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与手术室一体化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0.40 KB
- 文档页数:2
供应室与手术室一体化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近年来,供应室与手术室一体化合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也带来了许多优势和挑战。
对于医疗服务提供商而言,了解这些挑战并采取相应措施,是确保在医疗市场中取得成功所必须的。
本文将针对供应室与手术室一体化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目前存在的问题沟通不畅供应室与手术室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一方面造成了数据和信息的滞后,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不必要的人为错误和不必要的浪费。
货物运输有风险供应室与手术室之间需要频繁运输货物和设备,运输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风险,例如物品损坏等等,这也容易给医疗服务提供商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存储需求大供应室与手术室之间的物品数量多、大小不一,因此需要有足够的存储空间。
而这些存储空间往往需要在医疗机构的有限空间内划分出来,这就需要对空间的管理和规划做出更加严密的控制。
人力资源需求困难供应室与手术室一体化合作需要精通供应链管理和手术室作业的专业人才,但是由于这种专业性较为强,这就需要医疗服务提供商投入更多资源来培养和留下合适的人才。
相应对策加强沟通机制医疗机构需要建立更为有效的沟通机制,例如定期会议、即使沟通方式和沟通平台等等。
通过这些机制能够使得供应室和手术室之间的信息能够及时传递,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人为错误和浪费。
优化运输方式为了降低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医疗机构需要对运输方式进行优化,例如选择更为合适的运输工具、对物品进行合理包装等等。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提高空间利用率医疗机构需要对存储空间进行更为严密的管理和规划,例如采用智能化储物设备、精细化的分类管理等等。
通过这些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空间利用率,使得物品存放更为有效。
培养合适的人才医疗机构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留用力度,例如加强员工招聘和岗位培训等等。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提高人才的素质和专业性,为供应室与手术室的一体化合作提供最为有效的人力保障。
结论供应室与手术室一体化合作是医疗服务提供商实现更高效、更优化的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素,但是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可忽略的。
手供一体化合作实践中存在问题及发展探讨什么是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又称为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是将手术后的器械物品通过专用通道回收至消毒供应中心,通过专业化处理以供手术室使用。
手供一体化的优点:减少手术室环境污染,降低医院感染机会;有利于器械清洗、灭菌质量及器械的维护保养;减除手术室护士非专业化工作量,以利于集中精力配合手术,更好地做好围手术期护理的;充分利用供应室现代化设施和条件,院内资源共享,使供应室的人力资源发挥更大效益。
1 我院手供一体化管理的架构手术室和供应室是两个不同的科室,在护理部和感染科的支持下,两科室共同探讨制定相应工作流程、职责,明确各自工作权限,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探讨制定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物品交接流程,形成一体化运作,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我院从2012年8月1日开始运作,运行前期进行短期人员培训,手术室派资深护士去供应室负责培训、指导;手术室统一器械包的内容、数量、包装要求、灭菌方式,并制作器械包卡片,给供应室作参考;手术室还将包内物品一一标注名称并拍成照片,制作成图册,以便于供应室护士学习掌握,双方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沟通与调整,以保证手术需要为原则。
我院具体操作流程:①敷料流程:手术用敷料下台后,由洗衣房统一收回,洗涤后送供应室,由供应室根据手术需求打好敷料包、手术衣、洗手衣,灭菌后由手术室取回;②器械流程:术后器械由手术室洗手护士清点后,在器械清洗间进行初步处理后,填写器械卡(器械包的名称、洗手、巡回护士姓名)置于包内,由专人专车定时收回;③供应室回收后清洗:清洗人员根据卡片进行核对,清点无误后将器械关节轴充分撑开,放入清洗机清洗。
如果发现器械与卡片不符,及时与手术室联系查找。
④检查保养:手术器械清洗烘干后由清洁区护士整理包装,数量准确后再对每一样器械进行检查,针对清洗不干净,关节不灵活,有锈迹或损坏的器械及时除锈或更换,以保证手术器械安全使用,提高手术质量。
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的合作存在问题与对策杨影【关键词】:手术室;供应室;合作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合作模式,无论是从经济的角度,还是管理、技术的角度衡量,统管统供的一体化合作模式,都是消毒供应中心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1],手供一体化的合作,是充分利用供应室现代化设施和条件,医院内资源共享,发挥更大效益,手术室减少重复建设,降低了医院成本。
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器械交接,敷料供给等方面问题,现从原因及对策进行阐述如下:1、存在的问题:1.1供应室人员配置方面:以往供应室一直是护士养老的地方,存在护士年龄偏大,接受新知识慢,人员结构梯度缺乏。
手供一体化合作后,由于对手术器械认识缺乏,相较以前加大许多工作量产生抵触心理,造成器械的接收和包装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不高。
1.2手术器械方面:1.2.1手术室器械清洗不干净:由于不在手术室清洗处理,有的洗手护士图省时省事,对术后器械的初步处理不够认真,冲洗步骤简单,不认真刷洗,有的血渍留在器械上,造成清洗困难。
1.2.2器械不熟悉:初始阶段供应室人员对手术器械不熟悉,两科之间器械交接不清,发生器械数量有误,有时还把多台器械混合在一起的现象。
1.2.3器械供应不足:器械包送去供应室清洗打包后,周转就没有在手术室处理周转的快,并且压力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需要时间长,无法满足接台手术的需求。
1.2.4手术结束后器械清点不清,有些特殊器械本身有小螺丝帽,包装不注意或疏于检查缺失,也是手术室供应室交接存在的问题。
1.2.5 器械下收下送的时间不易确定,供应室与手术室无直达通道,无菌物品易污染[2]。
1.2.6腹腔镜器械运送途中不安全,容易损坏。
1.2.7运输方面:供应室和手术室不在同一楼,没有专用的电梯。
运输次数多存在接送物品等电梯难,运输途中可能造成丢失,器械污染。
1.3敷料外包布有沙眼,大小不合适,接台手术手术多时,无法满足需要。
2、相应对策:2.1人员结构及知识培训:供应室配备年轻护理力量,着重培养学习手术器械相关知识。
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一体化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沟通对策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WS310.1强调: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中化管理,手术器械须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统一管理[1]。
大量实践证明[2-3],实行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一体化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院由于建筑设计问题,消毒供应中心不能与手术室合并一处,手术器械只能集中到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处理。
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一体化运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缺乏有效的沟通影响了合作,不利于工作的协调发展。
1 存在的问题1.1相互间缺乏了解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手术室工作性质及流程缺乏了解,造成认识上的偏差,缺乏相互了解。
1.2手术室护士对术后器械清洗不够器械护士的精力主要放在手术过程中,对术后器械预处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手术器械经常带有血迹、污渍,甚至有缝针混合到器械里,造成消毒供应室回收时出现二次污染及职业危害;夜班时有的器械护士为图省事,对术后器械的初步处理不够认真,第二天早上供应室护士去回收时,器械带血干结,造成清洗困难,耽误器械包装时间;特殊污染的手术器械用酸性氧化水处理后,未及时用水冲洗,造成器械生锈损坏,缩短了器械的使用寿命。
1.3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对手术器械专业性认识不足由于手术器械种类繁多,形象外观复杂,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未接触过手术器械,缺乏专业知识,同时,又与手术室护士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面对繁杂的手术器械包,短时间内难以熟练清点,处理起来又没有经验,将器械混在一起处理,有将器械放错包的现象,导致器械数量有误。
1.4器械未及时回收手术后的器械由于缺乏有效沟通,不能及时通知消毒供应中心回收,造成大量器械积压,导致术后器械不能及时进入清洗、消毒,影响接台手术的开展,尤其是腹腔镜手术。
1.5器械配备不足手术室的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后,器械的周转就没有在手术室处理周转的快,尤其是专科手术器械价格昂贵,数目配备不足,对于接台手术有时器械就跟不上,造成手术延误。
消毒供应室与手术室交流沟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摘要:医院消毒供应室和手术室是医疗机构中至关重要的两个部门,它们的合作与沟通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本文分析了消毒供应室与手术室在交流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以促进双方更好地合作,提高医疗质量。
一、引言医院消毒供应室和手术室是医疗机构中至关重要的两个部门。
消毒供应室负责提供无菌器械、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而手术室则负责进行各种手术操作。
双方的合作与沟通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消毒供应室与手术室之间的交流沟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策略加以解决。
二、存在的问题1. 专业知识缺乏:部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导致沟通效率低下。
2. 沟通渠道不畅通:部分医院消毒供应室与手术室之间的沟通渠道不畅通,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
3. 工作布局不合理:部分医院消毒供应室的位置偏僻,布局不合理,与手术室距离较远,不利于双方沟通与合作。
4. 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医院消毒供应室和手术室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工作流程不畅。
5. 人员配置不足:部分医院消毒供应室和手术室的人员配置不足,导致工作压力大,进一步影响沟通质量。
三、解决策略1. 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医院应加强对消毒供应室和手术室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双方的沟通效率。
2. 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医院应建立消毒供应室与手术室之间的畅通沟通渠道,确保信息传递及时。
3. 优化工作布局:医院应优化消毒供应室的工作布局,尽量将其与手术室靠近,便于双方沟通与合作。
4. 完善管理制度:医院应完善消毒供应室和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确保工作流程顺畅。
5. 合理配置人员:医院应合理配置消毒供应室和手术室的人员,减轻工作压力,提高沟通质量。
四、结论消毒供应室与手术室之间的交流沟通对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应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解决策略,促进双方更好地合作,提高医疗质量。
同时,双方工作人员也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供应室与手术室一体化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供应室与手术室一体化合作,最近几年已经成为医院扩大服务范围、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
然而,由于上下游沟通不畅、部门职责分配模糊、共同管理协调不到位等问题,供应室与手术室一体化合作存在诸多问题。
二、主要问题
(1)沟通不畅。
供应室与手术室的一体化合作必然需要进行紧密的沟通与协调,但是目前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够密切。
不仅临床、护理、后勤等部门之间沟通不到位,供应室与手术室之间更是缺乏紧密的沟通与协调。
(2)职责分配模糊。
供应室与手术室的一体化合作需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但是目前各部门的职责分配模糊,导致双方对彼此的职责不清楚,缺乏分工合作的协调。
(3)共同管理协调不到位。
临床、护理、后勤等部门之间的一体化合作需要有共同的管理与协调,但是目前各部门的一体化合作缺乏共同的管理与协调,造成各个部门之间管理混乱,办事效率低下。
三、对策分析
(1)加强上下游沟通。
供应室与手术室之间应当加强沟通,设立共同的沟通平台,明确信息发布的规范,以及双方沟通的效果监控,促使上下游之间更加紧密的沟通和协调。
(2)明确职责分配。
供应室与手术室之间应当明确职责分配,
明确双方应当承担的责任,防止因职责分配不清楚导致双方协调陷入瓶颈。
(3)提高一体化合作管理。
应当加强临床、护理、后勤等部门之间的一体化合作管理,统一领导,加强协调,建立联合领导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四、结论
供应室与手术室的一体化合作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沟通不畅、职责分配模糊、共同管理协调不到位等,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加强上下游沟通、明确职责分配、提高一体化合作管理等,以期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供应室与手术室一体化合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