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收制度
- 格式:ppt
- 大小:907.00 KB
- 文档页数:52
中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及详细说明1.增值税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增值税分为一般税率和小规模纳税人税率。
一般税率为13%,但特定商品和服务可能有不同税率。
小规模纳税人税率通常为3%或5%。
2.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税法规定,对其所得利润缴纳的税款。
企业所得税是一种直接税,适用于企业的所得,包括企业的营业利润、利息、股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转让财产所得等。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根据企业的类型和所在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企业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但针对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可能享受更低的税率。
3.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
根据不同的收入水平分为多个档次,税率逐渐递增,最高税率可达45%。
4.关税关税是指一国海关根据该国法律规定,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货物征收的一种税收。
关税的征税基础是关税完税价格。
海关征税的依据是海关税则(也称关税税则)。
海关税则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海关征收关税的规章、条例和说明;二是关税税率表。
进口商品根据不同的商品种类和国际贸易协定可能有不同的关税税率。
5.财产税财产税是以法人和自然人拥有和归其支配的财产为对象所征收的一类税收。
它以财产为课税对象,向财产的所有者征收。
财产税属于对社会财富的存量征税。
它通常不是课自当年创造的价值,而是课自往年度创造价值的各种积累形式。
中国税收制度中国的税收制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部门实施,由国家制定的具体的税收条例及有关的税收发展政策构成。
中国的税收分为国家税、地方税和直接税,主要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房产税、车辆购置税和契税等。
增值税是中国最大的国家税种,是由根据收入征收的税收种类。
它的征收基础是税源的增值,即一定的质量和价格基础上的差额增值。
增值税各项税率分为基本税率和附加税率两部分,可以根据国家政策调整。
通常来说,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附加税率为3%。
该税率适用于纳税人涉及的现金或无形收入,目前是除厨余燃料外,中国最广泛使用的税种。
企业所得税是针对企业经常项目所收入的税收,主要包括工资、奖金、福利、股份溢价收入、利润分配等。
企业所得税的减免税率通常会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而变动,而减免税率也取决于公司的投资行为,以及企业投资免税计划等。
企业所得税税率通常被视为征税较高的税种,税率一般为25%。
个人所得税是针对个人和家庭所得的税收,主要是指个人的工资、奖金、股份收入、租金、利息、财产收益等所得,以及家庭可能具备的社会保障产生的收入。
该税种的税率根据最高收入以及所得类别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最高税率为45%。
资源税是指向矿藏发生的井掘、开采等物质性收入的税收。
主要税种包括土地增值税、矿业费等,税率也会有所不同。
房产税是针对房地产购置、买卖、租赁和转让收入的税收,税率也因地域、住宅类型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车辆购置税是针对汽车和其他整车买卖收入的税收,车辆购置税的税率一般为10%,但会因汽车级别、特殊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契税是对房地产买卖收入的税收,它的税率依照交易总价的比例进行征收,例如多数地区房地产交易总价满100万的,契税的税率一般严格执行按1%由应税方自行缴纳的规定。
中国的税收制度一、税收制度概述中国的税收制度指的是国家为了调节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和财政支出等方面制定的一系列税收政策和法规的总称。
中国税收制度如今已有多项改革,经过多次调整,逐渐形成了完善、科学的税收制度体系。
二、税种分类根据税收的不同形式、对象、适用范围以及税收的直接性、间接性等特点,可将中国税收分为以下税种:1. 增值税2. 企业所得税3. 个人所得税4. 资源税5. 土地增值税6. 印花税7. 关税8. 消费税9. 城市维护建设税10. 房产税三、税收政策为了控制税收的总体规模、实现税收的效益最大化,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税收政策,其中包括:1. 差别税率政策2. 免征政策3. 减免政策4. 减少税收征收成本政策四、税收体制改革近年来,中国政府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税收体制改革,以加强税收征管、完善税收制度。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并税种,简化税制2. 改革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政策3. 强化税收管理以及执法力度五、税收制度对经济的影响税收制度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如税收对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对资源分配的调节作用、对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等。
同时也存在税收制度对企业经营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及对个人收入分配和消费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六、结论中国的税收制度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中,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税收体系。
税收制度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税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也需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行业发展状况等多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评述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一、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概述1.、税收制度即税收法律制度,简称税制,是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税收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国家通过法律程序确定的征税依据和工作规程。
它包括国家各种税收法律、法规、条例、实施细则和征收管理制度等。
从税收结构分析,是指一国各种税收及其要素的构成体系;从法的角度分析,税收制度是一国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的统称。
2、我国现行税收制度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包括七大类计25个税种,分别由三个部门管理。
①由各级税务部门征收的工商各税,由五大类18个税种组成。
即:流转税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类,包括资源税、土地使用税;所得税类,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类,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遗产和赠与税(尚未出台);行为目的税,包括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证券交易税(尚未出台)、土地增值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于2000年1月1日停征)、筵席税、屠宰税、车辆购置税。
②由海关征收的关税类:包括关税、船舶吨税。
③由财政部门征收的农业税类:包括农业税(农林特产税)、牧业税、耕地占用税和和契税组成。
二、我国现行税制弊端我国现行税制是渐进经济改革和税制改革的产物,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税制应当根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及时进行改革以适应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
纵观我国现行税制,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仍存在着一些缺陷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1、所得税所占比重偏低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长期以来,我国的税制结构实行的是以流转税类为主体的模式,1994年税制改革后,这一模式更趋强化,流转税的税收收入占我国全部税收收入的70%以上,与此相比,我国的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率1994年仅为20.63%,1996年为23.28%,1999年为18.10%.,2004年22.60%;2007年为23.30%,其中个人所得税仅占税收总收入的6%-7%。
中国历史上的税收制度(一)中国古代的税收制度1.奴隶社会(1)夏、商、周时期。
税收制度的建立总是与国家的建立相伴的。
考察我国历史,夏朝是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及以后的商朝和周朝,都是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期分别出现了贡、助、彻三种税收的雏形。
(2)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激变的时代。
统一的集权国家被分封的奴隶制国家所取代,战争不断,井田制遭到破坏,社会思想比较活跃,同时社会生产力发展较快,税收制度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改革旧有田赋征收制度,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按田亩多少征税,标志着中国税收从雏形阶段进入了成熟时期2.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我国历史上发展得最为充分、最为完备的社会形态,这一时期大约跨越两千年的历史长河,是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时期。
与封建制度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在调整中逐渐稳定下来,并得到不断地完善,但在不同的朝代也发生着不同的变革,体现着时代的特征。
(1)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了漫长的封建专制时代。
秦朝先后颁布了《田律》《仓律》和《徭律》,主要征收田赋、户赋和口赋,奠定了封建社会税收制度的基本模式。
公元前216年,秦始皇发布律令,“使黔首自实田”,即命有产之民向国家自报土地数量,政府据以征税。
(2)唐宋时期。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时期,社会经济空前繁荣,税源相对丰足,在唐初,统治阶级还比较注意征收有度,缓解社会经济矛盾。
唐朝中期税法最大的改革是实行“两税法”。
“两税法”的具体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国家取得财政收入按照“量出制入”的原则,釆用配赋税的形式,即在确定第二年的财政征收总额时先要对国家各项经费开支进行估算,以此确定征收总额,再按一定比例下达全国,组织征收。
第二,以各地现居人口(不分主、客户)为纳税人。
行商无固定地点则在所在州、县征收。
第三,税率的确定是:户税,按九等分摊;地税,以大历十四年(779年)的垦土数为基准按比例分摊;不分丁男中男,一律按资产多少摊征,商人按其收人的三十分之一摊征。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1中国现行税收制度在中国现行税收制度中,流转税类税收是主体,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仅这4项税收的收入就占中国税收总额的70%以上;所得税类税收次之,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这3项税收的收入约占中国税收总额的15%。
另外,还有资源税、财产税和其它一些类型的税收。
以下分别予以简要介绍。
一、流转税(一)增值税1.纳税人。
增值税的纳税人包括在中国境内销售、进口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简称应税劳务)的各类企业、单位、个体经营者和其它个人。
2.税目、税率。
3.计税方法。
(1)一般纳税人计税方法。
一般纳税人在计算应纳增值税额的时候,先分别计算其当期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然后以销项税额抵扣进项税额后的余额为实际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2应纳税额=当期销项总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销售额×适用税率(2)小规模纳税人计税方法。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取得的销售额,按照规定的适用征收率(商业为4%,其它行业为6%)计算应纳增值税税额。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销售额×适用征收率(3)进口货物计税方法。
纳税人进口货物,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和规定的适用税率计算应纳增值税税额。
(4)出口货物退税。
纳税人出口适用零税率的货物,能够按照规定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该项出口货物的增值税退税。
当前,出口退税率分5%、6%、13%、15%、17%五档。
4.主要免税规定。
农业生产单位和个人销售的自产初级农业产品;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国家鼓励发展的外商投资项目和国内投资项目在投资总额之内进口的自用设备;避孕药品和用具;向社会收购的古旧图书;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残疾人组织直接进口的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能够免征增值税。
(二)消费税1.纳税人。
消费税的纳税人包括在中国境内生产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各3类企业、单位、个体经营者和其它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