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子波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527.23 KB
- 文档页数:8
地震子波提取方法论文摘要:在信噪比较高的情况下最小相位和混合子波相位均适应性良好。
在信噪比降低后,混合相位提取子波受影响较大。
通过对实际模型的处理,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1 子波基本理论子波包括最小相位子波、最大相位子波、混合相位子波。
子波的Z变换是一个多项式。
若此多项式的全部零点均在单位圆外,则为最小相位子波;在单位圆内为最大相位子波,零点在单位圆的内外都有,则为混合相位子波。
2 复赛谱域提取子波法复赛谱域提取子波法研究的是一种非线性系统,或者说是一种线性滤波的推广。
对于一个线性系统,它可以满足以下迭加原理:T[ax1+bx2]=aT[x1]+bT[x2](1)式中a、b为常数,T为表示函数。
一个信号是由多个信号相加合成的,利用线性滤波的方法,就能有效地把它们分开。
如果一个信号不是由多个信号相加,而是由多个信号中褶积合成的,那么,用这种线性滤波的方法就不能将其分开。
对于这种信号的处理,我们仍可利用(2)式的基本思想,把它推广到褶积合成的信号。
为此我们需要一个称为同态系统的变换系统D,它具有把一个褶积关系转变为相加关系的特征系统。
从(2)式可见,线性系统特别适用于分开相加合成的信号;也就是说,一个系统可以这样处理:D[(a)x1*(b)x2]=aD[x1]+bD[x2](2)上式中(a)表示标量乘,(a)x1表示x1与自身褶积a次,(b)也是如此。
系统L是一个一般的线性系统,满足:L[ax1+bx2]=aL[x1]+bL[x2] L[x·?啄(t±?子)]=L[x]?啄(t±?子)(3)系统D-1为D的逆变换特征系统,是把经过处理的相加关系转化为褶积关系输出,即:D-1[ax1+bx2]=(a)D-1[x1]*(b)D[x2](4)系统定义为这种D→L→D-1的标准格式,其突出的优点是,只要确定了特征系统D之后,它在整个反褶积过程中保持不变,并将一个非线性过程转化为线性运算。
地震属性提取技术研究X李巧梅1,王献杰2,朱 丽1(1.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2.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河南濮阳 457001) 摘 要:地震数据信号中包含了地下岩石、流体的物理特征以及地质体构造情况。
地震属性是指地震数据经过数学变换而得出的有关地震波的几何形态、运动学、动力学和统计学等的特征量。
近年来,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发展迅速,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应用广泛,并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提取地震属性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属性种类也在不断地增加。
关键词:地震属性;属性提取;属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P 63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07—0094—02 地震属性技术可以从地震资料中提取隐蔽其中的有用信息,充分挖掘地震资料中的潜力,因而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地震属性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解决了许多油田开发中的问题,已成为油藏地球物理的重要研究内容。
随着油田开发的需要,地震属性技术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方向:三维地震数据体界面、体积属性计算拾取方法研究;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之间物理、统计关系及储层参数转换方法研究;地震属性体全三维可视化储层解释技术研究;地震属性分析与标定方法的软件开发集成;叠前属性的发展将为地震属性的应用带来新的活力。
1 地震属性的分类及物理意义1.1 地震属性的分类地震属性分类的依据很多,按提取方式、应用领域可以分为两类:建立在运动学、动力学基础上的地震属性类型。
包括:振幅、波形、频率、衰减特性、相位、相关分析、能量等;以油藏特征为基础的地震属性类型。
包括表征亮点、暗点、AVO 特征、不整合圈闭或断块隆起异常、含油气异常、薄层油藏、构造不连续等的地震属性。
1.2 地震属性的物理意义一般地说,反映与储层含油气有关的地震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振幅类信息。
振幅的突然增强或减弱通常与储层的含油气情况有关。
频率类信息。
当地震波通过含油气储层时,地震波频率往往会有更加明显的降低。
第4卷(A 版) 第9期1999年9月中国图象图形学报Journal of Imag e and GraphicsV o l.4(A ),N o.9Sept.1999收稿日期:1998-06-15;收到修改稿日期:1998-09-16地震图中地震波形的自动提取方法研究匡丕东 刘政凯 余能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合肥 230027)摘 要 讨论了地震图中地震波形的自动提取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性较强的水平校正和水平消除算法,以及一种利用峰值与零点进行波形校正的算法,归纳了波形提取中的各种波形模式并给出了智能化的波形搜索规则。
关键词 地震波 水平消除 波形校正 波形跟踪0 引 言从古至今大多数地震信号都是通过模拟地震仪记录在地震图纸上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地震仪将取代古老的模拟地震仪。
但是,这些记录在地震图纸上的数据是十分宝贵的历史数据,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数据,便于利用现代化的处理手段进行研究,需要把地震图进行数字化。
由于地震图纸数据量大,记录质量不好,因此探讨地震图中地震波形的自动提取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地震图纸数字化过程包括地震图纸的扫描输入、图纸校正、地震波形自动提取和数据库录入等,本文主要探讨地震波形自动提取中的关键技术。
1 地震波形数字化1.1 地震波形水平校正地震图纸中的水平线代表了波形的时间标准,然而由于扫描的原因,进入计算机的图象有一定程度的倾斜,为了正确提取波形必须对地震图象进行水平校正。
由于在地震图象中存在大量的水平线,因此可以通过检测这些水平线的倾角进行水平校正。
由于图象中存在大量平行线段,因此本文采用对图象的边缘进行Hough 变换[1]来检测图象的倾斜角度。
为了减少Ho ugh 变换的计算量,我们在保证算法稳定的基础上使用随机Ho ugh [2]变换。
实验的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的效果很好。
1.2 水平线位置提取以及水平线的消除为了提取地震波形需要从图象中消除水平线,消除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波形提取模块的结果。
第32卷 第2期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0年3月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2007CB209400);国家自然基金(40874054)收稿日期:2009-07-29 改回日期:2009-12-31文章编号:1001)1749(2010)02)0120)06地震反演系统中的子波提取方法孙学凯1,冯世民2(1.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探测理论与方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 221008;2.河北煤田地质局物测地质队,河北邢台 540000)摘 要:在地震反演过程中,子波质量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反演结果。
这里详细地讨论了S trata 地震反演系统中提取子波的几种常用方法,并对它们的特点做了简要分析。
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提取子波方法,利用反演误差对子波进行相位校正,使误差图上的相关能量尽可能达到最小,用校正后的最佳子波进行地震反演,在淮南张集煤矿西三采区地震反演中,获得了满意的地质效果。
关键词:地震反演;子波提取;误差图中图分类号:P 63114 文献标识码:A0 前言地震反演就是利用观测数据恢复地下地质结构和岩石性质的方法,狭义地说,反演就是从有限频带宽度的地震数据中恢复出宽带波阻抗,因此地震反演通常特指波阻抗反演。
波阻抗反演技术是岩性地震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把具有高纵向分辨率的测井资料,与连续好的地震资料联系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大大提高了三维地震资料的纵向、横向分辨率和对地下地质情况的勘探研究程度[1~3]。
当前,Strata 地震反演系统是煤田地震反演中应用最广泛的地震反演系统[4~9]。
在地震反演过程中,子波提取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Strata 地震反演系统中提供了以下三种提取子波的方法:(1)利用地震资料提取子波。
(2)利用测井资料提取子波。
(3)利用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联合提取子波[10、11]。
但在大多情况下,这三种方法提取的子波很少能真正符合或接近正确的地震子波,因而会造成不小的计算误差。
地震资料处理中子波的有效提取和反褶积计算孔维新【摘要】提取地震子波是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关键,采用不同的子波提取计算方法,比较不同算法求取子波同原始子波间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和问题所在;另外通过反褶积获取新的地震记录,对比剖面分辨率的变化情况.其主要目的是提供相关处理参数的算法,比较之间的差异和优劣,寻求最佳匹配算法,计算精度是本文的重点.【期刊名称】《工程地球物理学报》【年(卷),期】2011(008)005【总页数】9页(P579-587)【关键词】反褶积;子波;算法【作者】孔维新【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第五物探大队,湖南湘潭4111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3地震波在传播中,受到地层介质的滤波作用,使得垂向分辨率极大降低;而反褶积(deconvolution)又称反滤波(inverse filter),是能消除这种滤波作用,尽量恢复激发信号波的处理方法,它是一种通过压缩基本子波来提高地震数据垂向分辨率的处理过程。
在理想情况下,反褶积能压缩子波长度并衰减多次波,最后在地震道上仅仅保留地下反射系数(Yilmaz,1987)[1]。
而反褶积的实现需要知道反滤波因子,而这得先知道其地震子波,但地震子波的准确求取是个难点。
本文就提取子波的不同算法进行介绍,并对这些算法提取的子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Claerbout提取子波法较合适的结论。
同时本文的论证过程也可为实际地震资料处理提供一些计算思路和办法。
目前提取子波的方法主要有直接观测法(只适用于海上勘探)、自相关法(Wold -Kolmogorov法)[2]、Claerbout算法、多项式求根法(无法处理单位圆上的根)、同态滤波法[3](抗噪声能力弱,但没有苛刻的假设条件,只要求子波的对数谱和反射系数的对数谱序列在时间上可分,本试验采用同态滤波的递归实现方式)以及利用测井资料提取子波(只适应于有井区域,可通过谱除法和最小平方法求解)等方法。
微地震测井记录子波提取方法及应用张栋;徐雷良;贾静敏;姜子强;任宏沁【摘要】本文提出的徽地震测井记录子波提取法,综合考虑了直流分量和截断效应的影响,比常规的最小二乘法能够获取更为精确的子波。
据此提取的近地表子波形态可以更好地反映近地表地层的激发岩性,就是说,通过微地震测井资料提取的子波可实现对近地表激发条件的监控和选择。
此法在胜利油田东部探区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期刊名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年(卷),期】2012(047)004【总页数】5页(P519-523)【关键词】微地震测井;子波;子波提取;激发频率【作者】张栋;徐雷良;贾静敏;姜子强;任宏沁【作者单位】毕节学院,贵州毕节551700;胜利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开发公司,山东东营257000;胜利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开发公司,山东东营257000;胜利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开发公司,山东东营257000;胜利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开发公司,山东东营2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微地震测井是地震勘探中一项基础工作,尤其在近地表结构调查、激发因素选取等地震勘探环节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往微地震测井初至解释法,主要应用微测井初至波查找近地表高速层,选择最佳激发位置,对于如何应用微地震测井资料提高地震资料的主频、频带的拓宽却研究甚少。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对微地震测井记录子波提取法进行了研究,以近地表子波形态、振幅等变化反映近地表不同地层的激发效果。
地震子波[1]是地震记录褶积模型的一个分量,确切地说,地震子波就是由震源激发的地震能量通过复杂的地下路径传播到接收器所记录下来的质点位移(陆上检波器)或压力(海上检波器)的远场时间域响应。
子波的正确提取[2]直接关系到地震反褶积处理的成败,对研究地震波激发条件的选择和空间传播规律同样至关重要。
地震记录是地层的反射系数与子波的褶积。
要从地震记录中反演出地层信息,必须要有精度较高的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