》,行政单位的“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要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会计核算。
举例如下:某行政单位5月发生经济业务如下(该行政单位已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1.5月25日,通过代理银行发放工资152000元,。
绝密★启用前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2014 年 秋 季学期《政府非营利组织会计》试卷( B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1.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是会计学的一大分支,另一分支是( )。
A.企业会计 B.预算会计 C.管理会计 D.财务会计2.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是( )。
A.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B.反映内部管理情况 C.反映盈利能力 D.反映偿债能力3.与企业会计相比,我国政府会计特有的会计原则是( )。
A.相关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一贯性原则D.专款专用原则 4.下列哪一个不属于普通固定资产 ( )A.土地B.建筑物及改良C.基础设施及改良D.低值易耗品 5.由政府主管部门指定的会计准则通常称为( )会计准则。
A.规范型B. 准法规型C. 法规型D. 准规范型 6.普通基金收到发行债券款时,应在( )帐户中记录。
A.收入B.支出C.其他资金运用D.其他资金来源 7.( )是我国预算收入的主体。
A.一般预算收入B.基金预算收入C.专用基金收入D.资金调拨收入 8.在财政周转金会计核算中,专门为处理呆帐而设置的科目是( )。
A.其他财政存款B.暂存款C.暂付款D.待处理财政周转金9.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最高层次的财务会计概念是()。
A.会计要素B.会计假设C.财务报告目标D.会计原则10.政府会计中不使用()会计要素。
A.资产B. 收入C. 利润D. 费用11.准外部交易在收款基金中应当处理为()。
A.费用B. 支出C. 收入D. 资产12.人民银行国库拨付预算资金的依据是()。
A.缴款书B. 申请书C. 收据D. 支付指令13.下列()国家的政府会计要求采用应计制基础。
A.美国B.英国C.新西兰D.德国14.普通基金主体中不会出现的帐户是()。
A.现金B.收入C.支出D.固定资产15.下列属于专用基金收入的是()。
A.社会保障基金B.其他部门基金C.粮食风险基金D.文教部门基金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财政总预算会计需要编制的会计报表主要包括()。
会计继续教育真题一、单选题1、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编制的预算收支草案的最后认可权属于预算权力中的()。
A、预算立法权B、预算审核权C、预算批准权D、预算执行权【正确答案】C2、人大及其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负责预算的具体工作中不包括()。
A、审查B、批准C、监督D、编制【正确答案】D3、新《预算法》的宗旨是:落脚点从()到“最终目的”的转变。
A、工具B、功能C、基础D、根本【正确答案】A4、下列关于新《预算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前提B、预算编制如果过于简单和粗略,有利于立法机关和社会成员进行监督C、公开透明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建设阳光政府、责任政府的需要D、新《预算法》提出凡市场竞争机制能有效调节的事项,“不得设立专项转移支付”的原则【正确答案】B5、现行预算法的立法宗旨概括来说包括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
A、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果为根基B、以预算为导向、以目的为根基C、以结果为导向、以市场为根基D、以目的为导向、以预算为根基【正确答案】C6、与原《预算法》相比,新《预算法》首次对()做出全面规定。
A、预算公开B、预算调整C、预算决算D、预算不公开7、新《预算法》在有限“开闸”地方发债的同时,对地方政府发债做出了诸多具体规定,设置了()大限定措施,以严格防范债务风险的扩张。
A、六B、七C、八D、九【正确答案】C8、预算的最终目的是()。
A、实现财政收入最大化B、实现该国人民的公共利益最大化C、实现全国人民经济利益最大化D、实现国家财政决策的完整性【正确答案】B9、对国家预算的过程具有强参与度的是()。
A、政府B、国家C、地方D、人民【正确答案】D10、新《预算法》中的临时预算是由各级政府进行编制,但必须在新预算年度开始前()左右提交给各级人大常委会审议直至通过。
A、3个月B、4个月C、30天D、60天【正确答案】A11、()是财政法的核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14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布日期】2014.08.31•【文号】主席令第12号•【施行日期】2015.01.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1994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预算管理职权第三章预算收支范围第四章预算编制第五章预算审查和批准第六章预算执行第七章预算调整第八章决算第九章监督第十章法律责任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预算、决算的编制、审查、批准、监督,以及预算的执行和调整,依照本法规定执行。
第三条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
全国预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
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
地方各级总预算由本级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算组成;下一级只有本级预算的,下一级总预算即指下一级的本级预算。
没有下一级预算的,总预算即指本级预算。
第四条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
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
第五条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保持完整、独立。
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与一般公共预算相衔接。
第六条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