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瓦斯隧道通风专项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24.00 KB
- 文档页数:24
一、方案概述为保障隧道施工安全,预防和减少瓦斯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隧道瓦斯专项方案。
二、编制依据1. 《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L/T5099-1999;2.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3. 《煤矿安全规程》2004年修改;4. 《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20—2002;5. 《煤矿井下爆破作业安全规程》;6. 《煤矿安全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煤炭工业出版社。
三、瓦斯特性及危害1. 瓦斯特性:瓦斯具有爆炸性、渗透性、不稳定性、窒息性等特点。
2. 瓦斯危害:瓦斯爆炸会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工程中断等严重后果。
四、瓦斯专项措施1. 加强瓦斯监测:配备必要的瓦斯检测设备,如光电测爆仪、瓦斯浓度报警仪等,对瓦斯浓度进行实时监测。
2. 隧道通风: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确保隧道内空气流通,降低瓦斯浓度。
3. 爆破作业:严格控制爆破作业,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降低瓦斯爆炸风险。
4. 隧道支护:加强隧道支护,确保围岩稳定性,防止瓦斯泄漏。
5.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瓦斯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6. 应急预案:制定瓦斯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响应措施。
五、实施步骤1. 施工前:对隧道进行地质勘察,了解瓦斯分布情况;编制瓦斯专项方案,报相关部门审批。
2. 施工中:严格执行瓦斯专项方案,加强瓦斯监测,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后:对隧道进行通风、检测,确保隧道内瓦斯浓度符合安全标准。
六、保障措施1. 建立健全瓦斯防治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
2. 定期开展瓦斯防治知识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3. 加强设备管理,确保瓦斯检测设备完好。
4. 建立健全瓦斯事故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5. 加强施工现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通过以上措施,确保隧道施工过程中瓦斯事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隧道通风方案一、概况我项目部担负施工的***高速公路***合同段***隧道工程,隧道为瓦斯隧道,全长3200余米。
目前隧道已完成洞身掘进左线2100米,右线1800米,设置在洞口的压入式通风已不能充分满足洞内施工需要,无法保证新鲜空气的供应和有毒有害气体的及时有效排出。
鉴于以上情况,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经过参观学习、研究探讨,形成了本隧道的通风方案。
二、通风方案(一)主要机具设备轴流风机(SDDY-Ⅱ12.5 30 KW×2/110KW×2)两台(已有)、30KW射流风机三台(需新购)、630KVA变压器、风机托架(自加工)、防水板及其它辅助机具。
(二)、通风方式左线隧道为新鲜空气流入通道,右线隧道为污气排出通道兼交通运输通道。
1、将原洞口的两台2×110KW轴流风机移至左线第二个加宽段(即ZK26+250处7#车行横洞)。
左线的轴流风机风管直接靠进洞方向右侧接至掌子面,右线的轴流风机风管从左线进洞方向左侧通过7#车行横洞,再靠右线进洞方向左侧接至距掌子面位置,保证掌子面的送风量。
2、在两台轴流风机的后面安装一台30KW射流风机,形成一个风屏阻止左线7#车行横洞以前掌子面排出的污风不至于从左线排出,只能通过7#车行横洞往右线排出。
这样又加快了左线的进风速度,保证了左线有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送入,进入射流风机的全部为新鲜空气。
3、分别在右线进洞方向左侧K26+300、K27+000安装一台30KW 射流风机,加快右线污风的排出速度。
4、对已施工贯通的15#(K26+500)、16#(K26+750)、17#(K27+250)、18#(K27+500)人行横洞和8#(K27+000)车行横洞在支洞靠右线一侧洞门处用防水板封堵,封堵要绝对严密,不能有空隙漏风,防止污风形成循环,把左右线空气完全隔开,确保进入左线的全部为新鲜空气。
5、左线隧道要专人经常进行清洁、洒水降尘,限制车辆进入减少尾气排放量,确保进入左线的全部为新鲜空气。
瓦斯隧道施工通风安全技术措施制定部门:某某单位时间:202X年X月X日封面页瓦斯隧道施工通风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计划方案,做好单位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及考试更是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您浏览的《瓦斯隧道施工通风安全技术措施》正文如下:1、瓦斯隧道施工前,要根据勘测设计文件提供的隧道瓦斯最大涌出量、里程段落长度、投入机械设备及人员数量等因素,考虑一定富裕系数,提前做好通风设计计算,确定施工通风风量、风速(不小于1m/s),科学选配隧道施工通风所需风机、风管的性能和规格。
确保隧道空气中的瓦斯浓度稀释到允许浓度以下。
2、瓦斯隧道施工通风设计计算选配通风机械设备要考虑设备故障因素,配备足够的备用设备,防止设备故障造成洞内瓦斯积聚与超限。
3、要选用防爆型风机、阻燃型防静电风管,风机距洞口20米布设。
4、施工过程中加强瓦斯隧道施工通风管理,对通风机械设备、通风管路要做到经常性维护保养和检查,降低通风系统的故障率、减少通风管路的漏风量,确保施工通风系统正常和通风效果。
5、瓦斯隧道施工通风机必须设两路供电系统,并装设风电闭锁装置。
当一路电源停止供电时,另一路电源应有15min启动,保证风机的运转。
注意保证施工通风供电线路的维护、管理和检修,必须配置自发电及备用供电系统,避免因停电或供电线路故障时造成洞内瓦斯积聚或超限。
6、因停电、通风机械设备故障等因素造成的通风系统停止运行,在恢复正常通风后,对隧道上部、坍塌洞穴、避车洞等通风不良、瓦斯易积聚的地点,瓦斯不得超过2%,当检查超过此浓度时,应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切断电流,停止电动机运转或开启电器开关,待进行局部充分通风处理后,由瓦斯检测员进行再次专项检测,证实瓦斯浓度低于规定允许浓度,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施工。
7、工作面若采用局扇通风,由于局扇或供电故障造成局扇停风时,在恢复局扇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浓度,证实爆破工作面附近20米范围内的CH4浓度不超过1%,且局扇及其开关附近10米风流中,CH4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启动局扇通风。
瓦斯隧道施工通风安全措施随着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瓦斯隧道施工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工程。
然而,瓦斯隧道施工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其中通风问题是一项尤为关键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介绍瓦斯隧道施工中的通风安全措施,并探讨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1. 通风安全的重要性瓦斯隧道施工中,由于存在着大量的尘土、瓦斯以及有害物质等,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排除,将会对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通过采取适当的通风安全措施,可以确保施工现场的气体组成和浓度处于安全范围内,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2. 通风安全措施的主要内容2.1 施工现场通风系统施工现场通风系统是瓦斯隧道施工通风安全的核心措施,它可以通过引入新鲜空气、排出废气和污染物,保持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
在设计通风系统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1 通风系统的布置通风系统的布置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特点和需要,保证对关键区域的通风效果达到要求。
应合理设置通风口和通风管道,确保通风系统的畅通性。
2.1.2 通风量的计算通风量的计算通常使用风量法。
根据施工现场的尺寸、瓦斯浓度要求、人员、机械设备数量等因素,计算出所需的通风量,以保证工作区域的气体浓度稳定在安全范围内。
2.1.3 通风设备的选择通风设备的选择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
常见的通风设备有离心风机、轴流风机、风口和风道等。
2.2 筛选适用的通风措施除了施工现场通风系统外,还需要根据瓦斯隧道施工的特点,筛选适用的通风措施,以增强通风效果。
2.2.1 局部通风针对具体的作业点,可采取局部通风措施,使气体浓度迅速降低,并避免瓦斯积聚。
常见的局部通风设备有局部抽风机、排尘罩等。
2.2.2 全局通风全局通风是指通过整体通风系统,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通风处理。
这种通风方式可以保证整个施工现场的气体浓度均匀分布,避免产生死角,提高通风效果。
2.3 安全管理和培训措施通风安全措施的实施依赖于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高速公路段,全长XX公里,隧道全长XX米,其中高瓦斯工区长度为XX米。
隧道围岩以砂岩、泥岩互层为主,断层发育,深层煤气有瓦斯溢出可能性。
为确保施工安全,特制定本专项施工方案。
二、施工难点及对策1. 施工难点(1)围岩稳定性差:隧道围岩以砂岩、泥岩互层为主,易发生坍塌,施工难度较大。
(2)瓦斯涌出:断层发育,深层煤气有瓦斯溢出可能性,存在瓦斯爆炸风险。
(3)施工环境恶劣:隧道内空气潮湿、通风不良,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大。
2. 对策(1)围岩稳定性处理:采用锚喷支护、预注浆、围岩加固等技术,提高围岩稳定性。
(2)瓦斯治理:加强瓦斯监测,采取通风、抽排、防爆等措施,确保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3)施工环境改善:加强通风,提高隧道内空气质量;合理调整施工班次,减轻施工人员劳动强度。
三、施工方法及工艺1. 施工方法(1)钻爆法:采用钻爆法进行隧道开挖,严格控制爆破参数,降低爆破振动。
(2)锚喷支护:根据围岩稳定性,合理选用锚杆、喷射混凝土等支护材料,确保支护效果。
(3)超前地质预报:采用物探、钻探等手段,对围岩、瓦斯、地下水等进行预报,为施工提供依据。
2. 施工工艺(1)隧道开挖:采用台阶法开挖,严格控制开挖断面尺寸,确保施工质量。
(2)支护施工:根据围岩稳定性,及时进行锚喷支护,确保支护效果。
(3)瓦斯监测:配备先进的瓦斯检测设备,实时监测瓦斯浓度,确保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四、安全措施1. 瓦斯监测:配备瓦斯检测设备,实时监测瓦斯浓度,确保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2. 通风:加强隧道通风,提高隧道内空气质量,降低瓦斯浓度。
3. 防爆:对施工人员进行防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配备防爆器材,确保施工安全。
4. 应急预案:制定瓦斯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五、施工进度安排1. 施工前期:完成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交底、设备调试等工作。
2. 施工阶段:按照施工进度计划,有序开展隧道开挖、支护、瓦斯监测等工作。
特长高瓦斯高铁隧道智能通风施工工法特长高瓦斯高铁隧道智能通风施工工法一、前言在高铁隧道建设中,隧道通风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能够有效地保障隧道内空气的流通,减少高瓦斯隧道中的有害气体积聚。
特长高瓦斯高铁隧道智能通风施工工法是一种基于现代智能化技术的通风施工方法,该方法通过灵活的机动性和智能控制系统来提高施工效率,并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高效快速:采用智能化机具和材料运输系统,能够快速高效地进行隧道通风施工。
2. 自动化控制: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自动控制通风设备的运行和调节,提高施工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3. 智能化监测:通过智能传感器和监测装置,能够实时监测隧道内的气体浓度和温度等参数,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4. 灵活可调:根据实际施工需要,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通风设备的位置和参数,提供最佳的通风效果。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特长高瓦斯高铁隧道的建设,尤其是对具有高瓦斯环境的隧道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在实际工程中,该工法已经成功应用于多个隧道项目,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四、工艺原理特长高瓦斯高铁隧道智能通风施工工法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措施:1. 通风设备布置:根据隧道结构和通风要求,合理布置通风设备,确保通风效果满足要求。
2. 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对通风设备进行精确控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和优化,确保通风效果最佳。
3. 智能监测系统:通过智能传感器和监测装置,实时监测隧道内的气体浓度和温度等参数,提前发现并处理有害气体积聚问题。
4. 协调施工组织:在施工过程中,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协调,确保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五、施工工艺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的详细描述:1. 施工筹备阶段:制定施工计划和组织形式,准备施工材料和设备。
2. 通风设备安装阶段: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通风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3. 智能控制系统调试阶段:对智能控制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瓦斯隧道通风竖井反井施工方案1.隧道概况李家山隧道属低山剥蚀地貌,全长2856m,LSD2K4+832~LSDK7+688,最大埋深289m;隧道穿越中下侏罗统泥页岩、砂岩及少量灰岩地层,垂直节理裂隙较发育,地下水以基岩地下水为主,少量岩溶水,下伏西南油气田,为高瓦斯隧道;为缩短隧道进口堵头施工通风长度,瓦斯地段施工安全,在LSD2K5+635线路右侧20m 处设置直径1.5m通风竖井,竖井深188m,通过横通道与隧道相连,横通道中线与隧道大里程方向夹角为45°。
结构参数:锁口深度1m×3,台阶状开挖,φ8钢筋网20cm×20cm、喷C20砼厚10cm支护,C25混凝土衬砌;井口高3m,C25钢筋混凝土井壁和井盖;井身喷C20砼厚15cm,φ16×φ10钢筋网33.3cm ×33.3cm。
图1 通风竖井示意图2.通风竖井施工2.1施工方案竖井采用反井开挖和网喷防护,施工安排在底部隧道横通道掘进到位后进行,工期2个月。
施工程序见图2。
图2 竖井反井法施工程序2.1.1 施工准备⑴开工前先测定竖井位置,根据中心位置确定竖井的施工场地,并修建施工便道。
场地应能满足钻机基础及泥浆循环池施工和反井钻机运行的需要。
⑵供电就近从地方茶厂处拨接,供电负荷≮200kW,电压380V;另配备一台200KW发电机,确保人员设备上下竖井安全。
⑶照明在钻机和泥浆泵位置安装照明设备。
井口附近分别布置2~3盏100W节能灯照明。
配36V低压照明灯泡照明,并加防护罩防护。
⑷供水钻机由附近水库采用Ø80mm钢管供水:①配制泥浆约需30-40m³。
②钻进导孔时,循环使用冷却水;扩孔时用于冷却钻头需水约5-8m³/h。
⑸供风井口布置1台20 m3/min电动空压机,用Ø100mm钢管接至井内。
⑹通风井身支护时,利用隧道风机在井底通道口设风门调节,以确保井内人员安全。
隧道瓦斯工区改造计划方案
一、改造目的
隧道瓦斯工区改造的目的是改善隧道内的通风环境,降低瓦斯浓度,保证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二、改造范围
本次改造范围包括隧道内所有瓦斯工区,主要是炸药爆破工区、机械凿岩工区等。
三、改造内容
(一)增设通风系统
在隧道瓦斯工区增设轴流风机,形成良好的隧道通风系统,确保隧道内空气流通。
(二)改进监测设备
安装瓦斯浓度在线监测报警系统,一旦瓦斯浓度超标,立即报警提示。
(三)加强管理制度
制定瓦斯检测和通风管理制度,定期检测瓦斯浓度,保证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四、改造步骤
(一)设计改造方案
(二)购买改造设备
(三)施工安装
(四)试运行调试
(五)竣工验收
五、预计效果
改造完成后,隧道瓦斯工区通风环境将明显改善,瓦斯浓度能有效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从而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六、投资估算
预计本次隧道瓦斯工区改造需要投资约____万元。
以上就是本次隧道瓦斯工区改造计划的主要内容和步骤,请审阅。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
一、编制依据1.xx至磨憨线xxx隧道施工图设计文件;2.昆明铁路局滇南铁路建设指挥部发布的《新建xx至磨憨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3.国家、行业、铁路总公司现行的法律、法规、施工规范、规程、标准、准则及有关文件;4.对施工现场的实地勘察、调查资料;5.我公司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方法及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6.新建铁路xx至磨憨线YMZQ-8标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7、铁道部2003-3-28发布的《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9、《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铁路瓦斯隧道技术暂行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和《防治煤和瓦斯突出细则》。
二、编制原则1、安全目标始终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落到实处,杜绝瓦斯隧道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2、总体要求⑴铁路瓦斯隧道的施工除符合《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外,还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⑵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通过地质勘探或施工检测表明隧道通过地层含有瓦斯时,该隧道定为瓦斯隧道。
根据地质情况,本标段瓦斯隧道为天然气瓦斯隧道。
⑶瓦斯隧道施工期间,按设计要求进行地质复查工作。
必要时钻孔埋管实测瓦斯压力,以及通过通风和瓦斯检测计算全坑道的瓦斯涌出量,根据检测结果核对施工工区和煤系地层的瓦斯等级,必要时进行修正,同时相应修改设计。
⑷瓦斯隧道施工管理等级要根据瓦斯检测结果实行动态管理,当低瓦斯隧道或低瓦斯工区施工中瓦斯监测结果显示为高瓦斯时,及时调整为高瓦斯隧道进行管理。
⑹瓦斯隧道施工前,严格按照设计和相关验标、指南、规范进行准备,并配足、配强专业人员,加强对瓦斯隧道的施工管理。
3、制度管理建立和完善瓦斯隧道方案审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度、日常安全检查制度、瓦斯监控管理制度、有害气体监控制度、通风管理制度、进出洞管理等制度,在施工过程中重点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省六盘水至镇州贵宁高速公路)K87+500合同段(YK79+880~5第六盘水至六枝段瓦斯隧道通风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日期:中铁十一局集团二公司六六高速五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三年一月目录一、编制依据和原则 (1)1、通风设计依据 (1)2、编制原则 (1)二、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1)2、地形、地貌 (1)3、地层岩性 (2)4、不良地质现象 (2)5、水文地质条件 (2)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土层中的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岩溶裂隙和构造裂隙水。
. 2三、通风设计标准 (2)四、通风设计的原则 (3)1、通风系统 (3)2、通风设备 (3)五、通风方案 (3)正洞通风设备选型计算见表2: (4)六、施工通风检测 (4)1、风速测定 (5)4、隧道通风量计算 (8)七、施工通风安全措施 (8)1、施工通风安全管理措施 (8)A、施工通风安全组织机构 (8)B、施工通风主要岗位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 (8)C、通风管理制度 (10)2、施工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11)A、风机安装 (11)B、风管安装 (11)C、通风系统日常管理和维护措施 (12)高峰隧道瓦斯通风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和原则施工通风是隧道施工的重要工序之一,是隧道安全施工的关键。
合理的通风系统、理想的通风效果是实现隧道快速施工、保障施工安全和施工人员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根据以往隧道通风经验及对当前通风设备技术性能的调研结果,按照自成体系的原则,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隧道通风方案。
1、通风设计依据⑴高峰隧道施工图;⑵《公路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⑶《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⑷《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⑸《煤矿安全规程》等煤矿现行有关规范、规程等。
2、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
(2)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渝黔铁路老周岩隧道高瓦斯通风专项方案中铁十二局集团渝黔铁路工程指挥部二O一三年五月前言为了加强瓦斯管理,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老周岩隧道高瓦斯通风专项方案。
第一章通风方案的设计第一节通风方案根据老周岩隧道高瓦斯地质情况,总体通风方案采用巷道式通风,为确保排放瓦斯通风效果。
通风方案如下:第一阶段:第一个横通道贯通前采用压入式通风。
正洞设置1台2×110kw对旋轴流通风机、配φ1500mm风管,平导设置1台2×55kw对旋轴流通风机、配φ1200mm风管。
第二阶段:第一个横通道贯通后采用巷道式全负压通风系统。
正洞内设2台通风机,独立通风。
一路给正洞通风,配置1台2×110kw对旋轴流通风机、φ1500mm风管压入式通风,另一路通过横通道给平导通风,配置1台2×55kw对旋轴流通风机、φ1200mm风管压入式通风。
平导洞口段设2道风门,风门后打设风道,风道口安装1台2×110kw煤矿地面防爆抽出式对旋轴流通风机,采用抽出式通风形成巷道式全负压通风系统。
正洞内2台风机随掘进前移,正洞、平导通风机安设位置,安设在正洞内新鲜风流中,距回风横通道次后间距不小于100米,杜绝循环风的发生。
φ1500mm和φ1200mm风管均采用抗静电、阻燃的柔性风管。
根据通风检测情况,对瓦斯易于积聚的空间,在正洞和平导适当位置、横通道连接处、台车处增设SLFJ100-2T防爆射流风机,实施局部通风的方法,消除瓦斯积聚。
除临近开挖面作回风的横通道外,次后的二横通道做两道永久风门以备进出设备及材料,其它不用的横通道均及时封闭。
第三阶段:隧道贯通后采用巷道式通风。
全隧贯通后及时调整通风系统,平导进出口各开启1台2×110kw煤矿地面防爆抽出式对旋轴流通风机采用抽出式通风形成巷道通风,防止瓦斯超限,待通风系统风流稳定后,方可恢复工作。
通风方案详见通风设计图附后。
第一阶段 第一个横通道贯通前压入式通风示意图第二阶段 第一个横通道贯通后巷道式通风示意图第三阶段 隧道贯通后巷道式通风示意图老周岩隧道进口工区通风系统布置图自然风流进口里程D 2K 84+703TTT T1台2×110KW煤矿防爆通风机第二节施工通风检算由于老周岩隧道主洞平导断面的不同等因素,故采用分别检算方法进行检算。
根据施工通风方案,隧道进出口正洞洞口段无轨运输无需检算,只需检算正洞、平导有轨运输即可。
通风是排烟除尘和稀释瓦斯的主要手段:(1) 通风标准①驱散瓦斯集聚的风速大于1m/s。
②氧气含量:按体积不小于20%。
③瓦斯浓度:小于0.5%。
④CO最高允许浓度0.0024%以下。
⑤CO2浓度:按体积,小于1.5%。
⑥氮氧化物:换算成NO2为0.00025%以下。
⑦粉尘最大允许浓度:每方空气中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物的粉尘为2mg。
⑧洞内气温小于28度。
(2) 通风需要量检算充分利用平导巷道式通风原理,确保通风畅通。
老周岩隧道施工通风检算如下:根据施工通风方案,隧道进出口正洞洞口段无轨运输无需检算,只需检算正洞、平导有轨运输即可。
1.正洞有轨运输①按洞内最小允许风速计算:Q1=60VS式中:V—保证洞内稳定风流之最小风速,瓦斯隧道取0.3m/s;S—开挖断面积,正洞Ⅲ级围岩S=127.18m2。
Q1=60VS=60×127.18×0.3=2289m3/min。
②按洞内同一时间最多人计算:Q2=4KN式中:4—每人每分钟供风标准,m3/minK—隧道通风系数,包括隧道漏风和分配不均匀等因素,取K=1.25;N—隧道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100人。
Q2=4KN=4×1.25×100=5OOm3/min。
③按瓦斯绝对涌出量计算:Q3= KQ绝/( Bg允- Bg送)式中:Q绝—瓦斯绝对涌出量取实测值,取炮台山隧道参照值3.03 m3/min,施工中据实调整。
Bg允—工作面允许瓦斯浓度,取0.5%;Bg送—送入风中瓦斯浓度,取0。
K—风量备用系数,即考虑隧道漏风、瓦斯涌出不均衡所取的系数,取K =1.6。
Q3=KQ绝/( Bg允- Bg送)=1.6×3.03/(0.5%-0)=970m3/min。
④按稀释和排炮烟所需风量计算:Q4=7.5(A×(S×L)2)}1/3/t式中:A—一次爆破所用最大装药量,正洞Ⅲ级围岩一次爆破装药量A=300Kg,施工中据实调整;S—开挖断面积,正洞Ⅲ级围岩S=127.18m2;L—通风机至掌子面的距离,L=550m;t—通风时间,一般为20~30min,取30min。
Q4=7.5(A×(S×L)2)}1/3/t=7.5×(300×(127.18×550)2)}1/3 /30 =2841m3/min。
⑤按同时起爆炸药量计算Q5=5Ab/t式中:A—一次爆破所用最大装药量,正洞Ⅲ级围岩一次爆破装药量A=300Kg,施工中据实调整;b—每公斤炸药爆炸生成的有害气体量,取b=40m3/ Kg;t—通风时间,一般为20~30min,取30min.Q5=5Ab/t=5×300×40/30=2000m3/min。
所需风量的确定: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取最大值2841m3/min为隧道正洞所需风量。
⑥按取最大风量2841 m3/min S=127.8㎡进行风速验算Vm/s=2841÷127.8÷60=0.370m/s 当出现瓦斯层流时,应制订专门瓦斯排放安全措施进行处理。
2.平行导坑有轨运输①按洞内消除瓦斯积聚的最小风速计算:Q1=60VS式中:V—消除瓦斯积聚的最小风速,瓦斯隧道取1.0m/s;S—开挖断面积,平导Ⅲ级围岩S=18m2。
Q1=60VS=60×18×1=1080m3/min。
②按洞内同一时间最多人计算:Q2=4KN式中:4—每人每分钟供风标准,m3/minK—隧道通风系数,包括隧道漏风和分配不均匀等因素,取K=1.25;N—隧道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50人。
Q2=4KN=4×1.25×50=2503/min。
③按瓦斯绝对涌出量计算:Q3= KQ绝/( Bg允- Bg送)式中:Q绝—瓦斯绝对涌出量取实测值,取炮台山隧道参照值3.03 m3/min,施工中据实调整。
Bg允—工作面允许瓦斯浓度,取0.5%。
Bg送—送入风中瓦斯浓度,取0。
K—风量备用系数,即考虑隧道漏风、瓦斯涌出不均衡所取的系数,取K =1.6。
Q3=KQ绝/( Bg允- Bg送)=1.6×3.03/(0.5%-0)=970m3/min。
④按稀释和排炮烟所需风量计算:Q4=7.5(A×(S×L)2)}1/3/t式中:A—一次爆破所用最大装药量,正洞Ⅲ级围岩一次爆破装药量A=60Kg,施工中据实调整;S—开挖断面积,平导Ⅲ级围岩S=18m2;L—通风机至掌子面的距离,L=1000m;t—通风时间,一般为20~30min,取30min。
Q4=7.5(A×(S×L)2)}1/3/t=7.5×(60×(18×1000)2)}1/3 /30=672m3/min。
⑤按同时起爆炸药量计算Q5=5Ab/t式中:A—一次爆破所用最大装药量,正洞Ⅲ级围岩一次爆破装药量A=60Kg,施工中据实调整;b—每公斤炸药爆炸生成的有害气体量,取b=40m3/ Kg;t—通风时间,一般为20~30min,取30min.Q5=5Ab/t=5×60×40/30=400m3/min。
所需风量的确定: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取最大值1080m3/min为平导所需风量。
⑥按取最大风量1080 m3/min S=18㎡进行风速验算Vm/s=1080÷18÷60=1m/s第三节施工通风监测隧道施工期间必须建立通风检测的组织系统,测定气象参数、风速、风量等参数。
管道通风监测:用1.3m比托管、U型压力计以五环10点法测试管道全压和静压,用1.3m比托管、DGM-9型补偿式微压计测试通风管内风的动压。
通风量监测:与管道通风测点相同截面用电子风速仪以9点法测试风速、风量。
气象条件测试:用数字式温度计测试管道内、外气温,用空盒气压表、干湿球温度计测试巷道内各点气压的湿度值。
隧道内炮烟及有害气体扩散规律测试:用P-5型数字粉尘计自动记录各测点烟尘每分钟浓度动态变化,远红外线CO测试仪记录每个测点炮烟中一氧化碳浓度动态变化。
对不同施工阶段的施工通风进行监测,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系统改进。
通风检测设备见表5.3.1。
表5.3.1 通风检测设备第四节施工通风管理老周岩隧道为瓦斯隧道,施工通风是隧道施工的重要环节,是施工管理的重点,是保障长大隧道快速施工和正常进行的关键。
结合以往瓦斯隧道的通风经验及成熟的工艺、工法,对云顶隧道施工通风进行科学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通风方案和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1.通风机安装支架稳固,避免运转时振动摇晃。
风机出口设置刚性风筒连接,风机和风筒接口处法兰间加密封垫。
刚性风管与软风管接合处绑扎三道,以减小局部漏风和阻力。
2.通风机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通风机必须执行专人管理制度,按规程要求操作风机,如实填写各种记录。
严禁随意停开,并实行挂牌管理。
3.通风机应按规定实现“三专”,即专用变压器、专用线路和专用开关。
通风机应设两路电源,当一路停止供电时,另一路应在15min内接通,保证风机正常运转。
4.在施工期间,应实施连续通风。
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并在各入口处设置栅栏、警示牌。
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浓度。
当停风区瓦斯浓度不超过1%,并在通风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动通风机。
当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1%时,必须制定排除瓦斯的安全措施,回风系统平导内还必须停电撤人。
只有经检查证实停风区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时,方可人工恢复通风机供风的正洞中的一切电器设备。
5.风管必须采用抗静电、阻燃的风管,有出厂合格证。
风管口到开挖面距离小于5m,严禁放炮作业时摘取掌子面风管。
6.风管吊挂和维护每班应明确专人负责。
每班必须对全部风管进行检查,发现破损等情况及时处理,损坏的风管必须及时更换。
风管百米漏风率不应大于2%。
7.挂设风管要平、顺、直。
在作业时,按洞内管线布置图测设风管中线位置,每隔5m打眼安装高强膨胀螺栓,布φ6mm钢筋拉线,用紧线器拉紧。
风管吊挂在拉线下。
为避免φ6mm钢筋受冲击波振动、洞内潮湿空气腐蚀等原因造成断裂,增设φ10mm尼龙绳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