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图书馆多元阅读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少儿数字图书馆项目实施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29.51 KB
- 文档页数:3
新媒体时代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发布时间:2022-10-13T01:42:53.234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4月第7期作者:石美兰[导读] 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图书馆日常工作中需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石美兰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图书馆摘要: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图书馆日常工作中需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加强对阅读推广传承和创新的重视程度,以新媒体为主要的载体不断地扩大图书阅读推广的渠道,切实强化阅读理念的有序实施,完善阅读推广模式,使图书馆能够在新时期下获得平稳的发展,迎合新媒体生态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图书馆;阅读推广引言在新媒体时代下图书馆的储存载体和阅读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革,影响用户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体验,再加上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对用户的阅读行为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如果图书馆仍然采取传统的阅读推广方案,会影响图书馆今后的稳定进步,因此图书馆需要在传统发展模式背景下要加强对阅读推广传承和创新的有效改革,使整个阅读推广工作能够朝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而不断的发展,之后为用户提供针对性较强的阅读推广服务,提高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效果。
一、新媒体时代下图书馆阅读推广传承和创新的重点在新媒体背景下进行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中需要加强对新媒体内涵的深入性解读,持续的更新和转变已有的工作方案,从而使整体阅读推广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
新媒体是相对于广播电视传统媒体而言的,具备传播快速性和技术新颖性的特点,利用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阅读信息,属于新兴的媒介传播形式[1]。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读者受到了新媒体传播形式影响转变了以往的阅读形式,图书馆不仅仅是读者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读者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来完成当前信息需求,并且也可以自主性地搜索不同的信息,更加主动的来进行阅读。
在图书馆日常发展过程中,需要把握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方向,加强对阅读推广方式的有效创新,利用新媒体和数字媒体构建多元化的表现形式,配合着互联网技术构建多元化的传播模式,以此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新时代少儿图书馆服务工作探索——评《新时代图书馆少儿
服务创新研究》
吴斯曼
【期刊名称】《中国教育学刊》
【年(卷),期】2024()1
【摘要】阅读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之余的一种精神活动,也是传承人类精神文化、延续民族文明的重要途径。
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构成,少儿图书馆担负着启发少儿
认知世界、获取知识的重任。
然而我国在图书馆少儿读者服务方面的工作起步晚且发展较缓慢。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日益
增长,加之人们愈来愈重视少儿阅读,这就促使了图书馆少儿读者服务事业的发展。
【总页数】1页(PI0030)
【作者】吴斯曼
【作者单位】锦州市少儿图书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
【相关文献】
1.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的开展与创新——唐山市图书馆少儿工作经验谈
2.
公共图书馆少儿读者工作创新与延伸服务——以南京图书馆少儿书刊借阅室为例3.浅谈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服务创新——以兰州市少儿图书馆榆中分馆工作为
例4.少儿图书馆服务需求反馈机制创新研究——以武汉城市圈图书馆联盟少儿图
书馆为例5.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与管理工作新探——以重庆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管理工作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问题与建议在当今社会,阅读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和文化的传播中心,承担着推广儿童阅读的重要责任。
然而,在实际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和解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提高推广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一、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存在的问题1、活动形式单一目前,许多图书馆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往往局限于故事讲述、图书展览等传统方式。
这种单调的形式可能无法充分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对常见活动形式感到厌倦的孩子来说。
2、缺乏针对性部分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阅读能力和兴趣特点。
例如,对于低龄儿童和高龄儿童采用相同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导致活动无法满足各个年龄段儿童的需求。
3、宣传推广不足一些图书馆虽然举办了精彩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但由于宣传不到位,很多家长和孩子并不知晓。
这使得活动的参与度不高,影响了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力。
4、互动性不够在活动中,儿童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足够的互动环节。
例如,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只是讲述者单方面输出,儿童没有机会提问、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参与到故事的创作中。
5、图书资源更新不及时图书馆的儿童图书资源可能存在更新缓慢的问题,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儿童阅读需求的变化。
一些热门的、新出版的优质儿童读物未能及时纳入馆藏,降低了儿童对图书馆的期待和兴趣。
6、合作与联动不足图书馆在开展儿童阅读推广活动时,与学校、社区、家庭等方面的合作与联动不够紧密。
没有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导致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有限。
7、工作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部分负责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工作人员对儿童心理、儿童文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够深入,在活动策划和组织过程中,无法准确把握儿童的需求和兴趣点,影响了活动的质量。
二、针对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活动问题的建议1、丰富活动形式(1)引入多样化的活动,如角色扮演、手工制作与图书内容相结合、阅读比赛等。
图书馆关注未成年人服务的创新途径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图书馆作为文化、知识传播和学习场所的功能日益凸显。
与此图书馆也逐渐关注起了未成年人服务,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服务方案和途径。
本文将围绕图书馆关注未成年人服务的创新途径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服务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一、建立多元化的阅读空间图书馆作为传统的文化、知识传播和学习场所,其阅读空间一直是其服务重点之一。
为了更好地关注未成年人的阅读需求,图书馆需要建立多元化的阅读空间。
可以设置专门的儿童阅读区域,让儿童在安静、温馨的环境中享受阅读乐趣。
也可以在青少年区域设置一些更具时尚和时代感的装饰,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还可以在图书馆内设置一些读书角落,让未成年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进行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舒适度和体验感。
二、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为了能够更好地引导未成年人参与到阅读中来,图书馆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可以定期举办儿童故事会,由专业的讲故事人员为孩子们讲述各种传统和现代的优秀童话故事,让孩子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增加阅读知识,培养阅读兴趣。
也可以组织一些青少年读书讨论会或者文学分享会,让青少年们有机会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未成年人的阅读积极性,还能够促进他们对阅读的理解和认知。
三、数字化阅读资源的推广和利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普及,数字化阅读资源正在逐渐成为人们阅读的重要途径。
图书馆也可以借助数字化阅读资源,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元化的阅读选择和服务。
图书馆可以建立自己的数字图书馆平台,收录包括儿童文学、青少年文学、学科读物等在内的丰富阅读资源,让未成年人可以在家或者在学校方便地获取到这些资源。
还可以开发一些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数字化阅读应用程序,为他们提供更便捷、更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也可以建立一些数字化阅读的培训课程,让未成年人掌握使用数字化阅读资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字素养和阅读能力。
少儿图书馆“读写困难”服务新思考【摘要】少儿图书馆“读写困难”服务面临新的思考,需要更新与升级服务内容,加强合作与资源整合,深入定制化服务需求分析,实施推广与宣传策略,以及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
这些举措旨在提升服务水平,满足用户需求,促进阅读素养提升。
通过不断完善服务,少儿图书馆能够更好地辅助读写困难群体,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自信心,从而为他们打开更广阔的未来之门。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少儿图书馆面临着更多挑战和机遇,需要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以更好地回应社会需求,助力少儿阅读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少儿图书馆、读写困难、服务更新、资源整合、定制化服务、推广策略、互联网技术、服务提升、用户需求、阅读素养、合作、宣传策略1. 引言1.1 少儿图书馆“读写困难”服务新思考少儿图书馆一直是儿童阅读教育的重要场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读写困难群体的服务需求也日益凸显。
如何更好地为这部分儿童提供服务成为当前图书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这种背景下,少儿图书馆“读写困难”服务迎来了新的思考和挑战。
读写困难群体的服务需要特殊的关注和帮助,少儿图书馆要提供更加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这不仅需要更新和升级服务内容,更需要与相关机构和资源进行整合和合作,以满足读写困难群体的不同需求。
定制化服务需求分析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服务。
除了服务内容的更新与升级,推广与宣传策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将少儿图书馆“读写困难”服务的优势和特点传播出去,吸引更多的读写困难群体来图书馆阅读和学习。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将为服务提供更多可能,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
在这样一个新的思考下,少儿图书馆“读写困难”服务将更加贴近用户需求,提升服务水平,促进阅读素养的提升。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少儿图书馆将更好地履行其文化使命,为社会培养更多未来的阅读者和领导者。
2. 正文2.1 服务内容更新与升级在服务内容更新与升级方面,少儿图书馆需要不断跟上时代的步伐,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新世纪图书馆》2020年度目次专家访谈与图情结缘的那些年:叶继元教授访谈/左静远 ……………1:5专栏:2020年世界读书日脚落文化实地,胸怀远方星空——公共图书馆创新推动文旅融合的深思考/艾雨青 李雅 ………………………………………………5:5“读-思-行”一体化阅读推广模式探究——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为例/程大立 …………5:9以未成年人为本的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兼述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览区的科学排架方式/黄育雅 …5:14阅读,如何照亮未来?——以《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推广丛书》第一、二辑为中心/孙艳 张思瑶 ……………………………………………5:18图书馆捐赠工作与全民阅读推广实践研究——以江苏省泗阳县图书馆为例/张前永 ……………5:22专栏:第十一届南图阅读节诗歌的力量——《诗经》的言语传播/程章灿 ………………6:5唐宋诗词是最优雅的文字表达/莫砺锋 ……………………6:9不学诗,无以言——第十一届南图阅读节综述/南京图书馆研究部 …6:15专稿图书馆应急服务的十个工作领域/柯平 张翌 ………………7:5专栏:“超星杯”图书馆创新服务征文“疫情防控”视域下的全国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平台建设研究/杨明 ………………………………………………………10:5可实现量化评价的阅读推广平台研究/周云峰 田丽丽……10:12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知识服务团队建设研究/陶丽 张群 陈翔燕 ……………………………………10:17数据库清单网页研究及启示——以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图书馆为例/周广西 …………………………………………………10:23理论探索基于机器学习的图书馆用户流失影响因素研讨/刘桂琴 许新华 …………………………………………1:9基于智能终端和纸媒的9岁儿童阅读能力比较研究/姜洪伟 唐鑫 黄庆云等 …………………………………1:14社交网络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伦理取向研究/戴琦 袁曦临 ……………………………………………1:19农家书屋政策执行的解释工具与策略选择——基于M.麦克拉夫林的政策执行互动模型/张龙 …2:5“双一流”背景下的信息素养教育革新研究/杨文建 张娟 …2:10图书馆联盟自组织理论及发展研究/李晓飞 ………………2:17社会逻辑价值取向的图书馆学话语体系的建构/陈业奎 …3:5图书馆学:话语体系与理论创新/姜乖俊 ……………………3:11智慧图书馆的大数据伦理失范问题及伦理规范的发展战略/王维秋 刘春丽 刘丽萍等 ………………………………3:19农家书屋在扶贫攻坚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发挥/文立杰 纪东东 王娇 ……………………………………3:24基于学科内容特征的图情档一体化程度测度研究/王光志 武华维 王超 ……………………………………4:5高校图书馆馆员学科背景与职业成长关系探析——基于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的案例分析/唐惠燕 …4:12阅读推广与“图书馆学五定律”之关联研究/刘时容 周兰桂 …4:17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统筹—分流”建设模式研究——基于南京江宁区佘村的田野调查/张雨晴 刘利 袁曦临 ……………………………………5:27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服务及实现机制研究/汤玲玲 ……………………………………………………5:33科研协同中数据安全共享的博弈分析及仿真研究/刘晓婷 佟泽华 薛晓娜等 ………………………………5:40社会诚信建设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实践及发展趋势研究/程诗谣 ……………………………………………………6:18移动互联网时代算法推荐语境下移动阅读素养研究/王阳 沈军军 江震 ………………………………………6:24“双一流”建设需求下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及服务探索/许伍霞 刘敏 ……………………………………………6:30图书馆知识管理对知识分享与知识创造的影响研究/李复达 黄华乾 …………………………………………7:11基于信息生态链的电子书产业链信息协同价值创造研究/肖钠 ………………………………………………………7:19图书馆与联盟链结合:概念、需求与展望/李金阳 …………8:5面向高校机构知识库的灰色文献建设机制研究/吴海媛 刘莉 ……………………………………………8:11学术文献传播的中心化趋势及其挑战研究/周维彬 李 丰 丁一琦等 …………………………………8:16平台互动性对用户在线知识付费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刘晓莉 张雷 ……………………………………………8:22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馆藏政策的研究与实践/陈晋 王雪静 李子昕 ……………………………………9:5图书馆应急性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法律问题研究——以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为背景/欧阳爱辉 李东梅 ………………………………………9:10个体与组织特征对图书馆员情感承诺的影响分析/郑满生 王晴 ……………………………………………9:15公共图书馆提升公众获得感策略研究/杨文建 ……………11:5读者个人信息侵权保护的完善——兼论《公共图书馆法》相关规定的修改/孙道锐 …………………………………………………11:10“十四五”规划下的公共图书馆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思考/陈亦伟 …………………………………………………11:17图书馆馆藏作品数字化的法律性质与立法完善/郑敬蓉 陈波 …………………………………………11:22高校智库质量建设:导向·主体·突破点/张庆晓 蒲蕊 …11:27高校元素养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常青 李慧 ………………12:5公共文化服务语境中的图书馆阅读推广——从黄俊《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与实践》谈起/付勃达 …………………………………………………12:12国内外科学数据隐私保护政策比较研究/魏来 李思航……12:17业务研究基于ECT理论的知识付费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林彦汝 余丰民 侯素芳 …………………………………1:25智慧图书馆微服务研究/李慧 周玲元 ………………………1:30专利视角下中国C9与美国IVY联盟科技创新能力的对比研究/严哲 ………………………………………………………1:38基于LibQUAL+®的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质量评估研究——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为例/江小燕 ………………2:24中外数据馆员培训实践调研与比较研究/张璐 盛兴军 ……2:31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创新发展途径研究/曾茹 ………2:36数据素养的渐进式嵌入服务模式研究/胡洋 谢友宁 高培培 ……………………………………3:30基于多元主体合作供给模式的图书馆建设策略研究——以通州湾科创城图书馆为例/羌志明 ……………3:36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张鹏 周恩毅 刘启雷 ……………………………………3:40后现代认识论转向下的高职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建构与实践探究/许正兴 ……………………………………………………3:45高校图书馆建筑空间布局及其功能定位研究——基于东南大学图书馆与先锋书店的比较/申艺苑 袁曦临 …………………………………………4:23研究数据及其出版中的知识产权初探/吴莹莹 王英 ………4:28数字环境下馆社知识服务融合风险表现及防范研究/叶 翠 …4:35基于创新能力导向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现路径研究/金洁琴 ……………………………………………………4:40博弈论视角下高校智库联盟资源共建共享研究/贾旭楠……5:48基于引证关系的“作者群体—关键字—引文”多重网络构建/刘爱琴 吴瑞瑞 …………………………………………5:54基于改进K-Means 算法的图书馆读者阅读需求实证研究/孙卫忠 张楠 李亚函等 …………………………………5:59“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基于2017—2019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获奖案例分析/王立杰 谢正侠 ……………………………………5:65公共图书馆视障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构建研究/严卫军 ……5:72图书情报机构创客知识需求及服务策略研究/储节旺 陈芬 ……………………………………………6:38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多元化阅读需求服务研究与展望/吴兆文 ……………………………………………………6:46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分级服务个案研究——基于南京图书馆少儿馆的田野调查/汤祎萍 朱志伟 袁曦临 …………………………………7:25国家图书馆出版物交存管理现状问题及特征分析研究/王桂杰 …7:31协同创新视阈下图书馆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戴文静 韩祎楠 …………………………………………7:36数字出版环境下图书馆电子书服务模式转型与创新研究/包宏平 ……………………………………………………7:43基层公共图书馆融合建设模式研究——以绍兴图书馆与嘉兴图书馆为例/孙文娉 陈雅……8:29馆藏绝版作品数字化的版权利益平衡机制探讨/赵源 ……8:36城市街区自助书吧用户使用意愿研究——基于重庆城区的调查/金莹 刘艳灵 ………………8:43图书馆学龄儿童阅读素养提升实践研究/刘鑫 王政 ………8:51高校图书馆学习对象库构建研究——以LOR4PLE为例/王立峰 杜玉波 …………………8:56基于Kano 模型公共图书馆视障读者需求调查与分析/刘珂誌 杨萍 谢娟等 ……………………………………9:22融媒体环境下用户持续阅读意愿影响因素研究/韩飞飞 葛章志 …………………………………………9:28“互联网+”背景下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基于合肥城市阅读空间的社会化管理实践/陆和建 姜丰伟 王蕾蕾 …………………………………9:34国内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研究——元人种志方法的应用/杨雨琪 …………………10:27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发展阻力及制约因素识别及分析——基于Nvivo 的扎根理论分析/王宁 ………………10:34数字素养全球框架视角下图书馆职业素养循证实践研究/王阳 沈军军 江震 ……………………………………10:42基于文化引领的我国公共图书馆导读服务研究/董乐 …10:48在线教学视域下高校图书馆文献服务保障体系研究/秦中云 王彤 …………………………………………11:34农村少年阅读动机调查及对阅读推广的启示——以广州市精准扶贫定点帮扶村为例/伍碧 鲁旭 张亚莉 ……………………………………11:40基于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地方古籍资源整理与利用——以常州市金坛区图书馆为例/符骏 ………………11:45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的优化建构思考/朱华赠 ……………11:49基于Python 语言的WOS 引文检索软件设计与实现/虞晨琳 ……11:53高校科研人员科研数据开放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张海 刘蕾 ………………………………………………11:57新冠疫情下省级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能力评价研究/闻心玥 ……………………………………………………12:24人才培养驱动下专业经典阅读推广的实践与探索——以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每日阅读专业经典一小 时”为例/陈诺 傅文奇 ……………………………………12:29面向视听体验的“5G+学习情境”研究/杨忠 ………………12:34图书馆开发文创产品助力阅读推广策略/陶功美 …………12:42基于知识图谱应用的图书馆知识检索服务构建思考/陈戈 ……12:46技术方法需求驱动下高校图书馆智慧信息服务平台设计研究/钟欢 马秀峰 ……………………………………………1:43 TARGET模型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刘进军 ……………………………………………………1:49新一代图书馆开放服务平台FOLIO 应用实践研究/叶仁杰 吴元业 …………………………………………2:41基于卢因行为模型的社交网络学术信息交流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苏州地区高校科研人员为例/胡安琪 吉顺权 过言之 …………………………………2:48网络创新社区成员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杨磊 王子润 侯贵生 ……………………………………2:55基于K-means 聚类挖掘智能机器人领域技术创新人才/赵宁 赵翀 翟凤勇等 ……………………………………3:49图书馆员参与创客空间转型服务激励机制研究/储结兵……3:57基于信息生态链的学术电子书产业链信息协同模式研究/肖钠 ……3:64融合发展与创新驱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转型升级建设探索/嵇婷 耿健 ………………………………………………3:70发现系统用户检索式行为研究——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为例/王俊 杨丽萍 韦晓莹 ……4:45区块链与用户生成内容的版权问题治理研究/甘竞圆 ……4:51用户画像视角下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建模与分析/尹婷婷 曾宪玉 …………………………………………4:57基于TPB和TAM模型的微信知识分享行为研究/郑志来 张秋婷 …………………………………………4:62基于RPV框架的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调查研究/武茹 孟静 ………………………………………………6:51“双一流”高校专利合作网络中结构洞的测度方法/石磊 赵宁 ………………………………………………6:58区块链技术在机构知识库数据共享中的应用研究/孙清玉 梁美宏 胡晓辉 …………………………………7:49基于OPAC 搜索的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源需求预测/漆月 ……7:53“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高校图书馆移动短视频服务机制构建/官凤婷 ……………………………………………………7:58智慧服务背景下图书馆用户数字资源使用行为分析研究/刘慧 陆康 夏莹 …………………………………………8:62高校图书馆微信推送服务互动效果评价研究/马帅 王昌 毛鹏乐 ………………………………………8:68疫情防控时期的高校图书馆远程技术支持实践与思考/翟羽佳 ……………………………………………………8:74基于BERT模型的图书表示学习与多标签分类研究/蒋彦廷 胡韧奋 …………………………………………9:38 SchemaBibEx 模型及与BIBFRAME 的联合研究/欧阳宁 赵莉 朱华 ………………………………………9:45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中文电子图书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顾洁 王德胜 周文学 ……………………………………9:50区块链技术下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研究/程罗德 …………10:53图书馆引进研究型数据资源中的互馈机制构建分析/韩新月 冷熠 ……………………………………………10:58新冠肺炎疫情下公共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与区域协作/张婕 孙雨 ………………………………………………10:63线性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实体的RDF描述及其实现/刘美杏 徐芳 ……………………………………………12:49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探索与实践——以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创客空间为例/周雅琦 牛宇 贺彦平 ……………………………………12:56图书馆融合政府开放数据服务模式探索/赵宁 黄铁娜 曹洋 ………………………………………12:62事业发展民国时期李文裿的目录编制成就论略/刘劲松 李美 ………1:53徐森玉与国立中央图书馆/徐家恺 陈希亮 …………………1:59民国图书馆学学人研究回顾与展望/黄雪婷 ………………2:60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效率定量分析及策略研究/何盼盼 陈雅 梁颖 ………………………………………3:76两岸地区学位论文数字化实践现状与对比分析/吴萍萍 陈铭 ……………………………………………4:69台湾地区市立图书馆发展概况及制度特征/张鹏 任树怀 王艺静 ……………………………………6:65民国时期于震寰的图书馆学思想论略/刘劲松 李美 ………7:65民国时期图书馆馆长群体的任职分析/王一心 ……………7:71钱亚新与湖南大学图书馆——纪念钱亚新先生逝世30周年/王启云 ……………8:80江苏省高校图书馆计算机应用发展历程——迈向下一代的智慧图书馆联盟阶段(2015年—至今)/罗钧 陆兴华 徐晖 ………………………………………9:57近代北京巡回图书业务发展述略(1918—1946)/杨俊涛……9:67(下转封三)封三文献引证视角下近现代目录学研究流变过程/沈宸 袁曦临 …10:68晚清文教改革中的本土图书馆萌芽——以张之洞在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进程中思想演变为例/张晓新 …………………………………………………11:65钱亚新学术思想研究述评——纪念钱亚新逝世30周年/蒋倩 纪景超 …………12:66海外图林美国公共图书馆的青少年教育服务——以美国奥斯汀市公共图书馆体系为例/崔艳丽……1:67澳大利亚数字包容指数对我国公共图书馆促进少数民族数字包容的启示/朱明 周倩 廖熙铸 …………………………………1:72国外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谭若诗……2:66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燧石图书馆空间再造实例研究与启示/赵梅 …2:71国外一流大学图书馆机构改革的经验与启示/张利青 徐军华 …………………………………………2:76国外高校图书馆信息空间服务政策研究/刘薇 ……………2:81中美图书馆开展“VR+ 文化”服务的进展研究/王茜 张宁……3:82日本JPCOAR 元模型特点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孙海燕 解登峰 孟祥莲 …………………………………3:88英国大学图书馆开放获取出版服务研究/王利君 …………4:74谢菲尔德大学图书馆专业服务建设探究及启示/黄惠平……4:80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图书馆知识图谱服务研究与启示/党洪莉 谭海兵 …………………………………………5:76国外农村图书馆发展与服务研究综述/黄体杨 严书芹 ……6:70英国资源合作储存项目研究及启示——基于UKRR 项目最终报告分析/方向明 胡惠芳……7:80加拿大高校图书馆地理信息服务实践——以多伦多大学地图与数字馆为例/赵梅 …………9:73《欧洲数字人文现状报告》的分析及启示/朱芳辉 …………9:80 YALSA青少年服务指南分析及启示/雷雪 ………………10:85英国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调研分析/王友转 ………11:71国内外图书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陆妍 ………11:77基于价值共创的图书馆空间再造用户参与设计研究——基于马里兰大学McKeldin图书馆用户参与式设计案例/查海平 袁曦临 ………………………………………12:73 2019年美国图书馆情报学教育协会年度会议论文综述/张玉洁 …12:79古今书话明代文言小说《西京杂记》 《续巳编》为伪书考/元伟 ……1:78明清疫病医籍序跋中的疾病救治与健康信息素养图景分析/李文林 杨丽丽 李正钧 ……………………………… 10:74刘中柱诗集五馆藏本稽考/李花蕾 ………………………10:80综述评介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学术科研竞争力可视化分析/周沫 赵乃瑄 金洁琴 ……………………………………1:81新时代江苏图书馆情报事业的新发展——江苏省图书馆学会2018—2019学术年会论文述评/刘佳静 ……………………………………………………1:86国内图书馆用户画像研究综述/王东亮 罗雨舟 杨友清等 ………………………………2:87我国知识管理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石玉玲 陈万明 ……4:85 1999—2019年国内图书馆绩效评价的研究图景/冯青 ……4:92《科学数据管理办法》语词分析/温亮明 李洋 张丽丽等 ……5:81区域文化共享视域下我国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自建数据库现状定量分析研究/谢紫悦 陈雅 ……………………………………5:90我国图书情报界科学数据服务研究综合评述与展望/邓灵斌 …6:91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联合OA 出版服务探析——基于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调研/周阳 黄磊 彭飞 …………………………………………7:87人工智能在我国图情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启示/凡庆涛 杜赟 谢海涛等 …………………………………9:86合肥地区高校阅读推广馆员队伍素养能力调查及分析/储节旺 王玉瑶 ………………………………………10:90《国际图联趋势报告 2019 年新进展》解析与启示/唐红……11:82管理学国际权威学术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研究——以Altmetrics 评价体系为例/房宏君 穆红莉 刘莹 …11:87我国政府农业农村数据开放现状评估及对策分析——以8个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为例/刘瑾 ………12:86后疫情时代图书馆读者工作的常态服务与创新探索——“2020书香江苏行动”论坛综述/王忠良 陈哲彦 …12:93信息动态海峡两岸第六届玄览论坛述略/徐忆农 ……………………2:93江苏省图书馆学会2019年大事记/江苏省图书馆学会秘书处 ………………………………2:95“首届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质量评价”学术研讨会综述/陈文娟 …3:94本刊常务副主编刘忠斌参加 2020 年全国两会/本刊编辑部 ……6:69 2020 年苏陕扶贫协作公共图书馆第一期培训项目综述/江苏省图书馆学会秘书处 ………………………………9:94气韵天成:中华文学艺术典籍鉴赏与解读——海峡两岸第七届玄览论坛综述/南京图书馆研究部 ……………………………………11:94国学研究胡伸《尚书解义》研究/朱玉霞 ………………………………6:79哈佛燕京图书馆藏焦循批校本《文选》 初探/南江涛 ……6:85古今书话地方志对诗歌的记载与讹误——兼辨《全宋诗》补遗工作中的相关失误/杨玉锋……8:87《论孟集注附考》作者考辨——兼论刘宝楠稿本流散情况/韩超 …………………8:92年度目次《新世纪图书馆》2019年度目次/本刊编辑部 ………………1:922021年第1期·年度目次·(上接第96页)。
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的对策与措施【摘要】图书馆在推动全民阅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增加全民阅读的参与度,图书馆可以通过建设数字化图书馆、举办阅读推广活动、扩大服务范围、提升藏书数量和品质以及加强社区图书馆建设等方式来吸引更多读者。
图书馆的服务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纸质书籍,也包括数字资源和多样化的服务形式。
全社会应共同努力,支持和推动图书馆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全民阅读的普及化。
图书馆作为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力量,不仅能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还可以为读者提供学习和文化交流的平台,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知识和智慧。
【关键词】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动、对策、措施、数字化、阅读推广活动、服务范围、藏书数量、品质、社区图书馆、重要性、力量、共同努力、发展。
1. 引言1.1 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阅读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素养和生活方式。
而图书馆作为书籍资源的仓库和知识传播的场所,在推动全民阅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书馆不仅是借阅书籍的地方,更是一个传播知识、促进学习、提升素质的重要平台。
图书馆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各种各样的图书资源,还可以通过举办阅读活动、提供借阅服务等方式,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增强全民的阅读意识。
图书馆的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图书馆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阅读服务,促进人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图书馆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惯,推动全民阅读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图书馆可以为社会提供各类信息资源,帮助人们获取知识,提升自我修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图书馆作为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力量,必须不断地创新服务模式,丰富阅读资源,提升服务质量,以更好地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推动全民阅读事业的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是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举措之一。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阅读体验。
61摘 要 论文在概述全媒体时代信息特征的基础上,明确了多元阅读的意涵和图书馆功能的新定位,并以江苏少儿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为例证,探讨了图书馆多元阅读的发展趋势和对策措施。
关键词 全媒体 多元阅读 数字图书馆 少儿服务分类号 G258.7DOI 10.16810/ki.1672-514X.2019.02.011许建业Xu Jianye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Library Multi-reading in the Omnimedia Era: Tak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Jiangsu Children ’s Digital Library Project as an Example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in the omnimedia era,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meaning of multi-reading and the new orientation of library functions.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of Jiangsu children ’s digital library as an example, it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ibraries ’ multi-reading.Keywords Omnimedia. Multi-reading. Digital library. Children ’s service.1 全媒体时代的信息特征1.1 全媒体概念与特点全媒体(Omnimedia)概念源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1]。
随着媒体形式的不断演进出新,媒体内容、渠道、功能层面的深度融合,全媒体的概念应运而生,其内涵与外延也逐步明晰。
“全媒体”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多媒体),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业务融合),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三网融合),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三屏合一),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5W)。
概言之,全媒体是信息、通信和网络技术条件下各种媒介实现深度融合的结果,是媒介形态变革中展现出的最新传播形态,通过提供多方式多层次的传播以满足受众的细分需求,使之获取更加及时、更多角度、更多视听满足的媒体体验。
全媒体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它是当下各类信息流手段最大化的集成者;第二,在整合各类新型媒体功用之时,兼顾传统媒体的表现形式;第三,体现各媒体之间在覆盖面、技术手段、媒介载体、受众传播面上的全方位融合;第四,根据需求及其经济性以综合运用其媒体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即超越跨媒体,以更加经济的视角选择媒体间的综合运用,达到投入最小、传播最优、效果最大的目标。
1.2 全媒体应用与发展态势全媒体概念的产生,源自于20世纪90年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与通讯技术的长足发展,最初对其的认识多囿于技术方面。
大陆地区在全媒体应用始于2008年的新闻传播领域,随后延展至出版、广告、电视、网络、移动多媒体、远程教育等各行业。
可以说,全媒体时代在潜移默化中已然来临。
从发展进程看,全媒体信息呈现出动静结合、深浅互补、全时在线、即时传输、实时终端、交互联动的时代特点,全媒体的架构流程中体现着渠道变革、内容变革、信息整合、运营整合的趋向[2]。
从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态势看,互联网作用越来越充分地体现出来,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将更多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并全媒体时代图书馆多元阅读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少儿数字图书馆项目实施为例·专栏:第五届玄览论坛·多元阅读·2019年第2期62伴随着数字视频新媒体广阔的发展空间,媒介融合不断深入形成新的业务生长点。
随着全媒体进程的加速,在融合的基础上,各种媒介形态、终端及其生产将更加专业和细化。
因此,需要我们在聚众化平台上做好分众化的服务,以信息产业链构造传播服务链,为机构提供管理整合服务,为用户提供生活集成服务。
2 多元阅读与图书馆功能的新定位2.1 多元阅读的意涵与发展多元阅读,即指综合多种阅读形式与方法的系统阅读和整体阅读[3]。
随着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载体多元化,不仅促进了学习形式的多样化,也必然带来阅读方式的多元化。
多元阅读背景下的阅读呈现出数字化、多样化、个性化等特征。
据《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4]报告显示:在阅读的功能性认知上,国民阅读的主要目的倾向于通过满足兴趣爱好和休闲娱乐以获得情感和精神上的愉悦;在阅读内容上,流行阅读、功利性阅读超过了经典阅读;时尚与轻松阅读,网络、手机、电视等视听阅读比率明显提升。
从文本阅读到图像阅读,从纸质阅读到数字阅读,从经典阅读到时尚阅读,从深阅读到浅阅读,从精阅读到微阅读,从普通阅读到分级阅读,多元阅读正在成为当下全媒体时代的社会现实,需要我们直面与正视。
2.2 图书馆功能的新定位图书馆作为社会记忆(通常表现为书面记录信息)的外存与选择传递机制,发挥着保存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开展社会教育、提升文化素质的重要职能。
2015年12月31日由教育部修订颁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5]、 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6]、 2018年5月28日由教育部修订颁行的《中小学图书馆(室) 规程》[7]等法律法规,对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等功能作用与主要任务作出了最新规定。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将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作为重要任务。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应充分发挥其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
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载体、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应组织学生阅读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而作为公共图书馆除了加强自身在社会的阅读推广外,还应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开展联合服务,支持其他类型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促进资源共享。
鉴于此,加强图书馆领域对多元阅读的研究与服务,推进各类图书馆在引领全民阅读中的作用发挥,应是全媒体时代图书馆人的职责担当。
3 江苏少儿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相关分析3.1 江苏少儿数字图书馆项目实施概况江苏少儿数字图书馆[8]是江苏省公共数字文化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自2014年8月立项建设至2016年4月23日建成正式上线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得到了业界的充分肯定。
项目由江苏省文化厅指导、南京图书馆牵头实施,以“省馆牵头、各馆参与、共建共享、服务全省”为指导思想,以少儿数字资源、少儿工作交流、资讯信息发布为主要建设内容,以公共图书馆为主阵地,利用网络、数字资源实体产品、手机移动应用(APP、微信)等新兴社交媒体手段,引入O2O方式,建立了服务于全省少儿读者的集数字阅读、互动体验与活动开展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增进了全省少儿图书馆员、少儿家长、学校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产生了较强的示范效应和较大的推广价值。
该项目荣获了江苏省公共图书馆最新一届优秀服务成果特等奖、2018年全国图书馆服务创新奖等荣誉,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省级少儿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项目。
3.2 少儿多元阅读活动的相关内容分析江苏少儿数字图书馆项目,坚持“服务平台标准化、资源建设标准化、参建资金标准化、资源访问开放化”原则。
全省图书馆可通过平台上所有的数字资源,结合各地实际,文化特色,开展线下活动,围绕少儿读者特点,设置门户网站、触摸屏、移动APP和微信平台[9]。
现有的15种少儿数字资源分属绘本、视频、期刊、连环画、电子书、动漫等类型,兼顾了各年龄段少儿的心理特点、行为感知、社会交流途径及阅读兴趣方式,体现出资源选取上的多元性、趣味性和有益性。
在项目实施活动中涉及网上活动、现场活动及系列主题活动,其中众创共享则以少儿读者原创作品上传平台实现分享互鉴。
全省100多个各级公共图书馆均进行定位,将线上用户吸引至实体图书馆,把数字图书馆的线上资源延伸为线下服务,同时让线下活动拓展线上服务内容,实现图书馆服务的立体交互。
以南京图书馆为例,春节期间的“书海拾贝”系列活动、暑期期间的“E路畅游、悦读暑假”系列活动、家庭亲子阅读、少儿阶梯阅读推广、少儿报刊阅读季等活动,在结合本馆少年儿童读者(0~15岁) 生理特征和许建业:全媒体时代图书馆多元阅读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少儿数字图书馆项目实施为例Xu Jianye: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Library Multi-reading in the Omnimedia Era: Tak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Jiangsu Children’sDigital Library Project as an Example63阅读需求的基础上实行全覆盖服务的过程中,切实提升了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的效能,增加了广大少年儿童的文化获得感。
4 图书馆多元阅读的发展趋势与对策思考4.1 图书馆多元阅读的发展趋势图书馆作为全媒体技术广泛运用的文化传承阵地与社会教育场所,肩负着阅读推广的时代责任。
全媒体技术以其融合的新型传播方式,为图书馆多元阅读的发展营造了充分的施展空间,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全媒体技术的应用拓展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积累与开发的渠道,无形之中改变着图书馆读者原有的阅读方式与习惯;第二,泛在化的信息环境下,全媒体资源与全时空服务将成为图书馆引领多元阅读活动开展的基础条件;第三,自媒体、微阅读、交互性将成为图书馆多元阅读的基本特点;第四,针对多元阅读的现实需求,图书馆从业务流程、空间布局到管理机制均需作出适应性的调整与变革。
4.2 图书馆多元阅读的对策思考全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媒体融合、信息集成与服务细分,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与生活品质。
随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入,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将随之得到提升,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10]和《公共图书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下,围绕新时代全民阅读的新要求,结合现实工作和业务实践,系统思考图书馆多元阅读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举措,具体包括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