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自考工作态度心理契约心理压力和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203.50 KB
- 文档页数:2
2024年上半年自考00163管理心理学练习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智力属于A.一般能力B.特殊能力C.液态能力D.晶态能力2、“特征”“标志”“属性”指的是人的______A.性格B.人格C.人性D.气质3、组织文化能塑造组织良好的形象,提高本组织的知名度,并对社会公众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是组织文化的A.行为导向作用B.行为激励作用C.行为协调作用D.社会辐射作用4、根据伯恩斯和史托克的组织理论,关于有机组织结构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A.工作明确界定B.垂直沟通C.横向沟通D.高度专业化5、在企业的识别系统中,属于企业文化的意识形态范畴的是A.CIB.MIC.VID.BI6、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利用企业的一切资源,完成企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取得最好的______A.结果和效率B.结果和利益C.利益和效益D.效率和效益7、某电机工厂,为了激发全体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创作了厂歌、设计了厂标、厂服等等。
该工厂在组织文化建设中运用的心理机制是______A.心理强化B.认同心理C.模仿心理D.从众心理8、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根据人的性格与职业选择的关系,提出了职业与性格匹配理论,他将人的性格类型划分为______A.6种B.7种C.8种D.9种9、人的行为所要达到的方向目标和预期结果,称为______A.动机B.目的C.任务D.动力10、“新官上任三把火”属于______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心理定势11、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辩,从而研究其心理活动发展变化整个过程的一般规律的研究方法,是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A.观察法B.个案研究法C.调查研究法D.实验法12、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论的主要提出者是A.马斯勒奇B.德鲁克C.弗洛姆D.马斯洛13、领导权变理论发展予20世纪A.40年代C.60年代D.70年代14、个人在大众面前,由于心理不自在,行为表现拘谨,反应效果下降,这是______A.社会助长效应B.社会标准化倾向C.社会顾虑倾向D.社会惰化现象15、人们在考察某些行为或后果的原因时,倾向于低估情境性因素,高估个人或内因的作用。
自考《管理心理学》串讲笔记十三第三节职业倦怠、心理压力、情商管理与EAP一、职业倦怠与心理压力1、职业倦怠与心理压力的概念★职业倦怠: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处理工作中的挫折所形成的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分离)、个人成就感下降、身心疲惫的综合症状。
它是一种由工作与职业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疲惫、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
职业倦怠的特征表现: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冷漠与人格解体等。
职业倦怠与心理压力有关。
压力与心理紧张、应激是同义语。
当人们认知到威胁或者无法应付的危险、挫折与紧急情境时,所产生的生理、心理(精神与情绪)、行为上的体验、感受和紧张反应就是很强的心理压力或应激。
2、职业倦怠与心理压力的原因(1)马斯勒奇: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论。
(2)紧张状态的交互作用理论。
(3)某些人格特质会让人陷入工作压力饱受煎熬。
(4)罗宾斯:压力理论模型。
潜在压力源: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
这些因素是否导致员工压力感的形成,依赖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经验、态度、价值观、人格等)压力反应包括生理症状、心理症状和行为反应。
3、职业倦怠与心理压力的缓解(1)改变产生职业倦怠的应激源。
(2)提升自我效能感水平,改善自我的应激能力。
(3)重视情商管理,建立EAP系统,开展员工帮助计划。
二、情商管理1、情商的概念★Salovery&Mayer(1990):情商(EQ)是个体控制和调节自身情绪体验的能力。
正确的EQ管理理念是用科学的、人性的态度和技巧来管理人们的情绪,善于应用情绪带来的正面价值与意义来帮助人们在工作中获得成功。
EQ包括五个方面:①对自身情绪的认识能力;②调控与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③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④调控与管理他人情绪的能力;⑤协调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这样,情商(情绪智力)就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能力。
课程学习要求学习内容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绪论••••学习内容第二章 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人性观的发展••••学习内容第三章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学习内容第四章 个性差异与管理•••学习内容第五章 需要、动机、激励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学习内容第六章 工作态度、心理契约、心理压力与管理•••学习内容第七章 团体行为与管理••••••学习内容第八章 组织行为与管理•••学习内容第九章 组织文化与组织形象建设••学习内容第十章 领导行为与管理•••考试题型与分值题型题量分值30题30分5题10分5题25分2题20分1题1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00分考点1 管理的职能考点2 心理过程例题【正确答案:C】考点3 个性心理特征考点4 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考点5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考点6 管理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例题【正确答案:D】考点7 补充考点考点1 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先驱例题【正确答案:B】考点2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考点3 法约尔的理论考点4 韦伯的理论观点考点5 梅奥和人际关系理论例题【正确答案:B】考点6 四大人性假设考点1 感觉和直觉的定义考点2 一般知觉的分类考点3 知觉的基本特性例题【正确答案:D】考点4 影响知觉的因素考点5 社会知觉的种类考点6 社会知觉中常见的归因偏差①②考点7 归因偏差的克服考点8 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和效应例题【正确答案:B】考点9 社会知觉的应用及印象整合与管理。
管理心理学第I章管理心理学绪论{单选)管理是提高企业生产力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多选)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在1916年提出了管理的五职能观点,包括指挥、计划、组织、控制、协调。
(简答)简述管理的具体职能。
(1) 管理的传统职能:①计划(即制定目标并确定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手段,方法与策略);②组织(即通过特定的组织机构与组织形式、组织管理原则与方法,完成组织活动任务的过程);③指挥(即上级对下级的指导、监督与激励);④控制(即对组织的实际工作与运行活动状态偏离预订计划与目标时的监督、纠正与调整);⑤协调 (即对组织机构和组织成员之间的行为活动进行有效协作与调整)。
(2)管理的现代职能有:①信息(即对信息资源的收集、编码、储存、提取、应用、管理与开发,以及有效进行意见交流与信息沟通的职能);②决策(即出主意、想办法、做出合理选择与决定的过程,包括领导决策与员工参与的团体决策,以及战略竞争决策等);③激励(是从指挥职能独立出来的动机激发与调动下属和员工积极性的职能);④研究、发展与开拓创新(即有效进行基础与应用科学的研究、现代化技术与高新科技产品的创新活动、营销战略创新、组织和项目的开拓发展与创新、组织的重新设计与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创新)。
(单选)管理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以及人的心理活动,尤其是社会心理活动的规律.(单选)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
(单选)所有认识活动的基础、门户与开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是感觉。
(单选)_人和动物共有的,最原始的情绪是情绪。
(单选)_由于出乎意料的紧张而又危险的情景所引起的超强的情绪状态是应激。
(多选)人所特有的高级社会情感包括美感、道德感、理智感。
(单选)对意志行动起着导向作用,作为意志行动的开始阶段的是制定计划。
(多选)人类意志行动的特征有主要体现在人的意识对活动的调节支配过程、它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多选)人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个性倾向性、个性的心理特征.(多选)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性的一种独特的组合.从个性心理特征的角度来看个性心理的差异表现在能力、气质、性格。
2023年4月《管理心理学》全国自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对于性格特征粗暴急躁的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思想教育与管理方法应该是A.经常鼓励,多教方法B.严格要求,谨慎表扬C.表扬为主,防微杜渐D.肯定成绩,避开锋芒2、根据伯恩斯和史托克的组织理论,关于有机组织结构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A.工作明确界定B.垂直沟通C.横向沟通D.高度专业化3、属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是______A.奖赏力B.法人代表力C.威胁力D.知识和个人魅力4、荀子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之处是人能合群,即构成______A.家庭B.社会组织C.氏族D.部落5、事业部式组织结构形式最突出的特点是集中决策和A.集中经营B.多头经营C.异地经营D.分散经营6、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弱程度和工作效率之间是______A.U字形关系B.倒U字形关系C.M字形关系D.W字形关系7、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领导风格要与下属成熟度匹配。
其中,参与型领导方式的领导风格是______A.高工作—低关系B.高工作—高关系C.低工作—高关系D.低工作—低关系8、科学的心理学诞生于______A.1678年B.1779年C.1879年D.1978年9、美国IBM公司提出“IBM意味着最佳服务”,这个信条教育、引导了员工的言行和态度,员工在工作中时刻注意着把自己的形象和组织的形象联系起来。
IBM公司利用了组织形象的______A.规范与导向功能B.凝聚与整合功能C.激励功能D.社会辐射功能10、根据费德勒的权变模型,在最不利和最有利的两种情况下,效果最好的领导方式是______A.以任务为中心B.以人为中心C.以组织为中心D.以环境为中心11、在管理的职能中,对组织的实际工作与运行活动状态偏离预订计划与目标时的监督、纠正与调整称为A.控制B.计划C.协调D.组织12、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利用企业的一切资源,完成企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取得最好的______A.结果和效率B.结果和利益C.利益和效益D.效率和效益13、着重对行为目标的选择进行研究的激励理论是A.内容型激励理论B.过程型激励理论C.状态型激励理论D.强化型激励理论14、个人在团体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团体压力的影响,促使其行为与团体行为相一致的现象,这是A.社会助长效应B.从众行为倾向C.社会顾虑倾向D.社会惰化现象15、智力属于A.一般能力B.特殊能力C.液态能力D.晶态能力16、领导与管理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A.领导行为是管理行为的组成部分B.领导负责全局性、宏观性的问题C.领导行为是科学而不是艺术D.领导者是“将才”,管理者是“帅才”17、最早提出知识型员工这一概念的是______A.法约尔B.德鲁克C.斯坦纳D.詹姆斯18、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与影响,典型地表现在人们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倾向性等动力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心理学中所指的A.气质B.感觉C.情绪D.能力19、成员对某一组织的高度认同、高度情感热爱与喜欢以及行为接纳与关爱相统一的态度称为A.忠诚B.组织承诺C.工作参与D.工作满意20、组织发展理论创始于20世纪______A.20年代B.30年代C.40年代D.50年代21、及时表扬或奖励与组织文化相一致的思想和行为,及时批评或惩罚与组织文化相违背的思想和行为,体现了组织文化建设心理机制中的A.重视心理强化B.激发从众心理C.培养认同心理D.注意心理定势22、组织文化能塑造组织良好的形象,提高本组织的知名度,并对社会公众产生一定的影响。
2024年春4月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预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测验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是指______A.信度B.可靠度C.效度D.可信度2、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利用企业的一切资源,完成企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取得最好的______A.结果和效率B.结果和利益C.利益和效益D.效率和效益3、美国IBM公司提出“IBM意味着最佳服务”,这个信条教育、引导了员工的言行和态度,员工在工作中时刻注意着把自己的形象和组织的形象联系起来。
IBM公司利用了组织形象的______A.规范与导向功能B.凝聚与整合功能C.激励功能D.社会辐射功能4、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下属的各个企业,都设有被称为“出气室”的“精神健康室”。
这属于组织文化建设心理机制中的______A.化解挫折心理B.培养认同心理C.注意心理定势D.重视心理强化5、假设团体也称A.工作团体B.实际团体C.正式团体D.统计团体6、组织发展理论创始于20世纪______A.20年代B.30年代C.40年代D.50年代7、卢梭索根据绩效要求与时间结构将员工心理契约分为4种类型。
其中,心理契约时间短、绩效要求具体明确的类型是______A.交易型B.过渡型C.平衡型D.关系型8、在企业的识别系统中,属于企业文化的意识形态范畴的是A.CIB.MIC.VID.BI9、某企业的李总,寻求组织和环境中的机会,制定改进方案以发起变革,监督方案的策划。
李总在组织中充当的角色是A.信息传播者B.企业家C.危机管理者D.资源分配者10、个人在大众面前,由于心理不自在,行为表现拘谨,反应效果下降,这是______A.社会助长效应B.社会标准化倾向C.社会顾虑倾向D.社会惰化现象11、研究表明,通常有效的管理幅度是______A.3~6人B.7~12人C.12~20人D.20~30人12、有效的组织文化,能够使组织成员在满足于物质需求的同时,获得工作的满足感、成就感和荣誉感,这是组织文化的______A.行为导向作用B.行为激励作用C.行为协调作用D.社会辐射作用13、及时表扬或奖励与组织文化相一致的思想和行为,及时批评或惩罚与组织文化相违背的思想和行为,体现了组织文化建设心理机制中的A.重视心理强化B.激发从众心理C.培养认同心理D.注意心理定势14、20世纪以后,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内部结构更加复杂,与外部联系也日益增强,社会化进程和专业化水平不断加快,西方的管理体制进入A.家长制行政领导B.经理制领导C.职业“软专家”领导D.专家集团领导15、企业形象战略CIS包括的三个系统是______A.AI、BI和CIB.AI、BI和VIC.MI、BI和VID.AI、BI和MI16、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论的主要提出者是A.马斯勒奇B.德鲁克C.弗洛姆D.马斯洛17、社会知觉的核心成分是B.自我知觉C.角色知觉D.人际知觉18、关于团队生产效率与团队士气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高士气一定有高效率B.高效率不需要高士气C.两者无关联D.士气只是提高效率的必要条件之一19、事业部式组织结构形式最突出的特点是集中决策和A.集中经营B.多头经营C.异地经营D.分散经营20、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提出划分气质类型的依据是______A.外貌B.体型C.年龄D.性格21、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特性与空间关系的认识称为______A.形状知觉B.运动知觉C.时间知觉22、能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和内部动力的是A.行为B.动机C.需要D.激励23、个体控制和调节自身情绪体验的能力是______A.智商B.情商C.财商D.逆商24、2004年,我国提出的基本国策是______A.依法治国B.和谐社会C.以人为本D.计划生育25、荀子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之处是人能合群,即构成______A.家庭B.社会组织C.氏族D.部落26、在一定的组织规模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是______A.成正比B.成反比C.不成比例D.不相关27、根据费德勒的权变模型,在最不利和最有利的两种情况下,效果最好的领导方式是______A.以任务为中心B.以人为中心C.以组织为中心D.以环境为中心28、肖尔和巴克斯戴尔根据组织责任与员工责任是否平衡划分心理契约的类型有______A.2种B.4种C.6种D.8种29、现代工业中最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是______A.直线式B.职能式C.矩阵式D.直线职能式30、人们在考察某些行为或后果的原因时,倾向于低估情境性因素,高估个人或内因的作用。
2024年10月管理心理学自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伯恩斯和史托克的组织理论,关于有机组织结构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A.工作明确界定B.垂直沟通C.横向沟通D.高度专业化2、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特性与空间关系的认识称为______A.形状知觉B.运动知觉C.时间知觉D.空间知觉3、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激励理论是______A.需要层次理论B.“生存、关系、成长”理论C.期望理论D.成就需要理论4、个人在大众面前,由于心理不自在,行为表现拘谨,反应效果下降,这是______A.社会助长效应B.社会标准化倾向C.社会顾虑倾向D.社会惰化现象5、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但它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这种心理现象称为A.知觉B.感觉C.印象D.归因6、美国兰德公司提出“系统分析”概念的时间是______A.1949年B.1959年C.1969年D.1979年7、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并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和促进组织发展的学科是______A.社会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管理心理学D.工程心理学8、古典组织管理理论大师韦伯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理论”,集中表现该理论的著作是______A.《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B.《新教理论和资本主义精神》C.《一般经济史》D.《社会学论文集》9、我国“以人为本”的基本国策提出于______A.2004年B.2005年C.2006年D.2007年10、属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是______A.奖赏力B.法人代表力C.威胁力D.知识和个人魅力11、美国IBM公司提出“IBM意味着最佳服务”,这个信条教育、引导了员工的言行和态度,员工在工作中时刻注意着把自己的形象和组织的形象联系起来。
2022年秋10月自考00163管理心理学练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个体控制和调节自身情绪体验的能力是______A.智商B.情商C.财商D.逆商2、及时表扬或奖励与组织文化相一致的思想和行为,及时批评或惩罚与组织文化相违背的思想和行为,体现了组织文化建设心理机制中的A.重视心理强化B.激发从众心理C.培养认同心理D.注意心理定势3、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20世纪50~60年代先后出版了《管理的实践》、《管理效果》、《有效的管理者》等著作,提出的重要概念是______A.标杆管理B.绩效管理C.目标管理D.战略管理4、心理测验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是指______A.信度B.可靠度C.效度D.可信度5、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根据人的性格与职业选择的关系,提出了职业与性格匹配理论,他将人的性格类型划分为______A.6种B.7种C.8种D.9种6、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论的主要提出者是A.马斯勒奇B.德鲁克C.弗洛姆D.马斯洛7、在企业的识别系统中,属于企业文化的意识形态范畴的是A.CIB.MIC.VID.BI8、假设团体也称A.工作团体B.实际团体C.正式团体D.统计团体9、20世纪以后,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内部结构更加复杂,与外部联系也日益增强,社会化进程和专业化水平不断加快,西方的管理体制进入A.家长制行政领导B.经理制领导C.职业“软专家”领导D.专家集团领导10、对于性格特征粗暴急躁的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思想教育与管理方法应该是A.经常鼓励,多教方法B.严格要求,谨慎表扬C.表扬为主,防微杜渐D.肯定成绩,避开锋芒11、团队行为管理的核心课题是A.团队配合B.人际关系C.组织结构D.管理理论12、下列不同类型的意见沟通网络中,传播信息速度慢,适应工作变化较快的是______A.轮式网络B.环式网络C.Y式网络D.链式网络13、着重对行为目标的选择进行研究的激励理论是A.内容型激励理论B.过程型激励理论C.状态型激励理论D.强化型激励理论1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创者是A.马斯洛B.法约尔C.德鲁克D.詹姆斯15、我国“以人为本”的基本国策提出于______A.2004年B.2005年C.2006年D.2007年16、美国学者罗宾斯将团体区分为工作团体和______A.松散团体B.正式团体C.实际团队D.工作团队17、某电机工厂,为了激发全体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创作了厂歌、设计了厂标、厂服等等。
工作态度、心理契约、心理压力与管理(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1,分数:21.00)1.个体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是______∙ A.态度∙ B.作风∙ C.情绪∙ D.心理活动(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2.一个人对工作肯定、愉悦和满意的一般性态度是______∙ A.心理满意度∙ B.工作满意度∙ C.心情满意度∙ D.事业满意度(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工作满意度是指一个人对工作肯定、愉悦和满意的一般性态度。
3.对工作所产生的喜欢、热爱、厌恶等情绪体验称为______∙ A.感情∙ B.心情∙ C.认知∙ D.情感(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工作满意度的心理结构包括对工作的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
其中,情感是指对工作所产生的喜欢、热爱、厌恶等情绪体验。
4.1935年出版的《工作满意》专著的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______∙ A.托马斯∙ B.韦伯∙ C.赫波克∙ D.梅耶(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工作满意度早期的研究成果是美国心理学家赫波克于1935年出版的《工作满意》专著。
5.对工作的反应倾向是______∙ A.想法∙ B.情感∙ C.意向∙ D.意象(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工作满意度的心理结构包括对工作的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
其中,意向是指对工作的反应倾向,即个体准备做出何种行为反应。
6.人们对工作的认同与投入的程度是______∙ A.工作参与∙ B.工作认同∙ C.工作氛围∙ D.团队合作(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工作参与是人们对工作的认同与投入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