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灭活剂、保护剂与免疫佐剂 10基本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759.00 KB
- 文档页数:3
第四章兽医生物制品的灭活剂、佐剂及保护剂【知识目标】·熟悉兽医生物制品生产中常用的灭活剂、佐剂及保护剂;·理解灭活剂、佐剂及保护剂在兽医生物制品生产中的作用;·掌握·灭活剂、佐刺、保护剂的概念;·影响灭活剂作用的因素;·影响保护剂效能的因素。
·了解·佐剂的基本要求及类型;·保护剂的组成、效能。
【能力目标】·能进行白油佐剂的乳化。
第一节灭活与灭活剂为了提高兽医生物制品的安全性、防止散毒,许多疫苗通常通过灭活制成无毒力和无感染性的制品,灭活乃是兽医生物制品中的一项基本技术。
一、灭活及灭活剂的概念灭活(inanimation),是指破坏微生物的生物学活性、繁殖能力及致病性,但尽可能不影响其免疫原性,用以制备灭活疫苗。
广义的灭活尚包含灭能(inactivation),即使一些活性物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激素、酶、血清因子和抗体等)丧失活力的过程。
各种灭活疫苗、诊断抗原等的制造过程均属于灭活;血清经56℃加热30min处理,使补体丧失活性、破坏某些抑制因子的过程,以及破伤风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即失去致病性成为类毒素的过程均为灭能。
用来灭活的药物称为灭活剂,又称化学灭活剂。
化学灭活是制备灭活苗最重要的手段。
二、灭活的类型按其灭活作用的性质可将灭活分为物理灭活和化学灭活两类,尤以化学灭活法效果确实、方法简便而最为常用。
但不同的微生物、活性物物质采取灭活方法、灭活剂也不尽相同,因此,选择合适的灭活剂和灭活方法对研制灭活兽医生物制品十分重要。
(一)物理灭活一般常用热灭活、超声波灭活、紫外线灭活和γ射线灭活等方法杀死微生物或消除其毒性。
热灭活最早由Smith等研制猪霍乱灭活菌苗时提出,后来发现热灭括容易发生菌体蛋白质变性。
过去用加热灭活方法者较多。
该法简单易行,但加热杀死微生物的方法比较粗糙,容易造成菌体蛋白质变性,凶而免疫原性受到明显影响。
兽用疫苗保护剂和佐剂随着人类对动物健康和养殖业的关注日益增加,兽用疫苗成为提高动物免疫力和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兽用疫苗并非一种简单的药物,它由疫苗保护剂和佐剂两部分组成。
疫苗保护剂含有致病菌或致病菌的一些组分,用于引起动物的免疫反应;而佐剂则是辅助疫苗保护剂,增强疫苗的稳定性、免疫效果以及延长免疫时间,使疫苗在动物体内发挥最大的保护作用。
兽用疫苗保护剂是兽用疫苗的关键组成部分,它由病原体或病原体的一些成分组成,通过自然免疫或人工免疫的方式引起动物的免疫反应。
疫苗保护剂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疫病特点和动物免疫途径来确定。
对于细菌性疫病,如猪鼻支原体、禽霍乱和鸡伤寒,常规的疫苗保护剂一般由灭活疫苗、减毒疫苗或次单位疫苗制成。
对于病毒性疫病,如禽流感和猪瘟,常用的疫苗保护剂则有灭活疫苗、减毒疫苗、重组蛋白疫苗以及DNA疫苗等。
随着疫苗的广泛使用,人们发现疫苗的免疫效果与疫苗保护剂的稳定性和免疫性能密切相关。
佐剂作为疫苗保护剂的辅助剂,能够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稳定性和免疫效果,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抗体产生。
佐剂的选择要根据疫苗保护剂的特点和动物免疫途径来确定。
常见的佐剂有油佐剂、水佐剂、微球佐剂、多糖佐剂以及胆固醇佐剂等。
油佐剂是最常用的佐剂之一,由白针剂、水针剂和油水乳剂等组成。
油佐剂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效果,能延长疫苗在机体内的留存时间,增加抗体的产生量,提高动物的免疫效果。
油佐剂的缺点是使用时需要摇晃均匀,否则易引起注射部位的红肿和坏死。
由于油佐剂的黏稠度较高,注射时需要技术要求较高。
水佐剂是由氧化铝悬浮液和胶体硅悬浮液等组成,可以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和稳定性。
水佐剂对动物的刺激较小,不易引起注射部位的红肿和坏死。
水佐剂能够形成颗粒状混悬液,通过免疫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免疫效果,适用于禽用和兽用疫苗的施用。
微球佐剂是由聚乳酸和聚乙二醇等微球体封装的疫苗保护剂,具有稳定性好、溶解度高、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
微球佐剂可以根据疫苗保护剂的特点和免疫途径的不同,调整微球的药物释放速率和抗原释放量,以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