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实践指导项目(指导教师:刘亚)
- 格式:doc
- 大小:79.50 KB
- 文档页数:18
学生创新实践项目计划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日新月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为此,学校决定开展创新实践项目,以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计划目标本次创新实践项目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项目的实施,学生将能够独立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不仅增加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能够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项目内容1. 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等。
2. 学生自主组队,每个小组由三到五名学生组成。
3. 每个小组根据主题进行调研和讨论,制定创新实践方案。
4. 每个小组需要设立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并制定工作计划。
5. 实施实践项目,包括实地考察、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环节。
6. 学生将在项目中动手实践,同时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四、项目时间安排本次创新实践项目将从下学期开始,历时半年。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 第一阶段:项目准备和团队建设(一个月)2. 第二阶段:调研和方案制定(两个月)3. 第三阶段:实施和总结(两个月)五、项目评估方式1. 学生个人评估:根据项目中的个人表现、工作贡献和创新能力进行评估。
2. 小组评估:互评互鉴,根据团队合作精神、任务完成情况和实践成果进行评估。
3. 教师评估:根据学生的项目报告、成果展示和参与度进行评估。
六、资源保障1. 学校将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实验室场地,以保障学生实践项目的顺利进行。
2. 学校鼓励学生参加有关主题的研讨会、讲座等活动,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3. 学校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指导,提供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支持和帮助。
七、预期效果通过创新实践项目的实施,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加强团队合作,提高沟通协调的能力。
华东理工大学文件
校教〔2013〕26号
华东理工大学关于公布2011年度“大学生创新性
实验计划”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2011年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正式立项项目24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0项,上海市级项目120项,校级项目50项。
整个活动历时一年多,在学校、学院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项目组成员和指导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活动顺利完成。
通过对项目各方面的综合评审、结题验收,学校共评选出优秀项目50项。
现将名单公布如下:
—1 —
—2 —
—3 —
华东理工大学
2013年9月5日
内发:各学院、所,机关各部门,奉贤校区管委会,金山科技园管委会,后勤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2013年9月5日印发—4 —。
长安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过程记录册
项目名称:发发泡机的外型设计
项目级别:国家级
项目编号:201210710027项目类别:创新训练项目负责人:钱之东
其他成员:郭晓彬、金娅
学院系部:工程机械学院
指导教师:刘建华
执行时间:2012 年6月30 日至2014 年12 月4日
长安大学教务处制
填写说明
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记录册》是检查项目研究进
展情况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项目研究成果的重要依据之一。
项目负责人必须认真、及时、准确、真实地记录项目研究的主要过程。
2.《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记录册》主要记录项目研究
进展情况。
如:成功的经验、失败的原因、与指导教师的交流、团队合作、经费使用明细等方面内容,要求每周记录1次。
3.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应定期请指导老师查阅项目研究过程记录,与
指导老师进行交流和研讨。
4.中期检查时项目负责人需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
记录册》交指导教师检查和签字后,再交学院(系)工作委员会联系人。
5.项目结束后,由项目负责人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
程记录册》及相关材料提交指导教师检查和签字后,再提交学院(系)联系人进行核实、存档保管。
6.本记录册平时由项目负责人保存。
7.填表字体用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统一用A4纸双面印制、左
侧装订,可根据具体内容调整表格大小。
1.经费使用明细
2.项目研究过程记录
3.中期检查记录
4.结题验收记录
20。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我们特制定本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的1、激发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2、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素养。
3、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发掘和培养具有创新潜力的优秀大学生,为学校的科技创新工作储备人才。
三、活动主体全体在校大学生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内容1、科技创新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科技创新讲座,介绍科技创新的前沿动态、创新方法和创新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灵感。
2、科技创新竞赛组织开展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如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等,鼓励学生组队参赛,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科技创新项目申报设立科技创新项目基金,鼓励学生自主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项目研究和开发。
4、科技创新实验室开放开放学校的科技创新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验设备和场地支持,让学生能够在实验室中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5、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与交流举办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会,展示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提高。
六、活动组织与实施1、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组成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
2、制定活动计划根据活动目的和内容,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和责任人。
3、宣传动员通过学校网站、海报、班级宣传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意义,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4、活动实施按照活动计划,认真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清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2011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清单序号项目名称负责人指导教师挂靠单位立项等级1 小型家用风力发电机的研发薛康范钦珊航空宇航学院省级2 基于ANSYS的矮塔斜拉桥最优布索方式研究王靖森王法武航空宇航学院省级3 基于智能材料的微型扑翼飞行器研究邓欣珂昂海松航空宇航学院省级4 新概念风扇推进翼无人飞行器设计叶舟唐正飞航空宇航学院省级5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智能化设计系统研究唐兰雷雨冰能源与动力学院省级6 低噪声排气消声器设计贾骁李舜酩能源与动力学院省级7 应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的微网供电决策优化技术研究周雪妍罗运虎自动化学院省级8 耦合传输线单元构成EMI滤波器的模型建立及其试制沈湛王世山自动化学院省级9 智能直流光伏发电模块研究王烨谢少军自动化学院省级10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行横道智能交通信号灯朱磊徐贵力自动化学院省级11 Micro-Inverters并网逆变器功率解耦电解电容可靠性的研究李鑫张之梁自动化学院省级12 矩阵式交流电双向功率流变换器的研究雷家兴周波自动化学院省级13 宽带ADC系统的设计、仿真与调试王龙潘明海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省级14 透明光载无线收发模块的研制朱贝贝潘时龙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省级15 实施普法规划的一些最佳方案研究龚元汪晓虹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省级16 基于全局视觉的可重构机器人系统左方睿赵东标机电学院省级17 集成化mini居室设计研究张怡雯朱杰栋机电学院省级18 高性能cBN涂层刀具的制备机理及应用基础研究赵家延左敦稳机电学院省级19 基于电沉积法制备高效Pt/Si-NWs/Ag阵列光催化薄膜张兴淼姬广斌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省级20 磁性磨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秦静雅郑勇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省级21 航空联盟内部互补式航线网络研究喻斐朱金福民航学院省级22 基于FPGA的音频信号数字化光纤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钱皓杨雁南理学院省级23 新型实用热循环取暖装置的研究尹华山孙立理学院省级24 基于宏微观博弈的中国民航机场建设运营研究刘菁媛陈晔经济与管理学院省级25 南京市交通网络现状分析及其优化研究江雪松党耀国经济与管理学院省级26 校园媒体存在的合理性及运营机制贾豇豪陆珩瑱经济与管理学院省级27 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现状调查及其改革方案的实证研究王安咏孙涛经济与管理学院省级28 我国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优化问题研究张志伟徐菱涓经济与管理学院省级29 中国股市波动的影响因素识别与指标体系构建徐晓丽徐强经济与管理学院省级30 新形势下党组织在高校高知识群体中的凝聚力问题研究张益迪张捷经济与管理学院省级31 我国社会保障性住房的政策供给与评估体系的构建研究胡媛媛窦正斌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省级32 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张飞王海涛航天学院省级33 基于超声电机的智能语音密码锁研制赵阳闻新航天学院省级34 基于RFID技术的防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卫强陈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省级35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GIS及导航应用孙建耀黄衍玺将军路校区省级36 基于随机子空间的人脸识别系统周攀峰朱玉莲将军路校区省级37 普通话音节标准读音示范系统实现冯向文周敏燕教务处省级38 太阳能飞艇张中袁伟其他教学单位省级39 海鸥式折弯变形翼微型飞行器设计朱志东昂海松航空宇航学院校重点40 基于分布式光纤FBG传感网络的应变/温度场集成测试技术郭太平曾捷航空宇航学院校重点41 智能速度辨识传感与通讯系统研制周丹艳顾蕴松航空宇航学院校重点42 具有排水、降噪、降温等功能的生态型路面的制备与研究张翊解建光航空宇航学院校重点43 基于压电材料的可变体飞行器设计与试飞验证李昊裘进浩航空宇航学院校重点44 蝠鲼运动的水动力学研究袁野张震宇航空宇航学院校重点45 基于物联网的野外太阳能辐射能量测量仪吕元伟张靖周能源与动力学院校重点46 交直流两用手机充电器赵杨阳黄文新自动化学院校重点47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新型混合励磁电机及其控制技术研究钱彬张卓然自动化学院校重点48 新型电励磁的磁通切换型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究周鹏飞邓智泉自动化学院校重点49 基于DSP Builder 的捷联惯性导航算法及其FPGA实现李志敏刘建业自动化学院校重点50 真核生物胞内蛋白质泛素化修饰位点分析与识别索元震宋晓峰自动化学院校重点51 红外目标图像增强、分割及融合技术研究王龙吴一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校重点52 毫米波线性调频测距雷达研制蒋雪超夏伟杰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校重点53 声矢量传感器阵的水中目标定位研究陈翰张小飞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校重点54 小型化高性能光电振荡器的研究周沛潘时龙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校重点55 基于MCU控制的多功能光伏电源李振涛洪峰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校重点56 基于二级倒立摆原理且具有坡道行驶功能的两轮遥控式自平衡小车袁明星游有鹏机电学院校重点57 基于磁悬浮轴承的飞轮储能系统设计与研究杨乐鑫周瑾5 机电学院校重点58 基于三维模型的复杂构件电加工高效工艺设计方法周旭娇赵建社机电学院校重点59 太阳电池高效陷光微结构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赵晗沈鸿烈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校重点60 SnAgCu-xPr微焊点可靠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王博薛松柏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校重点61 配体稳定的IB族金属纳米材料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叶竟姚晓泉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校重点62 大型客机燃油箱可燃性评估方法研究及适航验证系统开发吴迪陆中民航学院校重点63 基于MCU的电子密码锁赵华宇李季平理学院校重点64 基于labview的大学物理实验系统的设计和仿真曹胜莉许凌云理学院校重点65 磁共振耦合无线电力传输的实验研究刘慧杨雁南理学院校重点66 项目评审策略及其合理性研究胡志明王正盛理学院校重点67 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及冲突分析胡君英徐海燕经济与管理学院校重点68 中国股市过度波动特征分析及其政策设计研究李骏徐强经济与管理学院校重点69 秸秆发电全生命周期综合评价丁浩张钦经济与管理学院校重点70 江苏省太阳能光伏产业演变特征分析及趋势预测李招来周鹏经济与管理学院校重点71 普通高校对学生处分的程序性问题研究向融黄建军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校重点72 当代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以南京市高校为例钱林勇赵玲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校重点73 景观设计航空模型的应用研究唐嫕璇赵中建艺术学院校重点74 英语后殖民主义小说研究张瑶石云龙外国语学院校重点75 大学生网络学习平台的比较与优化策略—以南航为例王景王鹏飞外国语学院校重点76 基于STC89c51单片机的超声电机智能控制系统研制吴奇李有光航天学院校重点77 基于传感器网络的目标姿态分析与定位技术的研究宋晓庄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校重点78 文蛤采集器设计与开发林莹青周燕飞工程训练中心校重点79 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的研究与实现钟山黄衍玺将军路校区校重点80 移动网络身份验证技术的研究钱宇雷谢金国将军路校区校重点81 副修专业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张雷石丽教务处校重点82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评价体系研究与实施模式探索王景李莎教务处校重点83 一种微型四旋翼飞行器设计徐勇志陈仁文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84 飞翼布局无人舰载机自主着舰控制与仿真技术研究何涛陈永亮,龚正,沈宏良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85 风力机叶片损伤的声发射实时在线检测方法张陈力子邓宗白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86 氯盐对钢筋混凝土腐蚀机理及抑制技术研究鞠向伟高培伟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87 掺膨胀剂混凝土变形和安定性研究赵洁高培伟,耿飞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88 基于横流风扇流动控制的旋翼反扭矩系统牛金宇高亚东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89 平面全风向风速传感器研制孙亚辉顾蕴松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90 飞行器软着陆回收模式的环境适应性研究张志超何欢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91 飞机雷击防护研究潘潇胡挺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92 投放/发射式无人旋翼飞行器李晓华李建波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93 基于复合材料蜂窝结构的可变机翼性能研究陈方林智育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94 可控的枫叶种子:单桨叶旋翼飞行器的设计与制作李梦佳罗东明,唐正飞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95 防冰融雪机场跑道的探索研究宫维佳麻海燕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96 拉杆孔周变形及裂纹的检验方法研究黄薇孙伟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97 蜂窝夹层结构渗水测试研究宋逸孙占久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98 基于流动控制技术的推进翼飞行器飞控系统设计与仿真徐飞唐正飞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99 适合下一代飞行器主动涡流发生器的研制刘强王成鹏,顾蕴松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100 金属加筋板的失稳规律及筋条布局优化研究王杨王法武,唐敢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101 特殊梁理论及有限元验证王司文王立峰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102 可变体风轮设计张广成王同光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103 大型民机主起落架三维收放机构设计谷长河魏小辉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104 制备超低渗透性混凝土的探索性试验汪中吴瑾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105 阻力伞拉直过程的多刚体模型和阻尼弹簧模型的数值研究侯斌徐常悦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106 地铁盾构管片十五模型设计、制作极其承载能力退化规律郑肇鑫余红发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107 客机多舱密封式分离逃生系统周晓波余莉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108 典型航空复合材料结构光纤冲击/振动智能检测技术研究朱竑祯曾捷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109 典型振动环境下机翼结构寿命的实时监测王海涛张方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110 大型民机双作动筒式前轮转弯机构布局与结构设计蔡佳圻张明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111 水平轴风力机增升技术研究高俊张震宇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112 足球运动轨迹的理论模拟和初步试验研究何龙招启军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113 复合材料细观计算力学参数化建模软件研发吴新海周储伟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114 模型飞机闪电/高强辐射场防护研究沈文静朱国鸣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115 涵道平尾桨飞行器张具培朱清华航空宇航学院校一般116 汽车油耗检测信号的无线传输和接收装置研究王骋陈国平2 能源与动力学院校一般117 某型空气涡轮起动机改型设计赵晓春黄国平能源与动力学院校一般118 手动挡汽车防溜车的自动驻车装置研究段博文金智林能源与动力学院校一般119 智能车辆自主转向于制动装置设计李小龙金智林,毛建国能源与动力学院校一般120 变曲率流道的进气道粒子分离器一体化方案研究左逢源雷雨冰能源与动力学院校一般121 面向无人概念车的仿人转向控制器设计樊凯亮毛建国,沈峘能源与动力学院校一般122 基于FPGA的灾后搜救机器人主动视觉系统设计杨瑞沈峘能源与动力学院校一般123 基于目标层联合多学科综合的电动汽车多材料结构车身轻量化技术研究黄东王春燕能源与动力学院校一般124 一种新型的发动机超级过载供电电源关键技术研究朱一骁曾庆喜能源与动力学院校一般125 力与位移耦合控制的电动轮汽车差速助力转向机理研究孙培坤赵万忠能源与动力学院校一般126 基于局域网的药品进销存管理系统刘胜南陈春晓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27 大脑组织分层体网格建立及变形技术的研究彭娴璐陈春晓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28 室内环境下小型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129 基于物联网的远程家电智能开关系统王洪林陈谋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30 人体整形的三维数据获取与几何实体重构技术研究张月黄凤玲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31 骨折固定件植入手术的安装仿真及基于Rhino的二次开发软件实现王程坤黄凤玲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32 基于反步自适应方法的小卫星规避过程的姿态容错控制成婧姜斌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33 基于铁轨压力的逆磁致伸缩效应换能器技术研究左莹李开宇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34 航拍图像去雾技术研究与实现王子瑞李鹏3 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35 椎弓根螺钉植入路径上组织光电监测特征识别因子研究刘高李韪韬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36 基于叶酸修饰的功能化碳纳米管对肝癌肿瘤细胞的靶向技术研究王静,高凡李韪韬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37 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最小系统研究及其试制张博闻梁焜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38 实时跟踪采集数据与实时绘制数据关系图相关研究139 基于ARM微控制器的三屏数数码相框研制王晖刘剑慰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40 基于CAN总线的智能通用型显控通讯卡的研制唐婷婷罗运虎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41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服装舒适度微型控制器的研制卞金梁罗运虎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42 基于铁轨监测的自供电无线传感网络路由协议研究徐传敬石玉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43 脉冲涡流阵列成像技术及其在多层铝合金飞机蒙皮的腐蚀检测应用研究房广江王海涛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44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罐装车罐体体积的快速测量方法的研究耿永生王海涛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45 中性笔管的循环利用方案设计王岳王晶,陆宁云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46 基于SiC JFET的高压直流固态功率控制器关键技术研究梅金晖王莉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47 基于PID控制的小车速度最优算法秦剑华王莉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48 纯硬件搭建的三相无刷电机控制器盛田田王晓琳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49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脸高清晰抓拍与身份智能识别技术150 基于物联网的中高压架空输配电网故障监测系统研制葛士建姚敏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51 基于变换图像的运动载体相对信息获取张斌锋曾庆化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52 高速铁轨在线无损探伤试验台监控系统研制蔡博赵敏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53 基于超声波的防撞报警器的研究程娇娇周鑫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54 光纤流量检测系统的设计曹吉康朱永凯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55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内窥探头的设计研究张明伟朱永凯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56 雨量传感器的控制系统研究夏团结朱永凯自动化学院校一般157 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的传感网研究戴一冕胡文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校一般158 宽带自调频信号源张宇胡文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校一般159 基于80C52单片机的电子导盲手杖谢云璇胡志忠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校一般160 规模可扩展自组织网络动态时分接入协议的实现与分析陈天文雷磊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校一般161 面向高实时业务的无线ad hoc网络CSMA/CA 接入协议的实现与分居行波雷磊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校一般162 基于Java的手机wap平台多点移动定位技术开发吴欢刘方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校一般163 战斗机编队联合攻击战场环境可视化设计与仿真余登高潘明海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校一般164 SAR干扰技术软件仿真平台梁媚蓉宋晓勤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校一般165 扰码规划和优化工具的研究与实现梁庚宋晓勤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校一般166 SAR图像相干斑抑制与分割技术研究秦阳吴一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校一般167 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的MIMO雷达建模与仿真刘颖张劲东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校一般168 温室大棚智能光照控制系统曹沐昀郑步生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校一般169 教室电器智能化节能控制系统的研究于茜卜林森机电学院校一般170 “天使之翼”——隐含于生活用品中的高楼逃生装置设计蓝蔡平陈炳发机电学院校一般171 仿人机器人失稳再平衡的通用方法研究汤柏蕴李成刚机电学院校一般172 低亚表面损伤光学元件的超精密抛光研究罗海军李军5 机电学院校一般173 BDDE应急水处理装置研制王品付卢文壮机电学院校一般174 活塞式高精度微位移传感器的设计李尖陆永华机电学院校一般175 生猪屠宰劈半机器人研究童欣马万太机电学院校一般176 可重构飞机构件制造夹具设计与制造徐园平唐敦兵机电学院校一般177 基于电磁行波驱动的物料输送线的设计及构建周建华臧铁钢机电学院校一般178 内齿轮精密高效电解加工工艺技术研究余旭东赵建社机电学院校一般179 点式玻璃幕墙节点设计王腾朱杰栋机电学院校一般180 面向智能超磁致伸缩执行器的自感知机理研究及实现房成朱玉川机电学院校一般181 基于DSP的超磁致伸缩执行器驱动与控制系统研制季超朱玉川机电学院校一般182 磨擦辅助电铸制造过程的实时观测试验研究王澍龙朱增伟机电学院校一般183 石墨烯改性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及其电致伸缩性能研究陈沁雪陈田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校一般184 稀土掺杂锰氧化物庞磁电阻效应的研究马丁冯晓梅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校一般185 大功率白光LED封装荧光粉涂覆技术张宇傅仁利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校一般186 层状双氢氧化物(LDH)主客体化合物制备与可见光催化活性研究潘瑾黄现礼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校一般187 单分散Fe3O4纳米粒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沈裕峰姬广斌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校一般188 聚变堆第一壁材料温度场及热结构初步分析刘军良贾文宝,黑大千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校一般189 Ti2AlNb O相合金表面等离子渗碳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殷凯梁文萍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校一般190 钇锶变质Mg-Zn-Si基耐热镁合金组织结构与高温蠕变性能研究闫明阳刘劲松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校一般191 一种基于辐射灭菌技术的纸质文物保护新方法沙晓豪汤晓斌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校一般192 家用简易型放射性物质扫描报警器薛明汤晓斌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校一般193 新型低Pt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霍大磊佟浩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校一般194 轨道交通车体部件用铝合金的搅拌摩擦焊研究刘仪王少刚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校一般195 PZT压电陶瓷表面化学镀NiCo合金工艺及其性能研究马雪岭王寅刚,冯晓梅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校一般196 k-cor夹层结构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朱艺敏肖军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校一般197 滚动轴承磨损试验机的机电液一体化系统研制袁锴蔡景民航学院校一般198 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可视化三维图形仿真系统开发汤淼陈果民航学院校一般199 基于Petri网的多跑道机场动态滑行路径优化研究徐新星姜雨民航学院校一般200 完善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航空危险品运输体系吕文燕徐月芳民航学院校一般201 流控策略建模及其在流量管理中的适用性比较研究柴政豪张颖7 民航学院校一般202 终端区扇区优化技术杨舒羽赵征民航学院校一般203 民用飞机二次电源的数字PWM控制技术研究钱戈周洁敏民航学院校一般204 民航多电飞机应急电源配电技术研究陈蛟周洁敏民航学院校一般205 民用飞机发电机励磁系统调节与控制技术研究郭晓坤周洁敏民航学院校一般206 关于核反应堆结构的物理研究王茜李晋斌理学院校一般207 基于实时车流量的低成本导航系统张狄潘琦理学院校一般208 股票的复杂网络建模与分析研究李同奋陈永洲经济与管理学院校一般209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行为异化与优化曹小燕仇冬芳经济与管理学院校一般210 高校多校区运作模式下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基于学生角度陈静楚岩枫经济与管理学院校一般211 基于战场环境的无人机“情景-应对”航迹规划泛函博弈模型研究金鑫方志耕经济与管理学院校一般212 基于灰色评价模型的COMAC大型客机营销策略研究廖志华耿弘经济与管理学院校一般213 探索当代纺织品服装行业的“民工荒”姜晓运黄伟如经济与管理学院校一般214 江苏省产学研现状分析及网络化合作模式研究姚军菅利荣经济与管理学院校一般215 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内外部环境因素分析毕然江可申经济与管理学院校一般216 基于校友资源的就业智能服务网络宋凯伦李珊经济与管理学院校一般217 大学生社交网路使用现状调研——以南京地区高校为例魏悦羚刘益平经济与管理学院校一般218 江苏省创业投资宏观环境与微观机制研究杨燕陆珩瑱经济与管理学院校一般219 如何提高个人网上银行及手机银行的客户体验,开展电子银行的体验饶斌马静经济与管理学院校一般220 基于iTunes U的高校信息推送模式研究——以南航为例刘刚毅米传民经济与管理学院校一般221 大学生投资理财素质全面培养研究梁苗苗任慈经济与管理学院校一般222 大学生志愿者管理机制研究与实践郭洋任慈经济与管理学院校一般223 基于移动商务智能的企业信息综合查询。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0前言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作为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7年启动,至今已是第9个年头[1]。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旨在以项目为载体,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本科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提升本科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作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指导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看到参与项目的本科学生从一开始由于实验经验和相关知识欠缺导致实验进展缓慢,到逐渐熟悉实验方法补充相关知识,至项目结束完全掌握实验原理顺利完成,颇感欣慰。
为了能够好的发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作用,本文结合指导项目过程中的实践体会对目前教师指导模式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1指导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现状分析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指定的原则“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希望重点培养本科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2]。
由于本科生尚未经历系统的科研能力培训,即使有意愿申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也存在诸多实际问题,例如,实验目标不明确,对研究的学科内容发展动态把握欠佳,在创新性实验开展过程中由于相关知识的欠缺导致实验主动性较差等等。
结合国内复旦大学及国外研究型大学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际情况及宝贵经验[3],目前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主要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为本科生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发现感兴趣的领域和老师,则与老师取得联系,结合其自身的创新想法提出项目设想,随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对项目设想进行提炼组织最终完成创新实验项目;第二种为本科生有申请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想法,但是没有较好的构思,恰巧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了解到授课老师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及研究内容,主动要求加入老师的科研团队,并在征得老师同意后将所进行的科研内容提炼出一小部分来参加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华东理工大学文件
校教〔2013〕26号
华东理工大学关于公布2011年度“大学生创新性
实验计划”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2011年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正式立项项目24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0项,上海市级项目120项,校级项目50项。
整个活动历时一年多,在学校、学院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项目组成员和指导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活动顺利完成。
通过对项目各方面的综合评审、结题验收,学校共评选出优秀项目50项。
现将名单公布如下:
—1 —
—2 —
—3 —
华东理工大学
2013年9月5日
内发:各学院、所,机关各部门,奉贤校区管委会,金山科技园管委会,后勤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2013年9月5日印发—4 —。
附件2:
江苏省高等学校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荐学校推
淮安市物流企业现状调研:项目名称重点项目□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指导项目□
62 财经大类所属一级学科名称:贡继阳:责项目负人
话:联系电
刘亚指导教师:
:电联系话
2012年6月10日期日:申报
江苏省教育厅制
二○一二年五月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学校组织管理情况汇报表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学校联系人信息表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2012年学校推荐项目一览表
学校名称:(公章)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注:1. 项目主持人为两人时,请按顺序填写主持人姓名和专业。
2. 项目所属专业门类请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本科和高职专业目录填写。
报送推荐项目一览表。
形式Excel请以
3.。
共青团泸州医学院委员会关于表彰2011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集体、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个人的决定按照《共青团泸州医学院委员会关于开展2011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我院今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紧紧围绕“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这一主题,全院返乡同学以个人或同一地区的同学组成团队积极参与当地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团委共组建4支院级社会实践重点服务团队,开展医疗服务、关爱留守儿童、运用新媒体加强新时期共青团工作调研、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普法等服务,各二级团组织积极动员、号召同学返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根据《泸州医学院青年志愿者评优细则》,在各院系、年级推荐的基础上,学院团委通过认真评审,现决定给予“运用新媒体加强新时期团的工作的调研活动实践团”等6个团队“泸州医学院2011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称号,给予唐柯等7名同志“泸州医学院2010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给予石智慧等1606名同学“泸州医学院2010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称号。
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不骄不躁,继续发扬泸医人“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继续带领全院同学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全院师生要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学习,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学院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公共事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后附表彰名单。
共青团泸州医学院委员会二〇一一年九月三十日泸州医学院2011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集体、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个人名单一、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6个)运用新媒体加强新时期团的工作的调研活动实践团赴龙马潭区挂职锻炼团赴江阳区挂职锻炼团2010级第2团总支“微力量志愿服务队”2008级第1团总支“存爱于心,奉献于行----桂花支教服务队”2008级第1团总支“暑期医院见习队”二、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7人):唐柯先文文范生根叶玉霞屈坤燕唐弋卢玥希三、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1606人)临床医学院2008级第一团总支(236人)石智慧张鹏王永莎肖樵苏郑业英袁英龚敏吴丽李文雯刘鑫喻渊周志均晏玥任雪刘成李珊黄东幸郭明松陶亭孙源罗乐黄伟陶一洪秦翔君郑海兵刘阳罗乐斌王仕病曾晓红谭雨徐丽华丽娟王彩霞秦臻杨中秋秦兴虎王强陈瑷玲杨蕾赵清云琴帅毓梅覃婷杜潇谢翠英魏玮陈杰黄雅亮牟花妮左浩然冉启芳庞金伟李明兰云竹陈盛东刘然黄春梅黄爱如邱志国刘玉陈子鑫刘世贵肖密卢新张燕陈佳佳曾越黄水英罗小兰孙娇夏雨婷袁林陈霞韩佩宴龚明岳悦民杨敏黄琴黄娟贺杰何楠徐富博林波州岳勇黄莉周琴琴张丹王小华高跃黄蕾贺羽甘莎邓玮刘兆丰肖均方黄荣丽黄勇刘丽屈敏孙雪应丽梅廖杨黄蓉石晓玲魏祯陈洁程小燕赖雪梅黄科胡尚志沈秀峰蒋灵龄杨海燕池昊天曾兴红杨进李盈赵娅黄慧平周盛萍刘炜贇苏一奇肖兵张冰斌李润洁肖亚军郑洁张慧徐友利徐晓单谢侃史燕蒲欣倪舒瑶罗浩瑞李林芸兰东洪羽贺雷何小华任茜庞宇秦瑶刘宝应杜涛侯俊萍何雨欣李建群李仲桃李茂仙王雅溱王春杨茜王芳刘国平张清辛春花廖海君郑娟周顺汇乐园王红菊王丹徐洁陈明英凌苗彭雪梅田玥左家财赵勇赵齐林胡登敏林天兰刘春梅潘沁汶陈鸿羽魏晓谢顺琦罗扬帆石新星邓玲陈力段睿周玥张静王俊孙贺阳蔡媛媛许英珠李科冷梨熊玲刘涛杨覃郭春汛何时旭周平张礼丁萍卢天珍孙瑶王涛黄子娇刘渝王悦怡袁绍萍刘丹罗雄杨博王致娟刘丹邹易轩庄媛王蕊萍陈婷婷闻从春万洪周会松刘盛智刘付梅杨丽玲何琳琳李滨秀付艳崔丽清文泽贤刘鑫鑫程亮文静庄越卢星杉陈旭平邹雨晴操洁肖红军曾玺临床医学院2008级第二团总支(201 人)汤勇杨萍廖佳佳邓娟杨鹏易莎赵倩蓝美玲张欢李蝶谢丹陈葭刘清湄钟红黎静黄文刘爱美李容李俊强李俊辰李志敏郭佳王进陈勤张萍黄静贺琴琴王乙君曹露杨晓旭张学鹏薛丽佳包堃旸王玉娟黄宜进彭科兴杨旭洋徐秀梅陈曦卢晓梅罗丽君伍雪马欣刘桥梅马伽赵存丝杨晓涛谭珊胡骅曾小葵刘于玉叶艳肖萧王明霜卢锡芸梁文冬李建玲蔡良林倩藜付筰微唐敏赵玉黄佳马元施张帮勤阴俊吴飞王娟吴娜娜孙玉燕陈泉李欢钟昌莉王晓玲弋珊卿丹王慧游鲸玉田颖李静宋虹颖游丽萍吴继颖舒严苹杨鹏林瑶袁逢黎魏兰杨春莲戴惠娇曹碧瑶刘娟谢春晓薛玉梅刘欢王秀高琴何莎莎饶朗侯晔仙张馨月李梦文冯翠段玉窦礼敏张银霞范柏林罗杰文彭高芸刘鑫郑祥兵周开石霞何珍周游陈雪梅杜逸凤沈琴琴叶苗漆赤杨涛宋琪玲林雪张运涛刘宇鑫刘雪芊何婷婷林彩荣向大军任红梅尹旭辉刘筱阳邹晓燕郑艳梅黄茜陈菲代瑞环吉果刘佳宇张力文刘路黄琴黄欣刘珍妮包勤学徐涛李禄丰刘瑞廖行唐静汪蓉张灵燕刘洁王燕黄程淋周会晴熊家艺张悦刘洋君刘进波李丹刘静秋张正楠赵丽娜林虹丽李霞李辉林廖炀韩志伟罗勇李梦玲欧小燕吴友莉杨世强赵姮王南泽黄小梅廖运国刘星王莉巫登云须民欣杨杰张宜李育健黎晓雨刘进蒋清双万端能秦攸余李骏陈靖雨陈熹马荣川朱莉张洁彭娟雷艳茹郭易娟刘增婷李青峰基础医学院2009级第1团总支(216人)熊晓凤彭建华童怀秋彭薛肖东成赵敏方婷刘明娟昝映婷蒋沁芳徐明华陈静季星利李慎杰朱学锐李兴珺张建英李鑫冷蔚玲阳静周琴童静段林秀匡林曹芸汐文芹周珍张海萍尹恒余海郑昌玲刘廷王缕石劲然兰敏李梦兰钱小芳蒲梅刘定红吴渊杨清白徐志豪熊毅余家荣余池彭秋慧贺毅苏天华李自群涂奕周小桐邓伯洋张冬梅袁媛周俊陈定秀谭月贺玉婷林玉梅张艳珍徐斌何玉李茜贺雪洋黄鹏万思然许凤灵胡洁范世达唐苑毓何朝晖刘鑫刘玲刘宗连张冬梅康谨杜佳刘思美葛尤田甜卿倩乔艳左宇苏瑞余儒林陈曦刘懿麟杨梅李丽彭豆豆刘萍唐维李军杨瑶孙丹李亚唐诗叶永超何雅丽曾纪娟黄文镜黄丽刘玉洁刘鑫张丽余倩李亚琴赵芷藜魏伟冯霞黄兴琼袁罡曹举芳张仕华冯白凤郭秋莎骆开兰孙巧梅向茜陈巍刘洪杨扬张丹黄丽帆潘黎曹凤霞代昕雨何苗肖洒黄燕彭铮李堃毅吴敏曹雨微李丹罗庆春李攀薛国娟彭嫄媛夏晓清周杰苏义梅唐炜靖杨文斗包中建王一天卢梦清谢佩环高赢寇叶璃汪雪莲刘琴琴刘雪芹罗金梅谭忠福伍忠婷周晓婷吴虹苇秦雪萍张静张大伟杨桂香张灿李菲胡忻培尹海霞刘飞吴光军韩志强江杰妮向小红周利祥刘强代迎欢刘亚柳张璐李竹郑福容练映秀张令孟全华周雅璐岳文龙许圣茜周春霞兰竹康婷婷代莉莎彭吉刚吕霞曹镭瀚伍娟宋彤云杨波李路萍向飞帆曹朋刘婷王礼义余妍忻王芳陈雪霞刘建婷魏晓红刘欢毛瑞雪王勇铭肖丽李昱婷吴冬梅纪法源罗敏王彪范正珍刘洪彬夏小清基础医学院2009级第二团总支(46人)黎新慎张丽玲谭彬昕张志伟刘庆清蔡娴贤吴先兵周鹏郑在发漆琴李燕陈昶胡彩容刘茜李梦娇吴蕊赵欣王静周馨向敏雷强蒋玲刘庆周从会谢函成王小娟陈孝刚罗彩心贺晓玲周梦春杨敏何晨雯罗丹李杰汤海琳王自英罗亚东胡祎周义杨友刘嘉玲郭春芳黄英段艳刘霞李德裕基础医学院2010级第一团总支(235人)乔德辉官丽杨诗煊史屹洋陶小亮周阳高磊李欢胡宣胥佳佳刘婉舒蔡丽娜王红艳赵雪平罗维吴英黄梅桂志强赵义熙李秋云敖婷龙亚辉黄璨黄智张燕欣熊梦媛彭剑波李茂姣武国英周红徐敏王祝蒋文霞陈书勤周婷文莉甘雪晴张德磊李旭徐学鹏林美祯张冬梅陈瑶蔡茂欢曾必桃罗霞徐婷婷徐小红侯世会刘思序魏璇罗德云祝发奇叶玉兰孙俪娜林春霞谌巧玲李洁陈婷婷汪琪帅常娟张茜周路平赵秘密杨岚税丽燕将志军李载谦胡琳悦唐金体罗艳李文均张雄叶婳梁勇罗美唐先珍倪秋萍崔金静宋丽君姚银杨骄胡微廖舒鸿邱娇娇余茜王梦平邓英李建科林云罗莎谭小琦施嘉敏李琴罗姗万海峰沈利舒艳玲彭思洋曹莹蒋双伍艳平张超超刘俊杨刘勋王奕付春燕龚立琼罗丹李怡欣罗芷妍李清郭艳卢培林任松涛徐娅李琴宋子英朱师宇何可黄莎刘云邓皓月陈玉梅彭攀何丽娟王瑶魏雅琴陈瑜刘海英李垚马伟慧顾丹刘美李雅丽马雪刘婧竞李萍娟杨策王灿杨洪燕董西兰张媛何国骥吴珊珊姜龙霞谢莹何琴陈勃先伍询陈艳李冬梅马旭阳倪晓玲金红霞刘珊珊李燕吴霜熊莲段佳林李琴黎霞王霞倪洋余小佳赵露婷王艺颖郑书林郭远梅邓明婷丁颖吴斐黄蓉杨锐史雅旭方玲赖凤徐鹏飞杨先伟王德权林檬刘婷范小琼吴萍李双霜谢代琪何国慧杨阳许鹏林正莉李再芳王海清邱韵聂伟胡蝶张婷陶美惠王婷张弘扬李梦瑶董小玲邓露刘丽周丽萍廖双华杜书敏饶显浪徐才强王静李诗逸罗梅彭梦左休琴梁敏邓玮玮黄鹃张雅芳王南李旭陈婷李晓林曾斌林英张恒赖小宇冯世明何永萍李青谢芳袁祝康罗永鸿侯婷田甜杨霜何鹏基础医学院2010级第二团总支(219人)任艳李茂李俊宏高亚刘霞邹洪波李吉谢承均蒋莉杜涛陈星曲何鸿义罗静陈润罗茂江岑屈曦陆远望喻琴李卓柠王君怡曹桢苟平王旭姣王柳周密密殷霞成欢黄露廖永春王春梅雷思敏张晓霞蒋盼盼范莉黄妙朱荟蓉邓萍萍蒋韬车敏刘力嘉常永娇雷启祥杨乾舸李燕秋吴红梅杨廷蒋艳唐超毕小菁张晓娟冉国均胡义慧赵云利张凤婷张露陈佳丽胡娇粟芙蓉刘思佚吕敏丽耿丽平张讳赵梓君王聍悦易佰城陶媛蔡雪鸥梁群董事张艳梅邓磊刘萍廖海霞蔡宛玲雷子涵赵顺春洋琴枫陈月李真江文捷张琴刘巧艳鲁伟立苏克福刘玲玲郑丹沈舒任丽颖魏敏范永莉陈艾秋王娟张正蔚徐乙丹成亚琳伍雪范其陈芳肖艳刘琴杨磊马瑶陈丽媛程慧任智敏马华容胡海燕梁石芬贺威冯万杰李艳王秀玉周静王雪琴赵回龙昝亭苏明强李亚玲张威顾磊王芳敏岑驹炜王林刘阳张帅张鑫鹏阳凯翁立艳简华宏毛权西罗惠万智勇吴春霞王欢陈德灵李峰卢丹罗曼张海强李易佶唐悦欧美赖姝彧田小晓岳驰龚崇琮兰树茂罗雅范张怡翔郑碧鑫韩飞燕吴梅陈婷魏琴王雪李秘张晓乐何丽梅周杨周牮肖叶兴胡译丹胡婷婷王丹杨绿梅李佳珍李蕾张婷陈松梅余秋燕康玉凤杨琪吴采霞黄婷申太林彭玉周婧邓敏雷琴徐健胡夏吴佳文春蓉郭文艳余丹邓燕芳熊兴会涂颖李苗苗杨邱尤启莉张惠桃邹丽关泸浩李瑶邬亚鑫张潇尹罗应申周玉凤钟继荣李聪韩阁肖小嫱向飞梁梦楠傅佳刘飞梁婷刘学杨雪梅蒋小娟文志鹏魏晓武王磊袁跃灿王洪詹静范祖莉护理学院团总支(158人)王静李秀姚娟李琴韩杨张蕾肖平吴晓玲陈素娟舒婷刘敏陈睿鸿严婷范晨雪李冬梅罗燕周丝丝孙启涵周颖万婕杨兰罗媛许伦强邓建梅陆洪燕江兰董丽周国玲杨明兴施维维郭菁张思周灵邢双张薇苏秀英杜秋月胡琳李万丽代舒罗玉霞李芳姚茂平胡良梅杨凤刘露刘义岳倩何叶丁露刘芸赵霜晨李沐韩舒倩杨冬梅田然彭婷龚玉婵杨悦琨邓轶雯曾茂婷李三林宋露杨昌丛吴霜张涵张勤张庠序唐雪赵祖铭张倩王丽娇杨婷婷唐小菊赖洪林石瑞航孙静余菲鄢俊李小琴喻益艳宋丹梅黄孝平汪贵宇査麒丽伍春梅汤雯雯孙育良熊学英罗世成李政邱林肖敏明陈亚雪梅蕾李小英钟慧玲笪俊周晓雪唐迪肖廷廖敏沈瑶王瑜袁红刘霞刘祖平陈丹周成姝曹耀丹姜晓笛张惠娟张敏华梁瑞晨冯予希张明琴谭蕾梁华丽袁秋梅王攀李子慧李鸿雁黄丽王丹陈腾霞张素英曾凡梅罗斌向树琴刘艳萍李凌霄李雨奚李高杰李玉勤金晓慧董倩王晓燕罗文平李静张菲许水仙罗利王玉娟冯诗策胡欢唐丹丹王燕易红王苛王冬梅高婷谢文英张芹何冬梅余小芹杨玉梅李国雪陈丽中西医结合学院团总支(114人)周伟聂银华高银陈建友张丹吴建军汪兰邓天伟周静邓雪莲郝英文树敏黄芹李正富冯雪刘均梅张玉李芙丹张丽陈冬梅张莉刘师师熊雪王饶琼杜君冯丽君余巧刘小红银丹李洪霞杨怡蔡建东曾洁张宏辉汪涛陈思言谢军刘俊波熊燕谭志强葛丽刘福妍徐娟陈文浩赵磊代维维舒端刘汉卿雷巧黄旭娇雷云蒲凤娇王瑶洪娅婷李兰黄厚龙郑辉黄永波王梅李欣耘李涛仁德芳杨敏朱莉莉邓星姜映维张容袁紫童王娟周靖颖刘欢李清正陈然张玉蓉易媛雷仕杭王静邱煜焱苏容黄新春汪娇谢邹祺辛鹏刘斓琳谢雅骆雪婷杨怀徐文丽杨羚党生文宋保文邓志跃李雪梅丁朝霞张荣荣游洪菊易沁钰刘兴瑞贺金刚邬光权张佳兰蔡丽君魏艾柃夏海瑛陈晶晶蒋佳丽毛小萍华丹妮钟美乐邹远霞费弘扬李荣华王晓彬黄小伟公共卫生系团总支(32人)王莹莹王爱红张小林李羊莉赵正宇钟训富刘欣怡徐萌萌王洪攀李小凤罗子荣蒋万将张成全马帮靖昝雨吟张雪丽韩博棽吴艳廖鹏宇王仕凤周娟黎智斌陈光来张慧林王嘉琪张勃王文乐洋冷竹红岳岑刘欢高雨法学系团总支(12人)刘春林王瑶印翔邹虎方怀海李胜强时晨晨雷婷谢金建马长兴黎梦奇何筱镅口腔医学系团总支(13人)李雪梅刘玲黄思源李丽沈晓玲付冬梅周闻捷谢强王雷吴丽萍高也黄英骆大梅生物医学工程系团总支(16人)吴康荣许华锋谭乐杜冬波曾露焦顺霞石蕊邹萌谭小江黎付彭潇田聪蒋俊龚攀蔡金芷赵雅琨体育系团总支(15人)朱原周刘从勇邵向阳袁俊鹏伍文吴仕容罗鹏唐容廖晓梅方林张雄符林文明杨慧婷刘明文外国语学院团总支(12人)张锐郑晨曦刘敏华丹李佳张涛张侨王萌段莎莎马丹刘进前孙学武人文社科学院团总支(81人)施茂林胥明琴李妮陈瑶张英王美菊王霞王婷杨潇但家欣赵蓉陈涛肖平平杨丽军刘采梦蒋艾岑龙彤付磊张眯张冰何天宝伍开莲杜俊锟陶思斯康霞谢明丽熊兰罗鹏宋李英余虹辉尹显亮杨京陶甜丽赵春燕李婷婷柯小龙廖茂旭刘荣蔡勤勤王新兴黄雅莲杨令林德海杨波金燕胡春雨黄贵荣蒋蓉周玉婷陈龙霞张媛杨菊勾娟商玉王婷婷谢欢刘明远童霞涂琛辛元莉赖俊伶潘虹徐娅邓小风雷沙陈婷时玉虎兰丽黄丽沈凡杰陈琪程磊杨松露张爱梅向桂林杨梅燕朝军颜华阿呷尔作吉木格布阿力日拉。
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经验与思考作者:曾真吕亚清王为国杨红来源:《科教导刊》2021年第03期摘要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以其独特的优势在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本文对作者近年来指导大学生参与各种创新设计大赛并获奖作品的实施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得出一些经验和有效途径:(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合适地引导学生延伸创新外沿,以多样化的手段和方法突破创新难度和高度。
(2)指导教师落实全方位指导,包括决策、组织、技术及心理等,促进课外科技活动的有效开展。
文章最后对新时代特征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要求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 文獻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21.01.014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ining of university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author's guiding colle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various innovative design competitions and winning works in recent years, and obtains some experience and effective ways, we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extend the outer edge of innovation and break through the difficulty and height of innovation by various means and methods:stones from other mountains can be used to attack jade; The guidance teachers implement all-round guidance, including decision-making, organization, technology and psychology,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extracurricula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finally, the paper reflects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era for college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innovative practice0 前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承担着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重任的高等院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道路上,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
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重任。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大学生创新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发挥专业特长,服务社会,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二、活动目的1.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2. 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发挥专业特长,服务社会。
3. 促进大学生与企业、政府、社区等社会各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
三、活动内容1. 选题与立项本次实践活动共分为四个小组,分别围绕以下主题进行创新实践:(1)环保节能:针对我国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提出节能环保的解决方案。
(2)科技创新:结合专业知识,开展科技创新项目,推动科技发展。
(3)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开展社区服务、支教等活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4)创新创业:鼓励大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开展创新创业项目。
2. 实践过程(1)前期准备:各小组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对选题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实践目标、方法和步骤。
(2)实施阶段:各小组按照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包括调研、实验、方案设计、实施等环节。
(3)中期检查:各小组向指导老师汇报实践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实践策略。
(4)成果展示: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践项目,并进行成果展示。
3. 活动成果(1)环保节能小组:针对我国城市绿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环保节能的绿化方案,有效降低了城市绿化成本。
(2)科技创新小组:研发了一款智能家电,具备远程控制、节能环保等功能,受到市场好评。
(3)志愿服务小组:在社区开展支教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优质教育,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4)创新创业小组:成功创办了一家科技型企业,为我国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四、活动总结1. 活动成果显著,各小组在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附件2:
江苏省高等学校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推荐学校: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名称:
淮安市物流企业现状调研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指导项目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62 财经大类项目负责人:
贡继阳
联系电话:
刘亚
指导教师:
联系电话:
2012年6月10日申报日期:
江苏省教育厅制
二○一二年五月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学校组织管理情况汇报表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学校联系人信息表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2012年学校推荐项目一览表
学校名称:(公章)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注:1. 项目主持人为两人时,请按顺序填写主持人姓名和专业。
2. 项目所属专业门类请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本科和高职专业目录填写。
3. 请以Excel形式报送推荐项目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