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续修郭姓家谱 序
- 格式:docx
- 大小:13.80 KB
- 文档页数:3
郭氏字辈大全(二):山西、安徽、湖南、江苏、浙江、河南、江西、内蒙古郭氏郭姓无论你在哪里,只要你姓郭;请点击上面“郭氏郭姓”关注,拥抱中华郭氏大家庭,和各地宗亲交流,携手同行,弘扬郭氏文化,共建繁荣郭氏,传播郭氏正能量,这里是免费“查家谱、阅古迹、读资讯”一站式宗亲互动平台。
郭氏字辈大全(二)山西山西吕梁:可兴士咸立,吉能宏茂年。
山西文水:广德长余庆,久远永乐兴。
山西临县郭家塔系:世九三龙升,明义赐其存,应文叠德时,鸿兴英杰忠,顺添伯智晓,泽唤典哲昆,灵品普誉谰,旌定扬国。
山西孝义高阳镇临水村:东社:鹏连贤兆瑞治政;南社:泗奉才崇德相政;西社:子川开昌运加庆。
后统一续为:清民安建光荣达步忠。
山西孝义河底村:绍有经龙绍俊杰。
山西孝义花寨:有恩常兴盛,富从勤俭生,代柏春灵应,芳振士裕永。
山西汾阳:荣华亦其昌,洪烈金鼎盛。
山西汾阳:内世系:尔帷有成式,家修其廷锡,克绍斯垂裕,升开乃作匹。
外世系:敏德开前范,彝行迪永图,昭明绪景祚,光大协贞符。
山西汾阳郭村士维公系(由子仪公34世孙至75世):维承子秀义,朝臣登大世,明万廷尔盛,可秉学之銮,有恩常兴盛,富从勤俭生,代柏春灵应,芳振士裕永。
山西汾阳东宋家庄仲宝公系:仲大颜天永,恒正世怀朝,秉九起清振,德厚多贤良,恩荣富贵长,庆平安广太,子孙承万邦。
山西兴县小善村:思明运昌君开廷凤(维守)(选章)(态曾)怀。
山西一支:贵连朋洪绍。
安徽安徽:子文之世其芳。
安徽:世斗家政守宗嗣(四)长兴武金殿全洪照。
安徽:亚传家尚义广德新文。
安徽合肥:宏金玉宝,兆建远强。
安徽合肥:绍文之子世其。
安徽肥东:廷应朝承家有道绍文志子世奇芳世光宗翼运成人瑞积善陪元乃致祥。
安徽芜湖:廷应朝承家有道绍文之子世其昌。
安徽芜湖:富贵文章泽。
安徽芜湖:孝有传家远、诗书礼仪长。
安徽巢湖:国义传书,延珍在学,继绍应祥,辉宏大泽,德高宗发,立志永富。
安徽繁昌、无为黑沙洲:乐居叔甫,世宗道启,元士新明德,在修齐治平,传家尚义,经国维文,一庭正大,先志克成。
录《严陵郭氏家谱》序跋文六篇(五)
录《严陵郭氏家谱》序跋文六篇(五)
郭氏家谱三编跋后
家谱之修,创自先父熙臣公①,条分缕晰,纲目瞭然,规模具矣。
越三十余年,族弟汝愚②,踵而继之,其中尚多未详之处,致恨阙如。
族众协议增修,今又十年矣,迺命榘③承其乏,榘不敢辞,因述先规模,举而增益之,阅数月而编成。
质诸族众,佥无异议,爰付书馆印刷之。
夫谱之设,原为敬宗收族,分辨亲疏,发潜德之幽光,作后人之模范,士食旧德,农服先畴,绵绵翼翼,本支百世,以期于无疆。
故略读颠末,俾后人之继起者,知所效法,而为世之敦宗睦族者劝。
中华民国十一年(1922)壬戍岁中秋节日,十七世孙成榘谨跋。
录自民国三编《严陵郭氏家谱》(1922)卷四④
(陈廷德点校)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①郭宏籍,邑庠生,学名昶,字镜古,号熙臣,道光己丑十月十六日生,宣统庚戍十二月十六日卒,享寿八十二岁(卷二,第十三页)。
②郭成第,邑庠生,学名晋,字汝愚,号雷石生,咸丰戊午七月廿八生,民国丙辰卒(卷二,第四十页)。
③郭成榘,廪贡生,学名希振,一名堃,号子方,咸丰甲寅五月生,民国壬申正月卒(卷二,第五十一页)。
④从此篇跋后文可知,《严陵郭氏家谱》由郭宏籍首修付梓(1879),由郭成第等续修付梓(1913),由郭成榘等再续修付梓而称为三编(1922)。
民国三续《严陵郭氏家谱》由郭宏昌等修成于1945年,付梓于1949年,此三续谱实为四修谱。
此跋后文,亦收录在民国三续《严陵郭氏家谱》(1949)卷四中,但标题被修改为《郭氏家谱二编跋后一》,实为误。
马营桥郭氏族谱修谱纪名鹤汀公讳东皋创修瀛州公讳文英增纂年月日未祥康熙丙午谱右之公讳獻吉编次兼之公讳兆吉增订广裔显裔显清显珠校正中立中和中达中育仝较乾隆戊辰谱瑞生公讳应泰殿魁公讳一元棠萼公讳棣鉴定大木公讳柟续编中道宗舜衮际渭辅振啟振世则克昌汝霖汝桂参校乾隆壬辰谱卫源公讳万年子太公讳坦仝辑振宗华宗耀宗光宗啟泰较阅乾隆庚戌谱十四世孙宗孔鉴定十五世孙际周际礼际孝采辑十六世孙克成行世祥世元世式参阅十七世孙士瑞士超金柱十八世孙镇荣德鹏编次纯棠纂修谱序吾族由元顺迄今三百有奇岁矣。
原居本县城南三十里亢村镇东北刘固堤。
后一祖讳隆因辟,为府庠廪生。
明初法严,遂寄居本府汲县。
后官至知州。
子孙虽住府西北十八里漫流村,户口差徭俱在本县南务社十甲。
一祖讳钦又分居本县城南七里永安村,登进士,官至御史数十年。
半,迁城中。
刘固堤犹有原遗一枝在焉。
族大丁多,居住星散,尤有取便,分跳各社。
始传家谱一枝一册,年深日久,有少。
首,数页有缺,未几板(版)见在。
数辈又不谱焉。
英思:父存日,建御史公祠堂,叙家谱,心所首重者也。
立会建祠事已有機,一疾不起。
嗟乎,堂谱之事未成,玉楼之计先请。
襄事告竣,英復约,與父同事者会積貲财,于万历三十九年冬创祠于大西关之路北,至万历四十三年夏立碑纪名。
谱从此不叙。
再延数年,迷宗失派骨月(肉)相残者有之,同宗结纳者不知。
英有何颜见先人于九泉,实为合族之不肖者。
因念:父志未终,不得已含羞冒议補其缺略。
若藻绘文工以俟高明者耳。
十一世文英谨識。
谱序余父修族谱年月日未书。
余忆其时谈御史公幼年役于县吏颁胙受笞,发愤读书,登进士。
晚学早成。
余觉欣欣然有感于心也。
时,余十二岁。
屈指计之,今已五十二年矣。
三十年前丁数未繁,不必谱也。
三十年后,屡遭凶岁,人相食。
适值伪顺焚劫掳掠,吾族之死于饥寒、死于疫疠、死于兵盗之屠戮、死于力役之奔驰。
及我清定鼎,惊魂未聚,吾族之室家尚多泽中鸿也,不暇谱也。
及余被逐旋里,有余闲可谱矣。
回思,余父常有遗命,曰:吾谱一枝一册。
郭姓族谱辈份字辈整理郭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
东周初年的虢序为郭姓得姓始祖。
郡望:太原郡、冯翊郡、华阴郡等堂号:尊贤堂等代表人物:郭子仪起源地:东虢、西虢、北虢得姓始祖:虢叔、郭序松柏盘根大芝兰奕叶光忠贞绳祖武孝友振家风仲仕谏怀闻甫百裹隋天定朝清廉启国家修廷献文明行必笃有克成用垂式毂宜而子孙以介景福江西: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五都镇六都村郭氏字辈:金玉满堂广东:东莞市郭氏字辈:嗳.羽.嵩.鸿.槐.致.卫.登.法.文.士.玉.大.有.增.道.德.仁.议.新12辈;立.晋.勋.功.志.沂.阳.福.泽.旺.尚.忠.礼.智.信.怀.惠.永.世.常广州市郭氏字辈:贤杨卓述麟仕英继中山市郭氏字辈:徳盛益荣昌深圳市郭氏字辈:邵先烈欲远荣太元传祖训江门市郭氏字辈:惟学承在善新明德珠海市郭氏字辈:必定长久天开景运汕头市郭氏字辈:必定长久天开景运佛山市郭氏字辈:惟学承在善新明德惠州市郭氏字辈:立本习能迪强湛江市郭氏字辈:功崇业广本立德明家安国正世永天平吉祥仁寿忠义礼文继述有志瑞启长春湖北:湖北浠水:立本习能迪强湖北黄梅:惟学承在善新明德湖北孝感:功崇业广本立德明家安国正世永天平吉祥仁寿忠义礼文继述有志瑞启长春山东:山东日照:奎绍郭源公建长章和敬其相惟衍仁德家道隆昌山东枣庄:明学振万方依允山东郯城:传家慎科首永保征世文山东巨野:耀念本培元长成山东鱼台:云效桂怀庆兴玉传记广召显润凡祥福建:福建安溪:孟居资允本世仲志一懋尔颜伯克绍贻谋景福介思延及子孙永年保福建龙溪:登科及第显扬祖德福建泉州晋江县石湖郭厝人:南遗渊源介太肖俞恭胤启天仕光载添清枝温良守世勤俭传家荣宗耀祖继续美增华立功绍德行懿言嘉追先溯本锡尔福遐陕西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鱼河峁:永昌周文可世万长有凤子兰伯战成治:旺:保:东:欣:耀:继:怀:昭:秉:育:昆:彦:昊:忠:建:奇:明:俊:金。
陕西商州麻街:君奉新春辅(红)喜。
马营桥郭氏族谱修谱纪名鹤汀公讳东皋创修瀛州公讳文英增纂年月日未祥康熙丙午谱右之公讳獻吉编次兼之公讳兆吉增订广裔显裔显清显珠校正中立中和中达中育仝较乾隆戊辰谱瑞生公讳应泰殿魁公讳一元棠萼公讳棣鉴定大木公讳柟续编中道宗舜衮际渭辅振啟振世则克昌汝霖汝桂参校乾隆壬辰谱卫源公讳万年子太公讳坦仝辑振宗华宗耀宗光宗啟泰较阅乾隆庚戌谱十四世孙宗孔鉴定十五世孙际周际礼际孝采辑十六世孙克成行世祥世元世式参阅十七世孙士瑞士超金柱十八世孙镇荣德鹏编次纯棠纂修谱序吾族由元顺迄今三百有奇岁矣。
原居本县城南三十里亢村镇东北刘固堤。
后一祖讳隆因辟,为府庠廪生。
明初法严,遂寄居本府汲县。
后官至知州。
子孙虽住府西北十八里漫流村,户口差徭俱在本县南务社十甲。
一祖讳钦又分居本县城南七里永安村,登进士,官至御史数十年。
半,迁城中。
刘固堤犹有原遗一枝在焉。
族大丁多,居住星散,尤有取便,分跳各社。
始传家谱一枝一册,年深日久,有少。
首,数页有缺,未几板(版)见在。
数辈又不谱焉。
英思:父存日,建御史公祠堂,叙家谱,心所首重者也。
立会建祠事已有機,一疾不起。
嗟乎,堂谱之事未成,玉楼之计先请。
襄事告竣,英復约,與父同事者会積貲财,于万历三十九年冬创祠于大西关之路北,至万历四十三年夏立碑纪名。
谱从此不叙。
再延数年,迷宗失派骨月(肉)相残者有之,同宗结纳者不知。
英有何颜见先人于九泉,实为合族之不肖者。
因念:父志未终,不得已含羞冒议補其缺略。
若藻绘文工以俟高明者耳。
十一世文英谨識。
谱序余父修族谱年月日未书。
余忆其时谈御史公幼年役于县吏颁胙受笞,发愤读书,登进士。
晚学早成。
余觉欣欣然有感于心也。
时,余十二岁。
屈指计之,今已五十二年矣。
三十年前丁数未繁,不必谱也。
三十年后,屡遭凶岁,人相食。
适值伪顺焚劫掳掠,吾族之死于饥寒、死于疫疠、死于兵盗之屠戮、死于力役之奔驰。
及我清定鼎,惊魂未聚,吾族之室家尚多泽中鸿也,不暇谱也。
及余被逐旋里,有余闲可谱矣。
回思,余父常有遗命,曰:吾谱一枝一册。
郭氏家谱辈序表郭姓的由来一、得姓渊源1、出自夏、商时代郭支与郭崇的后代。
据《姓氏考略》记载:'夏有郭支,见《抱朴子》。
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
'看来,郭姓早在我国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
2、以居处为氏。
拒《风俗通》上记载:'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
'郭,字义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为氏。
在我国大多数的姓氏起源中,这种现象是比较少的。
3、来自炎黄,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帝姬姓后裔。
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叔(一说虢仲)于西虢,虢仲(一说虢叔)于东虢。
周平王时,郑武公功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今河南新郑,此时平王也不得不认可,并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分封给郑武公。
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于是,位于南方的楚国,从楚庄王时起不断发动对周的战争,兼并了周围许多国家。
被分封给郑国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
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作为补救。
由此,号曰'虢公'。
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遂有郭氏。
西虢,亦称成虢,在西周灭亡之后,也向东迁移,建都上阳,史称南虢。
后被晋国所灭。
西虢东迁时,还有虢国支族留居原地,史称小虢。
后被秦所灭。
这些虢国的后代,均以郭为姓。
4、出自冒姓或改姓。
如后梁有成纳,后冒姓郭氏;后晋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汉姓;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随母适郭氏,故改姓郭。
5、出自古郭国。
二、迁徙分布春秋战国时期,郭氏除留居于今河南、陕西、山西省外,已播迁于山东、河北。
至秦、汉时,郭氏有部分人徙居江南。
汉代及其以后的较长时期内,太原一直是郭氏的发展繁衍中心。
此外,郭氏在汉代又有居于今内蒙、甘肃、四川、安徽者。
三国时吴国有富春人(今属浙江)郭成。
晋代有武昌人(今属湖北)郭翻,闻喜人(今属山西)郭璞于西晋末避乱徙居建康(今江苏南京)。
唐初与唐末,河南郭氏曾两次向福建迁徙:一是唐总章年间光州固始人郭淑翁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在龙溪郭埭乡安家落户,又有将将佐郭益,亦随陈氏父子入闽;一是郭嵩随王审知从弟王想入闽,家于新宁,子孙传衍于仙游、莆田及南安之蓬岛乡。
郭姓字辈查询顺序
1.在福建安溪,郭姓字辈查询顺序:孟、居、资、允、本、世、仲、志、一、懋、尔、颜、伯、克、绍、贻、谋、景、福、介、思、延、及、子、孙、永、年、保。
2.在湖南上湘,郭姓字辈查询顺序:启、秀、端、正、存、真、葆、良、诗、书、济、美、孝、友、聊、芳、英、俊、绳、立、家、声、代、扬、祖、功、宗、德、上、锡、恩、光。
3.在湖北孝感,郭姓字辈查询顺序:功、崇、业、广、本、立、德、明、家、安、国、正、世、永、天、平、吉、祥、仁、寿、忠、义、礼、文、继、述、有、志、瑞、启、长、春。
4.在河南开封,郭姓字辈查询顺序:世、田、好、三、云、书、中、先、有、文、道、德、全、家、宝、万、代、永、乐、祥。
5.在山东日照,郭姓字辈查询顺序:奎、绍、郭、源、公、建、长、章、和、敬、其、相、惟、衍、仁、德、家、道、隆、昌。
郭姓的字辈还有很多,这里只选取了5个地区的字辈,郭姓在我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个省份,一共占了全国郭姓人口的39%,其次都分布在四川、广东、山西、辽宁、安徽、吉林。
郭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
截止到2015年,郭姓的人口达到1490余万,是中国第17大姓,大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15%。
然而在宋版的《百家姓》中,郭姓位列第144位,这些年来郭姓人口不断壮大,姓氏的排名也有所提升。
在《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收入了郭姓历代名人397名,占总名人数的0.87%,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八位。
郭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63%,排在第四十位;郭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75%,排在第二十六位;郭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78%,排在第二十九位。
2005年续修郭姓家谱序
据考,郭姓从黄帝(轩辕氏)传至十九世周文王弟虢叔受封于虢,或曰郭公,因以为氏,为郭姓始祖,得姓三千余年。
姓氏位列全国第十八位,台湾第十位,而且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也有乔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摘自《平乐郭氏家谱》)
我嵩县大章东湾郭姓始祖郭均节,祖籍山西,郭子仪之后。
明洪武年间,朝廷大迁民时应召南迁,与族人砸锅分别,怀揣锅片由山西洪洞县之大槐树下徙于嵩县大章乡东湾村刘坪自然村,择基定居,并且告诫子孙以“烂郭”与天下郭姓认宗,又订下“均洪子世龙,耀凤永振崇,长殿维国仕,锡鹏克天庭”二十个字号代代相传,立碑修谱,昭示子孙。
现已传至十五代,人口众多,支派畅茂。
嵩县大章的甲山、下营、后瑶、杨庄、大章街、牛头沟,板桥洼、马石沟崔碾、麦仁场、刀刃沟、旺坪村,大章西洼,旧县乡的西店,马店、寺上的小峡,栾川县的养子沟、合峪、庙湾、小河郭家村,均有郭均节后裔族人定居,另外,还有族胞到三门峡市、海南省海口市居住。
郭姓已成为我们这一带,边门多,人稠,辈繁的一大族系。
我们后瑤郭姓支系从第四代世兰爷(约在1746年)定居于杨庄村后瑶自然村由一丁分七门,传至八代。
然而,我郭姓所修的碑铭,谱文,遭遇建国初修建大章人民会堂和文化大革命的两次破坏,几乎遗失殆尽,如东湾的第四代(世字辈)除长门,六门外,二三四五门的后人均部知到哪里去了,而下营支系。
旧县支系中间的先人不知道姓名,实乃千古遗憾!
国无史不能昭信纪实,家无谱则不能重本笃(du)亲!像这样族众繁盛,见面不知其家亲,呼唤不知辈分之长免,甚至将祖号起名给子孙而呼唤、谩骂,岂不耻笑于世,怎免后人。
家修谱,人心所向,时不可待!上世纪末几番续写未成,今年春,经族人努力,终于装订成册,分配族众珍藏,从今以后须当记,若给子孙起名时,必细阅家谱,免得犯上;而且,亲友交往,尊卑有所分明,亲疏有所分,不忘本,不乱伦,弘扬精神文明,更期望后人,继此大业,世代相传,使其千秋不泯,光前裕后,永世流芳。
请记住: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
祖训家规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祖训昭昭,永远铭记,郭氏子孙,代代相传,一体遵守,不得违犯!
(一)热爱祖国,忠于民族。
(二)读书明理,举止文明。
(三)诚实忠厚,品性端正。
(四)恪守职责,廉洁奉公。
(五)孝顺父母,严教子女。
(六)尊法守纪,禁毒戒烟。
(七)弘扬正气,坚守信誉。
(八)兄弟团结,妯娌和睦。
(九)勤俭持家,艰苦创业。
(十)礼貌待客,乐于助人。
原排二十代字号
均洪子世龙,耀凤永振崇,长殿维国仕,锡鹏克天庭。
后续二十代字号
献福东泰升,斌才英杰兴,
禄奉万寿松,乾宝贵忠卿。
后瑤村振辈郭福克敬撰
2005年3月20日夜
2015年4月15日子时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