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
- 格式:ppt
- 大小:6.21 MB
- 文档页数:20
渴望春天教案7篇渴望春天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渴望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春之声”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91年创作的一首抒情歌曲,深受儿童的喜爱;以儿童纯真的稚气,活泼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满目春色、繁花盛开、小鸟齐鸣的春天到来时的心情;歌曲采用D大调,6/8拍子,歌曲的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全曲以分解三和弦与级进音调进行的旋律为基础,配合着活泼、跳跃的6/8节拍,流畅清晰、优美洗练、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表现了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的愉悦心情。
二、教学设计思路以“感受春天(创设情景)——体验春天(歌唱春天)——表现春天”为主线展开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唱歌曲《渴望春天》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从整体感受、体验音乐的优美、流畅,演唱抒情、愉悦的特点,体验并将自己融入春天的怀抱中。
三、教学目标1、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2、能够用甜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3、知道莫扎特在音乐上的主要贡献。
认识变音记号和倚音。
四、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五、教学难点:歌曲情感的表现。
六、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八、教学过程一、感受——春(情境创设)1、播放宋祖英《田野的春天》让学生感受乐曲欢乐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歌曲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啊?生:热烈、充满活力春季!春天!2、让学生说出①说出描写春天的词语。
②说出描写春天的诗句。
生:略设计意图:创设情景,从文学的角度,运用听、说的情景导入,,营造春的氛围,帮助学生自然地走近春天,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置身在春的怀抱中,为后面的歌曲欣赏作了情感铺垫。
二、体验——春(歌唱《渴望春天》)1、出示课题《渴望春天》,播放歌曲《渴望春天》。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故事》,具体内容为《渴望春天》。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歌曲《渴望春天》,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如音高、节奏、旋律等,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渴望春天》的歌词和旋律,能准确地演唱歌曲。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音高的把握和旋律的流畅演唱。
教学重点:歌曲《渴望春天》的歌词、旋律以及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多媒体设备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春天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从而引出歌曲《渴望春天》。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钢琴伴奏,引导学生跟随歌曲旋律轻声哼唱。
b. 教师逐句教唱,学生跟随学习,注意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
c.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3. 歌曲分析(10分钟)a. 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如音程、节奏等。
b. 讨论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如对春天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点评并指导。
5. 情景表演(10分钟):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自编动作,进行情景表演。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渴望春天》2. 歌曲旋律:以五线谱形式展示歌曲旋律。
3. 歌曲主题:春天、美好、向往。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并用自己的话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 答案:歌曲《渴望春天》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信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是否能掌握歌曲《渴望春天》的旋律和歌词,是否能准确表达歌曲情感。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关于春天的音乐作品,如《春天在哪里》、《春暖花开》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渴望春天》的背景和含义。
2.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并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对于春天的热爱和对于祖国的热爱。
4.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和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
三、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将歌曲《渴望春天》播放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含义。
2.教授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课时安排1.介绍歌曲及其背景和含义(10分钟)2.对歌曲进行分析和教授旋律和节奏(30分钟)3.学生跟唱练习(20分钟)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教授歌曲的情感表达方法。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并进行评价。
课时安排1.介绍歌曲的情感表达方法(10分钟)2.组织学生分组练习(30分钟)3.评价学生的表现(20分钟)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整合课程内容,让学生独立表演歌曲。
2.提供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改进。
课时安排1.组织学生独立进行表演(40分钟)2.提供反馈和评价(20分钟)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2.听写法3.观察法4.练习法5.评价法6.合作学习法五、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了《渴望春天》这首歌曲的演唱和情感表达技巧。
在课后的反思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合唱和表演方面的需求比较大,下次可以适当增加合唱和表演的内容。
同时,我还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表现,对每个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价。
《渴望春天》音乐教案优秀12篇渴望春天教案11、歌曲:《渴望春天》。
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
教学目标:1、以“春”为主题,使学生透过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赏春天的乐曲,来寻找春天,发现春天,感悟春天。
2、引导学生能够用甜美、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渴望春天》。
3、透过创编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用心思考、勇于创意的意识。
4、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文化,在音乐的启迪和感染下,产生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完美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教学难点:弱起节奏、变化音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感受春天:(一)、播放课件《春天在哪里》,学生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明白刚才老师播放的歌曲叫什么名字吗?对,这是我国作曲家潘振生写的一首儿童歌曲,它以天真活泼的语气来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奥地利的作曲家莫扎特也写了一首有关春天的歌曲,让我们一齐来倾听莫扎特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貌的?(播放课件,范唱)师:《渴望春天》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91年装作的一首深受儿童喜欢的歌曲。
二、学习新歌《渴望春天》:1、聆听了整首歌曲以后你能回答出春姑娘的问题吗?(多媒体课件出示)A、歌曲的情绪:1、热烈激动;2、抒情愉快;3、低沉忧伤。
B、歌曲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C、歌曲的拍号:1、3/42、6/83、3/82、介绍6/8拍子。
师:这是一首6/8拍子的歌曲。
你明白6/8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吗(强弱弱次强弱弱)?如果用拍手和拍腿来表示强和弱,谁更适合强拍?让我们一齐来演示一下。
(二)节奏练习1、让我们随音乐再来感受一下春天的节奏:(播放第一句音乐出示节奏型)(1)X|XXXX|X。
XXX|XXXXX|X。
0|(2)X|XXXXX|XXX0X|XXXXXX|X。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歌曲《渴望春天》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及其音乐风格,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内容。
技能目标:通过欣赏《渴望春天》,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并尝试模仿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
1. 理解歌曲《渴望春天》的背景和意境《渴望春天》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歌曲,创作背景源于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期盼。
这首歌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歌曲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如花开满园、绿草如茵、鸟儿欢唱等,展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愉悦。
歌词中透露出对春天的渴望和期盼,表达了在寒冷冬季过后,人们对温暖春天的向往和期待。
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的情感,理解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渴望。
《渴望春天》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明快和弦丰富,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通过欣赏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音乐特点,了解歌曲的结构和风格。
在理解歌曲背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和理解。
2. 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歌曲《渴望春天》的基本旋律和节奏,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演唱水平。
歌曲基本旋律的学习:首先,让学生聆听完整的《渴望春天》歌曲感受其旋律的优美和动感。
随后教师可以分段教授歌曲旋律,让学生跟随琴声进行模仿和练习。
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中的高潮部分,以及每个乐句的换气点和情感表达。
节奏的掌握: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基本节奏型,让学生初步感知音乐的节奏感。
通过拍手、踏脚等方式,让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歌曲的节奏。
同时结合歌曲旋律的学习,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掌握节奏的变化和表现。
听唱法:通过多次聆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逐渐熟悉歌曲的旋律走向和节奏特点。
模唱法:教师分段教授歌曲旋律,让学生跟随琴声进行模仿,逐渐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材,具体章节为《春天的旋律》。
详细内容包括歌曲《渴望春天》的学习,通过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渴望春天》的旋律、节奏及歌词,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了解作曲家创作背景,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复杂节奏和音程跳动。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及歌词的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音乐教材、歌谱、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春天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氛围,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细节:教师以生动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象,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
2. 歌曲学习:a.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渴望春天》,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b. 分组讨论:学生讨论歌曲的旋律特点、节奏变化等。
c. 教师详细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指导学生学唱歌曲。
d. 学生跟随钢琴伴奏,集体演唱歌曲。
3. 歌曲实践:a. 学生分角色演唱歌曲,注意表达歌曲的情感。
b. 学生自由发挥,创作春天的诗句,并配以歌曲的旋律演唱。
4. 例题讲解:讲解歌曲中的一些复杂节奏和音程跳动,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5. 随堂练习:学生跟随教师弹奏的钢琴,演唱歌曲,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曲《渴望春天》的歌词及旋律简谱。
2. 黑板右侧:春天的诗句及歌曲创作背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曲,要求歌词表达春天的美好,旋律优美。
2. 答案:教师课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选出优秀作品在课堂上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欣赏其他关于春天的音乐作品,如《春江花月夜》、《四季》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024年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2024年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三章《春天的乐章》中的《渴望春天》。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歌曲《渴望春天》,了解其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如音高、节奏、音色等;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渴望春天》的歌词和旋律,并能熟练演唱。
2. 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和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
重点:歌曲《渴望春天》的歌词、旋律和音乐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春天的图片和声音,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氛围,引导学生说出对春天的期待和渴望。
2. 歌曲学习(15分钟)a. 教师领唱,学生跟唱,学习歌曲《渴望春天》。
b. 分组练习,每组演唱一句歌词,加强学生对旋律的掌握。
c.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音乐知识讲解(10分钟)a. 讲解音高、节奏、音色等音乐基础知识。
b. 结合歌曲《渴望春天》,分析其音乐特点。
4. 例题讲解(10分钟)a. 出示一道关于音高的练习题,讲解解题方法。
b.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点评。
5.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旋律接龙游戏,巩固音高知识。
b. 教师随机抽取学生演唱歌曲,检验学习效果。
b.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如演唱歌曲、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曲《渴望春天》的歌词。
2. 黑板右侧:音乐基础知识讲解,包括音高、节奏、音色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录制视频,分享给家长和同学。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演唱准确、感情投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