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三章)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25
第三章 三部门经济中收入决定和宏观财政政策第一节 加入政府后的收入决定一 .政府税收直接税——对财产和个人征税 间接税——对商品和劳务征税政府税收对社会总需求起收缩作用,使Yd 减少,Yd = Y - T = Y-tY=Y(1-t)可支配收入 净税收 其中t 为税率MPC ↓.政府支出购买.公债利息… 政府支出引起总需求增加. 三部门经济中的均衡收入决定 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 ,DPI <PI=总需求,得三部门宏观经济:C+S+T=C+In+G 或 T-G=In-S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C=a+b 〃Yd Yd=Y-T=Y-(T 0+tY)=(1-t)Y-T 0其中T 0为常数,t 为边际税率#C=a+bYd=a+b(1-t)Y-bT 0 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表达式 ★Yd=Y-T+TR(转移支付) =(1-t)Y -T 0+ TR 或★C=a+bYd=a+b(1-t)Y -bT O +bTR 由于均衡收入Y=C+I+G ★Y=)1(10t b G I bT a --++-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表达式或 Y=(a+bTR-bT 0)+b(1-t)Y+I+G★ Y = )1(1)(0t b G I T TR b a --++-+第二节 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二部门中 K=1/(1-MPC) 一 税率不变时的各种乘数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所得税增加会使投资乘数变小。
假定MPC=0.8,t=0K=1/(1-b)=5 MPC=0.8 t=0.25K =5.2)25.01(8.011)1(11=--=--t b ㈠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T 0假定C=130+0.75Yd T=40+0.2YIn=100亿 G=200亿 由条件可得出: MPC '=MPC(1-t)=0.75(1-0.2)=0.6Y=)1(10t b G I bT a --++-=亿1000)2.01(75.012001004075.0130=-⨯-++⨯-如政府支出G 由200增至280亿,则Y亿12004.0480)2.01(75.012801004075.0130==-⨯-++⨯-= K=200/80=2.5 △Y=80+0.6×80+0.62×80+0.63×80+…+0.6n ×80=80×(1+0.6+0.62+…+0.6n)=200亿MPC '=MPC(1-t)=0.75×(1-0.2)=0.6政府支出乘数K G =)1(11t b --因O <t <1 ,所以 bt b -<--11)1(11 ㈡税收乘数(比例税率不变时的乘数)△Y=48×6.011-=120亿减税80亿,引起Y 增加120亿△Y=)1()1(1t t b bT ---⨯∆- 税收乘数K T =)1()1(11)1()1(1t t b b t t b b ---⨯-=---- 支出乘数K G =)1(11t b --因为b 即MPC<1,所以)1(11)1()1(1t b t t b b --<---即,|K T |<|K G |税收乘数= MPC '乘以支出乘数 上式中支出乘数K G =)1(11t b --5.2)2.01(75.011=--= 税收乘数K T =)1()1(1t t b b----=)2.01()2.01(75.0175.0----=-1.5 |K T |<|K G |㈢转移支付乘数K TR =)1()1(1t t b b---ΔY=)1()1(1t t b bTR ---⨯∆式中TR 为政府转移支付量 ㈣平衡预算乘数公式①国民收入增加额=(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支出或税收增加额 =(Kg-Kt)△T 或△G 公式②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支出(购买)乘数 -税收乘数K B =K G -K T =)1()1(11t t b b----K B 表明:政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增加等额的税收会引起实际产量的上升。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宏观经济学第三章第三章消费与储蓄理论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宏观上影响消费和储蓄的因素;了解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
关键概念: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第一节消费与消费函数一、消费的含义人们为满足需要而花费在最终消费品和劳务上的支出,宏观经济学中的消费指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
消费的构成: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劳务。
注意与投资的概念界限二、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消费支出在GDP中占有最大的比重。
影响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家庭财产、利率水平、消费信贷、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年龄构成、传统消费模式三、消费函数(一)消费函数与消费曲线微观上消费的决定因素很多,凯恩斯主义的消费被假定为由家庭当前可支配收入决定,因此有消费函数:c=f(y)。
现实中短期内收入变化较小,故可用线性函数近似替代:c=a+by.其中a为自发性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
一般认为,a>0,0<b<1.在(y,c)平面上,消费函数的图象称为消费曲线。
现实中,家庭的消费函数一般是非线性的,而是一个单调增的凹函数。
(二)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MPC)是指在增加一个单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的比率,用MPC表示。
实际上也就是消费函数对收入的导数f'(y)。
一般情况下,MPC的递减的,且0<MPC<1.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PropensitytoConsume,APC)是指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APC=c/y.由“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可导出“平均消费倾向递减”。
(三)社会总消费函数以上分析的是家庭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宏观经济学关心的是整个社会的消费函数,即总消费和总收入之间的关系。
社会消费函数是家庭消费函数的总和。
然而,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社会消费函数并不是家庭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