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基础学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947.50 KB
- 文档页数:42
、认识皮肤①: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于人体的表面。
成人的皮肤面积为⒈5—2平方米,总重量占人体体重的16% 。
②:眼部的皮肤是最薄的,而以手掌及脚掌的皮肤为最厚。
③:皮肤具有弹性及保护作用,在正常情况下,新陈代谢促使皮肤不断重现生机。
二、皮肤的分层皮肤由外向内可分三层,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另外皮肤还有一些附属器官①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覆盖全身,有保护的作用。
表皮的平均厚度为0.1到0.3毫米表皮没有血管,但有很多细小的神经末梢,能感知外界的刺产生触觉,痛觉,冷觉,热觉,压力觉等感觉。
②真皮位于表皮深层,向下于皮肤组织相连。
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其内分布着各种结缔组织细胞和大量的胶原纤维弹性纤维,使皮肤既有弹性,又有韧性。
真皮位于表皮和皮下组织之间,主要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和无定型基质等结缔组织构成,其中还有神经和神经末梢,血管,淋巴管,肌肉以及皮肤的附属器 。
③皮下组织属于间叶组织,主要组成成分为脂肪细胞、纤维间隔和血管。
此外,皮下组织内尚分布有淋巴管、神经、汗腺体以及毛囊(乳头部)。
其厚度因体表部位、年龄、性别、内分泌、营养和健康状态等而有明显差异。
三、皮肤的作用1、保护作用2、感觉作用3、调节体温的作用4、分泌和排泄的作用5、吸收的作用6、 代谢的作用7、免疫的作用四、皮肤类型划分(一)中性皮肤是健康理想的皮肤,多见于青春发育期前的少女。
皮脂分泌量适中,皮肤既不干也不油,皮肤红润细腻,富有弹性,毛孔较小,对外界刺激不敏感。
(二)干性皮肤皮肤白皙,毛孔细小而不明显。
皮脂分泌量少,皮肤比较干燥,容易身生细小皱纹,生成色素。
(三)油性皮肤肤色较深,毛孔粗大,皮脂分泌量多,皮肤油腻光亮,不容易起皱纹,对外界刺激不敏感。
由于皮脂分泌过多,容易生粉刺,痤疮。
(四)油性缺水性皮肤皮肤表面油光光,仔细看有细小干纹,自觉有紧绷感,局部毛孔粗大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敏感。
皮肤基础知识一、皮肤的构造1、皮肤的表面·皮肤就像一张把我们身体中各器官藏起来的一块膜。
·皮肤的表面有许多凹凸纹理,凸出的称为皮丘,凹的深处称为皮沟。
·皮沟之间交差之处的小孔便是毛孔,皮丘的中心即是汗孔。
也就是说,皮脂是从皮沟的毛孔中分泌出来,汗水是从皮丘的顶点流下。
·皮肤的厚度因身体各部分的不同而不一样,表皮为0.07—0.2毫米,真皮大约是表皮的10倍左右。
·皮肤的表面图·皮肤的剖面图2、皮肤的组织皮肤从外到里,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构成。
·皮肤的生理图由外至内依次为:①基底层(基底母细胞):A. 基底层是表皮的最下层,与真皮相连。
B. 相连之处显波浪状,上面排列着基底细胞。
C. 基底母细胞吸收真皮层里毛细管中输送来的营养液后,不停分裂子细胞,细胞不断的新生、增殖,才是肌肤美的必要条件。
D. 产生黑色素的色素形成细胞也在基底层上的基地母细胞之间。
(每十个基底母细胞旁边就有一个黑色素形成细胞)。
②有棘层:A. 这一层的细胞没有纤细的纤维,但细胞与细胞之间像有棘突一样,相互连接。
此层各细胞间存有的是淋巴液循环和物质交换的场所。
其内含内许多感觉神经末梢,有感知外界各种刺激的作用,并为细胞提供营养,所以作用为形成淋巴液的流动,营养的分配。
B. 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由下往上排列着想4-8列由圆形至椭圆的有棘细胞。
③颗粒层:A. 是由2-3列含有反射紫外线的透明颗粒形成的薄层。
B. 细胞的形状比较扁平或纺锤形,显碱性,在皮肤中引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④透明层多认为是角质层的一部分,见于掌、足等部位。
⑤角质层:A.这一层位于身体的最外面,直接与外界接触,在保护皮肤上引起重要的作用。
B.角质层是由十四层死去的细胞重叠,并从表面开始脱落。
C.角质层的特征为角质细胞是死细胞,没有细胞核,且细胞膜较厚,对一些物理性刺激,例如,能抵抗有害物质伤害,同时防止其向内部入侵。
皮肤基础知识1、皮肤的概念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于人体表面。
成人皮肤面积约为1.5~2m2,重量约占人体体重的16%,厚度约为0.5~4mm。
不同部位的皮肤厚薄不一,它是由表皮角质层或真皮厚薄不同决定的。
其中以眼睑的皮肤最薄,掌、趾部皮肤最厚。
女性皮肤比男性薄,小儿皮肤比成人薄且柔软。
皮肤的总重量约占体重16%。
以面积和重量来说,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皮肤颜色的深浅因种族、年龄、性别、部位、身体内在因素或外界环境影响不同而异。
2、皮肤的外观皮肤表面有许多纤细的深浅不一的皮沟,它将皮肤划分为细长、较平行、略隆起的皮嵴,有些较深的皮沟将皮肤表面划分为三角形或多边形小区,称皮野。
皮沟、皮丘增加皮肤的表面积;又能缓解外界种种作用力对皮肤的伤害。
皮沟在指趾末端构成指纹。
3、皮肤的颜色1)皮肤内色素含量的差异:黑色——黑色素;黄色——胡萝卜素;红色——血红蛋白2)皮肤解剖上的差异:角质层厚薄;颗粒层厚度影响透光性,使皮肤发暗、发黄。
4、皮肤的组成成分:水、蛋白质、脂肪酸和无机盐5、皮肤的机构,分成: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表皮层表皮层位于皮肤最上层,覆盖全身,有保护作用,是与护肤品直接接触最密切的部份。
平均厚度为0.07 2毫米,表皮内无血管,由许多层的细胞组成,具有细胞自我更新的重要功能。
表皮内有丰富细小的神经末梢,它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外界的事物。
产生触觉、痛觉、压力觉、温觉和冷觉等感觉。
表皮由外向内可分五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性、基底层。
表皮的各层实际是处于角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形成,基底层的基底细胞是表皮细胞的生化之源,它不断产生新细胞,并逐渐向皮肤表层推移,变成各层细胞,最后变成死细胞,以皮屑(死皮/角质)脱落,大约需要28天。
1)角质层:死亡细胞,是皮肤的最外层,由4~8层鳞状扁平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紧密,含水量较少,仅有10%~20%。
对皮肤有防水和屏障保护的作用:防止皮肤内70%的水分向外流失,阻挡外界细菌和物质等的侵入,抵御紫外线,散热,保温的作用。
皮肤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皮肤基础必学的知识点:
1. 皮肤结构: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三层组成:表皮、真皮和皮
下组织。
表皮是最外层,真皮是中间层,皮下组织是最内层。
2. 皮肤功能:皮肤具有多种功能,包括防护、感觉、调节体温、分泌
和吸收等。
它起到保护身体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并帮助维持正常的
生理状态。
3. 皮肤类型:人的皮肤可分为干性皮肤、油性皮肤、混合性皮肤和敏
感性皮肤。
不同类型的皮肤需要不同的护肤和保养方法。
4. 皮肤问题:常见的皮肤问题包括痘痘、色斑、干燥、皱纹等。
了解
这些问题的成因和预防方法对于保持健康的皮肤非常重要。
5. 护肤步骤:正确的护肤步骤可以帮助保持皮肤的健康和美丽。
常见
的护肤步骤包括清洁、爽肤、精华液、面霜和防晒等。
6. 饮食与皮肤:饮食对皮肤的健康起到重要影响。
均衡的饮食可以提
供必需的营养物质,有助于保持皮肤的弹性和光泽。
7. 防晒:阳光中的紫外线是皮肤老化和色斑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使
用防晒霜可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8. 护肤品选择:选择适合自己肤质和需求的护肤品非常重要。
应根据
自己的皮肤类型选择合适的护肤产品,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成分的产品。
这些基础知识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并实施适当的护肤和保养措施,以保持健康的皮肤。
皮肤基础知必学识点
1. 皮肤结构:皮肤由三层组成,分别是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表皮
是最外层,由角质层、颗粒层、透明层和基底层组成,起到保护作用。
真皮位于表皮下方,包含有血管、毛囊、汗腺和神经末梢等结构。
皮
下组织主要由脂肪组织组成,起到保护和储存能量的作用。
2. 皮肤功能:皮肤具有多种功能,包括保护作用、感觉作用、体温调节、排泄和吸收作用。
皮肤能够防止外界物质的侵入,通过神经末梢
提供对温度、压力、触觉等的感知,并通过调节汗液分泌和血管收缩
扩张等方式维持体温稳定。
3. 皮肤的颜色:皮肤的颜色主要取决于皮肤中的黑色素含量。
黑色素
是一种色素细胞产生的色素,它能吸收紫外线,起到保护皮肤不受阳
光伤害的作用。
人的皮肤颜色因遗传、外界环境和个体差异等因素而
不同。
4. 皮肤病:皮肤病是指影响皮肤健康的各种疾病。
常见的皮肤病包括
痤疮、湿疹、银屑病、荨麻疹等。
皮肤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
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不同的皮肤病类型和
严重程度来确定。
5. 皮肤保养:保持皮肤健康需要适当的皮肤保养方法。
常见的皮肤保
养方法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定期使用适合自己的洗面奶和护肤品、补
水和防晒等。
此外,均衡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对皮肤健康有益。
以上是皮肤基础知识的几个必学识点,有助于对皮肤的结构、功能、
疾病和保养等方面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皮肤基础知识一、皮肤的构造皮肤是人体表面一层柔软、均匀且可延伸的保护膜,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一种组织,对人体起着极其重要的保护作用。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成人的皮肤面积为⒈5—2平方米,总重量占人体体重的16%健康皮肤应该是柔软、细腻、微湿、富有弹性的,PH值应呈弱酸性5—5.6,这样的皮肤才是健康、结实并有抵抗疾病能力的。
因此皮肤具有三大特点: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2、是活的细胞组织3、具有自愈功能从上到下皮肤分为: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共三层(一)表皮层:特点:有丰富的末稍神经、没有血管、具有再生修复功能;是上皮组织,它与外界接触最多,又是与化妆品关系最密切的部位,表皮差不多只有普通纸那么薄,最厚处也不过0.2毫米。
表皮层是由:形成角质细胞、树枝状细胞1、形成角质细胞由:基底层、有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五层组成,具有保湿、保护的功能①角质层:由数层角化细胞组成,含有角蛋白。
它能抵抗摩擦,防止体液外渗和化学物质内侵。
角蛋白吸水力较强,一般含水量不低于10%,以维持皮肤的柔润,如低于此值,皮肤则干燥,出现鳞屑或皲裂。
由于部位不同,其厚度差异甚大,如眼睑、额部、腹部、肘窝等部位较薄,掌、跖部位最厚。
角质层的细胞无细胞核与美容的关系:角质层的厚薄会影响:1、人的肤色:角质层过厚,会使皮肤看起来发黄,缺少光泽。
2、皮肤的吸收能力:角质层越厚,皮肤吸收能力越差。
3、角质层过薄,皮肤易干燥脱屑,易出现发红、敏感现象4、角质层的保湿作用:正常情况下,由于皮肤角质层有吸水作用和屏障功能,角质层中水分含量在10-20%,皮肤水嫩光滑②透明层:由2-3层核已消失的扁平透明细胞组成,含有角母蛋白。
能防止水分,电解质和化学物质的透过,故又称屏障带。
细胞本身已趋渐死亡,分布在手掌、脚底,看起来呈油状,透明薄层。
③颗粒层:2-4层菱形细胞构成,细胞内含有晶体角质具有屏障功能,并可折射光线,减少紫外线射入体内。
④基细胞层:4-8层多角形细胞组成。
皮肤学基础知识一、人体的构造七、紫外线对皮肤的影响二、皮肤概论八、皮肤的分类三、皮肤的外观九、常见异常皮肤四、皮肤的结构十、肤质变化的原因五、皮肤的生理功能十一、季节与肌肤的关系六、皮肤的PH值一、人体的构造人体最基本的单位:细胞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二、皮肤概论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包裹在身体外面的一层保护膜面积:1.5-2.0平方米重量:占体重的15%厚度:0.5-4.5豪米,手掌、足底处皮肤最厚约1-3毫米,眼睑处皮肤最薄约0.5毫米。
皮肤会随着年龄、季节、性别、部位不同而异。
三、皮肤的外观皮沟:皮肤上纵横交错的纹理线。
(是由真皮中纤维束的排列和牵拉所引起的)皮丘:被皮沟包围伏突起来的菱形部分。
毛孔:皮沟交汇处有很小的孔穴,毛发由此处延伸出来.汗孔:于皮丘中点的一个个小孔。
皮嵴:皮沟将皮肤划分为细长、较平行、略隆起的部分(指纹即由皮沟和皮嵴所组成)人体皮肤解剖构造(图示)四、皮肤的结构皮肤由外向内可分为三层:表皮组织真皮组织皮下组织(一)表皮组织(上皮组织)是皮肤的最外层,平均厚度为0.07-2.0毫米,表皮内无血管,划伤表皮后不会出血,但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外界的事物。
表皮与真皮之间以波浪结构连接,表皮伸入真皮中的部分称表皮突,真皮伸入表皮中的部分称真皮乳头。
表皮分五层(图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脸部及身体各处除手掌、足底外无透明层表皮的各层实际是由处于角化过程的不同阶段的细胞形成。
1、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由20-30层扁平无核的角化死细胞构成,呈鳞片状主要成份:角质蛋白,具有较强的吸水性,通常含水量保持在15%-20%之间,使皮肤柔软,不发生干燥、皲裂现象。
角质层是表皮层最重要的屏障,能耐受一定的物理性、化学性、机械性伤害,并能吸收一定量的紫外线,对内部组织起保护作用。
皮肤第一道防护层.2、透明层数层融化成一层,扁平无核的透明死细胞构成,呈无色透明状,光线可以透过。
皮肤学基础知识大全
皮肤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皮肤的结构: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
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由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和基底层组成。
真皮层主要由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组成,皮下组织则包含大量的脂肪组织。
2. 皮肤的生理功能:皮肤具有保护、调节体温、感觉、分泌和排泄等多种生理功能。
例如,皮肤可以防止外界有害因素的侵入,保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同时还能够通过排汗来调节体温。
3. 皮肤疾病:皮肤疾病种类繁多,包括各种炎症、感染、肿瘤等。
了解和识别各种皮肤疾病的特征和表现,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4. 皮肤护理:正确的皮肤护理对于保持皮肤的健康状态非常重要。
这包括保持皮肤清洁、保湿、防晒等。
适当的皮肤护理可以预防皮肤干燥、皱纹、色斑等问题。
5. 皮肤治疗:对于各种皮肤疾病,治疗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光疗、激光治疗等。
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和使用方法,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以上是皮肤学基础知识的一些主要内容,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医学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