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广东高考理综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85.83 KB
- 文档页数:9
2016广州理科综合测试(一)物理试卷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物理学史上是哪位科学家、由于哪项贡献而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A .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 B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 .伽利略,测出了重力加速度的值 D .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15.不计重力的两个带电粒子M 和N 沿同一方向经小孔S 垂直进入匀强磁场,在磁场中的径迹如图。
分别用v M 与v N , t M 与t N ,M Mm q 与NN m q 表示它们的速率、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荷质比,则A .如果M M m q =NNm q ,则v M > v N B .如果M M m q =NNm q ,则t M < t N C .如果v M = v N ,则M Mm q >NN m q D .如果t M = t N ,则M Mm q >NN m q 16.如图a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与副线圈相连的两个灯泡完全相 同、电表都为理想电表。
原线圈接上如图b 所示的正弦交流电,电路正常工作。
闭合开关后,A .电压表示数增大B .电流表示数增大C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D .经过灯泡的电流频率为25 Hz17.如图,窗子上、下沿间的高度H=1.6m ,墙的厚度d=0.4m ,某人在离墙壁距离L=1.4m 、距窗子上沿h=0.2m 处的P 点,将可视为质点的小物件以v 的速度水平抛出,小物件直接穿过窗口并落在水平地面上,取g=10m/s 2。
则v 的取值范围是A .7>v m/sB .32.v <m/sC .7m/s m/s 3<<vD .3m/s m/s 32<<v .ab18.电梯经过启动、匀速运行和制动三个过程,从低楼层到达高楼层,启动和制动可看作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016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理科综合2016。
3.17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B.组成生物膜的脂质中脂肪最丰富C.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D.细胞器膜是细菌进行代谢的结构基础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合成都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B.酶可提供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C.ATP合成酶都存在于线粒体中D.比较过氧化氨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可证明酶具有高效性3.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所选双亲必须是纯合子B.诱变所得植株若不出现预期性状就应丢弃C.多倍体育种时可用秋水仙索处理幼苗D.单倍体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4.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A.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B.效应T细可诱导靶细胞凋亡C.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会发生过敏反应D.再次接触同种抗原,记忆细胞分化成浆细胞释放淋巴因子5.用32P或35S标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保温一定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测量放射性。
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目的是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B—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低C.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D.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6.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湿地蓄洪防旱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在群落水平上研究湿地,需要确定其范围和边界C.弃耕水稻田中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顺-2 -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B.甲醛、氯乙烯和乙二醇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C.ABS树脂、光导纤维及碳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D.酸性条件下,C2H5C0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2H5CO18OH和C2H5OH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78 g Na2O2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N A.B.0.1mol9038Sr原子中含中子数为3.8N AC.氢氧燃料电池负极消耗2. 24 L气体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
【大高考】(五年高考真题)2016届高考物理专题七静电场(全国通用)考点一库仑定律电场强度1.(2015·江苏单科,2,3分)(难度★★)静电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我国早在西汉末年已有对静电现象的记载,《春秋纬·考异邮》中有“玳瑁吸衣若”之说,但下列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A.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吸起纸屑B.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附近,两者相互吸引C.小线圈接近通电线圈过程中,小线圈中产生电流D.从干燥的地毯上走过,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解析通电线圈周围存在着磁场,当小线圈接近通电线圈过程中,穿过小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小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属于电磁感应现象,不是静电现象,故选项C正确.答案 C2.(2015·安徽理综,20,6分)(难度★★)已知均匀带电的无穷大平面在真空中激发电场的场强大小为σ2ε0,其中σ为平面上单位面积所带的电荷量,ε0为常量.如图所示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正对面积为S,其间为真空,带电量为Q.不计边缘效应时,极板可看作无穷大导体板,则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和两极板间相互的静电引力大小分别为( )A.Qε0S和Q2ε0SB.Q2ε0S和Q2ε0SC.Q2ε0S和Q22ε0SD.Qε0S和Q22ε0S解析由题意知,正极板所带电荷激发的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σ2ε0=QS2ε0=Q 2ε0S ,同理负极板所带电荷激发的电场的场强E 2=Q 2ε0S ,两板间的场 强E =E 1+E 2=Q ε0S ,两极板间的静电引力大小F =QE 1=Q 22ε0S,故D 正确.答案 D3.(2015·浙江理综,16,6分)(难度★★)如图所示为静电力演示仪,两金属极板 分别固定于绝缘支架上,且正对平行放置.工作时两板分别接高压直流电源 的正负极,表面镀铝的乒乓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两金属板中间,则( )A .乒乓球的左侧感应出负电荷B .乒乓球受到扰动后,会被吸在左极板上C .乒乓球共受到电场力、重力和库仑力三个力的作用D .用绝缘棒将乒乓球拨到与右极板接触,放开后乒乓球会在两极板间来回碰撞解析 根据静电感应近异远同的特性可知乒乓球左侧感应出正电荷,A 错误; 乒乓球不可能吸在左极板上,B 错误;库仑力就是电场力,C 错误;乒乓球 与右极板接触后带正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向负极运动,碰到负极板正电荷与 负极板上的负电荷中和后带负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又向正极板运动,这样会 在两极板间来回碰撞,D 正确.答案 D4.(2015·山东理综,18,6分)(难度★★★)直角坐标系xOy 中,M 、N 两点位于x 轴上,G 、H 两点坐标如图.M 、N 两点各固定一负点电荷,一电荷量为Q 的 正点电荷置于O 点时,G 点处的电场强度恰好为零.静电力常量用k 表示.若 将该正点电荷移到G 点,则H 点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3kQ4a2,沿y 轴正向B.3kQ4a2,沿y 轴负向C.5kQ4a2,沿y 轴正向 D.5kQ4a2,沿y 轴负向解析 因正电荷Q 在O 点时,G 点的场强为零,则可知两负电荷在G 点形成的电场的合场强与正电荷Q 在G 点产生的场强等大反向大小为E 合=k Q a2;若 将正电荷移到G 点,则正电荷在H 点的场强为E 1=k Q (2a )2=kQ4a 2,因两负电 荷在G 点的场强与在H 点的场强等大反向,则H 点的合场强为E =E 合-E 1 =3kQ4a2,方向沿y 轴负向,故选B.答案 B5. (2015·广东理综,21,6分)(难度★★★)(多选)如图所示的水平匀强电场中,将 两个带电小球M 和N 分别沿图示路径移动到同一水平线上的不同位置,释放 后,M 、N 保持静止,不计重力,则( )A .M 的带电量比N 的大B .M 带负电荷,N 带正电荷C .静止时M 受到的合力比N 的大D .移动过程中匀强电场对M 做负功解析 带电球M 、N 在不计重力条件下平衡,说明M 、N 两球所受电场力的合力为零,即M 、N 所在点合场强为零,所以M 球在N 球处所产生的场强方 向向左,大小为E ,故M 球带负电;同理,N 球在M 球处产生的场强方向向 右,大小为E ,故N 球带正电,且两球所带电荷量相等.所以B 、D 正确.答案 BD6.(2014·广东理综,20,6分)(难度★★)(多选)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 固定着一个带电量为+Q 的小球P ,带电量分别为-q 和+2q 的小球M 和N ,由绝缘细杆相连,静止在桌面上,P 与M 相距L ,P 、M 和N 视为点电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与N 的距离大于LB .P 、M 和N 在同一直线上C .在P 产生的电场中,M 、N 处的电势相同D .M 、N 及细杆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解析 对小球M 、N 和杆组成的整体,由题意可知k Qq L 2=kQ ·2q(L +x )2,得x <L ,则A错;若P 、M 和N 不在同一直线上则不能平衡,所以B 正确;在+ Q 的电场中φM >φN ,则C 错误;M 、N 及细杆静止于光滑绝缘桌面上,所以 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D 正确.答案 BD7.(2014·浙江理综,19,6分)(难度★★★)(多选)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 光滑绝缘斜面,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一根轻质绝缘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斜 面顶端,另一端系有一个带电小球A ,细线与斜面平行.小球A 的质量为m 、 电量为q .小球A 的右侧固定放置带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B ,两球心的高度相 同、间距为d .静电力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两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小 球A 静止在斜面上,则( )A .小球A 与B 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kq 2d2B .当q d =mg sin θk 时,细线上的拉力为0 C .当q d =mg tan θk 时,细线上的拉力为0 D .当q d=mg k tan θ时,斜面对小球A 的支持力为0解析 根据库仑定律得A 、B 间的库仑力F 库=k q 2d2,则A 项正确;当细线上的拉力为0时满足k q 2d 2=mg tan θ,得到qd=mg tan θk,则B 错,C 正确; 斜面对小球A 的支持力始终不为零,则D 错误.答案 AC8.(2014·重庆理综,3,6分)(难度★★)如图所示为某示波管内的聚焦电场,实线 和虚线分别表示电场线和等势线.两电子分别从a 、b 两点运动到c 点,设电场力对两电子做的功分别为W a 和W b ,a 、b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 a 和 E b ,则( )A .W a =W b ,E a >E bB .W a ≠W b ,E a >E bC .W a =W b ,E a <E bD .W a ≠W b ,E a <E b解析 由图知a 、b 在同一等势面上,故U ac =U bc ,又由W =qU 知,W a =W b . 又由于在同一电场中,电场线密集处场强大,故E a >E b ,A 正确.答案 A9.(2013·海南单科,1,3分)(难度★★)如图,电荷量为q 1和q 2的两个点电荷分别位于P 点和Q 点.已知在P 、Q 连线上某点R 处的电场强度为零,且PR =2RQ .则( )A .q 1=2q 2B .q 1=4q 2C .q 1=-2q 2D .q 1=-4q 2解析 由R 处场强为零可知两点电荷在该处所产生的场强必是等大反向,即 两点电荷必带有同种电荷,由E =k Q r 2有k q 1PR 2=k q 2QR 2,可得q 1=4q 2,B 正确.答案 B10.(2013·安徽理综,20)(难度★★★)如图所示,xOy 平面是无穷大导体的表面, 该导体充满z <0的空间,z >0的空间为真空.将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置于z 轴上z =h 处,则在xOy 平面上会产生感应电荷.空间任意一点处的电场皆是 由点电荷q 和导体表面上的感应电荷共同激发的.已知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则在z 轴上z =h2处的场强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 )A .k 4qh2B .k 4q 9h2C .k 32q9h 2D .k 40q 9h2解析 由无穷大导体充满z <0的空间可知,xOy 平面的电势为零,而一对等 量异号的电荷在其连线的中垂线上电势也为零,因而可以用两个等量异号电荷组成的静电场等效替代原电场.根据电场叠加原理,在z 轴上z =h2处的场强大小E =kq(h 2)2+kq (3h2)2=40kq9h2,D 项正确.答案 D11.(2011·新课标全国卷,20,6分)(难度★★)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 下沿曲线abc 从a 运动到c ,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 点电场强度E 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 点的切线)( )解析 质点在b 点的速度v b 方向沿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根据轨迹由a 至 c 的弯曲情况可知,质点受力方向应指向图中虚线的右下方.质点由a 至c 的速率是递减的,所以质点受力方向与速度v b 的方向夹角α应大于90°,大 致方向如图所示.因为质点带负电荷,所以场强E 的方向应与力F 的方向相反,D 正确.答案 D12.(2014·福建理综,20,15分)(难度★★★)如图,真空中xOy 平面直角坐标 系上的ABC 三点构成等边三角形,边长L =2.0 m .若将电荷量均为q =+ 2.0×10-6C 的两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 、B 点,已知静电力常量k =9.0× 109N ·m 2/C 2,求:(1)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 (2)C 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解析 (1)根据库仑定律,A 、B 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 =k q 2L2①代入数据得F=9.0×10-3 N②(2)A、B点电荷在C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均为E1=k qL2③A、B两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在C点的合场强大小为E=2E1cos 30°④由③④式并代入数据得E=7.8×103 N/C⑤场强E的方向沿y轴正向答案(1)9.0×10-3 N (2)7.8×103 N/C 方向:沿y轴正方向考点二电场能的性质1. (2015·新课标全国Ⅰ,15,6分)(难度★★)如图,直线a、b和c、d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φN、φP、φQ.一电子由M点分别运动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QB.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NC.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D.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解析电子带负电荷,电子由M点分别运动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有W MN=W MP<0,而W MN=qU MN,W MP=qU MP,q<0,所以有U MN=U MP>0,即φM>φN=φP,匀强电场中等势线为平行的直线,所以NP和MQ分别是两条等势线,有φM=φQ,故A 错误,B正确;电子由M点到Q点过程中,W MQ=q(φM-φQ)=0,电子由P点到Q点过程中,W PQ=q(φP -φQ)>0,故C、D错误.答案 B2. (2015·江苏单科,8,4分)(难度★★)(多选)两个相同的负电荷和一个正电荷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c是两负电荷连线的中点,d点在正电荷的正上方,c、d到正电荷的距离相等,则( )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B.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C.c点的电场强度比d点的大D.c点的电势比d点的低解析由题图知,a点处的电场线比b点处的电场线密集,c点处电场线比d 点处电场线密集,所以A、C正确;过a点画等势线,与b点所在电场线的交点与b点位置比较知b点的电势高于a点的电势,故B错误;同理分析可得d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故D 正确.答案ACD3. (2015·海南单科,7,5分)(难度★★★)(多选)如图,两电荷量分别为Q(Q>0) 和-Q的点电荷对称地放置在x轴上原点O的两侧,a点位于x轴上O点与点电荷Q之间,b 点位于y轴O点上方.取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电势为零,电场强度也为零B.正的试探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零,所受电场力方向向右C.将正的试探电荷从O点移到a点,必须克服电场力做功D.将同一正的试探电荷先后从O、b两点移到a点,后者电势能的变化较大解析因为等量异种电荷在其连线的中垂线上的电场方向为平行于x轴指向负电荷,所以电场方向与中垂线方向垂直,故中垂线为等势线,因为中垂线延伸到无穷远处,所以中垂线的电势为零,故b点的电势为零,但是电场强度不为零,A错误;等量异种电荷连线上,电场方向由正电荷指向负电荷,方向平行于x轴向右,在中点O处电势为零,O点左侧电势为正,右侧电势为负,又知道正电荷在正电势处电势能为正,故B正确;O点的电势低于a 点的电势,电场力做负功,所以必须克服电场力做功,C正确;O点和b点的电势相等,所以先后从O、b点移到a点,电场力做功相等,电势能变化相同,D错误.答案BC4.(2015·四川理综,6,6分)(难度★★★)(多选)如图所示,半圆槽光滑、绝缘、固定,圆心是O,最低点是P,直径MN水平.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带正电小球(视为点电荷),b固定在M点,a从N点静止释放,沿半圆槽运动经过P点到达某点Q(图中未画出)时速度为零.则小球a( )A.从N到Q的过程中,重力与库仑力的合力先增大后减小B.从N到P的过程中,速率先增大后减小C.从N到Q的过程中,电势能一直增加D.从P到Q的过程中,动能减少量小于电势能增加量解析a从N点静止释放,过P点后到Q点速度为零,整个运动过程只有重力和库仑力做功,库仑力方向与a速度方向夹角一直大于90°,所以库仑力整个过程做负功.小球a从N到Q的过程中,库仑力增大,库仑力与重力的夹角减小,所以它们的合力一直增大,故A错误;带电小球a受力如图所示,在靠近N点的位置,合力与速度夹角小于90°,在D点合力与速度夹角大于90°,所以小球a从N到P的过程中,速率应先增大后减小,故B正确;从N到Q的过程中,库仑力一直做负功,所以电势能一直增加,故C正确;根据能量守恒可知,P到Q的过程中,动能的减少量等于重力势能和电势能的增加量之和,故D错误.答案BC5.(2014·新课标全国Ⅱ,19,6分)(难度★★)(多选)关于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方向处处与等电势面垂直B.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为零C.随着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电势也逐渐降低D.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解析电场中场强为零的位置是绝对的,而电势为零的位置是人为选取的;再者场强的大小表征着电势随空间的变化率,而与电势的大小无关,故B错误;由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电势的升降取决于场强的方向而与场强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答案AD6.(2014·新课标全国Ⅰ,21,6分)(难度★★★)(多选)如图,在正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M、N、P、F四点,M、N、P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F为MN的中点,∠M=30°.M、N、P、F四点处的电势分别用φM、φN、φP、φF表示.已知φM=φN,φP=φF,点电荷Q在M、N、P三点所在平面内,则( )A.点电荷P一定在MP的连线上B.连接PF的线段一定在同一等势面上C.将正试探电荷从P点搬运到N点,电场力做负功D.φP大于φM解析由φM=φN,可知点电荷Q一定在MN连线的中垂线上,过F作MN 的垂线交MP与O点,设MF=FN=l,则由几何关系MO=lcos 30°=233l,FO =l tan 30°=33l,OP=MP-MO=MN cos 30°-233l=33l,即FO=OP=33l,ON=OM=233l,故点电荷一定在MP的连线上的O点,选项A 正确(另解:根据题意φM=φN,φP=φF,可知点电荷Q一定在MN的中垂线与PF连线的中垂线的交点处,作PF连线的中垂线交MP于点O,连结O、F两点,由几何知识知OF为MN的中垂线,故点电荷Q一定在MP的连线上的O点, A正确);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的等势面是以点电荷为球心的同心球面,直线不可能在球面上,故B选项错误;由图可知OF<OM,故φF =φP>φM=φN,将正试探电荷从高电势搬运到低电势,电场力做正功,选项C错、D对.答案AD7.(2014·北京理综,15,6分)(难度★★)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2两点的场强相等B.1、3两点的场强相等C.1、2两点的电势相等D.2、3两点的电势相等解析同一电场中,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所以1点场强大于2、3点场强,A、B错误;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故C错误,D正确.答案 D8.(2014·江苏单科,4,3分)(难度★★)如图所示,一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x轴垂直于环面且过圆心O.下列关于x轴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低B.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高C.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升高D.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增大,电势降低解析由微元法和对称的思想分析可知,均匀带电圆环内部O点的场强为零,电势为标量,且正电荷周围的电势为正,在x轴上O点离带电体最近,故O 点电势最高,选项A错B对;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电势降低,选项C、D错误.答案 B9.(2014·安徽理综,17,6分)(难度★★★)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 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取该直线为x 轴,起始点O 为坐标原点,其电势能E p 与位移x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图象中合理的是( )解析 在粒子运动中的某一小段位移Δx 内电场力做功qE Δx .由功能关系知 ΔE p =-qE ·Δx ,即ΔE pΔx=-qE ,E p x 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场力,故由图线可知E 逐渐减小,A 错误;因粒子仅受电场力作用,由qE =ma 可知a 也 逐渐减小,D 正确;再由动能定理有ΔE k =qE ·Δx ,即ΔE kΔx =qE ,E k x 图线 的斜率也表示电场力,则E k x 图线应是一条斜率逐渐减小的曲线,B 错误; 由v 2=2ax 有v =2ax ,可知vx 图线应是一条曲线,故C 错误.答案 D10.(2014·大纲全国,15,6分)(难度★★)地球表面附近某区域存在大小为150 N/C 、方向竖直向下的电场.一质量为1.00×10-4kg 、带电量为-1.00×10-7C 的 小球从静止释放,在电场区域内下落10.0 m .对此过程,该小球的电势能和 动能的改变量分别为(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 m/s 2,忽略空气阻力)( ) A .-1.50×10-4J 和9.95×10-3 J B .1.50×10-4J 和9.95×10-3J C .-1.50×10-4J 和9.65×10-3J D .1.50×10-4J 和9.65×10-3J解析 电势能的改变量:ΔE p =-W 电=-qE ·h =1.50×10-4J ,动能的改变量: ΔE k =W 重+W 电=mgh +qE ·h =9.65×10-3 J ,故D 正确.答案 D11.(2014·上海单科,19,3分)(难度★★)(多选)静电场在x 轴上的场强E 随x 的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x 轴正向为场强正方向,带正电的点电荷沿x 轴运动,则 点电荷( )A .在x 2和x 4处电势能相等B .由x 1运动到x 3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C .由x 1运动到x 4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D .由x 1运动到x 4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解析 由题图可知,x 1到x 4场强先变大,再变小,则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先 增大后减小,C 正确,D 错误;由x 1到x 3及由x 2到x 4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电势能增大,知A 错误,B 正确.答案 BC12.(2013·山东理综,19,5分)(难度★★★)(多选)如图所示,在x 轴上相距为L 的两点固定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Q 、-Q ,虚线是以+Q 所在点为圆心、L2为 半径的圆,a 、b 、c 、d 是圆上的四个点,其中a 、c 两点在x 轴上,b 、d 两 点关于x 轴对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 、d 两点处的电势相同B .四个点中c 点处的电势最低C .b 、d 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相同D .将一试探电荷+q 沿圆周由a 点移至c 点,+q 的电势能减小解析 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及a 、b 、c 、d 四点的位置如图所示,根据 对称性可知,b 、d 两点的电势相等,A 正确;图中虚线分别是过c 点和b 、d 两点的等势线,沿电场线方向电势依次降低,所以c 点的电势最低,B 正确; b 、d 两点的场强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C 错误;正电荷在电势越低的地方 电势能越小,D 正确.答案ABD13.(2013·天津理综,6,6分)(难度★★)(多选)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固定在图中P、Q两点,MN为PQ连线的中垂线,交PQ于O点,A为MN上的一点.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q,从A点由静止释放,只在静电力作用下运动,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则( )A.q由A向O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B.q由A向O的运动的过程电势能逐渐减小C.q运动到O点时的动能最大D.q运动到O点时电势能为零解析等量同种电荷的中垂线上,自M向O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q受到的电场力为变力,故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A错误;q自A向O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加,在O点动能最大,B、C正确;q沿MN由无限远移动到O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q在O点时电势能为负,D错误.答案BC14.(2013·重庆理综,3,6分)(难度★★★)如图所示,高速运动的α粒子被位于O 点的重原子核散射,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轨迹,M、N和Q为轨迹上的三点,N点离核最近,Q点比M点离核更远,则( )A.α粒子在M点的速率比在Q点的大B.三点中,α粒子在N点的电势能最大C.在重核产生的电场中,M点的电势比Q点的低D .α粒子从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对它做的总功为负功解析 根据重核周围的电场线和等势线分布,可知M 、N 、Q 三点的电势关系 为φN >φM >φQ ,C 错误;且U NQ >0,U NM >0,α粒子从Q 到N .由W QN =U QN×q <0,知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动能减小.由N 到M ,有W NM =U NM×q >0,则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因此α粒子在N 处电势能 最大,B 正确;α粒子从Q 到M ,W QM =U QM ×q <0,动能减小,则E k Q >E k M , A 、D 错误.答案 B15.(2012·山东理综,19,5分)(难度★★)(多选)图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同心 圆,圆心处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实 线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 、b 、c 三点是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则 该粒子( )A .带负电B .在c 点受力最大C .在b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 点的电势能D .由a 点到b 点的动能变化大于由b 点到c 点的动能变化解析 由于带电粒子受到的电场力指向轨迹凹侧,说明带电粒子带正电,选 项A 错误;根据库仑定律F =k Qqr2可知,粒子在c 点受到电场力最小,选项B 错误;粒子从b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粒子做正功,粒子电势能 减小,选项C 正确;由动能定理可得:qU =ΔE k ,因为U ab >U bc ,所以选项 D 正确.答案 CD16.(2015·新课标全国Ⅱ,24,12分)(难度★★★)如图,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 q (q>0)的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A 、B 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已知该粒子 在A 点的速度大小为v 0,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60°;它运动到B 点时速 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30°.不计重力.求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解析 设带电粒子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v B .粒子在垂直于电场方向的速度分 量不变,即v B sin 30°=v 0sin 60°①由此得v B =3v 0②设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 AB ,由动能定理有qU AB =12m (v 2B -v 20)③ 联立②③式得U AB =mv 2q ④答案 mv 20q17.(2013·新课标全国Ⅱ,24,13分)(难度★★★★)如图,匀强电场中有一半径 为r 的光滑绝缘圆轨道,轨道平面与电场方向平行.a 、b 为轨道直径的两端, 该直径与电场方向平行.一电荷量为q (q >0)的质点沿轨道内侧运动,经过a点和b 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分别为N a 和N b .不计重力,求电场强度的大小E 、 质点经过a 点和b 点时的动能.解析 质点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为F f =qE ①设质点质量为m ,经过a 点和b 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a 和v b ,由牛顿第二 定律有F f +N a =m v 2ar②N b -F f =m v 2br③设质点经过a 点和b 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k a 和E k b ,有E k a =12mv 2a ④E k b =12mv 2b ⑤根据动能定理有E k b-E k a=2rF f⑥联立①②③④⑤⑥式得E=16q(N b-N a)⑦E k a=r12(N b+5N a)⑧E k b=r12(5N b+N a)⑨答案E=16q (N b-N a) E k a=r12(N b+5N a)E k b=r12(5N b+N a)考点三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2015·新课标全国Ⅱ,14,6分)(难度★★)如图,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若在两板中间a点从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再由a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该微粒将( )A.保持静止状态B.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C.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解析两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时,带电微粒静止有mg=qE,现将两板绕过a 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后,两板间电场强度方向逆时针旋转45°,电场力方向也逆时针旋转45°,但大小不变,此时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大小恒定,方向指向左下方,故该微粒将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选项D 正确.答案 D2. (2015·江苏单科,7,4分)(难度★★)(多选)一带正电的小球向右水平抛入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左.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 )A .做直线运动B .做曲线运动C .速率先减小后增大D .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解析 对小球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电场力作用,合外力的方向与初速度 的方向夹角为钝角,故小球做曲线运动,故A 错误,B 正确;在运动的过程 中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间的夹角先为钝角后为锐角,故合外力对小球先做 负功后做正功,所以速率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 正确,D 错误.答案 BC3. (2015·海南单科,5,3分)(难度★★★)如图,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 板相距l .在正极板附近有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粒子;在负极板附 近有另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两粒子同时从 静止开始运动.已知两粒子同时经过一平行于正极板且与其相距25l 的平面.若两粒子间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重力,则M ∶m 为( )A .3∶2B .2∶1C .5∶2D .3∶1解析 设电场强度为E ,两粒子的运动时间相同,对M 有:a M =Eq M ,25l =12Eq M t 2;对m 有:a m =Eq m ,35l =12Eq m t 2,联立解得M m =32,A 正确.答案 A4.(2015·天津理综,7,6分)(难度★★★)(多选)如图所示,氕核、氘核、氚核三 种粒子从同一位置无初速地飘入电场线水平向右的加速电场E 1之后进入电 场线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E 2发生偏转,最后打在屏上.整个装置处于真空中, 不计粒子重力及其相互作用,那么( )A .偏转电场E 2对三种粒子做功一样多B .三种粒子打到屏上时的速度一样大C .三种粒子运动到屏上所用时间相同D .三种粒子一定打到屏上的同一位置解析 带电粒子经加速电场后速度v 0=2E 1dqm,出偏转电场时的纵向速度 v y =E 22qL22E 1md ,所以偏转电场E 2对粒子做功为W =12m (v 20+v 2y )-12mv 20=E 22L 24E 1dq , 故做功一样多,故A 正确;粒子打到屏上时的速度为v =v 2+v 2y =4E 21d 2+E 22L 22E 1d ·qm,与比荷有关,故速度不一样大,故B 错误;纵向位移y =12at 2=E 2L24E 1d ,即位移与比荷无关,由相似三角形可知,打到屏幕上的位置相同,故D 正确;运动到屏上所用时间t =⎝⎛⎭⎪⎫2dE 1+L +L ′2E 1d ×m q,与比荷 有关,故C 错误.答案 AD5.(2015·山东理综,20,6分)(难度★★★)(多选)如图甲,两水平金属板间距为d , 板间电场强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t =0时刻,质量为m 的带电微粒以初速度v 0沿中线射入两板间,0~T3时间内微粒匀速运动,T 时刻微粒恰好经金 属板边缘飞出.微粒运动过程中未与金属板接触.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 .关 于微粒在0~T 时间内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末速度大小为2v 0B .末速度沿水平方向C .重力势能减少了12mgdD .克服电场力做功为mgd解析 因0~T 3内微粒匀速运动,故E 0q =mg ;在T 3~2T3时间内,粒子只受重力作用,做平抛运动,在t =2T 3时刻的竖直速度为v y 1=gT 3,水平速度为v 0; 在2T3~T 时间内,由牛。
2016年广东高考理综答案【篇一: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理综高考试题(word版)广东高考真题】t>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 n 14 o16 na 23 cl 35.5 k39 cr52 mn 55 ge 73 ag 108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 释放的呢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广东地理高考卷高考卷,供大家参考!2016广东地理高考卷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
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
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
据此完成1—3题。
1. 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A.离原料产地较近B. 离消费市场较近C. 劳动生产率较高D. 劳动力价格较低2.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原料价格B.劳动力价格C.投资环境D. 市场需求3.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A.原料使用量B.劳动力使用量C.运输量D. 设备费用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4—6题。
4.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5.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好A.①③B.①④C. ②③D.②④6.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A.资源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D. 知识密集型产业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高考真题化学分项详解专题九离子反应与离子共存1.【2020江苏】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10.1mol L -⋅氨水溶液:Na +、K +、OH -、NO -3B .10.1mol L -⋅盐酸溶液:Na +、K +、SO 2-4、SiO 2-3C .10.1mol L -⋅KMnO 4溶液:NH +4、Na +、NO -3、I -D .10.1mol L -⋅AgNO 3溶液:NH +4、Mg 2+、Cl -、SO 2-42.(2019新课标Ⅲ)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B .水中的3NO - 、24SO -、Cl −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C .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D .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 ++OH −H 2O 3.(2019江苏)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0.1 mol·L −1NaOH 溶液:Na +、K +、23CO -、2AlO -B .0.1 mol·L −1FeCl 2溶液:K +、Mg 2+、24SO -、4MnO -C .0.1 mol·L −1K 2CO 3溶液:Na +、Ba 2+、Cl −、OH −D .0.1 mol·L −1H 2SO 4溶液:K +、4NH +、3NO -、3HSO -4.(2018江苏)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0.1 mol·L −1 KI 溶液:Na +、K +、ClO − 、OH −B .0.1 mol·L −1 Fe 2(SO 4)3溶液:Cu 2+、NH 4+ 、NO 3−、SO 42−C .0.1 mol·L −1 HCl 溶液:Ba 2+、K +、CH 3COO −、NO 3−D .0.1 mol·L −1 NaOH 溶液:Mg 2+、Na +、SO 42−、HCO 3−5.(2017江苏)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 3+、Mg 2+、SCN –、Cl –B .()()–H OH c c +=1×10 −12的溶液中:K +、Na +、23CO -、3NO -C .c (Fe 2+) =1 mol·L −1的溶液中:K +、+4NH 、4MnO -、24SO -D .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 +、+4NH 、24SO -、3HCO -6.(2017·11月浙江选考)取某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取一定量的样品,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②取少量滤液,加入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取少量滤渣,加入稀盐酸,滤渣全部溶解,同时有气体产生。
2016年广东高考物理试卷(全国Ⅰ卷理综)及答案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平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A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B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犬C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D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15、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倍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质子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若某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正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12倍,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为A.11 B。
12 C.121 D。
14416、一个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R1、R2和R3的阻值分别为3Ω、1Ω和4Ω,错误!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
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A。
2 B.3 C。
4 D。
517、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
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
6倍。
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进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A。
1h B.4h C.8h D.16h18、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19、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向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A、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20、如图,一带负电荷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面(纸面)内,且相对于过轨迹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
14.答案:D由可知,当云母介质抽出时,变小,电容器的电容变小;因为电容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故不变,根据可知,当减小时,减小。
再由,由于与都不变,故电场强度不变,答案为D15.答案:D【解析】设质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为、,一价正离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为、,对于任意粒子,在加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得①在磁场中应满足②由题意,由于两种粒子从同一入口垂直进入磁场,从同一出口垂直离开磁场,故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应相同.由①②式联立求解得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由于加速电压不变,故其中,可得故一价正离子与质子的质量比约为144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质谱仪。
16.答案:B【解析】解法一:当S断开时,电路如右图所示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原线圈两端电压得①根据变压器原副边电压关系:②副线圈中的电流:③联立①②③得:④当S闭合时,电路如右图所示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原线圈两端电压得⑤根据变压器原副边电压关系:⑥副线圈中的电流得:⑦联立⑤⑥⑦得⑧联立④⑧解得解法二:设开关断开前后,变压器的等效电阻为和,由于变压器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同,闭合前:,得①闭合后:,得②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闭合前:③闭合后:④根据以上各式得:解得,变压器的计算由于原边回路有电阻,原线圈两端电压不等于电源电压17.答案:B【解析】地球自转周期变小,卫星要与地球保持同步,则卫星的公转周期也应随之变小,由可得,则卫星离地球的高度应变小,要实现三颗卫星覆盖全球的目的,则卫星周期最小时,由数学几何关系可作出右图。
由几何关系得,卫星的轨道半径为①由开普勒第三定律,代入题中数据,得②由①②解得(1)卫星运行规律;(2)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应用做出最小周期时的卫星空间关系图18. 答案:BC【解析】质点一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施加恒力后,则该质点的合外力为该恒力①若该恒力方向与质点原运动方向不共线,则质点做曲线运动,质点速度方向时刻与恒力方向不同,故A错;②若的方向某一时刻与质点运动方向垂直,之后质点作曲线运动,力与运动方向夹角会发生变化,例如平抛运动,故B正确;③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质点加速度方向与其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同;④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同,速率变化量不一定相同,故D错。
专题05 离子反应1.【2016年高考海南卷】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表示的是( )A .NaHSO 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 .NH 4Cl 溶液与Ca(OH) 2溶液混合C .HNO 3溶液与KOH 溶液混合D .Na 2HPO 4溶液与NaOH 溶液混合【答案】C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名师点睛】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如H ++OH -===H 2O 可以表示可溶于水的强酸或强酸酸式盐与可溶于水的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的反应。
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1)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可溶性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可溶性盐)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非电解质、弱电解质、难溶物、气体、单质、氧化物均用化学式表示。
(2)离子方程式书写时,浓硫酸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而浓硝酸、浓盐酸要拆写成离子形式。
(3)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如NaHCO 3不能拆写成“Na ++H ++CO3,EQ \* jc0 \* "Font:宋体" \* hps21 \o(\s\up 9(2-,3EQ \* jc0 \* "Font:宋体" \* hps21 \o(\s\up 9(2-”。
(4)氨水作为反应物写为NH 3·H 2O ;作为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写为“NH 3↑+H 2O”。
(5)高中阶段所学的离子反应一般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非水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不能写出离子方程式,如Cu 与浓硫酸的反应、NH 4Cl 固体与NaOH 固体的反应。
2.【2016年高考北京卷】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 2SO 4、NaHSO 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2 - A .①代表滴加H 2SO 4溶液的变化曲线B .b 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 +、OH –C .c 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 .a 、d 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酸碱溶液混合时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以及图像分析等【名师点睛】该题以氢氧化钡与硫酸以及硫酸氢钠的反应为载体,侧重考查溶液的导电性、离子判断以及溶液酸碱性判断。
2016年高考真题理综 (全国I卷)答案
单选题
1-5 B C C B B 6-10 D D A B C 10-15 B D C D D 16-17 B B
18.BC 19.BD 20.AB 21.BD
22.(1)(s1+s2)f (s2+s3)f (s3–s1)f (2)40
23.(1)连线如图所示。
(2)R2
(3)①650.0 b 接通电源后,流过报警器的电流会超过20 mA,报警器可能损坏②c 报警器开始报警
24.(1)设导线的张力的大小为T,右斜面对ab棒的支持力的大小为N1,作用在ab棒上的安培力的大小为F,左斜面对cd棒的支持力大小为N2。
对于ab棒,由力的平衡条件得2mg sin θ=μN1+T+F①
N1=2mg cos θ②
对于cd棒,同理有
mg sin θ+μN2=T③
N2=mg cos θ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得
F=mg(sin θ–3μcos θ)⑤
(2)由安培力公式得
F=BIL⑥
这里I是回路abdca中的感应电流。
ab棒上的感应电动势为
ε=BLv⑦
式中,v是ab 棒下滑速度的大小。
由欧姆定律得
I=⑧
联立⑤⑥⑦⑧式得
v=(sin θ–3μcos θ)⑨
25.(1)根据题意知,B、C之间的距离为l为
l=7R–2R①
设P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v B,由动能定理得
②
式中θ=37°,联立①②式并由题给条件得
③
(2)设BE=x。
P到达E点时速度为零,设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
P由B点运动到E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④E、F之间的距离l1为
l1=4R-2R+x⑤
P到达E点后反弹,从E点运动到F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E p–mgl1sin θ–μmgl1cosθ⑥
联立③④⑤⑥式并由题给条件得
x=R⑦
⑧
(3)设改变后P的质量为m1。
D点与G点的水平距离x1和数值距离y1分别为
⑨
⑩
式中,已应用了过C点的圆轨道半径与竖直方向夹角仍为θ的事实。
设P在D点的速度为v D,由D点运动到G点的时间为t。
由平抛运动公式有
⑪
x1=v D t⑫
联立⑨⑩⑪⑪式得
⑬
设P在C点速度的大小为v C。
在P由C运动到D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⑭
P由E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同理,由动能定理有
⑮
联立⑦⑧⑬⑭⑮式得
⑯
26.(1)①A;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②a→d→c→f→e→i;
(2)①红棕色颜色变浅,最后褪为无色;②8NH3+6NO2=7N2 +12H2O;
③水倒吸入Y管中;④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装置内压强降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发生倒吸
27.(1)开始有灰蓝色固体生成,随后沉淀消失;
(2)①2CrO42-+2H+Cr2O72-+H2O;②增大;1014;③<;
(3) 2.0×10-5 ;5×10-3;
(4) 5H++Cr2O72-+3HSO3-=2Cr3++3SO42-+4H2O。
28.(1)+3价;
(2)2NaClO3+SO2+H2SO4=2NaHSO4+ClO2↑;
(3)NaOH ;Na2CO3;H2;
(4)2:1;氧化产物为O2;(5)1.57g。
29.(1)γ(3分)(2)α(3分)
(3)DNA复制有半保留特点(2分),最初两条32P亲代链最终分开在两个子代噬菌体中(2分)
30.(1)光照强度(2)CO2浓度(3)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
31. (1)感染后B细胞、T细胞破坏,特异性免疫功能丧失(下降)(2分)
(2)抗原(1分);浆细胞(1分);迅速增殖分化(1分)
(3)需要ATP供能(2分);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2分)
32.(1)不能。
(2分)因为无论是黄体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并为隐性,还是黄体基因在X 染色体上并为隐性,都符合♀灰体×♂黄体→1♀灰体:1♀黄体:1♂灰体:1♂黄体。
(2分)(2)实验1:F1♀黄体×F1♂灰体(2分),相应结果是1♀灰体:1♂黄体(2分)。
实验2:F1♀灰体×F1♂灰体(2分),相应结果是2♀灰体:1♂灰体:1♂黄体(2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BDE
(2)(10分)
(i)当气泡在水下h=10 m处时,设其半径为r1,气泡内外压强差为∆p1
∆p1=①
代入题给数据得
∆p1=28 Pa ②
(ii)设气泡在水下10m处时,气泡内空气的压强为p1,气泡体积为V1,;气泡到达水面附近时,气泡内空气压强为p2,内外压强差为∆p2,其体积为V2,半径为r2。
气泡上升过程中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
p1V1=p2V2③
p1=p0+ρgh+∆p1④
p2=p0+∆p2 ⑤
气泡体积V1和V2分别为
V1=⑥
V1=⑦
联立③④⑤⑥⑦式得
⑧
由②式知,∆p i<<p0,i=1,2,故可略去式中的∆p i项。
代入题给数据得
⑨
34.[物理——选修3-4](15分)
(1)ACE
(2)(10分)
(i)如图,设达到池边的光线的入射角为i。
依题意,水的折射率n=,光线的折射角θ=90°。
由折射定律有
n sin i=sin θ①
由几何关系有
sin i=②
式中,l=3 m,h是池内水的深度。
联立①②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h=m≈2.6 m③
(ii)设此时救生员的眼睛到池边的距离为x。
依题意,救生员的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45°。
由折射定律有
n sin i'=sin θ' ④
式中,i'是光线在水面的入射角。
设池底点光源A到水面入射点的水平距离为a。
由几何关系有
sin i'=⑤
x+l=a+h' ⑥
式中h'=2 m。
联立③④⑤⑥式得
x=(3–1)m≈0.7 m⑦
35.[物理-选修3-5](15分)
(1)ACE
(2)(i)设时间内,从喷口喷出的水的体积为,质量为,则
①
②
由①②式得,单位时间内从喷口喷出的水的质量为
③
(ii)设玩具悬停时其底面相对于喷口的高度为,水从喷口喷出后到达玩具底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对于时间内喷出的水,有能量守恒得
④
在高度处,时间内喷射到玩具底面的水沿竖直方向的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
⑤
设水对玩具的作用力的大小为F,根据动量定理有
⑥
由于玩具在空中悬停,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⑦
联立③④⑤⑥⑦式得
⑧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1)扩大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2MnO2+O2+4KOH2K2MnO4+2H2O;
(3)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同时使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
(4) ①K2CO3;②MnO42--e-=MnO4-;③3:2;
(5)95.62%。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1)3d104s24p2;2;
(2)锗元素原子半径大,难以通过“肩并肩”方式形成π键;
(3)GeCl4、GeBr4、GeI4均为分子晶体。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相对分子质量GeCl4<GeBr4<GeI4,所以,熔沸点GeCl4<GeBr4<GeI4;
(4)O>Ge>Zn;
(5)sp3;共价键(或非极性键);
(6)①(;;);②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1)d;
(2)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3)碳碳双键、酯基;氧化反应;
(4)己二酸;n HOOC(CH2)4COOH+n HOCH2CH2CH2CH2OH
+(2n-1)H2O
(5)12种;;
(6)
CH3-CH=CH-CH=CH-CH3
39.(1)牛肉膏、蛋白胨琼脂
(2)将各实验组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
(3)污染不正确
40.(1)有多个限制酶切位点;有标记基因;有复制原点(能稳定复制和表达)(写出2个,每个2分)(2)均不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3分);含有质粒载体(1分);含有插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1分);均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3分);四环素(1分)(3)细菌(大肠杆菌)(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