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校园通信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7
多媒体技术的常见的应用
以下是多媒体技术的一些常见应用:
- 显示器:用于显示图像和视频。
- 显卡:用于计算机图形处理和加速游戏、视频播放等。
- 声卡:用于声音信号的输入输出和处理,可以提供更高质的音效。
- 扬声器和耳机:用于听取音频输出。
- 摄像头:用于捕捉照片和视频。
- 麦克风:用于录制音频。
- 录音设备:包括数字录音机、语音识别设备等。
- 数字视机顶盒:用于接收数字电视信号并解码成视频和音频。
- 播放器:用于播放媒体文件,如DVD播放器、蓝光播放器、MP3播放器等。
- 投影仪:用于将图像或视频投射到大型屏或墙壁上。
- 网络摄像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实时视频通话和监控。
- 触摸屏:用于在电脑或移动设备上进行手势控制和交互。
网络虚拟化技术在校园网络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校园网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学生与教师学习、教学和交流的主要平台,校园网络需具备高效、安全、稳定的特性。
而网络虚拟化技术的应用,为校园网络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网络虚拟化技术在校园网络中的应用,从而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一、网络虚拟化技术概述网络虚拟化是指通过逻辑上将一个物理网络分割成多个独立的虚拟网络,每个虚拟网络可独立运行,互不干扰。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将网络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与调度,实现网络的灵活划分与隔离。
网络虚拟化技术为校园网络带来诸多好处。
二、网络流量管理与安全在传统校园网络中,网络流量无法进行细粒度的管理与隔离,容易导致网络拥堵与资源浪费。
而通过网络虚拟化技术,可以将校园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网络,每个虚拟网络可以独立运行,实现对网络流量的精确控制。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置合理的网络策略,确保教学资源的优先分配。
同时,网络虚拟化技术还可以防止恶意攻击和病毒传播,提供更高的网络安全性。
三、资源利用与管理网络虚拟化技术在校园网络中的应用,还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通过将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网络,可以有效地隔离不同用户间的网络资源,避免资源的过度浪费和冲突。
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申请虚拟网络,获得独立的网络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教学实验环境的构建网络虚拟化技术在校园网络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教学实验环境的构建。
传统的教学实验通常需要大量的物理设备和网络资源,而使用网络虚拟化技术可以通过虚拟机、容器等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安全的实验环境。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虚拟化设备,进行网络配置和实验操作,无需实际接触物理设备,大大降低了实验成本和风险。
五、多媒体教学与在线学习随着多媒体教学和在线学习的普及,校园网络的带宽需求越来越高。
而网络虚拟化技术可以实现带宽的动态分配与调整,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好的网络体验。
校园网方案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学校的教学管理也相应的发生着变化。
如何能更加充分的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管理,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校园网的实施为学校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
校园网的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校园网不仅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而且为学校未来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之能够适宜信息时代的要求。
校园网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Internet技术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网络,一方面联结学校内部子网和分散于校园网各处的计算机,另一方面作为沟通学校校园内外部网络的桥梁。
校园网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办公、信息交流和通讯等提供综合的网络应用环境。
建设校园网可以为学生学习、教师备课、教学管理以及从外界获取信息,掌握先进的信息工具创造了环境,同时对学校的日常工作也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教师日常教学活动提供了辅助的教学手段;2.为学校领导了解、掌握学校日常的教学情况创造条件;3.促进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4.加强学校对外形象的宣传,建立与社会新的联系渠道;5.提高学校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但是校园网的建设是一项相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求设计者对局域网的规划、网络设备性能、网络操作平台环境需求、应用软件的开发有很深的理解和丰富的经验,而且要求设计者对本地区整个教育网络系统的总体规划和未来网络功能拓展和系统升级有全面的了解。
一般学校都不具备这样的技术力量和工作经验,所以选择一家有技术实力,又有丰富经验和良好信誉的专门的校园网络集成公司来规划设计和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校园网技术校园网建设的目标和功能1、为学校教学活动提供辅助教学手段把计算机引入教学,为学校教学提供了改革教学模式的良好机会。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交互性和个别化特点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学校的现代化教学中,特别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学校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先进手段,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在校园通信中的应用通信工程111班 110510201014 叶德燊摘要:本文介绍了多媒体通信的内容和现代多媒体通信的流媒体技术,并重点阐述了多媒体通信在校园的应用和多媒体网络通信的流媒体技术及其在校园中的应用。
然后通过对多媒体技术课应用的思考和教学范例及其实践来说明多媒体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影响和制约着教学效果,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以促进教学的深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新内容和新问题。
一、多媒体通信的内容多媒体通信是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并蓄兼收了计算机的交互性、多媒体的复合性、通信的分布性以及电视的真实性等优点,目前它已经成为通信的主要方式之一。
多媒体通信的广泛应用将会极大地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减轻社会的交通运输负担,对人们传统的教育和娱乐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多媒体通信主要研究多媒体数据的表示、存储、恢复、和传输。
多媒体数据是由在内容上相互关系的文本、图像、图形、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媒体数据构成的一种复合信息实体。
1、多媒体通信系统的三个特征:(1)、集成性,是指多媒体通信系统能够对至少两种多媒体数据进行处理,并且可以输出至少两种多媒体数据。
(2)、交互性,是指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互相控制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人与终端之间的交互,即用户在使用多媒体通信终端时,终端向用户提供的操作界面;其二是终端盒系统之间的通信。
(3)、同时性,是指多媒体通信终端在显示多媒体通信数据时,必须以同步方式进行,这样就将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信息显示在用户面前。
这三个特征是构成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基础,缺一不可,如果不能同时具备这些特征,特别是交互性和同步性,就不能称其为多媒体通信系统。
二、多媒体通信——校园网建设根据普通高校电化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与学术科研的特点,多媒体校园通信网络的建设,应适应和满足教育现代化的主要需求。
(1)利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组网,实现intranet网的基本功能和服务,比如,www、ftp、e-mail和数据库服务等;(2)采用web/server或clint/server 技术实现视频广播、视频点播、视频会议、实时视频监控、远程实时多媒体教学;(3)建设开发以下网络多媒体制作使用环境:多媒体课件制作管理平台、网络多媒体教室、网络虚拟实验室等等。
以满足进行包括视听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内的各种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需求;满足为各学科教师、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提供国内外有关的各种类型的多媒体资料、学术前沿动态信息的的需求;满足提高各部门办公效率的需求;满足宣传和文化娱乐的需求;满足传播信息的需求;满足教育技术自身建设形成良性循环的需求。
多媒体校园通信网络在功能设计上要考虑几个方面:(1)、考虑计算机技术、CATV技术和网络技术现有的设备水平。
(2)、考虑高校自身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现状。
(3)、考虑文化、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多媒体功能。
(4)、考虑今后发展的趋势,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多媒体校园通信网络可以传送多套高质量广播、电视节目调频广播、数字音频广播、模拟电视、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
多媒体应用系统要引进或开发以下应用系统:视频广播、视频点播、视频会议、实时视频监控、远程实时多媒体教学、网络多媒体开发制作使用环境(多媒体课件制作管理平台、网络多媒体教室、网络虚拟实验室),这是为了为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条件;为了教师备课和优化教学设计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了学生自学、复习、开辟第二课堂提供方便。
三、流媒体技术简介互联网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在互联网上的应用,迫切要求能解决实时传送视频、音频、计算机动画等媒体文件的技术,在这种背景下,于是产生了流式传输技术及流媒体。
通俗的讲,在互联网上的视音频服务器将声音、图像或动画等媒体文件从服务器向客户端实时连续传输时,用户不必等待全部媒体文件下载完毕,而只需延迟几秒或十几秒,就可以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播放,而文件的其余部分则由用户计算机在后台继续接收,直至播放完毕或用户中止操作。
这种技术使用户在播放视音频或动画等媒体的等待时间成百倍的减少,而且不需要太多的缓存。
流媒体(StreamingMedia)又叫流式媒体,是指采用流式传输方式在互联网上播放的媒体格式,如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用户可以边接收边播放,使时间延续大大减少。
流媒体技术是制作现代远程教学节目的重要技术。
流媒体技术不是一种单一的技术,它是网络技术及视/音频技术的有机结合。
四、流媒体技术的原理由于目前的存储容量和网络带宽还不能完全满足巨大的A/V,3D等多媒体数据流量的要求,所以对A/V,3D等多媒体数据一般要进行预处理后才能进行存储或传输。
预处理主要包括采用先进高效的压缩算法和降低质量(有损压缩)两个方面。
同样,在流媒体技术中,进行流式传输的多媒体数据应首先经过特殊的压缩,然后分成一个个压缩数据包,由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连续、实时传送。
流媒体技术的实现过程:下文以RealMedia为例来说明流媒体的制作、传输和使用的过程:1、采用视频捕获装置对事件进行录制。
2、对获取的内容进行编辑,然后利用视频编辑硬件和软件对它进行数字化处理。
3、经数字化的视频和音频内容被编码为流媒体(.rm)格式。
4、媒体文件或实况数据流被保存在安装了流媒体服务器软件的宿主计算机上。
5、用户点击网页请求视频流或访问流内容的数据库。
6、宿主服务器通过网络向最终用户提交数字化内容。
7、最终用户利用桌面或移动终端上的显示媒体内容的播放程序(如Realplayer)进行回放和观看。
五、流媒体所涉及的软硬件产品1、编码器:它由一台普通计算机、一块microvision 高清视频采集卡和流媒体编码软件组成。
Microvision流媒体采集卡负责将音视频信息源输入计算机,供编码软件处理;编码软件负责将流媒体采集卡传送过来的数字音视频信号压缩成流媒体格式。
如果做直播,它还负责实时地将压缩好的流媒体信号上传给流媒体服务器。
2、服务器:由流媒体软件系统的服务器部分和一台硬件服务器组成。
这部分负责管理、存储、分发编码器传上来的流媒体节目。
3、终端播放器:也叫解码器,这部分由流媒体系统的播放软件和一台普通PC组成,用它来播放用户想要收看的流媒体服务器上的视频节目。
六、流媒体的主要应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为流媒体业务发展提供了强大市场动力,流媒体业务正变得日益流行。
流媒体技术广泛用于多媒体新闻发布、在线直播、网络广告、电子商务、视频点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电台、实时视频会议等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方方面面。
流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为网络信息交流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个完整的流媒体解决方案应是相关软硬件的完美集成,它大致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内容采集、视音频捕获和压缩编码、内容编辑、内容存储和播放、应用服务器内容管理发布及用户管理等。
七、多媒体在校园中的一些应用校园视频网:校园网的建设近几年来也逐渐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态势,尤其是各级重点学校的网络硬件平台的建设,其水平和质量都非常之高。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多媒体传输技术的突破,使网络多媒体教学得以实现。
现在已经有许多的成熟的产品,如cisco公司的ip/tv,可以用来组建校园视频网,提供实时广播,定时广播,视频点播三种通信模式。
远程教育:知识经济时代的网上教育突破了传统“面授”教学的局限,为学习者提供了时间分散、资源共享、地域广阔、交互式的教学新方式。
从技术上讲,远程教育系统是建立在现代传媒技术基础上的多媒体应用系统,它通过现代的通信网络将教师的图象、声音和电子教案传送给学生,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学生的图象、声音回送给教师,从而模拟出学校教育的授课方式。
概括地说,现代远程教育系统需要实现教学课件的点播(vod),教学直播,网络课堂等功能。
在ip网上开展远程教学活动,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音频、视频流信息的传送以及它们与数据之间的同步。
由于音频、视频信息的带宽比较宽,不可能让学生将所有的节目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上后再播放,这样就必须要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如流媒体,来实现边发送边播放等。
八、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多媒体教学导致了教学手段单一性我们在学校上多媒体课时,老师都会通过课件提供图片,提供视频,提供录音给我们,我们总以为一节课中的精彩内容都来自于大屏幕上的图像,音箱里发出的各种声音。
这样老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就会弱化,原来由老师进行的实验、朗读等都由计算机完成,这并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中,老师个人参与的实验、朗诵等,会让我们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人格魅力,更能影响我们学生学习的热情。
2、质量总体不高的教学课件影响教学效果现在老师用的课件质量总体上不是很高,因为一份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并非一两天就可以完成的,所以教学效果不会很高。
老师如果真正想以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的话,就必须花费两倍以上的备课时间:备课及制作课件(其中包括相关图片,视频等的搜索),再者,就算是自己完成的课件,可能也会因教师自身制作水平的局限性而影响课件的质量。
这样没什么质量的课件,我们学生的兴趣就调动不起来,而且老师利用网上资源,或是教材中免费赠送的课件,这些课件的质量不知好不好,教学内容的完整程度也不知道,就从教学的方式来看,已经制作好的课件并不会适合所有的老师使用,也并非适应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这就有可能与老师本身的教学方法与进度也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有些就是以课件为主,不惜舍弃自己原先设置的教学方式与进度,让课件牵着自己的鼻子走,这样的教学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3、多媒体课是老师一个人唱的独角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我们队多媒体课都是力求达到: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或者讨论交流以掌握知识为目的。
但实际上,有些多媒体课,老师这个“指路人”的角色扮演得还不到位,导致出现了这样的一种现象:教者在台上做课件演示、解说,学者在台下静等抄写问题的答案。
因为学生们早已摸清了课件的“规律”了,那就是:先问题后答案,有问必有答,问一后答一,问二后答二。
所以懒动脑筋的学生就坐等抄写答案,不愿意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或互相交流。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反正答案就在问题的下面,我不说老师也要演示出来的。
这样就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如何才能真正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让教师不再是个唱“独角戏”的角儿。
这就要我们老师在“教法”上下一番苦功夫。
方法很多,我觉得还是“竞赛教学法”就很见效。
九、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几点反思1、要努力提高教学课件的质量:课件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