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机械加工质量的技术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3.49 MB
- 文档页数:25
机械零件加工质量检验技术研究摘要:在机械生产中,大部分机械零件都是批量生产的产品,在技术、环境等因素的作用下,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所以要想进一步提升机械零件质量,就要加强机械零件加工质量检验工作。
机械零件加工质量检验内容机械零件的长度、角度及表面粗糙程度等测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应用专业的检测技术,同时,还需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以便于及时的发现零件缺陷,消除机械运行风险。
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机械零件;质量检验;技术要点;控制策略一、机械零件加工质量检验技术要点(一)感觉检验法这种方法的一些精度较高的零件检验当中并不适用,同时对于检验人员自身也有着较高的标准和要求。
如果工作人员的经验较为丰富,那么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就较高。
但如果工作人员的经验不够丰富,在运用这种方法后,检验的结果就无法得到保障。
所以这种检验的方式只能作为定性检验与鉴定的一种方法进行应用。
通常感觉检验法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目测法,就是通过肉眼或是利用放大镜对机械零件进行观察,这样就能够对零件的磨损破坏程度进行确定,如果零件有明显的变形,裂纹或是疲劳脱落则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进行观察。
第二种是触觉法,即通过工作人员的手触摸零件表面一次进行判断,这种方法能够根据零件表面磨损痕迹的深浅度,对磨损的情况进行大致判断。
如果零件是刚进入工作状态,通过手就可以感受到零件的温度,这样就能对零件的具体工作情况进行评判。
第三种则是耳听法,也就是工作人员通过敲击或是零件工作过程中所发出的声音,对零件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评判。
如果对零件敲击时所发出的声音较为清脆,那么零件就不存在缺陷,如果声音较为沉闷,零件就有可能存在沙眼或是裂纹的情况。
在具体的应用中,工作人员也可凭借自身的工作经验,选择相应的感觉检验法对零件的质量进行检验及鉴定。
(二)仪器检验法在应用这种检验方法时,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同时对于相关的检验工具也要有详细的了解,否则工作人员就无法操作相关的检验设备及器械。
浅谈机械加工质量技术分析摘要:机械加工产品质量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①零件的加工质量。
②产品的装配质量。
这两个影响机械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又是有一定关系的,其中零件的加工质量是保证机械加工产品质量的基础,零件加工质量的提高是提高产品装配质量的前提条件。
本文对机械加工质量技术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机械加工精度以及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
关键词:精度质量工艺系统原始误差机械加工1 机械加工精度1.1 机械加工精度的含义与内容机械加工精度是衡量机械加工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机械加工精度的含义指的是零件在经过机械加工以后的实测尺寸、零件的外形几何形状以及零件的各表面相互位置等参数的实际测量值与理想值差距程度,离理想值越接近代表精度越高,反之则精度越低。
零件加工处理后的实际测量值与理想值之间的偏离程度一般就称为机械加工误差。
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①零件的尺寸精度。
②零件的几何形状精度。
③零件的相互位置精度。
1.2 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原始误差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对工艺系统产生影响的因素是非常多的,这也就是出现很多原始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需要重点分析这些因素以便尽量减少对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
原始误差的产生主要是由两方面所造成的,其中一方面是由于机械加工工艺系统本身的结构所决定的,这些原始误差因为系统各个部件以及部件之间的间隙等诸多因素构成了无法消除影响因素。
人们只能尽量减小这些因素对原始误差的影响但不可能消除其影响。
另一方面原始误差是由于零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了切削操作而产生的。
1.3 机械加工误差的分类1.3.1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这两种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看人们是否认识并掌控这种误差,凡是人们已经认识并能够掌控误差的大小和方向的都列为系统误差。
反之人们没有认识并掌控的一类误差就列为随机误差也叫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又可以根据误差数值是否是固定值来分为常值系统误差和变值系统误差。
1.3.2 静态误差、切削状态误差与动态误差误差的分类还有很多种方式,其中把工艺系统是否在切削状态下所产生的误差这一实际情况当做区分静态误差跟切削状态误差的判断依据。
第4章 练习题1. 单项选择1-1 表面粗糙度的波长与波高比值一般( )。
① 小于50 ② 等于50~200 ③ 等于200~1000 ④ 大于10001-2 表面层加工硬化程度是指( )。
① 表面层的硬度 ② 表面层的硬度与基体硬度之比 ③ 表面层的硬度与基体硬度之差④ 表面层的硬度与基体硬度之差与基体硬度之比1-3 原始误差是指产生加工误差的“源误差”,即( )。
① 机床误差 ② 夹具误差 ③ 刀具误差 ④ 工艺系统误差1-4 误差的敏感方向是( )。
① 主运动方向 ② 进给运动方向 ③ 过刀尖的加工表面的法向 ④ 过刀尖的加工表面的切向1-5 试切n 个工件,由于判断不准而引起的刀具调整误差为( )。
① 3σ ② 6σ ③ nσ3 ④nσ61-6 精加工夹具的有关尺寸公差常取工件相应尺寸公差的( )。
① 1/10~1/5 ② 1/5~1/3 ③ 1/3~1/2 ④ 1/2~11-7 镗床主轴采用滑动轴承时,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① 轴承孔的圆度误差 ② 主轴轴径的圆度误差 ③ 轴径与轴承孔的间隙 ④ 切削力的大小1-8 在普通车床上用三爪卡盘夹工件外圆车内孔,车后发现内孔与外圆不同轴,其最可能原因是()。
①车床主轴径向跳动② 卡爪装夹面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③ 刀尖与主轴轴线不等高④ 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1-9 在车床上就地车削(或磨削)三爪卡盘的卡爪是为了()。
①提高主轴回转精度② 降低三爪卡盘卡爪面的表面粗糙度③ 提高装夹稳定性④ 保证三爪卡盘卡爪面与主轴回转轴线同轴1-10 为减小传动元件对传动精度的影响,应采用()传动。
②升速② 降速③ 等速④ 变速1-11 通常机床传动链的()元件误差对加工误差影响最大。
① 首端②末端③ 中间④ 两端1-12 工艺系统刚度等于工艺系统各组成环节刚度()。
① 之和②倒数之和③ 之和的倒数④ 倒数之和的倒数1-13 机床部件的实际刚度()按实体所估算的刚度。
机械加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同时对涉及生活及生产各层面的机械加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工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影响机械加工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充分了解和把握,进而使加工产品使用性能及质量得以切实保障。
本文就机械加工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改进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机械零部件加工;加工质量;影响因素一、机械加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一)零件耐疲劳度材料加工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耐疲劳性能,能够对应力进行有效对抗,特别是在进行零部件加工时,应确保其表面耐疲劳程度符合加工要求,并将其作为重要参考指标[1]。
由于零件之间互相接触时,必然存在一定应力集中的问题,会导致零件互相接触的表面呈现出极为细微的凹面突或裂纹划痕等,其主要原因为零件表面的耐疲劳程度存在差异。
其中零部件耐疲劳程度较差的情况下,在相同作用力条件及环境下,会产生疲劳应激性问题,导致材料表面出现细小瑕疵,同时此缺陷会逐渐向外迅速扩大,成为肉眼可见、明显的裂纹或裂缝,此类疲劳性裂纹会严重影响机械加工零部件加工质量。
(二)加工技师技术水平加工技师在机械零部件加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中经验丰富,且理论知识扎实的技师能够结合不同材料性质,对不同的加工技术进行合理运用,使加工质量得以切实保障。
如运用机床进行切削加工时,经验丰富的技师能够通过外力施加的情况下,利用探头及零部件接触点及接触面之间存在的压力差进行加工制作。
而经验不足的技师极容易使待加工零件出现弹性形变的现象,更严重地会产生塑性形变,甚至导致整个材料报废,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并严重影响对材料加工质量[2]。
(三)产品加工质量要求提高随着现代化机械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零部件生产要求也不断提高,需要更加集成化、精密化,以及更加结实、稳定等。
同时机械加工零部件的使用环境更加恶劣,也要求零部件质量不断提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四章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4-1什么是主轴回转精度?为什么外圆磨床头夹中的顶尖不随工件一起回转,而车床主轴箱中的顶尖则是随工件一起回转的?解:主轴回转精度——主轴实际回转轴线与理想回转轴线的差值表示主轴回转精度,它分为主轴径向圆跳动、轴向圆跳动和角度摆动。
车床主轴顶尖随工件回转是因为车床加工精度比磨床要求低,随工件回转可减小摩擦力;外圆磨床头夹中的顶尖不随工件一起回转是因为磨床加工精度要求高,顶尖不转可消除主轴回转产生的误差。
4-2 在镗床上镗孔时(刀具作旋转主运动,工件作进给运动),试分析加工表面产生椭圆形误差的原因。
答:在镗床上镗孔时,由于切削力F的作用方向随主轴的回转而回转,在F作用下,主轴总是以支承轴颈某一部位与轴承内表面接触,轴承内表面圆度误差将反映为主轴径向圆跳动,轴承内表面若为椭圆则镗削的工件表面就会产生椭圆误差。
4-3为什么卧式车床床身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高于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要求?答:导轨在水平面方向是误差敏感方向,导轨垂直面是误差不敏感方向,故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高于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要求。
4-4某车床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为0.015/1000mm,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为0.025/1000mm,欲在此车床上车削直径为φ60mm、长度为150mm的工件,试计算被加工工件由导轨几何误差引起的圆柱度误差。
解:根据p152关于机床导轨误差的分析,可知在机床导轨水平面是误差敏感方向,导轨垂直面是误差不敏感方向。
水平面内:0.0151500.002251000R y∆=∆=⨯=mm;垂直面内:227()0.025150/60 2.341021000zRR-∆⎛⎫∆==⨯=⨯⎪⎝⎭mm,非常小可忽略不计。
所以,该工件由导轨几何误差引起的圆柱度误差0.00225R∆=mm。
4-5 在车床上精车一批直径为φ60mm、长为1200mm的长轴外圆。
已知:工件材料为45钢;切削用量为:v c=120m/min,a p=0.4mm, f =0.2mm/r; 刀具材料为YT15。
关于对机械加工质量技术的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机械加工质量技术的分析,系统的阐述了其加工精度以及工艺的系统误差等问题,希望大家通过对本文的阅读,可以对其又一个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机械加工质量分析前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机械加工的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对机械加工的技术要求也随之提高。
在工厂当中,机械加工出来的零部件势必会在出场后流入到各个工作流水线上,组成一台一台不一样功能的工作机械,这些机械性能将决定以后生产出来的工业物品的质量,所以如何保证其出产质量,保证其零部件的完好程度,则成了现在工业当中所要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我们就通过精度、误差、粗糙度等三个方面来系统的阐述一下。
1.机械加工质量1.1机械加工精度在机械零件加工过程当中,标准值和实际值相符合的程度,就是机械加工的精度,而这一精度不仅包括加工后的表面相互位置和零件的尺寸,还包含着几何形状等主要元素。
而这三种进度的衡量就是加工误差。
我们通过对加工误差的分析,从而得出其误差的大小,误差越大精度越低,误差越小则精度越高。
根均加工精度的划分,一般可分为几何形状精度、尺寸加工精度和相互位置加工精度这三种。
以几何形状加工精度来说,它是体现机械零部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依照规范要求形状的重要参数。
而尺寸精度则是依照几何精度,对零部件的大小,形状的比例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得出精确的参数,这一参数直接影响零部件的正常适用。
而相互位置精度则是零部件表面、内部尺寸的相对位置的参数,直接体现了零部件制造的准确性能。
1.2工艺系统几何误差(1)加工原理误差主要是因为不稳定的机械操作失误以及零部件加工过程当中,机械本身所造成的误差。
所以想要生产出标准的零部件就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加工原理,也就是说完善本身机械操作以及优化加工机械各方面性能,减少不稳定性带来的误差。
(2)机床主轴的回转精度对工件的加工精度有直接影响,从而变成造成主轴回转运动直接误差。
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及改进分析谢良雄湖南省涟源市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湖南娄底 417100摘要:为了有效改进机械加工过程中存在的误差问题,研究以某个零件加工案例为对象,对机械加工技术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分析,深入探讨了机械加工技术的误差以及改进方法。
先对零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变形问题、残余盈利以及磨削刚性误差以及装夹不合理等问题展开研究,从机械加工机床精度、刀具刃口以及工件装夹方法等方面为切入点,详细对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误差展开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最后,经验证结果证明,改进后的机械加工工艺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加工的精度和效率,还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制造 加工工艺技术 误差分析 改进方法中图分类号:TH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4)03-0089-03Analysis of Errors and Improvements of Machining ProcessTechnologyXIE LiangxiongLianyuan Industry and Trade Vocational Secondary School, Loudi, Hunan Province, 417100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rror problem in the machining process, this study takes a certain part processing case as the object,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machining technology in the machining process, and deeply explores the errors and improvement methods of machining technology. Firstl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blems of deformation, residual stress, grinding rigidity errors and unreasonable clamping during the machining process of parts. Then, it takes the accuracy of machining machines, the cutting edge of tools and the clamping methods of workpieces as starting points, explores the error of machining process technology in detail,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thods. Finally, the verified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improved machining process technology has good effects, which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machining, but als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work.Key Words: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Process technology; Error analysis; Improvement method制造领域中机械加工工艺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加工精度作为机械加工的重要指标,在加工过程中如何有效降低加工误差,合理对机械加工精度进行控制,是提高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
机械加工质量管理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摘要:随着科技日益进步,机械制造行业飞速发展,21世纪必将成为质量的世纪。
作为机械加工行业皇冠上的明珠,汽轮机行业的机械加工质量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性能与各项参数是否能够满足顾客的需要。
想提高产品质量,就必须从影响产品质量的多个环节入手,各个击破,逐步提升产品质量。
关键词:机械加工;质量管理;应对策略一、机械加工产品典型质量问题分析从“人、机、料、法、环”这个五个生产要素入手,分析质量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方能又有针对性的开展后续工作。
(一)人员因素在生产管理五要素“人、机、料、法、环”中,人的因素位于第一位,基层操作人员是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的直接参与者。
(1)部分操作人员质量意识薄弱,低级质量问题频发。
通过对人为因素的不合格品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一半以上的不合格品是低级失误引发的,如加工过程中计量数据读取错误、工件装卡方式错误、划线错误等。
上述种种问题带来了许多非必要的质量问题,同时,为了处理由此产生的不合格品,往往需要耗费更大的人力、物力。
(2)分厂技术交底制度执行不到位,重、难点工序问题频发。
在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还发现,分厂技术服务人员技术交底制度执行不到位,部分重难点产品没有进行技术交底,这样一来,产生质量问题的风险集中在基层操作工人身上,分厂技术服务人员的职能发挥不充分,相应的类似重难点工件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数量也居高不下。
(二)设备因素(1)产品生产设备随意变更,且未履行相关手续,导致质量问题发生。
为了保证机加产品质量,工艺文件中均确定了各产品的加工设备型号。
部分计划管理人员为保证总体进度,随意变更生产设备,且未履行相关手续,未经设计、工艺技术人员会签,由此产生质量问题。
(2)部分设备维护、日常点检工作执行不到位,导致质量问题发生。
生产设备的可靠性与先进性直接决定了产品质量,在机械加工生产中,经常发生因设备日常维护、点检不到位造成的临时停机、故障停机、甚至发生批次性质量问题。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提升方案及热处理技术分析一、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重要性二、提升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方案1.选用合适的加工方法和设备我们要根据零件的材料、形状和加工要求,选用合适的加工方法和设备。
比如,对于硬质合金刀具,我们可以选择高速切削;对于不锈钢材料,可以采用电解加工等。
2.高速切削(1)选用合适的刀具:根据加工材料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材质和参数。
(2)优化切削参数:根据刀具和工件的材料,调整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等参数。
(3)冷却和润滑:合理使用冷却液和润滑剂,降低切削温度,提高加工表面质量。
2.精密加工(1)提高机床精度:选用高精度的机床,保证加工精度。
(2)优化加工工艺:合理选择加工顺序、加工参数等。
(3)控制加工误差:通过误差分析、补偿等方法,减小加工误差。
三、热处理技术分析热处理技术在提升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热处理技术的应用。
1.淬火(1)选择合适的淬火介质:根据工件的材料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淬火介质。
(2)控制淬火温度和时间:保证工件在淬火过程中充分奥氏体化,提高淬火效果。
(3)防止变形和开裂:合理控制淬火过程,防止工件变形和开裂。
2.回火(1)选择合适的回火温度:根据工件的材料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回火温度。
(2)控制回火时间:保证工件在回火过程中充分释放内应力,提高回火效果。
(3)防止氧化和腐蚀:合理控制回火过程,防止工件氧化和腐蚀。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我们下期再见!注意事项一:刀具选择与切削参数设定注意事项:刀具选择不当或切削参数设置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加,甚至损伤刀具和工件。
解决办法:得根据工件的材质和加工要求来挑选合适的刀具,别小看了这步,选对了刀,加工起来事半功倍。
然后,切削参数得调整得恰到好处,速度、进给量和深度都得匹配,这就像炒菜放调料,多了少了都不行。
机械工程加工质量控制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各行各业对机械工程的需求越来越大。
但在实际的机械工程加工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误差,影响加工质量和水平。
对机械工程来说,合理控制和提高加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对各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机械工程加工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机械工程;加工质量;控制导言当今社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人类社会的机械化也得到广泛普及,促进了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对产品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直接影响到机械制造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影响机械制造企业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
企业应该从多方面努力,为提高产品质量做出贡献。
1机械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问题1.1机械的精度机械的精度决定着机械制造业、产品的质量以及加工后的产品是否符合标准。
主要决定因素是各部分的协调和加工材料的使用。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的精度,这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因为这样会导致生产效率的下降。
但如果不注意精度,机器零件也会损坏,仍然难以保证机器的生产能达标。
1.2机械加工变形问题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切削和磨削技术是主要的技术,而这两种技术的使用,实际上是对零件的极大损耗。
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机床、道具、夹具等工件的不同部位都会发生较大的磨损。
随着磨损程度的增加,接触零件的损耗也会增加,从而导致精度下降。
另外,在工作过程中,工业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因此,加工产品和加工机械都会受到影响。
受到影响后,工具或道具会变形并产生误差。
特别是在制造精密仪器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热量。
1.3产品性能检测水平低产品质量检测更为重要,而性能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现在在机械制造方面,由于产品性能检测已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企业认为只要制造工艺达到标准,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会达标,但是没有考虑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如果生产过程中存在不确定因素,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也会影响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