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通过性和平顺性
- 格式:ppt
- 大小:3.84 MB
- 文档页数:12
1、动力性: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通过性:汽车能以足够高的平均速度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如松软地面、凹凸不平地面等)及各种障碍(如陡坡、侧坡、壕沟、台阶、灌木丛、水障等)的能力。
操作性:汽车能否按驾驶员的意图沿给定方向行驶的性能。
生产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运输吨公里数来表示。
可靠性:在一定行驶路程内发生的零部件损坏及故障的性质、严重程度、次数等来衡量。
耐用性:零部件需要更换时已使用的时间来衡量。
劳动保护型:驾驶员工作的安全性和使驾驶员的身体健康不受损害的性能。
它包括汽车的舒适性、稳定性、制动性等。
舒适性:为乘员提供舒适、愉快的乘坐环境和方便安全的操作条件的性能。
平顺性: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乘员所处的振动环境具有一定的舒适度的性能。
稳定性: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具有抵抗改变其行驶方向的各种外界干扰,并保持稳定行驶而不失去控制,甚至翻车或侧滑的能力。
稳定性的丧失表现为汽车的翻倾或滑移。
制动性:在给定的坡道上能制动住以及在较短距离内能制动至停车并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的性能。
2、最高车速:汽车满载时在水平良好路面(混凝土或沥青)上所能达到最高行驶车速。
加速时间:汽车由I档或II档起步,并以最大的加速强度(包括选择恰当的换挡时机)逐步换至最高档后到某一预定的距离或车速所需的时间。
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用变速器最低档位在良好路面上等速行驶所能克服的最大道路坡度。
机械损失:齿轮传动副、轴承、油封等处的摩擦损失。
液力损失:消耗于润滑油的搅拌、润滑油与旋转零件之间的表面摩擦等功率损失。
自由半径:车轮处于无载时的半径。
静力半径:汽车静止时,车轮中心至轮胎与道路接触面间的距离。
滚动半径:车轮中心到车轮运动瞬心的距离。
3、汽车的行驶阻力:滚动阻力:当车轮在路面上滚动时,由于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力和相应变形所引起的能量损失的总称。
空气阻力:汽车相对于空气运动时,空气作用力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称为空气阻力。
1 汽车六个主要技术性能: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通过性,操控稳定性,平顺性2. 维护保养:为保持汽车的技术性能和正常使用,避免出现故障而进行的预防工作。
汽车维护保养有6个主要工作内容:检查、紧固、润滑、清洁、补充、更换。
维护保养必须贯彻:定期检查,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原则3. 汽车环保性能尾气排放:HC、CO、NOX、碳烟噪声污染:发动机及排气噪音、胎噪、风噪电磁辐射污染:电气设备的电磁辐射4.汽车安全性能1.主动安全装置:超视距探测/红外线夜视系统,制动稳定系统ABS/EBD/EBV/TCS/ESP2.被动安全装置:安全气囊(SRS)、安全带、溃缩式方向盘,高强度防撞车身5.发动机功率测量简称发动机测功,主要测试两个项目1、外特性特性2、比油耗比油耗是衡量发动机经济性和机械效率的重要参数。
也是车辆油耗的一个参考依据。
⏹测算办法:用发动机所做的功与燃油消耗进行对比⏹单位:g/kwh⏹测量设备:发动机测功油耗计⏹比油耗数据小者,代表了该发动机的机械效率高⏹外输出特性曲线主要体现输出扭矩、转速和功率的关系。
P=Tn/9550 P——发动机功率,单位:kw T——发动机扭矩,单位:Nm n——发动机转速,单位:r/min(rpm)⏹外特性曲线分为:全负荷特性曲线(节气门全开)和部分负荷特曲线(节气门处于其它开度)⏹讨论发动机的动力性主要看全负荷特性曲线6. 汽车底盘测功1.驱动轮功率2.加速能力3.滑行能力4.传动效率5.测评和校正车速表6.间接测量汽车发动机的功率7. 行驶油耗的测量方法:道路试验和台架试验1.道路试验:城市路况、市郊路况、高速路况2.台架试验:设备:油耗仪、底盘测功机注意事项:底盘测功机的滚动阻力设定必须与原车驱动轮行驶过程中的阻力相接近,否则油耗数据将出现大的误差。
8. 影响车辆行驶油耗的因素设计和制造原因:发动机特性和机械效率,传动系统的匹配及传动效率,车重和风阻使用原因:驾驶水平和习惯,道路条件9. 排放污染的检测⏹使用仪器:转速表、底盘测功机、计时器⏹尾气分析仪:二气体、三气体、四气体、五气体⏹烟度计:测量碳烟含量10. 前照灯检测和评价测试项目:亮度和光分布测试方法:原地台架测试设备:前照灯测试仪11.喇叭响度/噪音的检测测试项目:声压级(单位:dB)测试设备:声压计(分贝计)12. 制动性能的检测和评价⏹试验方法:路试和台架试验⏹路试:制动距离、制动稳定性、制动减速度(减速度仪)、制动协调时间⏹台架试验:制动力、制动协调时间、各轮制动力差13 汽车故障诊断维修的5个步骤问诊试车分析检修检查。
名词解释1.汽车的通过性:是指它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如松软地面、凹凸不平地面等)及各种障碍(如陡坡、侧坡、壕沟、台阶、灌木丛、水障等)的能力。
2.间隙失效:由于汽车与地面的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托住、无法通过的情况。
3.最小离地间隙:汽车满载、静止时支撑平面与汽车上中间区域(0.8b内)最低点间的距离4.纵向通过角:汽车满载静止时,分别通过前后车轮的外缘作垂直于汽车纵向对称平面的切平面,当两平面交于车体下部较低部位时所夹的锐角。
(大,顶起失效)5.接近角:汽车满载、静止时,前端突出点向前轮所引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大,不易触头)6.离去角:汽车满载、静止,后端突起点向后轮所引切线与地面的夹角(大,不易托尾失效)7.最小转弯直径:当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汽车以最低稳定车速转向行驶时,外侧转向车轮的中心平面在支撑平面上滚过的轨迹圆直径。
8.转弯通道圆:当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汽车以最低稳定车速转向行驶时,车体所有点在支撑平面上的投影均位于圆周以外的最大内圆称为转弯通道内圆,车体上所有点均为于圆周以内的最小外圆转弯通道外圆。
(内外圆半径相差小,汽车机动性好)9.汽车的平顺性:汽车平顺性主要是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冲击环境对乘员舒适性的影响在一定界限范围之内。
主要根据乘员主观感觉的舒适性来评价。
1.白噪声:路面速度功率谱密度幅值在整个频率范围内为一常数,幅值大小只与不平度系数大小有关。
2.侧翻阈值:汽车开始侧翻时所受到的侧向加速度(阈值大事故率低)3.汽车操纵稳定性: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方向行驶。
切当遭遇到外界干扰时,汽车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4.侧偏力: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的侧向倾斜侧向风或曲线行驶时的离心力等的作用,车轮中心沿Y轴方向将作用有侧向力F相应的在地面上产生的侧向反作用力Fy,5.侧偏角:接触印迹中心线aa不止与车轮错开一定的距离。
1、汽车行驶平顺性平顺性是指汽车在一般行驶速度范围内行驶时,避免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和冲击使人感到不舒服、疲劳、甚至损害健康,或者使货物损坏的性能。
由于行驶平顺性主要是根据成员的舒适程度来评价,所以有称为乘坐舒适性。
汽车行驶平顺性评价方法,是根据人体对震动的生理反应,以及对货物完整性的影响制定的,并用震动的物理量,如频率、振幅、加速度等作为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
车身震动的固有频率应为人体所习惯的步行时,身体上、下运动的频率,它约为60—80次∕秒(1—1.6Hz),所以,车身振动加速度的极限值应低于0.6—0.7g。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振动系统,大量的试验资料表明,人体包括心脏、胃部在内的胸腹系统,在垂直振动4—8Hz、水平振动1—2Hz范围内会出现明显的共振,这就是人体对振动最敏感的频率范围。
国际标准(ISO2631)对人体承受的振动加速度划分出3种不同的感觉界限;《1》暴露极限;振动加速度值在这个极限以下,人能保持健康或安全,这个极限作为能够承受的上限。
《2》疲劳降低工作效率界限;振动加速度在这个界限以下,能保证驾驶员正常地驾驶车辆,不至太疲劳和使工作效率降低。
《3》舒适降低界限;振动加速度在此界限时,能在车上进行吃、读、写等动作,超过此界限会降低舒适性。
2,汽车的通过性是指汽车在一定载质量下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及无路地带和克服各种障碍的能力。
(1)轮廓通过性。
由于汽车与地面间的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托住,无法通过的情况,称为间隙失效。
当车辆中间底部的零件碰到地面而被顶住时,称为顶起失效。
当车辆前端或尾部触及地面而不能通过时,则分别称为触头失效和托尾失效。
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包括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角、接近角、离去角、最小转弯直径等。
(2)支撑通过性《1》牵引系数TC;单位车重的挂钩牵引力(净牵引力)挂钩牵引力表明汽车在松软地面上加速、爬坡、克服道路不平的阻力或牵引其他车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