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作品(北欧风格)
- 格式:ppt
- 大小:3.50 MB
- 文档页数:24
斯堪的纳维亚风——北欧民族主义音乐解读[摘要]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音乐蓬勃发展,伴随浪漫主义音乐产生了一种以自己民族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为素材,以自己民族的民歌、民间音调、舞蹈为基础的音乐,这就是一种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民族主义音乐。
来自于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挪威和芬兰就掀起了一股强烈的民族主义音乐的高潮。
[关键词]北欧斯堪的纳维亚民族主义风格格里格西贝柳斯19世纪的欧洲,浪漫主义音乐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如舒伯特、韦伯、舒曼、勃拉姆斯、李斯特、肖邦、柏辽兹等,也留下了大量不朽的佳作。
正处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时期的欧洲,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革,这就要求文化艺术与之相适应,这是浪漫主义音乐文化朝着复杂发展的根源。
革命斗争越激烈,艺术创作思维就越活跃。
到了19世纪下半叶,欧洲各国的民族主义斗争如火如荼,尤其是在南欧的西班牙、中欧的捷克、匈牙利,北欧的挪威、芬兰,东欧的俄罗斯。
随着这些国家民族意识的觉醒,文化艺术中的民族风格也急剧抬头,民族主义音乐在浪漫主义音乐这方深厚肥沃的土壤中开始孕育,穿插成长起来。
民族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血脉相连,难以辨出他们熟先熟后。
也因为其独特的民族风味,为后来略显僵滞的浪漫主义音乐注入了一丝新鲜的血液,让走进死胡同的浪漫主义音乐重新找到了一丝光明。
比较这些民主主义音乐比较兴盛的国家,他们之间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也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尤其是我们不能小觑来自于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几个国家的民族主义音乐,特色鲜明、耀眼夺目的有挪威的格里格和芬兰的西贝柳斯。
他们的闪亮登场让不起眼的北欧变得如此耀眼。
一、国家命运相同,民族矛盾激烈当时民族主义音乐开展的比较好的几个国家,都有相同的政治背景。
它们几乎都是被占领国家,其领土被异邦占有,民族不独立。
俄罗斯虽然不是被占领国,但本国农奴制度压迫得人民喘不过气,俄国境内的农民运动和农奴起义连绵不断。
这其中,捷克被奥地利的哈勃斯堡王朝统治长达几十年;挪威被瑞典常年占领;芬兰被俄国占领,这些国家都经年数月地为民族独立和自由而斗争的血泪历史。
23北欧主要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挪威、瑞典及其附近的芬兰、丹麦、冰岛五个国家,毗邻波罗的海、北海、北冰洋。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民主富足的社会、深厚的人文底蕴孕育了理性而富有人情味的北欧设计。
北欧设计既不是德国的绝对理性主义,又没有美国渗透在毛孔里的商业噱头,纯粹而精彩[1]。
其主要受到斯堪的纳维亚独特的自然观、人本观、经济观的影响,传统的人文主义精神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使其在国际设计舞台上独树一帜。
一、北欧设计与斯堪的纳维亚的自然观北欧有森林、湖泊、冰川、海湾,有极昼、极夜、绚烂的极光,这里静谧祥和,远离欧洲大陆的喧嚣,是童话的故乡,诗人的国度,音乐的天堂。
因此,北欧文化与西欧文化有很大差异。
在古代,虽然北欧同样存在激烈的竞争以至杀戮,但是战场的马蹄声不是喧嚣而是归于人类本性的心旷神怡,体现出的是一种民族的坚强和独立的个性。
当我们聆听西贝柳斯的《芬兰颂》时,就能深刻地感受到那股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浪漫主义情怀。
北欧的传统手工艺得到很好的保护,得益于斯堪的纳维亚人的自然观。
在哥本哈根的大街上,可以轻松地找到很多精彩的手工艺品店,店中的手工艺品使用的大都是当地的天然材料,其制作延续了千年的传统技艺。
北欧的很多设计师都很擅长运用天然材料,由于北欧森林资源丰富,所以木材是北欧家具设计师所偏爱的材料。
此外,皮革、藤、棉布织物等天然材料也在现代家具中被赋予新的内涵。
包豪斯的家具是以钢管起家,“瓦西里椅”是其代表。
而阿尔瓦・阿图等北欧设计师却钟爱原木这种材料,这是一种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尊重。
正是这种对本民族文化的尊重感,使北欧人对很多外来文化持一种选择性的态度,而不是盲目地兼收并蓄。
他们青睐天然材料,这样既避免了工业原料中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又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保护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还有利于设计师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郊外有一座很小但别具一格的教堂,叫做“石头教堂”。
教堂的圆周里面没有作任何修饰,凹凸不平,岩石暴露无遗。
北欧(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设计的风格与历程北欧设计以其特有的风格在世界设计史上独树一帜并且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经典的创意已成为现代设计的楷模。
北欧设计界极力推行有代表意义的民主设计,体现出历史悠久的北欧民主传统;它将与自然相协调的传统设计思想,与人文功能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北欧设计注入了新的旺盛的活力;同时它亦重视地域特征及民族工艺传统,为北欧各国设计个性的形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要素。
沿着以上三种主要的途径,在北欧诸国政府的大力扶持之下,经过几代设计师的不懈备斗,北欧设计成功地实施了“大众化的美”的设计宗旨,终于建成了一个意义深远、影响世界的设计流派。
斯堪的纳维亚的解释斯堪的纳维亚,英文为Scandinavia ,包括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和冰岛等5个国家,位于欧洲最高纬度的西部,学者们依据词源学上的解释认为:Scandinavia是北欧日耳曼语的一个复合词,有“雾霭”、“岛屿”的涵义。
斯堪的纳维亚有时也被称为北欧,英文为 Nordic Europe ,意义即北部的欧洲。
该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开始被广泛应用与北欧的5个小国的总称,但在一般的表述中这一称谓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如果仅以地理位置为依据,某些著述将挪威划分到西欧的范围,或认为丹麦归于中欧,而德国的北部也可以被认为是北欧的一部分,有些文献甚至将荷兰也成为北欧,也有人以“Norden”(意义为北方)一词来指称北欧(即北欧5国所处地域),以此与“NordicEurope ”(义为北部欧洲:泛指欧洲的北部地区)一词相区别,另一方面,如果从人类学上划分,不同的文献也存在不同的解释。
应该说明的是,在过去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斯堪的纳维亚”一词也有着多种含义,它所指的地域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观点里也有所不同,而我们从广义上去理解斯堪的纳维亚的这个概念,它包含在地理、历史、文化、政治等领域具有相似性或趋同性,而相对欧洲大陆又具有自身独立性的上述5个北欧国家。
10斯堪的纳维亚设计10.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瑞典丹麦芬兰挪威冰岛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民族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其设计一直以“一枝独秀”的姿态出现。
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形成了设计上以功能为第一要素的功能主义思想,强调从社会民主、使用目的和大众经济水准的角度来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
20—30年代北欧五国逐步形成了既不同于奢华的法国装饰艺术风格,又不同于美国商业味浓厚的流线型风格,同时有别于冷漠理性的德国设计的独特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其特征是:①注重现代与传统、机械化与手工艺、理性主义与人情味的巧妙结合(三个结合),②风格简朴、典雅、明快,③合理运用自然材料并突出材料自身的特点,④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统一,⑤既强调产品的高度理性主义的实用性,⑥又在其设计中注入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温情脉脉的情调,开创了一种经典的现代设计风格。
取得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平衡点。
北欧设计集中于陶瓷、玻璃、灯具、家具及室内设计等方面,比较突出的国家有瑞典、丹麦和芬兰等。
30年代是斯堪的纳维亚设计走向国际的时代。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大工业相结合,民族、地域特色与国际主义相统一在设计上的典范,其独特的设计特征和近乎完美的设计作品,对以后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产生了很大影响,也给寻求工业设计发展的国家很多启迪。
别具一格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早在30年代就逐步形成,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喜爱和关注。
这种风格在四五十年代逐渐成熟,并通过五十年代的一系列国际展览广为传播,成为世界工业设计界耳熟能详的国际品牌。
1954年,美国举办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展览,把它作为“优良设计”的例子介绍给美国设计师和社会各界。
1956—1957年在德国举办了“丹麦的新式样”展览,1960—1961年在美国举办了“丹麦的艺术”展览,1958年巴黎艺术博览馆举办了名为“斯堪的纳维亚的式样”的展览,向巴黎人民展示了北欧设计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