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件第12章教学文案
- 格式:ppt
- 大小:405.50 KB
- 文档页数:20
《微观经济学教案》课件一、引言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
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 教学时长:45分钟二、市场与竞争1. 市场概念:市场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买方和卖方通过交易商品或服务达成共识的行为总和。
2. 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为争夺消费者、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展开的竞争。
3. 市场竞争类型:垄断竞争、完全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
4. 教学时长:45分钟三、供需分析1.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商品价格与消费者购买数量的关系。
2.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商品价格与生产者供给数量的关系。
3. 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商品价格达到供给与需求平衡的状态。
4.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5. 教学时长:45分钟四、消费者行为1.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2. 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是指消费者在保持满足程度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愿意放弃的某种商品数量与另一种商品数量的比例。
3. 预算约束:预算约束是指消费者在收入有限的条件下,商品购买组合的约束条件。
4. 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指在预算约束条件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商品购买组合。
5. 教学时长:45分钟五、生产者行为1. 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精神。
2.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组合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3. 短期与长期生产:短期生产是指至少一种生产要素固定的生产;长期生产是指所有生产要素可变的生产。
4.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在市场上出售商品所获得的收入与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
5. 教学时长:45分钟六、成本分析1.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不随产量变化的生产成本;可变成本是随产量变化的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