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12中国的行政区划新版湘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15.69 MB
- 文档页数:1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河北省鹿泉市宜安镇中学牛文贤【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2、掌握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全称、简称及行政中心3、了解港澳台都是我国的领土,培养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责任感。
能力性目标:1、正确阅读和使用中国政区图2、通过读图、识图、拼图等活动,初步形成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分布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我国现行三级行政区划,并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通过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教具准备】1、《中国政区挂图》;2、《中国政区拼图》;3、省级行政单位七字歌投影【教学重点】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难点】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分布和其空间位置及简称的记忆。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中国行政区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就简单多了。
但由于本节课内容有的问题记忆很琐碎、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录像、拼图等方式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竞赛、动手拼图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三、教学思路设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及水文特征,设计理念是以学生为主,让学生通过自学、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
所以在这节课主要通过这些形式来完成。
一开头播放视频《滚滚长江东逝水》,让学生感受我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引出这节教学内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对于重点部分河流的分布,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读图析图记图。
在图中找出主要河流的位置、名称并记忆,然后在空白的中国水系图上找出这些河流。
中国的行政区划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结构与地位:《中国的行政区划》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二节内容。
从全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来看,本章教材以确定地区空间位置的知识为主,是学习以后章节的基础。
本节是由“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和“现行行政区划”两部分组成,主要反映了我国地区划分的原则和现状,是全章重点。
其中省级行政区划及分布不仅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也是中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必备常识。
基于对本节课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考虑,我制定了三大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以及划分的标准。
2.记住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及轮廓图。
能力目标:1.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熟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位置,并且正确填注在“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图上。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情感目标:通过讲述我国的行政区划,特别是通过了解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众所周知,行政区划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生活中正确说出各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并且,熟悉它们的轮廓特征,已成为一项基本的地理技能。
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并掌握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教学难点为:了解并熟悉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以及它们的轮廓图。
二、说教法与学法为了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贯穿直观性、趣味性、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体现乐学乐教的教学思想。
三、说教学过程第一个程序是导入新课:上课的一开始,我会教同学们一首简单的但与本节课内容密切相关的歌曲,并且询问同学们是否能从歌词中知道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在唱一唱、猜一猜中,轻松愉悦地开始本课的学习。
第二个程序是自学、反馈、交流。
首先,提出自学要求:1、阅读课本,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和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认识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及轮廓图。
第一章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社会、经济活动、交往有重要影响,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而且现在百姓们手头宽裕了,出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熟悉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也就成了必然的要求。
2、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分析与处理:掌握好中国的行政区划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大作用,因此,熟悉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是本节课的重点。
本节涉及到的地名众多,而各省级行政区的边界形态又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位置也错综复杂,使学生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弄清省级行政区的地理分布则成为了本节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1、弄清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2、在中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其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教学重点通过指读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和填准省级行政区名称,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中国政区图的能力和记忆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过程分析:本节课知识容量大,学生记忆有一定的难度。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反复做读图、填图和拼图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激情导入互动启。
1.2 中国的行政区划【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材料,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通过活动和竞赛,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3.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知识内容。
4.培养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地图的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能在中国行政地图上填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探究,获取新知。
同时,培养学生读图、拼图、填图、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3.教学过程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4.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直观性教学原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有关内容(如台湾是我国一个省;香港和澳门已回归祖国;北京是我国首都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由“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和“现行行政区划”两部分内容组成。
其中,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社会、经济活动、交往有重要影响,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也是今后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
因此,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材内容虽然比较单一,但涉及的地名众多,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边界形态又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也错综复杂。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须反复运用地图,读图、拼图、填图,使学生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
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学习的革命》),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新知,通过做游戏使学生熟记各省的名称及其位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通过讲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大快人心等事实,向学生表明: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利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2《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2《中国的行政区划》是本学期起始阶段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掌握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及特点,同时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便于学生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行政区划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强化。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知识,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设置及特点。
2.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地理素养。
3.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及特点。
2.难点:行政区划的作用及意义。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运用地图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行政区划的实际应用。
4.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准备好教学PPT,以便于课堂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我国不同等级的行政区划,引导学生关注行政区划的概念。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及特点,让学生了解行政区划的级别、名称及范围。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行政区划的作用及意义。
3.操练(15分钟)发放地图,让学生阅读地图,找出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分布。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行政区划设置的合理性。
4.巩固(10分钟)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填空、选择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中国的行政课题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二节中国的行政课时2课时学习目标使学生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学习重点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学习难点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教学方法讲解、记忆、参与教具准备班班通、政区图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应注重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教学内容过程反思及备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1、中国的全称?位置?面积?2、中国领土的四个端点?3、中国的主要邻国?进行新课: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一、三级行政区1、省(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2、县(自治县、县级市)3、镇(乡)提问提问阅读课文学生指图回答看书自学:行政区域可分为哪三级?京津沪、黑吉辽、二、省级行政单位1、共有34个2、包括:1)23个省黑、吉、辽、晋、陕、甘、青、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川、黔、滇、粤、闽、琼、台2)5个自治区桂、内蒙古、宁、藏、新3)4个直辖市京、津、沪、渝4)2个特别行政区:港、澳有陆上临国的省级行政单位:(9个)逆时针认识辽、吉、黑、内蒙古、甘、新、藏、滇、桂临海的省级行政单位:(14个)从北向南认识辽、冀、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港、澳、台、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4用七字歌帮助记住省级名称可以进行猜迷活动。
利用位置进行记忆多种方式进行记忆看书回答问题结合课本p9“活动”内容自学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
学生的拼图游戏内蒙古、晋陕甘、青新宁、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川黔滇、桂粤闽、藏琼台、渝港澳3、有的简称来源于山、河、湖青、赣、辽、沪、湘、陇4、有双称的省级行政单位: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上海阅读“三字经”(p6),以竞赛方式记忆作业:1、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注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2、利用“中国行政拼图板”做拼图练习,为下节课的竞赛作好准备第二课时1、全班参与拼图练习2、以组为单位,选出代表参赛3、用记分方法检测中国行政区划拼图4、快速填图练习作业:完成目标检测学生拼图练习学生完成目标检测小结: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的行政区划,记忆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并且能够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注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
教案: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7-P10。
主要包含“中国的行政区划”内容。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体系,包括省、市、县三级。
掌握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
了解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意义。
二、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地图识别并指出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特征及相对位置。
培养学生分析图文资料的能力,形成空间观念。
三、思想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府所在地在地图上的位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问题导入提问:“你知道我国的行政区划是如何划分的吗?”设计意图:从具体到抽象,导入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教学。
二、讲授新课1.三级行政区划介绍解释我国采用的是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是民族自治地区,此外还有特别行政区。
展示中国地图,标出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划的层级关系。
2.省级行政区划分列举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并分别介绍它们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小组活动:任选一个题目进行讨论并回答。
例如:由南向北,找出临海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如辽宁、河北等)。
位置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的省区(如黑龙江、新疆等)。
邻省最多的省区(如陕西)。
3.中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解释中国香港和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的设立背景及其重要性。
提问:“为什么中国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我们的国家更加完整?”三、课堂练习指图说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1.选择题练习:下列每个选项的两个省区,在我国政区图上并不相邻的是(A)广东和广西(B)山东和山西(C)湖北和湖南(D)河南和河北。
四、总结归纳1.总结总结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体系及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