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3.52 KB
- 文档页数:2
皮下注射考核评分指标一、注射技术(40分)1. 前操作(10分)- 仔细观察患者病历和注射医嘱,确认用药的准确性和注射部位。
- 洗手、佩戴手套,准备所需的药品和注射器具。
2. 注射准备(10分)- 检查药品名称、剂量、颜色和过期日期。
- 注射器、针头或针头套等工具的选择与准备。
3. 技术正确性(20分)- 通过正确的姿势定位注射部位,避免伤及神经、血管和骨骼。
- 注射穿刺角度适当,避免深度和角度不正确导致药物在皮下组织间增加。
- 解除皮下组织张力,减少疼痛和刺激。
- 确保患者的舒适和自尊心的尊重。
二、医疗安全(30分)1. 身份确认(5分)- 核对患者的身份、姓名和住院号等基本信息。
2. 药品确认(10分)- 将药品与医嘱进行核对,确认药品的名称、剂量和适应症。
3. 药品注射(10分)- 按照规定的时间、剂量和方法正确注射药品。
4. 异常反应处理(5分)-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
- 针对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停药或联系医生。
三、沟通与合作(20分)1. 患者沟通(10分)- 倾听患者的意见、需求和顾虑,并尽力解答疑问。
- 给予患者足够的信息,让其了解所接受治疗的过程和目的。
2. 与团队合作(10分)- 与护士、医生和其他团队成员积极合作,分享关键信息。
- 遵循医疗团队的规定和安排,确保工作的高效进行。
四、记录与报告(10分)1. 记录准确性(5分)- 准确记录注射的时间、剂量、部位和患者的反应等信息。
2. 不良事件报告(5分)- 准确报告和记录任何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和医疗差错。
以上是皮下注射考核评分指标的内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皮下注射考核评分要求1. 背景本文档旨在确立皮下注射考核评分要求,以确保医务人员在执行皮下注射程序时达到一定的标准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2. 考核标准2.1. 技术准确性(40分)- 30分:在皮下注射过程中,操作准确、迅速,且未出现明显的技术错误。
30分:在皮下注射过程中,操作准确、迅速,且未出现明显的技术错误。
- 20分:在皮下注射过程中,操作基本准确,但出现了少量的技术错误。
20分:在皮下注射过程中,操作基本准确,但出现了少量的技术错误。
- 10分:在皮下注射过程中,操作不够准确,出现了较多的技术错误。
10分:在皮下注射过程中,操作不够准确,出现了较多的技术错误。
- 0分:在皮下注射过程中,操作极不准确,出现了严重的技术错误。
0分:在皮下注射过程中,操作极不准确,出现了严重的技术错误。
2.2. 安全性(30分)- 30分:在皮下注射过程中,遵循正确的消毒和洗手流程,确保了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30分:在皮下注射过程中,遵循正确的消毒和洗手流程,确保了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 20分:在皮下注射过程中,仅在部分环节遵循了消毒和洗手流程,安全性存在一定的风险。
20分:在皮下注射过程中,仅在部分环节遵循了消毒和洗手流程,安全性存在一定的风险。
- 10分:在皮下注射过程中,未充分遵循消毒和洗手流程,安全性存在较大的风险。
10分:在皮下注射过程中,未充分遵循消毒和洗手流程,安全性存在较大的风险。
- 0分:在皮下注射过程中,完全未遵循消毒和洗手流程,安全性极度危险。
0分:在皮下注射过程中,完全未遵循消毒和洗手流程,安全性极度危险。
2.3. 沟通与协调(20分)- 20分:在皮下注射过程中,与患者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协调,解答了患者的疑问并提供了必要的关怀。
20分:在皮下注射过程中,与患者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协调,解答了患者的疑问并提供了必要的关怀。
- 10分:在皮下注射过程中,与患者的沟通与协调有待改进,未能很好地解答患者的疑问或提供足够的关怀。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人员:考核时间:项目总分技术操作要求标分评分标准扣分仪表 5 服装整洁,仪表端庄 5 一项不符合扣1分评估10 1、查对患者,了解病人病情、合作程度、及注射部位情况、心理状态;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如何配合。
2、询问有无过敏史3、检查并口述所需物品安全有效532未查对患者扣3分;未评估皮肤扣2分其余一项不符合扣1分操作前准备8 1、无长指甲、洗手、戴口罩2、核对医嘱、执行单、药物3、备齐用物,放置合理232未查对扣3分;物品准备每少一件扣1分;其余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4检查并口述所需物品安全有效 1操作过安全与舒适5 环境清洁、舒适 1患者卧位正、注意保暖 2 暴露病人扣2分注意安全,认真核对。
2程抽吸药液15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前核对患者并解释,取得配合。
2、核对医嘱,注射卡与药物是否一致12未查对一次扣3分3、将治疗盘置于治疗车上层 1 无菌注射盘的使用不正确、污染扣2分污染一次扣2分4、检查药液并将安瓿顶端的药液弹下 2 药液浪费扣2分5、将砂轮放置于安瓿的颈部,用消毒棉签同时消毒安瓿与砂轮。
2 未消毒锯过的安瓿扣2分6、消毒砂轮锯过的安瓿部位,打开安瓿 27、检查并正确取出注射器8、抽吸药液,并将抽好的药液的注射器套安瓿内后置于治疗盘内,无污染。
22抽吸药液手法不正确扣2分9、剂量准确,药液无浪费 1 其余一向不符合扣2分注射40 1、协助患者取正确卧位,保护隐私 5 未核对扣3分2、消毒皮肤范围、方法正确直径5cm 5 消毒后未待干扣3分3、注射前,向患者解释并在次核对 44、排尽注射器空气排气手法正确、药液 4 排气无污染和浪费手法不正确扣2分5、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进针,进针深度为的1/2-2/3为宜6 注射角度不准确扣2分6、左手示指、拇指回抽注射器 3 违反无原则一次扣2分7、无回血,缓慢注射药液,注药速度适宜4 进针角度深度不正确扣3分8、注射后迅速拔针,按压片刻9、洗手,再次核对患者并签名24其余一项不符10、关心患者,密切观察并询问患者反应 3 合要求扣1分操作后 5 1、整理床单位,爱护体贴患者2、用物处理正确12一项不符合要3、协助患者回复卧位,洗手,执行签字 2 求扣1分评价7 1、动作轻巧、准确,操作规范 2 操作不熟练操作时2、患者舒适,痛感较小,时间3min 3 间每延长3、与患者沟通语言文明,态度和蔼 2 2min扣1分理论提问5 1、皮下注射的注意事项有哪些?2、皮下注射的目的是什么?5 少一条,扣1分总分100主考教师:考核日期:下面红色字体为赠送的个人总结模板,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xx年电气工程师个人年终总结模板根据防止人身事故和电气误操作事故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我班针对现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和重点,为进一步加强落实安全工作,特制定了防止人身事故和防电气误操作事故的(两防)实施细则。
考核评分标准
名称:皮下注射教师签字:项目标准分扣分原因扣分点
着装仪表3衣服、鞋、袜不整洁或露发、化妆、戴装饰物各1备物齐全2缺一件2
注射前37未洗手或戴口罩2使用无菌钳不规范或污染2未查药名、药质、安有效期各2锯安瓿不正规、安瓿破损各2取拿注射器及针头污染2吸取药液方法不正确2药液浪费或不准确2未排气或排气时污染针梗各2未呼姓名、查对床号2未向病人解释2病人体位错误2消毒范围欠大或太湿2打开针垫的方法不对或污染2持针时未固定针头2未检查是否已排气2未提前拿取干棉签2注射前未调整针尖斜面3
注射30手法错误5进针角度错误5进针过深或过浅5针头弯曲5未回抽5未掌握进针快推药慢5
注射后10拔针后未按压及观察或重揉5未固定针头拔针或拔针太慢2未在执行单上签字3
核对医嘱2未核对医嘱2用物处理3空针未妥善处理或用物未归原位
无菌观念5酌情扣分
操作熟练
步骤正确
5酌情扣分
时间8分3每超30秒扣1分,最多不能超2min
总分。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一、【评估】1.了解药物的浓度、剂量、目的。
2.患者身体状况、意识、配合情况,有无药物过敏史,局部皮肤状况、了解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前的血糖及进餐情况。
注意保暖,选腹部等部位注射时保护隐私。
3.环境清洁、干燥、宽敞明亮,适宜操作。
二、【操作流程】1.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按医嘱备药,无菌弯盘或即刻盘,根据评估选择适宜的注射器及针头,安尔碘,瓶口贴,棉签,快速手消毒液,污物缸,锐器盒,PDA(护理记录单),治疗车。
预防接种时备0.1%盐酸肾上腺素。
3、具体操作(1)处理查对医嘱一评估告知患者一根据医嘱备药一检查药液(药名、浓度、剂量、失效期、质量)一消毒安甑(手掰开)或密闭药瓶瓶塞一抽吸药液一抽取后注射器放置于无菌弯盘或即刻盘内一携用物至床旁f查对患者床头卡、手腕带等~核对姓名并告知注射目的、药物名称及配合方法,必要时遮挡患者一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一根据情况可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大腿外侧等部位一观察局部皮肤及注射部位有无硬结一安尔碘消毒(进针点为圆心,直径>5cm)f干f再次核对姓名一排尽注射器内空气一左手绷紧皮肤,过瘦者捏起皮肤一右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栓,使针头斜面向上一与皮肤呈30。
〜40。
进针一迅速刺入皮下(进针深度为针梗2/3)-左手放松一抽回血一无回血方可缓慢推注药液一观察患者反应,问感受一用无菌棉签按压进针点一快速拔针一嘱患者按压2〜3分钟一再次核对一注射针头放入锐器盒内一注射器按规定弃于医用垃圾袋内一整理衣物、床单元一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一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一整理用物一消毒双手一医嘱单签名一记录一回治疗室按规定处理各种物品洗手三、【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
2、针头刺入角度不宜超过45。
以免刺入肌层,消瘦者可捏起局部组织,适当减小穿刺角度。
3、凡对组织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可用于皮下注射。
四、【理论提问】1、皮下注射的常用部位有哪些?答: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大腿外侧、腹部、背部、脊柱两侧。
皮下注射评分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皮下注射评分标准,以帮助准确评估皮下注射的效果和质量。
通过使用此评分标准,可以确保对皮下注射进行准确的评估,并为改进和优化注射技术提供指导。
以下是皮下注射评分标准的各个方面。
评分标准1. 皮肤准备:清洁皮肤,清除污垢和汗水。
2. 注射位置: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如腹部、臀部或大腿前侧。
3. 技术操作:注射时应垂直插入皮下组织。
在注射过程中应避免扭动或移动注射器,并确保注射过程平稳进行。
4. 注射速度:缓慢注射药物,以确保均匀吸收。
5. 药物残留:注射完成后,检查是否有药液残留在注射部位。
如有残留,应使用棉球轻轻按压,使药液完全被吸收。
6. 皮肤刺激:评估注射后的皮肤反应,如红肿、疼痛或出血。
7. 患者反馈:询问患者是否有注射部位的不适或异常感受。
8. 符合卫生标准:注射过程应符合卫生准则,包括手部清洁和使用干净的注射器。
评分标准说明按照以上评分标准,每个方面可分为以下几级:- 优秀(5分):完全符合评分标准,没有任何缺陷或问题。
- 良好(4分):在大部分方面符合评分标准,但可能有轻微的缺陷或问题。
- 合格(3分):在一些方面符合评分标准,但可能有明显的缺陷或问题。
- 不合格(2分):在少数方面符合评分标准,但存在严重的缺陷或问题。
- 未评估(1分):无法评估或尚未进行评估。
根据各个方面的评分,可以计算总分并作为综合评价。
结论通过使用本文档所提供的皮下注射评分标准,可以帮助提高皮下注射的质量和效果。
定期评估注射技术,并根据评分结果进行改进,将有助于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和患者体验。
> 注意:本文档所描述的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具体评估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和临床经验进行判断。
皮下注射考核评价标准
背景
皮下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要求医护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和专业知识。
为了保证皮下注射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以下考核评价标准。
考核评价标准
1. 技术准确性:医护人员在进行皮下注射时,需要准确找准注射点并控制好注射深度和角度,以确保药物准确地注入皮下组织。
评价标准包括:
- 正确找准注射点的能力
- 准确掌握注射深度和角度的能力
- 药液注射的准确性
2. 安全性和卫生要求:皮下注射操作需要符合一系列的安全和卫生要求,以防止感染和其他危险情况的发生。
评价标准包括:- 符合个人卫生要求(如洗手)
- 使用消毒剂对注射点进行消毒
- 确保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
- 废弃物的正确处理
3. 沟通与协作能力:皮下注射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与其他团队成员协作完成操作。
评价标准包括:
- 与患者进行交流的能力
- 与其他团队成员有效协作的能力
4. 注射后处理:注射完成后,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观察和处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评价标准包括:- 观察患者是否有异常反应
- 提供必要的护理和咨询
结论
以上是对皮下注射考核评价标准的介绍。
这些评价标准旨在确保医护人员在进行皮下注射时能够准确、安全、高效地完成操作,并提供患者所需的护理和咨询。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评分标准姓名:科室:日期:评分:监考人:操作项目操作内容分值扣分操作目的通过皮下注射给予药物,多用于预防接种、局部麻醉和胰岛素治疗。
评估要点1、询问、了解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用药史及患者注射部位的状况。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
2操作准备操作用物:1)治疗盘内:0.5%碘伏、75%乙醇、砂轮、剪刀、棉签、弯盘、一次性注射器、无菌持物钳、无菌纱布、标签;2)注射盘内:0.5%碘伏、棉签、弯盘、止血钳、一次性治疗巾;3)遵医嘱准备药液;4)其他:医嘱单、治疗卡、快速手消毒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盒、治疗盘、清洁抹布。
31)核对医嘱。
2 2)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
33)评估患者,向患者解释注射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54)洗手、戴口罩。
25)取无菌治疗巾备一无菌区。
56)按照注射单取药,双人核对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检查药液的质量。
57)消毒安瓿颈部,用砂轮在颈部锯一齿痕,用75%的乙醇棉签擦去锯齿处屑末。
用无菌纱布包裹安瓿并折断,检查药液内有无碎屑。
88)检查一次性注射器有效期,包装是否完好。
29)核对药液无误,将针头斜面向下置入安瓿瓶中,按无菌操作原则吸取药液510)抽吸完毕,排尽空气,再次核对药液无误,按无菌操作原则,置入预先备好的无菌治疗巾内。
511)整理治疗台,再次洗手。
212)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手腕带及药物标签上的信息,确认一致。
313)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选择并暴露注射部位。
514)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315)再次核对,排尽空气,一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一手持注射器,以食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迅速将针梗的2/3刺入皮下,松开紧绷皮肤的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缓慢注入药物。
推注药物时观察患者反应。
过度消瘦者,捏起局部组织,减少穿刺角度。
1516)注射完毕,用干棉签按压进针处,快速拔针,按压片刻。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人员:考核时间:项目总分技术操作要求标分评分标准扣分仪表 5 服装整洁,仪表端庄 5 一项不符合扣1分评估10 1、查对患者,了解病人病情、合作程度、及注射部位情况、心理状态;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如何配合。
2、询问有无过敏史3、检查并口述所需物品安全有效532未查对患者扣3分;未评估皮肤扣2分其余一项不符合扣1分操作前准备8 1、无长指甲、洗手、戴口罩2、核对医嘱、执行单、药物3、备齐用物,放置合理232未查对扣3分;物品准备每少一件扣1分;其余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4检查并口述所需物品安全有效 1操作过安全与舒适5 环境清洁、舒适 1患者卧位正、注意保暖 2 暴露病人扣2分注意安全,认真核对。
2程抽吸药液15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前核对患者并解释,取得配合。
2、核对医嘱,注射卡与药物是否一致12未查对一次扣3分3、将治疗盘置于治疗车上层 1 无菌注射盘的使用不正确、污染扣2分污染一次扣2分4、检查药液并将安瓿顶端的药液弹下 2 药液浪费扣2分5、将砂轮放置于安瓿的颈部,用消毒棉签同时消毒安瓿与砂轮。
2 未消毒锯过的安瓿扣2分6、消毒砂轮锯过的安瓿部位,打开安瓿 27、检查并正确取出注射器8、抽吸药液,并将抽好的药液的注射器套安瓿内后置于治疗盘内,无污染。
22抽吸药液手法不正确扣2分9、剂量准确,药液无浪费 1 其余一向不符合扣2分注射40 1、协助患者取正确卧位,保护隐私 5 未核对扣3分2、消毒皮肤范围、方法正确直径5cm 5 消毒后未待干扣3分3、注射前,向患者解释并在次核对 44、排尽注射器空气排气手法正确、药液 4 排气无污染和浪费手法不正确扣2分5、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进针,进针深度为的1/2-2/3为宜6 注射角度不准确扣2分6、左手示指、拇指回抽注射器 3 违反无原则一次扣2分7、无回血,缓慢注射药液,注药速度适宜4 进针角度深度不正确扣3分8、注射后迅速拔针,按压片刻9、洗手,再次核对患者并签名24其余一项不符10、关心患者,密切观察并询问患者反应 3 合要求扣1分操作后 5 1、整理床单位,爱护体贴患者2、用物处理正确12一项不符合要3、协助患者回复卧位,洗手,执行签字 2 求扣1分评价7 1、动作轻巧、准确,操作规范 2 操作不熟练操作时2、患者舒适,痛感较小,时间3min 3 间每延长3、与患者沟通语言文明,态度和蔼 2 2min扣1分理论提问5 1、皮下注射的注意事项有哪些?2、皮下注射的目的是什么?5 少一条,扣1分总分100主考教师:考核日期:。
皮下注射操作评分标准皮下注射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方式,通常用于注射胰岛素、疫苗等药物。
正确的皮下注射操作可以确保药物的有效吸收,避免注射部位出现并发症。
因此,对皮下注射操作的评分标准十分重要。
以下是对皮下注射操作评分标准的详细介绍。
1. 注射部位选择。
在进行皮下注射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常见的皮下注射部位包括上臂外侧、腹部前侧、大腿前外侧等。
评分标准应包括对注射部位的选择是否合适、是否清洁以及是否避开静脉、神经等重要结构。
2. 皮肤消毒。
皮下注射前需要对注射部位进行皮肤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评分标准应包括对皮肤消毒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使用合适的消毒剂以及是否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消毒。
3. 注射角度和深度。
在进行皮下注射时,注射角度和深度的掌握十分重要。
评分标准应包括对注射角度和深度的掌握是否准确、是否符合药物的特点以及是否避免了肌肉层的注射。
4. 药液注射速度。
药液注射速度对皮下注射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评分标准应包括对药液注射速度的掌握是否适当、是否避免了药液的渗出以及是否避免了局部组织的损伤。
5. 注射后处理。
皮下注射完成后,需要对注射部位进行适当的按摩,以促进药物的吸收。
评分标准应包括对注射后处理的操作是否得当、是否避免了局部出血以及是否避免了局部疼痛和肿胀的出现。
总结。
皮下注射操作评分标准应该全面、客观地评价注射者的操作技能,确保注射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评分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注射者的实际操作情况,避免过于苛刻或宽松,从而保证评分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以上是对皮下注射操作评分标准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进行皮下注射操作时,务必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注射的安全和有效。
集团中心医院十八、皮下注射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试日期监考人得分十八、皮下注射技术(一)目的通过皮下注射给予药物,多用于局部麻醉和胰岛素治疗。
(二)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用药史。
3.了解评估患者注射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情况。
4.了解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三)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
2.携用物至患者旁,核对患者,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选择并暴露合适的注射部位, 按无菌操作原则抽取药液, 消毒注射部位皮肤。
4.根据注射部位选择正确的注射方法。
5.过度消瘦者,捏起局部组织,减小穿刺角度。
6.抽回血,如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
7.快速拔针,轻压进针处片刻。
(四)指导患者1.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及配合、注意事项。
2.皮下注射胰岛素时,根据胰岛素的种类,指导患者及时进食,以免因注射时间过长而造成患者低血糖。
(五)注意事项1.尽量避免应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做皮下注射。
2.观察注射后不良反应。
3.选择注射部位时应当避开炎症、破溃或者有肿块的部位。
4.经常注射者应每次更换注射部位。
(六)相关知识1.皮下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
(1)出血(2)皮下硬结(3)低血糖反应(4)针头弯曲或折断。
详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与应急处理。
2.皮下注射常用部位。
(1)常选用上臂三角肌下缘,也可选用两侧腹壁、后背、大腿前侧和外侧。
(2)腹部注射部位应选择以肚脐为中心,直径5cm以外10cm以内两侧腹壁范围区域注射。
3)腹部注射最多采用的是左手拇指、食指将注射局部皮肤提起使之形成一皱褶,垂直进针,抽吸无回血,药液缓慢推注4-5s,停留5s,迅速拔针。
3.低血糖反应(1)发生原因皮下注射所致低血糖反应多发生在胰岛素注射期间。
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过大,注射部位过深,在运动状态下注射,注射后局部热敷、按摩引起温度改变,导致血流加快而胰岛素的吸收加快。
(2)临床表现突然出现饥饿感、头晕、心悸、出冷汗、软弱无力、心率加快,重者虚脱、昏迷、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