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十八弯》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1
阅读指导——揣摩人物心理活动杨磊教学目的:1、结合本册教学训练重点,对学生进行专项的阅读指导。
2、学习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能够借助所学方法进行独立阅读,完成练习。
3、通过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能够用通顺准确的话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能够用通顺准确的话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学习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能够借助所学方法进行独立阅读,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一起阅读短文,学习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
2、同学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积累了丰富的阅读经验,我想问问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一篇文章通常读几遍,就能够了解文章的意思了?3、今天我们就来读三遍:一读——音;二读——通;三读——意二、阅读第一篇短文,学习阅读方法:1、自己出声音读第一篇短文《爱如山路十八弯》,想一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爱如山路十八弯晓月一直比较倔强。
倔强,是她用来对付父亲的。
她的父亲,是个军人,军人的作风,让他的威严总是多于温和。
小时,晓月曾试图用她的优秀瓦解父亲脸上的威严,她努力做着好孩子,礼貌懂事。
当她把一张一张的奖状捧到父亲眼前时,父亲只是淡淡看一眼,说:“还要继续努力。
”如此的不在意,深深刺痛了她。
她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父亲亲生的,一个父亲怎么能对自己的女儿这样的不关心,真是太让人伤心了!母亲抚着她的头说:“你父亲其实很爱你,生你的时候,他一高兴,从不喝酒的人,喝掉半斤呢。
”晓月回头看父亲,他正不动声色地翻一份报,怎么看也不像一个爱她的人。
这以后,她总跟父亲对着干,惹得父亲对她频频发火。
大学填报志愿时,父亲要她填师范专业,照父亲的想法,女孩子做老师,是最理想的了,安静又安全。
她偏不,心中暗暗想着:你不是不关心我吗?我就不听你的安排,看你能怎么办?于是她填报了建筑专业,气得父亲干瞪眼。
大学毕业那年,她是可以在父母所在的城市找到工作的。
如果父亲很温和地劝她留下,她一定会留下,但父亲没有。
接力版六上音乐一山水情5(听赏)山路十八弯(女高音独唱)-教案一. 教材分析《山水情5(听赏)-山路十八弯(女高音独唱)》是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中国山水为背景,描绘了山路的崎岖与美丽,通过女高音独唱的形式,展现了歌曲的高亢与激昂。
本节课通过对这首歌曲的欣赏,让学生感受中国山水之美,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共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对不同类型的音乐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但在欣赏古典音乐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中国山水之美,理解歌曲的内涵。
2.培养学生对女高音独唱形式的音乐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歌曲的内涵,感受中国山水之美。
2.培养学生对女高音独唱形式的音乐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共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置身于中国山水之美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通过讲解、示范、聆听、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介绍、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山水情5-山路十八弯》。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国山水之美,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同时,简要介绍歌曲《山水情5-山路十八弯》的背景和特点。
2.呈现(5分钟)播放歌曲《山水情5-山路十八弯》,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美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唱法和节奏。
在学唱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女高音独唱的形式,体会歌曲的高亢与激昂。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类型的山水歌曲,如古筝、二胡等,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音乐备课簿五年级【下】五年级音乐课教学进度设计第一单元教学计划第二单元教学计划第三单元难忘的足迹一、单元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并认识到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多少革命志士献出宝贵的生命。
如果没有前辈们的努力,就没有今天的美好生活。
2.通过欣赏《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感受在残酷的战争中,游击队员们乐观向上革命大无畏精神,和誓与鬼子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3.聆听《欢欣的日子》,感受特定的年代,人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的高兴心情。
了解民族吹管乐器中“管子、笙”的丰富表现力。
4.指导学生用深情、缅怀、激动的情绪,演唱《雨花石》,用乐观、坚定、豪迈的声音来表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二、课时安排方案第四单元黄土歌谣一、单元目标1.鼓励学生深刻的关心了解大西北广袤的地域文化,引导学生体验感受黄土高坡独特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西部地区的向往和对民族民间艺术的热爱。
2.聆听《黄土高坡》,体会现代“西北风”民歌表现特点。
通过对民乐合奏《对花》欣赏,体验器乐演奏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表现力,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指导学生用热烈、欢快的情绪演唱《看风景》《拥军花鼓》,并用陕北的秧歌和锣鼓来表现歌曲。
二、课时安排方案音乐课案例设计音乐课案例设计音乐课案例设计音乐课案例设计第五单元风采亚洲一、单元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对亚洲各国丰富多彩的音乐有了更深的了解,并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和感受亚洲各国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
2.听赏《邮递马车》《龙江阿里郎》,让学生感受朝鲜、日本的民族风情和音乐文化特色,帮助学生理解多元音乐文化,建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3.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绪演唱《划船曲》《故乡恋情》。
4.通过口风琴演奏《四季歌》,提高学生的口风琴演奏技能,并创编节奏为乐曲伴奏,感受外国歌曲的旋律特点,培养起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二、课时安排方案音乐课案例设计第六单元OK夏令营一、单元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学校以外的社会大课堂,增长学校内学不到的知识,发现自我,赏识他人,与人共处,感受祖国江山的美丽,激发学习的兴趣。
接力版六上音乐一山水情5山路十八弯(女高音独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山水情》是一首充满民族特色的中国作品,歌曲以山水为题材,展现了我国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歌曲为G大调,2/4拍子,结构方整,旋律优美、流畅,富有变化。
歌词以山水为载体,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这首歌曲的女高音独唱版本,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音准、节奏、唱腔等,本节课我将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同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会给予不同的指导,使他们在音乐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山水情》歌曲的背景、结构、旋律特点,以及女高音独唱的特点。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演唱歌曲,把握女高音的唱腔,表现出歌曲的韵味。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山水情》,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山水情》的旋律、节奏、唱腔。
2.教学难点:女高音独唱的技巧,如气息控制、音域拓展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讲解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练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示范演唱,以及钢琴伴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歌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我国山水风光,引导学生产生对歌曲的兴趣。
2.歌曲学习:(1)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分析歌曲结构、旋律特点,讲解女高音独唱的技巧。
(3)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歌曲。
3.演唱实践:(1)集体演唱,注意音准、节奏、唱腔的准确性。
(2)女高音独唱,展示个人风采。
4.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歌曲的意义,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山水情》的基本信息(如曲调、节奏、唱腔等),以及女高音独唱的特点和技巧。
山路弯弯教案教案标题:山路弯弯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课文《山路弯弯》,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并能够描述和解释故事中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速度。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事件和人物。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阅读技巧和阅读速度。
3.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教学准备:1. 课文《山路弯弯》的复印件。
2. 学生练习册或活动本。
3. 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教具。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2.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山路的认识和感受。
阅读理解:1.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山路弯弯》,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词汇学习:1.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解释其意义,并进行词汇操练。
2. 学生进行词汇记忆和运用练习,巩固词汇的掌握程度。
阅读技巧训练:1. 教师介绍一些阅读技巧,如预测、推测、归纳总结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如填空、选择题等,巩固阅读技巧的运用。
创作活动:1.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作活动,如写一篇文章、画一幅画或表演一段情节等。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课堂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2.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和建议。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册或活动本中与《山路弯弯》相关的练习。
2.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相关的故事或文章,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阅读活动,拓展阅读广度和深度。
2. 组织学生参加阅读比赛或分享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信心。
初中音乐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欣赏:山丹丹开花红艳
艳(管弦乐)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提高对优秀音乐作品的鉴赏与审美能力,了解中国民歌在世界上引起的强烈情感轰动,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知识目标:通过了解,学习民歌,知道我国民歌分为三类,掌握山歌,号子及小调的特点,并会区分其特征。
技能目标:通过对民歌相关知识的介绍,听赏《山丹丹开红红艳艳》、《川江号子》的活动中,运用民歌的知识进行歌曲的辨析,掌握不同体裁的民歌,能够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与欣赏编排情景动作。
通过竖笛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
掌握吹奏竖笛的方法。
2学情分析
处于“变声期”的学生较多,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是个别学生学习音乐习惯不是很好,音乐素质参差不齐。
普遍喜欢流行音乐,本节课以中国民歌为主,要多从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
3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民歌的欣赏与演唱,掌握民歌的种类与风格。
难点:学会对欣赏、演唱过的歌曲进行种类的辨析,逐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跟随音乐的脚步,开始我们的旅程,听!远处的山里传出了这样的声音。
”
播放《山路十八弯》的音乐开始部分,让学生仔细聆听,然后提问。
初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初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篇1又一个暑假过去了,假期里你都干些什么了?下面小编整理的七年级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欢迎来参考!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3、进行预防灾害,提高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又相聚在一起,老师非常高兴。
此时相信大家在假期里过得非常愉快。
现在开学了,老师想要讲的然而一个永恒的话题然而“安全”。
新的学期,安全将时时伴随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
二、新闻回放:《高速公路上发生的车祸》同学们看完这条新闻你想说些什么呢?(生讨论发言)师:转瞬间,36条活生生的人就这样葬身火海了,让人感到惋惜的同时,此时我们又必须面对的然而安全,只有安全的警钟常常响起,只有把安全落实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才能快乐健康的成长。
那么在我们身边又有哪些安全隐患呢?(生讨论师总结)三、校园的安全隐患:(学生列举)1、学生在体育课、课间活动、集体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校围墙存在的安全隐患。
3、学生在上学、放学路上的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意外伤害的隐患。
师:那我们该怎样预防呢?四、学生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1、注意课间安全:大课间、体育课以及参加集体活动时,前后左右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太拥挤,不然容易踩脚、绊脚,容易摔倒。
在课间玩耍时要文明玩耍,不做剧烈的活动;上下楼梯靠右走,“右行礼让”;不在教室内打球、踢球、跳绳、踢毽。
严禁用扫帚、拖把、铅笔、石头等危险物品玩耍、投掷。
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2、校园围墙的安全:不要攀爬围墙,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不要过去玩耍,此时更不能向围墙外面乱扔垃圾、石子等危险物品。
3、交通安全:要遵守交通规则和交通秩序。
在上学、回家的路上应该走路右边行走,在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马路时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确认安全后方可。
《山路十八弯》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本歌曲,感受衬词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体验山歌流畅优美,高亢的风格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滑音和衬词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学生走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感受音乐:
(1)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在1998年的央视春节晚会上,有一位女歌手以高亢、明亮的声音演唱的一首湖南土家族风格的民歌吗?
(2)让我们来欣赏李琼在央视春晚演唱的《山路十八弯》。
2、鉴赏音乐:
(1)歌曲分析:这是一首湖北民歌风格的女声独唱歌曲,旋律高亢、清脆、热烈、奔放,富有典型的土家族山歌特点,曲调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充满了特殊的生命力和震撼力。
(2)再听歌曲;感受歌曲曲调的自由奔放,似一位少女站在高山上向着太阳大声呼喊。
(3)滑音和两小节衬词的运用使歌曲更具民族特色。
3、表现音乐:
民族随琴演唱歌曲的谱例,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滑音、切分音、前倚音、后倚音,形成鲜明的对比长短结合经过衬字把歌曲推向高潮。
4、创造音乐:
介绍一些土家族的相关知识。
三、老师小结:
鼓励学生用画笔画《家乡美》。
五年级下册音乐《山路十八弯》教案
【课型】欣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歌曲的民族特点。
能力目标:能够演唱歌曲的谱例。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土家族特有的民族风格。
【教学难点】掌握滑音、前倚音、后倚音、切分音。
【教学过程】
一、导学案:
课前预习有关民歌的分类。
这首歌曲是谁演唱的?
二、反馈:汇报自己了解的民歌知识。
三、导入:同学们,1998年在央视春节晚会上,有一首湖北民歌《山路十八弯》深受大家的喜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四、欣赏教学:
初听歌曲,属于民歌中的哪一类?
分析歌曲:旋律高亢、清脆、热烈奔放,富有典型的土家族山歌特点。
曲调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充满了特性的生命力和震撼力。
复听,在两小节衬词“哟—哟哟哟”时,让学生亲自体会唱唱、拍拍。
让学生分别用去掉衬词和增加衬词两种形式来演唱歌曲,看看衬词对歌曲的情绪有什么影响?
视唱歌曲谱例,指导滑音、前倚音、后倚音等。
鼓励学生用画家乡的形式抒发情感。
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师生集体评价、总结。
六、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教学反思】《山路十八弯》是一首学生熟悉、喜欢的歌曲,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共鸣,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山路十八弯》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本歌曲,感受衬词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体验山歌流畅优美,高亢的风格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滑音和衬词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学生走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感受音乐:
(1)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在1998年的央视春节晚会上,有一位女歌手以高亢、明亮的声音演唱的一首湖南土家族风格的民歌吗?
(2)让我们来欣赏李琼在央视春晚演唱的《山路十八弯》。
2、鉴赏音乐:
(1)歌曲分析:这是一首湖北民歌风格的女声独唱歌曲,旋律高亢、清脆、热烈、奔放,富有典型的土家族山歌特点,曲调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充满了特殊的生命力和震撼力。
(2)再听歌曲;感受歌曲曲调的自由奔放,似一位少女站在高山上向着太阳大声呼喊。
(3)滑音和两小节衬词的运用使歌曲更具民族特色。
3、表现音乐:
民族随琴演唱歌曲的谱例,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滑音、切分音、前倚音、后倚音,形成鲜明的对比长短结合经过衬字把歌曲推向高潮。
4、创造音乐:
介绍一些土家族的相关知识。
三、老师小结:
鼓励学生用画笔画《家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