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快乐的小青蛙
- 格式:doc
- 大小:139.00 KB
- 文档页数:2
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快乐的小青蛙》教案(精选9篇)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快乐的小青蛙》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11个要求认的生字,会写7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新部首“四点底”“口字框”。
能力目标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小青蛙的做法。
价值观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乐观、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11个要求认的生字,会写7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新部首“四点底”“口字框”。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乐观、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诱导质疑1、讲故事,哲理铺垫:两人同行穿越沙漠,无粮无援,一人伤;另一人交手枪与五发子弹与伤者,约定一小时开一枪,以确定其方位。
2、欧洲:即使掉进鱼塘里,也要看看看看自己的屁股口袋里是否钻进了一条鱼。
3、质疑题目,激发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自学生字1、首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要读得流利、有感情。
3、检查生词认读,尤其是生字的读音及书写、识记。
4、分组朗读,相机指导。
5、交流: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三、引导探究读读、想想、议议1、从哪里知道小青蛙是快乐的?2、小青蛙为什么要唱歌?3、你喜欢这只小青蛙吗?为什么?4、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反馈小结1、说说自己学了本课后的收获。
2、教师小结。
五、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六、拓展延伸故事补充:《当发现自己被拐卖的时候……》七、指导书写生字板书设计:23快乐的小青蛙求救掉到井里;唱歌要勇敢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快乐的小青蛙》教案篇2 教学目标:1.认识“井、急、象、传、奇、怪、谁、因、为、困、难”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第一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1、认识“井、急、象、传、奇、怪、谁、因、为、困、难”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读准并区分“谁”和“难”,区分“因”和“困”。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快乐的小青蛙》教学反思《快乐的小青蛙》教学反思1《快乐的小青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了一只小青蛙不小心掉到枯井里,它不慌不急,在井里唱起歌儿,最后被大象救了上来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乐观的态度,勇敢地去面对,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战胜困难。
今天,我讲的是第一课时。
我是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的:一、激趣导入:猜谜语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师范读课文要求:认真倾听,想想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2.完成导学案上的整体感知:这篇课文一共有()个自然段,写的是一只小青蛙不小心掉到(),它不急不慌,还唱起了歌,最后被()救了上来的故事。
三、随文识字,指导写字1.同桌两人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读拼音读字、轮读、开火车读、摘苹果读等多种方式练读。
3.学生交流自己的记字方法。
4.师讲解主要易错生字、学生说记字方法。
5.完成《导学案》上的基础达标练习题。
四、布置作业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
评课时,赵老师和王老师也给予我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反思整节课,学生参与积极,课堂习惯、纪律都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课堂教学环节比较清晰,课堂小游戏的设计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还是存在一些不足:1.在学生练习写字的时候,可以先在书上的田字格中进行临摹,然后再写到《导学案》上。
2.教学环节可以添加区分形近字环节,使得学生把生字记得更加牢固、清楚。
3.加强对学生课文朗读的指导,避免唱读课文。
每讲一节课自己都有不同的收获,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使自己不断进步。
《快乐的小青蛙》教学反思2《快乐的小青蛙》是语文s版一年级第23课的内容。
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
讲了一只小青蛙不小心掉到枯井里,它不慌不急,在井里唱起了歌,最后被大象救了上来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乐观的态度,勇敢地去面对,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战胜困难。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课文重点词语的朗读,如“不急不慌”、“奇怪”、“赶紧”等,让学生通过对词语的理解与朗读,去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快乐的小青蛙》课件【三篇】教学目标:1.能流利地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
2.会认“心、到、井”等11个字,会写“下、井、心、来、你”五个字。
3.理解课文,养成遇到困难时乐观、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能流利地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
2.会认“心、到、井”等11个字,会写“下、井、心、来、你”五个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养成遇到困难时乐观、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演奏《小青蛙找家》,一个学生戴着小青蛙头饰,伴随音乐跳出来,全班同学也跟着唱。
2.戴着青蛙头饰的同学说:“我怎么掉进枯井里了?怎么办呢?”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小青蛙。
引导说:“现在小青蛙掉进井里了,谁来给他想个办法?”找几个学生说。
二、初读课文,在读中识字1.教师范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
3.学习小组合作识字。
学生相互出示生字卡片(生字卡片可以是学生自己写的,也可以是爸爸妈妈写的。
)4.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教师出示生字、词语、短句卡片,开火车读,抢读,学习小组齐读。
5.引导学生说出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三、自主朗读,感知课文。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给别人听,可以是同桌,也可以是教师,还可以是他的朋友们……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全班同学听,让同学们评一评,比一比,看谁读得,读出了恰当的语气。
四、分角色表演读。
1.学习小组分角色表演读。
2.抽一二组在全班表演读。
五、结合情境图,想想说说1.教师出示情境图(幻灯片)。
2.想一想①小青蛙掉到井里为什么还要唱歌?②如果小青蛙不唱歌,还可以怎么做?③你喜欢这只小青蛙吗?为什么?3.讨论、交流。
4.教师总结:这只小青蛙是只快乐的小青蛙,聪明的小青蛙,勇敢的小青蛙。
教师板书“快乐的”“聪明的”“勇敢的”。
六、在愉悦中下课。
教师弹奏《小青蛙找家》,让每一个学生都变成一只快乐的小青蛙,聪明的小青蛙,勇敢的小青蛙边唱边跳出教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