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起居常识
- 格式:docx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大暑的简介及养生技巧大暑的简介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度。
《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
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中国劳动人民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其次候是说天气开头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消失,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头向〔立秋〕过渡。
大暑养生技巧1、大暑养生要多饮暖水夏季养生,水也是人体内非常重要、不行缺少的健身益寿之物。
俗话说“人是水浇成的”,这话不无道理。
水约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传统消暑的养生〔方法〕非常推崇饮用白开水。
需要提示的是,为了解渴有人一次性饮水过多,殊不知这样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快速下降,甚至消失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
所以,酷热季节,渴极了应先喝少量的水,停一会儿再喝。
2、大暑养生要药食同粥多吃瓜类: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须准时补充。
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自然、干净、养分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
瓜类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
全部瓜类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压、爱护血管的作用。
多吃凉性蔬菜: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
瓜类蔬菜除南瓜属温性外,其余如海带、冬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都属于凉性。
3、大暑养生的运动调养大暑正处于“三伏天”,天气酷热,此时宜少运动或选择低强度的运动项目,如漫步、快步走、八段锦、〔太极拳〕等,宜在早晨或黄昏在凉爽的公园、河边、林荫道旁进行,留意避开运动后大汗淋漓,运动过后要补充水分,但应避开进食冷饮,否则简单消失腹痛、腹泻等症状。
大暑节气一些禁忌事项大暑节气一些禁忌事项1、穿着棉质服装大暑里穿浅颜色的衣服,可以减少衣服队热量的吸收,这样穿起来比较凉快;而深颜色的衣服则会吸收更多的热量,这样子会使人闷热。
棉织品透热、吸汗优于化纤制品。
所以,大暑天运动着装以浅颜色棉织品为最好,款式越宽松,散热性能就越好,颜色越浅越不容易吸热。
2、晨练不宜过早大暑天时天亮的时间都比较早,很多有晨练习惯的人都是天一亮就出门运动。
但是其实晨练的时间不宜太早,以免影响正常睡眠。
3、避免阳光直射大暑天每天上午11时到下午4时是紫外线、红外线最强的时候。
过强的紫外线可造成皮肤和眼睛的损伤,并可致皮肤癌。
而长时间照射红外线,可使颅内温度上升,脑膜出现炎症,发生日射病。
因此应尽量避免在阳光最强的时候在室外运动,更不可光着上身运动。
4、忌冷水洗浴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因此,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
可以见到的病症如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甚则变生原因不明的发热证。
同时,即使是热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风,对小儿尤其如此。
5、忌饮食不洁大暑湿热交蒸,细菌、病毒繁殖快,皮肤病发病增多,此外也易致食物中毒。
所以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注意灭蝇,不吃不干净的饭菜,最好当天的饭菜当天吃,隔夜饭菜要煮沸、热透。
6、忌空腹饮茶过多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极易导致茶水消耗人体的阳气,如果再是喜欢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肾,消烁下焦肾阳,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症,以及下元虚冷的腹泻、阳痿、痛经等病症。
因此,夏季饮茶,应是在餐后饮二到三杯为宜,有饥饿感则立刻停饮。
7、勿食过多冷饮很多人喜欢以喝冷水,吃冰棍等方式消暑降温,这反而太寒凉,非但不能降火,对身体也会造成一定伤害。
消暑切勿吃太寒凉,当心物极必反。
8、不要熬夜时下暑性炎热,容易耗气,正常人都会觉得乏力,所以最好能够早休息,尽量不要熬夜。
要调整起居,保证充足睡眠,中午应午睡0.5~1小时,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
大暑时节如何调理好睡眠保持精神焕发夏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炎热的季节,人们常常感到疲倦和无精打采。
而大暑作为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更是炎热难耐。
为了保持精神焕发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在大暑时节我们需要注意一些调理方法。
一、保持室内通风大暑时节的高温让人感到闷热,尤其是在夜晚时分容易造成室内空气不流通。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室内通风,打开窗户或使用空调、电扇等设备,保持空气流通。
这样既能降低房间的温度,又能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并有助于睡眠的舒适度和质量。
二、控制室内光线大暑时节,夜晚的天黑得晚,早晨的天亮得早,容易干扰我们的睡眠。
为了保证良好的睡眠,我们要注意控制室内的光线。
可以使用窗帘、遮光帘等方式阻挡外界的光线,保持室内的黑暗环境。
此外,关掉电视、电脑等发出强光的设备,避免光线刺激对睡眠的影响。
三、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在大暑这个节气中,白天的高温会让人感到疲倦,而夜晚的凉爽却又容易引起失眠。
为了保持良好的睡眠,我们需要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尽量在晚饭后避免进行剧烈的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最好在晚上10点左右就寻找适合自己的休息时间,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四、调整饮食习惯大暑时节,我们的饮食习惯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烧烤等,这些食物容易引起口腔溃疡和胃肠不适,影响睡眠质量。
此外,要适当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B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坚果类食品,这些食物可以帮助提高睡眠质量和精神状态。
五、保持适当的运动量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代谢率和免疫力,促进睡眠。
但在大暑时节,由于高温天气,我们需要注意运动的时间和方式。
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时分进行室内运动,避免在中午或下午的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
此外,要注意饮水量的补充,避免脱水。
六、心理调节和放松在大暑时节,人们常常感到疲惫和烦躁,容易影响睡眠质量。
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心理调节和放松。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如听音乐、阅读、泡澡等,帮助舒缓紧张的情绪和放松紧绷的身体。
2024大暑节气的风俗及养生知识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此时,天气炎热至极,阳光炽热,高温潮湿,人们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风俗和养生方法。
大暑时节,民间有“喝伏茶”的风俗。
伏茶,通常是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在街头巷尾,常常能看到免费供应伏茶的摊点,过往的行人在酷热中喝上一杯,顿时感到身心舒畅。
“晒伏姜”也是大暑的传统风俗之一。
人们会在大暑这一天,将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放在太阳下晾晒。
经过一段时间的暴晒,伏姜就制成了。
伏姜具有驱寒暖胃的功效,在寒冷的冬天食用,能让人倍感温暖。
在一些地区,还有“送大暑船”的习俗。
这是一种充满仪式感的活动,人们打造一艘精美的纸船,船上摆满了各种祭品。
在大暑这一天,人们敲锣打鼓,将大暑船送至江边,点燃火把,让船顺水漂流,寓意着送走瘟疫和灾祸,祈求平安和丰收。
说到大暑的养生知识,首先要重视的就是防暑降温。
高温天气下,尽量避免在中午时分外出活动,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戴帽子、打遮阳伞、涂抹防晒霜等。
同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不能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建议多喝白开水、淡盐水或者绿豆汤等。
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瓜、苦瓜、黄瓜、西红柿等,这些食物富含水分和维生素,有助于清热解暑。
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薏米、芡实、绿豆等。
但要注意,不宜过度食用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
起居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炎热的天气容易让人感到疲惫,每天应保证 7 8 小时的睡眠时间。
中午时分,可以小憩一会儿,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此外,要保持室内通风,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以防患上“空调病”。
运动也是大暑养生的重要环节。
但由于天气炎热,运动时间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避免高温时段。
可以选择一些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
运动强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劳累和大量出汗,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大暑节气的食物及风俗活动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
它正处于夏季的顶峰,气温高、湿度大,非常炎热。
在这个时期,人们的饮食、起居和习惯都要有所变化。
本文将介绍大暑节气期间的食物和风俗活动。
一、大暑节气的食物1.水果:大暑节气期间,许多水果都处于盛产季节。
比如,西瓜、葡萄、桃子、荔枝、香瓜等等。
这些水果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营养,可以对人体进行补充,也可以帮助我们减轻身体疲劳。
其中,西瓜尤其适合在这个时期食用,不仅可以解暑、降温,还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预防便秘等问题。
2.清淡食物:由于大暑节气期间气温高、湿度大,人体排汗量大,容易导致体内水分和营养流失。
因此,大暑节气期间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多选用蔬菜、豆腐、粥、汤等清淡食物,方便人体消化吸收。
3.草本植物:大暑节气的时期,气温较高,会使人们的情绪比较烦躁、易怒。
而草本植物,如薄荷、丝瓜等,就能够帮助调节人体的情绪,减轻紧张和压力。
4.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大暑节气期间,人的身体容易缺乏维生素,比如维生素B、维生素C等,因此,我们应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等等。
二、大暑节气的风俗活动1.祭奠祖先:在中国各地,大暑节气是祭祀祖先的重要时期。
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烧香拜祖,以感恩祖先的恩德并祈求祖先的保佑。
2.游泳消暑:由于大暑节气的气温比较高,人们会选择在游泳池、河流、湖泊等地方游泳消暑。
游泳不仅能够让人们消除烦躁的情绪,缓解疲劳,还可以保持身体健康。
3.采摘水果:大暑节气时天气炎热,正好是水果成熟的季节。
人们可以到水果园采摘各种水果,一边享受美食,一边体验丰收的喜悦。
4.湖光岩游玩:湖光岩是中国湖南省岳阳市的一处著名景点。
在大暑节气期间,湖光岩周边的景色比较优美,游客们会选择前往此处游玩、休闲。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人们对于大暑节气的食物和风俗活动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体验这个节气,我们都应该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更好地度过夏季的顶峰时期。
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及养生禁忌大暑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大约在每年的七月中旬,这个时候气温已经达到了最高峰,到达了一年中的顶峰。
在传统民间文化中,大暑节气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同时也伴随着许多有趣的习俗和养生禁忌。
一、传统习俗1. 迎伏虎:伏虎是指夏天中午最热的时段,据说这时候让人最易怒,所以人们会在这个时候祭祀虎神,以期能够平安度过这个时段。
2. 祭祖:大暑是祭祖的重要时间节点,许多人选择在这个时候回家祭祖,感恩祖先,祈求平安与幸福。
3. 吃饺子:在很多地方,大暑节气是吃饺子的传统时期,搭配上清凉的凉菜、烤瓜子、西瓜等,可以在味蕾上感受到夏日的清凉。
4. 知了戴乌纱:华南地区有这么一个习俗,就是在大暑的时候给知了们戴上小小的乌纱帽,以示尊重。
这样做也有助于控制知了的数量,保持环境和谐。
5. 种田:在古代,大暑是一个重要的农事时间节点,人们会在这个节气种下秋收作物,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季节。
二、养生禁忌1. 忌贪凉:尽管大暑天气十分炎热,但人们千万不可猛吃冷饮、冰块,这会使得体内新陈代谢减缓,容易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
2. 忌饱食:由于夏季人体消耗较少,容易饱食,导致胃肠负担加重,还容易引起头昏、头痛、疲乏等不适症状。
3. 忌午睡:在大暑这个时候,尽管午后很容易疲惫,还是要忌午睡,因为午睡会影响夜间休息,导致晚上难以入睡。
4. 忌剃头:在大暑这个时候,剃头容易感冒,所以应该避免剃头。
5. 忌冷水:在大暑这个时候,洗脸和洗澡水温应适中,不要用冷水,否则容易感冒。
总之,大暑节气是一个炎热的时期,但在传统民间文化中,仍露出许多有趣的习俗和养生禁忌。
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绿植环绕、清凉饮食、控制室内温度等,来适应高温并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大暑中国传统医学中的暑病防治大暑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农历七月底或八月初。
在这个时期,气温高,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受到暑病的困扰。
中国传统医学对大暑期间的暑病有着独特的防治方法。
本文将探讨大暑期间的暑病防治措施。
一、怎样预防暑病1. 饮食调养大暑时节,饮食调养至关重要。
应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多喝白开水、绿豆汤、冬瓜汤等清凉饮品,以及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西瓜、草莓、苹果等,有助于降温解暑。
此外,注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烧烤等容易上火的食物,以减轻身体的负担。
2. 穿着适宜大暑期间,应选择透气性好的衣服,避免穿着过于厚重的衣物,以免引起过度出汗而导致体温过高。
同时,还要注意使用太阳伞、遮阳帽等防晒措施,减少对紫外线的暴露,保护皮肤免受伤害。
3.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大暑期间,天气炎热,容易使人疲倦乏力。
因此,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安排日间活动和休息时间,避免在午后的高温时段外出,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二、传统暑病的症状及防治1. 中暑中暑是大暑期间最常见的一种暑病,常见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面色潮红、皮肤发热等。
预防中暑的方法包括避免过度劳累、激烈运动,保持室内通风,适当补充水分和盐分,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2. 暑湿病暑湿病是由于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身体不适等。
对于暑湿病的防治,可以使用中药进行疏风清热、解毒祛湿的治疗,同时保持室内干燥清洁,避免暴露在潮湿环境中。
3. 风热病风热病是由外邪入侵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流鼻涕、眼红等。
对于风热病的防治,可以使用中药进行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的治疗,同时注意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避免感染他人。
三、中医养生建议1. 穴位按摩适当按摩一些特定的穴位,有助于缓解暑病症状。
如合谷穴位于手背,按摩可以缓解头痛、目眩等不适感;太冲穴位于足底,按摩可以缓解心烦、失眠等症状。
大暑节气特点及养生提要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农历七月中旬,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以下是大暑节气的特点及养生提要:
1. 酷热天气:大暑是夏季最炎热的时期,气温高,阳光强烈,人们易出汗,体力消耗较大。
2. 热湿重:大暑时,空气湿度较大,易导致人体湿气积聚,出现烦躁、倦怠、食欲不振等情况。
3. 养生提要:在大暑节气中,需要注重以下养生方面:
- 防暑降温:要避免在中午12点至下午3点这个时间段外出,尽量待在阴凉处;可以穿透气、吸湿、散热性好的衣物;多喝水、吃清淡食物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 注意防晒:大暑阳光强烈,外出时要做好防晒措施,如戴
帽子、墨镜、涂抹防晒霜等,避免阳光对皮肤的伤害。
- 补充营养:夏季气温高,人体代谢加快,需要更多的营养
物质来支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因此要注重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鱼类、奶制品等。
- 远离辛辣刺激食品:大暑时消化系统较弱,容易引起胃肠
不适,因此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强的食物,以免加重消化负担。
- 调养心情:大暑是烦热季节,人们容易烦躁不安,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适当放松心情,参与舒缓身心的活动,如散步、听音乐、阅读等。
总之,大暑节气时要避免暑热的伤害,适当调整饮食、作息和心情,注重防晒和补充营养,保持身体健康。
大暑节气的农事活动及传统习俗大暑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7月23日或24日,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在中国古代,大暑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因此有着丰富的农事活动和传统习俗。
一、农事活动1.水稻长势稳定。
在大暑节气中,气温高,降雨量较大,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
这时候需要做好稻田的灌溉和排水等工作,及时施肥,促进水稻生长,确保水稻长势稳定。
2.晾晒粮食。
大暑节气中,荞麦、黍子、大豆、芝麻等粮食开始成熟,需要及时采摘晾晒。
特别是在南方气候潮湿的地区,为了防止粮食发霉、烂掉,需要将粮食晒干,以免影响存储和食用。
3.收获水果。
夏季是水果丰收的季节,大暑时节瓜果飘香。
此时,梨、桃子、荔枝、葡萄、柿子、西瓜等水果陆续成熟,需要及时摘取,以免过熟掉落、浪费资源。
4.防治病虫害。
大暑节气中,病害、虫害容易滋生,对作物的生长、产量造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需要对稻田、果园等做好灭虫、防病的工作,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二、传统习俗1.喝凉茶。
大暑期间气温高,人们容易出现烦躁、口干口渴等情况,此时品尝凉茶,既可以解暑生津,又可以清凉解渴,是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
2.贴“冰黄”。
大暑前后,人们会在门前或窗户上贴上一块黄色的纸片,上面写着“冰黄”二字,以祈求家人健康平安,避免中暑的发生。
3.吃“小暑糕”。
小暑糕是山东、河南等地的传统小吃,相传可预防中暑。
在大暑这个节气里,人们会吃一些小暑糕,祈求健康平安。
4.赏荷花。
大暑期间,荷花处于盛开期,人们会前往荷塘赏花、品茶,感受荷花的清香与雅致。
总之,大暑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气,既是农民们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也是人们身体健康关注的重点时期。
人们需要认真对待农事活动,同时遵循传统习俗,保护好自己和社会大众的健康与安全。
大暑节气起居常识
大暑节气,由于干热,往往使人有一种发躁难耐的感觉。
此时,
“心静”是很可贵的,有道是“心静自然凉”,切忌情绪不定,动怒无常。
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
喝多点水,而且是温水比较好,每天要喝七八杯白开水。
身体要随
时保持水分和补充水分,水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明,维持着人体
正常的生理功能。
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器官、肌肉、血液、头发、骨骼、牙齿都含有水分,夏季失水会比较多,若不及时补水
就会严重影响健康,易使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加速人体衰老。
另外矿
泉水、冷茶,牛奶,苹果汁是理想的解渴饮料。
不可露宿,室温要适宜,不可过凉或过热,房中也不可有对流的空气,即所谓的“穿堂风”。
早晨醒来,要先醒心,再醒眼,并在床上先
做一些保健的气功,如熨眼、叩齿、鸣天鼓等,再下床。
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水果、
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
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等都有较好的消暑作用;
早晨可到室外进行一些健身活动,但运动量不可过大,以身体微汗
为度。
当然,最好选择散步或静气功为宜。
气温高的中午不要外出,而
居室温度亦不可太低。
要安排好午睡,白天只要微感困乏,即可小睡片
刻。
一天也不能无所事事,应当有意地进行一些活动。
如下棋、练书法、绘画、观看演出等,但嗜好不可太深,应适可而止。
此外,小暑节气中很多人喜欢在室外露宿。
这种习惯是不可取的。
因为当人睡着以后,身上的汗腺仍不断向外分泌汗液,整个机体处于放
松状态,抵抗力下降。
而夜间气温下降,体温与气温之间的温差慢慢增大,很容易导致头痛、腹痛、关节不适,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
留学监理网专家提醒,意大利拥有较好的医疗福利。
在意大利就读
的留学生,只要统一参加学生医疗保险,每月按时缴纳学生医疗保险金,就可以享受其完善的医疗福利,这解决了广大中国留学生的后顾之忧。
白露是一个表征天气转凉的节气,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度,但夜晚仍会较凉,日夜气温差较大,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卧不可贪凉,所谓“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正是说明这个道理。
制作:先将甲鱼放人温热水中,使其排尽尿,然后剁去头,剖除内脏,清洗干净。
将甲鱼放入蒸钵中,加水适量,放人贝母、料酒、花椒粉、细葱、味精、精盐,以武火蒸熟即成。
一般来说,身体健康的人,在做一些较大的运动后,大量的出汗会
使身体有一种舒服的畅快感,运动量应该以此为度。
值得注意的是,停
止运动后,不可用冷水给身体降温,也不能过量地喝冷饮,最好喝些热
茶或绿豆汤等防暑饮品。
另外,大暑时节,清凉的游泳对人有一种难以
抗拒的魅力。
正因为这种魅力,水中健身运动也被轻松地推上了舞台。
这时正值中伏前後,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