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锦鲤的水处理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58.00 KB
- 文档页数:12
鱼缸锦鲤养殖技术大全一、养水:1、过滤物理过滤,水位尽量不要盖过物理过滤,同时物理过滤最好有两层,第一层为粗棉过滤,第二层为细面棉过滤。
生物过滤,一般两种即可,一种是平衡ph值的珊瑚骨或生蚝壳等,一种是降低氨氮含量的硝化细菌场所,主要是陶瓷环和细菌屋。
生物滤材越多越好,而且水位要盖过滤材。
滤材摆放不讲究,被水淹没即可。
2、滤材清洗物理滤材:每周清洗一次,脏了可以换掉,这是耗材品。
清洗时要用鱼缸水,避免破坏硝化细菌。
生物过滤:一般一年清洗一次即可。
清洗时要用鱼缸水,避免破坏硝化细菌。
3、换水换水量:换掉水位的1/3——1/2,一般1/3即可。
换水频率:看喂食量的多少,喂食量大的可以每天一换水,每周最少要换一次水。
每次换水后记得加一颗vc片,让锦鲤尽早适应环境。
4、避免藻类泛滥生物:养工具螺或工具鱼。
物理:用杀菌灯。
二、养鱼:1、喂鱼频率:0°——15°一周喂养一次低蛋白饲料;15°——20°两天喂养一次低蛋白饲料;20°——25°每天喂养二次高蛋白饲料;25°——29°每天喂养三次高蛋白饲料;30°以上,每天喂养一次低蛋白饲料。
2、喂养量忌大量喂食,每次喂养一小部分,等于吃完后过五分钟后再喂养一次,减轻鱼的消化负担。
3、训鱼每次喂鱼前都要跟鱼互动,最好的是敲打鱼缸,让鱼形成条件反射,减少鱼儿的应激反应,增加养鱼乐趣。
4、避免应激反应新鱼入缸:不要开灯,也不要逗鱼,喂养,看鱼等,而是让鱼安静的休息,尽快适应新环境。
一般7——10天鱼儿就能适应环境,这段时间,尤其要注意鱼的应激反应,若是鱼儿紧张,要加vc片,减少应激反应及增强鱼的免疫力。
平日管理:平常换水或者水质有大波动,可以加一颗vc片;鱼儿紧张时大量换水并加一颗vc片;晚上时间不要去看鱼,影响鱼的休息。
5、新鱼入缸a、将新鱼连同袋子放入鱼缸中至少10分钟,直到袋子中的水和鱼缸水的温度相同,避免鱼因为温差大而生病。
锦鲤鱼池水质处理的标准要求锦鲤鱼池水质处理的标准要求锦鲤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所以饲养锦鲤一定要做好水处理系统,否则是养不好锦鲤的,即使是进口的锦鲤,如果水质处理不好,进口的锦鲤也会失去其往日的风采,体型走形,颜色褪去,斑纹也发生变化,故饲养锦鲤就一定要做好水质处理。
一、锦鲤鱼池水质处理的主要内容锦鲤鱼池水质处理主要包括:固状物的沉淀、脱氮、除异味、脱色、溶氧、杀菌、pH调整、灭藻、蛋白质分离、增加矿物质元素等二、锦鲤鱼池水质处理的方式1、机械过滤池水锦鲤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所以饲养锦鲤一定要做好水处理系统,否则是养不好锦鲤的,即使是进口的锦鲤,如果水质处理不好,进口的锦鲤也会失去其往日的风采,体型走形,颜色褪去,斑纹也发生变化,故饲养锦鲤就一定要做好水质处理。
一、锦鲤鱼池水质处理的主要内容锦鲤鱼池水质处理主要包括:固状物的沉淀、脱氮、除异味、脱色、溶氧、杀菌、pH调整、灭藻、蛋白质分离、增加矿物质元素等二、锦鲤鱼池水质处理的方式1、机械过滤(物理过滤):降低水体浑浊度的水质净化途径,主要用泡棉、羊毛毡、沙石等2、生物过滤:培养大量的硝化细菌,发挥其氧化氨盐和亚硝酸盐的作用,主要滤材有生化棉、生化球、生化快、塑料丝、陶瓷环、细菌屋、珊瑚砂、麦饭石等3、化学过滤:是以化学方式来消除水中的不稳定物质的方式,这些物质是游离的或者化合物形式存在的。
化学反应后无毒的物质沉淀于过滤池的底部被物理性滤材出去,或者被另外一些无害或者毒性较低的元素替代(更换)。
水质稳定剂、pH调整剂、水质沉淀剂以及其他一些化学制剂都是化学滤材。
活性炭也是一种化学过滤材料,具有脱色、除臭的功能,但要定期更换。
4、杀藻灭菌:用uv杀菌灯抑制藻的生长和杀灭有害细菌。
5、溶氧:用气泵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
鱼池的水质处理(或者叫净化过滤)包括物理过滤和生物过滤两方面。
1、物理过滤主要是清除水中肉眼可见的固体废物(且提醒一句:最近市面上有推广美其名的生物沙过滤就不能解决物理过滤的后遗症,从而使过滤投资的浪费);2、生物过滤主要是净化溶于水的无色有害物质——氨和亚硝酸盐。
养锦鲤怎样养水俗话说的好,鱼儿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鱼,所以养鱼先养水。
自然界有很多少水源可以供我们选择。
但是先决条件就是要适合锦鲤鱼生长,那么就要知道锦鲤鱼如何养水。
一、水源选择一般来说,养锦鲤自然界有一下几中水源可供我们选择:雨水、河水、湖波水、井水、地下水、自来水。
雨水含氧量高,但由于大气污染严重,空气中含有大量汽车尾气,以及工厂和发电厂排放的各种污染和有害物质。
雨水会在落水工程中溶解这些有害物质,因此使用雨水的风险很大,会损害鱼类的呼吸系统和异常生长发育,因此最好不要使用雨水养鱼。
二水源的处理在选择水源后,为了满足适合锦鲤生长的水质条件,我们还需要对水进行一些处理。
以下是几种水源处理方法。
1.河水、湖水:这些水域含氧量高,含有浮游生物和鱼类喜欢的微生物。
这看起来很理想,但河水和湖水中含有大量细菌和寄生虫,很容易让娇嫩的宠物鱼生病。
因此,使用前必须对河水和湖水进行净化。
2.井水、地下水:这些水域含有大量无机盐,有利于鱼类的健康发育。
但由于深仓下长期含氧量较低,井水和地下水温度较低,可随意收集在容器中,然后干燥2天。
离开后,让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中。
只有在水温达到正常温度时才能使用。
3.自来水:自来水中含有的氯可以在过滤后用于消毒鱼。
然而,自来水中的氯可以用来消毒鱼。
1:晾晒将水储存在桶或盆中,干燥2天以排出氯。
干燥过程也增加了鱼需要的水中氧气的容量;同时,它也使水温水平与正常温度一致:2:化学除氯法:如果没有时间干燥,只能在水中加入浓度为1/10000的硫代硫酸钠并搅拌1小时后使用。
以上水源进过处理后,在对水的ph值和硬度进行调整。
进行观察色度、测试温度、溶解氧、ph值和硬度,以下是锦鲤适合的水质条供参考:1色度:指水的颜色和透明度。
无色透明,无悬浮液。
2温度:最适水温为23~28℃。
锦鲤是变温动物,适应水温的范围较广,2~38℃之间都可生存。
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温度突变,如果温差超过4℃,锦鲤会因为不适应而生病。
锦鲤鱼什换水-要定期换水
如何使锦鲤鱼池水变清要定期换水
如何使锦鲤鱼池水变清要定期换水
养鱼儿开始的几天时间内,水最容易浑,最好每天都换掉
1/2—2/3的饲水,如果你的养鱼容器太大,对这样的大量换水感到困难,可先用合适的小容器暂养两个星期。
当看到鱼的状态开始转好,再把鱼捞入定养容器里,捞鱼前要记得平衡两个容器的水温。
不论暂养还是定养,滤水器最好放入足够的活性碳,其作用是最大限地减少有害物质的数量。
把鱼养稳定后,如果你是用水族箱等小容器养鱼儿的,视水质情况,最好每隔4、5天,换1/8—1/3的饲水,这样做对锦鲤的健康成长,和保持水质清洁非常有利。
在整个养鲤的过程中,一般无须放入防治药物,盲目地施加药物,只会致鱼于死地。
当发现有个别病鱼时,应及时把它隔离,多观察几天,再单独对症下药,下药时应把活性炭取出,下药宜淡不宜浓,要注意观察,一旦发现鱼有不适反应,要及时换水。
常用药物有;皇牌鱼宝万能药(主要成分是甲基蓝)黄粉、高锰酸钾(把药浴水调至桃红色即可)。
锦鲤过水的正确方法锦鲤,是一种美丽的观赏鱼,其色彩鲜艳、纹理斑斓,备受养殖爱好者的青睐。
而过水则是鱼类养殖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正确的过水方法不仅能够保证锦鲤的健康生长,还能够有效地避免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从锦鲤的生长环境、水质管理、过水频率、过水方法等多个方面,为大家介绍正确的锦鲤过水方法。
一、生长环境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锦鲤的生长环境。
锦鲤是一种喜欢清澈、富含氧气的水质环境的鱼类,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水质清澈:锦鲤在水中觅食、游泳时需要清澈的水质,这不仅能够让锦鲤的色彩更加鲜艳,还能够减少锦鲤感染疾病的风险。
2.水温适宜:锦鲤是一种温水鱼类,其适宜的水温为18-30℃之间。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根据季节的变化,适时调整水温。
3.光照合适:合适的光照可以促进锦鲤的生长和色彩的发展,但过强的光照会使锦鲤产生压力,影响其健康。
二、水质管理水质管理是锦鲤过水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如何保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是锦鲤养殖中的重要问题。
1.水质检测:水质检测是锦鲤养殖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水质中的氨氮、硝酸盐等指标,以确保水质的清洁和稳定。
2.过滤器的使用:过滤器是养殖锦鲤时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通过过滤器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保证锦鲤的健康生长。
3.换水频率:换水是养殖锦鲤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根据水质的变化和养殖密度的大小,适时进行换水。
一般来说,每周换水一次,每次换水的量为水池总容积的20%-30%左右。
三、过水频率过水频率是养殖锦鲤的一个重要环节。
过水频率的不当会影响锦鲤的健康生长,甚至会导致锦鲤的死亡。
1.过水频率的选择:过水频率的选择需要根据养殖密度和水质的变化来决定。
一般来说,每周过水一次,每次过水的量为水池总容积的20%-30%左右。
2.过水的时间:过水的时间应该在早晨或傍晚进行。
这个时间段的水温相对较低,过水后不会对锦鲤产生过大的影响。
史上最全养水技巧要想养好锦鲤鱼,锦鲤不生病,不死鱼,关键是水体优良。
怎样养好锦鲤鱼需要的水质,关键是管理好水质PH值,培养水体有益菌,消灭有害物质,菌类。
一、水的管理饲育锦鲤可选择用地下水、河水、自来水等,要使锦鲤的颜色鲜艳且富含光泽,就必须调整水质至理想状态。
理想的水质要求PH7.2-7.4,铁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含量少,溶氧充足,硬度低等。
地下水常富含重金属离子,且溶氧偏低,必须加以特别处理才能适合锦鲤生长。
河水常较混浊,不仅有碍观瞻有些含有一些有害物质,且氨氮偏高,使用前必须经过生化过滤处理。
自来水是经过处理的水,来源方便,但水中残留氯气对锦鲤有害,必须经过除氯处理。
常用曝气法将水中残留氯气分解分散后,再加入鱼池中。
不管是以哪种水,都不宜短时间直接加入太多的新水于鱼池中,否则鱼不能适应而引发健康问题。
雨水的PH低,同时具有多种有害因子,应尽量避免混入池中。
二、水池的造法水池的大小没有固定标准,为了观赏到锦鲤豪迈的泳姿,越大越深的鱼池观赏效果越好。
一般要求15-35㎡,水深1.2-1.8m,最少也要1m以上。
如水体太小浅,不易育成巨大的锦鲤,且浅水容易受天气阳光的影响,常令鱼感不适,产生疾病。
池内墙壁要平滑,池面尽量宽阔,不宜采用凹凸不平的石头,以免伤害锦鲤,尽量避免鱼池死水位出现。
一般来说,方形鱼池较易于管理。
水池位置以靠近房间为宜,便于喂饵、观赏。
水池以每日有2-3小时阳光照射为佳。
池边不宜有大的落叶树木,以免败坏水质。
建造水池的步骤如下:(1)挖深池底,如底质较松软须进行地基处理,如放石头、打树桩等,平整基础。
(2)装设地底排水管道。
(3)池底及池边扎钢筋,放混凝土,注意防止漏水。
(4)注意鱼池与过滤池的配套。
(5)修整鱼池底部及四周,批荡水泥使池底及四周光滑,池底与中央排水管成斜位,方便排水。
(6)检查进、排水管道及抽水泵是否能正常运转,检查电路及供氧系统。
三、过滤的种类及过滤池的造法一般人认为过滤就是除去水中的悬浮物质,使水质清澈而已,其实它的作用远不止如此。
养鱼最重要的是做水,水做的好,鱼才会养得好.如何做水?第一步需要面积较大的沉淀槽/过滤槽和水路.过滤面积不要太大,太小,达不到充分过滤的效果,鱼池虽然大却不洁净,又有何用?一般鱼池于过滤比例为3:1,有了好的池,再注意下述几点,你的池水一定做的好. 1`防止酸雨流入水池为防止雨水进入,一般水路上都加上了遮雨装置.养殖鱼池上也有4/5加盖了屋顶.有些采取了遮荫和遮雨措施. 2`定期加硝化菌`光合菌投饵喂锦后,很容易使水质变坏,需要每天观察.发现水质快要变坏的时候,就要撒硝化菌`光合菌等有益菌.这有利于残饵,排泄物氧化分解,然后分离过滤清除,这样使氨发生的恶臭消失,水变得透明清澈. 3`过滤池中的滤材和处理放置何种滤材,个人有个人的看法.一般的是:生化毡,毛刷,珊瑚石,活性碳,沸石,玻璃生化环(陶瓷环),这些滤材组合与排列后净水效果很好. 沸石的再生.沸石每月要再生一次,再生沸石的方法为浸泡法和搅拌法两种.用食盐的饱和液浸泡48小时以上可再生沸石.用10%食盐溶液搅拌沸石30分钟,可达到再生的效果.注意:如果是5%溶液,不管处理几小时都没有再生的效果. 能扬色的水质处理方法(1)抑制硝酸的浓度.要红色能扬色,PH要提升到7.2-7.4,在喂食的忘记,硝酸的浓度会上升,PH会下降,此时必须注意检查过滤槽,打扫沉淀槽,每天要施放底水至少一次,2-3次更好,使得污物及氨不会全部溶入循环水中,多少可以抑制住硝酸的浓度.还要增加新水的追加量.此外,每月至少再生沸石1次,抑制硝酸的浓度. 总之,设法抑制硝酸的浓度很重要.硝酸盐浓度高,红色会褪色,亚硝酸盐浓度上升会使得整个绯盘消失.在选择幼鱼时,你会发现,第一次选择后没有整条白色的鱼,但第二次选择时却出现了整条白色的鱼,原因就是饲养水中有较高的亚硝酸盐.此时,你应该检查过滤系统和过滤材料是否正常,是否需要清理等. (2)太阳照射与溶氧.PH正常,日照时间不足,溶氧量不高,也会影响扬色和光泽.要使鱼长的快,又能保持光泽及扬色,每天的日照量要在50%以上.若能达到70%,酸雨不流入,PH值保持在7.2-7.5,溶氧量在最热的夏天有7.5-7.8g/m3,春季有11g/m3,秋季有10g/m3,冬季有11.5g/m3,这样就是不喂扬色饲料,绯质也会变红.(好难哦)为什么日照时间长,溶氧量高,绯会变红?这是因为氧能使得绯质凝集于表皮,表面的红色变浓的关系.另外,溶氧越接近饱和点,越不会产生亚硝酸,颜色就越红. (3)水的颜色与处理方法.水的颜色呈浅白色时,先测试氨`亚硝酸与溶氧.若氨高时,赶快增加新水量,加强打气或喷射.如果亚硝酸高及溶氧减低时,就要在不减少大量池水的情况下把过滤池清扫干净. 白地与墨质变好的方法若能将硝酸盐保持在5mg/kg以下的话,白地会变得很白而且有光泽.这是因为水中的酸浓度升高,新陈代谢就缓慢,无法去除身体的毒素,白地才会变为不白.当增加新水量,沸石再生,硝酸降低,溶氧上升,白地会明显好转.要维持不污染白地的水质,就不要让粪便在水中回转,要把底水从池底排掉,池水慢慢回转使有机物的沉淀产生效果. 溶氧越多,硝酸的浓度越低,对墨质越好.若能加减追加水的量,又补给能慢慢溶解的矽类(什么咚咚??),那么墨质就会又黑又有光泽.新水泥池或注入大量地下水的池子饲养锦鲤,墨质较好,就是因为含于土中或水泥中的矽有助于墨质的形成. 墨质与水温的关系不是主要的,主要于溶氧和PH值有关.大正的墨质在8-27℃时很容易出来,尤其是在17-26℃更为明显.昭和的墨质在水温13-20℃时会出来,在15-17℃最为明显.你可以依次使得墨质更漂亮,但水质一定要符合条件. 水的颜色与处理方法. 水的颜色呈浅白色时,先测试氨`亚硝酸与溶氧.若氨高时,赶快增加新水量,加强打气或喷射.如果亚硝酸高及溶氧减低时,就要在不减少大量池水的情况下把过滤池清扫干净. 水的颜色呈浅黄色时,硝酸盐的浓度可能高达30mg/kg以上,就要立即再生沸石. 水的颜色呈现茶色时,盐酸盐有80mg/kg以上,亚硝酸盐也有5mg/kg以上,此时当岁鱼,不论水温多少,鱼肯定会患鳃病,绯质消失.此时增加新水注入,迅速稀释池水,并在过滤槽中加沸石,处理池水. 水的颜色呈现绿色时,日夜溶氧变化大,鱼有跳出来的危险.早上起来发现鱼受伤,往往是因为夜间溶氧量减少,鱼感到不舒服乱跳所致,故要小心因藻类氧气和二氧化碳作用引起的日夜溶氧差.池水变绿色,有时是因为处理池脏,溶氧不足;或因为处理的速度太快(水流),污物未及处理却一直在循环所引起.这时把水泵的扬水量增大也是解决的方法之一. 浅谈食盐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食盐,即Nacl,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其用途也非常广泛. 1、食盐可进行鱼体消毒。
锦鲤鱼池景观水处理方案近年来,锦鲤鱼池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景观装饰,它以其独特的颜色和鳞片图案吸引了众多人们的关注。
然而,锦鲤鱼池的水质管理成为了人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为了保持鱼池的水质清澈和维护锦鲤的健康成长,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水处理方案。
一、水质检测与监控在锦鲤鱼池中,水质的检测和监控是维持池水清澈的关键。
我们建议使用专业水质测试设备,如PH仪、溶解氧仪和浑浊度仪等,定期检测池水的酸碱度、氧含量和杂质浓度。
在检测时,应密切关注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一旦超过标准值,即需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二、生物过滤系统为了满足锦鲤鱼对水质的要求,我们推荐使用生物过滤系统。
生物过滤器通过细菌的作用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有效降低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
常用的生物过滤器包括瀑布过滤器、底柜过滤器和旋转式生物过滤器等,根据池塘的大小和需求选择适当的生物过滤器进行安装。
三、植物净化系统植物有一定的净化水质能力,对于锦鲤鱼池的水处理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植物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盐和有害物质,同时释放出氧气,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可以在锦鲤鱼池周围种植一些耐水植物,如睡莲、碗莲和箬竹等,以增加水体的氧含量和水质的稳定性。
四、定期换水尽管采取了以上水处理措施,定期换水仍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每隔一段时间,将部分鱼池水抽出,用新鲜水进行补充,可以有效稀释有害物质的浓度,使水质保持清澈透明。
注意,在换水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水温的平稳过渡,避免温差过大对锦鲤的影响。
五、合理喂食与管理在锦鲤鱼池的水处理过程中,合理的喂食和管理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过度喂食会导致鱼粪过多,进而影响水质。
因此,要控制好鱼的饮食量,避免过度喂食。
此外,要保持鱼池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池底的杂物和鱼粪,防止因积聚造成水质污染。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处理,我们可以有效地维护锦鲤鱼池的水质。
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水处理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操作,防止对鱼类造成伤害。
锦鲤池养护方案锦鲤是很多人非常喜欢的观赏鱼类之一,其五彩斑斓的外表,柔和的性格,以及相对较好的养殖条件,使得它们成为了家庭、公园、景点等场合的常见饰品。
然而,随着养鲤人数的不断增加,锦鲤池的养护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文将介绍一些锦鲤池养护方案,旨在为锦鲤的爱好者们提供一些参考。
水质调理水质是决定锦鲤健康和生长的关键因素,因此,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水质调理的建议:1.每周至少更换20%的水。
对于大型的锦鲤池,最好每月更换50%的水。
2.添加过滤设备以帮助处理排泄物和其他杂质。
过滤器可以减少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从而减少锦鲤的患病率。
3.监测水质。
使用水质测试仪测量硝化氨、硝酸盐、pH值等参数,确保水质处于健康的范围内。
4.添加水质调节剂。
除了过滤器,通过添加水质调节剂来调节水的硬度和酸碱平衡,也可以帮助保护锦鲤的健康。
饲料管理良好的饲养和合理的饲料管理是确保锦鲤健康成长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饲料管理的建议:1.给锦鲤提供均衡的饮食。
不同种类和大小的锦鲤需要不同的饲料。
可以在宠物商店购买专门的锦鲤饲料,或者自己制作饲料。
2.每次投喂量要控制。
通常,锦鲤应该每天分2~3次投喂,并且要控制每次投喂的量。
切勿喂过多的饲料,以免污染水质和导致锦鲤肥胖。
3.定期检查饲料。
过期或变质的饲料可能会污染水质或导致锦鲤患病。
疾病预防锦鲤的健康和生长往往会受到多种疾病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疾病预防的建议:1.定期检查锦鲤。
每周检查锦鲤的精神状态、游动姿态和鳞片的光泽度等,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定期更换水。
水质的清洁和稳定对防治疾病非常重要,水质较差的锦鲤更容易患上疾病。
3.加强池塘的卫生管理。
定期清洗池塘,清除废弃物和杂草。
结语锦鲤是非常美丽的观赏鱼类,但要保证锦鲤的健康成长,需要我们付出一些努力。
本文介绍了水质调理、饲料管理和疾病预防几个方面的养护方案。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养锦鲤的朋友们更好地照顾他们的锦鲤池。
养鱼最重要的是做水,水做的好,鱼才会养得好.如何做水?第一步需要面积较大的沉淀槽/过滤槽和水路.过滤面积不要太大,太小,达不到充分过滤的效果,鱼池虽然大却不洁净,又有何用?一般鱼池于过滤比例为3:1,有了好的池,再注意下述几点,你的池水一定做的好. 1`防止酸雨流入水池为防止雨水进入,一般水路上都加上了遮雨装置.养殖鱼池上也有4/5加盖了屋顶.有些采取了遮荫和遮雨措施. 2`定期加硝化菌`光合菌投饵喂锦后,很容易使水质变坏,需要每天观察.发现水质快要变坏的时候,就要撒硝化菌`光合菌等有益菌.这有利于残饵,排泄物氧化分解,然后分离过滤清除,这样使氨发生的恶臭消失,水变得透明清澈. 3`过滤池中的滤材和处理放置何种滤材,个人有个人的看法.一般的是:生化毡,毛刷,珊瑚石,活性碳,沸石,玻璃生化环(陶瓷环),这些滤材组合与排列后净水效果很好. 沸石的再生.沸石每月要再生一次,再生沸石的方法为浸泡法和搅拌法两种.用食盐的饱和液浸泡48小时以上可再生沸石.用10%食盐溶液搅拌沸石30分钟,可达到再生的效果.注意:如果是5%溶液,不管处理几小时都没有再生的效果. 能扬色的水质处理方法(1)抑制硝酸的浓度.要红色能扬色,PH要提升到7.2-7.4,在喂食的忘记,硝酸的浓度会上升,PH会下降,此时必须注意检查过滤槽,打扫沉淀槽,每天要施放底水至少一次,2-3次更好,使得污物及氨不会全部溶入循环水中,多少可以抑制住硝酸的浓度.还要增加新水的追加量.此外,每月至少再生沸石1次,抑制硝酸的浓度. 总之,设法抑制硝酸的浓度很重要.硝酸盐浓度高,红色会褪色,亚硝酸盐浓度上升会使得整个绯盘消失.在选择幼鱼时,你会发现,第一次选择后没有整条白色的鱼,但第二次选择时却出现了整条白色的鱼,原因就是饲养水中有较高的亚硝酸盐.此时,你应该检查过滤系统和过滤材料是否正常,是否需要清理等. (2)太阳照射与溶氧.PH正常,日照时间不足,溶氧量不高,也会影响扬色和光泽.要使鱼长的快,又能保持光泽及扬色,每天的日照量要在50%以上.若能达到70%,酸雨不流入,PH值保持在7.2-7.5,溶氧量在最热的夏天有7.5-7.8g/m3,春季有11g/m3,秋季有10g/m3,冬季有11.5g/m3,这样就是不喂扬色饲料,绯质也会变红.(好难哦)为什么日照时间长,溶氧量高,绯会变红?这是因为氧能使得绯质凝集于表皮,表面的红色变浓的关系.另外,溶氧越接近饱和点,越不会产生亚硝酸,颜色就越红. (3)水的颜色与处理方法.水的颜色呈浅白色时,先测试氨`亚硝酸与溶氧.若氨高时,赶快增加新水量,加强打气或喷射.如果亚硝酸高及溶氧减低时,就要在不减少大量池水的情况下把过滤池清扫干净. 白地与墨质变好的方法若能将硝酸盐保持在5mg/kg以下的话,白地会变得很白而且有光泽.这是因为水中的酸浓度升高,新陈代谢就缓慢,无法去除身体的毒素,白地才会变为不白.当增加新水量,沸石再生,硝酸降低,溶氧上升,白地会明显好转.要维持不污染白地的水质,就不要让粪便在水中回转,要把底水从池底排掉,池水慢慢回转使有机物的沉淀产生效果. 溶氧越多,硝酸的浓度越低,对墨质越好.若能加减追加水的量,又补给能慢慢溶解的矽类(什么咚咚??),那么墨质就会又黑又有光泽.新水泥池或注入大量地下水的池子饲养锦鲤,墨质较好,就是因为含于土中或水泥中的矽有助于墨质的形成. 墨质与水温的关系不是主要的,主要于溶氧和PH值有关.大正的墨质在8-27℃时很容易出来,尤其是在17-26℃更为明显.昭和的墨质在水温13-20℃时会出来,在15-17℃最为明显.你可以依次使得墨质更漂亮,但水质一定要符合条件. 水的颜色与处理方法. 水的颜色呈浅白色时,先测试氨`亚硝酸与溶氧.若氨高时,赶快增加新水量,加强打气或喷射.如果亚硝酸高及溶氧减低时,就要在不减少大量池水的情况下把过滤池清扫干净. 水的颜色呈浅黄色时,硝酸盐的浓度可能高达30mg/kg以上,就要立即再生沸石. 水的颜色呈现茶色时,盐酸盐有80mg/kg以上,亚硝酸盐也有5mg/kg以上,此时当岁鱼,不论水温多少,鱼肯定会患鳃病,绯质消失.此时增加新水注入,迅速稀释池水,并在过滤槽中加沸石,处理池水. 水的颜色呈现绿色时,日夜溶氧变化大,鱼有跳出来的危险.早上起来发现鱼受伤,往往是因为夜间溶氧量减少,鱼感到不舒服乱跳所致,故要小心因藻类氧气和二氧化碳作用引起的日夜溶氧差.池水变绿色,有时是因为处理池脏,溶氧不足;或因为处理的速度太快(水流),污物未及处理却一直在循环所引起.这时把水泵的扬水量增大也是解决的方法之一. 浅谈食盐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食盐,即Nacl,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其用途也非常广泛. 1、食盐可进行鱼体消毒。
鱼种下塘前,通常要进行常规消毒,此时可用浓度为1%-4%的食盐溶液浸洗1-10分钟,可除去鱼体表的细菌、车轮虫、斜管虫等,用这种方法进行消毒既安全又方便,对水霉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2、食盐有增加溶解氧的作用。
在抢救鱼池泛池时,若无增氧设备或来不及增氧,可向池中泼洒黄泥水加食盐水,每亩用黄泥10公斤,加水调成糊状,在加食盐10公斤水溶液,拌匀后泼洒全池,或者单独泼洒食盐水。
食盐在其中的作用是增加水中的离子浓度,使悬浮的有机微粒及胶体产生絮状物沉淀到池底,既减少溶氧消耗,又净化了水体。
另外,在鱼类生理过程中,Nacl作为无机盐是维持鱼类生命所必需的,所以在鱼类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食盐拌饲投喂,也有一定的功效。
硝化细菌的作用绝对不是单纯的净水!他是一个水族生态的关键!刚建立的新缸并不存在这些有益的细菌。
当你把买来的硝化菌倒如水中的时候,细菌开始在里面繁殖,这是一种有益菌,通过他建立一种生物过滤系统,以自然分解水中的底质和有害物质。
当然这需要一段的时间,让这些细菌繁殖,直到他足以处理鱼儿的排泄物。
而这些细菌的繁殖速度,草缸要比裸缸相对快的多!裸缸必须有良好的物理过滤,然后通过硝化细菌在滤材中的繁殖,再起到生物过滤的效果!一旦生物过滤建立好了,才真正开始了你的氮循环!这样一个氮循环的过程有时需要几周,甚至更长的时间:你们可能有这样一种相同的经历,第一天,放入闯缸鱼,此时氨和亚硝酸盐浓度为0,水是非常清澈的,象水晶般。
第3天,水开始发白,氨的浓度马上升到一个危险水平,硝化细菌开始繁殖生长,鱼只开始窘迫,拒食。
第5天氨的浓度达到高峰,硝化细菌开始把氨转换为亚硝酸盐,鱼出现明显不适,有些鱼可能在这一时间死去。
到了第8天,氨被转换为了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浓度上升,鱼的状态开始好转。
到了第14天,亚硝酸盐的浓度又开始上升到高峰,,鱼再次陷入窘迫,某些强壮的鱼,可以挺过这一时期!到了第20天左右,亚硝酸盐开始下降,氮循环第2阶段开始,鱼只状态好转,水质也开始稳定。
第25天亚硝酸盐被转换成硝酸盐。
亚硝酸盐的浓度迅速降低。
到第30天,氨和亚硝酸盐已经检测不出,水族箱完成了氮循环,你可以换掉一部分水,然后放入你想要的鱼了!一口气打了这么多,算对得起多拉A梦了!呵呵还有你的过滤系统,滤材可以换成:过滤棉/瓷环/生化球/沸石/活性炭/过滤棉,因为沙石和瓷环效果差不多,所以不再重复!甚至滤材还可以再简单点:过滤棉/瓷环/生化球就可以了!硝化作用: 在“老”水族箱中有上兆的细菌生存着,不同的细菌有着不同的工作和任务,它们会经过许多程序的氧化作用将有机营养盐分解或转化成水、二氧化碳以及各种无机盐类。
蛋白质会被分解成为胺基酸而转化成无机盐的氨。
鱼类会排泄出氨和尿液,而水质中的酵素会将它们分解成铵盐和二氧化碳。
部份硝化细菌能借助溶解于水中的氧气将氨转化为亚硝酸盐,这些亚硝酸盐又被分解为无毒的硝酸盐,这整个过程--阿摩尼亚→亚硝酸盐→硝酸盐→称为“硝化作用”。
硝化细菌的特性: 大多数细菌进行细胞分裂生殖约需要20分钟时间,而氧化氨的硝化细菌进行分裂却需要2-3个小时,有的甚至需要20-30小时。
因此,当其他种类细菌在大量繁衍时。
硝化细菌繁殖的速度会明显地落后,结果造成水质中非氮的有机物质会很快地分解掉,而氮化合物以及氨却分解缓慢。
这也是造成一般水族爱好者认为水中的氮化合物是最难分解的物质的原因。
如图表,明白地标出硝化细菌的繁殖速度和所需要的时间:刚开始硝化细菌数为1000,至结束时硝化细菌数量已经增加了100000倍,达到了十亿,其繁殖速率是每天增加一倍。
或许有爱好者会认为不太客观,但事实就是如此,不过得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水中必须要有充足的养份可以供细菌应用。
一定要耐心等待1-3个星期当新建立的水族箱一切都设置完成时,一般水族爱好者很少有耐性干等1-3个星期,因为水族箱看来一切都很正常:水草茂盛地生长、水质清澈透明,看起来似乎和那些建立已久的“老”水族箱一样,于是就直接将鱼类放养进去,并定时喂食。
但经过长久的辛劳经营,鱼类仍然或多或少地生病、感染、死亡……奇怪!为什么会这样呢?仔细推究原因,可以得知:因为在这个新的水族箱环境中根本没有硝化细菌来分解毒素。
细菌繁殖的能量来自其他生物的排泄物或尸体,尤其是植物。
所以,如果水中没有密植水草,那些细菌,尤其是硝化细菌根本无法在空荡荡的水族箱底部繁衍,以此环境来养鱼,可以说是“间接谋杀”!硝化菌生长期与生长环境依生长速率来区分硝化细菌约可分为五个生长期:一、迟缓期:当硝化菌刚接触生活物质时,生长系用以适应新环境而不增加硝化细菌数的时期。
此时期的长短,视新环境对硝化细菌之影响程度而定。
二、对数生长期:硝化细菌适应新环境后,迅速氧化氨或亚硝酸盐以获得能源固定无机碳的时期,于是有机合成反应加速,数目激增,是为对数生长期,盖生长情形系成级数增加。
在此阶段中,繁殖速率达最大值。
三、递减生长期:当氨或亚硝酸盐浓度逐渐减少,硝化细菌增加到某一点时,剩余之生长资源将限制硝化细菌的生长速率,使硝化细菌的增加数量,变成十分缓慢的时期。
四、静止期:硝化细菌在环境中的生长受到限制因子的影响(如氨源不足)已达饱和,此时生长速率等于死已速率,硝化细菌的数量达到稳定的状态。
因静止期相当短暂,故也有人把这时期的区分从略。
五、内呼吸期:又称内生期。
系统内氨或亚硝酸盐已耗尽,硝化细菌呈「饥饿」状态,只能利用体内养分继续进行代谢作用,死亡速率大增,数量大为减少的时期。
硝化细菌在一般环境中也有老化及死亡的问题,老化及死亡是有机生命体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硝化菌的生境条件:凡是环境之物理、化学及生物等性均会影响硝化细菌之生长,因此硝化细菌的生境条件可被区分为物理因子、化学因子及生物因子三类。
其中物理因子主要为温度、光照、底质、水流等:化学因子主要是盐度、溶氧、ph质、抑制剂等:生物因子主要为掠食者、竞争排除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