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堂巩固训练及作业设计(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8.17 KB
- 文档页数:12
第六单元提升练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máo dùn()jī fěng()fàng sì()háng xíng()wéi gān()xià hu()hǎi ōu()chuán cāng()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轻蔑.(mèi)夸耀.(yào)顶端环游B. 瞄.准(miáo)撕.开(sī)海鸥依次C. 赞誉.(yù)咧.嘴(liě)帽子钩住三、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4分)A.冀复.得兔重复.B.守.株待兔守.卫C.吾盾之坚.坚.固D.依然如故.缘故.四、把成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12分)胸有()()得意()()()()不得()惊()战目()口()转()为()1.这次比赛,多亏他及时出现救场,我们才能,摘得桂冠。
2.王明那不着边际的回答令老师。
3.因为考前我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这次我地走进了考场。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9分)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马上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3.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1)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写出了。
(2)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式,写一写时间过得缓慢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精彩回放。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教案(附参考答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民间故事”,包含了《长城与秦始皇》、《将相和》、《对韵歌》三篇文章。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民间故事的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民间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中深层含义方面可能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民间故事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中深层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故事的丰富多彩,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2.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中深层含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分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及相关资料的PPT,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呈现和讲解。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民间故事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民间故事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对民间故事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通过PPT呈现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结构,分析文章层次。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课文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分享对民间故事的理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观点,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民间故事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以及如何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分享。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民间故事的特点和价值。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5课《自相矛盾》课后作业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将下列读音的汉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1.写文章时不应被眼前的事物所(),而应让自己的想象驰骋于广阔的天地之间。
xiàn 2.大千世界里,充满着各种诱人的()。
3.岳涵的作文在《少年报》上发表了,真让人()。
4.梦想的实现不是等来的,也不是天上掉()掉下来的。
二、看拼音,写字词。
古人云:“wú()日三省wú shēn()。
”这项靠别人的帮助才获得的rónɡ yù(),应不应该要?我心中很máo d ùn()。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 立:A.竖着,竖起来;B.做出,定出;C.存在,生存;D.站。
他的话让我坐立.不安。
()爸爸把梯子立.起来。
()陈洁立.志长大后当一名宇航员。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 夫:A.丈夫,跟“妻”、“妇”相对;B.成年男子的通称;C.读作f ú,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我的姐夫.是一位医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四、猜一猜,写出加点字词的含义,再写出句子的大致意思。
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人弗.()能应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中加点的是___________。
A. 昼夜不断的祠堂 B. 禾枝黄了又黄C. 月明星稀,烟波涨起D. 远山如黛2.“我们绿色讲坛真美!”中“真美”的修饰语是___________。
A. 这样美 B.优美 C. 虽美 D. 这样3.“再战龙岗山下”中“下”的读音是___________。
A. xia B. hua C. lu D. tian4.针对不同的阶段,富含哺养各方面之道德的“乐”的活动有___________(多选)。
A. “学前教育是要有助考验” B. “学习!” C. “革命夺权与让权” D. “劳动创造美”二、填空题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苍茫云海间”是描写___________的景色。
2.诗句“芳草绿时,飿酒被新烧平”表达了___________的情感。
3.手抄在萧山发现,其朝廷为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谈谈《鹧鸪天·鹧鸪令·长行空饮总缺桮》所表现的主题及情感。
2.试分析《望岳》中的意境。
四、综合题请根据下面的图片,写一篇一百字左右的小品文。
[图片描述]:一对小鸟在枝头觅食,周围落叶似乎在风中轻轻飘动,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它们身上,显得格外温暖。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 禾枝黄了又黄2. A. 这样美3. A. xia4.B、D二、填空题1.岳阳城里西北寄送之情,萦绕四周的云海,给人一种奇美的感觉。
2.诗人在芳草初绿,被拜会的下油锅,表达了深挚的情感。
3.手抄在萧山发现,其朝廷为微这种材料的功用。
三、简答题1.《鹧鸪天·鹧鸪令·长行空饮总缺桮》表现出文人雅集时的欢乐氛围,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 《望岳》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岳阳楼和岳阳城景色的深情眷恋,同时也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综合题在这个清晨,一对小鸟在枝头觅食,周围金黄的落叶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洒在它们身上的阳光透过树叶,犹如一道温暖的光芒,营造出一幅安静而温馨的画面。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训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读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改正过来。
(3分)策.划(zè)()放肆.(sì)()龇牙咧嘴(cī)()撕.开(sī)()吓唬.(fǔ)()摩拳擦.掌(chā)()二、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8分)1.帆船正在海面上háng xíng(),几只hǎi ōu()时而落在wéigān()上,时而掠过chuán cāng()飞向海面。
2.他说话前后máo dùn(),做事太在乎shūyíng()了,所以组织上这次没有tuījiàn()他去做那件事。
3.狙击手举起枪miáo zhǔn()靶心,结果百发百中。
三、写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
(4分)1.吾盾之坚. ______________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______________3.誉.之曰 ______________4.楚人有鬻.盾与矛者______________四、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10分)①跃跃()()②出()划()③()()成竹④兴致()()⑤心()胆()⑥()()声色1.因为准备充分,小华在比赛中显得___________。
(选词填空)2.我能写出词语①的近义词___________。
3.我能写出词语④类似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下列表示年龄的词语,填入恰当的括号中。
(4分)古稀及笄而立不惑1.在传统礼俗中,女子在十五岁就到了()之年。
2.爷爷七十岁了,虽然到了()之年,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
3.人到四十,()之年,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
4.妈妈今年三十了,正是()之年。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2分)1.田忌赢得了比赛。
田忌一点儿都不骄傲。
(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跳水》知识点与课后习题汇总及同步综合练习检测一、作者简介: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中期依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二、生字组词艘:一艘艘次客艘龙艘文艘航:航海航行航空航天宇航航线肆:放肆肆意肆行酒肆肆无忌惮帽:帽子草帽礼帽纱帽笔帽螺丝帽桅:桅杆船桅桅灯桅樯撕:撕扯撕咬撕毁撕票撕心裂肺逗:逗笑逗趣挑逗逗引逗留真逗唬:吓唬唬人诈唬钩:钩取钩子鱼钩挂钩钩心斗角扭:扭头扭打扭曲扭转别扭扭动咧:咧嘴咧开胡咧龇牙咧嘴舱:货舱客舱底舱船舱机舱前舱鸥:海鸥沙鸥银鸥白鸥沙鸥翔集瞄:瞄准瞄向三、多音字钻:zuān钻孔zuàn 电钻模:mó模仿mú模样四、近义词:放肆——拘谨故意——无意灵巧——笨拙勇敢——怯懦凤平浪静——波涛汹涌五、理解词语:【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吓唬】使害怕;恐吓。
【眼巴巴】形容急切地看着不如意的事情发生而无可奈何。
【龇牙咧嘴】形容凶狠的样子。
【心惊胆战】形容非常害怕。
【哭笑不得】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失足】走路时不小心跌倒,比喻人堕落或犯错误。
【不然】表示如果不是上文所说的情况,就发生或可能发生下文所说的情况。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形容平静无事。
六、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写水手拿猴子取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和故事的起因。
第二部分(2~4):写猴子戏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遇到了生命危险。
第三部分(5~6):写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来。
(或一下段落划分与段意归纳)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帆船上一只猴子十分放肆。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猴子戏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讲孩子走上最高横木,遇到生命危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课后作业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体会《跳水》一文中船长这个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1.在那个危急的时刻,船长面临的困境是什么?()A.所有的人都不知所措,船长也不知所措。
B.突然看到孩子身处绝境,一点准备也没有,没有物质准备,也没有心理准备。
2.船长是怎样做的?()A.船长用枪逼迫孩子跳进大海。
B.船长命令水手爬上桅杆去救孩子。
3.船长为什么这样做?(多选)()A.孩子没有勇气自己跳下海,用枪可以逼着孩子在慌乱中跳进大海。
B.让孩子从桅杆爬下来,孩子一紧张随时都有可能摔在硬邦邦的甲板上。
C.水手们优秀而勇敢,有能力救起孩子。
二、文言文中有许多单音节词,现在变成了双音节词,把下面加点的单音节词改成双音节词。
吾矛之利.()冀复.得兔()采山花,觅.树果()面.若中秋之月()少年强则国强.()诲.人不倦()三、历史上有不少像“田忌赛马”那样以弱胜强的故事,请你举出一个事例,并说说其以弱胜强的原因。
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读下面两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几万年.........。
成千上万只....,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几十万年....,几百万年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1)为什么说几百万年一转眼就过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一个句子,学会把长时间写短。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精选15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篇1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探究“加一加”的识字方法,多音多义字的不同用法,培养识字能力,激发识字兴趣。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训练答题技巧一、历史故事故事根据发生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三种:1.一种是指刚刚发生的故事,比如新闻故事;2.一种是指未来发生的故事,比如科幻故事;3.还有一种是指过去发生的故事,比如成语故事。
狭义的历史故事就是指第三种,而广义的历史故事除了包括第三种,还包括第一种。
那是因为,已经发生的故事和刚刚发生的故事(主要是新闻故事),在某种意义上,无法进行严格地区分。
二、了解历史故事的意义:了解一个国家就要先了解它的历史,历史故事是让我们最容易了解中国历史、外国历史、世界历史、清朝历史等不同地域,不同朝代历史最快捷方法。
举例:1、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
_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中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2、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
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
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3、图穷匕见: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
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
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
秦王大惊,猛地挣脱。
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4、大义灭亲:春秋时,卫国石蜡之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共谋杀君篡位。
石厚为了安定国内人心去求计于自己的父亲。
石蜡因之而设计借陈桓公的帮助,乘他们到陈国之机,逮捕了州吁和石厚。
卫国派人到濮杀死了州吁,石蜡派家臣到陈杀死了石厚。
《左传》因此称赞道:"君子日:'石蜡,纯臣也。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堂巩固训练及作业设计15 自相矛盾第一课时一、给加的字注音。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二、把下列词语和相应的意思用线连起来。
楚人卖。
鬻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誉楚国人。
陷锋利。
利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以回答。
弗用。
应不。
【答案】一、yùdùn máo wúxiàn fú二、楚人:楚国人。
鬻:卖。
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利:锋利。
以:用。
弗:不。
应:回答。
16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xiōng yǒu chéng zhúmóquán cāzhǎng yuèyuèyùshì( ) ( ) ( )xìng zhìbóbóyáo yáo lǐng xiān búdòng shēng sè( ) ( ) ( ) 二、查字典填空。
1.用音序查字法查“忌”,应先查(),再查音节(),它是个()结构的字。
2.用数笔画查字法查“丧”气,应查()画,读音(),组词()。
3.“羸”的读音是(),“赢”的读音是(),它们可以分别组词为()、()。
三、把下面的词语和对应的意思用线连一连。
赏识对人的推荐、荐举的意思。
信任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等的价值而给予重视或赞扬。
对阵相信并加以任用。
好奇指两军摆开作战阵势,现也比喻摆开比赛阵势。
引荐流露或显示出好奇的(尤指对他人之事) ;对还不了解的新鲜事物有兴趣的。
四、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孙膑,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
()2.这篇课文主要是批评齐威王没有谋略,结果导致失败。
()3.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遇到问题要善于思考,找出最佳办法。
()【答案】一、胸有成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兴致勃勃遥遥领先不动声色二、1.J jì上下 2.八sàng 沮丧 3. léi yíng 更羸输赢三、赏识: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等的价值而给予重视或赞扬。
信任:相信并加以任用。
对阵:指两军摆开作战阵势,现也比喻摆开比赛阵势。
好奇:流露或显示出好奇的(尤指对他人之事) ;对还不了解的新鲜事物有兴趣的。
引荐:对人的推荐、荐举的意思。
四、1.(√)2.(×)3.(√)第二课时一、请你分别用一个四字词来形容一下孙膑、田忌和齐威王。
1.孙膑是一个的人。
2.田忌是一个的人。
3.齐威王是一个的人。
二、你想对孙膑、田忌和齐威王分别说些什么话?1.孙膑我想对你说:2.田忌我想对你:3.齐威王我想对你说:三、读一读,完成练习。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
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
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
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
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
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
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给第二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遥遥领先:(2)不动声色:3.田忌和齐威王比赛时采取的方法是:,比赛结果,田忌。
这是因为: 。
4. 从这个历史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答案】一、1.足智多谋,明察秋毫,善于思考;2.善于交友,相信朋友;3.知人善任。
二、1.你善于细致观察、认真思考才取得了这次比赛的胜利。
2. 凡事做之前都要先考虑清楚,要动脑思考,我们要想孙膑学习。
3. 正因为你能知人善任,所以才能成为一国之君。
三、1.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
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
田忌微微一笑。
2.(1)远远地走在最前面。
(2)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
形容非常镇静。
3.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然后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再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赢了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取长补短、转败为胜了4.遇到挫折时别气馁,换一种思考方式,采取正确的策略,你就可以把自己的劣势转为优势。
第二课时一、说说下列“之”“其”是什么意思。
(1)誉之曰之:(2)又誉其矛曰其:(3)吾盾之坚之:(4)其人弗能应也其:(5)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之:二、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这则寓言名叫《》,选自《》作者是时期家。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2)物莫能陷.也(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4)其人弗.能应也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誉之曰。
译文:(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译文:4.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盲目夸大,否则会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
(2)不要自己夸要自己。
(3)同伙间不要相互争吵或冲突。
(4)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不要发生矛盾。
【答案】一、(1)代指他的盾。
(2)代指他(卖盾又卖矛的人)。
(3)的。
(4)卖盾又卖矛的人(5)的。
二、1.自相矛盾韩非子•难一战国思想韩非子2.(1)……的人。
(2)穿透。
(3)用。
(4)不。
3.(1)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
(2)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4. (1)17 跳水第一课时一、正确选择读音。
(用横线标出正确的读音)桅杆(wéi wěi) 一艘(shōu sōu) 放肆(shìsì)吓唬(hǔhu ) 龇牙(zīcī) 模仿(mómú)二、读一读,看拼音,写字词。
狂风sī()扯着巨大的海面,海面上波涛汹涌,巨浪此起彼伏犹如万马奔腾,巨大的海啸声音又如万马sī()鸣。
一sōu()巨大的军舰在缓缓前进,他们在sōu()救陷入危险的渔船。
三、填空。
1.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在括号里。
一()帽子一()帆船一()早饭一()爪子一()横木一()绳子一()猴子一()步枪2.因为因而(1)()猴子显然知道水手们拿它取乐,所以它就更加放肆起来。
(2)猴子的放肆和水手的哄笑激怒了孩子,()引得孩子爬上了桅杆去追猴子。
只要……就……即使……也……(3)()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很难回转身来。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叙述了在一艘外国轮船上发生的故事:一只把船长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
在万分危急的时刻,急中生智,命令儿子,水手及时下水抢救,终于使转危为安。
【答案】一、桅杆(wéi wěi) 一艘(shōu sōu) 放肆(shìsì) 吓唬(hǔhu ) 龇牙(zīcī) 模仿(mómú)二、撕嘶艘搜三、1.顶艘顿只根条只支2.(1)因为(2)因而(3)即使……也……四、1.猴子孩子船长跳水孩子第二课时一、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的大海()的猴子()的桅杆()的孩子()的水手()的船长二、填写关联词语。
1.猴子()不理,()撕得更凶了。
2.()孩子不会失足,拿到帽子,()难以回转身走回来。
3.猴子()知道大家拿它取乐,()更加放肆起来。
4.孩子()一失足,他()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
三、修改病句。
1.这一天校园里风平浪静,同学们都在树荫下看书。
2.一只大猴子果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3.游乐场里,小明不但不听妈妈的话,所以把小朋友打哭了。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
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
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
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
即使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
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1.在原文上标出孩子追赶猴子时的动词,并从中挑选三个写一句话。
2.给选段中描写水手们的相关的语句在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选择正确的答案。
(1)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a.引出对孩子处境的危险的描写。
b.引出对船长果断行为的描写。
c.引出下文对孩子害怕心情的描写。
(2)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
()a. 水手的大叫惊动了船舱里的船长。
b. 水手的大叫使孩子意识到自己出境的危险。
c.水手的大叫把猴子吓跑了。
【答案】一、风平浪静的大海,放肆的猴子,高高的桅杆,哭笑不得的孩子,勇敢的水手,沉着的船长二、1.不但......还2.即使......也3.显然......因而4.只要......就三、1.这一天校园里非常安静,同学们都在树荫下看书。
2.一只大猴子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3.游乐场里,小明不但不听妈妈的话,还把小朋友打哭了。
4.桅杆顶端只有孤零零的一根横木,即使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5.我心惊胆战地走在摇摇晃晃的索桥上。
四、1. 追赶喊放开张开走取望示例:妈妈一边追赶走出家门的小明,一边大喊:“天气不好,你带雨伞了吗?”小明停住脚步,望了一眼黑沉沉的天空,转身回家去了雨伞,急匆匆地向学校走去。
2.(1)a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