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部控制文献综述范文外文

内部控制文献综述范文外文

一、求会计内部控制的外文参考文献

二、求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英文参考文献

How to Manage a Small Business

三、求会计内部控制的外文参考文献

四、急

企业经营失败、会计资讯失真及不守法经营在很大程度上都可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的缺失或失效,如巨人集团的倒塌、郑州亚西亚的衰败等。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在资讯产业已经发达的当今社会,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防范舞弊,减少损失,提高资本的再生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何为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最先以一种"内部牵制制度"的形式于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的企业出现。它是将一项由一人实施容易出现差错的经济业务,同

时交给两位或两位以上的人员实施,客观上造成实施人之间的一种相互牵制关系,从而预防所实施的经济业务可以发生的差错。

其整体架构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资讯交流、监督等五项要素构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正

式提出权威性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缺乏一个公认的标准体系。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目前,绝大多数企业还未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

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制度也存在很多误解,甚至有些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概念非常模糊,再加上公司治理结构上的先天不足以及组织结构和人员素质低等方面的原因,致使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普遍薄弱。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基本上可用

几句话来概括: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比国有小企业完善,但执行有效性相对较差;外商投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比较完善,执行也比较好;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大部分不是很完整,从完整性上说要比国有企业差,但已有制度执行情况却比国有企业要好。

由于我国管理国有企业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一定的内部管理经验,一般说都有一定程度、一定范围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者说基本业务内部管理都有章可循。但由于存在着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循与不循、究与不究,一切以法人代表的意志为转移,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有效性就相对较差,有点几乎形同虚设。

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处于发展阶段,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虽然一般没有国有企业搞得那么完整,但对已有的制度,企业主大多能自觉地去实施,因此,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相对较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最薄弱的环节在哪里?一

是货币资金,二是采购业务。

资金使用的随意性,采购业务中弄虚作假,吃"回扣"等现象较为严重。此外,由于

国有小企业经济业务简单,运转环节少,因此,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普遍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一是记账人员、保管人员、经济业务决策人员及经办人员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出纳兼复核、采购兼保管等现象;二是重大事项决策和执行,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重大"无标准,"决策"无民主的现象;三是财产清

查没有形成制度,清查期限、清查程序不明确;四是内部审计没有形成制度化,该设内审机构的不设,该配备专职或兼职内审人员的不配置,有的虽然也设了这样的部门,但往往形同虚设,独立性不强。

由于存在以上四种情况,加剧了有章不循、违章不究,循与不循、究与不究,全凭企业法人代表的意志为转移的情况。产生上述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以

下三点:(一)受益主体不明确为什么国有企业没有非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执行得好呢?从根本上讲是产权不明晰所致。

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缺位、权责不清,加强内部控制的受益主体不明确。而非国有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产权明确、权责清楚,加强内部控制的受益主体也很明确。

因此,这些企业才会想方设法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

公司制的核心,而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键要看董事会能否充分发挥作用。

但在我国现阶级,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形备而实不至",尢其体现在董事会这一重

要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不少企业在改革过程中,一味地"放权让利".致使原厂长负责制的领导班子在既是经理层又进入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和经理成员高度重迭。

公司董事会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内部人手中,而作为所有者代表的董事会,既不能充当所有者的"守护神",又不能代表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这种责权不分的公

司治理结构,导致内部控制如"。

内部控制的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的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的定义最早出现在美国会计师协会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文告中定义为保护其他资产和现金,检查簿记业务的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实施的手段和方法。后来经过完善认为究其实用方面而论,是为了达到确定的管理目标,促进企业的业务有秩序有效率的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会计记录的可靠性和及时提供准确的财务资料。 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COSO)在进行了专门研究后提出来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COSO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的,为运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法律规章的遵循性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主要包括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督。使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从而合理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 哈米德阿拉德在《内部控制透视:理论与概念》中认为:内部控制是一个会计程序的设计,提高效率、保证政策实施或维护资产或避免欺诈和错误。内部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组织。它包括计划,方法和程序,用来满足任务,目标,和目标,这样做,支持基于业绩的管理。内部控制与管理控制,帮助管理人员实现期望的结果通过有效的资源管理。内部控制应减少相关的风险与未被发现的错误或不规则,但设计和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一个不简单的任务,不能通过一个短的快速修复。最后从内部控制的不同方面进行了讨论。 米然,赵栋在《浅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成因及对策》中提出,从我国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来看,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一个薄弱环节,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企业健康发展的障碍。本文立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就企业内部控制的外部环境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现状下政府部门如何发挥推动作用、强化外部监督、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创新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探讨并提出可行对策,以探索我国企业建立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方法和途径。 鲁兰在《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认为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在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控制机制,我国的中小企业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持续发展,建立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必由之路。本文以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为研究对象,结合2008年我国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采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与对策。本文认为,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防范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资本的获利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现代企业要想立足,特别是中小企业,就应当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创建良好的控制环境,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加强对重点业务系统的实施控制。同时,还应依靠政府企业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力量去不断的发展它,使其更加完善,以适应经济环境的千变万化。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认为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 其目的是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否达到、各项经济目标能否实现,也是我国当前企业改革规范、

内部控制文献综述范文外文

一、求会计内部控制的外文参考文献 二、求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英文参考文献 How to Manage a Small Business 三、求会计内部控制的外文参考文献 四、急 企业经营失败、会计资讯失真及不守法经营在很大程度上都可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的缺失或失效,如巨人集团的倒塌、郑州亚西亚的衰败等。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在资讯产业已经发达的当今社会,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防范舞弊,减少损失,提高资本的再生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何为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最先以一种"内部牵制制度"的形式于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的企业出现。它是将一项由一人实施容易出现差错的经济业务,同 时交给两位或两位以上的人员实施,客观上造成实施人之间的一种相互牵制关系,从而预防所实施的经济业务可以发生的差错。 其整体架构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资讯交流、监督等五项要素构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正 式提出权威性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缺乏一个公认的标准体系。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目前,绝大多数企业还未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 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制度也存在很多误解,甚至有些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概念非常模糊,再加上公司治理结构上的先天不足以及组织结构和人员素质低等方面的原因,致使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普遍薄弱。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基本上可用 几句话来概括: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比国有小企业完善,但执行有效性相对较差;外商投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比较完善,执行也比较好;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大部分不是很完整,从完整性上说要比国有企业差,但已有制度执行情况却比国有企业要好。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学院商学院 专业会计学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 (一)背景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中小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起来。但在现阶段,它已暴露出了许多与内部控制有关的诸多问题,如企业信息危机、浪费严重、风险加剧等。审视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让人心存忧虑。 1、难以实行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我国中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又是经营者,一些领导者排斥并破坏如职责分离、授权批准等内部控制制度。因企业管理者的自身问题使得内部控制没有被摆在企业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合理的公司治理机构难以有效建立,或者即便建立起来,也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2、职责或职能牵制不够。关键控制点上往往缺乏应有的控制。中小型企业经营规模小,经营活动单一。人员配置和机构设置上不可能像大型企业那样做到专业对口、各司其职,往往一人身兼两职甚至身兼数职。机构职能模糊,从而造成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各项制度缺乏应有的张力,使得制度不规范,执行不到位。 3、财务管理水平低下,财务信息失真。中小企业因内部控制制度未被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其财务核算不规范,管理松弛,特别是在资产管理上暴露出很多弊病:(1)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的中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使得现金闲置;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人财务困境。(2)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收回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制度,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3)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许多中小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两倍以上,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4)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资产浪费严重。 4、认识不到位,观念模糊。思想上的漠视,是内控建设的最大障碍。根据现有的调查和了解,大多企业只重视投资经营,强调好的项目,却常常忽略与项目营运息息相关的内控建设。 (二)意义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国外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国外文献综述 作者:孙斌 来源:《财会通讯》2012年第35期 一、引言 在SOX法案颁布前,很少有内部控制方面的实证研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内部控制报告是自愿披露的,有关内部控制的公开信息太少(Hermanson,2000)。在2002年后的几年中,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有关SOX法案实施后内部控制质量的证据十分有限(Krishnan,2005)。对西方(尤其是美国)内部控制理论框架介绍的论文很多,而内部控制的实证研究才刚刚兴起。这些研究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当前,无论是管理层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还是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出具鉴证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都成为了核心和关键。系统回顾国外相关研究结论、掌握前沿动态,对于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都具有现实意义。 二、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审计的关系 Raghunandan & Rama(2006)的研究结果显示,2004年披露实质性漏洞的公司比没有类似披露的公司审计费用高出约43%。Raniet al.(2008)的研究也表明审计费用与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有关。Ettredge, Chan, & Sun(2006)研究了内部控制质量对审计报告延迟的影响。他们发现,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的存在与审计延迟相关,若公司在人事、职责分工和结算过程中存在缺陷,则往往会经历较长的延迟。Ettredge, Heintz & Chan (2006)的研究表明,收到注册会计师有关实质性漏洞反对意见报告的公司更可能更换注册会计师。若注册会计师离任源于客户内部控制存在实质性漏洞,则“四大”较少可能更换注册会计师。他们还发现,客户期望从继任审计方改善审计意见类型。 同时,管理层实施的自我评估和审计人员的鉴证之间有相互影响。Smithetal.(2000)发现,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审计师对管理层的控制系统是否有效的判断,减少审计师对管理舞弊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从而有效降低审计成本。Areletal.(2006)的研究表明,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对于审计师判断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三、内部控制缺陷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Doyle et al.(2007)的研究着眼于内部控制与应计质量之间的关系。他们研究发现控制缺陷与估计不当、未实现现金流的应计项目有关。审计人员难以做出具体判断的、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缺陷是导致二者之间产生这种关系的驱动因素。分别使用酌量应计、平均应计质量、既往会计重述和持续收益能力加以测量后,结果均被证实。

内部控制—国外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摘要: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频繁出现财务丑闻,如安然事件、世通事件,社会各界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关注度日渐上升。国外学术界比国内较早地开展了对内部控制研究,因此本文对国外近20多年关于内部控制的文献进行了归类综述,主要从内部控制的需求、质量及重大缺陷披露等方面进行了文献梳理。最后,本文进行了文献评述,希望本研究能给国内的内部控制研究以启示,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制定出一套符合自身需要的内部控制体系。 关键词: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是一个会计程序或系统,旨在提高效率确保政策的实施、捍卫资产、避免欺诈和错误(Hamed Arad和Babak Jamshedy-Navid,2009)。现今,内部控制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也引起了政府、企业参与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和实务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特别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在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20年前,国外学者率先开展了对内部控制的研究,研究内容广泛,研究方法丰富,取得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 一、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一)内部控制管理报告 McMullen,D.A.和K.Raghunandan和 D.V.Rama.(1996)通过对具有内部控制管理报告的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相对于大公司来说,小公司在没有内部控制管理报告的情况下更可能出现财务报告问题,即是强制性内部控制管理报告的收益对小公司来说更大。Hermanson(2000)调查了9个不同的财务报表使用团体以分析对内部控制报告的需求。结果表明所有使用团体都认为内部控制报告很重要,并且发现自愿内部控制管理报告提升了内部控制质量,提供了超出审计财务报表的额外信息;内部控制管理报告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指引;而大家对于强制性内部控制管理报告的信息内容没有太多的反应,与个体投资者和内部审计员相比,经理人员更不可能认同强制性内部控制管理报告的价值。 Scott N.Bronson 和Joseph V.Carcello和K.Raghunandan(2006)通过分析1998年期间397个中等大小的公司,测试公司特征与公司年度报告中内部控制管理报告的自愿性之间的联系。发现有高销售增长的公司更不可能自愿发布内部控制管理报告,即发布内部控制管理报告的可能性与销售增长负相关;同时证明了公司具有内部控制管理报告的可能性与公司大小、审计委员会会议数量、机构股东百分比、收入增长之间正相关。

内部控制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200字

内部控制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200字 摘要:内部控制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是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的关键,因而围绕内部控制的研究也开始日渐广泛而深入。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旨在发现内部控制审计领域的研究机会,期望对深入研究内部控制的人员给予一定参考。 /3/view-12959026.htm 关键词:内部控制;文献综述;整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02 一、引言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前进以及公司经营需求的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理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表现在内容上的持续扩充以及理论概述上的更加规范。1990年以后,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层出不穷,涌现了大量优秀的研究内部控制的成果,这其中的一些成果成为业界的“标杆”,是后来各个国家的学者研究的方向。 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在探索内控方面的成就要属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所发布的名为“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的报告,即“COSO报告”。该报告对内控进行了新的归纳与概括,并讨论出了构成内控框架的五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到了2004年9月,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又发出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文件,该文件在内控方面增加了关于从各??方向进行风险管控的新内容,进一步将风险管控与企业的内部控制联结在了一起。 另外一个著名的探索内控方面的成就是《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即“SOX法案”。该项法案提出了新的观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指出公司尤其是已经上市的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要保障其内部控制是有作用的,其不仅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审计委员会汇报能够合理保证该公司的财务报表可靠性的控制程序以及其完成的状况,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外界发布该企业对其内控现状的评价与分析的资料。 二、国外研究文献回顾 (一)在探索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与人事管理层面 Jennifer Altamuro,Anne Beatty(2010)认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与管理是否有作用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企业需要更专业、更尽责的审计师来对其内部控制进行监管。 Chan Li,Lili Sun,Michael Ettredge(2010)试图对各企业财务总监的专业资格是否具有重大缺陷做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他们认为对于萨班斯法案中某些不良意见表示认可的财务总监们在其专业方面并不合格,这些公司需要聘请更为合格的财务总监才能改善其内部控制的现状。 Davide Rizzotti,Angela M. Greco(2013)认为许多国家的监管框架因为监督机制都强调审计委员会的重要性,一个尽职尽责的董事会能对内部控制委员会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Dean Neu,Jeff Everett,Abu Shiraz Rahaman(2014)研究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管对抑制企业财务舞弊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控制行为来强化企业及其管理者的伦理和道德。他们特别强调了米歇尔?福柯和德勒兹的见解,提出防止财务舞弊必须依赖于企业内部良好的理解与沟通以及有效的监管行为。 (二)在探索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层面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在国内外,学者们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影响因素、评价方法以及 对企业绩效、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影响。本文将对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旨在 全面梳理内部控制研究的现状、趋势和热点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与发展 在国内,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主要是以企业内部运行的规划、组织、执行和监督等各个 环节为基础,通过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国外的相关研究着重于 内部控制的目标导向性,强调内部控制是一种帮助企业实现目标的管理手段。内部控制的 定义在国内外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内更注重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而国外更注重内 部控制与企业目标的关系。 二、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组织文化、管理层素质、制度设计等。 国内外学者们通过对内部控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为企业提高内部控制效果提供了理论 支持。 在国内,相关研究发现,组织文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至关重要。优秀的组织文化有利 于员工自觉遵守内部控制规定,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管理层的素质和诚信度也直接影 响着内部控制的质量。国外研究则更加注重内部控制执行制度的设计与管理。COSO框架中提出的营利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合规目标等,这些目标的设定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 重要影响。 三、内部控制评价方法 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是内部控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国内外学者们提出了多 种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 在国内,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财务报告、公司管理层的陈述以及第三方评估等 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公司管理层的陈述容易受到管 理者的主观影响,第三方评估成本较高。国外的研究更加注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设计。COSO框架中提出了五大组成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活动,这些要素成为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指标。 四、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影响,国内外学者们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内 部控制对企业绩效和风险管理的影响机制。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内部通过规章制度、组织架构和信息技术等方式来保护企业资产、 规范经营行为和确保准确信息的一种管理方式。内部控制以内部环境控制、风险管理、控 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监督机构为五个要素,以实现企业治理和风险管理等目标。 1988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管理条例》,首次提出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1993年,中国会计学会发布了《珠海内部控制研究报告》,使中国学界重新关注了内部控制这一议题。此后,内部控制的研究逐渐深入,并逐步成为中国财经学院和企业 财务管理人员的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国内和国际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内部控制的研究已成为国际上企业治理 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之一。目前,研究内容主要关注于内部控制的理论框架、内部控制评 估方法、内部控制实践、内部控制影响因素、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等方面。 在内部控制的理论框架方面,COSO模型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逐渐有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模型,并建议在实践中根据企业类型和需求选 择合适的内部控制理论体系。 在内部控制评估方法方面,学者们提倡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估。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财务报表内部控制评价(FIATECH)、内部控制整体评价(ICECS)、风险评价法、流程分析法等。 在内部控制实践方面,学者们认为,内部控制的实践不是简单的实施规章制度,而是 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量身定制,创新内部控制方式,以最大化地保护企业的利 益。 在内部控制影响因素方面,学者们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企业实际情况,探讨了影响内 部控制实践的多种因素,包括企业治理结构、内部控制文化、职业道德和从业人员素质 等。 在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方面,学者们研究了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的影响,认为内部控 制对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普遍应注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总之,内部控制的研究已经走过了漫长而历史悠久的道路。在国际上,COSO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国内,内部控制的研究也逐步深入,有学者不断地拓展其理论框架、评估方法和实践,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管理方式和控制工具。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参考文献综述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参考文献综述 推荐文章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5000字热度: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硕士范文热度: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热度: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热度:企业内部控制论文代发表热度: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企业内部控制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参考文献(一) [1] 阮丽丽. 福建省县、市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福州大学 2011 [2] 章靖.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金融风险度量模型研究[D]. 福州大学2010 [3] 尹慧. 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 长沙理工大学 2009 [4] 刘慧龙,陆勇,宋乐. 大股东“隧道挖掘”:相互制衡还是竞争性合谋--基于“股权分置”背景下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J]. 中国会计评论. 2009(01) [5] 杨棉之. 多元化公司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国外相关研究述评与启示[J]. 会计研究. 2007(11) [6] 许艳芳,张伟华,文旷宇. 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异化及其经济后果--基于明天科技的案例研究[J]. 管理世界. 2009(S1) [7] 王晓成,夏恩君.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系族”的研究综述[J]. 商业时代. 2008(34) [8] 高雷,张杰. 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J]. 会计研究. 2008(09) [9] 邵军,刘志远.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对其成员企业融资约束

《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500字

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现代内部监督理论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发达国家(如美国)通过专业团体、机构和其他机构的共同努力,对内部监督理论有较强的理解。这些发展对我们做出了重大贡献。 “内部监督”的概念在国外出现已久,国外也相继出台了内部监督的法律法规。1992年,美国的五个会计专业小组集中要求国家错误财务报告委员会(COSO)审查内部控制总的框架报告。根据报告,内部控制包括五个相关的组成部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通知与沟通、控制。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Turnbull Committee(2005)指出,风险管理在实现公司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内部控制制度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公司管理者必须从更广阔的角度来考虑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即风险管理。南非King II(2002)的报告证明,传统的内部控制体系无法管理许多风险,如政治、法律和技术风险。风险管理必须是管理和减轻风险的关键措施。他们说,风险管理是一个更复杂的过程。1995年11月,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监督标准委员会(coco-komitea)公布了以COSO报告为基础的监督标准,被认为是“内部控制”。对于支持一系列要素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组织,建议您可以看到一个公认的观点,内部控制包括风险管理。 Chandler(2000)认为运用内部控制来判断企业中存在的某些突出问题是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更加高效准确的发现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另外,基于外部单位的审计意见对企业事情趋于一致性的判断,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有效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Spire,LauraF(2007)认为,Turnbull 指南明确了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内部控制包含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Turnbull深入研究发现企业管理过程中应当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结合起来,形成双方的相互牵制关系。Doyle J Ge,W McKay S(2007)在其文章中提出,企业在披露内部控制相关信息时,应该重点关注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变化情况,包括企业组织架构的复杂性方面的问题。Bosh Baugh和Westbrook(2008)指出内部控制不完善,不严谨的企业通常会面临较高的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这会引起较高的生产经营成本,造成企业效益低下。Schwartz,Malcolm(2009)认为,要想设计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必须以COSO 提出的内部控制五要素为框架,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业务流程梳理为基础来设计内部控制体系。 在过去的十年里,许多科学家对内部控制系统有了更好地理解。Josp m(2011)认为,风险管理的实施过程是首先解释业务和总体目标,确定潜在的市场风险和企业风险,然后确定如何将其降低到安全的水平。在应用领域。Kanyamam

关于内部控制的文献综述

关于内部控制的文献综述 [摘要]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 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 企业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都贯穿着会计内部控制,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属于社 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逐渐引起我国广泛的关注。本文简要阐述了会计内部控制的含义,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也对如今备受瞩目的国内外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收 集整合,发现国内外主要从内部控制的总体构想、内部控制的评价、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等方面对企业内部审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会计内部控制文献综述概述内控评价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为我们带来很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竞争。为了能够在市场经济中屹立不倒、处于不败之地,这就对我们各个方面都有严肃的要求,特别是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而会计控制制度无疑是各种制度体系的重中之重。 所以企业均应加强、规范内部控制,才能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从而更 好地抵御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最终促进公司良性发展。 本文就搜集而来的关于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各类文献进行了一部分的整合归纳,便于更 好的了解内部控制意义所在,并对其所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提炼整合,便于更为直观的 认识内部控制并对其进行有利改进。 一、关于内部控制的简要概述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社会,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是如今新时代提高企业竞争力及企业 经营效率的必然要求。如果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足并获得长远的发展,那 么巩固基础、完善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实乃重中之重。我们所说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是内 部控制机构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内部控制整个体系中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含义 我们所说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其预期的经营目标,为了资产得以完整安全,会计资料能够保持可靠和准确,使会计资料能够保持可靠和准确,使企业的经营方针 得以确实贯彻的落实,使企业所有经营活动能够高效、经济而在企业内部开展并且实施一 系列的自我评价、约束、控制、规划、调整等措施、手续、方法的总称。内部控制的最终 目标是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完善其内部经营管理。内部控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经 济的飞速发展,伴随着为了强化企业经济管理的理念应运而生的,并且经济的发展能够推 动其发展并且日益完善。 在早期出现的内部控制,与我们如今所说的还有些很大不同。在早期,内部控制主要 目的是针对保护财产的完整以及安全,会计信息资料保持可靠、准确,其主要着重从加强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作用是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同时也能有效预防和发现经济犯罪。在国内外学术界和实践中,也有很多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本文将从国内外的角度对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目前,国内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内部控制实施和评估、内部控制与企业管理效益。 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学者主要从内部控制的概念、内容和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针对内部控制概念的研究,国内学者吴磊等(2014)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概念框架,从内部控制目标、内容、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解释。还有不少学者从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内部控制与企业治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 内部控制实施和评估方面,国内学者主要从内部控制的实施程序、方法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对于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国内学者赵鑫等(2016)提出了基于流程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还有一些学者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流程、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国外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相对来说更加深入和系统。国外学者主要从内部控制的现状与问题、内部控制的实施与评价、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 内部控制的现状与问题方面,国外学者主要针对内部控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相关研究。对于内部控制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外学者Smith(2015)指出了内部控制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存在问题,如内部控制的标准化不足、内部控制的实施不到位等。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方面,国外学者主要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对于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的影响,国外学者Taylor(2016)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具有积极的影响。 国内外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理论、内部控制的实施与评价以及内部控制与企业管理效益等方面。未来,希望能够加强国内外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内部控制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企业实践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文献综述(一)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文献综述(一)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速度加快,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组和配置的程度不断提高,企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和挑战,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作为现代企业企业制度的核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关系的探讨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控制 1 公司治理的文献综述 “公司治理”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文献中的时间是八十年代初期。威廉姆森曾于1975提出过“治理结构”(ovemancestructure)的概念,这与公司治理的概念己相当接近。Phliph和SyevenL:W artick在1988年发表的《公司治理-文献回顾》一文中指出,公司治理问题包括在高级管理阶层、股东、董事会和公司其他相关利益者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构成公司治理问题的核心是:(1)谁从公司决策和高级管理层的行动中受益;(2)谁应该从公司决策和高级管理层的行动中受益。当在“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之间存在不一致时,一个公司的治理问题就产生了。哈特认为,在以下两个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公司治理问题将产生。第一,组织成员之间存在着代理问题,或者说是利益冲突问题;第二,存在着交易成本,从而代理问题小能通过一个完全合同来解决。也就是说,存在代理问题和小完全合同的情况下,公司治理问题就将产生。公司治理可以当作是对初始合同中没有特别规定的问题作决定的一种机制。 2 内部控制的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总体上说内部控制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阶段。早期的内部控制是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和财务记录的可能性,要求企业对交易实行授权与批准,对资产实行控制,对财务记录的审核与经营保管职务分离。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出现了大量的财务舞弊现象,一些大公司相继出现经营失败,这些现象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空前关注。为了研究经营失败及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反对虚假财报告委员会” ( COSO)对则务舞弊事件进行了全而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大部分财务舞弊事件都是由内部失控造成的,Coso随即开始研究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布了指导企业内部控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著名的Coso报告。 2.2 国内文献综述 20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期,内部控制初步发展时期我国的内部控制研究主要侧重于会计和审计领域,研究成果主要服务于审计程序与方法的应用、审计成本的节约、审计效率的提高和审计风险的控制。 (1)政府法规建设方面。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政府开始加大对企

文献综述范文——《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研究》

级 学院: 专业:审计班级:学生姓名:学号: 完成日期: 年月

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被视为是现代企业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障财务信息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以及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等的有效手段。本文从内部控制的本质、定义及发展历程、目标、要素、方法等方面对国内外有关内容进行了总结,以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 一、内部控制的本质研究 在国外,Swayze(1946)[1]较早探讨内部控制本质属性,认为内部控制的需求主要来自组织内部而不是组织外部,内部控制本身是会计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Jensen (1976)[2] 从经济学的视角研究内部控制,认为企业本质上是由各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契约”,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是内部控制存在的经济学基础,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补充契约,本质上是企业内部的一项制度性安排。从管理学视角研究内部控制,Rotch (1993)[3]认为,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不只局限于会计要素,还应包括战略、结构、业绩评价、动机和激励,以使目标上存在分歧的人群和不同部门相互协作,从而提高组织经营效率和实现组织战略目标。 还有的学者从审计学的角度来认识内部控制的本质。美国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最早的内部控制概念生产于审计标准的制定者(Steven J. Root,1998)[4]。随着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内部控制的测试和评价已经成为注册会计师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归属于审计学似乎有了更强的理由。 在国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亚新科集团内控管理程序修正》课题组实际上把内部控制看作内控制度,并认为内控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授权体系和责任体系,是一种最优化、最简捷和最理性的作业方式或作业标准。林钟高和郑军(2007)[5]认为内部控制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持续均衡利益关系的契约装置,是企业内部各个控制主体之间为实现作为专业化结果的交换收益,是其财富最大化而作出的合约安排。欧阳电平等(2007)[6]内部控制其实质是“人控制人”,它涉及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人事制度的改革、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的道德观和激励机制等。谢志华(2009)[7]认为,企业在发起设立时会形成平等契约关系,而在运行时会形成科层等级关系,以及同一科层各环节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

应收账款内控制度的探讨的文献综述 (2)

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的探讨的文献综述 一、选题背景阐述 内控制度的理论被人们所熟知是源于1992年COSO报告,报告中指出完整的内部控制应涵盖财务报告,经营业务及遵纪守法三方面。但是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课题组[1]认为虽然COSO 报告在内部控制领域已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 并且得到理论学者和实务应用者以及相关立法者的普遍认同, 但这种全口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却未能在实践操作中形成一致标准流程。由此可以认为COSO框架下的内控制度更多是一种参考价值, 而并未体现其应用价值。但是随着美国安然事件发生,震撼世界的美国SOX 法案诞生。这一法案就像警钟鸣响告知企业应该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及管理,并且使得内控制度上升到法律应用的阶段。从此以后内控制度这一词汇便被各界人士所讨论,也引来诸多学者专家对其进行研究探讨。而我国也在这一法案的影响下对于内控制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于2008年及2010 年由相关部门发布了相关企业内控制度的条例及指引,从而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法制化体系已初步形成, 中国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但是很多企业在内控方面还是有待完善,尤其是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更应该引起关注。 二、国内外应收账款内控控制的研究 (一)国内关于应收账款的内控制的研究 1、应收账款内控制度的必要性 企业的内控制度涉及多种环节多种方面,但是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却是被众多学者所争相探讨的额一个问题。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间竞争在不断加剧。企业作为一种以营利为最终目的的组织,要想在白热化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而不被市场所淘汰,保持竞争能力,就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产品和采取新的销售政策。于是应收账款俨然成为企业拥有的一项很常见且非常重要的资产,张铁铸和周红[2]指出在2006年底我国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14.89%, 占总资产的7.61%,且呈逐年增长势头。尤其在目前这样一个产品过剩的生产时代里,企业纷纷采用分期收款方式的赊销政策作为吸引客户、扩大销售的一种手段。但是严飞[3]认为这些方式手段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能起到一定的经营效果,增加企业的利润,但是企业对于应收账款的内控管理却不尽如人意,于是“不赊销是等死,赊销是找死”这句话便成为我国大多数企业经营状况的一个真实写照,企业也陷入销售与回款两难的困境。郭淑芬[4]也认为正因为应收账款的特殊性以及对企业产生的深远影响,后果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企业陷入很深的财务危机的泥沼中不能自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