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陕西省南郑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458.00 KB
- 文档页数:14
陕西高一高中生物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用高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2.就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而言,其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和多核苷酸链数分别是A.2、4和4B.2、8和4C.4、4和4D.2、4和83.下列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A.③一⑥一④一①一②一⑤B.⑥一③一②一④一①一⑤C.⑨一⑥一④一②一①一⑤D.③一⑥一②一④一①一⑤4.下列关于基因复制与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密码子可以编码多种氨基酸B.基因的内含子能翻译成多肽C.编码区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D.DNA分子经过复制后,子代DNA分子中(C+T)/(A+G)=15.已知某DNA分子共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G:T:C=l:2:3:4。
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共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A.600个B.900个C.1200个D.1800个6.某生物的一个核酸分子的碱基比为A:G:T:C=26:25:36:16,这种核酸是A.单链DNA B.单链RNA C.双链DNA D.双链RNA7.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
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A.胸腺嘧啶B.腺嘌呤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D.胞嘧啶8.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
其结果不可能是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C.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9.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有①真核细胞中,基因都存在于染色体上②原核生物的基因中,存在非编码序列③基因中的三个相邻碱基能代表一个遗传密码④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发生变化,就可能导致所控制的遗传性状的改变⑤有些遗传性状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⑤10.含有2000个碱基的DNA,每条链上的碱基排列方式有A.42000种B.41000种C.22000种D.21000种11.破译生物基因组DNA的遗传信息或进行基因操作,首先要提取细胞核DNA。
陕西高一高中生物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生物中,不进行减数分裂就可以繁殖后代的是A.大肠杆菌B.沙漠黄鼠C.小麦D.雨蛙2.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四分体的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之比为A.1:2B.1:4C.2:1D.4:1 3.下列4种细胞中,不是生殖细胞的是A.精子 B.卵细胞 C.受精卵 D.小孢子[4.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来自原肠胚的A.中胚层 B.外胚层 C.内胚层 D.原肠腔5.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4种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③6.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是7.下列杂交组合中,属于测交的是A.EeFfGg×EeFfGg B.EeFfGg×eeFfGgC.eeffGg×EeFfGg D.eeffgg×EeFfGg8.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分别是A.4和9B.4和27C.8和27D.32和81 9.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这是由于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B.育种技术操作简单C.单倍体植株生长迅速D.出苗率高10.果蝇的下列细胞中,一定存在Y染色体的细胞是A.初级精母细胞B.噬菌体C.初级卵母细胞D.卵细胞11.噬菌体浸染细菌过程中合成的DNA属于A.细菌的B.噬菌体的C.细菌或噬菌体的D.细菌和噬菌体的1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发生在下列哪些结构中①线粒体②高尔基体③叶绿体④核糖体⑤中心体⑥细胞核A.②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③④⑥D.①③⑤⑥13.小麦根尖细胞基因分布于A.染色体、核糖体B.染色体、线粒体C.染色体、叶绿体D.染色体、高尔基体14.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
绝密★启用前陕西省南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2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关于DNA 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大多数DNA 分子由两条核糖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为螺旋结构B .外侧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C .DNA 两条链上的碱基间以氢键相连,且A 与T 配对,C 与G 配对D .DNA 的两条链反向平行2、一对杂合黑豚鼠交配,产下了4只小豚鼠,这4只小豚鼠的表现型是A .全部黑色B .黑白各一半C .黑白之比为3∶1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3、人体肤色的深浅受A 、a 和B 、b 两对基因控制(A 、B 控制深色性状)。
基因A 和B 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
基因a 和b 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
且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的个数呈正相关(如:Aabb 和aaBb 的肤色一致),一个基因型为AaBb 的人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 的人结婚。
下列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试卷第2页,共11页A. 子女可产生四种表现型B. 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C. 与亲代AaBB 表现型相同的有1/4D. 与亲代AaBb 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3/84、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酶的单体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②酶都能被蛋白酶水解而失去其活性; ③酶都只能催化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④酶通过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⑤低温、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⑥酶的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显著; ⑦同一种酶可在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⑧冬季动物体内酶的活性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降低;A .①②③④B .⑤⑥⑦⑧C .①④⑥⑦D .②③⑦⑧5、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核心是A .获得性遗传B .用进废退学说C .自然选择学说D .中性学说6、下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 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平行班)试题1.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 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B. 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C. 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D. 人工授粉后,应套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以防止自花传粉,A项正确;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否则无法进行自交,B项正确;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而不是雌蕊,C项错误;人工授粉后,为了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应套袋,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杂交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经过了A. 实验→假设→验证→结论B. 实验→分析→假设→结论C. 假设→实验→结论→验证D. 分析→假说→实验→验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运用假说--演绎法,即科学实验发现问题→大胆猜测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反复实验揭示规律,前两个阶段属于假说阶段,后两个阶段属于演绎阶段。
考点:本题考查了孟德尔的遗传实验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假说--演绎法的理解,试题难度一般。
3.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 DD×ddB. dd×DdC. Dd×DdD. dd×dd【答案】C【解析】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茎有矮茎,说明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又根据图示可知杂交子代高茎:矮茎=3:1,符合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比例,亲本都应为杂合子,故答案为C。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4.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在F2中能够稳定遗传的双显性个体数占A. l/16B. 2/16C. 3/16D. 4/16【答案】A【解析】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在F2中有16种结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每种表现型中只有1份纯合子。
陕西高一高中生物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
上述现象表明()A.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不同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C.表现型是基因型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表现型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2.经下列过程,形成了新物种的是()A.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子B.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C.由抗倒伏易染锈病和易倒伏抗锈病小麦培育出抗倒伏抗锈病小麦D.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灰色)占95%变成了为s(黑色)占95%3.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A.每种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B.每种氨基酸只有一种转运RNA能转运它C.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内D.转运RNA能识别信使RNA上的密码子4.以下关于基因突变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①表现出亲代所没有的表现型叫突变②所有的突变都是显性的,有害的③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共同特点就是三者都能产生新的基因④突变能人为地诱发产生⑤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重要区别是基因突变在光镜下看不到变化⑥DNA分子结构改变都能引起基因突变⑦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⑧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⑨基因突变有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之分A.③④⑤⑦⑧⑨B.④⑤⑦⑧⑨C.④⑤⑥⑦⑧⑨D.②④⑤⑦⑧⑨5.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a)又患色盲(b)的男孩。
此男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AaX B Y、AaX B X b B.AaX B Y、aaX b X bC.AAX b Y、AAX B X b D.AaX B Y、aaX B X b6.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B.实验l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C.实验2的F1D.实验3的F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是AA或Aa17.现有一待测核酸样品,经检测后,对碱基个数统计和计算得到下列结果:(A+T)/(G+C)=1,(A+G)/(T+C)=1根据此结果,该样品()A.无法被确定是脱氧核糖核酸还是核糖核酸B.可被确定为双链DNAC.无法被确定是单链DNA还是双链DNAD.可被确定为单链DNA8.“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基因测序工作是指()A.DNA的碱基排列顺序B.RNA的碱基排列顺序C.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D.DNA的基因排列顺序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9.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和T2A.都具有糖类、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B.遗传信息传递的途径完全相同C.都需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D.都能对相应的宿主产生不利影响10.下图为马的生活史,有关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有丝分裂发生在Ⅰ→Ⅱ、Ⅳ→Ⅰ②基因重组发生在Ⅲ→Ⅳ之间③基因突变可发生在Ⅰ→Ⅱ、Ⅱ→Ⅲ、Ⅳ→Ⅰ④Ⅳ为新个体发育的起点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②③④11.科学家已能运用生物工程技术,让羊合成并分泌人的抗体。
陕西高一高中生物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育种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诱变育种可产生新基因,大幅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B.单倍体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可迅速获得纯合品系C.多倍体育种能得到营养物质含量高的品种D.杂交育种的育种周期长,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共同进化实例的是()A.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B.猎豹捕食斑马C.某种长有细长花矩的兰花和生有细长口器专门为它传粉的蛾D.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激增3.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减数分裂间期,果蝇Ⅱ号染色体上缺失了一个碱基对,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B.基因突变一定能够改变生物的表现型C.发生在生物体体细胞内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传给子代,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D.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一般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4.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叙述错误的是()A.基本原理是DNA具有双螺旋结构以及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方式相同B.最常用的载体是大肠杆菌的质粒C.工具酶主要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D.该技术人为地增加了生物变异的范围,实现种间遗传物质的交换5.已知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含42条染色体。
下列有关普通小麦染色体组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的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B.它的每个染色体组含7条染色体C.它的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21条染色体D.经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植株,体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为三倍体6.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B.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D.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7.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A.不变,不变;不变,增大B.不变,不变;增大,不变C.不变,增大;增大,不变D.增大,不变;不变,不变8.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的产品。
陕西高一高中生物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番茄的红果和圆果B .水稻的早熟和晚熟C .绵羊的长毛和细毛D .棉花的短绒和粗绒2.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经过了A .分析→假设→实验→验证B .实验→分析→假设→结论C .假设→实验→结论→验证D .实验→假设→验证→结论3.下列表述属于等位基因的是A .D 和TB .D 和dC .D 和D D .d 和d4.下列四位杂交组合中,理论上子代中能出现3:1性状分离比是A .AA×aaB .AA×AaC .Aa×aaD .AA×aa5.基因型为AaBb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水稻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分别是A .3种、9种B .3种、16种C .4种、8种D .4种、9种6.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得F 1F 1自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在F 2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A .4/16B .2/16C .3/16D .1/167.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是由于A .着丝点的分裂B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 .DNA 的复制D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8.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活的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S 型细菌的A .DNAB .RNAC .多糖荚膜D .蛋白质9.已知某mRNA 的碱基中,U 占20%,A 占10%,则它的模板DNA 链中胞嘧啶占A .25%B .35%C .55%D .70%10.下列有关表现型与基因型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同样的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 .在同样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11.在我国,21三体综合征患者超过100万人,该病属于A .单基因遗传病B .多基因遗传病C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 .传染病12.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完整性、独立性B.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二者都是单一存在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D.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13.一对夫妇所生的子女在性状上差异甚多,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环境影响D.染色体变异14.某百年梅树上发出了一条新枝,开出了明显有别于全树红色梅花的绿色梅花,据鉴定是由基因突变引起。
陕西高一高中生物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2.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一般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解旋酶④二氧化碳⑤唾液淀粉酶⑥甲状腺激素⑦乙酰胆碱⑧尿素⑨胰岛素A.②③④⑥B.①③⑤C.①③⑤⑦D.③⑤⑥⑧⑨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共同参与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属于细胞内液B.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属于细胞外液C.汗液、尿液、泪液属于细胞外液,消化液属于细胞内液,四者均属于体液D.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等,它们来源于体液,但已不再存在于细胞内和内环境中,故它们已不属于体液(既不是细胞内液,也不是细胞外液)5.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况时,血液中肾上腺激素的含量立即上升,进而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过程的调节为()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6.人在青春期,身体生理状况发生很大变化,与这些变化无关的激素为()A.胰岛素B.性激素C.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7.切除狗的甲状腺后,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和代谢活动将是()A.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代谢活动减弱B.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代谢活动加强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代谢活动减弱D.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代谢活动加强8.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CO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属于()2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D.内分泌调节9.人在发高烧时食欲减弱,还会感觉食之无味,其原因是()A.体温过高,导致肠胃不能及时排空B.体温过高,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C.体温过高,消化酶活性受影响D.体温过高,破坏了体温调节系统,从而影响了肠胃的吸收10.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括()A.线粒体基质中pH的相对稳定B.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C.组织液的温度相对稳定D.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11.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2016-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在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①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1:1③圆粒豌豆的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④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女儿是白化病患者()A. ②③④B. ③④C. ②③D. ③【答案】B【解析】相同性状表现的双亲交配后,产生出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相对性状,这种现象叫性状分离。
①高茎(AA)×矮茎(aa)→高茎(Aa),不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①错误;②高茎(Aa)×矮茎(aa)→高茎(Aa):矮茎(aa)=1:1,不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②错误;③圆粒(Rr)×圆粒(Rr)→圆粒(RR、Rr):皱粒(rr)=3:1,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③正确;④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女儿是白化病患者,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综上所述,本题选B。
2. 一对杂合黑色豚鼠交配,产下了4只小豚鼠,这4只小豚鼠的性状可能是()A. 全部黑色B. 黑白各一半C. 黑白之比为3∶1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答案】D【解析】一对杂合子的黑色豚鼠交配,产生的后代表现型有黑色和白色,理论比例为3:1.现产生4个子代个体,由于数目少,与理论比例的误差大,所以它们的表现型及比例有多种可能:可以全是黑色、可以3黑:1白、可以2黑:2白、可以1黑:3白、也可以全是白色.因此,A、B、C三种比例都有可能出现.【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名师点睛】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豚鼠的黑色毛皮对白色毛皮是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对杂合子的黑色豚鼠,其基因型为Aa,相互交配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AA:Aa:aa=1:2:1,表现型为黑色:白色=3:1.据此答题.3. 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与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有( )A. 2种B. 4种C. 6种D. 8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自由组合定律是一对分开,然后相乘,Yy和YY子代基因型有2种,Rr 和Rr子代有3种基因型,故有2*3=6种,故C正确。
陕西高一高中生物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2.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经过了A.实验→假设→验证→结论B.实验→分析→假设→结论C.假设→实验→结论→验证D.分析→假说→实验→验证3.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DD×dd B.dd×Dd C.Dd×Dd D.dd×dd4.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在F中能够稳定遗传的双显性个体数占2A.l/16B.2/16C.3/16D.4/165.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A.四分体出现B.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C.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D.同源染色体的分离7.下列有关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DNA分子数目相等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只有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目正好和细胞核中DNA分子数目相等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点数目都相同8.在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
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A. B. C. D.9.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X 染色体上的基因并非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伴性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Y染色体上有很少 X 染色体上基因的等位基因D.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现象10.甲组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普通细菌,乙组用普通噬菌体侵染15N、32P、35S标记的细菌。
1.在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①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1:1③圆粒豌豆的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④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女儿是白化病患者()A. ②③④B. ③④C. ②③D. ③【答案】B【解析】相同性状表现的双亲交配后,产生出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相对性状,这种现象叫性状分离。
①高茎(AA)×矮茎(aa)→高茎(Aa),不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①错误;②高茎(Aa)×矮茎(aa)→高茎(Aa):矮茎(aa)=1:1,不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②错误;③圆粒(Rr)×圆粒(Rr)→圆粒(RR、Rr):皱粒(rr)=3:1,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③正确;④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女儿是白化病患者,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综上所述,本题选B。
2.一对杂合黑豚鼠交配,产下了4只小豚鼠,这4只小豚鼠的表现型是A. 全部黑色B. 黑白各一半C. 黑白之比为3∶1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答案】D【解析】一对杂合子的黑色豚鼠交配,产生的后代表现型有黑色和白色,理论比例为3:1.现产生4个子代个体,由于数目少,与理论比例的误差大,所以它们的表现型及比例有多种可能:可以全是黑色、可以3黑:1白、可以2黑:2白、可以1黑:3白、也可以全是白色.因此,A、B、C三种比例都有可能出现.【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名师点睛】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豚鼠的黑色毛皮对白色毛皮是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对杂合子的黑色豚鼠,其基因型为Aa,相互交配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AA:Aa:aa=1:2:1,表现型为黑色:白色=3:1.据此答题.3.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与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有()A. 2种B. 4种C. 6种D. 8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自由组合定律是一对分开,然后相乘,Yy和YY子代基因型有2种,Rr和Rr子代有3种基因型,故有2*3=6种,故C正确。
其余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4.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要确定一株高茎豌豆甲的遗传因子组成,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A. 选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B. 选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为高茎,则甲为纯合子C. 让甲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D. 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若高茎与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确定一株植物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进行自花传粉,即自交,若后代出现隐性性状(矮茎),则原亲本是杂合子,反之,为纯合子。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的自交和测交,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要点的理解能力。
5.下面是某家庭遗传系谱图。
如果个体4与患有该遗传病的女性结婚,则生育正常男孩的概率是()A. 1/3B. 5/6C. 1/8D. 1/6【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亲代都不患病,子代有人患病,为隐性遗传病,假设为伴X隐性遗传病,3女儿患病,其父亲2一定患病,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患病基因为a,则亲代为Aa×Aa,4为AA(1/3)或Aa(2/3),与该遗传病的女性aa结婚,只有3为Aa (2/3),才可能生患病子代,概率为2/3×1/2=1/3,正常为2/3,则生育正常男孩的概率是2/3×1/2=1/3,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病分析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6.人体肤色的深浅受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A、B控制深色性状)。
基因A和B 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
基因a和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
且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的个数呈正相关(如:Aabb和aaBb的肤色一致),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结婚。
下列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子女可产生四种表现型B. 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C. 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1/4D. 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3/8【答案】C【解析】A、结合题意,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子女中显性基因的数量可以是4个、3个、2个或1个,所以子女可产生四种表现型,A正确;B、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肤色最深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B正确;C、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子女的基因型中应该有三个显性基因,即有AaBB和AABb,他们出现的比例分别是1/4和1/8, 所以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1/4+1/8=3/8,C错误;D、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子女的基因型中应该有两个显性基因,即基因型AaBb和aaBB符合,他们出现的比例分别是1/4和1/8,则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1/4+1/8=3/8,D 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关键是读懂题干信息,A、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即两者效果一样,所以肤色由显性基因的数量决定,如AABB有4个显性基因,肤色最深;AABb、AaBB都有3个显性基因,肤色次之;aabb没有显性基因,肤色最浅,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结婚,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其后代的基因型中显性基因的数量情况分别是4个、3个、2个、1个,就应该有4种表现型。
7.某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他的岳父表现正常,岳母是色盲,对他的子女表现型的预测,正确的是A. 儿子和女儿全部正常B. 儿子患病,女儿正常C. 儿子正常,女儿患病D. 儿子和女儿都可能出现患者【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红色色盲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该男子基因型是XbY,岳父一定会将XB传给其妻子,但岳母会将Xb传给妻子,妻子基因型是XBXb,他们结婚生育儿子和女儿都有可能患有该病,故D正确,其余错误。
8.豌豆非常适合做遗传材料,主要是因为豌豆( )A. 是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B. 花颜色鲜艳易招引昆虫前来授粉C. 相对性状多,易选择D. 性状具有显隐性之分【答案】A【解析】豌豆是严格的闭花传粉、自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故孟德尔选用豌豆做杂交实验材料。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
9.遗传咨询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遗传病的发生和发展。
下列不属于遗传咨询范畴的是A. 详细了解家庭病史B. 对胎儿进行基因诊断C. 推算后代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D. 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遗传咨询是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详细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分析遗传的传递方式,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
基因诊断可直接判断胎儿是否存在致病基因,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0.下列为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其中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据图分析可知:A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D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故选A。
11.如图是某同学建构的精子形成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模型,存在错误的是( )【答案】B【解析】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属于精子形成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A正确;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属于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初级卵母细胞的变化,B错误;着丝点分裂,不含同源染色体,细胞质均等分裂,可属于精子形成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的变化,C正确;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可属于精子形成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的变化,D正确。
12.下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细胞可能是丙细胞经过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B. 正在发生一对等位基因分离的是甲细胞C. 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生物体D. 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可知,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乙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其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丙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一条染色体上含两条染色单体,其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甲细胞细胞质分裂均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而丙细胞的细胞质分裂均等,属于初级精母细胞,所以甲细胞可能是丙细胞经过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A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开,所以一般情况下,正在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细胞丙,B错误;精巢中的细胞既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也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因此乙、丙两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体,C错误;甲细胞是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13.与有丝分裂相比较,正常情况下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是()①染色体复制②同源染色体配对③细胞数目增多④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⑤同源染色体分离⑥着丝点分裂A. ②④⑤B. ②③④C. ④⑤D. ②④【答案】A【解析】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都会发生染色体的复制,①错误;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②正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会导致细胞数目增多,③错误;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④正确;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⑤正确;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点分裂,⑥错误,故选A。
14.下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D与FG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 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C. EF所对应的时间段,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 BD对应的时间段,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的基因变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可知,CD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FG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项正确;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B项正确;BC段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逐渐增倍,表明发生了DNA复制,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EF段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数目,表明发生了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C项错误;BD对应的时间段,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时,若出现差错,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的基因变化,即基因突变,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