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典型例题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39
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期末复习资料精典专题一有理数课本-中考-奥数一、单元典型题例1.有理数的分类易错题(1)π不是有理数;(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a是负数吗?2.有理数的大小比较3.利用绝对值的定义求值已知|a|=3,|b|=5,且a<b,求a-b的值4.逆用数学公式、法则若x+y<0,xy<0,x>y,则有()A x>0,y<0,x的绝对值较大;B x>0,y<0,y的绝对值较大;C x<0,y>0,x的绝对值较大;D x<0,y>0,y的绝对值较大.5.利用绝对值的非负性求值若|x-1|+|y+3|=0,求x+y的值6.有理数混合运算计算|-15|+15(-1)2013-52(-0.2)3二. 单元基础检测得分1.(济宁)在数轴上到原点距离等于2的点所表示的数为()A 2B -2C D不能确定2.若|a-2|+(b+3)2=0,则(a+b)2013的值为()A -1B 1CD 520133.下列说法:(1)绝对值等于与它本身的数是正数;(2)近似数2.34万精确到百分位;(3)-a+b与a-b 互为相反数;(4)一个数的倒数等于它的本身,这样的有理数有两个;(5)a2=(-a)2;(6)若|a|>b,则a2>b2,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4.5.(盐城中考)6. 计算 -(-1)+32-21)(⨯+|-2|= 7.(永州)已知0=+bba a ,则ab ab 的值为 。
8. 2(-3)2-4×(-2)+10 9. (-30)×)1036531(--10 ])1(4[41)25.2(134--⨯⨯---11 若ab>0,a+b<0,且|a|=5,|b|=2,,则a 3+b 2的值是多少?12.有20筐白菜,以每筐25千克为标准,超过或不足的千克数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记录如下:(1)20筐白菜中,最重的一筐比最轻的一筐多重多少千克? (2)与标准重量比较,20筐白菜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3)若白菜每千克售价2.6元,则出售这20筐白菜可卖多少元?(结果保留整数)三、有理数的计算提高版例1.求和2012...3211...432113211211++++++++++++++例2.已知a 、b 、c 都不等于0,且||||||||abc abc c c b b a a +++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n ,求2012(m+n+1)的值。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21B. 23C. 27D. 30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8厘米和15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第三边长可能是多少厘米?A. 3厘米B. 17厘米C. 23厘米D. 25厘米3.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6厘米和4厘米,那么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A. 240立方厘米B. 480立方厘米C. 720立方厘米D. 960立方厘米4.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101B. 102C. 103D. 1045. 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10厘米,腰长是12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22厘米B. 32厘米C. 42厘米D. 52厘米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两个质数相乘,其结果一定是合数。
()2. 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3. 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4. 两个负数相乘,其结果一定是正数。
()5. 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这个数大。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24的因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是______度。
3.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6厘米和4厘米,那么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4.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36,那么这个数可能是______或______。
5. 下列数中,______是合数,______是质数。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写出24的所有因数。
2. 请解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3. 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4. 请解释质数和合数的区别。
5. 请解释因数和倍数的区别。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6厘米和4厘米,请计算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2.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10厘米,腰长是12厘米,请计算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试题:数轴类运动类问题综合1.【定义新知】在数轴上,点M和点N分别表示数x1和x2,可以用绝对值表示点M、N两点间的距离d(M,N),即d(M,N)=|x1﹣x2|.【初步应用】(1)在数轴上,点A、B、C分别表示数﹣1、2、x,解答下列问题:①d(A,B)=;②若d(A,C)=2,则x的值为;③若d(A,C)+d(B,C)=d(A,B),且x为整数,则x的取值有个.【综合应用】(2)在数轴上,点D、E、F分别表示数﹣2、4、6.动点P沿数轴从点D开始运动,到达F点后立刻返回,再回到D点时停止运动.在此过程中,点P的运动速度始终保持每秒2个单位长度.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①当t=时,d(D,P)=3;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请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d(E,P).2.如图,A,B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a,b,且点A在点B的左边,|a|=10,a+b=80,ab<0.(1)求出a,b的值;(2)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点A出发,以3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从点B出发,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经过多长时间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相遇?相遇的点表示的数是多少?3.在数轴上点A表示﹣3,点B表示4.(1)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是;(2)我们知道,在数轴上|a|表示数a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你能说明|﹣3+5|在数轴上表示的意义吗?(3)在数轴上点P表示的数为x,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2PA+PB=12?若存在,请求出相应的x;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背景知识】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线段AB 的中点M表示的数为.【问题情境】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20和40,点A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B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 >0).(1)运动开始前,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线段AB的中点M所表示的数为;(2)它们按上述方式运动,A、B两点经过多少秒会相遇?相遇点所表示的数是多少?(3)当t为多少秒时,线段AB的中点M表示的数为8?【情境拓展】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20和40,若在点A,B之间有一点C,点C所表示的数为5,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和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4)请问:BC﹣AC的值是否随着运动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5.甲、乙、丙三个小球分别位于数轴上三个点A、B、C处,点A、B、C对应的数分别是a、b、c,且满足a是绝对值最小的正整数,点B在原点的左侧且到原点的距离是5,点C在点A的右侧,且到点B的距离是到点A距离的4倍.三个球在数轴上同时开始运动,甲球向左运动,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乙、丙两球向右运动,运动速度分别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和1个单位长度.(1)a=,b=,c=.(2)小球甲碰到乙后按原来的速度立刻返回,乙球仍按原速原方向继续前行.①小球甲在何时何地遇到小球乙?②当小球乙追上丙时停止运动,此时甲球的位置在哪里?(3)在(2)的条件下,整个运动过程中何时三个球中的一个球到另外两个球的距离相等?(直接写出结果)6.(直接填答案,不写推演过程)观察数轴,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若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a,b,则A,B两点的距离可表示为AB=|a﹣b|.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多项式2x4y2﹣3x2y﹣x﹣4的次数是b,3a与b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点O是数轴原点,点A表示数a,点B表示数b.设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m.(1)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若满足AM=BM,则m=.(3)若A,M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则B,M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若满足AM+BM=12,则m=.(5)若动点M从点A出发第一次向左运动1个单位长度,在此新位置第二次运动,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在此位置第三次运动,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按照此规律不断地左右运动,当运动了2019次时,则点M所对应的数m=.7.如图,琪琪把东、西大街表示成一条数轴,把公交站的位置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其中鼓楼站的位置记为原点,正东方向为正方向,公交车的一站地为一个单位长度(假设每站距离相同).请你根据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到广济街的距离等于2站地的是.(2)到这8个站距离之和最小的站地是否存在?若存在,是哪个站地?最小值是多少?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果用a表示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那么|a﹣1|=2表示这个点与1对应点的距离为2,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面问题:①若|a﹣2|+|a+1|=3,请你指出满足条件a的所有站地表示的数.②若|a﹣4|+|a+1|=10,请你求出满足条件的a的值.8.已知a是最大的负整数,b=﹣|﹣5|,c是﹣4的相反数,且a、b、c分别是点A、B、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1)求a、b、c的值,并在数轴上标出点A、B、C;(2)在数轴上,若D到A的距离刚好是3,则D点叫做A的“幸福点”.则A的幸福点D所表示的数应该是;(3)若动点P从点B出发沿数轴向正方向运动,动点Q同时从点A出发也沿数轴向正方向运动,点P的速度是每秒3个单位长度,点Q的速度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求运动几秒后,点P可以追上点Q?(4)在数轴上,若M到A、C的距离之和为6,则M叫做A、C的“幸福中心”.请直接写出所有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9.在数轴上,点M、N表示的数分别为a、b,我们把a、b之差的绝对值叫做点M、N之间的距离,即MN =|a﹣b|.已知数轴上三点A、O、B表示的数分别为﹣3,0,1,点P为数轴上任意一点,其表示的数为x.(1)如果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那么x=;(2)当x是多少时,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是6;(3)若点P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时,点E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点F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B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且三个点同时出发,那么运动几秒时,点P到点E、点F的距离相等.10.数轴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数轴可以将数与形完美地结合.研究数轴我们发现了许多重要的规律.例如:若数轴上点A、点B表示的数分别为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请利用以上结论解决下列问题.(1)如图1,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2,点B表示的数为10,则A、B两点间的距离AB=,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2)数轴上另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Q是线段BP 的中点.设运动时间为t秒:①当t=2时,求此时点Q表示的数;②如图2,点P运动至B点右侧,M是线段AQ的中点,若B恰好是QM的中点,求t的值.。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常考类解答题专项复习1.保山电力公司某检修小组从保山城区出发,在320国道(南北方向)上检修线路,规定:向南行驶为正,向北行驶为负;某天行车里程(单位:千米)依先后次序记录如下:-4,+7,-9,+8,+6,-5,-2.(1)请问收工时检修小组离城区多远?在城区的什么方向?(2)若行车每千米耗油0.2升,请问这天行车共耗油多少升?2.已知某粮库一周前存有粮食100吨,本周内粮库进出粮食的记录如下表(运进为正,运出为负):(1)通过计算,说明本周内哪天粮库剩下的粮食最多?(2)若每周平均进出的粮食量大致相同,则再过几周粮库库存粮食达到200吨?(3)若运进的粮食为购进的,购买价位2000元/吨,运出的粮食为卖出的,卖出价为2300元/吨,则这一周的利润为多少?3.观察下列等式112⨯=1﹣12,123⨯=12﹣13,134⨯=13﹣14,将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112⨯+123⨯+134⨯=1﹣12+12﹣13+13﹣14=1﹣14=34. (1)猜想并写出1(1)n n =+ ;(2)112⨯+123⨯+134⨯+…+120162017⨯= ;(3)探究并计算:111124466820162018++++⨯⨯⨯⨯;(4)计算:11111111141224406084112144180++++++++.4.已知:b 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 、b 满足(c-6)2+|a+b|=0,请回答问题(1)请直接写出a 、b 、c 的值.a=___,b=___,c=___. (2)a 、b 、c 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 、B 、C ,点P 为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点P 在A 、B 之间运动时,请化简式子:|x+1|-|x-1|-2|x+5|(请写出化简过程)(3)在(1)的条件下,数轴上的A ,B ,M 表示的数为a ,b ,y ,是否存在点M ,使得点M 到点A ,点B 的距离之和为5?若存在,请求出y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在(1)(2)的条件下,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n(n>0)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n个单位长度和5n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经过t秒钟过后,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请问:BC-AB 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5.观察下列各式,完成下列问题。
(2)若城区四校联合购买100套队服和a(a>10)个足球,请用含a的式子分别表示出到甲商场和乙商场购买装备所花的费用;到甲商场购买所花的费用为:150×100+100(a﹣100/10)=100a+14000(元)到乙商场购买所花的费用为:150×100+0.8×100•a=80a+15000(元);(3)在(2)的条件下,若a=60,假如你是本次购买任务的负责人,你认为到甲、乙哪家商场购买比较合算?在乙商场购买比较合算,理由如下:将a=60代入,得100a+14000=100×60+14000=20000(元).80a+15000=80×60+15000=19800(元),因为20000>19800,所以在乙商场购买比较合算.4、某商场以每件120元的价格购进某品牌的衬衫500件,以标价每件为180元的价格销售了400件,为了尽快售完,衬衫,商场进行降价销售,若商场销售完这批衬衫要达到盈利42%的目标,则每件衬衫降价多少元?解:设每件衬衫降价x元,(180﹣120)×400+(500﹣400)(180﹣x﹣120)=120×500×42%解得,x=48,答:每件衬衫降价48元.5、某石油进口国这个月的石油进口量比上个月减少了5%,由于国际油价上涨,这个月进口石油的费用反而比上个月增加了14%. 求这个月的石油价格相对上个月的增长率.解:设这个月的石油价格相对上个月的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得:(1+x)(1-5%)=1+14%解得x=1/2=20%答:这个月的石油价格相对上个月的增长率为20%.6、北山超市销售茶壶茶杯,茶壶每只定价20元,茶杯每只4元.超市在“双十一”期间开展促销活动,向顾客提供两种优惠方案:①买一只茶壶赠一只茶杯;②茶壶和茶杯都按定价的90%付款。
现某顾客要到该超市购买茶壶5只,茶杯x只(茶杯数多于5只)。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一元一次方程实际应用
压轴题型难点突破练习题
1.某班级组织学生集体春游,已知班级总人数多于20人,其中有15名男同学,景点门票全票价为30元,对集体购票有两种优惠方案.
方案一:所有人按全票价的90%购票;
方案二:前20人全票,从第21人开始每人按全票价的80%购票;
(1)若共有35名同学,则选择哪种方案较省钱?
(2)当女同学人数是多少时,两种方案付费一样多?
2.近期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某校七年级1班2班的几名同学请他们的家长在网上买票,家长了解到某电影院的活动,设购买电影票的张数为n,
购买张数1≤n≤50 51≤n≤100 n>100
每张票的价格40元35元30元
家长沟通后决定两个班的同学在期中考试结束后去观看.两个班共有102人,其中1班人数多于40不足50人.经过估算,如果两个班都以班为单位购买,则一共应付3815元.
(1)求两个班有多少个同学?
(2)如果两个班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可以节省多少钱?
(3)如果七年级1班同学作为一个团体购票,你认为如何购票才最省钱?可以节省多少钱?
3.如图1为某月的月历表,图2是型的框图,且框图中五个小正方形与月历表中每个小正方形大小相同,观察并思考下列问题:
(1)用图2框图在月历表中任意圈出5个数(日期),这5个数的和的最小值是,最大值是;
(2)如果设图(2)中字母a代表的数字是x,请说明a,b,c,d,e代表的五个数字之和一定是5的倍数.
4.我校组织七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从学校步行到越秀公园进行社会实践.七(11)班同学组成前队,步行速度为4km/h,七(12)班的同学组成后队,速度。
如果别人思考数学的真理像我一样深入持久,他也会找到我的发现。
——高斯苏科版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三一元一次方程一、选择题1. 在①2x+1;②1+7=15-8+1;③1- x=x-1;④x+2y=3中,方程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2. 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2=0B.2x=1C.x+2y=5D.-1=2x3.某制衣店现购买蓝色、黑色两种布料共138m,共花费540元.其中蓝色布料每米3元,黑色布料每米5元,两种布料各买多少米?设买蓝色布料x米,则依题意可列方程()A.3x+5(138-x)=540B.5x+3(138-x)=540C.3x+5(138+x)=540D.5x+3(138+x)=5404. 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m(x+4)-3m-x=5的解为x=3,则m的值是()A.-2B.2C.D.-5. 如果与互为倒数,那么x的值为()A.x=B.x=10C.x=-6D.x=6.若方程3x+6=12的解也是方程6x+3a=24的解,则a的值为()A. B.4 C.12 D.27. 方程|2x+1|=7的解是()A.x=3B.x=3或x=-3C.x=3或x=-4D.x=-48. 下列解方程过程正确的是()A.2x=1系数化为1,得x=2B.x-2=0解得x=2C.3x-2=2x-3移项得3x-2x=-3-2D.x-(3-2x)=2(x+1)去括号得x-3-2x=2x+19.解一元一次方程-2= - ,去分母正确的是()A.5(3x+1)-2=(3x-2)-2(2x+3)B.5(3x+1)-20=(3x-2)-2(2x+3)C.5(3x+1)-20=(3x-2)-(2x+3)D.5(3x+1)-20=3x-2-4x+610.某组织去乡村慰问留守儿童,为他们送去一些图书,每人分8本图书,还少5本,每人分7本图书,还多6本,则该村留守儿童有()A.10名B.11名C.12名D.13名11.一艘轮船在A、B两港口之间匀速行驶,顺水航行需要6h,逆水航行需要8h,水流速度为5km/h,则A、B两地之间的路程是()A.200kmB.240kmC.300kmD.320km12.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20天完成,乙独做要12天完成.若先由甲做若干天,然后由乙继续做完,从开始到完成共用14天,则这项工作由甲先做()天.A. B.5 C.4 D.613. 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是:起步价8元(即行驶距离不超过3km,付8元车费),超过3km,每增加1km收1.6元(不足1km按1km计),小梅从家到图书馆的路程为xkm,出租车车费为24元,那么x的值可能是()A.10B.13C.16D.18二、填空题14. 已知5+3=1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_____.15.x的3倍与4的和等于x的5倍与2的差,方程可列为_____.16. 某件商品,以原价的出售,现售价是300元,则原价是_____元.17. 有一列数,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成,-1,3,-9,27,-81,….若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567,则这三个数中第一个数是_____.18. 由3x=2x-1得3x-2x=-1,在此变形中,方程两边同时_____.19. 当x=_____时,代数式2x+1与5x-6的值互为相反数.20.已知关于x的方程2x+a=x-1的解和方程2x+4=x+1的解相同,则a=_____.21.若x=2是方程3x-4=-a的解,则+的值是_____.22.已知方程|2x-1|=2-x,那么方程的解是_____.23.某项工程,甲单独完成要12天,乙单独完成要18天,甲先做了7天后乙来支援,由甲乙合作完成剩下的工程,则甲共做了_____天.24.小张有三种邮票共18枚,它们的数量之比为1:2:3,则最多的一种邮票有_____枚.三、解答题25. 解方程:(1)2x+3=11-6x;(2)(3x-6)=x-3.26. 已知代数式M=3(a-2b)-(b+2a).(1)化简M;(2)如果(a+1)+4-3=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的值.27.列方程解应用题:某商场第一季度销售甲、乙两种冰箱若干台,其中乙种冰箱的数量比甲种冰箱多销售40台,第二季度甲种冰箱的销量比第一季度增加10%,乙种冰箱的销量比第一季度增加20%,且两种冰箱的总销量达到554台.求:(1)该商场第一季度销售甲种冰箱多少台?(2)若每台甲种冰箱的利润为200元,每台乙种冰箱的利润为300元,则该商场第二季度销售冰箱的总利润是多少元?28. 列方程解应用题:为参加学校运动会,七年级一班和七年级二班准备购买运动服.下面是某服装厂给出的运动服价格表:购买服装数量(套)1~3536~6061及61以上每套服装价格(元)605040已知两班共有学生67人(每班学生人数都不超过60人),如果两班单独购买服装,每人只买一套,那么一共应付3650元.问七年级一班和七年级二班各有学生多少人?29. (2分)已知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a+4+|b-11|=0,G为线段AB上一点,M,N两点分别从G,B点沿BA方向同时运动,设M点的运动速度为1cm/s,N点的运动速度为2cm/s,运动时间为ts.(1)A点对应的数为_____,B点对应的数为_____;(2)若AB=2AG,试求t为多少s时,M,N两点的距离为2.5cm;(3)若AB=mAG,点H为数轴上任意一点,且AH-BH=GH,请直接写出的值.期末复习三答案1、B2、B3、A4、B5、B6、B7、C8、 B9、B10、B11、B12、B13、B14、-115、3x+4=5x-216、37517、设这三个数中的第⼀个数为x,则另外两个数分别为-3x,9x,依题意,得:x-3x+9x=-567,解得:x=-8118、减2X519、720、2x+4=x+1, 2x-x=1-4, x=-3,把x=-3代入解得:a=1021、-222、解:由|2x-1|=2-x,可得:2-x=±(2x-1),当2-x=2x-1,解得:x=1,当2-x=-2x+1,解得:x=-1,所以方程的解为x=±123、1024、解:设数量最少的邮票有x枚,则另两种分别有2x枚和3x枚,依题意,得:x+2x+3x=18,解得:x=3,∴3x=9故答案为:925、(1)2x+3=11-6x,移项,得2x+6x=11-3,合并同类项,得8x=8,系数化1,得x=127、(1)设第⼀季度甲种冰箱销量为x台,根据题意得:(1+10%)x+(1+20%)(x+40)=554解之得:x=220答:第⼀季度甲种冰箱的销量为220台.(2)第⼀季度甲种冰箱的利润为:220×(1+10%)×200=48400(元)第⼀季度⼀种冰箱的利润为:(220+40)×(1+20%)×300=93600(元)所以第⼀季度的总利润为48400+93600=142000(元)28、解:∵67×60=4020(元),4020>3650,∴⼀定有⼀个班的人数大于35人.设大于35人的班有学生x人,则另⼀班有学生(67-x)⼀,依题意,得:50x+60(67-x)=3650,解得:x=37,∴67-x=3029、解:(1)∵(a+4)2+|b-11|=0,∴a+4=0,b-11=0,∴a=-4,b=11,故答案为:-4;11;∴M点对应的数为:3.5-t,N点对应的数为11-2t,∴MN=|(3.5-t)-(11-2t)|=|t-7.5|=2.5,∴t=5或10,答:t为5或10s时,M,N两点的距离为2.5cm(3)①当H在A与B之间时,若H点不在G点左边,如图,∵AH-BH=GH,∴AG+GH-BG+GH=GH,∴AG-BG+GH=0,∴AG-AB+AG+GH=0,∵AB=mAG,∴GH=(m-2)AG若H点在G点左边,如图,∵AH-BH=GH,∴AG-GH-BG-GH=GH,∴AG-BG-3GH=0,∴AG-AB+AG-3GH=0,∵AB=mAG,②当H与B重合时,则BH=0,∵AH-BH=GH,∴AH=GH,即A与G重合,∵AB=mAG=0,与已知AB=15相⼀盾,不合题意,应舍去;③当H在AB的延长线上时,∵AH-BH=GH,∴AB=GH,此时G与B重合一天,毕达哥拉斯应邀到朋友家做客。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期末复习七图形的初步知识(一)要求了解线段中点概念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表示方法,数出图形中的线段、射线和直线线段的长短比较和简单的计算理解运用用直尺和圆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直线的基本事实,线段的基本事实及两点间距离的概念利用线段中点及线段和差关系求线段的长度运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必备知识:1.点、线、面、体称为____________.2.经过两点____________一条直线.3.线段有____________端点,它可以用表示它的____________端点的____________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一个____________字母表示.射线有____________端点,它可以用表示它的端点和射线上另外一个点的两个____________字母表示,表示端点的字母要写在____________.直线____________端点,它可以用它上面任意两个点的____________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一个____________字母表示.4.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中,____________最短.连结两点的____________叫做两点间的距离.二、防范点:1.表示线段、直线时,注意区分大小写字母,小写字母一个就够,大写字母表示的话要两个字母,不要大小写字母一起用.射线的表示注意端点字母必在前.2.两点间距离概念注意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线段”,一个是”长度”,两者缺一不可.几何图形例1(1)如图,长方形绕它的一条边MN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2)你能说出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平面图形,哪些是立体图形吗?平面图形:________;立体图形:________.(填序号)【反思】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往往看图形中有没有虚线.直线、射线和线段例2(1)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B.射线OA与射线OB是同一条射线C.射线OA与射线AB是同一条射线D.线段AB与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2)如图,图中有________条直线,它们是________,图中共有________条射线,它们中能用图中字母表示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共有________条线段,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已知A,B,C,D四点,按要求画图:①画线段AB,射线AD,直线AC;②连结点B,D与直线AC交于点E;③连结点B,C,并延长线段BC与射线AD交于点F.【反思】数线段和射线主要看端点,线段看两个端点,射线看一个点,但数射线还应注意方向的不同.直线和线段基本事实的应用例3(1)如图,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墨线,能解释这一实际应用的数学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直线MN表示一条铁路,铁路两侧各有一个工厂,分别用A、B表示,现要在铁路边建立一个货物中转站,使中转站到两个工厂的距离之和最短,则这个中转站应建在什么位置?在图中标出来,并说明理由.【反思】”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两个直线、线段的性质可以用来解释生活中很多现象,要正确区分两者的不同.线段和差的计算例4(1)如图,点C在线段AB上,点D是AC的中点,如果CD=3cm,AB=10cm,那么BC的长度是________cm.(2)数轴上点A,B,C分别表示-2,4,8,则AC-BO(O为数轴的原点)=____________.(3)已知线段AB=8c 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cm,则线段AC=________.5(4)已知线段AB=2.4cm,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AC=BC,则线段BC的长度是3________.(5)如图,点B、C把线段AD分成2∶4∶3的三部分,M是AD的中点,CD=9,则线段MC的长度是________.【反思】线段中点的知识常在求线段和差的问题中出现,要充分利用线段中点找寻线段之间的关系.如在求解过程中碰到比的关系往往可以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几何计数)例5(1)同一平面内有4条直线,那么这4条直线最多可以有多少个交点(A.1B.4C.5D.6(2)数一数图中每个图形的线段总数:图1中线段总数是________条;图2中线段总数是________条;图3中线段总数是________条;图4中线段总数是________条.根据以上求线段的总数的规律:当线段上共有n个点(包括两个端点)时,线段的总数表示为________,利用以上规律,当n=22时,线段的总数是__________条.由以上规律,解答:如果10位同学聚会,互相握手致意,一共需要握多少次手?【反思】解决几何计数问题,往往是从简单或特殊的情况入手,经过观察、猜想,发现规律.在考虑简单或特殊情况数个数的过程中常用”顺序数数法”.1.如图,C ,B 是线段 AD 上的两点,若 AB =CD ,BC =2AC ,则 AC 与 CD 的关系为( )第 1 题图C .CD =4AC 2.如图,一条流水生产线上 L ,L ,L ,L ,L 处各有一名工人在工作,现要在流水生 A .CD =2AC B .CD =3AC D .不能确定1 2 3 4 5产线上设置一个零件供应站 P ,使五人到供应站 P 的距离总和最小,这个供应站设置的位置 是( )第 2 题图A .L 处 2B .L 处 3C .L 处 4D .生产线上任何地方都一样3.如图,点 C ,D 将线段 AB 平均分成 3 份,点 E 为 CD 中点,已知 BE =9cm ,那么 AD 的长为____________cm .第 3 题图4.将一根绳子弯曲成如图 1 所示的形状.当用剪刀像图 2 那样沿虚线 a 把绳子剪断时, 绳子被剪成 5 段;当用剪刀像图 3 那样沿虚线 b(b 平行于 a)把绳子再剪一次时,绳子就被 剪为 9 段.若用剪刀在虚线 a ,b 之间把绳子再剪(n -2)次(剪刀的方向与 a 平行),则这样 一共剪 n 次时绳子的段数是____________.第 4 题图5.如图,已知线段 a ,b.(1)画线段 AB =a +b ;(2)利用刻度尺作出线段 AB 的中点.第5题图6.如图,点C在线段AB上,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1)若AC=6cm,CB=4cm,求线段MN的长;(2)若点C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满足AC+BC=a,其余条件不变,你能算出线段MN 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第6题图117.如图,已知线段AB和CD的公共部分BD=AB=CD,线段AB,CD的中点E,F之间34的距离是10cm,求AB,CD的长.第7题图8.有两根木条,一根木条AB长为90cm,另一根木条CD长为140cm,在它们的中点处各有一个小圆孔M,N(圆孔直径忽略不计,AB,CD抽象成线段,M,N抽象成两个点),将它们的一端重合,放置在同一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条的小圆孔之间的距离MN是多少?(请画出示意图,并解答)第8题图参考答案期末复习七 图形的初步知识(一)【必备知识与防范点】1.几何图形 2.有一条而且只有 3.两个 两个 大写 小写 1 个 大写 前面 没有 大写 小写 4.线段 线段的长度【例题精析】例1 (1)C (2)②④⑤⑥ ①③⑦例2 (1)C (2)1 直线 BC 10 射线 AD 、BA 、BD 、DB 、DC 、CD 6 线段 AB 、AC 、AD 、 BD 、BC 、DC(3)如图所示:例3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画图略 连结 AB 与 MN 的交点 P 就是建中转站的位置,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例4 (1)4 (2)6 (3)11cm 或5cm (4)3.6cm (5)4.5n (n -1) 231 45次 例5 (1)D (2)3 6 10 15 2【校内练习】1.B 【解析】∵AB =CD ,∴AC +BC =BC +BD ,∴AC =BD.∵BC =2AC ,∴BC =2BD.∴CD =3BD =3AC. 2.B 3.124.4n +1 【解析】∴剪 n 次时,绳子的段数为 5+4(n -1)=4n +1.5.画图略6.(1)∵点 M ,N 分别是 AC ,BC 的中点,1 1 1 1 ∴MC = AC ,CN = CB ,∵AC =6cm ,CB =4cm ,∴MC = AC =3cm ,CN = CB =2cm ,MN =32 2 2 2+2=5cm .1 (2)能求出线段 MN 长度为 a ,理由如下: 21 1 1 1 ∵点 M ,N 分别是 AC ,BC 的中点,∴MC = AC ,CN = CB ,∴MN =MC +CN = AC + CB = (AC 12 2 2 2 21 1 +CB),∵AC +BC =a ,∴MN = (AC +CB)= a.2 27.AB =12cm CD =16cm8.本题有两种情形:(1)当 A 、C(或 B 、D)重合,且剩余两端点在重合点同侧时,1 1 MN =CN -AM = CD - AB =70-45=25(cm );2 2(2)当 B ,C(或 A ,D)重合,且剩余两端点在重合点两侧时,第 8 题图MN =CN +BM = CD + AB =70+45=115(cm ),故两根木条的小圆孔之间的距离 MN 是 25cm 1 1 2 2或 115cm .示意图,并解答)第8题图参考答案期末复习七 图形的初步知识(一)【必备知识与防范点】1.几何图形 2.有一条而且只有 3.两个 两个 大写 小写 1 个 大写 前面 没有 大写 小写 4.线段 线段的长度【例题精析】例1 (1)C (2)②④⑤⑥ ①③⑦例2 (1)C (2)1 直线 BC 10 射线 AD 、BA 、BD 、DB 、DC 、CD 6 线段 AB 、AC 、AD 、 BD 、BC 、DC(3)如图所示:例3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画图略 连结 AB 与 MN 的交点 P 就是建中转站的位置,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例4 (1)4 (2)6 (3)11cm 或5cm (4)3.6cm (5)4.5n (n -1) 231 45次 例5 (1)D (2)3 6 10 15 2【校内练习】1.B 【解析】∵AB =CD ,∴AC +BC =BC +BD ,∴AC =BD.∵BC =2AC ,∴BC =2BD.∴CD =3BD =3AC. 2.B 3.124.4n +1 【解析】∴剪 n 次时,绳子的段数为 5+4(n -1)=4n +1.5.画图略6.(1)∵点 M ,N 分别是 AC ,BC 的中点,1 1 1 1 ∴MC = AC ,CN = CB ,∵AC =6cm ,CB =4cm ,∴MC = AC =3cm ,CN = CB =2cm ,MN =32 2 2 2+2=5cm .1 (2)能求出线段 MN 长度为 a ,理由如下: 21 1 1 1 ∵点 M ,N 分别是 AC ,BC 的中点,∴MC = AC ,CN = CB ,∴MN =MC +CN = AC + CB = (AC 12 2 2 2 21 1 +CB),∵AC +BC =a ,∴MN = (AC +CB)= a.2 27.AB =12cm CD =16cm8.本题有两种情形:(1)当 A 、C(或 B 、D)重合,且剩余两端点在重合点同侧时,1 1 MN =CN -AM = CD - AB =70-45=25(cm );2 2(2)当 B ,C(或 A ,D)重合,且剩余两端点在重合点两侧时,第 8 题图MN =CN +BM = CD + AB =70+45=115(cm ),故两根木条的小圆孔之间的距离 MN 是 25cm 1 1 2 2或 115cm .示意图,并解答)第8题图参考答案期末复习七 图形的初步知识(一)【必备知识与防范点】1.几何图形 2.有一条而且只有 3.两个 两个 大写 小写 1 个 大写 前面 没有 大写 小写 4.线段 线段的长度【例题精析】例1 (1)C (2)②④⑤⑥ ①③⑦例2 (1)C (2)1 直线 BC 10 射线 AD 、BA 、BD 、DB 、DC 、CD 6 线段 AB 、AC 、AD 、 BD 、BC 、DC(3)如图所示:例3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画图略 连结 AB 与 MN 的交点 P 就是建中转站的位置,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例4 (1)4 (2)6 (3)11cm 或5cm (4)3.6cm (5)4.5n (n -1) 231 45次 例5 (1)D (2)3 6 10 15 2【校内练习】1.B 【解析】∵AB =CD ,∴AC +BC =BC +BD ,∴AC =BD.∵BC =2AC ,∴BC =2BD.∴CD =3BD =3AC. 2.B 3.124.4n +1 【解析】∴剪 n 次时,绳子的段数为 5+4(n -1)=4n +1.5.画图略6.(1)∵点 M ,N 分别是 AC ,BC 的中点,1 1 1 1 ∴MC = AC ,CN = CB ,∵AC =6cm ,CB =4cm ,∴MC = AC =3cm ,CN = CB =2cm ,MN =32 2 2 2+2=5cm .1 (2)能求出线段 MN 长度为 a ,理由如下: 21 1 1 1 ∵点 M ,N 分别是 AC ,BC 的中点,∴MC = AC ,CN = CB ,∴MN =MC +CN = AC + CB = (AC 12 2 2 2 21 1 +CB),∵AC +BC =a ,∴MN = (AC +CB)= a.2 27.AB =12cm CD =16cm8.本题有两种情形:(1)当 A 、C(或 B 、D)重合,且剩余两端点在重合点同侧时,1 1 MN =CN -AM = CD - AB =70-45=25(cm );2 2(2)当 B ,C(或 A ,D)重合,且剩余两端点在重合点两侧时,第 8 题图MN =CN +BM = CD + AB =70+45=115(cm ),故两根木条的小圆孔之间的距离 MN 是 25cm 1 1 2 2或 115cm .。
ab{七年级上册数学常考题型归纳第一章有理数一、正负数的运用 :1、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则该药品在( )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A .18℃~20℃ ; B .20℃~22℃ ; C .18℃~21℃ ; D .18℃~22℃;2、我县2011年12月21日至24日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如下表:日期12月21日%12月22日12月23日 12月24日最高气温8℃ 7℃ 5℃ 6℃ )最低气温-3℃-5℃-4℃-2℃其中温差最大的一天是【 】;A .12月21日;B .12月22日;C .12月23日;D .12月24日 ;二、数轴: (在数轴表示数,数轴与绝对值综合)&3、如图所示,A ,B 两点在数轴上,点A 对应的数为2.若线段AB 的长为3,则点B 对应的数为【 】;A .-1;B .-2 ;C .-3 ;D .-4;"(思考:如果没有图,结果又会怎样)4、若数轴上表示2的点为M ,那么在数轴上与点M 相距4个单位的点所对应的数是______;5、如图,数轴A 、B 上两点分别对应实数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b>0 ;B .ab >0;C .110a b -<;D .110a b +>6、b a 、两数在数轴上位置如图3所示,将b a b a --、、、用“<”连接,其中正确的是( ); A .a <a -<b <b -; B .b -<a <a -<b ;C .a -<b <b -<a ;D .b -<a <b <a -;7、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下列不等式中错误的是( );A .0ab >B .0a b +<C .1a b <D .0a b -<B 02 A图38、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3所示,且 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c b c a +--= ;)9、如图所示,直径为单位1的圆从原点沿着数轴无滑动的逆时针滚动一周到达A 点,则A 点表示的数是 .三、相反数 :(相反的两数相加等于0,相反数与数轴的联系)10、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 .)1(--与1 ;B .(-1)2与1;C .1-与1;D .-12与1;四、倒数 :(互为倒数的两数的积为1)11、-3的倒数是________;五、绝对值 (|a |≥0,即非负数;化简|a+b |类式子时关键看a+b 的符号;如果|a |=b ,则a=±b ).12、2-等于( );A .-2 ;B .12- ;C .2 ;D .12; 13、若ab ≠0,则等式a b a b+=+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14、若有理数a, b 满足(a-1)2+|b+3|=0, 则a-b= ;15、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c b c a b a -+--+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六、乘方运算[理解乘方的意义;(-a)2与-a 2的区别; (-1)奇与(-1)偶的区别]'16、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532a a a =+ ;B .22a a -=- ; C .33)(a a =- ; D .22)(a a --;七、科学计数法 (表示形式a ×10n )17、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它的面积约为2 500 000平方千米.将2 5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_________________平方千米.八、近似数与准确数(两种表示方法)18、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3108.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 cb 图3A .精确到十分位 ;B .精确到个位;C .精确到百位;D .精确到千位; 19、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368万精确到万位 ; B .精确到百分位;C .有精确到千分位 ;D .10000精确到万位表示为“1万”或“1×104”;九、有理数的运算(运算顺序;运算法则;运算定律;简便运算)20、计算:(1)-2123+334-13-0.25 (2)22+2×[(-3)2-3÷12] ·(3))23(24)32(412)3(22---×++÷÷ (4)24)75.337811()1()21(25.032×++×÷----(5)(-1)3-14×[2-(-3)2] . (6)计算:()2431(2)453⎡⎤-+-÷⨯--⎣⎦~十、综合应用:21、已知4个数中:(―1)2005,2-,-(-1.5),―32,其中正数的个数有( );A .1 ;B .2;C .3 ;D .4;22、下列说,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②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③有最小的负数,没有最大的正数;④符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⑤a -一定在原点的左边。
第一章 有理数第一课 有理数 数轴 相反数 绝对值 倒数知识构造图⎪⎪⎪⎩⎪⎪⎪⎨⎧⎪⎪⎭⎪⎪⎬⎫数轴倒数绝对值大小比较相反数有理数的分类热身练习:1.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A .增加14% B .增加6% C .减少6% D .减少26%2.如果2()13⨯-=,那么“〞内应填的实数是〔 〕 A .32B .23C .23-D .32-3.-213的相反数是___ ____,—2的倒数是,|—311|=。
4.假设||2,3,x y x y ==+=则。
典例分析:1.把以下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集中:16,0.618, 3.14,260,2008,,0.21,5%37-----。
整数有 分数有 负数有 有理数有2.如果a ,b 是互为相反数,c ,d 是互为倒数,x 的绝对值等于2,那么b a cdx x 24--+ 的值是;3.假设23(2)0m n -++=,那么2m n +的值为〔 〕 A .4- B .1-C .0D .4点评:一个数的绝对值是指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的距离,所以某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
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零,那么这几个非负数同时为零。
4.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那么a 与b 的大小关系是〔 〕A .a > bB . a = bC . a < bD . 不能判断点评:有理数大小比拟:正数零负数,两个负数,大的反而小;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边的数总比边的数大。
o图1ba5.某工厂在上一星期的星期日生产了100台彩电,下表是本星期的生产情况:比前一天的产量多的记为正数,比前一天产量少的记为负数。
请算出本星期最后一天星期日的产量是台,本星期的总产量是台,星期的产量最多,星期的产量最少。
反应练习:1.如果水位升高3m 时水位变化记作+3m ,那么水位下降5米时水位变化记作:2.大于–3且不大于2的所有整数写出来是3.将有理数0,722-,2.7,-4,0.1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用“<〞号连接起来应为_____________ ______.4.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A 、b <a B 、ab <0 C 、b —a >0 D 、a +b >0 5.与a-b 互为相反数的是( )A .a+bB .a-bC .-a-bD .b-a6.假设0>a ,0<b ,且b a <,试用“<〞号连接a ,b ,-a ,-b 。
七年级数学上册《动点问题》专项练习带解析,给孩子期末复习!1.已知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2b﹣6|+(a+1)2=0,A、B之间的距离记作AB,定义:AB=|a﹣b|.(1)求线段AB的长.(2)设点P在数轴上对应的数x,当PA﹣PB=2时,求x的值.(3)M、N分别是PA、PB的中点,当P移动时,指出当下列结论分别成立时,x的取值范围,并说明理由:①PM÷PN的值不变,②|PM﹣PN|的值不变.解:(1)∵|2b﹣6|+(a+1)2=0,∴a=﹣1,b=3,∴AB=|a﹣b|=4,即线段AB的长度为4.(2)当P在点A左侧时,|PA|﹣|PB|=﹣(|PB|﹣|PA|)=﹣|AB|=﹣4≠2.当P在点B右侧时,|PA|﹣|PB|=|AB|=4≠2.∴上述两种情况的点P不存在.当P在A、B之间时,﹣1≤x≤3,∵|PA|=|x+1|=x+1,|PB|=|x﹣3|=3﹣x,∴|PA|﹣|PB|=2,∴x+1﹣(3﹣x)=2.∴解得:x=2;(3)由已知可得出:PM=1/2PA,PN=1/2PB,当①PM÷PN的值不变时,PM÷PN=PA÷PB.②|PM﹣PN|的值不变成立.故当P在线段AB上时,PM+PN=1/2(PA+PB)=1/2AB=2,当P在AB延长线上或BA延长线上时,|PM﹣PN|=1/2|PA﹣PB|=1/2|AB|=2.2.如图1,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的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PA=|x+1|;PB=|x﹣3|(用含x的式子表示)(2)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PB=5?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点P以1个单位/s的速度从点D向右运动,同时点A以5个单位/s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20个单位/s的速度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M、N分别是AP、OB的中点,问:AB-OP/MN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解:(1)∵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的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PA=|x+1|;PB=|x﹣3|(用含x的式子表示);故答案为:|x+1|,|x﹣3|;(2)分三种情况:①当点P在A、B之间时,PA+PB=4,故舍去.②当点P在B点右边时,PA=x+1,PB=x﹣3,∴(x+1)(x﹣3)=5,∴x=3.5;③当点P在A点左边时,PA=﹣x﹣1,PB=3﹣x,∴(﹣x﹣1)+(3﹣x)=5,∴x=﹣1.5;(3)AB-OP/MN的值不发生变化.理由:设运动时间为t分钟.则OP=t,OA=5t+1,OB=20t+3,AB=OA+OB=25t+4,AP=OA+OP=6t+1,AM=1/2AP=1/2+3t,OM=OA﹣AM=5t+1﹣(1/2+3t)=2t+1/2,ON=1/2OB=10t+3/2,∴MN=OM+ON=12t+2,∴AB-OP/MN=25t+4-t/12t+2=2,∴在运动过程中,M、N分别是AP、OB的中点,AB-OP/MN的值不发生变化.3.如图1,直线AB上有一点P,点M、N分别为线段PA、PB的中点,AB=14.(1)若点P在线段AB上,且AP=8,求线段MN的长度;(2)若点P在直线AB上运动,试说明线段MN的长度与点P在直线AB上的位置无关;(3)如图2,若点C为线段AB的中点,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下列结论:①PA-PB/PC的值不变;②PA+PB/PC的值不变,请选择一个正确的结论并求其值.解:(1)∵AP=8,点M是AP中点,∴MP=1/2AP=4,∴BP=AB﹣AP=6,又∵点N是PB中点,∴PN=1/2PB=3,∴MN=MP+PN=7.(2)①点P在AB之间;②点P在AB的延长线上;③点P在BA的延长线上,均有MN=1/2AB=7.(3)选择②.设AC=BC=x,PB=y,①PA-PB/PC=AB/x+y=14/x+y(在变化);PA+PB/PC=2x+2y/x+Y(定值)4.如图,P是定长线段AB上一点,C、D两点分别从P、B出发以1cm/s、2cm/s 的速度沿直线AB向左运动(C在线段AP上,D在线段BP上)(1)若C、D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2AC,请说明P点在线段AB上的位置:(2)在(1)的条件下,Q是直线AB上一点,且AQ﹣BQ=PQ,求PQ/AB的值.(3)在(1)的条件下,若C、D运动5秒后,恰好有,此时C点停止运动,D 点继续运动(D点在线段PB上),M、N分别是CD、PD的中点,结论:①PM﹣PN的值不变;②MN/AB的值不变,可以说明,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值.解:(1)根据C、D的运动速度知:BD=2PC∵PD=2AC,∴BD+PD=2(PC+AC),即PB=2AP,∴点P在线段AB上的1/3处;(2)如图:∵AQ﹣BQ=PQ∴AQ=PQ+BQ;又AQ=AP+PQ,∴AP=BQ,∴PQ=1/3AB,∴PQ/AB=1/3当点Q'在AB的延长线上时AQ'﹣AP=PQ'所以AQ'﹣BQ'=3PQ=AB所以PQ/AB=1/3;(3)②PQ/AB的值不变理由:如图,当点C停止运动时,有CD=1/2AB,∴CM=1/4AB∴PM=CN-CP=1/4AB-5∵PD=2/3AB-10∴PN=1/2(2/3AB-10)=1/3AB-5∴MN=PN-PM=1/2AB当点C停止运动,D点继续运动时,MN的值不变,所以,MN/AB=(1/12AB)/AB=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