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初次应答:机体初次接受适量抗原刺激后,经过一段相
对较长的潜伏期后产生抗体,在血清中出现含量较低、 持续时间较短、以IgM为主、抗体的亲和力较低。
再次应答:初次应答后,当
抗体下降并恢复正常时,再用 相同的抗原进行免疫,则抗体 产生的潜伏期明显缩短,抗体 含量明显上升,且维持时间更
抗胞内感染作用
抗肿瘤免疫
参与移植排斥反应 引起免疫病理损伤,如Ⅳ型超敏反应
四、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humoral immunity, HI)
分TD抗原和TI抗原引起免疫应答两种情况:
(一)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
抗原识别阶段
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效应阶段
1)抗原识别阶段
免疫抑制: 非特异性无免疫应答
免疫缺陷: 非特异性无免疫应答
免疫缺陷和免疫抑制的区别
免疫缺陷:
– 由于遗传或疾病等因素造成机体免疫系统 缺陷或功能障碍,导致对多种抗原不应答 或应答低下。
免疫抑制:
– 因使用免疫抑制剂使免疫功能受抑制,导
致对多种抗原不应答或应答低下,停用抑
制剂后,可使免疫应答恢复正常。
③促进M产生多种细胞因子(IL-1/2/6等)和
炎性介质(PEG等)来调节免疫效应;
④活化NK细胞,增强杀瘤和抗病毒作用,提
高机体的免疫监视机能。
(二)CD8+Tc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致敏Tc细胞的功能特征
– 只能杀伤携带有特异性抗原的靶细胞(特异
性);
– 杀伤靶细胞时受MHC-I类分子的限制; – 致敏Tc细胞在杀伤靶细胞后,可以继续杀 伤带有相应抗原的其它靶细胞,即Tc细胞 的再循环。
子,诱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