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基础设施管理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192.50 KB
- 文档页数:6
基础设施维修工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基础设施维修工程管理,提高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保障基础设施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制定本基础设施维修工程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基础设施的日常维修工程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道路、管线、设备等。
三、管理机构1. 设立基础设施维修工程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审查基础设施维修工程管理制度,监督和评估维修工程的实施情况。
2. 设立基础设施维修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维修工程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四、基础设施维修工程管理制度1. 维修工程计划1.1 制定年度维修计划,包括维修内容、维修范围、维修周期等。
1.2 定期进行维修工程的检查和评估,及时更新维修计划。
2. 维修工程组织2.1 组建维修工程小组,人员包括工程师、技术员、施工人员等。
2.2 组织维修工程的实施,包括工程预算、材料采购、施工安排等。
3. 维修工程监督3.1 设立维修工程监督小组,负责对维修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3.2 对维修工程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维修工程评估4.1 对维修工程进行评估,包括维修效果、维修成本、维修周期等。
4.2 对维修工程进行总结和反馈,为今后的维修工程提供参考。
五、维修工程质量管理1. 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确保维修工程的质量。
2.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标准,杜绝违规行为。
3.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六、维修工程安全管理1. 制定维修工程安全制度,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2.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3.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七、维修工程经费管理1. 制定维修工程经费预算,严格控制成本。
2. 做好经费的使用和监督,保证经费的合理使用。
3. 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审计和评估。
八、维修工程信息管理1. 建立维修工程档案,包括工程资料、施工记录、检查报告等。
2. 做好信息的整理和归档,便于查阅和查询。
程序类文件(QUALITY PROCEDURES)工厂基础设施管理程序FACTORY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PROCEDURE受控状态:受控文件编号:制定单位:人事行政部发行日期:版本:修订日期版本REV 修订记录修订日期版本REV 修订记录批准审核制定会签:工厂基础设施管理程序(FACTORY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PROCEDURE)1.目的:为确保工厂设施安全、可靠,确保提供并维护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厂设施,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生产厂房、非生产用房、生产公用设施、办公设备设施等工厂设施。
3.职责:3.1管理部:3.1.1 是公司基础设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工厂基础设施的提供及管理。
3.1.2是公司公用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的设计、实施部门,负责对已批准的项目提供必需的图纸设计,并组织对项目的施工过程监督和竣工验收,并移交给使用单位。
工程的设计、监督需相应资质的由管理部负责联系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工程设计和监督。
3.1.3负责工厂基础设施维修管理。
3.1.4负责非生产用基础设施的日常检查工作,并负责所有设施委外维修工作。
3.2总经办是工厂基础设施的规划、论证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项目的调查了解分析论证,并且根据项目情况审核项目是否立项,并报公司领导审批。
3.3采购部负责与生产有关的工厂设施的物资采购。
3.4管理部负责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及其软件、网络设备设施的确定、提供和维护管理。
3.5管理部负责信息网络设备、设施的确定、提供和维护管理。
3.6工务部门负责提供生产车间用基础设施的设计方案或策划文件,负责生产用设施的日常检查工作。
3.7各车间、部门负责本单位所使用的工厂设施的管理和基本维护。
4.有关术语和定义:4.1工厂设施包括建筑物(厂房、库房)、工作场所、办公设备及水、电、气、网络设备、设施等。
车间基础工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车间基础工程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工程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车间内基础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土建工程、设备安装、管线布置等。
第三条车间基础工程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效率第一”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第四条车间基础工程管理应实行定责定岗,明确各岗位职责,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第五条车间基础工程管理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不得随意更改。
第六条车间基础工程管理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七条车间基础工程管理人员应遵守职业操守,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保证工程安全和质量。
第八条车间基础工程管理违反本制度的,将给予相应的处罚,经实践证明有重大失职失责行为者,将予以开除。
第二章岗位职责第九条车间基础工程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车间基础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
第十条设计部门负责车间基础工程的设计工作,要求合理、安全、节约、美观。
第十一条施工部门负责车间基础工程的施工工作,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第十二条质检部门负责车间基础工程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三条安全保卫部门负责车间基础工程的安全管理,保障工程施工及人员安全。
第十四条采购部门负责车间基础工程所需材料和设备的采购,保证供应及时、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五条设备维护部门负责车间基础工程所需设备的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六条管理部门负责车间基础工程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第三章工程管理流程第十七条车间基础工程的管理流程包括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
第十八条规划阶段应充分考虑车间生产需求,确定工程定位和布局。
第十九条设计阶段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设计方案合理、安全、经济。
第二十条施工阶段应根据设计要求,组织专业施工队伍,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第二十一条验收阶段应由质检部门组织验收,符合规定标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相关管制程序样板一、设备准备1.生产设备统一由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准备和调配,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2.设备管理人员要按照生产计划和工艺要求提前准备所需的设备,并保证设备的完好状态。
二、设备使用1.设备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的启动、调试和运行。
在运行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处理设备故障或异常。
2.生产人员在使用设备前,要进行设备检查和试运行,并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操作设备,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获得操作证书后方可操作设备。
三、设备维护1.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定期检查设备的各项指标,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
2.生产人员在设备的正常使用过程中,要及时清理设备,保持设备的卫生和整洁。
3.停产时,设备管理人员要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洗、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设备保养1.设备管理人员要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设备保养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调整和更换磨损部件等。
2.设备保养时,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润滑剂,严禁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工具和材料,以免对设备造成损坏或污染。
3.设备保养完毕后,要及时记录设备保养情况,并进行设备功能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设备报废1.设备管理人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评估和检测,根据设备的技术状况和经济效益,制定设备报废标准和程序。
2.设备达到报废标准时,设备管理人员要及时报废设备,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备的清理和处理。
3.报废设备的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并进行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防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
六、设备安全1.设备管理人员要对设备进行安全评估和风险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2.生产人员在使用设备时,要严格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保持设备的安全性,不得随意更改设备的参数和操作方式。
3.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人员,停止使用设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厂基建维修管理,确保工厂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提高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保障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工厂所有基建维修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电气、管道、设备等维修项目的规划、实施、验收和归档。
第三条工厂基建维修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维修质量和维修效率。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工厂成立基建维修领导小组,负责全厂基建维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基建维修领导小组职责:1. 制定工厂基建维修管理制度;2. 审批重大维修项目;3. 组织协调维修施工;4. 监督维修质量和进度;5. 审核维修费用;6. 定期检查维修效果。
第六条工厂设立维修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基建维修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七条维修管理部门职责:1. 负责维修项目的申报、审批和实施;2. 编制维修计划,安排维修人员;3. 监督维修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质量;4. 收集维修资料,归档管理;5. 提出维修改进措施,提高维修效率。
第三章维修计划与预算第八条维修管理部门应根据生产需求、设备状况和季节性因素,制定年度维修计划。
第九条年度维修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维修项目名称、地点、规模;2. 维修项目预算;3. 维修项目实施时间;4. 维修项目责任人。
第十条维修预算应根据维修项目实际情况,合理编制,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第四章维修实施与验收第十一条维修项目实施前,维修管理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对维修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第十二条维修施工过程中,维修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第十三条维修施工完成后,维修管理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对维修项目进行验收。
第十四条验收内容包括:1. 维修项目完成情况;2. 维修质量;3. 维修成本;4. 维修资料。
第十五条验收合格后,维修管理部门应及时将维修资料归档管理。
第五章维修费用管理第十六条维修费用按照预算执行,不得擅自改变。
企业基本设施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基本设施的管理,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质量。
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
二、设施管理责任1. 设施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设施管理方案,并对设施进行监督和维护。
2. 各部门负责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并定期向设施管理部门提供设施使用情况报告。
三、设施管理流程1. 设施申请员工如需使用设施,需提前向所属部门提出申请。
申请表应包含设施使用目的、使用时间、使用人数等信息,并由部门经理审核后提交设施管理部门。
2. 设施使用设施管理部门根据申请情况,安排设施的使用时间和地点,并通知相关部门和员工。
3. 设施维护设施的日常维护由各部门负责,包括设施的清洁、保养、维修等工作。
设施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设施的巡检,并提出处理意见。
4. 设施报废设施达到报废标准或不再使用时,应由设施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报废,并填写相应的报废申请表。
四、设施管理准则1. 安全第一设施的使用必须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施的安全。
任何对设施产生损害的行为都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2. 环保节能设施的使用应注重节能减排,禁止浪费和滥用。
设施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能源的监控和管理,提出合理的节能建议和措施。
3. 效率优先设施的使用应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减少不必要的等待和时间浪费。
设施管理部门应合理安排设施的使用和分配,做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4. 维护有序设施的管理应保持有序,遵守设施使用规范。
设施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和归位,并做好相应的维护工作。
5. 共享共赢设施是企业的共同财产,所有员工都有责任保护和维护设施。
员工应自觉遵守设施使用规定,不得私自占用或损坏设施,共同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五、设施管理考核设施管理部门将定期对各部门和员工的设施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
考核内容包括设施的安全使用、日常维护等方面。
考核结果将作为绩效评定和奖惩的参考依据。
六、附则1.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设施管理部门所有。
施工现场基础设施管理制度模版一、概述1.1 目的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施工过程中的需求,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施工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项目施工现场的基础设施管理。
二、基础设施管理职责2.1 基础设施管理部门项目基础设施管理部门是负责施工现场基础设施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基础设施管理计划及相关制度。
2.2 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现场基础设施管理制度的要求,组织和指导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和使用,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2.3 监理部门监理部门应对施工现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基础设施的安全和有效运行。
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3.1 设计和施工要求施工现场基础设施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满足项目的施工要求和规划。
3.2 设备选用和验收基础设施的设备选用应符合项目的需要,并在验收前进行测试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3.3 材料采购和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中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采购时应注意质量和供应商的信誉度。
四、基础设施维护管理4.1 日常维护基础设施的日常维护应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清理和更换需要维修的部件。
4.2 定期检修基础设施设备的定期检修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4.3 废弃设备处理废弃的基础设施设备应进行合理的处理,遵守相关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法律法规。
五、基础设施使用管理5.1 设备使用规范基础设施设备的使用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同时要做好设备的安全防护工作。
5.2 设备借用和归还基础设施设备的借用应经过申请和批准,并按时归还,借用人要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负责。
六、安全防护管理6.1 安全设施设置施工现场基础设施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包括防护栏杆、安全警示标识等,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6.2 安全培训和教育施工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掌握正确的施工操作方法和安全防护知识。
企业基建使用管理制度一、总则基建使用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规范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使用方式,提高基建设施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保障企业正常运营。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设备、通讯系统、电力系统等。
二、基建调研与规划1.企业应根据发展需要,进行基建调研,确定基建的规划方向和重点,制定基建规划方案,并报领导审批。
2.基建规划中应包括基建项目的规模、投资、时间进度等内容,确保基建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3.基建规划应与企业发展规划相互协调,确保基建项目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
三、基建设计与施工1.企业应委托专业设计机构进行基建设计,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
2.企业应组织专业人员对基建施工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基建施工过程中,严禁出现违规建设、乱搭乱建等行为,确保基建安全稳定。
四、基建验收与使用1.基建竣工后,企业应组织验收,确保基建工程符合设计要求,达到相应标准。
2.基建使用前,企业应制定基建使用管理计划,确定基建使用责任人,明确使用规定、操作流程。
3.基建设施使用过程中,如需对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等工作,应及时进行,确保设施正常运作。
4.企业应加强基建设施的安全防护,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基建设施的安全性。
五、基建维护与更新1.企业应定期对基建设施进行巡检、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施运行正常。
2.基建设施使用寿命到期或出现严重故障时,企业应及时进行更新、改造,确保设施更新换代。
3.企业应制定基建设施更新计划,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和市场变化,及时更新设施,提高设施使用效率。
六、基建管理制度的执行与监督1.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基建管理制度执行机制,确保制度的执行得以落实。
2.企业领导应加强基建管理的监督与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确保基建工作的正常运行。
3.基建管理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不断完善制度,提高管理效率。
七、附则1.本制度由企业相关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