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培训教材
- 格式:pptx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5
急救知识培训一、急救概述急救是在突发疾病或突发意外情况下,为了挽救生命、减轻病人病情恶化或防止发生二次伤害而进行的一系列紧急且有效的处理措施。
正确的急救可以使病人迅速得到救治,增加其生存几率,减轻后续治疗的痛苦。
急救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疏通呼吸道、固定骨折等技术,以及应对各类急性疾病或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
二、意外伤害急救知识1. 外伤外伤是指突然而意外的暴力力量造成的身体损害,主要包括创伤、骨折、损伤等。
处理外伤时应注意:(1)保护现场:确保事故发生地安全,防止二次伤害。
(2)观察伤情:对伤者进行初步评估,了解伤势严重程度。
(3)止血:对于大出血的伤者,应迅速采取措施止血,如用压迫法、提高部位、止血带等。
(4)防止伤势恶化:如固定骨折,保持损伤部位稳定。
2. 骨折与脱位(1)骨折是指骨折、骨粉碎、骨折紧贴等。
处理骨折时应注意:- 切勿移动骨折部位,以免加重伤势。
- 用坚硬物体固定骨折部位,如板条、毛巾等。
- 控制伤者的疼痛,保持镇静。
- 迅速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2)脱位是指骨头脱离正常位置。
处理脱位时应注意:- 不可强行复位。
- 保护损伤部位,减轻疼痛。
- 冰敷可缓解肿胀。
- 及时就医,进行复位治疗。
3. 火灾遇到火灾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采取适当的自救措施:(1)保持冷静,尽量避免惊慌。
(2)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浓烟。
(3)尽量低姿势沿着安全通道撤离。
(4)如发生身体着火,可用湿毛巾或滚地,切勿用水,以免增加烧伤面积。
(5)尽量避免乘坐电梯,选择紧急逃生通道。
(6)拨打火警电话报警。
三、意外中毒急救知识中毒是指由于某些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引起的一系列急性或慢性中毒症状。
遇到中毒情况应采取如下急救措施:1. 保护现场:确保安全,远离有害物质。
2. 评估中毒情况:了解受害者的中毒原因和症状,判断中毒的程度。
3. 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告诉急救人员中毒的原因和症状。
4. 保护受害者:将中毒者从有害环境中撤离,保持呼吸通畅。
1 了解最基础简单的急救知识(心肺脑复苏)2 处理野外常见的意外情况(创伤/出血/溺水/高空坠落/烧烫伤/冻伤/高原病等)[慨述]1 心肺脑复苏:即针对呼吸和循环骤停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以人工呼吸替代病人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
更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恢复。
2 早期复苏的重要性:心脏停搏4分钟内开始复苏效果好,有效复苏的时间虽然仅有分秒之差却显著影响复苏效果[步骤]1 初期复苏:主要任务是迅速有效的恢复生命器官(特别是心脏和脑的血液灌流和缺氧)A(airway):保持呼吸道通畅B(breathing)有效的人工呼吸C(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1 迅速判断意识情况2 呼救3 放置于仰卧位4 通畅气道(亨利斯手法)5 判断有无呼吸,行人工呼吸6 判断有无心跳,行心脏按压(体位、部位、*作方法、并发症、有效按压的指标、心前区捶击)一人工呼吸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a:以耳靠近病人的鼻和口,以听或感觉是否有气流(也可观察棉花或纸条)b:观察病人的胸廓是否有起伏判断呼吸是否停止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利用托下颌或将头部后仰可消除舌后缀引起的气道梗阻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或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二心脏按压外伤后如何止血正常男性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女性约占7.5%。
外伤时失血量达总血量的20%,可出现头昏,乏力,颜面苍白,口干,四肢发冷,冷汗淋漓,呼吸急促,脉搏细弱,血压急剧下降以至测不到。
失学量达到40%有生命危险,能迅速止血意义重大。
[分类]外出血:血液从皮肤向体外流出内出血:血液从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静脉出血:颜色暗红,流出缓慢,呈持续性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急,呈喷泉状或一汩汩涌出毛细血管出血:颜色较鲜红,从整个创面渗出,找不到明显的出血点,一般可自行凝固。
如受伤后无外出血,但有失血的表现或两者不成比例应警惕,应急送医院。
[方法]1 指压法:适用于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出血的急救。
急救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急救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第一章急救知识急救是指在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发生后,采取紧急措施,减轻伤害,挽救生命的行为。
正确认识急救知识,熟悉急救技能,是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重要一环。
1.1 窒息窒息是指呼吸道被异物阻塞,呼吸停止的情况。
下面是窒息的应急处理方法:1. 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并告诉对方有人窒息。
2. 立即给予背部拍击。
让窒息者俯卧,站在其身后,用力拍击其背部五次。
3. 给予胸部挤压。
让窒息者仰卧,跪在其侧面,把双手叠起来放在窒息者胸骨下方,用力向下挤压胸骨五次。
4. 反复进行背部拍击和胸部挤压,直到异物排除或急救人员到达。
1.2 烧伤烧伤是由于高温、化学品或电力等因素引起的人体组织损伤。
应急处理方法如下:1. 用大量冷开水冲洗烧伤部位,持续15-20分钟,有效降低烧伤部位的温度。
2. 尽快脱去紧身衣物,并避免将衣物粘在烧伤部位。
3. 对于严重烧伤,应立即打急救电话,并尽量阻止烧伤部位感染,不要用任何成分的擦伤剂。
1.3 骨折骨折是指由于外界物体作用或自身失调引起的骨骼破裂。
应急处理方法如下:1. 确定是否有骨折。
如果有骨折,应保持伤者的休息,不要移动受伤部位。
2. 用绷带、毛巾等固定受伤部位,减轻受伤部位的压力。
3. 尽量保持受伤部位的稳定,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1.4 中暑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长时间暴露导致身体对高温不能适应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应急处理方法如下:1. 强制隔离患者,并使患者保持安静。
找凉爽、通风的地方休息。
2. 给患者服用一些含盐分或含糖分的溶液。
例如,加入5克盐和50克糖的1升水。
3. 快速找来一些冰块或冷水毛巾敷在患者头部、脖子和腋窝处,以降低体温。
4. 尽快送往医院就医。
1.5 意外伤害意外伤害是指发生在意外事故中的各种伤害。
应急处理方法如下:1. 尽量不要慌张,保持冷静。
2. 判断伤者的意识状况。
如果伤者昏迷或伤势严重,应立即打急救电话。
3. 对于外伤性流血,应立即用消毒纱布进行包扎,并进行相应止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