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梯形图程序的设计方法s7-200
- 格式:ppt
- 大小:4.00 MB
- 文档页数:26
S7―200梯形图教学案例摘要:学生已经学过低压电气的电气原理图,如何将已学内容与新学的PLC编程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梯形图的编写,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者希望通过自己教学中的案例,为老师们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S7-200梯形图电气原理图关系学生已经学过低压电气的电气原理图,如何将已学内容与新学的PLC编程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梯形图的编写,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希望通过自己教学中的案例,为老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共同探讨PLC教学方式方法。
本次课程以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姚永刚主编的《机床电器与可编程序控制器》为教材,教学对象为大专机电类学生,以下将给出本堂课的讲课教案。
一、组织教学(2分钟)(一)师生问好(二)清点班级人数(三)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点二、相关知识点(8分钟)(一)PLC与继电器控制的区别:;元器件不同:硬件、软元件;元件触点数目不同:有限、无限;控制电路实施方式不同:重新接线、程序改编。
(二)S7-200的寻址方式(立即数寻址、直接寻址和间接寻址)(三)S7-200系列PLC内部软元件(I、Q、V、M、S、SM、L・・・)(四)S7-200V4.0的使用方法(演示)三、新课内容(28分钟)梯形图与电气原理图的关系(一)讲解PLC的梯形图语言与继器控制的电气原理图的联系选择一个典型的电气原理图包括主电路部分和控制电路部分。
1.设计符号表。
2.老师电脑上使用S7-200V4.0编程软件画出相应的梯形图,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学生。
3.老师评讲指出重点。
(1)气原理图的控制线路部分是从上到下的顺序,梯形图则是从左到右的顺序。
(2)符号表的使用(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梯形图与电气原理图的关系)(3)观察梯形图中触点的地址,明确该触点属于哪一类软元件(热继电器应属于I类,按钮也属于I类,接触器的线圈应属于Q类。
(4)形图要根据继电器控制的电气原理图编程。
(二)选择一个较复杂的电气原理图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要求每组上交编写的程序。
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设计报告学校: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院系:电气信息系专业班级:电机10-XX学号:姓名:一.题目名称用PLC改造Z3040X16型摇臂钻床的控制电路图。
具体的接触器-继电器控制系统详见《工厂电气控制设备》129页电路,试将其进行PLC改造。
二.任务要求1.列出输入输出I/O分配表,画出PLC硬件接线图,列出PLC程序清单及注释。
2.用S7-200编写摇臂钻床PLC程序梯形图。
三.确定总体方案1.分析控制对象(1)Z3040X16型摇臂钻床的动作是通过机、电、液进行联合控制来实现的。
(2)控制电路设有总起动按钮和总停止按钮(3)采用4台电动机拖动。
分别是主电动机、摇臂升降电动机、液压泵电动机及冷却泵电动机。
(4)摇臂的移动严格按照摇臂松开→移动→摇臂夹紧的程序进行,要求夹紧放松作用的液压泵电动机与摇臂升降电动机按一定顺序起动工作,由摇臂松开行程开关与夹紧行程开关发出控制信号进行控制。
(5)机床具有信号指示装置,对机床的每一主要动作作出显示,这样便于操作和维修。
(6)摇臂的夹紧放松与摇臂升降按自动控制进行,而立柱和主轴箱的夹紧放松可以单独操作,也可以同时进行。
2. Z3040×16型摇臂钻床的电气控制线路图如下图所示(1)主轴电动机M1的要求:单方向旋转,过载保护。
(2)摇臂升降电动机M2的要求:摇臂移动的过程必须是先松开摇臂,在移动,到位后摇臂自动夹紧。
电动机能正反转。
(3)液压泵电动机M3的要求:电动机能正反转,有过载保护。
四.PLC元器件分配及I/O口分配表分析Z3040X16型摇臂钻床,找出改用的PLC控制的输入、输出信号,共有14个输入信号,8个输出信号。
I/O分配表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名称代号输入点编号名称代号输入点编号SB1I0.0 中间继电器KA M0.0总启动按钮主轴启动按钮SB2I0.1 主轴接触器KM1 Q0.1KM2 Q0.2摇臂上升按钮SB3I0.2 摇臂上升接触器KM3 Q0.3摇臂下降按钮SB4 I0.3 摇臂下降接触器松开按钮SB5 I0.4 松开接触器KM4 Q0.4夹紧按钮SB6 I0.5 夹紧接触器KM5 Q0.5总停止按钮SB7 I0.6 电磁指示灯YA1 Q0.6主轴停止按钮SB8 I0.7 电磁指示灯YA2 Q0.7主轴停止按钮SQ1 I1.0摇臂上升限位SQ2 I1.1摇臂夹紧行程开关SQ3I1.2摇臂下降下限位SQ4 I1.3YA1开关SA1I1.4YA2开关SA2I1.5五.PLC 控制系统的硬件接线图根据PLC 的I/O 口分配表,绘制PLC (I/O 端子)的实际接线图,如下图所示SB2SB6 SB5 SB4 SB3SB7 SB8SB1 SQ1 SQ2 SQ3 SQ4SA1 SA2KAKM1KM2 KM3KM5 KM4 KM6KM7 L1L 2L3LI0.0 Q0.0I0.1 Q0.1I0.2 Q0.2I0.3 Q0.3I0.4 Q0.4I0.5 Q0.5I0.6 Q0.6I0.7 Q0.7I1.0I1.1I1.2 LI1.3 1L I1.4 2LI1.5 3L M六.程序框图和梯形图1.程序框图等待启动主轴转动主轴停止T37计时主轴和立柱松开KM4断开摇臂上升摇臂下降KM2断开KM3吸合主轴和立柱夹紧KM5吸合YA 段开KM1吸合KM1断开瞬断触点时间继电器计时KM4吸合2、梯形图测试结果记录如下:①QF1合闸时,电源指示灯HL1亮②按下SB2,KM1得电吸合,主轴点电动机旋转③按下SB8,KM断电,主轴电动机停转④按下SB3,KM5断开,KM4吸合,YA亮,再按下SQ2,KM4断开,KM2吸合,摇臂上升⑤按下SB4,KM5吸合,KM4吸合,YA亮,再按下SQ2,KM4断开,KM3吸合,摇臂下降⑥断开SB4/SB5一段时间后,KM5吸合⑦按下SB7,KM4吸合,YA 灭⑧按下SB7,整个电路停止工作七.心得体会八.参考资料[1] 田淑珍.S7-200PLC原理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 张晓娟.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3] 常晓玲.电气控制系统与可编程控制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可编程控制器(P L C)实验指导书浙江科技学院信电系PLC实验室2005.04目录实验一、Step7-Micro/Win编程软件使用练习 2 实验二、基本逻辑指令编程练习19 实验三、其它逻辑指令编程练习24 实验四、时间函数功能块的编程及基本应用28 实验五、计数器功能块的编程及基本应用32 实验六、功能函数的应用编程36 实验七、数据传送和移位指令的应用39实验八、可编程控制器顺序控制指令编程41实验九、交通信号灯的PLC控制46实验十、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及Y--△降压起动的PLC控制51实验十一、工业机器人模型PLC控制(1)——柱式机械手模型PLC控制54实验十二、工业机器人模型PLC控制(2)——点焊机模型PLC控制58附录A S7-200硬件接线参考62附录B S7-200编程快速参考信息62实验一、Step7-Micro/Win编程软件使用练习一、实验目的认识和初步掌握Step7-Micro/Win编程软件的使用,为完成后续S7-200PLC的编程实验做好准备。
二、实验要求加深对S7-200程序结构的认识,了解一个完整的程序包括哪几个部分。
熟悉Step7-Micro/Win编程软件菜单中的各菜单项及各种工具图标。
学会建立一个新项目,并能利用它来进行一些初步的编程和调试练习。
三、实验内容1、Step7-Micro/Win编程软件界面及功能(1)基本功能STEP 7—Micro/WIN的基本功能是协助用户完成开发应用软件的任务,例如创建用户程序、修改和编辑原有的用户程序,编辑过程中编辑器具有简单语法检查功能。
同时它还有一些工具性的功能,例如用户程序的文档管理和加密等。
此外,还可直接用软件设置PLC的工作方式、参数和运行监控等。
程序编辑过程中的语法检查功能可以提前避免一些语法和数据类型方面的错误。
梯形图中的错误处下方自动加绿色曲线,语句表中错误行前有红色叉,且错误处下方加绿色曲线。
软件功能的实现可以在联机工作方式(在线方式)下进行,部分功能的实现也可以在离线工作方式下进行。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PLC习题解答(S7-200系列PLC)第一章可编程控制器概述1-1、简述可编程的定义答:可编程控制器是取代继电器控制线路,采用存储器程序指令完成控制而设计的装置,具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功能,用于开关量控制、实际能进行逻辑运算,故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PLC。
87年新定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是带有存储器、可以编制程序的控制器。
它能够存储和执行命令,进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操作。
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1-2、可编程控制器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可靠性高,PLC平均无故障时间达10万小时;控制功能强,具有数值运算、PID调节;数据通信、中断处理,对步进电机、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实施控制;组建灵活:随时可扩展各种功能;操作方便:三种语言(LAD、STL、FBD)编程。
1-3、可编程控制器有哪几种分类方法?答:按I/O点数分类:小型机I/O<256点;中型机I/O在256~1024之间;大型机I/O>1024点;按结构分类:整体结构和模块结构;按用途分类:有通用型和专用型。
1-4、小型PLC发展方向有哪些?答:小型PLC向微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集成度更高、体积更小、质量更高更可靠、功能更强、应用更广泛。
第二章可编程控制器构成原理2-1PLC由哪几部分组成?答:PLC由五大部分组成:①、中央处理器CPU;②存储器;③基本I/O接口电路;④接口电路,即I/O扩展和通讯部分;⑤电源(+24V)。
2-2 PLC的I/O接口电路有哪几种形式?答:PLC的输入部分,有三种接口电路:①干结点式;②直流输入式;③交流输入式。
PLC的输出部分,有三种接口电路:①继电器式;②晶体管式;③晶闸管式输入、输出电路均采用光电隔离形式,以便保护PLC内部电路不受伤害。
2-3 PLC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答:PLC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①I/O点数、一般以输入、输出端子总和给出;②存储容量,有系统、用户、数据三种存储器,即用户可用资源;③扫描速度,即扫描周期,表示PLC运算精度和运行速度;④可扩展性:可扩展I/O接口、模数处理、温度处理、通讯、高速处理。
PLC编程:梯形图程序设计基础梯形图仿真继电器控制电路电动机启、停控制电路电动机启、停控制梯形图S7-200所接输⼊/输出设备图与S7-200梯形图关系的图⽰PLC控制的基本电路1 单输出⾃锁控制电路启动信号I0.0和停⽌信号I0.1持续为ON的时间般都短。
该电路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记忆”功能。
多地控制2 多输出⾃锁控制电路(置位、复位)多输出⾃锁控制即多个负载⾃锁输出,有多种编程⽅法,可⽤置位、复位指令3 单向顺序启\停控制电路1. 单向顺序启动控制电路是按照⽣产⼯艺预先规定的顺序,在各个输⼊信号的作⽤下,⽣产过程中的各个执⾏机构⾃动有序动作。
只有Q0.0启动后,Q0.1⽅可启动,Q0.2必须在Q0.1启动完成后才可以启动。
2. 单向顺序停⽌控制电路就是要求按⼀定顺序停⽌已经执⾏的各机构。
只有Q0.2被停⽌后才可以停⽌Q0.1,若想停⽌Q0.0,则必须先停⽌Q0.1。
I0.4为急停按钮。
4 延时启\停控制电路1.延时启动控制设计延时启动程序,要利⽤中间继电器(内部存储器M)的⾃锁状态使定时器能连续计时。
定时时间到,其常开触点动作,使Q0.0动作。
2.延时停⽌控制定时时间到,延时停⽌。
I0.0为启动按钮、I0.1为停⽌按钮。
3.延时启\停控制电路该电路要求有输⼊信号后,停⼀段时间输出信号才为ON;⽽输⼊信号0FF后,输出信号延时⼀段时间才OFF。
T37延时3 s作为Q0.0的启动条件,T38延时5 s作为Q0.0的关断条件。
5 超长定时控制电路S7-200 PLC中的定时器最长定时时间不到1 h,但在⼀些实际应⽤中,往往需要⼏⼩时甚⾄⼏天或更长时间的定时控制,这样仅⽤⼀个定时器就不能完成该任务。
下例表⽰在输⼊信号I0.0有效后,经过10 h 30 min 后将输出Q0.0置位。
T37每分钟产⽣⼀个脉冲,所以是分钟计时器。
C21每⼩时产⽣⼀个脉冲,故C21为⼩时计时器。
当10 h计时到时,C22为ON,这时C23再计时30 min,则总的定时时间为10 h 30 min,Q0.0置位成ON。
经验交流TechnicaICommunications《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8年第27卷第7期PLC控制中梯形图程序的编程方法和技巧肖丽仙(楚雄应用技术学院,云南楚雄675000)摘要:随着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广泛应用,让电气技术人员和工科学生熟练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方法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以SIEMENS公司的s7—200PLC为例,介绍了PLC梯形图编程法则及技巧,并通过分拣机控制程序实例,证明了熟练掌握PLC梯形图编程法则及技巧,对较快掌握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方法有较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PLC;梯形图;编程方法中图分类号:TP3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7241(2008)07—0129—04PrOgrammingMethodoftheLadderChartPrOgramofPLCXIAoLi.菇釉(ChuxiongApplicationandTechnologyCollege,Chuxiong675000,China)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programmingmethodoftheladderchartprogramofS7-200PLCofSIEMENScompany..Theprogrammingforasortingmachineisillustratedasanexample.Keywords: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ladderchart;methodofprogramming1引言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是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它特有的高可靠性、使用寿命长.搞干扰能力强等特征,适合在多种工业控制环境中使用…。
传统的由继电器一接触器控制的生产工艺过程,由于存在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灵活性差等缺点,已逐步被可编程控制器所取代。
目前,可编程控制器已成为工业自动化的强有力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