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6
3、试评价斯堪的那维亚设计?斯堪的那维亚地区是北欧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地区称谓。
这个地区的现代设计非常有特色,从1950年代起,在国际范围内拥有崇高声誉,并被冠以“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主要指芬兰、丹麦、瑞典、挪威的设计。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一方面是高度精致、考究的设计语汇,另一方面是彻底的民主化的设计动机,有机形态和自然材料的广泛使用,与其他大多数国家设计是以商业利益为目的理念大相径庭。
就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设计特点主要谈论以下三点:一、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设计是理性主义与民主思想的结合。
与战后美国现代工业设计的“国际主义”风格很不一样,在目前这个国际化、全球化统一天下的背景中,北欧设计更加弥足珍贵,因它既是国际的,同时又是民族的,这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推进有关。
瑞典在1930年代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社会福利国家,挪威、丹麦和冰岛也相继努力推进,因此,这个地区具有深入骨髓的社会民主情结,而这种制度和心态混合而成的文化,又深深渗透在这里的设计之中。
以丹麦的家具制造商为例,开始用胶合板代替天然木材制作椅座,以金属制造椅腿,代替传统上昂贵的白银,为普通民众生产高质量的家具。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师们将极简主义转化为一种消费者可以负担得起、有用的、受人欢迎的风格。
时至今日,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计算机的出现更是改变了世界的方方面面,然而,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民主、对现代社会责任的追求。
二、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有机形态和自然材料的广泛使用,也是其亮点之一,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气候有很大关系。
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地处严寒的北欧、日照时间很短,由于受气候影响,降水比较丰沛,全区森林茂密,平均覆盖率达50%。
用地理决定论(地理决定论是指认为人物的生活习惯及其文化特点由其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理论)来解释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中的温情设计、有机形态和自然材料的广泛使用最恰当不过了。
(可以这样用吗?)为了与自然环境相抗衡,这个地区出现了很多杰出的设计。
简述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斯堪的纳维亚风格(Scandinavian style)是一种来自北欧地区的室内设计风格,以其简约、明亮和舒适而闻名于世。
它是现代设计和传统北欧元素的完美结合,注重自然材料、中性色调和功能性。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特点在于它的简洁和实用性,同时也给人一种温暖和宜居的感觉。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注重自然材料的使用。
无论是家具、地板还是墙壁,都倾向于使用原木材料。
原木的质感和纹理给人一种自然和温暖的感觉,同时也符合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追求简约和实用的理念。
此外,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还喜欢使用大面积的窗户和玻璃墙,以便让更多的自然光线进入室内,增加空间的明亮度。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以中性色调为主。
白色、灰色和米色是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中最常见的颜色,它们给人一种简洁、清新和宁静的感觉。
这些中性色调也使得室内空间看起来更加开阔和明亮。
此外,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还会搭配一些柔和的淡色调,如浅蓝、淡绿等,以增添一些温暖和舒适的氛围。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强调功能性。
家具和摆设的设计都以实用为主,注重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布局的舒适性。
家具通常采用简洁、流线型的设计,没有过多的装饰。
此外,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也非常注重储物空间的设计,常常使用带有抽屉和隔板的家具,以方便收纳和整理物品。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还注重创造舒适和温暖的氛围。
在室内装饰方面,常常使用一些柔软的织物,如棉、麻和羊毛,以增加室内的温度和舒适度。
此外,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还常常使用一些绿植和鲜花来增加室内的生机和自然感。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一种简约、明亮和舒适的室内设计风格。
它注重自然材料、中性色调和功能性,给人一种温暖和宜居的感觉。
无论是家具、墙壁还是摆设,都追求简洁和实用。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通过自然光线、中性色调和舒适的织物来创造一个温暖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斯堪的纳维亚风格都能为人们带来一种简约而美好的生活方式。
简述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风格特征斯堪的纳维亚是指北欧地区,包括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和冰岛等国家。
这个地区的设计风格被称为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它以简洁、实用、自然和舒适为特点,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的设计风格之一。
一、简介1.1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历史斯堪的纳维亚设计起源于20世纪初期,当时这个地区的建筑师和工匠开始采用现代工业技术来创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家具和室内装饰。
这种新型设计风格强调材料本身的质感和色彩,尊重自然环境,注重实用性和舒适度。
1.2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流派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有多种流派,其中最著名的是丹麦现代主义设计(Danish Modern)、芬兰功能主义设计(Finnish Functionalism)和瑞典现代主义设计(Swedish Modernism)。
这些流派都强调材料选择与处理、结构简单与实用、形式美观与舒适。
二、设计特点2.1 简约风格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注重简洁明了,尽量避免过于复杂的装饰和细节。
家具和室内装饰都以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形状为主,呈现出整洁、清爽的感觉。
2.2 自然元素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因此在材料选择上偏向天然材料,如木材、皮革、麻布等。
同时,在室内装饰中也经常使用植物和石头等自然元素来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
2.3 白色墙面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中,白色是非常重要的颜色。
家具和室内装饰通常以白色为主调,而墙面也多采用白色漆或石膏涂料。
这种清新明亮的颜色搭配使室内空间更加开阔明亮。
2.4 灵活性与实用性斯堪的纳维亚设计追求灵活性和实用性,因此家具和室内装饰通常采用可拆卸、可移动、可调节的设计,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和空间布局。
2.5 纯净与舒适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强调纯净和舒适。
家具和室内装饰都尽量避免过于复杂的细节和装饰,让人们在简洁明了的环境中感受到舒适和放松。
三、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在现代家居中的应用3.1 家具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的家具通常以木质为主,线条简单流畅,造型美观大方,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对当代景观建筑的影响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源于北欧三国(丹麦、瑞典、挪威),其特点是简洁、实用、自然。
这种设计风格在当代景观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特点之一是注重自然环境,尊重自然,将自然融入到建筑中。
这一特点在当代景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建筑师在设计时会考虑到周围环境的自然因素,比如阳光、风、水等等,使得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和谐、舒适的氛围。
另一个特点是简洁实用,这也是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的核心。
在当代景观建筑中,这种风格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建筑师们在设计时注重实用性,尽可能地减少装饰和浮华,强调功能性和效率性。
这种设计风格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还可以降低建筑的成本,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此外,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还注重人文关怀,即将人文因素融入到设计中。
在当代景观建筑中,这种设计风格得到广泛的应用,建筑师们在设计时考虑到人们的需求和舒适感,创造出更加适合人们居住和工作的空间。
这种人文关怀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使用价值,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总之,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对于当代景观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注重自然、简洁实用、人文关怀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使得建筑更加和谐、舒适、实用。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将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现代建筑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现代家具设计中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摘要: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作为一种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逐渐成为现代家具设计领域中的一个主要的流派。
本文将从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历史、特点以及其应用于现代家具设计中的案例进行探讨,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其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影响和价值。
关键词: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家具设计;极简主义;影响;价值正文:1.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历史背景斯堪的纳维亚设计起源于20世纪初,最初是指瑞典、丹麦、挪威和芬兰等北欧国家的家具设计。
其设计风格以简约、实用、自然为特点,体现了北欧地区严苛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对设计师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逐渐演变为一种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成为现代家具设计领域中的一个主要的流派。
2.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特点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强调材质和结构的精简、线条和比例的和谐,同时也注重人性化的设计、自然元素的融入以及简约美学的追求。
这种设计风格体现了北欧地区一贯的自然主义观念和对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的尊重。
3.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在现代家具设计中广泛应用,其设计成果在全球都受到了认可。
例如,瑞典品牌IKEA的产品就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风格,以其简单、实用、美观的设计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此外,丹麦设计师阿恩·雅各布森的著名作品“蚂蚁椅”、“天鹅椅”等也成为了代表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作品。
4.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影响和价值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影响和价值在于其设计风格强调实用和美观的完美结合,以及注重人性化的设计和环境的尊重。
这为现代家具设计带来了独特的理念和风格,同时也对全球的家具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也为现代生活注入了自然的元素和简约美学的理念,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自然、美好。
结论: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以其简约、实用、自然和人性化的特点成为了现代家具设计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流派。
其设计风格强调材质和结构的精简、线条和比例的和谐等特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风格特征1. 简介斯堪的纳维亚是指北欧地区,包括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和冰岛。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是这些国家独特的设计风格,融合了自然、简约和功能性的特点。
它以其简洁、现代和实用而闻名于世。
2. 自然元素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深受北欧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它追求与自然融为一体,将自然元素引入室内空间中。
例如,在家具和装饰品中常见木质材料,如橡木和柚木。
这些材料给人一种温暖和舒适感。
此外,斯堪的纳维亚设计还注重利用光线和空间来模拟自然环境。
大窗户被广泛应用,以便在室内引入更多阳光,并让人们感受到四季变化。
同时,开放式平面布局也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方式,使得空间更加通透。
3. 简约主义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以其简约和极简主义的风格而著名。
它强调功能性和实用性,并且避免过多的装饰和复杂性。
家具通常具有简单、直线的设计,没有过多的花纹或装饰。
此外,颜色也是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
常见的颜色包括白色、灰色和米色等中性色调。
这些颜色可以给人一种干净、明亮和宽敞的感觉。
4. 实用性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强调实用性,追求功能与美学的平衡。
家具和装饰品都被设计成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形式。
例如,储物空间被充分考虑,以便有更多地方存放物品。
另外,斯堪的纳维亚设计还注重家居布局和空间规划。
它强调合理利用空间,并为每个区域创造出最佳功能布局。
5. 温馨舒适尽管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强调简约和实用性,但它也非常注重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
软装饰品如毛毯、靠垫和窗帘等被广泛使用,以增加空间的温暖感。
此外,斯堪的纳维亚设计还注重创造和谐的室内环境。
它强调与自然的联系,并使用天然材料和植物来增加空间的生机和活力。
6. 总结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以其简约、现代和实用性而闻名。
它融入了自然元素,利用光线和空间模拟自然环境。
同时,它强调简约主义,追求功能与美学的平衡。
实用性是其设计风格的重要特征之一。
尽管注重实用性,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也能够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
10.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瑞典丹麦芬兰挪威冰岛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民族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其设计一直以“一枝独秀”的姿态出现。
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形成了设计上以功能为第一要素的功能主义思想,强调从社会民主、使用目的和大众经济水准的角度来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
20—30年代北欧五国逐步形成了既不同于奢华的法国装饰艺术风格,又不同于美国商业味浓厚的流线型风格,同时有别于冷漠理性的德国设计的独特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其特征是:①注重现代与传统、机械化与手工艺、理性主义与人情味的巧妙结合(三个结合),②风格简朴、典雅、明快,③合理运用自然材料并突出材料自身的特点,④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统一,⑤既强调产品的高度理性主义的实用性,⑥又在其设计中注入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温情脉脉的情调,开创了一种经典的现代设计风格。
取得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平衡点。
北欧设计集中于陶瓷、玻璃、灯具、家具及室内设计等方面,比较突出的国家有瑞典、丹麦和芬兰等。
30年代是斯堪的纳维亚设计走向国际的时代。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大工业相结合,民族、地域特色与国际主义相统一在设计上的典范,其独特的设计特征和近乎完美的设计作品,对以后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产生了很大影响,也给寻求工业设计发展的国家很多启迪。
别具一格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早在30年代就逐步形成,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喜爱和关注。
这种风格在四五十年代逐渐成熟,并通过五十年代的一系列国际展览广为传播,成为世界工业设计界耳熟能详的国际品牌。
1954年,美国举办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展览,把它作为“优良设计”的例子介绍给美国设计师和社会各界。
1956—1957年在德国举办了“丹麦的新式样”展览,1960—1961年在美国举办了“丹麦的艺术”展览,1958年巴黎艺术博览馆举办了名为“斯堪的纳维亚的式样”的展览,向巴黎人民展示了北欧设计的风采。
斯堪的纳维亚现代设计概况地处欧洲北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的国家包括芬兰、挪威、瑞典、丹麦、冰岛五个国家,其中以丹麦、瑞典、芬兰的设计最具地域特色。
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族传统, 斯堪的那维亚的设计既不同于德国的冷漠呆板,也不同于美国的大众媚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这种风格的特征是:将现代功能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一方面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共性,同时也因各自国家情况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多样化文化的融合。
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无论建筑还是家具设计,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都没有受巴罗克、罗可可设计思潮的影响,始终保持了朴素自然的设计风格。
即使曾经辉煌一时的所谓瑞典风格,仍然遵循着简洁明确、功能至上的原则。
实际上,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就是对生活的设计,功能实用、美感创新和以人为本的设计风格,其设计的触角已经进入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图10-1)。
所以说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是功能主义的设计毫不为过。
另外,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也是一种现代风格,它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重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同时避免了过于刻板严酷的几何形式或者过分的装饰因素,风格简朴、典雅、明快,合理运用自然材料并突出材料自身的特点,开创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设计美学,受到人们普遍欢迎。
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在20世纪30年代取得巨大成功,并获得了国际声誉。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将德国严谨的功能主义与本土手工艺传统的人文主义相结合,在1930年的斯德哥尔摩的博览会上大放异彩。
之后,经过设计师的努力,“瑞典现代风格”作为一种国际性概念,在1939年的纽约国际博览会上确立。
50年代,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朴素而有机的形态及自然的色彩和质感产生了新的飞跃。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通过一系列国际展览展出了著名设计作品,使其设计风格更加成熟, 并深受大众欢迎。
1954美国举办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展览,将其作为“优良设计”的例子介绍给美国的设计师和社会各界。
斯堪的纳维亚现代主义的形成与崛起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现代设计之路开始于19世纪下半叶,受到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
首先在工业化比较早的瑞典和丹麦发展起来。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使建筑以及日用器具的设计显得低俗丑陋,一些文化精英为改进和提高设计艺术的水平和品位,开始了新的探索和改革。
1845年,瑞典工业设计协会成立,是世界上同类协会的第一家。
设计协会积极鼓励手工业者从事瓷器、玻璃、家具等器具的生产,以帮助制造出更加精致、漂亮的产品。
许多玻璃制造商(如奥里弗斯)和瓷器制造商(如古斯塔夫伯格和罗斯朗)以及从事技术性工业生产的公司(如沃尔沃和爱立信)受到鼓舞和激励,聘请艺术家到工厂来进行创作,艺术家的加盟极大促进了设计水平的提高。
1987年作家艾伦·凯(Ellen Kay)《美丽为人人》(Beauty for everybody)单行本首次出版,他在书中写道:“每一件事物都要符合他自己的目标。
一个人应该能够有舒适的椅子坐,在桌旁安静的进餐,在床上舒适的休息。
而不舒适的座椅、摇摇晃晃的桌子和窄小的床铺是丑陋的”。
在斯堪的纳维亚的环境和传统中,几乎是出于本能的对功能的认同和提倡,开始了造就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奇迹的梦想之路。
这条路不算长也不算短,1930年代,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声名鹊起,蜚声世界。
1950年代,强劲的芬兰风(Finnish Flair)刮遍全球,进一步巩固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世界地位和水平。
1、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19世纪末,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风格主要有两种:一是主要受德国影响的文艺复兴式,二是兰岛古老的维京(Viking Style,也称the dragon style或the old Nordic style)风格。
维京风格产生于19世纪早期,它从北欧古老的神话中吸取营养,在文学、诗歌、艺术等领域影响广泛,在装饰艺术中,则多表现为使用蛇状盘旋的龙,装饰主题较喜用神话中的英雄人物。
北欧(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设计的风格与历程北欧设计以其特有的风格在世界设计史上独树一帜并且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经典的创意已成为现代设计的楷模。
北欧设计界极力推行有代表意义的民主设计,体现出历史悠久的北欧民主传统;它将与自然相协调的传统设计思想,与人文功能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北欧设计注入了新的旺盛的活力;同时它亦重视地域特征及民族工艺传统,为北欧各国设计个性的形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要素。
沿着以上三种主要的途径,在北欧诸国政府的大力扶持之下,经过几代设计师的不懈备斗,北欧设计成功地实施了“大众化的美”的设计宗旨,终于建成了一个意义深远、影响世界的设计流派。
斯堪的纳维亚的解释斯堪的纳维亚,英文为Scandinavia ,包括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和冰岛等5个国家,位于欧洲最高纬度的西部,学者们依据词源学上的解释认为:Scandinavia是北欧日耳曼语的一个复合词,有“雾霭”、“岛屿”的涵义。
斯堪的纳维亚有时也被称为北欧,英文为 Nordic Europe ,意义即北部的欧洲。
该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开始被广泛应用与北欧的5个小国的总称,但在一般的表述中这一称谓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如果仅以地理位置为依据,某些著述将挪威划分到西欧的范围,或认为丹麦归于中欧,而德国的北部也可以被认为是北欧的一部分,有些文献甚至将荷兰也成为北欧,也有人以“Norden”(意义为北方)一词来指称北欧(即北欧5国所处地域),以此与“NordicEurope ”(义为北部欧洲:泛指欧洲的北部地区)一词相区别,另一方面,如果从人类学上划分,不同的文献也存在不同的解释。
应该说明的是,在过去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斯堪的纳维亚”一词也有着多种含义,它所指的地域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观点里也有所不同,而我们从广义上去理解斯堪的纳维亚的这个概念,它包含在地理、历史、文化、政治等领域具有相似性或趋同性,而相对欧洲大陆又具有自身独立性的上述5个北欧国家。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特点1、人情味欧洲现代设计兴起时,曾出现过虽然功能合理、价格也能为大多数人所承受,但在造型上采用简单的几何形,形成呆板僵化简单粗糙和冷漠无情的感觉,使人产生反感。
北欧设计在1900年巴黎博览会初次与世界见面时,就以其既具现代化,又有人情味的展览品在设计界引起轰动,使评论家倍加称颂,使消费者十分青睐。
为什么北欧设计具有如此独特的人情味?我们考虑不外乎以下5个因素:家庭气氛北欧四国同处北极圈附近,冬天漫长,而且还有漫长的黑夜。
由于气候特点,人们往往在家里交往,因此对"家"的概念比其他国家的人更加重视,对"家的气氛"比其他国家都研究得透彻。
所以北欧从住宅、室内、家具、陈设以及家居用品的设计都浸透了人情味传统风格北欧设计的现代化,倾注了各自传统的民族特点和传统风格,而不是激进地把现代和传统对立起来,因此容易使本国人民甚至他国人民感到亲切而被接受,必然出现了具有民族传统特点、丰富多彩的北欧现代化设计。
天然材料北欧地区人民钟爱天然材料,除了偏爱木材以外,皮革、藤、棉布织物等天然材料都被赋予新的生命。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北欧也用镀铬钢管、ABS、玻璃纤维等人工材料,但整体来说采用天然材料是北欧设计别具人情味的原因之一。
手工艺在现代产品中采用机械加工的同时,有些还部分用手工艺加工,这是北欧产品加工精湛难以模仿的原因之一。
手工艺在现代设计特别是家具制造中体现出了人情味。
简约造型北欧设计按原来的传统做设计,并加以现代化。
丹麦的设计师凯·保杰森曾说,"让线条带有一丝微笑",道出了北欧家具人情味的真谛。
北欧四国的家具造型是符合现代设计的主流风格--简约主义(Minimalism)的。
简约主义的主要精神是摒弃繁琐、崇尚简约、强调精粹、重视功能。
2、独创性、不随风北欧设计崇尚独创精神,他们一些有水平的设计人的信条是“不重复自己的作品,更不抄袭别人的作品”,以至新设计、新思路层出不穷。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包豪斯为中心的功能主义在20世纪40年代物质匮乏的困难条件下被广泛接受了,但到了20世纪40年代中期,功能主义已逐渐包括了许多实际上和风格上的变化。
这些变化离开了包豪斯纯几何形式和“工程”语言的美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斯堪的纳维亚设计,这在20世纪30年代即已取得较大成就,并获得了国际声誉。
早在1930年的斯德哥尔摩博览会上,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就将德国严谨的功能主义与本土手工艺传统中的人文主义融会在一起。
在1939年的纽约国际博览会上,又确立了“瑞典现代风格”作为一种国际性概念的地位。
经过20世纪40年代一段艰苦的时期之后,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了一次新的飞跃。
其朴素而有机的形态及自然的色彩和质感在国际上大受欢迎。
在1954年米兰三年一度的国际设计展览中,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展示出了全新的面貌,参展的瑞典、丹麦、芬兰和挪威都获得了很大成功。
这些国家的设计组织在战后实行了一种合作政策,它们的第一项主要成就是名为“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展览。
在美国艺术基金会的赞助下,这个展览从1954—1957年在北美22个城市的主要博物馆巡回展出,使“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形象在国际间广为流行。
在斯堪的纳维亚现代功能设计运动中,各国设计组织在全国或地方层次上举行了大量展览,这些活动成为20世纪50年代的一个主要特点。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年展轮流在各国举办,影响十分广泛。
它们与出版物和期刊一道,为设计界的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设计组织不仅举办展览,它们也是设计这一领域的重要倡导者,鼓励厂家投资于有创见的产品开发,说服当局在其设计政策中支持优秀设计。
它们还启发公众意识到好的设计和日常使用中更美的东西,这对于20世纪50—60年代早期的设计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除了设计组织的努力之外,支配20世纪50年代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力量对设计的发展有着更为深刻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整个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影响了大多数人民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普遍的乐观情绪和对于发展与进步的信心。
10.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瑞典丹麦芬兰挪威冰岛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民族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其设计一直以“一枝独秀”的姿态出现。
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形成了设计上以功能为第一要素的功能主义思想,强调从社会民主、使用目的和大众经济水准的角度来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
20—30年代北欧五国逐步形成了既不同于奢华的法国装饰艺术风格,又不同于美国商业味浓厚的流线型风格,同时有别于冷漠理性的德国设计的独特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其特征是:①注重现代与传统、机械化与手工艺、理性主义与人情味的巧妙结合(三个结合),②风格简朴、典雅、明快,③合理运用自然材料并突出材料自身的特点,④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统一,⑤既强调产品的高度理性主义的实用性,⑥又在其设计中注入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温情脉脉的情调,开创了一种经典的现代设计风格。
取得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平衡点。
北欧设计集中于陶瓷、玻璃、灯具、家具及室内设计等方面,比较突出的国家有瑞典、丹麦和芬兰等。
30年代是斯堪的纳维亚设计走向国际的时代。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大工业相结合,民族、地域特色与国际主义相统一在设计上的典范,其独特的设计特征和近乎完美的设计作品,对以后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产生了很大影响,也给寻求工业设计发展的国家很多启迪。
别具一格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早在30年代就逐步形成,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喜爱和关注。
这种风格在四五十年代逐渐成熟,并通过五十年代的一系列国际展览广为传播,成为世界工业设计界耳熟能详的国际品牌。
1954年,美国举办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展览,把它作为“优良设计”的例子介绍给美国设计师和社会各界。
1956—1957年在德国举办了“丹麦的新式样”展览,1960—1961年在美国举办了“丹麦的艺术”展览,1958年巴黎艺术博览馆举办了名为“斯堪的纳维亚的式样”的展览,向巴黎人民展示了北欧设计的风采。
1961年在伦敦等国际都市举办了“芬兰制”展览等等。
通过这一系列国际性展览,向世界各国工业设计界全方位展示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设计的面貌,一股清新的北欧设计旋风刮遍了世界各地,对全球工业设计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瑞典的设计瑞典是北欧最早出现自己的设计运动的国家。
1900年即已成立了类似于德意志制造同盟的设计组织——瑞典设计协会,功能与德国工业同盟类似,旨在促进设计界的接触,最终达到提高瑞典产品设计水平的目的。
瑞典的陶瓷和玻璃器皿设计以造型简单朴实、功能良好而著称,被称为“瑞典现代风格”,它深深影响了世界各国的餐具设计。
陶瓷公司古斯塔夫斯伯格(Gustavsberg)罗斯特朗(Rorstand)玻璃公司奥列弗斯(Orrefors)特点:①风格简洁朴实②使用功能良好③便于批量生产陶瓷设计的代表人物是威廉·盖茨(William Kage 1889—1960),他长期为古斯塔夫斯伯格公司设计陶瓷产品。
他于1939年设计的一套餐具,采用白色底色,加上浅灰色的波浪纹装饰,既现代又典雅,是瑞典现代主义非常典型的作品。
瑞典的家具及室内设计既强调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原则,又强调图案装饰性、传统与自然形态的重要性。
如家具设计师布鲁诺·马斯逊(Bruno Mathsson)等采用自然材料,如木料、皮革,加上高度重视人体工程学的设计细节,设计的家具方便、安全、舒适,成为瑞典式现代主义家具设计的代表。
1935年他设计的一套扶手椅和搁脚板,其自然的材质、弯曲的形式和舒适的功能都隐隐表达出设计师对人的情感的尊重,传统和自然意象的注入是其设计的重要特征。
瑞典家具在二战后得到世界承认并广为流行,成为世界最杰出家具设计的同义词。
1939年瑞典产品第一次在纽约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兴趣和关注,意味着瑞典产品设计开始走向世界。
受英国的影响,战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为提高工业设计水平都纷纷成立专门部门,控制产品质量与标准化生产,这成为战后北欧设计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早在20世纪初期成立的瑞典工业设计协会已成为官方机构,专门从事工业设计国民教育,解决工业设计师与厂商之间合作与联系的问题。
瑞典为了提高消费者对工业设计产品的品位与消费水准,提高设计水平,还出版了设计杂志,成为当时瑞典的流行刊物。
战后瑞典出现了一批以工业技术为背景的设计师群体,他们以设计整体而非个人的方式活跃在工业设计领域。
瑞典的家具在战后得到世界承认,不少家具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杰出最优秀的设计,成为欧洲的畅销货。
卡尔·马姆斯登(Carl Malmsten)被公认为瑞典“现代家具之父”,他与另一位瑞典设计大师布鲁诺·马斯逊(Bruno Mathsson)一样,其设计活动全盛期都是从二战期间开始,两人设计概念接近。
两人都具有民主化的政治倾向,在产品设计中讲究功能主义,强调设计的人情味,反对过分机械化的风格。
这反映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也使瑞典家具在国际市场上长盛不衰,直到20世纪90年代瑞典家具仍独具魅力。
马姆斯登所说的“适度则永存,极端则生厌”反映了瑞典家具设计的理论精髓。
瑞典在工业产品设计方面也闯出了一番天地,令世界同行刮目相看。
瑟克斯顿·沙逊(Sixton Sason)是瑞典另一位杰出的工业设计师,也是一个设计多面手,他曾为相斯奎纳公司设计家用设备及电动工具,为Electrolux公司设计真空吸尘器,他同时还是哈斯照相机公司的设计顾问。
他1950年设计的沙巴92型小汽车,科学运用空气动力学的原理,流畅的外部造型与合理的内部设计相结合,一经推出即大获成功,该车型连续生产达30年之久。
1953年乔·威斯加德(Jan Wilsgaard)为瑞典著名的沃尔沃汽车公司(V olvo)设计的“亚马逊”型小汽车(V olov Amazon),外型简洁大方,式样朴素而富有人情味,合乎追求和平静的北欧人心理,因之连续生产了18年,成为北欧优秀汽车设计的代表。
二、丹麦的设计丹麦较瑞典略晚进入现代主义,但在二次大战后很快迎头赶上。
丹麦的玻璃制品和陶瓷制品设计兼具现代简单明快和传统恬静朴素的特征,是现代功能主义与传统风格的巧妙结合,在20世纪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丹麦的家具设计大量采用榉木、柚木等天然材料,重视参考传统家具式样,同时具备机械化大批量生产的特点,表现出典雅、轻巧、自然而现代的特点,其代表人物有卡尔·克来恩(Kaarre klint)等人。
克莱恩设计的椅子注重功能的实用性和艺术的审美性,特别强调采用不上漆色的木材自然本色和皮革及素色织物相结合,创造了一种自然而亲切的设计语汇,形成了北欧家具风格的典型特征,对丹麦恬静而富有韵味的家具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
优点:①强烈的自然感②具有传统的美感③体现手工艺风格④具有现代精神⑤简洁轻巧便利⑥成本低廉特点:①具有多方面适应性的设计②为不同层次消费者的设计丹麦的灯具设计具有很高的世界声誉,以科学安排光线分布及讲究与室内建筑的融合而著称。
丹麦20—30年代最著名的灯具设计师保罗·海宁森(Poul Henningsen 1894—1967),他认为照明灯具应当遮住直接从光源发射的强光,遮盖面积要相对大一些,以创造出一种美丽而柔和的阴影效果,还应利用一些相对向下的光线分布,产生一种闭合建筑空间的作用。
灯具设计与室内设计相结合,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1925年他设计的PH灯具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一举成功,获博览会金奖,标志着北欧现代设计的国际地位得到公认。
PH灯具根据室内采光的要求和设想,从照明的科学原理出发来确定其造型,重叠式灯罩既形成了反射面,又增加了光线的层次,并且形成优美独特的外形轮廓,照明效果柔和、均匀、无炫光刺激,又增加了光线的层次,并且形成优美独特的外形轮廓,照明效果柔和、均匀、无炫光刺激,光色适宜,具有极好的功能效果。
由于该灯具具有极高的设计价值,至今仍在生产和销售,成为北欧灯具设计的典范之作。
丹麦设计被称为“没有时间限制的风格”。
战后丹麦的设计发展也受到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丹麦在德军战领期间,曾出现了一股重新恢复手工制造家具的手工艺复旧风,战后丹麦政府为了有效控制住向手工艺的极端发展,对工业设计与家具设计订立了严格的标准,促进了手工艺与现代生产的有机结合。
战后丹麦成立了一个专门部门——丹麦家具生产者质量管理委员会,来管理丹麦家具的产品质量并订立标准,对新产品进行抽样质量检验。
与此同时,丹麦还成立了丹麦手工业与工业设计协会(Society of Arts and crafts and Industrial Design),该协会的测试中心对所有丹麦的工业产品进行严格的破坏性质量检测,以保证丹麦所有产品的质量,从而在国际上树立起“优质产品”的形象。
这一作法对发展中国家工业设计的发展很有启发。
50年代丹麦的设计界人才辈出,涌现了许多大师级人物,形成了阵营强大的“丹麦现代设计群”,对丹麦工业设计发展作出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早在30年代即已声名显赫的设计大师海宁森在战后推出了新的PH 灯具系列,如他设计的PH—S形吊灯和PH洋蓟吊灯都取得了很大成功,成为世界灯具设计的典范,至今仍在市场上畅销。
汉斯·华格纳(Hans Wegner 1914—)是确立战后丹麦设计国际影响的重要人物之一,他设计的椅子,椅背大多采用一排扇状的细杆组成,扶手部分自然弯曲,细部考虑得十分周到,在体量和视觉上都显得轻快优雅,其使用的自然材质和高雅的格调体现了一代大师的极高造诣,很多成为传世佳作。
他1944年设计的“中国椅子”,具有典型的明式家具风格,艺术品位极高,是西方设计师模仿中国家具设计最杰出的例子之一。
伯格·摩根森(B rge Mogensen)则是丹麦50年代后期非常有影响的新潮派设计师之一,在家具与室内设计方面追求非正规化的、多变与特殊的形式,与美国设计师依姆斯等人的设计不谋而合。
摩根森对于室内设计的标准化最为关心,强调按照模数从事设计。
1954年他展出了一套按模数标准设计出来的现代室内组合,表现出摩根森在设计上严格的科学性,其设计更具机械化批量生产的特征。
阿勒·雅各布森(Aine Jacobsen 1902—1971)是丹麦战后又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设计大师,他那独具匠心的金属餐具、卫生洁具和家具设计,具有典型的功能主义和现代设计美学巧妙结合的特征,成为现代设计的经典之作。
50年代初期他设计了钢管脚的胶合板椅子,按人体工学以热压方法加工而成,具有曲面形式美的特征。
1958年他为弗里兹·汉森公司设计的“天鹅型”椅和“蛋型”椅,运用热压胶合板整体成型,金属支架配以用皮革包裹的大曲面,具有极高的现代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