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考文学概论b试卷(精选)
- 格式:docx
- 大小:26.21 KB
- 文档页数:10
院、系领导A/B卷审批并签名广州大学2010-2011 学年第2 学期考试卷课程考试形式(开卷/闭卷,考试/考查)学院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题次―二二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评卷人分数1010203030100评分—、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1.结构:2.戏剧冲突:3.文学流派:4.浪漫主义:5.文学:二、填空题(10分,每小题I分)1.浪漫主义文学的“表现性”主要体现在“”和“”两个方面。
2.孔子谈论文学功能的著名观点是诗、、、。
3.根据戏剧冲突的性质和特点,可将戏剧分为、、o4.艾布拉姆斯认为,在西方文学史上有两种关于文学的隐喻,它们是、。
5.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以的形象和形态,通过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
6.象征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是通过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意义。
7.如果说论文的主体是报告者,小说的主体是说故事者,诗歌的主体是自语者,那么散文的主体则是以的姿态出现的。
8.弗洛伊德认为,文学创造与“”有关。
9.诗是用讲究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含蓄地表现情感与思想的文体。
10.从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上解释什么是文学,中国有“”说,西方有 ""说。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J”)1.衡量艺术真实的三个测度是:①心理②反映③表现④认知⑤审美2.文学形象的基本特点是:①间接性②心象性③符号性④典型性⑤概括性3.关于诗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①诗歌是最重要也是最古老的一种文学样式②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古代诗歌都以抒情言志为主流③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对语言的要求最为讲究④中国古代诗学极为推崇意象⑤朱光潜是诗歌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
4.艾布拉姆斯提出的四类文学观念有:①模仿说②表现说③审美说④实用说⑤客观说5.叙事文本的现象层体现为:①情感的抒发②行动的人物③发展的情节④变换的环境⑤故事的高潮6.巴尔扎克将19世纪的欧洲文学按照风格划分为:①形象文学②观念文学③折中主义的文学④叙事文学⑤抒情文学7.下面观点属于现实主义文论的有:①严格摹写现实②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③诗歌是幻想和情感的白热化。
文学概论》题库含答案第一章文学的性质一、名词解释1.文学的认识性2.文学的倾向性3.文学的实践性4、文学的情感性5.文学的形象性二、选择题1.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认识性和(AB)A.倾向性B.实践性C.艺术性D.理论性2.“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这句话的言说者是(A)A.恩格斯B.马克思C.列宁D.别林斯基3.作为文学的媒介,语言深刻、全面地影响着文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文学呈现出有别于其他艺术的间接性和(AB)A.精神性B.蕴藉性C.审美性D.艺术性4.“文学把你投入战斗;写作,这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一旦你开始写作,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已经介入了。
”这句话的言说者是(B)A.鲁迅B.萨特C.马克思D.斯大林三、判断题1.、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是对社会生活状况的反映,而如《山海经》等作品则不是对现实的反映。
(X)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V)3.文学的倾向性只与作家的所具有的特定阶级立场、思想感情和价值取向有关。
(X)4•在阶级社会中,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阶级性。
(V)5.文学的真实性是指对社会生活进行自然主义的照抄。
(X)6.文学形象来源于生活中的真实形象,所以它只与社会生活有关。
(X)四.简答题1.简述艺术直觉与科学直觉的区别2.如何理解文学的认识性?3.如何理解文学的倾向性?4.如何理解文学的实践性?五、论述题1.请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的特点?六、材料题:1.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然非多读书,多理,则不能极其至。
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
诗者,吟咏情,也。
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请分析该段材料蕴含的观点。
第二章文学的价值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文学的价值2、文学的功能3、文学认识功能4、文学的教育功能二、选择题:1、“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文学概论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A. 《哈姆雷特》B. 《罗密欧与朱丽叶》C. 《奥赛罗》D. 《麦克白》2.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体现了哪种文学理论的观点?A. 形式主义B. 接受美学C. 结构主义D. 后殖民主义3. 在文学创作中,“现实主义”流派强调的是:A. 情感的直接表达B. 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C. 语言的华丽修饰D. 想象力的超现实运用4. 下列哪位作家不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弗吉尼亚·伍尔夫B. 詹姆斯·乔伊斯C. 爱德加·爱伦·坡D. 弗朗茨·卡夫卡5. “象征”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通常包括以下哪项?A. 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B. 作为故事发展的转折点C. 暗示更深层的意义或主题D. 增加文本的娱乐性6. 文学中的“叙事视角”指的是:A. 故事发生的地点B. 故事的叙述者和叙述方式C. 故事的主要角色D. 故事的情节结构7. 下列哪项不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A. 爱情B. 战争C. 经济危机D. 自然8.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观点主要与哪个文学流派相关?A. 浪漫主义B. 现实主义C. 象征主义D. 新批评9. 在文学作品中,“悬念”的设置通常用于:A. 增加故事的可信度B. 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C. 反映作者的个人经历D. 展示角色的心理变化10. 下列哪位批评家不是新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A.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B. 海登·怀特C. 米哈伊尔·巴赫金D. 特里·伊格尔顿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文学中“象征”和“隐喻”的区别。
12. 描述一下文学理论中的“新批评”学派的主要观点。
13. 解释“叙事结构”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4. 论述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在主题、风格和技巧上的不同。
阳光学院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考试B 卷课程名称 中国文化概论(闭卷)年级专业 考试日期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累分人题分 3010 10 30 20100 得分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教师注意事项:请按照阳光学院试卷评阅要求操作。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空1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栏上)1.“文”的本意是“错画”,也就是( )。
A.花纹B.文采C.文章D.文化 2.中国北方农业的农耕文化是( )。
A.稻作型B.麦黍型C.菽稷型D.稻谷型 3.统一的国家出现了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局面,是发生在( )。
A.先秦时期B.东汉时期C.唐宋时期D.元明清时期 4.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距今大约( )。
A.1万年B.2万年C.5万年D.7万年………………………………………………………………装……订……线……内……不……要……答……题…………………………………………………………得 分 评卷人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5.曾被汉武帝派往西域,为打通著名的“丝绸之路”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唐蒙B.张骞C.张衡D.司马相如6.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伟大著作是()。
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千金药方》D.《神农百草经》7.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
A.毕弄B. 韩信C. 蒙恬D. 蔡伦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诗经》组成部分的是()。
A.诗B. 风C.雅D. 颂9.我国地势主要特征()。
A.东高西低B.中高东低C. 西高东低D.北高东低10.我国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A.《大清律》B.《大清刑律》C.《大清律例》D.《大清刑法》11.中国化最彻底的佛学宗派是()。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B卷)一、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1.文学:2.艺术真实:3.文学性:4.叙述频率:5.文学消费: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来源的三位哲人是、、。
2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包括、、、。
3.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摹仿的世界有三种_____ 、_____ 、____ 。
4.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发展的两条路线是_______、________。
7.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
8.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
9.关于文艺起源的主要观点有、、、。
10.文学批评的多种形态包括、、、、。
11.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历史上的主要悲剧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学期待视野的三个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的“二为”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依据表演方式,戏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依据形式划分,诗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标准是、。
20.文学接受发生的主体因素包括、、。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1.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映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构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3.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4.表现文学风格的具体话语情境包括:①词语运用②体裁选择③结构安排④形象创造⑤社会状况5.艺术灵感的主要特征包括:①突发性②直觉性③迷狂性④情感性⑤创造性6.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表现在:①反映对象②反映方式③作用特点④材料来源⑤思维形式7.依据作品内容,诗歌可分为:①自由诗②抒情诗③格律诗④叙事诗⑤哲理诗8.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①期待视野②对话欲望③思想正确④情感丰富⑤见仁见智9.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提出的主要理论观点有:①文学性②陌生化③本体论④细读法⑤主体论10.作者中心论强调的主要方面是:①主体心灵②作家经历③个性气质④读者反应⑤艺术天才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10分)1.简述影响文学发展的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具体制约关系。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哪一项?A. 客观性B. 主观性C. 创造性D. 逻辑性2. 下列哪部作品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百年孤独》C. 《悲惨世界》D. 《安娜·卡列尼娜》3. 以下哪位作家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鲁迅B. 莫言C. 村上春树D. 张爱玲4. 文学创作中“灵感”的作用是什么?A. 决定性作用B. 辅助性作用C. 无作用D. 可有可无5. 以下哪种修辞手法不属于比喻?A. 明喻B. 暗喻C. 拟人D. 对比6. 以下哪一项不是文学批评的功能?A. 指导创作B. 评价作品C. 娱乐消遣D. 教育引导7. 以下哪种文学形式属于叙事文学?A. 诗歌B. 小说C. 散文D. 戏剧8. 以下哪位诗人不属于浪漫主义?A. 李白B. 杜甫C. 拜伦D. 雪莱9. 以下哪种文学理论不属于结构主义?A. 形式主义B. 符号学C. 叙事学D. 接受美学10. 以下哪部作品是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荒原》B. 《老人与海》C. 《等待戈多》D. 《尤利西斯》答案:1. C2. B3. A4. B5. D6. C7. B8. B9. D 10. 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文学作品的三个层面包括语言层面、形象层面和______。
2. 现实主义文学主张通过______来反映社会现实。
3.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______和形式的创新。
4.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______和节奏。
5. 叙事文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人物、情节和______。
6. 文学批评的三个主要功能是指导创作、评价作品和______。
7.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的自由表达和对______的追求。
8. 象征主义文学通过象征和暗示来表达作品的深层意义。
9.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
10.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文学作品的接受和解读过程中的______。
单选题寓言《守株待兔》中的“守株者”是A: 圆型人物B: 典型人物C: 表意人物D: 性格人物E:单选题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A: 刘勰B: 曹丕C: 司空图D: 刘熙载单选题在作品上加以点评、批注的批评方法被称为A: 诠释式批评B: 评点式批评C: 印象式批评D: 即兴式批评E:单选题一般说来,特别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强调直抒胸臆的是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象征主义E:单选题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是 ___文本A: 象征型B: 表现型C: 再现型D: 创意型单选题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是()A: 情景交融B: 虚实相生C: 韵味无穷D: 典雅古朴单选题叙事的三个层面是A: 叙述语言、叙述内容和叙述动作B: 叙述时间、叙述视角和叙述标记C: 故事、人物和结构D: 事件、情节和情景E:单选题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A: 结构B: 声音C: 故事D: 视角在西方文论史上,第一次对艺术表现说作出完整解释的理论家是A: 德谟克利特B: 柏拉图C: 欧盖尼.弗尔龙D: 柏格森单选题叙事作品中时间的特征是它的二元性:一个是本文时间,一个是()A: 线性时间B: 讲述时间C: 对话时间D: 故事时间单选题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提出的美学的观点和()的观点是文学批评中具有宏观视野的一种原则和方法论. A: 哲学B: 历史C: 科学D: 客观单选题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A: 王维B: 李白C: 司空图D: 王昌龄E:单选题意大利诗人但丁认为诗有四种意义,它们是A: 字面意义、譬喻意义、道德意义、奥秘意义B: 语音、修辞、语法、逻辑C: 表层意义、深层意义、言内之意、言外之意D: 审美意义、认识意义、教育意义、伦理意义E:单选题人们通常说的“文学语言”是指A: 文学中的语言B: 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C: 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D: 诗化的语言E:单选题刘勰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八种的根据是A: 语言表现B: 体裁类型C: 结构安排D: 形象创造判断情感把握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对象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判断文学理论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判断文学是审美的,所以从目的看,它完全是无功利的.判断视角的特征是作者决定的文体选用是布局安排的前提判断叙述者就是指作者.判断形式美是美的一个范畴.判断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于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判断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判断作家只要完成了写作,也就是完成了一部文学作品单选题寓言《守株待兔》中的“守株者”是A: 圆型人物B: 典型人物C: 表意人物D: 性格人物E:单选题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A: 刘勰B: 曹丕C: 司空图D: 刘熙载单选题在作品上加以点评、批注的批评方法被称为A: 诠释式批评B: 评点式批评C: 印象式批评D: 即兴式批评E:单选题一般说来,特别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强调直抒胸臆的是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象征主义E:单选题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是 ___文本A: 象征型B: 表现型C: 再现型D: 创意型单选题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是()A: 情景交融B: 虚实相生C: 韵味无穷D: 典雅古朴单选题叙事的三个层面是B: 叙述时间、叙述视角和叙述标记C: 故事、人物和结构D: 事件、情节和情景E:单选题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A: 结构B: 声音C: 故事D: 视角单选题在西方文论史上,第一次对艺术表现说作出完整解释的理论家是A: 德谟克利特B: 柏拉图C: 欧盖尼.弗尔龙D: 柏格森单选题叙事作品中时间的特征是它的二元性:一个是本文时间,一个是()A: 线性时间B: 讲述时间C: 对话时间D: 故事时间单选题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提出的美学的观点和()的观点是文学批评中具有宏观视野的一种原则和方法论. A: 哲学B: 历史C: 科学D: 客观单选题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A: 王维B: 李白C: 司空图D: 王昌龄E:单选题意大利诗人但丁认为诗有四种意义,它们是A: 字面意义、譬喻意义、道德意义、奥秘意义B: 语音、修辞、语法、逻辑C: 表层意义、深层意义、言内之意、言外之意D: 审美意义、认识意义、教育意义、伦理意义E:单选题人们通常说的“文学语言”是指A: 文学中的语言B: 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C: 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D: 诗化的语言E:单选题刘勰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八种的根据是A: 语言表现C: 结构安排D: 形象创造判断情感把握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对象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判断文学理论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判断文学是审美的,所以从目的看,它完全是无功利的.判断视角的特征是作者决定的判断文体选用是布局安排的前提判断叙述者就是指作者.判断形式美是美的一个范畴.判断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于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判断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判断作家只要完成了写作,也就是完成了一部文学作品单选题寓言《守株待兔》中的“守株者”是A: 圆型人物B: 典型人物C: 表意人物D: 性格人物E:单选题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A: 刘勰B: 曹丕C: 司空图D: 刘熙载单选题在作品上加以点评、批注的批评方法被称为A: 诠释式批评B: 评点式批评C: 印象式批评D: 即兴式批评E:单选题一般说来,特别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强调直抒胸臆的是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象征主义E:单选题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是 ___文本A: 象征型C: 再现型D: 创意型单选题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是()A: 情景交融B: 虚实相生C: 韵味无穷D: 典雅古朴单选题叙事的三个层面是A: 叙述语言、叙述内容和叙述动作B: 叙述时间、叙述视角和叙述标记C: 故事、人物和结构D: 事件、情节和情景E:单选题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A: 结构B: 声音C: 故事D: 视角单选题在西方文论史上,第一次对艺术表现说作出完整解释的理论家是A: 德谟克利特B: 柏拉图C: 欧盖尼.弗尔龙D: 柏格森单选题叙事作品中时间的特征是它的二元性:一个是本文时间,一个是()A: 线性时间B: 讲述时间C: 对话时间D: 故事时间单选题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提出的美学的观点和()的观点是文学批评中具有宏观视野的一种原则和方法论. A: 哲学B: 历史C: 科学D: 客观单选题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A: 王维B: 李白C: 司空图D: 王昌龄E:单选题意大利诗人但丁认为诗有四种意义,它们是A: 字面意义、譬喻意义、道德意义、奥秘意义B: 语音、修辞、语法、逻辑C: 表层意义、深层意义、言内之意、言外之意D: 审美意义、认识意义、教育意义、伦理意义单选题人们通常说的“文学语言”是指A: 文学中的语言B: 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C: 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D: 诗化的语言E:单选题刘勰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八种的根据是A: 语言表现B: 体裁类型C: 结构安排D: 形象创造判断情感把握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对象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判断文学理论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判断文学是审美的,所以从目的看,它完全是无功利的.判断视角的特征是作者决定的判断文体选用是布局安排的前提判断叙述者就是指作者.判断形式美是美的一个范畴.判断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于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判断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判断作家只要完成了写作,也就是完成了一部文学作品。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04)盗传必究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io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1.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暗示性、朦胧性、()A.独创性B.指意性C感染性D.历史性2.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的自觉运用。
A.人物活动B.语言符号C具体形象・D.叙述场景3.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达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
A.母语B.书面语C.口语D.标准语4.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与机构制作特点。
A.集体行为B.商业运作C.个人创造D.历史演绎5.()的批评也可称作媒体批评。
A.审美欣赏型B.消遣娱乐型C.理性认知型D.道德教化型6.中国古代“观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最为相似。
A.信息论B.摹仿论C.意志论D.反映论7.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文化论以外还有()。
A.反映论B.信息论C.意志论D.语言论8.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文本。
A.象征型B.表现型C.再现型D.创意型9.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语境依托性。
A.中介性B.表象性C.表情性D.意识性10.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A.车尔尼雪夫斯基B.高尔基C巴赫金D.什可洛夫斯基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至少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11.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和观众。
A.作品B.艺术家C.语言D.情感E.符号12.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主要是()oA.文学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B.文学不是对于世界情感的表现C.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D.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予所传达的体验木身的特异性或神秘性E.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13.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而:语言层、形象层()oA.语音层B.文法层C.意蕴层D.余意层E.衍意层14.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
2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创作的主要源泉是()。
A. 个人想象B. 社会生活C. 历史事件D. 自然景观答案:B2. 现实主义文学的核心特征是()。
A. 理想化B. 抽象化C. 典型化D. 神秘化答案:C3.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的是()。
A. 理性思维B. 情感表达C. 社会批判D. 客观描述答案:B4. 现代主义文学的显著特点是()。
A. 现实主义B. 传统主义C. 非线性叙事D. 历史主义答案:C5. 后现代主义文学倾向于()。
A. 重构历史B. 消解权威C. 强调传统D. 追求客观答案:B6. 诗歌中“意象”是指()。
A. 诗歌中的具体事物B. 诗歌中的抽象概念C. 诗歌中的形象与情感的结合D. 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答案:C7. 小说三要素不包括()。
A. 人物B. 情节C. 环境D. 主题答案:D8. 戏剧的基本结构包括()。
A. 独白B. 对话C. 舞台说明D. 所有选项答案:D9. 散文的特点之一是()。
A. 形式固定B. 语言华丽C. 内容自由D. 结构严谨答案:C10. 以下哪部作品不属于魔幻现实主义()。
A. 《百年孤独》B. 《佩德罗·巴拉莫》C. 《动物农场》D. 《霍乱时期的爱情》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答案: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密切而复杂。
一方面,文学是生活的反映,作家通过创作表达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思考。
另一方面,文学也能影响和塑造生活,通过文学作品传递的价值观和思想,可以启发读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
2. 描述文学语言的特点。
答案:文学语言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它通过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创造出富有美感和深度的表达方式,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3. 说明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答案: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通常通过外貌描写、内心独白、行动表现、对话交流等多种手法来实现。
文学概论(一)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最早提出“艺术模仿自然”的古希腊哲学家是()(1分)A:德谟克利特B:赫拉克利特C:苏格拉底D:柏拉图2、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相互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叫做()(1分) A:虚构时间B:叙述时间C:现实时间D:阅读时间3、胡应麟认为《水浒传》的艺术价值在于()(1分)A:把一百零八个人的性格都写出来B:情状逼真,笑语欲活C:游词余韵,神情寄寓处D: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4、在西方,被誉为“象征主义宪章”的作品是()(1分)A:《交感》B:《神曲》C:《失乐园》D:《浮士德》5、无视角限制的叙述通常属于()(1分)A:第一人称叙述B:第二人称叙述C:第三人称叙述D:无人称叙述6、古典主义抒情原则的灵魂是()(1分)A:经验主义B:理性主义C:表现主义D:直觉主义7、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是()(1分)A:创作个性B:言语结构C:审美效果D:修辞技巧8、魏晋南北朝时期提出“立身先须谨慎,文章且须放荡”的人是()(1分)A:刘勰B:陆机C:钟嵘D:萧纲9、关于文风与人格的关系,扬雄提出的著名观点是()(1分)A:心画心声说B:文如其人说C:知人论世说D:为情造文说10、艺术变形的根本目的是()(1分)A:为了使艺术形象更生动B:为了引发读者的共鸣C:为了使作品意蕴更深刻D:为了增强作品的易读性11、下列诗歌中,属于“言史诗”的是()(1分)A:李白《赠汪伦》B:杜甫《石壕吏》C:孟浩然《春晓》D:朱熹《观书有感》12、认为艺术情感是“智慧的情绪”的学者是()(1分)A:别林斯基B:维戈茨基C:普列汉诺夫D:车尔尼雪夫斯基13、主张人物性格描写要“表现出心情和灵魂的深度”的人是()(1分)A:莱辛B:歌德C:席勒D:黑格尔14、“中国若想有活文学,必须用白话,必须用国语,必须做国语的文学”,提出这一观点的人是()(1分)A:胡适B:鲁迅C:梁启超D:林语堂15、艺术“至境”概念最早见于()(1分)A:刘勰《文心雕龙》B:严羽《沧浪诗话》C:王夫之《姜斋诗话》D:叶燮《原诗》16、提出文学活动四要素说的西方现代学者是()(1分)A:艾略特B:韦勒克C:苏珊•朗格D:艾布拉姆斯17、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音律上的特色是()(1分) A:双声B:叠字C:叠韵D:押韵18、在西方文学史上,最早提出“浪漫主义”概念的人是()(1分)A:康德B:席勒C:歌德D:雨果19、“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说这句话的人是()(1分)A:柯勒律治B:华兹华斯C:乔治•桑D:莫泊桑20、现代主义文学的第一个流派是()(1分)A:表现主义B:直觉主义C:存在主义D:象征主义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往往表现为()(2分)A:既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B:既是认识的,又是情感的C:既有独创性,又有传承性D:既是想象的,又是纪实的E:既是无功利性的,又是有功利性的22、艺术灵感的特征有()(2分)A:突发性B:严密性C:迷狂性D:创造性E:科学性23、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有()(2分) A:作品意义的平面化B:叙述时间的空间化C:文体界限的模糊化D:故事情节的片断化E:人物形象的典型化24、构成风格的审美要素包括()(2分)A:文采B:节奏C:韵味D:气势E:情调25、金圣叹之后清代重要的小说评点家有()(2分) A:李贽B:叶昼C:毛宗岗D:张竹坡E:脂砚斋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名词解释:文学传播(3分)27、名词解释:典故(3分)28、名词解释:叙事学(4分)29、简述象征意象的意象化原则。
(5分)30、如何认识文学风格的审美价值?(5分)31、艺术灵感与艺术直觉有何区别?(5分)32、文学流派有什么特点?(5分)33、简述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
(5分)34、举例说明抒情的策略。
(10分)35、结合文学作品,分析共鸣产生的原因。
(10分)36、谈谈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
(15分)1210-全国-文学概论(一)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考点】模仿说答案:B解析:最早提出“艺术模仿自然”的古希腊哲学家是赫拉克利特2、【考点】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答案:B解析: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相互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叫做叙述时间3、【考点】叙事的三个层面答案:C解析:胡应麟认为《水浒传》的艺术价值在于游词余韵,神情寄寓处4、【考点】象征主义的抒情原则答案:A解析:《交感》一诗既是象征主义的理论纲领,又是象征主义的忠诚实践,被人誉为“象征主义宪章”。
5、【考点】第三人称叙述答案:C解析:第三人称叙述是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的叙述。
由于叙述者通常是身份不确定的旁观者,因而造成这类叙述的传统特点是无视角限制。
6、【考点】古典主义的抒情原则答案:B解析:理想主义一直是古典主义抒情原则的灵魂。
7、【考点】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答案:A解析: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即从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来理解风格,把作家的创作个性与作品的风格联系起来、8、【考点】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答案:D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萧纲提出“立身先须谨慎,文章且须放荡”9、【考点】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答案:A解析:关于文风与人格的关系,扬雄提出的著名观点是心画心声说。
10、【考点】艺术构思答案:C解析:艺术变形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作品意蕴更深刻11、【考点】不同性质文学形象审美功能的互补性答案:B解析: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素有“诗史”的称号,其代表中《三吏》中的《石壕吏》全是对历史的实录,意在言史。
12、【考点】艺术情感的特征答案:B解析:维戈茨基认为艺术情感是“智慧的情绪”13、【考点】典型的艺术魅力答案:D解析:黑格尔主张人物性格描写要“表现出心情和灵魂的深度”14、【考点】文学传播在文学活动中的意义答案:A解析:胡适提出:“中国若想有活文学,必须用白话,必须用国语,必须做国语的文学”15、【考点】不同性质文学形象审美功能的互补性答案:D解析:“至境”一词概念最早见于叶燮《原诗》之内、16、【考点】文学活动四要素答案:D解析:提出文学活动四要素说的西方现代学者是艾布拉姆斯,他认为文学活动应包括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四个要素。
17、【考点】音律答案:B解析: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音律上的特色是叠字。
叠字是单音节词重叠而成。
18、【考点】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答案:B解析:文学中,“浪漫主义”这一概念,最早始于席勒。
19、【考点】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过程的重要作用答案:B解析:华兹华斯曾说过:“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20、【考点】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答案:D解析:通常认为,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中第一个文学流派,是现代主义真正的开端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考点】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答案:ABE解析: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1)从性质上看,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2)从主体特征看,是认识又是情感(3)从目的功能上看,是无功利性又是有功利性22、【考点】艺术灵感的特征答案:ACD解析:艺术灵感的特征有:突发性、迷狂性和创造性23、【考点】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答案:ABCD解析: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有:(1)作品意义的平面化(2)叙述时间的空间化(3)文体界限的模糊化(4)故事情节的片断化24、【考点】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答案:ACDE解析:构成风格的审美要素包括5个:文采、情调、韵味、气势和氛围。
25、【考点】传统叙事理论答案:CDE解析:金圣叹之后清代重要的小说评点家有毛宗岗、张竹坡和脂砚斋。
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考点】文学传播在文学活动中的意义答案:传播者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产品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得文学的出版发行与杜会流通活动。
27、【考点】抒情的修辞策略答案:典故是在神活或历史事件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当下事件、情状或环境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28、【考点】现代叙事学答案:20世纪60年代法国文学研究领域受到结构主义和普洛普民间故事分析的影响后,出现了大量的关于叙事作品结构分析的尝试。
这些探索逐渐酝酿成了一种新的研究叙事艺术的理论和批评方法,这种新理论就被称作叙事学。
29、【主考点】以荒诞的幻象表达意念的真实【副考点1】在抽象思维指导下实现最佳的象征意象组合【副考点2】“意象应合”的原则答案:象征意象的意象化原则:(1)以荒诞的幻象表达真实的意念。
(2)在抽象思维指导下实现最佳象征意象组合。
(3)“意象应合”原则。
①努力捕捉客观物象与主观意念的对应关系,选择最佳象征物。
②准确把握对应点,暗暗铺下能诱发人们思考的“跳板”。
30、【考点】文学风格的审美价值答案:(1)不同的文学风格有不同的审美价值,由于人们的审美以不同的心理结构为基础,也有特定的语境或心境,因此对风格美会有不同的选择,并往往从而导致对适合自己趣味的风格作家和作品的偏爱,这是正常的。
(2)研究审美风格要注意两点:一是风格美是可以超越时代、民族、阶级的。
二是风格的审美价值虽然可以超越时代,但它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却往往又受到时代的价值取向的影响。
31、【考点】艺术灵感与艺术直觉的异同答案:(1)艺术灵感是一种思维状态,完全不受创作主体的控制:艺术直觉是一种思维能力,创作主体对直觉的运用是有意识的。
(2)艺术灵感没有具体对象,它只是主体心理的一种激活状态:艺术直觉则具有针对性,它必须面对一个具体的感性对象才有意义(3)艺术灵感是随机性、偶然性的,有筷忽而来,渺然而去的特征:艺术直觉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32、【考点】文学流派的特点答案:文学流派具有两个基本特点:(1)一个文学流派内部的作家总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文学观念和审美理想。
(2)一个文学流派内部的作家的文学创作大抵会表现出类似的文学风格和美学趣味。
33、【主考点】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生气勃勃的活力【副考点】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诗意的超越答案:(1)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生机勃勃的活力。
(2)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诗意的超越,是获得对对象本身的超,是获得“童心”对传统陈规旧习和既定成礼的超越。
34、【考点】抒情的语法策略答案:抒情的策略:(1)抒情的语法策略,是指从语言的结构方式((包括词语的构成和变化、词组和句子的组织)这一角度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比如,诗人有所谓的“诗家语”,它指的是与通常语言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诗家语常常打破既有的语言规范,追求某种特殊的语言效果,“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已经改变了词性,由形容词变成了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