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上 用“四舍五入”法试商
- 格式:ppt
- 大小:857.50 KB
- 文档页数:1
用“四舍五入”法试商(1)(第4课时)导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课前预习请同学们自己思考,如果你用一个3位数除以另一个3位数,得到的商是2.356,那么在做四则运算时要怎样处理这个商呢?二、引入新知识在课前预习中,同学们已经思考了“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问题。
接下来,老师将讲解如何用“四舍五入”法试商。
首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小数的特点:小数是一种有限的分数,即小数有分数的形式,而除法就是一种分数的运算。
所以,在进行除法时,我们得到的商可能是一个有限的小数,也可能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会采取一个更为简便的方式,将这个小数精简为一个比较好计算的数。
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当我们想要计算这个小数时,我们可以先将小数后面的位数省略掉,得到一个更简单的数。
这个方法就是“四舍五入”法。
三、运用方法“四舍五入”法就是指:如果要保留小数点后n位,那么我们先找到小数点后第n+1位的数(称为“截止位”),然后将它与小数点后第n位的数进行比较。
如果截止位的数大于等于5,那么将小数点后第n位的数加1;如果截止位的数小于5,那么直接舍去小数点后第n+1位。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要将2.356这个小数精简到小数点后2位,那么我们就要找到小数点后第3位,即第5位,这个数字为6。
因为6大于5,所以我们需要将小数点后第2位的数字5加1,得到2.36。
再比如,如果要将4.99999精简到个位,那么同样我们需要将小数点后第2位的数字进行比较。
因为9大于等于5,所以我们需要将小数点后第1位的数字加1,即将4.99999“四舍五入”为5,使得结果更加精简。
四、课堂练习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例题:如果我们用129除以56,得到的商是2.30357,将这个商精简到小数点后2位,应该得出什么结果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用“四舍五入”法试商,得出结果后提交给老师检查。
五、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完成练习册第8页,第6题,并熟练掌握“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四舍五入试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四舍五入试商》,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除以三位数。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中,可以先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从而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转化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运算,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一位数的除法计算。
但学生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时,可能会出现计算困难的情况。
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例理解并掌握“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以及如何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转化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运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除以三位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例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以三位数。
2.教学难点:学生能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引导发现法、实例教学法和练习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例,发现“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然后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一位数的除法运算,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两位数除以三位数的除法运算。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观察实例,发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中,可以先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从而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转化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运算。
《四舍五入试商练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5页)练习三1-7题。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五课时。
是在学生学习了“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以后,进行强化的练习。
【教学目标】⒈通过练习,能正确进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进一步的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⒉在对自己和他人计算分析的过程中提高辨析、归纳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3能运用所获得的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逐步形成计算技能,提高运算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准备】,学习任务单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基本练习。
1 说一说下面各数分别接近哪个整十数。
23,38,47,52,64,81学生口答。
全班评议。
说一说什么是“四舍五入”法。
2 竖式计算。
32 )99 47)214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全班评议。
回顾除法竖式计算过程(一除二乘三减四比),强调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二、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练习。
1 做练习三的第1题。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小组交流,全班评议。
批改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分别是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的。
2 做练习三的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全班评议。
重点让学生理解先计算出每天播出的时间。
3 做练习三的第3题。
(1)独立审题,理解题意。
(2)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3)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4 做练习三的第4题。
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要求一组一组对比着做。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答案。
比一比,每组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掌握如何判定商的位数。
三、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
1做练习三第5题。
(1)学生想想每题的商是几位数,然后指名回答。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集体评议,强调试商的方法。
2练习三第6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用四舍五入法试商(一)》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用四舍五入法试商(一)》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第4课时用四舍五入法试商(一)
教学内容:
第12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的试商方法,初步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
2、在学会试商的基础上尝试让学生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初步学会计算的方法;
3、通过交流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的试商方法。
难点: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的试商算理。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 4 课时用“四舍五入”法试商(一)教课内容:第 12 页例 1、“试一试”和“练一练” ,练习三第 1-3 题。
教课目的:1、在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的试商方法,初步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2、在学会试商的基础上试试让学生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初步学会计算的方法;3、经过沟通合作等活动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态度。
教课重难点:要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的试商方法。
难点: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的试商算理。
课前准备:课件。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激发兴趣1、准备题训练96 ÷30= 192 ÷40=2、讲话:新学期开始了,几个同学正在一同拟订念书计划呢。
电脑出示例题情境图,你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碰到的数学识题吗?二、研究算法,掌握算理1、依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识题。
发问:从这幅图中你认识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解决的数学识题?小芳说:“这本书一共 96 页。
”小云说:“我计划每日看 32 页。
”学生提出用除法解决的数学识题,并口头列式。
教师板书: 96÷322、研究问题解决方法。
(1)第一种方法:“四舍”试商法。
①讲话:我们先来研究 96÷ 32 如何列竖式计算。
板书竖式。
发问: 96÷32 与我们前几节课学过的除法有什么不一样?(前几节课学习的算式中除数是整十数,而这道题除数不是整十数)讲话:除数不是整十数,我们能够把它看作靠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那么32 接近几十?(靠近30)在除数 32 上边用色笔板书: 30。
想想: 96÷30 应当商几?这个 3 是否是 96÷32 的商,还不可以确立,因此是试商。
自己在书上用铅笔算一算。
②学生试试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③讲话: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解法和同学们向来分享?指名介绍计算过程,边说教师边达成板书。
④讲话:我们还应当验算一下,看看算得对不对,下面各自验算。
4、四舍五入试商-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四舍五入原理;2.理解原数的舍入结果的确定方法;3.具有四舍五入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四舍五入原理;2.原数的舍入结果的确定方法。
三、教学难点1.四舍五入的理解和运用;2.原数的舍入结果的确定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小明去商场买东西,他发现很多商品价格都是带有小数点的,而商场的收银员在结账时常常会将小数点后面的数字舍去,特别是最后一位,有时甚至会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什么是“四舍五入”。
2. 引入四舍五入原理针对小明的购物体验,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入四舍五入原理:首先,让学生回想小明在结账时,如果原价是15.52元,而收银员确定的结账价却是15.5元的话,小明会不会产生疑惑呢?这是因为,收银员在结算时将小数点后的数字舍去了。
其次,引入四舍五入原理,即:将某个数值四舍五入到某一位数的方法,可以通过思考下面这个例子来进一步讲解。
例如,我们需要将7.4567四舍五入到百位,即找到这个数离7.5最近的数字,通过判断小数部分是否大于等于0.5,然后考虑整数部分的奇偶性,来确定舍入结果,这样就得到了四舍五入后的结果为7.46。
3. 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四舍五入规律接下来通过一系列练习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四舍五入规律,比如让学生寻找数字4和5的位置,然后画出数轴并标记出重点位置,巩固数字大小与舍入位置的关系,之后通过测试练习进一步扩展应用方法。
4. 小结最后,通过对本课学习的知识要点进行小结,强化学生的记忆,让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的四舍五入运算思路。
五、教学反思整个课堂我主要采用了引发思考、探究问题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在引入四舍五入原理的部分,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自然而然地理解四舍五入的概念和规律,达到认知目标。
同时,通过练习测试等方法,达到了学生操作技巧和应用方面的目标。
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生动的数字故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