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招生考试院文件
- 格式:pdf
- 大小:413.50 KB
- 文档页数:12
2025年拟在云南招生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一、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考制度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高考改革的要求,满足不同学科专业对于学生的选考科目要求,提高高考选拔人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025年拟在云南招生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这一政策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
二、政策解读2025年拟在云南招生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是指,云南地区的高中生在参加高考时,需要选择相应的科目进行考试,以便达到高校专业(类)的选考要求。
这一政策的核心在于,学生需要根据自己想要报考的专业(类)来选择相应的科目进行学习,以便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提高录取概率。
三、选考科目的设置根据不同专业(类)的特点和需求,选考科目分为必考和选考两类。
必考科目是指所有想要报考该专业(类)的学生必须参加的考试科目;选考科目是指根据专业(类)的需求,学生可以选择参加的考试科目。
选考科目的设置旨在更好地满足不同专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提高高考选拔人才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四、影响分析1.对于学生而言,这一政策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想要报考的专业(类)来选择相应的科目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和录取概率。
同时,这一政策也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加关注自身兴趣和专业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对于高校而言,这一政策有利于高校选拔到更加符合自身需求和特点的学生。
高校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类)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选考科目要求,更好地选拔到具有潜力和才华的学生。
同时,这一政策也有助于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3.对于教育改革而言,这一政策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选考科目要求,可以促进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和沟通,推动教育体系的整体优化和发展。
同时,这一政策也有助于提高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为更多学生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平台。
2023云南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考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安排云南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考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安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坚持育人为本,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五育”并举,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提高选拔质量,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高素质艺术人才的需要,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改进考试方式,完善评价标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
加强分类指导,引导高校立足学科专业特点和培养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完善人才选拔模式,推进不同专业分类考试。
确保公平公正,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全程监督,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三)总体目标从2022年开始推进相关改革工作,进一步完善省级统考类别,改进考试方式,规范组考管理,到2024年,基本建立以统一高考为基础、省级统考为主体,依据高考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形成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艺术人才选拔评价体系。
二、主要任务和举措(一)推进高校艺术专业特色发展1.明晰人才选拔培养定位。
高校艺术人才选拔培养要结合学校办学实际,进一步找准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根据不同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能力素质要求,构建与办学定位和特色相适应的艺术人才选拔体系,着力选拔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推进高校艺术类专业内涵发展,培养具有扎实文化素质和专业基础的艺术人才。
推进高水平艺术院校艺术类专业培养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突出专业能力的拔尖艺术人才。
2.优化艺术学科专业布局。
高校要紧密结合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高素质艺术人才的需求,根据学校办学定位,综合考虑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因素,进一步调整优化艺术类专业布局,合理安排招生计划。
高校每年要对艺术类专业录取新生和毕业生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对不具备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不足、就业率低的专业进行相应调整,减少相关专业招生计划和办学规模。
云南省招生考试电子信息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省招生考试电子信息的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招生考试电子信息,构建坚实的招生考试管理工作的基础平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云南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招生考试电子信息(以下简称信息),是指云南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招考办)组织的各项招生、考试工作中涉及的电子信息及各种相关纸质材料。
第三条各州(市)招生考试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州(市)招考办)、各县(市、区)招生考试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县(市、区)招考办)、各有关招生院校必须按照本规定,加强招生考试信息管理工作的领导,做好信息管理工作。
第四条所有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在我省进行招生考试信息管理规定范围内的各项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定,依法行使有关的权利,履行应尽的义务。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管理职责第五条信息管理工作采取领导负责制。
信息管理工作由省招考办组织开展,各级招考办主任对所属行政区域和下属单位的信息管理工作负主要责任,各信息采集点单位负责人对本采集点信息管理工作负主要责任,各招生院校招办主任对本校信息管理工作负主要责任。
第六条各级招考办主任、各信息采集点单位负责人、各招生院校招办主任是信息管理工作负责人(以下简称信息管理负责人),负责在各项招生考试工作中执行本规定。
信息管理负责人可以指定执行具体操作的信息管理工作人员(以下简称信息员)。
第七条为了落实职责、强化管理,各单位要认真填写《云南省招生考试信息管理工作人员登记表》(见附件一,以下简称《登记表》),《登记表》作为问责的主要依据。
信息采集点单位的《登记表》汇总上报至县(市、区)招考办;各州(市)、县(市、区)招考办(不包括信息采集点单位)的《登记表》经州(市)汇总至省招考办,同时,州(市)招考办留存一份;各招生院校的《登记表》直接上报省招考办。
云南省22高考招生计划电子版6月17日,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发布《2019年云南省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填报志愿指要》和《2019年云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版》。
其中,北京大学计划在国家专项批、高校专项批、一本等批次录取30人,清华大学计划录取45人。
即日起,云南省招生考试院编制的《2019年云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版》和《2019年云南省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填报志愿指要》将陆续下发至各中学。
2019年云南省高考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考生高考成绩将于6月23日前后揭晓。
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考生和家长,由昆明日报社联合昆明市第八中学、大理州下关一中共同举办的云南省2019年全国院校“昆滇行”第二届高招咨询会,将于6月24日上午9点在昆明市第八中学(龙泉路校区)举行,6月25日上午9点在大理州下关一中举行。
考生及家长欲参加本次活动可通过“昆明教育”微信公众号报名。
本次活动对考生及家长免费。
部分高校在滇招生计划中央部门或外省省属部分院校文史国家专项批北京大学 5人中国人民大学 9人清华大学 1人复旦大学 3人上海交通大学 3人南京大学 9人武汉大学 2人中山大学 2人北京师范大学 3人华东师范大学 9人东北师范大学 8人华中师范大学 4人陕西师范大学 4人西南大学 4人高校专项批复旦大学 2人浙江大学 2人华中师范大学 1人陕西师范大学 2人东北师范大学 2人一本北京大学 10人中国人民大学 31人(含苏州校区1人)清华大学 1人北京师范大学无东北师范大学 9人复旦大学 6人上海交通大学 1人华东师范大学 12人南京大学 8人浙江大学 5人(含民族班4人)武汉大学 24人华中科技大学 11人华中师范大学 2人中山大学 38人(含民族班4人)西南大学 80人(含中外合作办学 5人、荣昌校区10人)理工国家专项批北京大学 6人中国人民大学 10人清华大学 16人浙江大学 21人复旦大学 6人上海交通大学 19人南京大学 15人武汉大学 26人中山大学 38人华中科技大学 35人北京师范大学 50人华东师范大学 14人东北师范大学 11人华中师范大学 20人陕西师范大学 19人西南大学 42人高校专项批中国人民大学 1人复旦大学 8人(包括复旦大学医学院3人)上海交通大学 7人浙江大学 7人陕西师范大学 2人东北师范大学 1人华中师范大学 2人华中科技大学 5人一本北京大学 9人中国人民大学 31人(含苏州校区1人)清华大学 27人北京师范大学无东北师范大学 13人复旦大学 4上海交通大学 4人华东师范大学 18人南京大学 28人浙江大学 36人(含民族班5人、医学院计划6人)武汉大学 60人华中科技大学 96人(含民族班9人)华中师范大学 2人中山大学 76人(含民族班4人)西南大学 376人(含中外合作办学 21人、荣昌校区54人)云南省属部分院校文史国家专项批云南大学 102人昆明理工大学 20人西南林业大学 10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40人云南师范大学 185人云南财经大学 60人云南民族大学 45人高校专项批云南大学 4人地方专项批云南大学 24人昆明理工大学 10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5人云南师范大学 60人云南财经大学 15人云南民族大学 8人昆明学院 15人一本云南大学 343人(包含中外合作办学)昆明理工大学 165人(包含中外合作办学)西南林业大学 11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30人云南师范大学 1381人(包含定向西藏就业)云南财经大学 1053人(包含中外合作办学)云南民族大学 280人二本昆明理工大学 262人(高职本科)云南农业大学 649人(包含特色民族班、中外合作办学、高职本科、迪庆专项)西南林业大学 327人(包含高职本科)昆明医科大学 460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376人云南师范大学 363人(包含中外合作、校企合作、迪庆专项)云南艺术学院 55人云南民族大学1715人(包含应用技术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汉语、德宏办学点、澜湄国际职业学院、迪庆专项)云南财经大学 473人(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理工国家专项批云南大学 198人云南农业大学 180人西南林业大学 150人昆明医科大学 170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80人云南师范大学 215人云南财经大学 60人云南民族大学 75人高校专项批云南大学 8人地方专项批昆明理工大学 60人云南农业大学 90人昆明医科大学 20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5人云南师范大学 60人云南财经大学 15人云南民族大学 12人一本云南大学 644人、65人(中外合作办学)昆明理工大学2474人、74人(医学类)、10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云南农业大学 140人西南林业大学 67人昆明医科大学 1244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36人云南师范大学 2002人、10人(定向西藏就业)云南财经大学 1366人、212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5人(中外合作办学酒店管理专业)云南民族大学 323人二本昆明理工大学 1287人(高职本科、中外合作办学)云南农业大学2847人(包含特色民族班、中外合作办学、高职本科、迪庆专项)西南林业大学 1466人(包含高职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昆明医科大学 503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1043人云南师范大学 269人(包含中外合作、校企合作、迪庆专项)云南艺术学院 20人云南民族大学1939人(包含应用技术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汉语、德宏办学点、澜湄国际职业学院、迪庆专项)云南财经大学 769人(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
云南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作者:来源:《云南教育·视界》2008年第01期云招考办〔2007〕110号(2007年12月10日)现将《教育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05〕13号)转发给你们,望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为认真做好我省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要求:一、我省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在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的前提下,仍执行云招考〔2004〕4号文《云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户籍审查暂行规定》和云招考传〔2005〕14号文《云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户籍审查暂行规定》补充说明。
二、我省实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后,取消“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的“二元制”户籍登记管理模式,实行一元制的户籍登记管理模式,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仍按第一条款执行。
三、高度重视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
高考涉及广大考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
各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要加强组织领导、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综合整治。
对我省有关高考报名条件、报名办法等规定要尽早广泛宣传,使广大考生知晓,确保考生报名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各地要建立并落实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责任制。
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考生报名资格审查责任明确到岗、落实到人,加大对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把好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关口。
五、坚持报名资格审查公示制度。
公布举报电话,充分发挥行政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坚决制止高考移民。
六、各州、市、县(市、区)教育局,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强对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集体报名的管理工作。
云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2023年)为做好云南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保证招生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进一步提高选拔质量,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及云南省招生考试院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招生章程。
一、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招生专业、招生计划(一)招生专业2023年我校招收硕士研究生分学术型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其中部分专业学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
招生类别(领域)详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云南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附件1)(以下简称招生专业目录)。
我校除部分专业是按研究方向招生以外,其余均为按专业招生,具体以招生专业目录中各专业备注栏中的要求和说明为准。
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我校2023年非全日制专业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考生报考时的报考类别必须选择“12 定向就业”。
(二)招生计划2023年我校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5100余人,包含推荐免试计划、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计划、单独考试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专项计划等。
1.推荐免试计划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全日制学术型及全日制专业学位专业均可接收推免生,非全日制以及部分联合培养的专业(研究方向)不接收推免,具体以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中公布为准。
可招收推免生的专业一般预留该专业50%的招生计划用于接收推免生(公布在研招网上的推免生数量为各专业可接收推免生的最大上限,非实际招生数)。
2.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计划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专业拟招生人数包含推免计划和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计划等,各专业实际招收的推免生数以当年公布的推免生拟录取名单为准(预计将于2022年10月底完成推免生接收工作后公布)。
云南2025年高校选考科目要求最新公布云南2025年高校选考科目要求公布按照《云南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要求,2022年启动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从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25年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建立体现公平公正、全面发展、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体制机制。
目前,各高校2025年拟在滇招生的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已编制完成,并经教育部统一分发至云南省。
近日,云南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公布2025年拟在滇招生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的通知》(云教发〔2023〕44号),对2025年拟在滇招生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予以集中公布,供参加云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的学生选择选考科目时参考使用,并对《要求》作出以下说明:一、云南省高考综合改革实行“3+1+2”模式。
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
考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及特长,结合拟报考普通高校及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合理确定选考科目。
二、为保证不同省份学生在高校进行专业学习时,拥有共同的必备知识基础,同一高校相同专业(类)在所有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提出的选考科目要求需相同。
但受跨省招生计划数等因素限制,此次高校公布的部分专业(类)2025年可能不在云南省安排招生计划。
该专业(类)2025年是否在云南省招生,应以2025年各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各高校在滇招生专业(类)如有新增,将对选考科目要求进行补充公布。
三、本《要求》公布的仅为高校拟跨省招生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不是最终的专业计划安排,对其中不提科目要求或没有提出首选科目要求的专业(类),2025年该专业会安排在首选科目为物理类还是历史类,应以2025年各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2025拟在滇招生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根据2025年在滇招生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学生需要在高考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和学科知识才能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
在未来的招生政策中,学校可能会对学生进行更多的综合能力测试,这将包括对学生的语言、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
首先是语言考试。
未来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可能会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更细致的考核。
这包括汉语、外语和文学等方面的内容。
学校可能会对学生进行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等多方面的测试,以评估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通过这一部分的考核,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合适的专业和学科方向。
其次是数学考试。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未来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中仍然会占据重要的地位。
学校可能会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解题能力进行考核,包括数学基本概念、数学推理和数学解题等方面。
通过数学考试,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数学水平,为他们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提供依据。
此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考试也将成为未来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可能会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考核,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考核将帮助学校了解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社会科学知识水平,为他们选择合适的专业和学科方向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综上所述,2025年在滇招生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将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
学生需要通过语言、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测试,以展现自己的学科知识和能力。
未来的招生政策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选择合适的专业和学科方向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希望广大学生能够做好准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专业。
2025年拟在滇招生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招生考试的标准和要求也愈加严格。
2025年拟在滇招生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备受瞩目,各界关注。
为此,我们特整理了相关信息,以供广大考生和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考试科目1. 语文:考生需熟练掌握中文基础知识,包括语法、修辞、阅读理解等,要求能较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观念,理解和解读文章内容。
2. 数学: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考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具备较强的数学建模能力。
3. 外语:英语考试将成为选拔考生的重要途径,考查考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流利地交流,能够阅读理解英语文章,了解国际社会和文化。
4. 专业课: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将设置相应的专业课内容,考查考生对所报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方式1. 笔试:各科目均采用笔试形式,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要求结构清晰,条理清楚,逻辑性强。
2. 面试:部分专业将采用面试形式,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重点考察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
三、考试内容1. 语文:主要考查考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包括词语的辨析、句子的搭配、短文的写作等。
2. 数学:涉及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学运算方法,具备数学分析和数学推理能力。
3. 外语:主要考查考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包括英语听力、口语表达、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等。
4. 专业课: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置相应的专业课内容,考查考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
四、考试要求1. 考试内容贴近实际:试题设置要贴近实际,注重对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察。
2. 能力素质综合评价:不仅考查考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注重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评价。
云南省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篇一:云南省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收应届专科毕业生升学统一招生考试试行办法云南省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收应届专科毕业生升学统一招生考试试行办法为做好20XX年我省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普通高校)本科招收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应届专科毕业生的招生工作,选拔应届专科优秀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以下简称“专升本”),特制定本试行办法。
一、招生学校、计划和专业招收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应届专科毕业生的普通高等学校,由省教育厅审定,招生计划纳入学校当年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中。
(招生学校、专业、学费及计划详见附件1)二、报考条件符合下列条件的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应届专科毕业生,可以报考:(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二)专科学习期间未受任何违纪处分;(三)录取的考生(体育类、艺术类应届专科毕业生不作要求)入学前必须:1.通过云南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考试(每年6月、12月组织考试);2.通过云南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应用能力B类一级考试(每年6月、12月组织考试)。
3.获得泰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优秀证书的高职高专学生在报考专升本时可以免试外语。
获得B级良好以上或a级合格以上证书的高职高专学生在报考专升本时可以抵用英语应用能力a级证书,获得报考条件。
(四)体育成绩合格;(五)身体健康;(六)专科阶段必须获得专科毕业证书。
三、报名时间、地点及办法(一)报名时间:20XX年11月26日至12月28日,逾期不再办理报名手续。
20XX年11月25日前,考生填写《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专升本”入学考试资格审核表》、签字、盖章(表上粘贴照片,附身份证复印件),交到院校招办。
(二)各考生毕业院校招办作为报名确认地点。
(三)报名办法:网上报名。
网报iP地址:考生端:http://222.221.6.160/ynzsb/管理端:http://222.221.6.160/ynzsb/admin.html1.符合报名条件且已填写《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专升本”入学考试资格审核表》的应届专科毕业生,登录报名工作网站网上报名(登录后,请认真阅读网上报名考生须知),请认真如实填写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