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测力计可以倒过来调零吗
- 格式:docx
- 大小:68.98 KB
- 文档页数:3
弹簧测力计可以倒过来调零吗?南京树人国际学校梅亚林210003弹簧测力计是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在不考虑弹簧自重的情况下,在弹簧测力计的一端的挂钩上施加拉力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每一匝弹簧之间都会受到相同的拉力而被拉伸,各匝弹簧伸长的总和就是整根弹簧的总伸长量。
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此原理而制成的。
当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正立使用时,弹簧在指针、拉杆和拉钩的重力作用下而向下伸长,指针所指的位置并不是弹簧自然伸长的位置,我们将这时指针所指的位置定为零刻度的位置,就可以避免指针、拉杆和拉钩的总重对数据的干扰,在测量时拉钩所受到的向下的拉力就等于指针指示的示数,也就是说弹簧测力计竖直正立使用时,校零后的弹簧测力计的自重不影响测力计测力。
但在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两次出现用倒挂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第一次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其装置如图1所示;第二次是“使用定滑轮的特点”的实验,其装置如图2所示。
如果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的话,那么弹簧测力计的自重会不会影响测力计的使用?又如何进行指针调零?我们首先从弹簧测力计竖直正立使用谈起,如果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将已调过零的弹簧测力计正挂在杠杆的右端,其装置如图3所示,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右端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和手向下的拉力F,但弹簧测力计显示的读数是手对它向下的拉力,所以在处理数据时,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将弹簧测力计的显示的示数和它的自重相加,二是先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调为它的自重,然后进行测量。
如果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挂在杠杆的右端,竖直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同样,这时杠杆受到的力仍是弹簧测力计自重和手向下的拉力,但由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重的影响,它显示的读数不等于手向下的拉力F,因为在还没有用力向下拉时,弹簧测力计上已有示数了,其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重,所以在测量之前需要进行调零,弹簧测力计倒立使用进行调零一直是我们教师不断探讨的问题,笔者发现众多的教师采取的是倒过来然后进行调零的方法,笔者在经过仔细研究之后觉得此方法还是欠妥当,从原理上来说是可行的,但从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上发现存在着很大的漏洞。
弹簧测力计调零方法弹簧测力计是一种用来测量力的工具,它通过测量弹簧的伸缩变形来确定受力大小。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经常需要对其进行调零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弹簧测力计调零方法。
1. 静态调零法。
静态调零法是最常用的一种调零方法。
首先将弹簧测力计置于水平台面上,确保其受力方向与水平面垂直。
然后调整零位调节螺丝,使指针指向零刻度。
在调整过程中,需要轻轻转动调节螺丝,以避免对测力计造成额外的力作用。
调整完成后,再次检查指针位置,确保准确无误。
2. 动态调零法。
动态调零法适用于需要频繁调零的情况。
首先将弹簧测力计置于水平台面上,然后对其施加一个已知大小的力,使指针偏转到相应位置。
接着调整零位调节螺丝,使指针回到零刻度位置。
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动态调零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施加的力大小应该适中,以免对测力计造成损坏。
3. 温度补偿法。
温度对弹簧测力计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采用温度补偿法进行调零。
首先需要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温度特性曲线,然后根据实际使用环境的温度变化,通过计算得出相应的补偿数值,再进行调零操作。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小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 频率补偿法。
在一些特殊的工况下,可能会受到外部振动或冲击的影响,导致弹簧测力计产生误差。
为了消除这种误差,可以采用频率补偿法进行调零。
具体做法是通过实验测定外部振动或冲击的频率和幅值,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对弹簧测力计进行相应的频率补偿调整,以消除外部振动或冲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总结。
弹簧测力计调零是确保测量准确性的重要步骤,不同的调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工况。
在进行调零操作时,需要注意保持测力计的稳定状态,避免外部干扰,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只有在正确的调零操作下,才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为工程实践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弹簧秤的使用:先观察: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示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再调零;使用时,力的方向与弹簧轴线一致;【师】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可以使用吗?斜着呢?【生】可以水平拉,斜着也能拉【师】在水平面使用时指针是否仍然在零刻线?可以直接使用吗?【生】不在零刻度了。
所以不能直接使用,要调零。
【师】前面学习天平使用我们知道,如果天平从一个水平桌面搬到另外的桌面需要重新调零。
一样的,弹簧测力计在不同方向使用时,也需要重新调零。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读数时,看清弹簧测力计上所标注的单位,知道面板上的数字是表示多大的力,除此之外,还要看清面板上的刻度,知道刻度线的分度值。
【师】测力计是不是只能测弹力呢?测力计倒置时有什么现象?为什么?【生】会发现指针不在零刻度了,因为重力对弹簧的影响,指针指示的值为秤壳重。
【师】那是否依然可以测量力?【生】可以测,得到的数值减去初始刻度。
【例题】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前不用将指针调零B.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何大小的力C.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指针,与刻度盘垂直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竖直提着用【分析】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对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记忆.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如下:(1)使用前要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到零位置.如果没有指在零位置就需要调零.(2)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根据被测力的大小选择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3)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位置相垂直.(4)测竖直方向上的力弹簧测力计要竖直放置,测水平方向上的力弹簧测力计就要水平放置。
解:A、使用前弹簧测力计必须调零,否则会影响读数的结果,故A说法错误.B、弹簧测力计都有自己的量程,不可以测超过量程的力,故B说法错误;C、读数时,让视线垂直于刻度面板.故C说法正确.D、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竖直方向的力,也可以测量其它方向的力,故D说法错误;故选C。
弹簧测力计读数误差修正方法介绍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力学测试仪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力测试和负荷测量中。
然而,由于弹簧测力计自身的结构和材质等因素,使得其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了提高弹簧测力计的精确度,常需要进行读数误差的修正。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弹簧测力计读数误差修正方法。
1. 零点修正法零点修正法是修正弹簧测力计读数误差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弹簧测力计在无任何受力作用时,读数应为零。
然而由于制造工艺和使用环境等因素,弹簧测力计的零点常常存在偏差。
使用零点修正法,即可将读数误差修正至较小范围内。
具体操作时,将弹簧测力计放置在水平台面上,确保其处于放置状态;然后通过调节弹簧测力计上的零点调整螺丝,使得读数指示在零刻度上。
2. 温度修正法温度修正法是考虑到弹簧测力计读数会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而进行的修正方法。
温度变化会导致弹簧材料的刚度产生变化,进而影响到测力计的读数。
为了消除温度引起的误差,可以根据设备的技术参数手册或者实验数据,计算温度对于读数的影响。
然后通过使用修正系数或者温度补偿器等,将读数修正至实际值。
3. 频率修正法频率修正法是修正弹簧测力计读数误差的一种常用方法。
弹簧测力计在工作时会产生固有频率,而外界的振动或冲击等因素会引起弹簧测力计的共振。
共振引起的读数误差通常较大。
通过测定弹簧测力计的共振频率,可以计算出相应的共振修正系数,然后将读数修正至实际值。
4. 长度修正法长度修正法是针对弹簧测力计自身结构尺寸的误差进行修正的一种方法。
弹簧测力计的长度通常会受到材料和制造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会导致读数的误差。
通过精确测量和计算弹簧测力计的长度误差,可以应用修正公式将读数修正至实际值。
综上所述,弹簧测力计读数误差修正方法有零点修正法、温度修正法、频率修正法和长度修正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结合使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正,以提高测力计的精确度和准确性。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学测试和负荷测量时,务必进行读数误差修正,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校零方法弹簧测力计(弹簧秤)是初中物理力学中重要的测量工具,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是物理实验技能的-一个基本要求。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根据“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的原理制成。
即在一定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多。
正确使用的第一- 步就是观察零点并校正:看指针是否指在零位置,如果不是,则应调整到指针的位置,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
这一步并非是简单地八指针移至“0”刻度。
但大多数老师在校零这一步都是:在竖直方向上,手提弹簧测力计提钮,让挂钩自然下垂,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度线上,若不是,然后直接将指针移至零刻度度线上即可。
还有少部分老师是旋转弹簀下端的金属片来改变弹簧的匝数来校零,或者结合移动指针进行校零。
特别是平板弹簧测力计,因为这样操作很方便。
其实上面的校零方法都是错误的,都不能起到真正的校零作用。
我们知道弹簧测力计都有最大量程(最大刻度值)和分度值(最小刻度),我们必须知道他是怎么绘制出来的?它的刻度绘制,基本原理是这样的:首先,它是把挂钩金属杆上面的金属片移至距弹簧下端几匝,其次,手提弹簧测力计提钮,让挂钩自然下垂,在金属杆上端固定指针,并在刻度板上把这点绘制为零刻度线,第三,在挂钩上挂一定的重物,如5N,指针这时所指的刻度板上的这点绘制为5N刻度线,最后在0一5N之间分为10等分,再把每一等分为5等分。
这样绘制后,这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 -5N, 分度值(最小刻度)为, 0.1 N。
因此,弹簧测力计的正确校零方法是:在竖直方向上,手提弹簧测力计提钮,让挂钩自然下垂,在挂钩上挂已知标准砝码来检查示数是否准确(更精确方法是:所挂已知标准砝码是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然后旋转弹簧下端的金属片来改变弹簧的匝数,结合移动指针位置进行校零,使得挂已知标准砝码时,指针指在标准刻度值上,不挂已知标准砝码时指针指在零刻度线。
这也是生产弹簧测力计时的校零方法。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弹簧测力计挂钩来说,上面的校零是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当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时,这时除了用_上述的方法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后,再在竖直方向上手提挂钩直接将指针下移至零刻度线即可;当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水平方向上的拉力时,同样用上述的方法校零后,再将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直接把指针移至零刻度线,然后手拿弹簧测力计的外壳在水平平放,用手指多次弹振弹簧测力计的外壳, 使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在水平方向上,减少因秤钩、金属杆的重力作用与外壳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影响而自由地伸展,当指针对准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零刻度线即可;当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其它方向的拉力时,也是这样校零。
再谈弹簧测力计的校零问题作者:***来源:《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21年第01期【摘要】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基本工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使用率相当高,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本文就弹簧测力计的校零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讨论辨析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正放、水平横放、竖直倒置等情形时的校零方法和原理,并分享了笔者在实验教学中的意外发现。
【关键词】弹簧测力计;校零;初中物理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基本工具,使用时有一些明确的规范操作的要求。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46页以“信息快递”的方式介绍了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的一些事项,其中对弹簧测力计的校零是这样要求的:测量前,应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0 ”刻度线上,若不在,应校正到“ 0 ”点。
教材图例演示的是弹簧测力计最常见的竖直正放的情形,问题比较简单,但实际教学中会涉及弹簧测力计平放、斜放甚至倒置的使用情形,此时还能按常规方法校零吗?筆者发现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对此存在一些误区,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分类讨论与辨析。
如图1所示,弹簧测力计是由弹簧、指针、秤杆、秤钩、刻度盘和拉环六部分组成的。
取下刻度盘,可以看到弹簧的下端是与秤杆固定在一起的,不可活动,指针也与秤杆连成一体,而弹簧的上端则是套在拉环上,两者不固定,所以弹簧和拉环之间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另外,秤钩与秤杆相连,刻度盘与外壳紧密接触,但刻度盘是可以上下移动的。
以上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基本构造。
1 竖直正放使用弹簧测力计在“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如图2)的活动中,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重力的大小等于秤钩(弹簧)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所以此处的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正放使用。
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因此,当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其示数等于秤钩上受到的拉力的大小[1]。
以图2为例进行受力分析,以弹簧为研究对象,弹簧受到的竖直向下的力有两部分:①弹簧、指针、秤杆和秤钩的重力,记为 G弹簧 ;②秤钩上受到的拉力,记为 F拉,其大小等于钩码的重量。
弹簧测力计调零方法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力工具,用于测量物体施加的力的大小。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经常会遇到需要进行调零的情况,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弹簧测力计的调零方法,帮助您正确操作弹簧测力计并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1. 确认环境稳定。
在进行弹簧测力计的调零之前,首先要确保测量环境稳定。
避免有风或其他外力干扰,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将弹簧测力计放置水平。
将弹簧测力计放置在水平的台面上,确保仪器处于稳定的状态。
如果弹簧测力计配有支架,可以使用支架将其固定在台面上,以确保测量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或倾斜。
3. 调整示数指针。
在确认仪器处于稳定状态后,可以开始调整示数指针。
通常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指针应该指向零刻度。
如果示数指针指向非零位置,需要进行调整。
4. 使用调零螺丝。
大多数弹簧测力计都配有调零螺丝,用于调整示数指针的位置。
通过旋转调零螺丝,可以使示数指针逐渐指向零刻度。
在调整过程中,需要小心操作,以免过度调整导致示数指针出现偏差。
5. 反复校准。
在调整示数指针的过程中,可以反复校准,确保调零的准确性。
通过多次调整和校准,可以使示数指针准确指向零刻度,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过程。
6. 注意事项。
在进行弹簧测力计的调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调零时要小心操作,避免过度调整导致示数指针出现偏差。
确保测量环境稳定,避免外力干扰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反复校准,确保调零的准确性。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正确地进行弹簧测力计的调零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及时进行调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示数偏差而导致的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弹簧测力计可以倒过来调零吗?南京树人国际学校梅亚林210003弹簧测力计是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在不考虑弹簧自重的情况下,在弹簧测力计的一端的挂钩上施加拉力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每一匝弹簧之间都会受到相同的拉力而被拉伸,各匝弹簧伸长的总和就是整根弹簧的总伸长量。
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此原理而制成的。
当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正立使用时,弹簧在指针、拉杆和拉钩的重力作用下而向下伸长,指针所指的位置并不是弹簧自然伸长的位置,我们将这时指针所指的位置定为零刻度的位置,就可以避免指针、拉杆和拉钩的总重对数据的干扰,在测量时拉钩所受到的向下的拉力就等于指针指示的示数,也就是说弹簧测力计竖直正立使用时,校零后的弹簧测力计的自重不影响测力计测力。
但在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两次出现用倒挂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第一次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其装置如图1所示;第二次是“使用定滑轮的特点”的实验,其装置如图2所示。
如果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的话,那么弹簧测力计的自重会不会影响测力计的使用?又如何进行指针调零?我们首先从弹簧测力计竖直正立使用谈起,如果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将已调过零的弹簧测力计正挂在杠杆的右端,其装置如图3所示,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右端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和手向下的拉力F,但弹簧测力计显示的读数是手对它向下的拉力,所以在处理数据时,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将弹簧测力计的显示的示数和它的自重相加,二是先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调为它的自重,然后进行测量。
如果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挂在杠杆的右端,竖直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同样,这时杠杆受到的力仍是弹簧测力计自重和手向下的拉力,但由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重的影响,它显示的读数不等于手向下的拉力F,因为在还没有用力向下拉时,弹簧测力计上已有示数了,其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重,所以在测量之前需要进行调零,弹簧测力计倒立使用进行调零一直是我们教师不断探讨的问题,笔者发现众多的教师采取的是倒过来然后进行调零的方法,笔者在经过仔细研究之后觉得此方法还是欠妥当,从原理上来说是可行的,但从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上发现存在着很大的漏洞。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引言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力量的仪器,它通过测量弹簧的变形来间接测量力量的大小。
本文将介绍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正确使用该仪器并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使用方法步骤一:准备工作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检查弹簧测力计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 清洁弹簧测力计的接口部分,确保无灰尘或污垢。
- 将弹簧测力计连接到力量的源头,如需要将其固定在支架上。
步骤二:调零操作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操作,以消除可能存在的误差。
具体步骤如下:1. 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支架上或握持住。
2. 确保弹簧测力计处于自由悬挂的状态,不受任何外界力的影响。
3. 轻轻旋转调零盘,直到指针指向零刻度位置。
4. 确认调零操作完成后,记录下零刻度位置,以便后续测量时进行参考。
步骤三:测量操作在进行测量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将待测力放置在弹簧测力计的接口部分,确保力量的施加方向与弹簧测力计的指示方向一致。
2. 缓慢施加力量,避免突然施加过大的力量导致弹簧测力计受损。
3. 在施加力量后,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记录下测量结果。
4. 确认测量完成后,逐渐减小或消除力量的施加,避免对弹簧测力计造成过大的应力。
注意事项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并保护仪器的安全:1. 避免将弹簧测力计暴露在高温、潮湿或腐蚀性环境中,以免影响仪器的正常工作。
2. 在使用过程中,尽量避免弹簧测力计受到冲击或振动,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3. 不要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额定测量范围,否则可能对仪器造成损坏或失去准确性。
4. 定期检查弹簧测力计的工作状态,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或更换。
5. 在不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将其放置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并避免受到外界的挤压或碰撞。
结论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力量的仪器,在使用前需要进行调零操作,并在测量过程中注意施加力量的方式,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细说弹簧测力计调零作者:李亚子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20年第07期摘要:弹簧测力计是初中物理常见的测量工具,可测量各个方向力的大小,但必须进行使用前的校零。
教材中给出正立使用的校零方法,那么测其它方向的力该如何校零呢?尤其是倒拉时的情况,笔者结合日常教学的一些心得,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弹簧测力计; 校零; 倒拉; 自重; 外壳重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7-015-002弹簧测力计是初中阶段常用的测量工具,在教学中我们告诉学生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各个方向的力,但在使用前需校零。
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正立使用前的调零即可,但在教材相关的实验探究中涉及倒立使用,例如苏科版十一章第一节“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和第二节“探究使用定滑轮特点”实验中[1],都是弹簧测力计倒立使用,那么此种情况下该如何正确使用呢?下面笔者结合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探讨测量不同方向的力该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正拉:在正立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弹簧在指针、拉杆和挂钩的重力作用下向下伸长,指针所指的位置是上述原件所受重力的大小,我们调整刻度盘将此位置规定为零刻度线,这样就规避了弹簧原件对读数的影响[2]。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物体对挂钩向下的拉力,如图1所示,这种调零方法,是学生要求掌握的。
水平拉:将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轻轻来回拉动弹簧几次,使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调整刻度盘将此时指针位置规定为零刻度线即可。
例测滑动摩擦力大小实验,如图2所示。
斜拉:在測量斜向上的拉力时,如图3所示,弹簧在指针、拉杆和挂钩重力的分力作用下会伸长一部分,我们将此时指针位置规定为零刻度线即可,此种情况类似于正拉时的校零。
若测量斜向下的拉力时,如何校零呢?我们在下面讨论倒拉情况时一并分析。
倒拉:弹簧测力计倒立使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手持挂钩,物体挂在圆环上,如图4所示,另一种是如图5所示操作方法,下面分别讨论这两种使用方法的调零。
弹簧测力计调零方法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力学测量仪器,通常用于测量各种物体的压缩或拉伸力。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之前,首先需要对其进行调零,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将介绍弹簧测力计的调零方法。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调零之前,需要先将弹簧测力计放置在水平的台面上,并确保其不受外界干扰。
同时,检查弹簧测力计的表面是否干净,无损坏或变形的情况。
2. 调零步骤。
a. 调整指针。
首先,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整到零刻度位置。
这可以通过旋转调整螺丝来实现,确保指针完全停止在零刻度位置上。
b. 施加零载荷。
接下来,施加零载荷,即在弹簧测力计上施加零力。
可以通过轻轻按压或拉伸弹簧测力计的传感器来实现。
在施加零载荷时,需要确保力的方向与弹簧测力计的标定方向一致。
c. 调整零位。
在施加零载荷的同时,通过旋转调整螺丝来调整弹簧测力计的零位。
当指针完全停止在零刻度位置上,并且不再有任何波动时,即可完成零位调整。
3. 检查调零效果。
完成调零后,需要再次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停止在零刻度位置上,并且不再有任何波动。
如果发现指针仍有波动或偏离零刻度位置,需要重新进行调零步骤,直至达到理想的效果。
4. 注意事项。
在进行弹簧测力计的调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调零时需要避免外界震动或干扰,以确保调零的准确性。
调零后需要及时将弹簧测力计放置在安全的位置,避免碰撞或损坏。
定期检查弹簧测力计的零位,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
弹簧测力计的调零是确保测量准确性的重要步骤,正确的调零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之前,务必进行严格的调零操作,并在测量过程中注意保持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通过以上介绍的调零方法,相信大家对弹簧测力计的调零操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和维护弹簧测力计,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校零方法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弹簧测力计的正确校零方法江苏省泗阳县李口中学沈正中弹簧测力计(弹簧秤)是初中物理力学中重要的测量工具,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是物理实验技能的一个基本要求。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根据“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的原理制成。
即在一定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多。
正确使用的第一步就是观察零点并校正:看指针是否指在零位置,如果不是,则应调整到指针的位置,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
这一步并非是简单地八指针移至“0”刻度。
但大多数老师在校零这一步都是:在竖直方向上,手提弹簧测力计提钮,让挂钩自然下垂,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度线上,若不是,然后直接将指针移至零刻度度线上即可。
还有少部分老师是旋转弹簧下端的金属片来改变弹簧的匝数来校零,或者结合移动指针进行校零。
特别是平板弹簧测力计,因为这样操作很方便。
其实上面的校零方法都是错误的,都不能起到真正的校零作用。
我们知道弹簧测力计都有最大量程(最大刻度值)和分度值(最小刻度),我们必须知道他是怎么绘制出来的?它的刻度绘制,基本原理是这样的:首先,它是把挂钩金属杆上面的金属片移至距弹簧下端几匝,其次,手提弹簧测力计提钮,让挂钩自然下垂,在金属杆上端固定指针,并在刻度板上把这点绘制为零刻度线,第三,在挂钩上挂一定的重物,如5N,指针这时所指的刻度板上的这点绘制为5N刻度线,最后在0—5N之间分为10等分,再把每一等分为5等分。
这样绘制后,这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分度值(最小刻度)为 N。
因此,弹簧测力计的正确校零方法是:在竖直方向上,手提弹簧测力计提钮,让挂钩自然下垂,在挂钩上挂已知标准砝码来检查示数是否准确(更精确方法是:所挂已知标准砝码是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然后旋转弹簧下端的金属片来改变弹簧的匝数,结合移动指针位置进行校零,使得挂已知标准砝码时,指针指在标准刻度值上,不挂已知标准砝码时指针指在零刻度线。
再谈弹簧测力计使用前的校零作者:吉临荣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7年第06期摘要:本刊2017年第1期刊载了陈宝军和周同仕两位老师的文章《例析弹簧测力计使用前的校零》[1],文中提出了“用弹簧测力计测不同方向的拉力时,也应在相应的方向上校零”和弹簧测力计秤钩倒挂时可用“直接校零”和“互拉法”校零的观点.笔者在本文中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对弹簧测力计使用前的两种校零方法适用范围提出异议,同时解决物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几个疑难问题.关键词:弹簧测力计;不同方向使用;直接校零;“互拉法”校零《中学物理》2017年第1期(P34~36)刊载了陈宝军和周同仕两位老师的文章《例析弹簧测力计使用前的校零》,文中归纳了用弹簧测力计测竖直向上、水平方向、竖直向下、斜向下方向上的拉力的校零方法,提出了“用弹簧测力计测不同方向的拉力时,也应在相应的方向上校零”的做法,解决了长期以来多数物理教师认为“不论测什么方向拉力,只需要在竖直方向上一次校零”的错误做法,对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原文中在用秤钩倒挂的弹簧测力计测竖直向下的拉力时,提出了可“直接校零”和“互拉法”校零,并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将两种校零方法进行数据对比,从而得出“用‘互拉法’校零误差极小”的结论.有些老师问,弹簧测力计在同样情况下使用,两种校零方法为什么会带来差异呢?带着此问题,笔者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对弹簧测力计使用前的校零问题进行了再思考.其中有关“直接校零”和“互拉法”校零的观点与陈宝军和周同仕两位老师的看法不完全相同,供大家商讨.1 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如何校零校零是测量工具在使用前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的过程.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在使用前会因某些因素的影响使指针不在零刻度线,常采用微调刻度板位置的方法使指针回到零刻度线.那么,除了刻度盘自身位置的原因,还有哪些因素导致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不在零刻度线上呢?1.1 测水平方向的拉力如图1,此时弹簧的自身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对弹簧的伸长没有影响,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校零方法可用“直接校零”法,具体操作有两种.一是原文提及的“将弹簧测力计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拉动秤钩和拉环,并逐渐撤消拉力,使秤钩和拉环都处于弹簧轴线上,弹簧自然伸展时,观察指针,调节刻度盘,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处”;二是手拿弹簧测力计的外壳在水平方向平放,使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在水平方向上,用手指多次弹振弹簧测力计的外壳,减少因秤钩、金属杆的重力作用与外壳之间的摩擦影响弹簧的自由伸展,再调节刻度盘,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上.这两种校零方法相比较是前一种方法好些.水平方向的校零在初中物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和估测大气压的实验中用到.1.2 测竖直方向的拉力测竖直方向的拉力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测竖直向上的拉力,二是测竖直向下的拉力.1.2.1 测竖直向上的拉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吊环在上、挂钩朝下,如图2.弹簧在自身重力和秤钩的重力作用下,会向下伸长一小段长度.这是最典型的、常用的“直接校零”法,也是学生必须学会的校零方法.具体操作是用手拿住弹簧测力计的外壳或吊环,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在竖直方向上受秤钩和金属杆的重力作用下自然伸长,然后上下微调刻度盘,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即可.从理论上分析,如果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校零后再竖直方向使用,指针会向下移动一小段刻度,此时需要向下移动刻度盘再校零.反之,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校零后再水平方向使用,指针将回缩到零刻度上方,需要向吊环方向移动刻度盘再校零.从实际上看,这两者的偏差比较小.这种校零方法在初中物理测量物体的重力、测量动滑轮的拉力(如图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如图4情形)实验中用到.在测量物体的重力实验中,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物体竖直向下的重力等于弹簧测力计向上的拉力,所以测量物体的重力属于测量竖直向上拉力的类型.1.2.2 测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吊环在下、挂钩朝上,如图5.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上下端位置对调,由弹簧的B点受到拉力作用变为弹簧的A点受到拉力作用.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和弹簧A点受到弹簧测力计的外壳(包括吊环)的重力作用下已有明显的伸长.这种情况下弹簧测力计如何校零呢?关键要看测量什么力.如果要测量吊环受到人手向下的拉力,那么可采用“直接校零”.即在此情况下,用手拿住弹簧测力计的外壳,直接移动刻度盘,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当然,有些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移动范围会受到限制,而且这种情况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没有涉及到.如果要测量挂钩向下的拉力,那么就不能采用“直接校零”,而必须采用物理教师教学用书(9年级下册) [2]中介绍的“互拉法”校零.具体操作是先将弹簧测力计甲在吊环在上、挂钩朝下时校零,再将待用的弹簧测力计乙吊环在下、挂钩朝上,按如图6竖直方向放置,秤钩相挂互拉,在竖直方向拉到某一数值时,调节弹簧测力计乙的刻度盘,使其指针的示数与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相等.这种校零方法在初中物理测量定滑轮的拉力、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用到;上述实验中都是测量挂钩对绳向下的拉力,所以都只能用“互拉法”校零.从图7可看出,弹簧测力计甲所测量的力是弹簧测力计乙自身的重力和吊环受到人手向下的拉力. 进一步分析也可知道,测竖直向下的拉力时,“直接校零”和“互拉法”校零的根本区别是所测的力不同,弹簧测力计“直接校零”后是测量吊环受到人手向下的拉力,而“互拉法”校零后是测量挂钩向下的拉力.这里特别要强调区分的是“吊环受到人手向下的拉力”和“挂钩向下的拉力”,若设“吊环受到人手向下的拉力”为F1,“挂钩向下的拉力”为F2,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为G,它们之间的关系是F2= F1+G. 由于“互拉法”校零刻度盘移动范围有时也会受到弹簧测力计种类的限制,根据上述分析,有一种比“互拉法”校零更简便、更实用的测量操作,先将弹簧测力计甲和乙都在吊环在上、挂钩朝下时校零,并用弹簧测力计甲测出弹簧测力计乙的重力G;再将弹簧测力计乙吊环在上、挂钩朝下放置,如图8所示,最后所测拉力大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乙的读数加上弹簧测力计乙的重力G.2 在教学过程中的几个疑难问题(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弹簧测力计自身有重力,对杠杆也有向下的拉力作用,而且产生的力矩对杠杆的平衡肯定有影响.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不去考虑消除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而要去考虑弹簧测力计的校零呢?通过1.2.2中受力分析可以看出,用弹簧测力计“互拉法”校零后测出的拉力是吊环受到手向下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的和,实际上就是考虑了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使实验得出的数据更加可靠.(2)同样是弹簧测力计倒置后校零,实验结果应该是一样的.为什么两种校零方法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还存在较大误差呢?通过1.2.2中受力分析可以看出,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不应该采取“直接校零”,而应该采用“互拉法”校零,两者的区别前者测量的是“吊环受到人手向下的拉力”,后者测量的是“挂钩向下的拉力”,两种校零方法的差值是弹簧测力计的秤钩的重力.其实原文中提供的测量数据本身也表明“直接校零”误差较大,不可取.表格中数据是使用分度值为0.1N的弹簧测力计测得的,从表格中数据可知,用“互拉法”校零测量的数据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更具有说服力.进一步分析表一和表二中弹簧测力计F2的对应数据,其差值在0.15~0.09N之间,考虑测量误差,这个差值趋于一个固定值,即为弹簧测力计秤钩的重力.(3)“直接校零”和“互拉法”校零各适用于哪些情况?“互拉法”校零是以先将一只弹簧测力计“直接校零”后为前提,再对另一只弹簧测力计采用的校零方法.若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使用,已在水平方向用“直接校零”的一只弹簧测力计,再在水平方向用“互拉法”校零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没有必要.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竖直向上的拉力时,采用“直接校零”,而不采用“互拉法”校零.测量竖直向下的拉力时,常采用“互拉法”校零或本文中介绍的补偿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的测量方法.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沿斜面方向的拉力时,也分两种情况校零.如果测量沿斜面向上的拉力,采用“直接校零”,将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方向放置,吊环在上、挂钩在下,使弹簧自然伸展,调节刻度盘,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测量沿斜面向下的拉力,就采用“互拉法”校零,先将弹簧测力计甲吊环在上、挂钩朝下沿斜面方向放置好校零,再将待用的弹簧测力计乙吊环在下、挂钩朝上沿斜面方向放置,秤钩相挂互拉,在竖直方向拉到某一数值时,调节弹簧测力计乙的刻度盘,使其示数与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相等即可.(4)在平时教学中,弹簧测力计使用前的校零需要教学到什么深度?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的校零问题,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教与学的深度各有所不同.对于学生而言,在学会弹簧测力计测量竖直向上的拉力时采用“直接校零”的前提下,进一步“知道弹簧测力计在什么方向上使用,就必须在什么方向上校零”就可以了.其它校零方法已超出了初中生学习的范围,在测量定滑轮的拉力、滑轮组机械效率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等实验中,常采用增加钩码的重力以减小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因为钩码的越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越接近挂钩向下的拉力,这种忽略次要因素法便于学生学习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实验室使用的弹簧测力计本身制作工艺简单、测量数值的准确度也较低.2017年1月,无锡市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卷第26题对弹簧测力计的校零考查就恰到好处.题目(内容有删减):小明和小华利用如图9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小明对如图9甲的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然后测出1个钩码重为0.5N.(2)如图9乙,小华在杠杆A点挂上3个同样的钩码,小明将弹簧测力计倒置后,在杠杆B点竖直向下拉住杠杆,小华提醒小明弹簧测力计需要再次调零,小明认为已经调零了,不需要再次调零,你认为(选填“小明”或“小华”)的想法是正确的.对教师而言,“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拥有一桶水”.不但要知道弹簧测力计测不同方向力的具体校零方法,而且要知道采用这种方法的原因.2016年12月,在无锡市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操作技能比赛中,就出了这样一道实验操作题,考查教师对教材解读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供选器材】铁架台、杠杆,弹簧测力计2只,钩码一盒.【要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设计表格记录结果.【评分标准】(部分)(1)弹簧测力计调零(1分).(2)知道分别采用改变动力臂、阻力臂、阻力来测得三组数据(2分).“采用两边挂钩码的方式”获得数据不得分.笔者说明:在测量钩码重力时需要采用“直接校零”;在测量向下拉力时,需要采用“互拉法”校零或本文中介绍的补偿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的测量方法,器材中提供了两只弹簧测力计目的就是此.另外,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上册2015年版本已将“采用两边挂钩码的方式”改为“左端挂钩码、右端用弹簧测力计向下拉的方式”,如图10,此要求考查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以上浅见,供同仁参考.参考文献:[1]陈宝军,周同仕.例析弹簧测力计使用前的校零[J].中学物理.2017(1):34~36.[2]刘炳昇,李容.物理教师教学用书(9年级下册)[M]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6):6.。
弹簧测力计倒置使用的原理分析及解决
方案
弹簧测力计是一种用于测量弹簧力的工具。
它通常由一个弹簧、一个长度调节装置、一个测力单元和一个指示器组成。
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弹簧的拉力或压力。
当弹簧测力计倒置使用时,就会出现测量误差。
这是因为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单元是根据弹簧的拉力或压力来计算的。
如果倒置使用,就会导致测力单元计算出错误的结果。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确保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向正确。
一般来说,弹簧测力计的指示器应该朝向被测弹簧。
如果弹簧测力计倒置使用,就应该将其正置。
此外,可以使用转角测力计或三点式测力计来测量倒置使用的弹簧。
这两种测力计都不受使用方向的影响,因此可以精确测量倒置使用的弹簧。
最后,应该注意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环境。
如果测力计所在的位置受到振动、震动或冲击,就可能导致测量误差。
因此,应该确保测力计使用的位置稳定,避免影响测量精度。
弹簧测力计可以倒过来调零吗
南京树人国际学校梅亚林
210003
弹簧测力计是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在不考
虑弹簧自重的情况下,在弹簧测力计的一端的挂钩上施加
拉力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每一匝弹簧之间都会受
到相同的拉力而被拉伸,各匝弹簧伸长的总和就是整根弹簧的总伸长量。
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此原理而制成的。
当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正立使用时,弹簧在指针、拉杆和拉钩的重力作用下而向下伸长,指针所指的位置并不是弹簧自然伸长的位置,我们将这时指针所指的位置定为零刻度的位置,就可以避免指针、拉杆和拉钩的总重对数据的干扰,在测量时拉钩所受到的向下的拉力就等于指针指示的示数,也就是说弹簧测力计竖直正立使用时,校零后的弹簧测力计的自重不影响测力计测力。
但在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两次出现用倒挂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第一次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其装置如图1所示;第二次是“使用定滑轮的特点”的实验,其装置如图2所示。
如果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的话,那么弹簧测力计的自重会不会影响测力计的使用又如何进行指针调零
我们首先从弹簧测力计竖直正立使用谈起,如果我们
用弹簧测力计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将已调过零的弹簧测力计正挂在杠杆的右端,其装置如图3所示,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右端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和手向下的拉力F ,但弹簧测力计显示的读数是手对它向下的拉力,所以在处理数据时,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将弹簧测力计的显示的示数和它的自重相加,二是先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调为它的自重,然后进行测量。
如果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挂在杠杆的右端,竖直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同样,这时杠杆受到的力仍是弹簧测力计自重和手向下的拉力,但由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重的影响,它显示的读数不等于手向下的拉力F ,因为在还没有用力向下拉时,弹簧测力计上已有示数了,其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重,所以在测量之前需要进行调零,弹簧测力计倒立使用进行调零一直是我们教师不断探讨的问题,笔者发现众多的教师采取的是倒过来然后进行调零的方法,笔者在经过仔细研究之后觉得此方法还是欠妥当,从原理上来说是可行的,但从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上发现存在着很大的漏洞。
我们不妨将弹簧测力计拆开来分析一下倒过来调零的原理。
将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弹簧自然伸长,调节刻度板使弹簧的指针指向零刻线O (见图4模型),然后将弹簧倒置,用手抓住弹簧测力计的外壳,弹簧在拉杆、拉钩的重力作用下压缩,指针所指的位置为O 1,弹簧的形变量为△OO 1,再将弹簧
测力计倒挂在杠杆上,弹簧在外壳的重力作用下被拉伸,指针所指的位置为O 2,弹簧的形变量为△OO 2,在不考虑弹簧自重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总重由拉杆、
拉钩、外壳的重力相加,所以△O 1O 2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总重作用在弹簧上使其伸
长的长度,如果用手抓住倒置的弹簧测力计的外壳,将指针调为零的话,也就是倒置时调节面板将指针的位置调为O 1,那么弹簧测力计倒挂在杠杆上时它显示的
读数就为其自身重力,用这样的弹簧测力计就可以直接测量杠杆受到的拉力了。
但事实是弹簧测力计里的弹簧不能压缩只能拉伸(见图5、图6),也就是说当用手抓外壳使弹簧测力计倒置时,指针的位置应该不会发生变化,但由于弹簧挂在里面的横杆上,位置没有固定死,所以当弹簧测力计倒置时指针也会下移,但已不是由于拉杆、拉钩的重力使弹簧压缩下移了。
所以只有当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是既能拉伸又能压缩的弹簧,并且弹簧挂的位置固定的话,才可以用倒过来调零的方法调节弹簧测力计。
由上述分析可知弹簧测力计是不可以倒置调零的。
所以笔者认为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最好的调节方法应该借鉴苏科版教参中所提及的校对的方法,取两个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放置(见图7),秤钩相挂,测出乙弹簧测力计的重力,然后将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调为自重,用校对过的乙弹簧测力计测量对杠杆的拉力,所显示的读数就等于杠杆受到的拉力了。
1、文章中有一处标点和一处文字改动,用红笔标出
图3中的弹簧测力计应与图1 中的挂法不同,图1中是倒挂的,图3 中应正挂。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成长共同体的初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在文后加上这么一句话可以吗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