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中西医治疗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4
新疆中医药.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0年第38卷第3期2020Vol.38No.392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的中西医治疗概述塔吉古丽•库皮\严砚邱S孙红”(1.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2.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的中西医治疗进行概述。
方法收集近5~10年的中西医研究报道及文献,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西医治疗以药物治疗(促排卵、降雄激素以调整月经周期)和手术治疗为主,旨在改善排卵障碍。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长期治疗则效果显著,且没有显著副作用,不易复发,多由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生殖轴出发,通过补肾、疏肝、活血、化瘀、化痰等方法,干预排卵障碍的代谢环节,以解决排卵障碍。
结论中西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中西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也称为高雄激素性无排卵(HA)或Stein-Leventhal综合征,是影响生育年龄妇女的最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之一,在育龄女性中发病率为4%~18%[1],主要特征是高雄激素血症、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胰岛素抵抗及肥胖。
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2],遗传、代谢、内分泌、环境和生活方式等是重要的发病因素眛在PCOS中,存在一种慢性无排卵状态,其特征是卵巢小囊肿,卵巢雄激素分泌增加,有时LH(黄体生成素)分泌过多。
不孕症是PCOS的普遍表现,其中75%的女性由于无排卵而遭受不孕,使PCOS成为无排卵性不孕的最常见原因叽本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的中西医治疗进行概述,为临床、科研发展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1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的发病机制排卵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theca细胞、卵丘颗粒细胞和发育中的卵泡同步发出信号所致。
LH、FSH、胰岛素、IGF-1(促生长因子-1)、AMH(抗苗勒管激素)、类固醇生成酶的功能和其他因素的协调和相互作用下,促进机体排卵[5]。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克罗米芬、二甲双胍联合补肾调经促孕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8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以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对治疗一个疗程和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h、t、fins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均<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排卵率与对照组相当,但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探讨克罗米芬、二甲双胍联合补肾调经促孕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具有协同增效、取长补短、标本兼治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多囊卵巢综合征补肾调经促孕汤疗效中图分类号:r711.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72-02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紊乱性疾病, 其发病率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1],是造成女性无排卵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
临床上除常有月经失调、不孕、肥胖、多毛等表现外,往往多伴有高胰岛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
而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已经临床证明为是造成促排卵失败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pcos所致不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8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详细病史采集、相关查体及辅助检查而明确诊断,且空腹胰岛素(fins)≥16mmol/l,双侧输卵管畅通,配偶生殖功能无异常。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年龄21~38岁,平均(27.6±6.2)岁,其中27例月经周期在40 d~3个月,19例闭经3个月以上;不孕时间:3~12年,平均(7.8±4.6)年。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多囊性卵巢、高雄激素血症和排卵障碍。
临床上,PCOS患者可能表现为月经紊乱、不孕不育、体毛增多、多囊卵巢、高雄激素血症等一系列症状,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中西医结合是一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多囊卵巢综合征被称为“闭经”、“痰浊”等,并有相关的治疗经验。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对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而在西医理论中,多囊卵巢综合征被认为是一种内分泌紊乱疾病,主要涉及激素水平异常、卵巢功能紊乱等。
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生殖技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日益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必要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进行更为细致的分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基于以上背景,以下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分型标准:一、中医辨证类型:1. 气滞血瘀型2. 肝郁脾虚型3. 肾阳虚寒型4. 湿热蕴结型二、西医类型:1. 卵巢多囊型2. 雄激素水平异常型3. 胰岛素抵抗型4. 卵巢功能亢进型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的中医辨证类型和西医类型,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如中药调理月经、调节激素水平等。
2. 膳食调理:结合中医饮食疗法,指导患者合理搭配膳食,均衡营养,减少湿热等体内病邪。
3. 中医针灸疗法:针对不同的中医辨证类型进行针灸治疗,调和气血、行气活血、温补肾阳等。
4. 西医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口服避孕药、胰岛素调节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5. 药浴疗法:针对肾阳虚寒型患者,可采用中药药浴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以上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分型标准及治疗方案。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更加全面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进行诊断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2.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通讯作者: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1.前言本文为师承彭强丽主任医师之心得。
彭强丽主任医师,现就职于云南省中医医院,师从妇科国家级名中医易修珍学术继承人、云南省名中医周蜻教授,擅长利用易氏妇科理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
跟随彭主任学习期间,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率高,彭主任中西医结合诊治该病临床疗效显著,故对此进行总结并系统性论述。
2.多囊卵巢综合征定义及病因病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
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5%-10%。
其病因目前尚未明确,现研究认为可能与某些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有关。
彭主任传承学习易老、周教授经验,认为该病属于中医的脾肾亏虚,痰瘀壅胞,本虚标实之症。
3.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表现及诊断(一)内分泌特征:雄激素过多、雌酮过多、黄体生成素/卵泡生成素比值增大、胰岛素过多。
(二)临床表现:月经失调、不孕、多毛、肥胖、黑棘皮症。
(三)辅助检查:1.超声提示一侧或双侧卵巢直径2-9mm的卵泡≥12个,和或卵巢体积≥10ml。
2.性六项(月经D2-5)、抗苗勒氏管激素及甲功检查:LH/FSH比值>2-3,雄激素升高、血清泌乳素升高、抗苗勒氏管激素升高、查甲功排除甲状腺方面疾病。
(四)诊断: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高雄激素临床表现和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改变。
(五)中医因临床症状不同归属于月经不调、崩漏、不孕、癥瘕等范畴。
3.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主要以调整月经周期、降雄激素、纠正代谢异常为主,对于有妊娠需求的患者予促排卵治疗。
(一)调整月经周期、促排卵1.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意在治其本,多囊卵巢综合征多伴有月经周期紊乱、月经后期、崩漏等,先在调补肝肾的基础上促使月经来潮,经治疗月经正常来潮后再进行下一个周期的调理。
治疗月经病应顺应月经周期性变化而产生的气血变化,进行调整。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中西医治疗作者吴奇峥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多态性的综合症,是以高雄激素血症,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性改变等一系列表现的生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
育龄期妇女患病率为5%--10%。
西医对于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治疗:研究表明:60%左右的PCOS患者存在胰岛素抵制和高雄激素血症。
针对pcos患者的肥胖,高雄激素,月经紊乱持续不排卵等不孕问题,一般采用下列治疗方式:1、针对高雄激素血症的抑制主要采用达英-35、强的松等药物。
药物选择是根据不同治病原因类型来选择的,如高雄血症和痤疮型,可以用达英-35;高脱氢表雄酮可以用强地松;高泌乳素血症型,可以选用嗅隐停;关于高雄激素血症和高胰岛素血症之间的相互影响,医学界尚有不同的说法,但降低胰岛素水平能够减轻高雄激素血症间接证明了高胰岛素对高雄激素血症的影响。
2、针对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主要采用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对于超重和肥胖的PCOS患者,采用西药的二甲双胍类药物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是抑制高胰岛素的常用药物。
二甲双胍能明显改善PCOS患者的排卵,增加受孕率,并可减少流产率,降低妊娠糖尿病的产生并且无致畸作用;TZDs类药物主要作用是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降低血清雄激素水平,改善卵巢微环境,恢复月经,诱发排卵,并可改善血脂异常,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
研究表明,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数据更完备一些,在怀孕期应用更安全一些;TZDs对多毛的治疗效果更好一些。
3、针对子宫内膜过速增生主要采用安宫黄体酮、OCII号、妈富隆、息隐等进行周期治疗,有效控制后再开始促排卵治疗。
4、促排卵治疗主要使用(1)克罗米芬(CC):CC是PCOS患者的首选促排卵用药,月经第5~9天每天100mg,监测至卵泡成熟时用HCG诱发排卵。
(2)HMG(FSH)/HCG:对CC无反应的PCOS患者,可于停用CC 后或于月经第5天直接应用HMG(FSH)75~150IU/天,监测至卵泡成熟时用HCG诱发排卵。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一、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定义和病因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和代谢疾病,主要特征为多囊卵巢、高雄激素血症和排卵障碍。
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认为遗传、环境因素和内分泌失调等多个因素均与其发病相关。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综合多种治疗手段,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综合运用中医经络调理、针灸、中药治疗等,结合西医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以达到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效果。
三、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改变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的首要步骤,可以帮助控制体重、改善代谢状况、减轻症状。
下面是一些建议:1.控制体重: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超重/肥胖密切相关,控制体重对改善病情有重要作用。
建议通过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控制体重,避免过度减肥或暴饮暴食。
2.规律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心血管功能、减少体重。
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跳舞等。
3.健康饮食:建议采用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
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和鱼类的摄入量,限制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和饮料的摄入。
4.健康睡眠: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质量对改善内分泌失调有帮助。
建议每晚睡眠时间保持在7-9小时,并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四、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常用的手段,可用于改善内分泌异常、促进排卵和减轻相关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类:1.避孕药:口服避孕药可调节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帮助改善内分泌紊乱和症状。
选择合适的口服避孕药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降糖药物:部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异常,使用降糖药物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和改善胰岛素抵抗。
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程度进行调整,需在医生监督下使用。
3.促排卵药:对于想要怀孕的患者,经过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后仍无法排卵的,可以考虑使用促排卵药物。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中西医治疗
作者吴奇峥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多态性的综合症,是以高雄激素血症,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性改变等一系列表现的生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
育龄期妇女患病率为5%--10%。
西医对于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治疗:
研究表明:60%左右的PCOS患者存在胰岛素抵制和高雄激素血症。
针对pcos患者的肥胖,高雄激素,月经紊乱持续不排卵等不孕问题,一般采用下列治疗方式:
1、针对高雄激素血症的抑制主要采用达英-35、强的松等药物。
药物选择是根据不同治病原因类型来选择的,如高雄血症和痤疮型,可以用达英-35;高脱氢表雄酮可以用强地松;高泌乳素血症型,可以选用嗅隐停;关于高雄激素血症和高胰岛素血症之间的相互影响,医学界尚有不同的说法,但降低胰岛素水平能够减轻高雄激素血症间接证明了高胰岛素对高雄激素血症的影响。
2、针对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主要采用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对于超重和肥胖的PCOS患者,采用西药的二甲双胍类药物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是抑制高胰岛素的常用药物。
二甲双胍能明显改善PCOS患者的排卵,增加受孕率,并可减少流产率,降低妊娠糖尿病的产生并且无致畸作用;TZDs类药物主要作用是改善
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降低血清雄激素水平,改善卵巢微环境,恢复月经,诱发排卵,并可改善血脂异常,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
研究表明,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数据更完备一些,在怀孕期应用更安全一些;TZDs对多毛的治疗效果更好一些。
3、针对子宫内膜过速增生主要采用安宫黄体酮、OCII号、妈富隆、息隐等进行周期治疗,有效控制后再开始促排卵治疗。
4、促排卵治疗主要使用(1)克罗米芬(CC):CC是PCOS患者的首选促排卵用药,月经第5~9天每天100mg,监测至卵泡成熟时用HCG 诱发排卵。
(2)HMG(FSH)/HCG:对CC无反应的PCOS患者,可于停用CC后或于月经第5天直接应用HMG(FSH)75~150IU/天,监测至卵泡成熟时用HCG 诱发排卵。
5、手术治疗现代常用的手术主要有三种: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灼术或激光打孔术,小卵泡穿刺术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术。
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灼术或激光打孔术缺点是没解决内分泌紊乱的根本因素,效果短,若术后3个月未妊娠,则宣告失败。
由于卵巢组织受到破坏,可影响以后卵巢的反应性;小卵泡穿刺术或者黄素化卵泡穿刺术主要是辅助治疗作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术对单纯促排卵后不排卵与有可能发生严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PCOS患者需取卵行体外受精一
胚胎移植术。
中医对于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多囊卵巢综合症本虚标实,虚者肾虚偏阳,实者,痰湿蕴阻。
所以本病的主要证型是肾虚痰湿,其次是肝郁化火,气虚血淤。
中医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治法有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需要根据病邪所在的部位,采取合适的驱邪措施,“辨证使治”,“因势利导”。
具体验方较多,效果不一。
本人在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中摸索出了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三段论疗法,具体内容为:据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卵巢的不同变化分阶段用药,将中医的辨证和西医的辨病相结合,以中药治疗为主进行个性化治疗:在卵泡期,以补血养阴为主,同时补肾阴的药物中加入补肾阳药,促使卵泡发育成熟;在排卵期,在养精血的基础上加入通络、行气、活血的药物,以促发排卵;在黄体期,阴阳并补,而以补肾阳为主,创造一个好的受孕环境,为孕卵着床准备条件;在月经期,因势利导,用活血调经法,以求行经通畅。
本法用通法治疗,虚则通而补之,实则通而调之,就是中医“ 辨证使治”,“因势利导” 的观念的具体实现。
同时,根据中医针灸理论,在不同阶段给予针刺,促使机体自身产生排卵反应。
通过临床X线监视,效果良好,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通常在经过2个周期的中医治疗后,多囊症状会逐步消退,排卵率和妊娠率极高。
一般在中医治疗45天之后,给予促排西药,临床效果
更好。
必须强调的是生活方式的干预。
运动和饮食的干预可以改善PCOS 患者代谢异常,提高生育能力。
低热卡饮食和耐力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抵抗,减轻体重,降低LH和T,有利于改善体内生殖内分泌环境,诱发排卵,恢复女性的生育能力。
对于肥胖无排卵的PCOS患者,轻微的体重降低就有催进恢复排卵,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但是体重的急剧降低也有可能对生育有潜在的危险。
目前针对PCOS患者特定的饮食和锻炼方式,尚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