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弹法检测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
- 格式:docx
- 大小:91.29 KB
- 文档页数:7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程结构普通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掺合料和水配制,密度为2200kg/m3~2800kg/m3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
不适用于表层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强度检测。
2执行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20133仪器设备a.检测需准备的仪器设备:(1)回弹仪,标称能量2.207J,(2)钻、锤等工具,(3)碳化深度测定仪,(4)1%酚酞酒精试剂。
b.测定回弹值的回弹仪必须具有制造工厂的产品合格证及检定单位的检定合格证,检定证书在有效期内,仪器工作状态正常。
c.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0±2。
d.回弹仪在工程检测前后,应在钢砧上作率定试验。
率定试验宜在室温5℃-35℃的条件下进行,率定时,钢砧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混凝土实体上,回弹仪向下弹击时,取连续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值进行平均,弹击杆分四次旋转,每次旋转约90度。
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均符合80±2的要求。
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在-4℃~+40℃之间。
4收集资料现场检测前,需要收集以下资料:⑴工程名称及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名称;⑵结构或构件名称、外形尺寸、数量、砼强度等级;⑶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安定性;砂、石种类、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掺量;砼配合比;⑷模板、浇注、养护情况及成型日期(特别要了解砼是否泵送);⑸相关设计图纸、施工记录;⑹检测原因。
5现场检测5.1抽样原则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5.1.1单个构件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5.1.2批量检测适用于在相同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
按批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10件(当检验批构件数量过多时,规程4.1.3条文说明“可根据《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进行适当调整”)。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精确度分析回弹法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非破坏检测方法。
该方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钢珠或压力机撞击样品使其产生弹性变形,然后测量样品弹性恢复速度或回弹高度,从而推算出样品的抗压强度。
与其他非破坏检测方法相比,回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和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然而,回弹法也存在一定的精确度问题,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精确度。
一、回弹系数的影响回弹系数是回弹法中的一个重要参量,它表示混凝土样品回弹高度与撞击前高度之比。
根据经验公式,可将回弹系数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建立关系式,进而测量混凝土抗压强度。
然而,回弹系数的实际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样品表面质量、样品直径、撞击方向等。
尤其是在施工现场等环境复杂的场合,更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导致回弹系数误差较大,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精度。
二、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不确定性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其材料成分、配合比、龄期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不同混凝土样品的抗压强度常常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回弹法检测结果存在一定误差。
另外,混凝土样品中常常存在裂缝、孔洞等缺陷,对回弹法的检测结果也有一定影响。
在此情况下,需要采取合适的纠偏措施,以提高测量精度。
三、人为因素的干扰回弹法是一种人工检测方法,其检测结果可能会受到人为误操作、不确定因素等因素的干扰。
例如,操作人员在撞击时的力度、方向、位置等都可能影响回弹系数的测量,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操作人员的经验水平、认知能力等也会影响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因此,在使用回弹法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时,需要注意操作规范,最好由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解释。
综上所述,回弹法虽然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方法,但由于其本身存在精确度问题,需谨慎使用。
尤其是在要求较高的工程质量检测中,应采用多种检测方法相结合,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回弹法检测水泥基灌浆材料抗压强度技术规定回弹法是一种用于检测水泥基灌浆材料抗压强度的常用技术。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回弹法检测水泥基灌浆材料抗压强度的技术规定,包括其原理、实施步骤、影响因素以及应用注意事项。
回弹法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方法,通过测量材料表面的回弹值来间接评估其抗压强度。
该方法简便、快速,并且不会造成材料破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水泥基灌浆材料的质量评估和工程验收中。
在回弹法中,使用的主要工具是回弹锤。
回弹锤通过自由落体撞击材料表面,然后测量回弹锤回弹的高度或能量来计算材料的抗压强度。
根据国家标准《JGJ/T 70-2009》的规定,回弹锤的质量应为2.25kg,自由落体高度为0.75m。
回弹锤的撞击能量与回弹值之间存在确定的函数关系,可以通过回弹值来推测出材料的抗压强度。
在进行回弹法检测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准备好回弹锤、试样和测量位置。
2. 将回弹锤支架垂直放置在试样上,并确保回弹锤和试样之间没有杂物或空气。
3. 先进行标定,在标准试样上进行数次回弹测试,记录下回弹值和对应的抗压强度。
4. 在待测试样上进行多次回弹测试,记录下回弹值。
5. 根据标定曲线,将回弹值转化为抗压强度。
回弹法检测水泥基灌浆材料抗压强度的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试样的湿度、温度、密实度、粗细骨料配合比等。
因此,在进行回弹法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试样的制备应符合标准规定,并且在测试前应充分养护。
- 回弹锤撞击点的位置应选择在试样表面净位置,避免杂质的干扰。
- 在进行多次回弹测试时,应选择不同位置进行测量,并计算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的回弹值。
回弹法作为一种简便快速的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水泥基灌浆材料的质量控制和工程验收中。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回弹法只能提供材料的相对抗压强度,并不能直接反映其具体数值。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其他测试方法和技术手段,综合评估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力学性能。
综上所述,回弹法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测试方法,用于评估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抗压强度。
钢筋套筒连接灌浆料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钢筋套筒连接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它能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实现钢筋的有效连接和定位。
钢筋套筒连接灌浆料的抗压强度是评估这种连接技术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将针对钢筋套筒连接灌浆料的抗压强度进行试验研究,并分析其测试结果。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钢筋套筒连接灌浆料的制备方法。
一般来说,钢筋套筒连接灌浆料的主要成分包括水泥、细沙、细石料和适量的掺和料。
在混合过程中,我们需要适当调整水灰比,确保灌浆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在试验中,我们将选择不同型号和尺寸的钢筋套筒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将根据相关标准要求,制作出一定数量的钢筋套筒试件,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抗拉、抗压和剪切等指标。
测试结果将为后续的连接强度试验提供基础数据。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钢筋套筒连接灌浆料的抗压强度试验。
具体操作过程是将两根钢筋套筒相互连接,然后使用适当的工具将钢筋套筒与周围的混凝土固定。
在遵循操作规程的前提下,将混凝土制样模具固定在试验机上,然后逐渐施加垂直向下的压力,直到试件破坏。
测量试件破坏前的最大压力,并记录下相应的数据。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温度、湿度和制备工艺等。
这些因素都可能对试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试验前我们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和试验前检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试验结束后,我们将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我们将计算出钢筋套筒连接灌浆料的抗压强度,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钢筋套筒连接灌浆料的性能特点,并为施工工程提供可靠的参考指导。
总之,钢筋套筒连接灌浆料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探讨试验方法和操作要点,以及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为钢筋套筒连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回弹法检测水泥基灌浆材料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回弹法检测水泥基灌浆材料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一、引言水泥基灌浆材料是一种常用于建筑、地下工程和隧道等领域的重要材料。
其抗压强度是评估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回弹法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检测水泥基灌浆材料抗压强度的方法,本文将介绍回弹法检测水泥基灌浆材料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二、设备与试验样品准备1. 回弹锤:按照GB/T9138-1988《金属硬度试验用回弹式硬度计》标准选用C型或D型回弹锤。
2. 试验样品:按照GB/T50107-2010《建筑结构用混凝土和水泥制品试验方法规则》中的要求制备试样。
三、试验步骤1. 将试样放置于平整坚实的水平台面上,使其表面与水平面垂直。
2. 用回弹锤在距离试件表面10mm处进行击打,每个点至少进行三次击打,并记录每次击打的读数。
3. 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击打,直到三次读数之间的差值小于1。
4. 按照GB/T50107-2010《建筑结构用混凝土和水泥制品试验方法规则》中的公式计算试样的抗压强度。
四、结果分析与判定1. 每个试样至少进行三次回弹测试,取平均值作为该试样的回弹值。
2. 根据回弹值计算出试样的抗压强度,并与设计要求或相关标准进行比较,判断试样是否合格。
3. 若试样未达到设计要求或相关标准,则应对材料配合比、制备工艺等进行调整,并重新制备试样进行测试。
五、注意事项1. 选用回弹锤时应注意其型号和质量,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试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伤害自身和他人。
3. 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应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多组测试,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4. 测试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以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六、结论回弹法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检测水泥基灌浆材料抗压强度的方法。
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性能,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满足不同工程项目的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选用合适的回弹锤、制备标准化试样、保证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以获得可靠的测试结果。
回弹法检测水泥基灌浆材料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回弹法是一种常用于检测水泥基灌浆材料抗压强度的方法。
它通过测量材料表面回弹高度的变化来评估材料的强度特性。
在实际应用中,回弹法被广泛用于施工现场对水泥基灌浆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
回弹法的原理基于回弹针对材料进行敲击后的回弹高度与材料的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回弹高度与抗压强度呈负相关关系,即材料的抗压强度越高,回弹高度越低。
在进行回弹法检测之前,需要根据相关技术规程和标准确定回弹锤的参数设置,包括回弹锤的质量、回弹锤与针尖接触面积等。
此外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表观抗压强度与真实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
回弹法检测水泥基灌浆材料抗压强度的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将回弹锤的参数设置调整到合适的数值,并进行校准和检修。
确保待测材料表面平整、无明显缺陷。
2.测量回弹高度:以一定的间距在待测材料表面进行多次回弹测量,记录下回弹高度值,并计算其平均值作为表观抗压强度。
3.修正表观抗压强度:根据先前确定的表观抗压强度与真实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对表观抗压强度进行修正,得到真实抗压强度。
4.结果分析:根据得到的真实抗压强度值,与技术规程或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估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回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势,因此在工程施工现场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回弹法只能作为抗压强度的估测方法,不能替代其他更为准确的试验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其他试验如压力试验、硬度试验等来对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性能进行全面评估。
回弹法是一种常用的水泥基灌浆材料抗压强度检测方法,通过测量回弹高度来评估材料的强度特性。
它具有简便、快速、成本低廉等优点,但仅能作为抗压强度的估测方法,需要结合其他试验方法来进行全面评估。
在实际应用中,应按照相关技术规程和标准进行操作,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回弹法的应用范围及原理:回弹法是一种常用的水泥基灌浆材料抗压强度检测方法。
回弹法检测砂浆抗压强度报告回弹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砂浆抗压强度的方法。
它是利用回弹仪来测定试块表面与回弹针之间的弹性碰撞而推测出砂浆抗压强度的一种间接方法。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回弹法检测砂浆抗压强度的原理、仪器、试验方法以及结果分析等内容。
一、原理回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回弹仪对砂浆试块进行回弹,通过测定回弹针回弹高度与砂浆抗压强度的关系来推测砂浆的抗压强度。
回弹仪是由主机、回弹针和刻度尺组成的,通过按下主机按钮使回弹针进入试块表面然后回弹,测量回弹高度即可得到试块的回弹指数。
二、仪器准备回弹法检测砂浆抗压强度需要准备的仪器有回弹仪、试块及制备工具等。
回弹仪的主机应保持正常工作状态,回弹针应清洁、无变形或损坏。
试块的制备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保证试块的尺寸和密实度符合要求。
三、试验方法1.样品制备:根据标准要求,制备一定数量的砂浆试块。
试块的制备要保证尺寸、配比和密实度等符合要求。
2.试块养护:试块制备完成后,应进行适当的养护,通常为湿养护或蒸养护,确保试块充分固化。
3.试块回弹:将试块放在平坦的硬度表面上,并确保试块的底面与硬度表面完全接触。
用回弹仪按下主机按钮,使回弹针垂直插入试块表面,然后松开按钮,观察回弹针的回弹高度,并记下回弹指数。
4.多次测量:每个试块应进行多次回弹测量,取回弹指数的平均值作为该试块的回弹指数。
5.结果处理:根据回弹指数和标准曲线,可以推测出试块的抗压强度。
可以通过试验中不同试块的回弹指数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制作标准曲线来推算其他试块的抗压强度。
四、结果分析回弹法检测砂浆抗压强度的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试块制备质量、试块养护时间、回弹仪使用技巧等。
因此,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并进行数据的有效整理和统计。
在分析结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标准曲线推算出的抗压强度仅为估计值,具有一定的误差范围。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不同试块的抗压强度可能存在差异,这与砂浆的配比、水灰比等因素有关。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一、回弹仪(一)技术要求1、测定回弹值的仪器,可采用示值系统为数字式或指针直读式的混凝土回弹仪。
2、回弹仪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及计量检定证书,并应在回弹仪的明显位置上标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或商标)和出厂编号等。
3、回弹仪使用环境温度宜为-4℃~40℃。
(二)检定1、回弹仪检定周期为半年,当回弹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依据现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回弹仪》JJG817进行检定:(1)新回弹仪启用前;(2)超过检定有效期限;(3)数字式回弹仪数字显示的回弹值与指针直读示值相差大于1;(4)经保养后在钢砧上的率定值不合格;(5)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
2、回弹仪的率定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率定试验应在室温为5℃~35℃的条件下进行;(2)钢砧表面应清洁、干燥,并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物体上;(3)测定回弹值时,应取连续向下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平均值;(4)率定试验应分4个方向进行,且每个方向弹击前,弹击杆旋转角度宜为90°,分别弹击3次,每个方向的回弹平均值均应为80±2。
3、率定试验所用钢砧应每2年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或校准。
(三)保养1、回弹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保养:(1)弹击超过2000次;(2)在钢砧上的率定值不合格;(3)对检测值有怀疑。
2、回弹仪的保养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先将弹击锤脱钩,取出机芯,然后卸下弹击杆,取出里面的缓冲压簧,并取出弹击锤、弹击拉簧和拉簧座;(2)清洁机芯各零部件,并应重点清洗中心导杆、弹击锤和弹击杆的内孔和冲击面。
清洗后应在中心导杆上薄薄涂抹钟表油,其它零部件均不得抹油;(3)卸下刻度尺,并应检查指针,其摩擦力应为0.5N~0.8N,然后清理机壳内壁。
(4)对于数字式回弹仪,还应按产品要求的维护程序进行维护;(5)保养时不得旋转尾盖上已定位紧固的调零螺丝,并且不得自制或更换零部件;3、回弹仪使用完毕后,应使弹击杆伸出机壳,清除弹击杆、杆前端球面、刻度尺表面和外壳上的污垢、尘土。
【回弹法检测预拌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标准】一、引言预拌混凝土抗压强度是评价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回弹法检测是常用的抗压强度测定方法之一。
本文将从回弹法检测预拌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标准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该方法的原理、应用及对于预拌混凝土质量的评价意义。
二、回弹法检测原理及方法1. 原理:回弹法通过测量钢球在混凝土表面的回弹高度来间接评估混凝土抗压强度。
其本质是利用了混凝土的弹性变形特性,通过冲击力和回弹程度的关系来估算抗压强度。
2. 方法:回弹法检测预拌混凝土抗压强度需要使用回弹仪,首先在混凝土表面进行充分打磨,然后在不同位置进行多次回弹试验,最终得到平均回弹值并计算抗压强度。
三、回弹法在预拌混凝土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回弹法作为一种简便、快速的抗压强度测定方法,在预拌混凝土质量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优点在于操作简单、设备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能够为工程实践提供方便。
然而,也需注意到回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受到混凝土表面状态、材料类型和试样尺寸的影响,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用。
四、回弹法检测预拌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标准回弹法检测预拌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将对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标准化施工、推动混凝土技术发展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技术标准的明确将有利于统一操作流程、提高检测准确性、保障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可靠性,并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五、个人观点与结语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回弹法检测预拌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标准对于混凝土质量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慎重考虑其局限性,并结合其他检测手段进行综合判断,以更全面地评估混凝土质量。
我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标准的完善,回弹法检测预拌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标准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完】六、回弹法检测预拌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演进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混凝土工程的广泛应用,回弹法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抗压强度测定方法,逐渐被广泛接受并应用。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细则一.依据标准:GB/T50344-200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DBJ14-026-2004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技术规程二.检测前准备;1.检测前应具有下列资料收集)工程名称及建设,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名称:)结构或构件名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及施工图纸;)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安定性检验报告,用量,厂名,出厂日期:砂石品种,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掺量以及混凝土配合比情况等:)施工时材料计量情况,模板类型,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情况及成型日期;)结构或构件的试块混凝土强度试压资料以及相关的施工技术资料:)结构或构件存在的质量问题;上述情况中以了解水泥的安定性合格与否最为重要,若水泥的安定性不合格,则不能采用回弹法检测。
确定检测方式:回弹法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可采用两种方式)单个检测;适用于单独的结构或构件的检测,主要用于对混凝土质量有怀疑的独立柱结构(如现浇整体的壳体,烟筒,水塔,连续墙等)和单独构件(如结构物中的柱,梁,板,屋架基础等)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推定。
)按批抽样检测: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种类构件的检测。
同一检测批构件总数不应少于9个,否则,应按单个构件检测。
确定单个检测或按批抽样检测的方法,主要应根据检测要求及被检测结构或构件情况而定。
具体抽样的方法和数量,一般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检测单位等多个单位共同协商确定。
但检测的试件应随机抽取同类构件最小数量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对因施工异常或有明显的质量问题的某些构件,宜采用逐个构件单独检测推定的方法。
三.检测方法:1.测区的布置及选择(应均匀布置)所谓“测区”系指每一试样的检测区域。
1)单个构件检测时,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m 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反弹法是一种测定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的关键性技术,也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检测抗压强度最可靠的定性技术。
反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是本行业经过不断实践、完善和改良后形成的一套科学定义的标准,它是有效考察混凝土的延展性能的重要指标,是对砼强度的可靠检验方法。
反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技术规程包括:
(1)准备工作。
在进行反弹法检测之前,测试人员需要开展详细的调查和准备,主要包括调查构件尺寸、反弹仪采集和分析系统操作情况等;
(2)正确安置反弹仪。
在测试之前,检测人员需要将反弹仪正确安装在混凝土构件上,以确保测试满足本规程的要求;
(3)校验。
校验是最重要的环节,测试人员需要用反弹仪去测定一个预设的校验规格;
(4)测定比较幅值。
为避免弹性荷载幅值的共振,必须按本规程规定进行比较;
(5)测定抗压强度。
测定方法是在校准后,以恒定的荷载速率施加无限小的荷载,测定构件在荷载和变形变化中的响应,采用反弹法特征曲线的特征值作为抗压强度指标,即抗压强度曲线的拐点处一定荷载下的反弹强度。
反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技术规程还应该符合反弹仪手册中提供的校准要求,其中应包括机械校准、电子校准和相关实践应用,以确保反弹仪准确测量混凝土抗压强度。
此外,检测人员也应遵守该行业标准或客户要求,如不低于预拌混凝土配制中砼品种要求的抗压极限强度,尤其是对以拔棒或压力折返试件测定的抗压强度。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一.选取构件、布置测区1.对于房屋建筑结构,按各层轴线间或同层平面内轴线间的混凝土梁、板、柱、墙等结构单元作为检测构件。
2.布置测区时,需要考虑分段浇筑的龄期,均匀布置,且每个单元设10个以上测区。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可按混凝土体积、混凝土龄期等,均匀布置测区,且每个单元设10个以上测区。
3.当构件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米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米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二.回弹值测量:1.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砼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2.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一般不小于20mm,测点距构件边缘或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一般不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允许弹击一次3.每一测区应记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精确至1三. 碳化深度值测量1.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在每个测区上选择一处有代表性的位置测量碳化深度值,作为该测区碳化深度代表值2.测量碳化深度值时,可用合适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15mm孔洞,其深度大于砼的碳化深度,用浓度为1%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再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砼交界面到砼表面的垂直距离3次(有代表性交界处),取其平均值,即为砼的碳化深度值,每次读数精确至0.5mm四.数据整理,混凝土强度值的推定1.当回弹仪水平方向测试砼浇筑侧面时,应从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分别剔除3 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然后将余下的10个回弹值计算其平均回弹值:Rm = ΣRi/10Rm——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Ri ——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
2.回弹仪非水平方向检测砼浇筑侧面时,应进行修正• Rm = Rmα+RaαRmα——回弹仪轴线与水平线间成a角测试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Raα——非水平状态检测时回弹值修正值,按JGJ/T23-2001标准附录C 计算,精确至0.13.回弹仪水平方向检测砼浇筑顶面或底面时,应进行修正• Rm = Rmt+Rat• Rm = Rmb+RabRmt、Rmb——水平方向测试混凝土浇筑顶面(底面)时的测区平均回弹值,计算至0.1Rat、Rab——浇筑顶面(底面)的回弹值修正值,采用JGJ/T23-92标准附录表D计算,精确至0.14.碳化深度值计算• ML=(L1+L2+L3)/3•L1、L2、L3——分别是3次测量的碳化深度值计算值按“二五”进位法,精确至0.5mm,如果计算值大于6mm则按6mm 计算5.混凝土强度的推定由各测区的砼强度换算值可计算得出结构或构件砼的强度平均值,当测区数不少于10个时,还应计算强度标准差平均值及标准差计算公式如下• mƒccu=Σƒccu,i/n• Sƒccu= Σ(ƒccu,i)2-n(mƒccu)2• n-1混凝土强度的推定mƒccu——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MPa),精确至0.1MPan——对于单个检测的构件,取一个构件的测区数;对于批量检测的构件,取被抽取构件测区数之和• Sƒccu——构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精确至0.01MPa•当该结构或构件测区强度值中出现小于是10.0 MPa时•ƒcu,e< 10.0 MPa6.混凝土强度的推定当构件测区数少于10个时,以最小值作为该构件的砼强度推定值•ƒcu,e=ƒccu,min•当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或按批量检测时,应按以下公式计算•ƒcu,e=mƒccu-1.645Sƒccu•mƒccu,min——该批每个构件中最小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MPa),精确至0.1MPa。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1. 概述回弹法是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一种简便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一定的装置将已知弹性钢球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打击试件表面,通过测定试件表面弹性反映出的反弹高度与钢球自由落下高度之比,计算出试件的弹性模量或抗压强度。
回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无损、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在混凝土施工现场和实验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技术规程根据国内外相关标准及技术文献和实践经验,总结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技术要求和实施方法。
适用于路桥、水利、建筑等工程混凝土及其制品的抗压强度检验。
2. 主要设备和仪器(1)HM-78型回弹式混凝土试验锤及其辅助工具。
(2)金属直尺、白垩笔、液体测量器、游标卡尺、橡皮几何图形标准样品。
(3)回弹仪专用校准块和硬度比对仪。
(4)抗压试件成型模具及其配套夹具和台车。
3. 试件制备与处理(1)试件制备按照GB/T50107或JGJ/T23等相关标准制备标准试件,分为立方体和圆柱体两种形状。
混凝土投入模具后振实,平整,刮平。
振实应按照相应标准进行。
(2)试件处理试件养护一般应达到28d或根据工程需要确定养护时间。
试件养护期间应在水充足、保温、施加适当压力等条件下进行,避免因养护不到位而影响试件强度。
4. 操作步骤(1)校验回弹仪每次使用回弹仪前,应进行校验。
根据硬度比对仪或官方校准块进行校验。
如有偏差超出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则应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符合规范要求。
(2)表面处理将试件光滑的表面涂以平滑润滑油,并用带锐角的直尺在试件表面上作标记,对于缺陷、损伤、不平整、粗糙的试件应进行切割或重新制备。
(3)测量回弹值在试件的表面标记处放置一只校准钢球,后将检测钢球顶端按照规定高度从垂直方向落下打击试件表面。
每个试件至少进行3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该试件的弹性模量或抗压强度值。
每次测量应在不同位置,避免集中在一处测量造成误差。
(4)记录数据按照规定的表格记录每次测量的数据,包括试件标记、控制球和测试球的编号、测试日期、测量位置、回弹高度等数据。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培训资料什么是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是一种常见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该方法通过测量混凝土表面在受到一定撞击力后的回弹高度,来推断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回弹法的原理是:混凝土在受到一定撞击力后会产生弹性变形,变形程度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成正比,因此通过测量回弹高度可以推断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回弹法的优缺点回弹法与传统的破坏性试验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非破坏性,不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二次伤害;2.操作简便,只需一名操作人员即可完成测试;3.快速、经济,一次测试只需数分钟即可完成。
但是,回弹法也存在以下缺点:1.回弹法只能检测混凝土的表层,对于深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测试不适用;2.结果受混凝土表面形态、含水率等因素影响,测试结果存在一定误差;3.对于一些质量较差的混凝土,由于其本身杂质多、气孔率大,回弹法测试结果的误差较大。
回弹法的应用场景由于回弹法具有非破坏性、操作简便、快速经济等优点,因此在混凝土结构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主要应用于以下场景:1.新建混凝土结构的验收检测;2.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质量的监测;3.对老旧混凝土结构的抗压强度检测。
回弹法测试的步骤下面是回弹法测试的几个基本步骤:1.首先,使用钢刷清除测量点上的污垢和松散物,使表面干净、平整。
2.将回弹仪垂直于测试表面,确保回弹针中央与测试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3.手握回弹仪将针头紧贴测量点,轻微旋转回弹仪,使针头贴紧测试点。
4.记录下每一次测量的回弹高度,并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取平均值。
结语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作为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在混凝土结构验收、质量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注意合理掌握测试方法和技巧,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测试误差,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用量最大的材料之一,所以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监控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易受到外加剂、施工过程的影响,在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行检测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一些环境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能够简单又准确,在操作中发挥最大效果的检测方式较少,回弹法是其中之一。
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原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指混凝土可以抵御外界因素破坏的能力,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通常使用回弹法。
其主要原理就是能量守恒,通过回弹仪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行检测。
在检测的过程中,回弹仪上面的重锤会在特定的条件下对混凝土进行撞击,在撞击时,重锤会将其中的动能传递一些到混凝土表面,接收到动能的混凝土表面会发生变化,如果表面形状变化小,就证明混凝土的表面硬度较高,相反,混凝土表面形状变化大,则混凝土表面的硬度较低,再通过能量守恒的原理,计算混凝土硬度,进而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在应用回弹法开展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检测过程中,需要切实保证检测条件满足技术规程要求,确保待检测的混凝土结构在内外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同时,要求待检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平整程度达标,且处于干燥状态。
否则无法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混凝土表面的硬度会随着强度的增高而提升,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系。
回弹值检测的结果会受到混凝土表面炭化程度的影响,所以在检测混凝土表面硬度时要注意做好检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对其强度最终结果进行推算。
在普通混凝土强度检测中可以使用回弹法,但是如果混凝土表面质量和内部存在明显缺陷,那么不适合采用此方式进行检测。
回弹仪弹击混凝土表面后会损失三种主要的能量。
其一,混凝土受到冲击后会导致塑性变形能量损失;其二,受到冲击后会导致混凝土振动能量损失;其三,回弹仪各个机构之间摩擦能量会有一定损失。
如果采用该方法检测较薄或者较小尺寸的构件,则要注意加固构件,以避免损耗振动能量和降低回弹值。
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特点2.1结果准确在传统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中,通常会采用混凝土试块预留的方式,但这种方式的弊端就是在实验室进行的,但实际的混凝土工作环境与实验室内的环境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并且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应用情况通常会有一定限制因素,与实验室情况大不相同,因此实验结果往往也和真实的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
回弹法检测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一、一般规定1、由于灌浆孔道及出浆孔道内灌浆料与套筒内灌浆料是连续的一体施工,故检测上述孔道内的灌浆料强度即可代表套筒内的灌浆料强度。
回弹法是指通过测试灌浆孔道或出浆孔道内灌浆料表面的硬度值,依据表面硬度与抗压强度的相关性推定灌浆料抗压强度的方法。
经大量的验证试验表明,灌浆料表面硬度与其抗压强度存在较好的相关性,通过检测灌浆料表面硬度,再利用建立的测强曲线可推定其抗压强度。
2、灌浆料为早强型水泥基胶凝料子,早期强度增长很快,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408—2023要求3d龄期的抗压强度实现60MPa,7d龄期的抗压强度通常可实现设计强度的80%。
另外,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实现7d龄期后,灌浆料表面硬度离散性显著减小,测试结果更为可靠。
检测面应为灌浆料的原始浆料面,表面存在明显缺陷、潮湿或人为烘干处理等会对检测结果带来影响。
抗压强度的检测范围为40MPa~120MPa,基本可涵盖目前套筒灌浆连接用灌浆料3d~28d龄期的强度区间。
3、灌浆料回弹仪实际是基于里氏硬度计的检测原理,其具有修长的撞击装置,便于在狭小的孔道内获得多个硬度数据。
支承环的紧要作用是辅佑襄助撞击装置定位和保证撞击装置能够与检测面垂直抵接。
回弹仪的率定要求在参照国家标准《金属料子里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GB/T17394.2—2023相关要求基础上,结合灌浆料回弹仪特点确定的相应技术指标。
对回弹仪的率定值与里氏硬度标准块基准值的允许偏差进行了限定,示值重复性是5次率定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
回弹仪宜具有内窥察看功能,以便察看孔道和测点位置,躲避在同一点处重复弹击,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为了获得16个回弹值,建议每个构件选取不少于4个连续灌浆施工的套筒进行回弹测点布置。
对于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竖向预制构件,单个构件上的套筒数量一般不少于4个,对于套筒数量为3个的构件,当测点布置的总数量能够实现16个,也可满足回弹法检测要求。
回弹法检测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D.1 一般规定D.1.1 灌浆料回弹仪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平弹击时冲击能量应为11mJ,冲击体质量应为7.2g,球头直径应为3mm,冲击装置直径不宜大于6mm。
2 支承环宜包括手持段和抵接段,抵接段应能伸入灌浆孔道或出浆孔道并与灌浆料表面抵接。
3 在里氏硬度HDL为878的标准块上率定值应为878±30,分度值不应大于1。
【条文说明】灌浆料回弹仪具有细长的冲击装置,便于在狭小的孔道内获得多个硬度数据。
支承环的主要作用是辅助冲击装置定位和保证冲击装置能与检测面垂直抵接。
建议规定回弹仪宜有内窥观察功能,以便观察孔道和测点位置。
由于测点位置的观察及控制,需要在回弹过程中完成,可利用支承环的抵接段与内窥观察镜相配合,通过观察抵接面是否覆盖原有测点来控制测点间距(这也是一个创新、亮点),因此需要将内窥镜与支承环的相对位置预先固定。
单纯的另外拿一个内窥镜在傍边观察,效果不佳。
D.1.2 灌浆料回弹仪的率定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率定试验应在室温为(5~35)℃的条件下进行;2标准块表面应干燥、清洁,并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物体上;3回弹值应取连续向下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结果的平均值。
D.1.3 灌浆料抗压强度检测的抽样原则宜符合下列要求:1 按单个构件进行检测,应在该构件上随机选取不少于4个连续灌浆施工的套筒。
2 对于采用同一批灌浆料、同一水灰比、同一灌浆工艺、同一养护龄期且连续灌浆施工或灌浆间隔相近的构件宜划分为同一检测批。
【条文说明】经编制组调研,目前工程中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竖向预制构件,单个构件上的套筒数量一般不少于4个,对于套筒数量为3个的构件,当测点数量能够达到16个,也可按单个构件进行检测。
D.2 回弹法检测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D.2.1 回弹法检测灌浆料抗压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检测面应为灌浆饱满、平整、光洁的原浆面;2 检测前应记录工程名称、楼号、楼层、套筒所在构件编号和套筒位置等信息;3 测点应在检测面内均匀分布,同一测点只能回弹1次,任意两压痕中心之间的距离以及任一压痕中心距检测面边缘的距离均不宜小于3mm。
4每个套筒宜采集4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应精确至1,每个预制构件测试16个点,共计16个回弹值;5对灌浆料进行表面回弹检测,向下推动加载套锁住冲击体,在支承环的辅助定位下,将冲击装置冲击头紧压在灌浆料表面,平稳的按动冲击装置释放按钮,读取并记录回弹值。
[条文说明]若出浆孔道内灌浆料表面外观质量不符合检测面要求,可仅选择灌浆孔道测试;若两个孔道均不满足检测面要求,则应更换选择其他套筒。
灌浆施工时,应采用带平整塞入端面的橡胶塞对灌浆孔道和出浆孔道进行封堵并塞正,以在灌浆料凝结硬化后获得光滑、平整的回弹检测面。
橡胶塞应在灌浆结束1d~2d后取出。
经调研,套筒灌浆孔道的内径一般为17mm~23mm,测点数可达3~4个;出浆孔道内径一般为13mm~17mm,测点数可达2~3个。
本条规定每个套筒采集3~6个回弹值,是考虑到出浆孔道内检测面状态不一定满足要求,仅通过灌浆孔道进行检测也可保证具有3个测点。
检测面进行回弹测试前后,宜采用内窥观察设备或其他设备对表面状态和测点进行观察,查看表观质量和测点分布是否符合要求。
D.2.2 从同一个预制构件16个回弹值中依次剔除3个较大值和3个较小值,其余的10个值按下式计算平均值:101110m i i H H ==∑ (D.2.2) 式中:m H ——单个预制构件套筒灌浆料的回弹平均值,精确至1;i H ——单个预制构件第i 个测点套筒灌浆料的回弹值,精确至1。
D.2.3 单个构件的灌浆料抗压强度换算值可按下式进行计算:0.00572, 3.0463m H c jf e = (D.2.3) 式中:2,c jf ——灌浆料抗压强度换算值(MPa ),精确到0.1(MPa )。
【条文说明】由于不同品牌套筒灌浆料的组分存在一定差异,按统一的测强曲线进行强度换算时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宜建立专用测强曲线进行计算。
本规程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提供基于江苏地区多种常用品牌套筒灌浆料的测强曲线,测强曲线的回归公式为0.00572, 3.0463m H c j f e=,相关系数0.871,平均相对误差11.0%δ=±,相对标准差14.5%r e =。
D.2.4 按批检测时,同批构件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换算值应按下式计算其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22,11c n c j f j m f n ==∑ (D.2.4-1)2c f s (D.2.4-2)222c c c f f f s m δ= (D.2.4-3)式中:2c f m ——同批预制构件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MPa ),精确至0.1MPa ;2,c j f ———第j 个预制构件的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换算值(MPa ),精确至0.1MPa ;2c f s ——同批预制构件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MPa ),精确至0.01MPa ;2c f δ——同批预制构件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换算值的变异系数,精确至0.1。
D.2.5 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推定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按单个预制构件检测时,该构件的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推定值应按下式计算:2,2,cce jf f = (D.2.5-1)式中:2,c e f ——灌浆料抗压强度推定值(MPa ),精确至0.1MPa ; 2,c jf ——第j 个预制构件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换算值(MPa ),精确至0.1MPa 。
2 当按批抽检时,该构件的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的推定区间应按下列公式计算:2,2,2,11c c ce f f f m k s =+ (D.2.5-2)2,2,2,21c c c e f f f m k s =- (D.2.5-3)式中:2,1c e f ——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推定区间上限(MPa ),精确至0.1MPa ;2,2c e f ——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推定区间下限(MPa ),精确至0.1MPa ; 1k ——推定系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 50344的相关规定。
3 对于按批抽检的预制构件,当该检测批构件样本数量小于10个或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换算值变异系数大于等于0.3时,则该批构件应全部按单个预制构件检测。
D.2.6 在下列情况下应按本规程D.3制定专用的抗压强度换算曲线: 1 灌浆料中骨料最大粒径大于2.36mm ;2 特种工艺制作的灌浆料;3 当对抗压强度检测结果存在争议时。
D.3 回弹法检测灌浆料抗压强度的测强曲线建立方法D.3.1 制定测强曲线的灌浆料试件应与实际检测工程使用的灌浆料品牌型号、掺水量、灌浆工艺等条件相同。
D.3.2 制定测强曲线采用的回弹设备应与实际检测工程中采用的设备规格型号相同。
D.3.3 试件的制作、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与实际灌浆施工相同的灌浆料品牌、规格型号;2 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的掺水量,制作不少于6批试件,每批试件的强度试验龄期不应少于3个,且应包含3d 、7d 、和28d ;3 每个龄期分别制作3个平行试件对,每个试件对包括2块中部穿有2根PVC 管的混凝土试件(100mm×100mm×100mm )和1组灌浆料标准试件(40mm×40mm×160mm ),试件示意图如图D.3.3所示;用于回弹值测试的试件是先制作完成达到设计强度的混凝土试件,再在PVC 管的一端塞入橡胶塞,从PVC 管的另一端灌入灌浆料,各灌浆料试件对均应为同一锅搅拌分别成型;4 试件对均应在相同养护条件下养护到相同龄期再进行回弹值测试和抗压强度试验,养护1d~2d 后拔出橡胶塞。
1-PVC 管;2-混凝土立方体100mm×100mm×100mm ;3-灌浆料标准试件40mm×40mm×160mm图D.3.3 试件示意图D.3.4 试件的测试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将PVC 管内充满灌浆料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置于压力试验机承压板间,并保证PVC 管水平且塞入橡胶塞一端朝向试验操作方向,施加压力用于固定混凝土立方体块;2 采用回弹设备对PVC 管内的灌浆料检测面进行回弹测试,每根PVC 管采集4个回弹值,共采集16个值,依次剔除3个较大值和3个较小值,计算其余10个回弹值的平均值作为平均回弹值。
3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T 17671对棱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进行测试,每组获得6个抗压强度试验值,并计算试件抗压强度平均值。
D.3.5 测强曲线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将各试件对的PVC 管灌浆料试件平均回弹值和标准试件抗压强度平均值汇总,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进行回归分析。
2 回归方程式宜采用以下函数关系式:2m H cf αβ=⋅ (D.3.5-1)式中:2c f ——标准试件灌浆料抗压强度换算值(MPa ),精确至0.1MPa ;m H ——PVC 管灌浆料试件回弹值,精确至1;α——测强公式回归系数(MPa );β——测强公式回归系数(无量纲)。
3 回归方程式的强度平均相对误差δ不应大于12%,相对标准差r e 不应大于15%。
平均相对误差δ和相对标准差r e 应按如下公式计算:2,1,11100%c n i i c i f n f δ==±-⨯∑ (D.3.5-2)100%r e = (D.3.5-3) 式中:δ——回归方程式的强度平均相对误差(%),精确至0.1%;r e ——回归方程式的强度相对标准差(%),精确至0.1%; ,c i f ——第i 个试件对中灌浆料标准试件抗压强度实测值(MPa ),精确至0.1MPa ;2,c i f ——第i 个试件对中PVC 管灌浆料试件按回归方程式计算出的灌浆料抗压强度换算值(MPa ),精确至0.1MPa ;n ——制定回归方程式的试件对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