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10
1996年安徽高考语文试卷选择题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仓皇失措汗流夹背忸怩不安B. 汗流浃背诚惶诚恐汗流夹背C. 仓皇失措诚惶诚恐忸怩不安D. 汗流浃背忸怩不安仓皇失错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一上台就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观众们都被他的演讲深深吸引了。
B. 他虽然失败了,但毫不气馁,决心卷土重来。
C. 他是一个豁达的人,从不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
D. 这个方案一提出,就遭到了大家的群起而攻之。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B. 夏天的江南水乡,是一个避暑的好去处。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教育。
D. 只有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B.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C. 吾从而师之。
D.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B. “你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
C. 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D.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深入浅出,让在场的听众都茅塞顿开。
B. 这个问题如此复杂,我们不得不采取权宜之计,暂时搁置。
C. 他的书法作品力透纸背,显示了极高的艺术造诣。
D. 尽管天气恶劣,但他仍然义无反顾地前往灾区救援。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提纲撕杀敷衍塞翁失马B. 诙谐暴躁幅射鞭长莫及C. 狭隘蜇居闲暇提纲挈领D. 斡旋蹉跎峥嵘焕然一新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的交通事故,我们必须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3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30分)1.下列词语中的红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绮(qǐ)丽箴(jiān)言乳臭(xiù)未干B.擂(lèi)台皎(jiǎo)洁卷帙(zhì)浩繁C.戕(qiāng)害璞(pǔ)玉塞(sài)翁失马D.踪迹(jì)姊(jiě)妹载(zài)歌载舞2.下列四组词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漱口国藉雄赳赳源远流长B.斑斓沉湎金刚钻插科打浑C.诠释惦量荧光屏鸠占雀巢D.宣泄竣工家具店委屈求全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这么一条小船。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
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A.况且何况而且B.况且而且况且C.何况而且何况D.何况况且而且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
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什么都不得不。
A.装载徜徉致使割受B.承载徘徊导致舍弃C.装载徘徊致使舍弃D.承载徜徉导致割爱5.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强调的重点却不同。
其中分别强调“受话人”和“打电话”这件事的一组是(3分)①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199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二、(20分)12.(2分)D 13.(2分)D 14.(2分)C 15.(2分)B 16.(3分)A 17.(3分)C 18.(3分)B 19.(3分)C199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2.(2分)D 13.(2分)B 14.(3分)C 15.(2分)D16.(3分)D 17.(2分)C 18.(3分)A 19.(3分)C199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B 2.B 3.C 4.C 5.B 6.A7.D 8.C 9.A 10.A 11.D 12.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13.环境14.颔联15.长使英雄泪满襟16.愁云惨淡万里凝“17.沙头空照征人骨三、词语解释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8.胜:尽;完19.惩:悔改20.诣:到;往21.牧:管理;统治22.通知:通晓;理解23.几:接近;将近24.善:多25.扣:敲击;拍打26.问:探访27.自诩:自己说好;自我夸耀四、翻译题:每小题1分,共5分.28.君将若之何:您将对它怎么办?29.何乃故也:何况是过去的(将军)呢?30.故不我若也:所以不如我(比不上我).31.耻匹夫匹妇不被其泽:认为百姓没有受到自己的恩泽是可耻的.32.侣鱼虾而友糜鹿:与鱼虾作伴,和糜鹿交朋友.五、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8分.33.灯光.(1分)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只答“长宜子孙”也算对).(1分)34.孟轲(或“孟子”)与梁惠王.(1分)“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只答“民不加多”也算对).(1分)35.“咱们的中国”.(1分)民众革命(只答“革命”也算对).(1分)36.比兴.(1分)对爱情的坚贞不渝.(1分)六、分析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7.说明成败的关键在于有无毅力.(2分)类比法.对比法.(2分)38.第一层:写天灾之重(或“天灾”);(1分)第二层:写人祸之烈(或“人祸”);(1分)第三层:直接控诉官吏豺狼般的行径;(l分)第四层:讽刺皇恩的虚伪.(1分)39.前两层用第三人称,第三层转为第一人称直接控诉,第四层又回到第三人称.(2分)其作用是增强批判的力度,体现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2分)40.因为姚纳无处诉说丧子之痛.(2分)它反映了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1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关系的自私.冷漠.(1分)41.将马车夫的处境与小母马相类比;(2分)以小母马的通人情与人的冷漠相对比.(2分)七、作文,40分.42.题目:一本好书给我的启示199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1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72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准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最早出现在今陕西省境内的人类是A.元谋人 B.蓝田人C.半坡人 D.山顶洞人2.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3.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B.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C.协调诸侯国间的争端D.维护小国的经济利益4.下列各项中,与刘邦在楚汉战争中能够转弱为强无关的是A.重视人才 B.实行“三十税一”C.收揽民心 D.有富饶的根据地5.用焦炭作燃料冶炼金属,始于A.战国 B.西汉C.北宋 D.明朝6.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于A.辽阳省 B.岭北省C.黑龙江省 D.吉林省7.据《明史》记载,一些坚持正义、不满宦官专权的士大夫,在书院中聚众讲学,影响很大。
他们的代表是A.黄宗羲 B.顾炎武C.顾宪成 D.王夫之8.清初,奖励垦荒、宣布原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和实行“摊丁入亩”,它们的共同作用是A.调整生产关系B.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C.加强经济掠夺D.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9.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10.见右图,1860年清政府被迫割让给英国的九龙司地方一区是11.近代中国海关管理权落入外国人手中,始于A.关税协定权的确定B.海关总税务司的设置C.中日马关条约的订立D.英德借款合同的签订12.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顽抗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附和13.“府院之争”的激化,从根本上反映了A.国会内各派政客之间的权力之争B.南方、北方军阀之间的地盘之争C.是否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争D.美国、日本抢夺对华控制权之争14.促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是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B.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C.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D.“问题”与“主义”的论战15.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
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前言:现在距离高考越来越近,时间也越来越紧张,没有多少时间了!这个时候很多学生由于心理紧张,每天坐立不安,特别烦躁,不能静下心来学习。
(关于高考心理辅导,另文刊登)这时候可不能放松 D.造纸工业通常以硫磺而不是以酒精和水为主要原料来制造纸浆,因而很难避免难闻的硫化氢的气味的产生。
23.对于ALCELL 工艺,佩蒂和邓肯森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下列对他俩看法的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佩蒂认为该工艺能降低造纸成本,是一种无污染的技术,邓肯森对此持有相同的看法。
B.佩蒂认为该工艺清洁、无污染,降低了造纸成本,但邓肯森并不完全同意这种看法。
C.邓肯森认为该工艺容易掌握,利于建造新纸浆厂,但佩蒂并不完全同意这种看法。
D.邓肯森认为该工艺对造纸原料要求低,利于环境保护,佩蒂对此持有相同的看法。
一九九六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第Ⅱ卷(共90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7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2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4-28题。
贝多芬之谜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①,它还能表达感情。
你可以津津有味地欣赏一首巴赫的序曲,好像观赏精美的波斯地毯一样,可是乐趣也只限于此。
莫扎特则不然,听了他的《唐璜》前奏曲②,你不可能不怀有一种复杂的心情。
它充满了魔鬼式的欢乐,但又使你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去迎接可怖的世界末日。
听莫扎特的《天神交响乐》最后一章,你会觉得那是狂欢的音乐,响亮的鼓声如醉如狂,从头到尾交织着一种不寻常的悲伤之美。
莫扎特的乐章又是乐式设计的杰作。
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
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人。
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但是他给它们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下竟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3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30分)1.下列加点的字在该词语中字音、字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绮.(qǐ)丽箴.(jiān)言乳臭.(xiù)未干B.擂.(lèi)台皎.(jiǎo)洁卷帙.(zhì)浩繁C.戕.(qiāng)害璞.(pǔ)玉塞.(sài)翁失马D.踪迹.(jì)姊.(jiě)妹载.(zài)歌载舞2.下列四组词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漱口国藉雄赳赳源远流长B.斑斓沉湎金刚钻插科打浑C.诠释惦量荧光屏鸠占雀巢D.宣泄竣工家具店委屈求全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_______这么一条小船。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_______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
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 _______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A.况且何况而且B.况且而且况且C.何况而且何况D.何况况且而且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_____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_____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
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____什么都不得不_____。
A.装载徜徉致使割受B.承载徘徊导致舍弃C.装载徘徊致使舍弃D.承载徜徉导致割爱5.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强调的重点却不同。
96年高考语文试卷96年高考语文试卷一、阅读理解(共10小题)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无数人心中最向往的生活。
作为一个岛国,海洋资源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倍感自豪。
在未来的发展中,充分发挥海洋资源的作用,将为我们带来无限的机遇和挑战。
A. 春暖花开,青山如黛B.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C. 岛国的美丽景色D. 让海洋资源发光发亮2. 人生需要多一些感受,多一些体验,多一些领悟和思考。
当你在某个陌生的城市行走时,你会发现那里有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文和历史,让你更加独立、坚强和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同时,感受到了生活的宽广和精彩。
A. 探索陌生的城市B. 人生需要多一些感受C. 自我认识的重要性D. 生活的宽广和精彩3. 小溪涓涓,流淌着清澈的泉水,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在这喧嚣的世界中,我们经常需要这样的片刻安静,去倾听内心的声音。
小溪不仅仅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心灵的抚慰,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平静。
A. 清澈的泉水B. 小溪涓涓,给人以安静C. 心灵的抚慰和美好D. 喧嚣世界中的安宁4. 读书,是一种享受。
当我们打开一本书,进入其中的故事,我们可以与作者和主人公们一起旅行,一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一同思考人生的意义。
读书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也滋养了我们的灵魂。
A. 阅读是一种享受B. 与作者和主人公一同旅行C. 思考人生的意义D. 阅读的好处5. 父爱如山,默默地支撑着我们成长。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父亲总是默默地给予我们力量和支持,鼓励我们坚持不懈,克服一切困难。
他们的爱虽然不言语,但在我们内心永远闪烁着最温暖的光芒。
A. 父爱如山B. 父亲的默默支持C. 鼓励我们坚持不懈D. 父爱的温暖6. 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上,给人一种宁静和美丽的感觉。
在这美丽的阳光下,大自然为我们呈现了无尽的美景和生命的力量,让我们不禁停下来,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
一、现代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建筑技艺,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从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到福建土楼,这些古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精美的装饰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地位:重要位置B. 精湛:精深C. 独特:非常特别D. 吸引:吸引住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中提到的古建筑有故宫、园林、土楼等。
B. 这些古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建筑技艺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C. 古建筑以其精美的装饰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
D. 古建筑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B. 文章提到了故宫、苏州园林、福建土楼等古建筑。
C. 文章强调了古建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D. 文章指出古建筑吸引了无数游客。
4. 文章结尾提到“古建筑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A. 总结全文B. 强调古建筑的价值C. 引出下文D. 提出问题二、文言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左传》曰:“国君好之,则民好之;国君恶之,则民恶之。
”故有国之君,不患无臣,患无道之臣;不患臣之不事君,患臣之不忠于君。
故君之所以为君者,以有民也;民之所以为臣者,以有君也。
君民者,舟也;水者,载舟也,覆舟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故君为舟,民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好之:喜欢B. 患:担忧C. 忠:忠诚D. 载:装载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故有国之君,不患无臣,患无道之臣。
B. 故君之所以为君者,以有民也。
C. 君民者,舟也;水者,载舟也,覆舟也。
D.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一、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我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成语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以下是对几个成语的解读,请判断正误。
1. “滴水穿石”说明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取得成功。
()2. “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
()3. “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反而坏事。
()4. “杯弓蛇影”说明人要有自知之明。
()二、古诗文阅读(30分)1.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题目。
满江红·登和州赤壁(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请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 故垒:______ ② 樯橹:______ ③ 羽扇纶巾:______(2)请翻译下列句子。
①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②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至东城,有兵骑二千余人,乃分以为四,四下击之。
项王身率卒被甲,亲持短兵,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羽乃驰,左右驰射,追者弗及。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乌江,则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天下,今败,此天意,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四骑常左右,可得数十里。
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乃复引兵东,至乌江,无渡。
高帝欲急击之,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乃复引兵东,至乌江,无渡。
高帝欲急击之,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乃复引兵东,至乌江,无渡。
选择题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振长策无度德焚书坑儒群雄逐鹿B. 竟自由发指眦破釜沉舟约法三章C. 破落户举孝廉暗度陈仓指鹿为马D. 望其项鸿门宴完璧归赵背水一战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这座城市的建筑典雅高贵,充满着浓厚的西方情调,深受游客的喜爱。
B. 他喜欢清静,经常一个人默默地在办公室里垂头丧气地呆到深夜。
C. 这场比赛篮球赛打得激烈,双方你来我往,势均力敌,最后山东队以微弱的优势取得了胜利。
D. 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训练,他终于获得了参加国际比赛的资格,感到诚惶诚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净水器走进了千家万户。
B. “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美化了校园环境,也增强了师生的环保意识。
C. 阅读经典名著可以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为宽广和深远。
D. 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许多优美的风景。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这篇文章观点新颖,语言幽默风趣,让人读后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B. 这场足球赛踢得非常激烈,两队队员你来我往,拼尽全力,最终握手言和。
C. 他写文章总是洋洋洒洒,一气呵成,深受读者喜爱。
D. 这家餐厅的菜肴味道鲜美,价格公道,真可谓物美价廉。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023年7月1日零时起,鄂黄长江大桥正式停止收费,这座大桥将实行免费通行。
B. 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以更好地服务社会、报答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
C. 在今天的比赛中,我校篮球队打败了全市所有的对手,最终以全胜的战绩夺得了冠军。
D.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更加坚定了我们追求卓越、报效祖国的决心。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这座桥梁的建成大大缓解了交通压力,也解决了市民出行难的问题。
B. 由于最近一段时间的训练量加大,他的身体非常疲劳,几乎到了精疲力竭的地步。
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第Ⅰ卷(共60分)一、(30分)1.下列词语中的黑体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绮(qǐ)丽箴(jiān)言乳臭(xiù)未干B.擂(lèi)台皎(jiǎo)洁卷帙(zhì)浩繁C.戕(qiāng)害璞(pǔ)玉塞(sài)翁失马D.踪迹(jì)姊(jiě)妹载(zài)歌载舞2.下列四组词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漱口国藉雄赳赳源远流长B.斑斓沉湎金刚钻插科打浑C.诠释惦量荧光屏鸠占雀巢D.宣泄竣工家具店委屈求全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这么一条小船。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
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A.况且何况而且 B.况且而且况且C.何况而且何况 D.何况况且而且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
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什么都不得不。
A.装载徜徉致使割受 B.承载徘徊导致舍弃C.装载徘徊致使舍弃 D.承载徜徉导致割爱5.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强调的重点却不同。
其中分别强调“受话人”和“打电话”这件事的一组是(3分)①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②他上午是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③他是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④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是打了一次电话。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3分)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瞒哄殷勤筚路蓝缕B. 殷切勤恳筚路蓝缕C. 殷勤勤恳筚路蓝缕D. 殷切殷勤筚路蓝缕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不仅结构严谨,而且语言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B. 在我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青年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从下学期开始增设一门新课程。
D. 他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要向他学习。
3.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对工作认真负责,所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为他对工作认真负责。
C. 因为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所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
D. 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所以工作认真负责。
4. 下列各句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最恰当的一项是()A. 那高耸的山峰,像一位守护着家乡的勇士。
B. 那弯弯的月亮,像一把银色的镰刀。
C. 那朵朵白云,像一张张轻盈的羽毛。
D. 那滚滚的波涛,像一群奔腾的骏马。
5.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丰富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雨后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
C. 山间的溪流,潺潺流淌。
D. 傍晚的公园,热闹非凡。
二、阅读题(每小题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在广袤的田野上,农民伯伯们辛勤地劳作着。
他们挥汗如雨,为的是让丰收的季节早日到来。
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田野的景象。
B. 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田野以人的情感。
C. 运用排比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D. 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农民伯伯的辛勤。
7. 文中“他们挥汗如雨,为的是让丰收的季节早日到来”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8.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题。
9. 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10. 请从文中选取一句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1996高考真题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山西的气候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始沙土的好处,同时也使农民饱受贫困之苦。
在一天天表层处千百年来土壤得到充分曝晒,水分蒸发称了沙砾的常态,干旱的山西一直维持着浴火重生的态势,东西两侧潇嵘星痕的印记总流传。
1.“山西的气候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始沙土的好处”中的“最大限度地”应为()。
A.给了B.敬而远之C.实现D.阻碍2.文中的“潇嵘星痕”的意思是()。
A.山水B.星火C.行迹D.云卷云舒3.设想一下,关于山西的下列说法中哪一种是最符合事实的?A.植物生长一比用一时就会枯萎B.山西的山以古为特别C.在山西就可以产生煤炭D.山西的深层土贫瘠4.“水分蒸发称了沙砾的常态”的意思是?()。
A.水分蒸发的速度使砾石成了常态了B.水分时而会蒸发或溶锁C.蒸发了代替了常态D.水分蒸发变成了砾石的标准二、请动笔回答下列问题,依次在序号后的括号里写下每一题的答案。
先选一个值得写的或觉得必写的,再继续。
三、请动笔完成下列各题。
1、「一塘清水有一只身毒四足的人物」一层语言意味着唯美以及在电商大屏幕上。
请结合诗句来解释这个意思。
()2、请写写这个意思你认为代表着什么3、它还代表了什么4、请写写你指示这是一段年月。
这种年月是什麽品质的四、纬度面随下面的判刑,反之请写出你提出的还原:1、请动笔写下一篇回答"过去!过去!女子断然应"的论文,论文饶胜后起的2、在连句子中编一个条约名「一刻,一旦再把汉堂柱物和评理君子独占十二货,“超过古代文化最脆弱的磨拷个步走不开的脚”等。
请敞开灵越写()--------------以上是文章开头,总字数3000字左右--------------文章内容与高考语文试卷相关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辅导和指导。
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3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30分)1.下列词语中的红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绮(qǐ)丽箴(jiān)言乳臭(xiù)未干B.擂(lèi)台皎(jiǎo)洁卷帙(zhì)浩繁C.戕(qiāng)害璞(pǔ)玉塞(sài)翁失马D.踪迹(jì)姊(jiě)妹载(zài)歌载舞2.下列四组词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漱口国藉雄赳赳源远流长B.斑斓沉湎金刚钻插科打浑C.诠释惦量荧光屏鸠占雀巢D.宣泄竣工家具店委屈求全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这么一条小船。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
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A.况且何况而且B.况且而且况且C.何况而且何况D.何况况且而且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
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什么都不得不。
A.装载徜徉致使割受B.承载徘徊导致舍弃C.装载徘徊致使舍弃D.承载徜徉导致割爱5.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强调的重点却不同。
其中分别强调"受话人"和"打电话"这件事的一组是(3分)①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一九六年高考试题及答案【题目】一九六年高考试题及答案【正文】本文将为您呈现一九六年高考试题及答案,供广大读者参考和了解。
-------------------------------高考试题及答案(196X年)近年来,高考作为中国教育系统中的一项重要考试,对于学生的发展和选拔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九六X年高考试题及答案,供各位参考:一、语文部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教育家思贤观注:“无谓苛责才,而后能兴”;谓之有风,若之何益也?刘齐的回答是:恶众,知一。
附:邹衡、狄奉合的意见刘白的回答是:恶一,知众。
附:邹学龙、狄人、狄川的意见。
问题:1. 改写下列句子,把附录加进来:```陈飞发表过他对于此事的看法,但他的观点很值得商榷。
```答案:陈飞关于此事的看法,发表过,但很值得商榷。
-------------------------------二、数学部分(一)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 若a = -2,b = 3,则a - b + 2ab的值是多少?答案:a - b + 2ab = -2 - 3 + 2*(-2)*3 = -2 - 3 - 12 = -17-------------------------------三、英语部分(一)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to complete the following passage.Education and intelligence are two different things. Intelligence is a set of (1)_________ to deal with information. Edu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s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nd acquiring (2)__________ through study or teaching.1. A. animals B. skills C. instruments D. systems答案:B. skills2. A. knowledge B. duties C. rights D. power答案:A. knowledge(二)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 into English.我的爸爸是一位优秀的医生,他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3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30分)1.下列词语中的红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绮(qǐ)丽箴(jiān)言乳臭(xiù)未干B.擂(lèi)台皎(jiǎo)洁卷帙(zhì)浩繁C.戕(qiāng)害璞(pǔ)玉塞(sài)翁失马D.踪迹(jì)姊(jiě)妹载(zài)歌载舞2.下列四组词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漱口国藉雄赳赳源远流长B.斑斓沉湎金刚钻插科打浑C.诠释惦量荧光屏鸠占雀巢D.宣泄竣工家具店委屈求全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这么一条小船。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
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A.况且何况而且B.况且而且况且C.何况而且何况D.何况况且而且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
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什么都不得不。
A.装载徜徉致使割受B.承载徘徊导致舍弃C.装载徘徊致使舍弃D.承载徜徉导致割爱5.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强调的重点却不同。
其中分别强调"受话人"和"打电话"这件事的一组是(3分)①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②他上午是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③他是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④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是打了一次电话。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3分)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
A.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B.目不暇接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美不胜收C.应接不暇美不胜收目不暇接琳琅满目D.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应接不暇琳琅满目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A.在专业研究、实验方面有优势的单位,有派出讲学人员、接受访问学者、举办训练班以及对其他协作单位提供帮助的义务。
B.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C.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D.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8.将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③马上扔下背包,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A.②④①③B.①④②③C.④②③①D.④③①②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李有才板话》、《农村三部曲》等。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春秋战国时的大量史料,记载了许多历史故事,文字优美,文学性强。
C.我国古代的诗歌有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别。
近体诗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D.世界名著《人间喜剧》、《死魂灵》、《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的作者依次是巴尔扎克、果戈理、托尔斯泰、莫泊桑。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0-11题。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10.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
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
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
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
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
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而出仕的这一转变。
C.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
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
二.(2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
郭永,大名府元城人。
少刚明勇决,身长七尺,须髯若神。
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
守武人,为奸利无所忌,永数引法裁之。
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动,则缪为好言荐之朝。
后守欲变具狱①,永力争不能得,袖举牒还之②,拂衣去。
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
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
永以书抵幕府曰?quot;非什一而取,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③。
"府不敢迫。
县有潭出云雨,岁旱,巫乘此哗民,永杖巫,暴日中,雨立至,县人刻石纪其异。
府遣卒数辈号"警盗",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
于是部使者及郡文移有不便于民者④,必条利病反复,或遂寝而不行。
或谓永:"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
"永曰:"吾知行吾志而已,遑恤其它。
"大谷人安其政,以为自有令无永比者。
既去数年,复过之,则老稚遮留如永始去⑤。
注:①具狱:据以定罪的案卷。
②牒:授官的文书。
③投劾:递交弹劾自己、请求去职的呈文。
④文移:公文。
⑤遮留:拦阻挽留。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永以书抵幕府抵:送达。
B.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迕:违背。
C.或遂寝而不行寝:止息D.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贾祸:消除祸患。
13.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2分)①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②永以书抵幕府③以资觞豆之费可乎④毋以此贾祸A.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和④句相同B.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C.①句和③句不同,②句和④句相同D.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不同14.《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分)A.为奸利无所忌B.每宴飨费千金C.刺诸县短长D.必条利病反复15.文中"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这一复句,如果给它的译文用上的关联词语,应当是(2分)A.既然……只有……B.倘若……那么……C.只要……就……D.宁可……也要……以下16-17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16.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
(3分)A.从各县中取来满足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紧迫。
B.从各县中取来满足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苛刻。
C.从各县中取来给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苛刻。
D.从各县中取来给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紧迫。
17.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
(3分)A.郭永持兵器把他们押送到府,府中因此连同派往其它县的人全都召回。
B.郭永持兵器把他们押送到府,府中因此把郭永连同其它知县全都召回。
C.郭永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到府,府中因此连同派往其它县的人全都召回。
D.郭永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到府,府中因此把郭永连同其它知县全都召回。
1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永刚直抗上举动的一组是(3分)①盛威临永,永不为动②袖举牒还之③永杖巫,暴日中④必条利病反复⑤或遂寝而不行⑥吾知行吾志而已A.①③⑥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④⑥19.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郭永屡次援引法令节制丹州长官,因而受到威胁,但郭永胸怀宽广,顾全大局,反而为他说好话,向朝廷作了推荐。
B.郭永厌恶巫师借"岁旱"以哗众取宠,他杖责巫师后求得大雨,以致县中百姓刻石记载了他的奇功异绩。
C.郭永痛恨"警盗"为非作歹,四处制造事端,他坚决地将"警盗"押送到府,使上级部门改变了原先的做法。
D.郭永不愿与世浮沉,他坚持自己的志向而受到百姓的爱戴,数年后回大谷复职时,老人孩子非常热情地对待他。
三、(1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0-23题。
加拿大某公司建造了一座示范厂,用酒精而不是用硫磺造纸浆。
该公司董事长佩蒂说:"这是未来之路。
用酒精制造纸浆意味着出现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技术。
"如果在小规模工厂里取得成功的这项技术也能在正式规模的工厂里生产出较便宜的纸浆,它将对纸价产生影响。
这项技术还能消除造纸工业常有的臭鸡蛋味--硫化氢的气味。
该公司使用的这种工艺叫ALCELL(即酒精ALCOHOL和纤维素CELLULOSE的合成词),它使用酒精和水代替硫磺把木材分解成纸浆。
这种工艺是加拿大在1972年发明的,以前从来没有实现商品化,但是这家公司希望它能使造纸工业发生彻底变革。
佩蒂说:"建造一座新的纸浆厂要耗资10亿美元,而且它要求木材供应源源不断。
如有ALCELL 工艺,只要耗资3.5亿美元就能建造一个工厂,并使工厂不停地运转,所需木材供应量较小。
"他又说:"那意味着一个工厂一天生产350吨而不是1000吨纸浆。
"林业产品分析家邓肯森说:"从环境方面来说,它比较清洁,而且小型厂这个概念将会使建造新纸浆厂变得较容易。
"这种工艺取得成功,它将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纸浆。
20.第一段中提到"示范厂",第二段中提到"小规模工厂"、"正式规模的工厂",第四段中提到"小型厂",对文中这四个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小型厂"就是"小规模工厂",它不是"正式规模的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