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理综I卷含答案(物理)
- 格式:docx
- 大小:689.85 KB
- 文档页数:12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答案】B【考点定位】考查了物理学史【方法技巧】平时学习应该注意积累对物理学史的了解,知道前辈科学家们为探索物理规律而付出的艰辛努力,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15.关于静电场的等势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面可能相交B.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相互垂直C.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场强度一定相等D.将一负的试探电荷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移至电势较低的等势面,电场力做正功【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等势面相交,则电场线一定相交,故在同一点存在两个不同的电场强度方向,与事实不符,故A 错误;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B 正确;同一等势面上的电势相同,但是电场强度不一定相同,C 错误;将负电荷从高电势处移动到低电势处,受到的电场力方向是从低电势指向高电势,所以电场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电场力做负功,D 错误;【考点定位】考查了电势,等势面,电场力做功【方法技巧】电场中电势相等的各个点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沿着等势面移动点电荷,电场力不做功,等势面越密,电场强度越大,等势面越疏,电场强度越小16..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 内位移为s ,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 • 物理理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
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物理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6页,共6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其中第1~5题为单项选择题;第6~7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 韩晓鹏是我国首位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夺冠的运动员。
他在一次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中沿“助滑区”保持同一姿态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功1 900 J ,他克服阻力做功100 J 。
韩晓鹏在此过程中( )A. 动能增加了1 900 JB. 动能增加了2 000JC. 重力势能减小了1 900 JD. 重力势能减小了2 000 J2. 如图所示,接在家庭电路上的理想降压变压器给小灯泡L 供电,如果将原、副线圈减少相同匝数,其他条件不变,则( )A. 小灯泡变亮B. 小灯泡变暗C. 原、副线圈两端电压的比值不变D. 通过原、副线圈电流的比值不变3. 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 km ,远地点高度约为2 060 km ;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 786 km 的地球同步轨道上。
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1a ,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2a ,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3a ,则1a 、2a 、3a 的大小关系为( )A. 213a a a >>B. 321a a a >>C. 312a a a >>D. 123a a a >>4. 如图所示,正六边形abcdef 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Cr 52 Mn 55 Ge 73 Ag 108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答案】B【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核酸的分布、光合作用【名师点睛】本题以细胞为切入点,从结构、功能、分布等方面进行考查,难度不大,但它能很好地体现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并且为细胞知识的复习提供了思路,可以通过细胞,把知识进行纵向联系实现综合,并尽可能与细胞结构相关的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建立联系。
例如复习时可从以下方面着手:①从有无细胞核的角度将细胞进行归类并记住相关的常见实例.②从分布(植物、动物、原核与真核细胞共有)、结构(不具膜、具单层膜、具双层膜)、成分(含DNA、含RNA、含色素)、功能(能产生ATP、能半自主复制、与有丝分裂有关、与分泌蛋白有关、与主动运输有关、能产生水、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角度对细胞器进行归类.③拓展:细胞核有两层膜,但不属于细胞器;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等等。
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呢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提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2016高考全国Ⅰ卷物理14. 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
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 )A.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B.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C.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D.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答案】D 【解析】由4πr SC kdε=可知,当云母介质抽出时,r ε变小,电容器的电容C 变小;因为电容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故U 不变,根据Q CU =可知,当C 减小时,Q 减小。
再由UE d=,由于U 与d 都不变,故电场强度E 不变,答案为D 【考点】电容器的基本计算15. 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倍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
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
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2倍。
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 ) A. 11 B. 12C. 121D. 144【答案】D【解析】设质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为1m 、1q ,一价正离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为2m 、2q ,对于任意粒子,在加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2102qU mv =-得 2qUv m=①在磁场中应满足 2v qvB m r=②由题意,由于两种粒子从同一入口垂直进入磁场,从同一出口垂直离开磁场,故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应相同. 由①②式联立求解得 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12mUr B q=,由于加速电压不变,故1212212111r B m q r B m q =⋅⋅= 其中211212B B q q ==,,可得121144m m = 故一价正离子与质子的质量比约为144【考点】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质谱仪。
16. 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12R R 、和3R 的阻值分别是31ΩΩ、和4Ω,○A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 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我国成功研发的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堪称隐身飞机的克星,它标志着我国雷达研究又创新的里程碑,米波雷达发射无线电波的波长在1~10m范围内,则对该无线电波的判断正确的是A、米波的频率比厘米波频率高B、和机械波一样须靠介质传播C、同光波一样会发生反射现象D、不可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2、右图是a、b两光分别经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后在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则A、在同种均匀介质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B、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a光临界角大C、照射在同一金属板上发生光电效应时,a光的饱和电流大D、若两光均由氢原子能级跃迁产生,产生a光的能级能量差大3、我国即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之后发生“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假设“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都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为了实现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对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飞船加速追上空间实验室实现对接B、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空间实验室减速等待飞船实现对接C、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加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D、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减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4、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在两E表示点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θ表示极板间有一个固定在P点的点电荷,以E表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p静电计指针的偏角。
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A、θ增大,E增大B、θ增大,p E不变C、θ减小,p E增大D、θ减小,E不变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图中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消耗的功率变大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上滑动时,1B、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上滑动时,电压表V示数变大C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1A 示数变大D 、若闭合开关S ,则电流表1A 示数变大,2A 示数变大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是,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6、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 、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B 、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147N 获得反冲核178O ,发现了中子C 、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向下,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 、卢瑟福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7、在均匀介质中坐标原点O 处有一波源做简谐运动,其表达式为5sin()2y t π=,它在介质中形成的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波刚好传播到x=12m 处,波形图像如图所示,则A 、此后再经过6s 该波传播到x=24m 处B 、M 点在此后第3s 末的振动方向沿y 轴正方向C 、波源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沿y 轴负方向D 、此后M 点第一次到达y=—3m 处所需时间是2s8、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和谐号动车组是由动车和拖车编组而成,提供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提供动力的车厢叫拖车。
高考试题汇总目录(精心整理)2018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试题word版(含详细答案)2017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试题word版(含详细答案)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试题word版(含详细答案)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试题word版(含详细答案)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试题word版(含详细答案)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2016年高考全国I卷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分析诏安一中沈文荣一.试卷整体分析今年的全国卷理综物理部分总体上难易程度与去年差不多,甚至比去年还偏容易些。
题目绝大部分都比较常规,实验题有所创新,压轴题并不是特别难,选考题中选修3-4部分的题目比较容易,选修3-5的题目偏难。
试卷几乎覆盖了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但是往年必考的物理学史题今年却没有出现。
题型方面,选择题有4道单选和4道多选,实验题为一力一电,计算题也为一力一电,压轴题仍然是力学题目。
选修3-4为一道选择题(5选3)和一道计算题,选择题考查的内容是机械波,计算题考查光学。
选修3-5为一道选择题(5选3)和一道计算题,选择题考查的内容是光电效应,计算题考查动量及力学综合知识。
全卷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
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学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二.试题分析第14题:知识上考查决定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及在电容器始终连接电源的情况下相关物理量随电容大小变化而发生怎样的变化。
能力上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
属于容易题。
第15题:以质谱仪为背景,考查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用到的知识有动能定理和轨道半径公式。
能力上考查学生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属于中等难度的题目。
第16题:考查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能力上考查学生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属于中等难度的题目。
第17题:天体运动问题,考查同步卫星的相关知识。
能力上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估算能力。
属于中等偏难的题目。
第18题:考查力与运动的关系,能力上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
属于容易题。
第19题:考查受力分析、动态平衡问题、连接体问题的分析等。
能力上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
属于中等难度的题目。
第20题:考查带电体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着重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
属于容易题。
第21题:借助v-t图像考查追及问题,考查学生对运动图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速度如何变化?A. 保持不变B. 逐渐减小C. 逐渐增大D. 先增大后减小(答案)C2、以下哪个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来解释?A. 月亮在地平线上的倒影B. 夜晚看到的星光闪烁C. 通过凸透镜看到放大的物体D. 平静水面上的物体倒影(答案)C3、在电路中,电阻的作用是?A. 储存电能B. 消耗电能C. 产生电能D. 传递电能(答案)B4、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独立存在D. 作用力先于反作用力产生(答案)B5、以下哪种波是机械波?A. 电磁波B. 声波C. 光波D. 无线电波(答案)B6、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方向是?A. 向上B. 向下C. 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D. 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答案)A7、关于动量和动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动量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B. 动能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C. 动量和动能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D. 动量和动能是同一个物理量的不同表述(答案)C8、以下哪个现象可以用光的干涉来解释?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彩虹的形成D. 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答案)D9、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是?A.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B. 导体在磁场中做匀速运动C. 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D. 导体静止在磁场中(答案)C10、关于物体的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 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C. 物体加速度越大,惯性越大D. 物体受力越大,惯性越大(答案)B。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16年四川,1,6分】韩晓鹏是我国首位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夺冠的运动员。
他在一次自由式化学空中技巧 比赛中沿“助滑区”保持同一姿态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功1900J ,他克服阻力做功100J 。
韩晓鹏在 此过程中( )A .动能增加了1900JB .动能增加了2000JC .重力势能减小了1900JD .重力势能减小了2000J【答案】C【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动能增量等于合外力的功,即动能增量为1900J 100J 1800J -=,选项AB 错误;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故重力势能减小了1900J ,故选C 。
【点评】此题是对功能关系的考查;关键是搞清功与能的对应关系:合外力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量;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做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量。
2.【2016年四川,2,6分】如图所示,接在家庭电路上的理想降压变压器给小灯泡L 供电,如 果将原、副线圈减少相同匝数,其它条件不变,则( )A .小灯泡变亮B .小灯泡变暗C .原、副线圈两段电压的比值不变D .通过原、副线圈电流的比值不变【答案】B 【解析】根据变压器电压与匝数关系,1122U n U n =,因为是降压变压器,则12n n >,则当原、副线圈减小相同匝数时,有数学知识可知12n n 变大,则2U 减小,故灯泡变暗,选项AC 错误,B 正确;根据1221I n I n =可知通过原、副线圈电流的比值变小,选项D 错误,故选B 。
【点评】此题是对变压器原理的考查;首先要记住原副线圈的电压与匝数关系1122U n U n =,从题目中知道为降压变压器,原线圈匝数大于副线圈匝数;判断原副线圈减小相同的匝数时原副线圈的匝数比的变化要用到数学知识,这里稍微有点难度。
高考理(Li)综试题(全国卷一)含答案理科(Ke)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Ze)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Ti)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Wu)的是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2.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3.下列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酵时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B.发酵时常采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天然培养基C.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可直接用于生产D.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补充营养物可提高谷氨酸产量4.下列关于体细胞杂交或植物细胞质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育远缘杂种B.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C.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所得F1的表现型一致D.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F1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5.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珠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A.1/8B.3/8C.1/16D.3/16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NH+、A.Ba2+、、、B. 、、4NH+、、K+C.、Ba2+、Cl-、D.、47.将(Jiang)15ml .2mol •.溶液逐滴(Di)加入到40ml .0.5mol •.1L -盐溶液中,恰好(Hao)将溶液中的离子完全沉(Chen)淀为碳酸盐,则nMCl 中(Zhong)n 值是A. 4B. 3C. 2D. 18.下列表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A.B.CD.9.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混合物,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A. B. C. D.10.用0.1mol •.1L -的盐酸滴定0.10mol •.1L -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B.4()c NH +=()c Cl -,()c OH -=()c H +C.()c Cl ->4()c NH +,()c OH ->()c H +D.()c Cl ->4()c NH +,()c H +>()c OH -11.为了检验某含有杂质的23Na CO样品的纯度,现将克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 B. C.D.12.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既可以与Br 2的CCl 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 2发生取代反应B.1mol 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molNaOH 反应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D.既可以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气体 13.下图表示反应,,在某温度时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Lie)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Di)6后,反应(Ying)就终止了 B.X 的平衡转化(Hua)率为(Wei)85%C.若升高温度,X 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若降低温度,v 正和v 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少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B.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C.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 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15. 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离左镜4m ,右镜8m ,如图所示,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物体的距离是A.24mB.32mC.40mD.48m16.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0.6328µm ,=3.39µm ,已知波长为1λ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1.96eV 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用表示产生波长为2λ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2E∆的近似值为 A.10.50eV B.0.98eV C. 0.53eV D. 0.36eV17.如图,一段导线abcd 位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且与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垂直.线段ab 、bc 和cd 的长度均为L ,且.流经导线的电流为I ,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导线段abcd 所受到的磁场的作用力的合力 A. 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 B. 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C. 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21)ILB +D. 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21)ILB -18.如(Ru)图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y轴(沿竖直方向(Xiang))对称,O、M、N是y 轴上的三个点,且OM=MN,P点在y轴的右侧,M P⊥ON,则(Ze)A.M点(Dian)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B.将负(Fu)电荷由O点移动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C. M、N 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O、M两点间的电势差D.在O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粒子,该粒子将沿y轴做直线运动19.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4.7倍,质量是地球的25倍.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1.4小时,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由此估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A.1.8×103kg/m3B. 5.6×103kg/m3C. 1.1×104kg/m3D.2.9×104kg/m320.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图中P、Q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1.5m和x=4.5m.P点的振动图像如图2所示.在下列四幅图中,Q点的振动图像可能是21.质量为M的物块以速度V运动,与质量为m的静止物块发生正撞,碰(Peng)撞后两者的动量正好相等,两者质量之比M/m可能为A.2B.3C.4D. 522.(8分(Fen))(注意:在试(Shi)卷卷上作答案无效)如图所示的(De)电路中,1、2、3、4、5、6为连接点的标号.在开关闭合后,发现小灯泡(Pao)不亮.现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需要检测的有:电源、开关、小灯泡、3根导线以及电路中的各点连接.(1)为了检测小灯泡以及3根导线,在连接点1、2已接好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挡.在连接点1、2同时断开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挡.(2)在开关闭合情况下,若测得5、6两点间的电压接近电源的电动势,则表明___可能有故障(3)将小灯泡拆离电路,写出用多用表检测该小灯泡是否有故障的具体步骤.23.(10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案无效)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时摩擦力与斜面倾角的关系,设计实验装置如图.长直平板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架在一物块上.在平板上标出A、B两点,B点处放置一光电门,用光电计时器记录滑块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的时间.实验步骤如下:①用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挡光长度d,用天平测量滑块的质量m;②用直尺测量AB之间的距离s,A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1,B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2;③将滑块从A点静止释放,由光电计时器读出滑块的挡光时间t1④重复步骤③数次,并求挡光时间的平均值;⑤利用所测数据求出摩擦力f和斜面倾角的余弦值;⑥多次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步骤②③④⑤,做出f-cosα关系曲线.(1)用测量的物理量完成下列各式(重力加速度为g):①斜面倾角的余弦cosα=;②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③滑块运动时的加速度a=;④滑块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f=;(2)测量滑块挡光长度的游标卡尺读数如图所示,读得d=.24.(15分)(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材料的电阻率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ρ=ρ0(1+at),其中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ρ0是材(Cai)料在t=0 ℃时的电阻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α是与温度无关的常数.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具(Ju)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数系数.利用具有正负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的互补特性,可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已知:在0 ℃时,铜的电阻率为1.7×10 –8Ω•m,碳的电(Dian)阻率为3.5×10 -5Ω•m,附(Fu)近,在0 ℃时,.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3.9×10 –3 ℃-1,碳的电阻温度系(Xi)数为-5.0×10-4℃-1.将横截面积相同的碳棒与铜棒串接成长1.0 m的导体,要求其电阻在0 ℃附近不随温度变化,求所需碳棒的长度(忽略碳棒和铜棒的尺寸随温度的变化).25.(18分) (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静止放置三个质量均为m的木箱,相邻两木箱的距离均为l.工人用沿斜面的力推最下面的木箱使之上滑,逐一与其它木箱碰撞.每次碰撞后木箱都粘在一起运动.整个过程中工人的推力不变,最后恰好能推着三个木箱匀速上滑.已知木箱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设碰撞时间极短,求(1)工人的推力;(2)三个木箱匀速运动的速度;(3)在第一次碰撞中损失的机械能.26(21分)(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如图,在x轴下方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x y平面向外.P是y轴上距原点为h的一点,N0为x轴上距原点为a的一点.A是一块平行于x轴的挡板,与x轴的距离为,A的中点在y轴上,长度略小于.带点粒子与挡板碰撞前后,x方向的分速度不变,y方向的分速度反向、大小不变.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从P点瞄准N0点入射,最后又通过P点.不计重力.求粒子入射速度的所有可能值.27.(15分)(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O4 (浓) + C CO2↑+ 2H2O + 2SO2↑请从下图中选用所需的仪器(可重复选用)组成一套进行该反应并检出反应产物的装置.现提供浓H2SO4、木炭和酸性KMnO4溶液,其他固、液试剂自选.(连接和固定仪器用的玻璃管、胶管、铁夹、铁架台及加热装置等均略去)将所选的仪器按连接顺序(Xu)由上至下依次填入下表,并写出该仪器中应加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加入的试剂作用选用的仪器(填字母)28.(15分(Fen))(注意(Yi):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下图所示装置中(Zhong),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Rong)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1)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①电源的N端为极;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③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规范状态下的体积:;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g;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甲溶液;乙溶液;丙溶液;(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29.(15分)(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2)Q 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Ke)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3)R 和Y 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 呈现最高化合价(Jia)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4)这5个元素的氢(Qing)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Dao)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其原因是 ;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Hua)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 ;(5)W 和Q 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 的氯化物与Q 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 2)4和HCL 气体;W(QH 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 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30、(15分)化合物H 是一种香料,存在于金橘中,可用如下路线合成: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11.2L (规范状况)的烃A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产生88 g CO 2和45 g H 2O. A 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2)B 和C 均为一氯代烃,它们的名称(系统命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催化剂存在下1 mol F 与2 mol H 2反应,生成3-苯基-1-丙醇.F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4)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所有与G 具有相同官能团的G 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10分)(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桃果实成熟后,如果软化快,耐贮运性就会差.下图表示常温下A 、B 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等变化的实验结果.R -CH 2CH 2OH (B 2 H 6为乙硼烷) R -CH =CH (i )B 2H 6 (ii )H O /OH -据(Ju)图回答:(1)该实验结果显示(Shi)桃果实成熟后硬度降低,其硬度降低与细胞壁中的降解有关,该物质的(De)降解与的活性变化有关.也与细胞壁中的_______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_________的活性变(Bian)化有关.(2)A、B品种中耐(Nai)贮运的品种是.(3)依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桃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办法应该是,因为.(4)采摘后若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科选用的方法有和.(5)一般来说,果实成熟过程中还伴随着绿色变浅,其原因是.32.(11分)(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已知2H2O2=2H2O+O2↑ , 可以通过观察反映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FeCL3溶液,0.01%牛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1)实验步骤:(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2.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释放的速度最快的是,原(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0C,重做上述实验,O2因是.33.(11分) (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数进入繁殖季(Ji)节.调节(Jie)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请回(Hui)答:(1)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和两种(Zhong)调节方式完成的.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Fen)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垂体、性腺).(2)上面图解中的A,B,C 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他们分别是、和.C进入血液后,通过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3)据图判断,若要验证B 的生理作用_______(能、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其原因是.34.(10分)(注意:在试卷卷上作答无效)某种植玉M的农场,其收获的玉M子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M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人,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M的肥料.据此回答(不考虑空间因素):(1)请绘制由鸡,牛,玉M和人组成的食物网:(2)牛与鸡之间(有,无)竞争关系,理由是.人与鸡的种间关系是,人与牛的种间关系是.(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所固定的,无机环境中的碳以形式进入该人工群落.(4)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玉M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M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会(增多、不变、减少),理由是.2009年普通高等学(Xue)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Zong)合能力测试1.答(Da)案D【解读】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De)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单基因突变可以遗传病,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染色体结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因为近亲婚配的双方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较非近亲婚配的大大增加,结果双方很可能都是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这们后代隐性遗传病发病风险大大增加;多基因遗传病不仅表现出家庭(Ting)聚集现象,还比较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D错误.2.答案C【解读】微(Wei)生物代谢的调节主要有两种形式: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是微生物通过改变已有酶的催化活性来调节代(Dai)谢有速率.酶活性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当代谢产物与酶脱离时,酶结构便会复原,又(You)恢复原有的活性.因(Yin)此A 、B 、D 正(Zheng)确.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不一定会导致丙物质积累,以抑制酶①的活性.故C 错误. 3.答案C【解读】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溶氧不足,会产生乳酸或琥珀酸;培养基通常有豆饼的水解液、玉M 浆、尿素、磷酸氢二钾、氧化钾、硫酸镁、生物素等配制而成,呈液体状态,因此是液体天然培养基;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产量一般都比较低,不能满足工业上的需要,通常都要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处理,使菌种产生突变,再从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优良菌种,才能用于生产.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要及时补充营养物以满足菌体的营养需求以提高谷氨酸的产量.故C 不正确. 4.答案C【解读】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植物细胞,从而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实际上是不同植物体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紫茉莉枝叶的性状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所得F 1的表现型应与母本一致,F 1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因为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本.故C 错误. 5.答案B【解读】设抗病基因为A ,感病为a ,无芒为B ,则有芒为b.依题意,亲本为AABB 和aabb ,F 1为AaBb ,F 2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拔掉所有有芒植株后,剩下的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Aabb ,1/4AAbb ,1/4aabb ,剩下的植株套袋,即让其自交,则理论上F 3中感病植株为1/2×1/4(Aab b 自交得1/4 aabb )+1/4(aabb )=3/8.故选B. 6.答案D【解读】A 项,加入NaOH 会与NH 4+ 产生NH 3,但没有沉淀;B 项HCO 3- 与AlO 2-不能共存,会生成Al(OH)3 沉淀.C 项,OH -与HSO 3- 生成SO 32 -,与Ba 2+可生成BaSO 3沉淀,但无气体.D 项,OH -与NH 4+ 产生NH 3,与Mg 2+会产生Mg(OH)2沉淀,正确. 7.答案B【解读】M 的化合价为+n ,Na 2CO 3与MCln 反应对应的关系式为:2M n+ ~ nCO 32 -2 n15×10-3×2 40×10-3×0.5 可得n=3,故选B. 8.答案B【解读】在碱性条件下,不可能产生CO 2气体,而应是CO 32 -,故B 项错. 9.答案C【解读】乙酸的化学式为C 2H 4O 2,而单烯烃的通式为C n H 2n ,从化学式可以发现两者中,C 与H 之间的数目比为1:2,质量比为6:1,碳氢的质量分数一共为1-a,其中碳占. 10.答案C【解读】溶液中不可能出现阴离子均大于阳离子的情况,不遵循电荷守恒,故C 项错. 11.答案A【解读】2NaHCO 3△ Na 2CO 3 + CO 2↑ + H 2O m (减少) 2×84 106 62x (W1- w2)解(Jie)得x=,将其(Qi)带入下式可得: w(Na2CO3)= (w1- x )/W1 =,A项正(Zheng)确.12.答(Da)案D【解(Jie)读】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故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又含有甲基,故可以与Br2光照发生取代反应,A项正确;B项,酚羟要消耗一个NaOH,两个酯基要消耗两个NaOH,正确;C项,苯环可以催化加氢,碳碳双键可以使KMnO4褪色,正确;该有机物中不存在羧基,故不能与NaHCO3放出CO2气体,D项错.13.答案B【解读】A项,6min时反应达平衡,但未停止,故错;B项,X的变化量为1-0.15=0.85mol,转化率为0.85/1=85%,正确.H<0,反应为放热,故升高温度,平衡将逆向移动,则X的转化率减小,C项错;D项,降温,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减小,但是降温平衡正向移动,故V正>V逆,即逆反应减小的倍数大,错误.14.答案A【解读】本题考查气体部分的知识.根据压强的定义A正确,B错.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说明温度降低,但不能说明压强也一定减小,C错.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增加,但温度降低有可能气体的压强减小,D错.15.答案B【解读】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从右向左在左镜中的第一个像是物体的像距离物体8cm,第二个像是物体在右镜所成像的像,第3个像是第一个像在右镜中的像在左镜中的像距离物体为32cm.16.答案D【解读】本题考查波尔的原子跃迁理论.根据,可知当当时,连立可知17.答案A【解读】本题考查安培力的大小与方向的判断.该导线可以用a和d之间的直导线长为来等效代替,根据,可知大小为,方向根据左手定则.A正确. 18.答案AD【解读】本题考查电场、电势、等势线、以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由图和几何关系可知M和P两点不处在同一等势线上而且有,A对.将负电荷由O点移到P要克服电场力做功,及电场力做负功,B错.根据,O到M的平均电场强度大于M到N的平均电场强度,所以有,C错.从O点释放正电子后,电场力做正功,该粒子将沿y轴做加速直线运动.19.答案D【解读】本题考查天体运动的知识.首先根据近地卫星饶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可求出地球的质量.然后根据,可得该行星的密度约为2.9×104kg/m320.答(Da)案BC【解读】本题考查波的传播.该波的波长为4m.,PQ 两点间的距离为3m..当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时当P 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而Q 点此时应处于波峰,B 正确.当沿x 轴负方向传播时,P 点处于向上振动时Q 点应处于波谷(Gu),C 对. 21.答(Da)案AB【解读】本题考查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得设碰撞后两者的动量都为(Wei)P,则总动量为2P,根据,以及能量的关(Guan)系得得,所以AB 正确.22.答案(1)电压;欧姆 (2)开关或连接点5、6(3)①调到欧姆档②将红、黑表笔相接,检查欧姆档能否正常工作③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如电阻无穷大,表明小灯泡有故障.【解读】(1)在1、2两点接好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档,在1、2同时断开的情况下,应选用欧姆档(2)表明5、6两点可能有故障.(3) ①调到欧姆档②将红黑表笔相接,检查欧姆档能否正常工作③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如电阻无穷大,表明小灯泡有故障. 23.答案(1)①②③④(2)3.62cm【解读】(1)物块在斜面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受重力、支持力、滑动摩擦力,如图所示① 根据三角形关系可得到s h h s 2212)(cos --=α,②根据③根据运动学公式,有,即有222t s d a =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有.(2) 在游标卡尺中,主尺上是3.6cm ,在游标尺上恰好是第1条刻度线与主尺对齐,再考虑到卡尺是10分度,所以读数为3.6cm+0.1×1mm=3.61cm 或者3.62cm 也对.24.答案0.0038m【解读】设碳棒的(De)长度为X,则铜棒的电阻为,碳棒的电(Dian)阻,要使得(De)在00c附近总电阻不随温度(Du)变化,则有,则有式中t的系数必须为零(Ling),即有x≈0.0038m.25.答案(1)(2)(3)【解读】(1)当匀速时,把三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受重力、推力F、摩擦力f和支持力.根据平衡的知识有,加速度(2)第一个木箱与第二个木箱碰撞之前的速度为V1根据运动学公式或动能定理有根据动量守恒有,即碰撞后的速度,碰撞后的速度为V2为,然后一起去碰撞第三个木箱,设碰撞前的速度为V3从V2到V3的加速度为,根据运动学公式有,得,跟第三个木箱碰撞根据动量守恒有,得就是匀速的速度.(3)设第一次碰撞中的能量损失为,根据能量守恒有,带入数据得.26. 【解读】设粒子的入射速度为v,第一次射出磁场的点为,与板碰撞后再次进入磁场的位置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有…⑴,粒子速率不变,每次进入磁场与射出磁场位置间距离保持不变有…⑵,粒子射出磁场与下一次进入磁场位置间的距离始终不变,与相等.由图可以看出……⑶设粒子最终离开磁场时,与档板相碰n次(n=0、1、2、3…).若粒子能回到P点,由对称性,出射点的x坐标应为-a,即……⑷,由⑶⑷两式得……⑸若粒子与挡板发生碰撞,有……⑹联立⑶⑷⑹得n<3………⑺联立⑴⑵⑸得。
哈尔滨市2016年初中升学考试综合试卷物理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6. 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0m/s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 D.220 V电压是人体能承受的安全电压17.下列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放大镜的游戏 B.小猫叉鱼游戏 C.手影游戏 D.隔墙看猫游戏18.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干是蒸发现象 B.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C.露珠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19. 如图关于仪表的正确使用和电路常规连接正确的是( )A.电流表接电源 B.电压表接电源 C.导线接电源 D.家用电器接电源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剪刀有锋利的刃,可以减小压强B.用吸管将瓶中饮料吸入口中,利用了大气压C.船闸工作时,应用了连通器的原理D.潜水员深潜时要穿潜水服,以防水压过大压坏胸腔21. 下列图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在通电的电线 B.用湿布擦 C.用验电笔检验 D.电水壶接电示意图上晾湿衣服发光的电灯相线是否带电22. 关于家用电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电饭煲时,饭煮熟后可以自动进人保温模式B.观看电视节目时,电视机不会产生电磁辐射C.电吹风机吹热风时,电能转化为内能和机械能D.收音机通过电磁波来接收信息2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急刹车时,车上的乘客由于具有惯性身体会向车行方向倾斜B.汽车尾气的再利用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C.与其它液体相比,水的比热容比较大,适合作冷却剂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4.下列实验中用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25. 如图,用橇棒撬起石块并保持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力对橇棒的转动效果小于阻力对橇棒的转动效果B.手在A点竖直向下施力时,撬棒是个省力杠杆C.手在A点向不同方向施力时,力的大小都相等D.手分别在A、B两点沿竖直向下方向施力时,在B点比在A点费力2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可以减少汽车行驶时噪声带来的影响B.太阳能汽车的开发与推广,可逐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C.人走向由平面镜制成的衣帽镜时,他在镜中的像变大D.用遥控器遥控电视频道时,通常利用了红外传感器27. 如图所示,L1“2.5V 0.3A”、L2“3.8V 0.3A”,灯丝电阻不变,电源电压可调.闭合开关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1、L2两端实际电压不同B.L1、L2电阻之比为25:38C.L1、L2的电流之比为25:38 D.通过调节电源电压,能使L1、L2同时正常工作三、非选择题(36题~51题,计46分)36.(2分)哈尔滨市的五月,丁香花盛开,芳香四溢.人们能闻到花香,说明花的香味分子;若以走过花丛的行人为参照物,丁香树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37.(2分)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38. (2分)小红背书包上楼,她在给书包作用力的同时,由于力的作用是,肩膀也受到书包给她的力.上楼过程中小红的重力势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9. (2分)小明用手将小球浸没在水中,小球排开水的质量是0.1kg,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是 N(g=9.8 N/kg).若小球的质量为0.3 kg,松手后小球会(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40.(2分)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动木块,使其做运动,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N.41.(2分)在探究“水的沸腾规律”实验中,利用收集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关系图像,如图可知水的沸点是℃,实验中消耗10g酒精,若这些酒精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是 J(q酒精=3.0×lO7J/kg).42.(2分)如图是小明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因素”的部分实验装置图,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段完全相同的液柱从同一高度上升到图示位置,可知电阻产生热量多,由此可以说明:.(第40题图)(第41题图)(第42题图)43.(2分)电能表是用来测的仪表.如图所示是小军家月初和月末电能表的示数,则他家本月用电 kW•h.44.(2分)如图所示,用天平测空瓶质量后,再将它装满酱油.由图乙可知,装满酱油的瓶子的总质量为 g.空瓶容积为30cm3,酱油密度为 g/cm3.(第43题图)(第44题图)45.(2分)百米赛跑时,甲、乙运动员从同一起跑线同时起跑,某时刻位置如图所示,可知运动较快的是,你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第45题图)(第46题图)(第47题图)46.(2分)如图,画出静止的重锤受力示意图.47.(2分)如图,接通电源后,通电螺线管旁的条形磁铁向右偏.请标出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和条形磁铁的N极.48.(5分)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只标有“2.5V 0.3A”字样的小灯泡.他想测定这个小灯泡的电功率,请你帮他完成以下实验:(1) 请科学合理连接实物电路.(2)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选填“断开”、“闭合”).实验中小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先后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0V、2.5V,分别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数据.①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②当电压表示数是2.5V时,滑片位置如上图所示,若要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为3.0V时的电功率,应向移动滑片.(3) 利用表格中的数据还可以计算的另一个物理量是 .49.(5分)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装置,请完成以下问题:(忽略摩擦及绳重)(l) 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除刻度尺外还有什么?(2) 下表记录了实验中的部分数据,请算出第4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只写出计算结果)(3) 分析1、2、3次实验数据,你认为他们可以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的具体关系?并写出你这样认为的理由.50.(6分)小明在家中发现了一副眼镜,于是利用眼镜的镜片进行了如下实验(1) 如图甲所示,说明该镜片对光有作用.(2) 按图甲方式测量该镜片的焦距,应如何测量?(3) 如图乙所示,光屏上所成的是像;从图中还能知道烛焰、镜片、光屏的中心在.(4) 写出用镜片在光屏上成放大像的条件,并写出在图乙基础上,继续进行怎样的操作才能得到这样的像.51.(6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1) 某工厂用电电压U=380V,电流I=500A,则该工厂1h可消耗多少kW•h电能?(2) 某水利发电站(如图甲)的部分信息:①发电站供电功率P1=2×106kW,而用户用电功率为P2=1.2×106kW,出现了多余的电能被全部浪费掉的现象.若平均每天供电、用电时间均为5h,则平均每天浪费多少kW•h电能?②该发电站经过改进,能回收原来每天浪费的全部电能,并经过转化可再次发电.再次发电的电能与回收的电能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如果6×103kg的水从该电站上游落下可发电1 kW•h,则改进后的发电站每天回收后再发电的电能,相当于多少质量的水所发的电?哈尔滨市2016年初中升学考试综合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物理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以下各题的其......................它答法只要合理可参照评分标准评分36.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37. 振动响度38. 相互的变大39. 0.98 下沉40. 匀速直线 241. 98 3×10542.R1当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较大的R1比电阻较小的R2产生的热量多43. 电功 197.644. 47 1.145. 乙因为v=s/t,t乙=t甲 s乙>s甲,所以v乙>v甲,即乙运动的比甲快.46. 如图所示. 47. 如图所示.48.(5分)(1)(1分)如图所示(2)(3分)断开① 0.75 ②左(3)(1分)小灯泡电阻49.(5分)(1)(1分)弹簧测力计(2)(1分)80.0%(3)(3分)可以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所提升物体重力的关系.理由:由表格可知可知:动滑轮重一定时,滑轮组所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所以这样认为.50.(6分)(1)(1分)会聚(2)(1分)镜片正对太阳光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它到镜片中心的距离f(3)(2分)倒立、缩小、实同一直线、同一高度(4)(2分)条件:物距在f~2f之间操作:向右移动蜡烛至f~2f之间,同时向右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清晰的放大的像.51.(6分)(l)(1分)该工厂消耗的电能:(2)(5分)①发电站提供的电能:用户使用的电能:浪费的电能:②由图像可知:由题意可知:。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Ⅱ〕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 23 AL 27 P 31 S 32Ca 40 Fe 56 Ni 59 Cu 64 Zn 6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题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奉献B.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 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 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椰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2.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假设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 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 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3. 以下关于动物激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 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 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 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4. 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 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 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 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5. 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以下做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 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 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 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6. 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2016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理科综合测试(一)理科综合—物理试题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物理学史上是哪位科学家、由于哪项贡献而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A .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 B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 .伽利略,测出了重力加速度的值 D .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15.不计重力的两个带电粒子M 和N 沿同一方向经小孔S 垂直进入匀强磁场,在磁场中的径迹如图。
分别用v M 与v N , t M 与t N ,M Mm q 与NN m q 表示它们的速率、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荷质比,则A .如果M M m q =NNm q ,则v M > v N B .如果M M m q =NNm q ,则t M < t N C .如果v M = v N ,则M M m q>NN m qD .如果t M = t N ,则M Mm q >NN m q 16.如图a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与副线圈相连的两个灯泡完全相 同、电表都为理想电表。
原线圈接上如图b 所示的正弦交流电,电路正常工作。
闭合开关后,A .电压表示数增大B .电流表示数增大C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D .经过灯泡的电流频率为25 Hz17.如图,窗子上、下沿间的高度H=1.6m ,墙的厚度d=0.4m ,某人在离墙壁距离L=1.4m 、距窗子上沿h=0.2m 处的P 点,将可视为质点的小物件以v 的速度水平抛出,小物件直接穿过窗口并落在水平地面上,取g=10m/s 2。
则v 的取值范围是A .7>v m/sB .32.v <m/sC .7m/s m/s 3<<vD .3m/s m/s 32<<v .abAV k~18.电梯经过启动、匀速运行和制动三个过程,从低楼层到达高楼层,启动和制动可看作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未来脑智能组卷 试卷第1页,总14页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甲卷理综物理历年真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共5题 每题6分 共30分1.质量为m 的物体用轻绳AB 悬挂于天花板上。
用水平向左的力F 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 ,如图所示。
用T 表示绳OA 段拉力的大小,在O 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大B.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小C.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大D.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小 【答案】A【解析】以O 点为研究对象,设绳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物体的重力为G ,根据力的平衡可知,F =G tan θ,T =Gcosθ,随着O 点向左移,θ变大,则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大,A 项正确。
【备注】无2.如图,P 是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 为圆心的两个圆。
带电粒子Q 在P 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 、b 、c 为轨迹上的三个点。
若Q 仅受P 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 、b 、c 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 、a b 、a c ,速度大小分别为v a 、v b 、v c 。
则本卷由【未来脑智能组卷 】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试卷第2页,总14页…………线…………○※请※※不…………线…………○A.a a>a b>a c,v a>v c>v bB.a a>a b>a c,v b>v c>v aC.a b>a c>a a,v b>v c>v aD.a b>a c>a a,v a>v c>v b【答案】D【解析】由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E=k qr2可知,离场源点电荷P越近,电场强度越大,Q受到的电场力越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越大,由此可知,a b>a c>a a,A、B选项错误;由力与运动的关系可知,Q受到的库仑力指向运动轨迹凹的一侧,因此Q与P带同种电荷,Q从c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少,从b到a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因此Q在b点的速度最小,由于c、b两点的电势差的绝对值小于a、b两点的电势差的绝对值,因此Q从c到b的过程中,动能的减少量小于从b到a的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Q在c点的动能小于在a点的动能,即有v a>v c>v b,D选项正确。
绝密★启用前【学科网学易大联考】2016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理科综合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C12N14O16F19Na23S32Cl35.5Ca40第Ⅰ卷(126分)一、选择题(共13小题。
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真核细胞的某些结构中含有核酸,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核酸和遗传物质B.某些核酸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C.核酸和蛋白质一样,都主要合成于细胞质D.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后,细胞核处呈红色,细胞质中呈绿色2.近期国际杂志Cell Systems上刊登了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项研究成果,科研人员利用蓝色光脉冲开启了一种名为Brn2的基因,当Brn2信号足够强时,干细胞就会快速转化为神经元。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证明了蓝色光脉冲可以促使于细胞分化为神经元B.Brn2基因在神经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C.蓝色光脉冲使Brn2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D.干细胞和神经元这两种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不完全相同3.某哺乳动物(2N=16)的两个细胞(染色体DNA均被32P标记),标记为A和B(A进行有丝分裂,B 进行减数分裂),将这两个细胞均置于31P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使它们都进入第二次分裂后期(A、B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分别标记为A1、A2和B1、B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A l和A2均有l6条染色体含31PB.B1和B2中的每一条染色体均含31PC.A1和A2中含4个染色体组,而B1和B2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D.A1和B2所含有的性染色体数目比为2:14. 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丙、丁4种类型的变异。
2016年高考全国3卷理综试题(含答案)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B. 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C. 分泌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D. 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2. 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②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③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A是遗传物质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 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 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 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 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4.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段的琼脂块均不含IAA。
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述。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B. 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C. 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D. 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5. 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Ⅰ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山东)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 A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 B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 C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D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答案】D 【解析】由4πr SC kd ε=可知,当云母介质抽出时,r ε变小,电容器的电容C 变小;因为电容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故U 不变,根据Q CU =可知,当C 减小时,Q 减小。
再由UE d =,由于U 与d 都不变,故电场强度E 不变,正确选项:D 【考点】电容器的基本计算。
15.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
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
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2倍。
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A .11B .12C .121D .144 【答案】D【解析】设质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为1m 、1q ,一价正离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为2m 、2q ,对于任意粒子,在加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212qU mv =-故:2qU v m = ① 在磁场中应满足2v qvB mr =②由题意,由于两种粒子从同一入口垂直进入磁场,从同一出口垂直离开磁场,故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应相同.由①②式联立求解得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12mU r B q=,由于加速电压不变,故1212212111r B m q r B m q =⋅⋅=其中211212B B q q ==,,可得121144m m =故一价正离子与质子的质量比约为144【考点】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质谱仪。
16.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R 1,R 2和R 3的阻值分别为3Ω?,1Ω?,4Ω?,○A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 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
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当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A .2 B .3 C .4 D .5 【答案】B【解析】解法一:当S 断开时,电路如右图所示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原线圈两端电压11U U IR =- 得13U U I =-①根据变压器原副边电压关系:1122U n U n = ②副线圈中的电流:222235U UI R R ==+ ③联立①②③得:21235n U I n I ⎛⎫-=⎪⎝⎭ ④当S 闭合时,电路如右图所示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原线圈两端电压114U U I R '=-⋅得112U U I '=-⑤ 根据变压器原副边电压关系:1122U n U n ='' ⑥ 副线圈中的电流得:22221U U I R ='''=⑦联立⑤⑥⑦得212124n U I n I ⎛⎫-=⎪⎝⎭ ⑧联立④⑧解得123n n =解法二:设开关S 断开前后,变压器的等效电阻为R 和R ',由于变压器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同,S 闭合前:2223()()II R R R n ⋅=⋅+,得232R R R n +=① S 闭合后:2224(4)'()I I R R n ⋅=⋅,得22R R n '= ②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S 闭合前: 1UI R R =+③ S 闭合后:14UI R R ='+④根据以上各式得:212223122131=543R R n n R R R n n ++=+++解得,3n =【考点】变压器的计算【难点】由于原边回路有电阻,原线圈两端电压不等于电源电压17.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A .1hB .4hC .8hD .16h【答案】B【解析】地球自转周期变小,卫星要与地球保持同步,则卫星的公转周期也应随之变小,由2224πMm G mr rT =可得234πr T GM =,则卫星离地球的高度应变小,要实现三颗卫星覆盖全球的目的,则卫星周期最小时,由数学几何关系可作右图。
由几何关系得,卫星的轨道半径为2sin30Rr R ==︒①由开普勒第三定律33122212r r T T =,代入题中数据,得33222(6.6)24R r T =②由①②解得24T h ≈【考点】卫星运行规律;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应用。
【难点】做出最小周期时的卫星空间关系图18.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A .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B .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 C .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D .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 【答案】BC【解析】质点一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施加恒力后,则该质点的合外力为该恒力。
若该恒力方向与质点原运动方向不共线,则质点做曲线运动,质点速度方向时刻与恒力方向不同,A 错误;若F 的方向某一时刻与质点运动方向垂直,之后质点作曲线运动,力与运动方向夹角会发生变化,例如平抛运动,B 正确;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质点加速度方向与其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同,C 正确;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同,速率变化量不一定相同,D 错误。
【考点】牛顿运动定律;力和运动的关系;加速度的定义。
【易错点】B 选项易错误地以“匀速圆周运动”作为反例来推翻结论19.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 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 ,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 .外力F 向右上方拉b ,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若F 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 仍始终保持静止,则 A .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 .物块b 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30°R卫星卫星卫星C .连接a 和b 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 .物块b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答案】BD【解析】由题意,在F 保持方向不变,大小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物体a 、b 均保持静止,各绳角度保持不变;选a 受力分析得,绳的拉力a T m g =,所以物体a 受到绳的拉力保持不变。
由滑轮性质,滑轮两侧绳的拉力相等,所以b受到绳的拉力大小、方向均保持不变,C 选项错误; a 、b 受到绳的拉力大小方向均不变,所以OO '的张力不变,A 选项错误;对b 进行受力分析,并将各力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如图所示。
由受力平衡得:x x T f F +=,y y b F N T m g ++=。
T 和b m g 始终不变,当F 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支持力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 选项正确;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D 选项正确。
【考点】考查动态平衡分析、力的正交分解和力的平衡方程。
20.如图,一带负电荷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平面(纸面)内,且相对于过轨迹最低点P 的竖直线对称。
忽略空气阻力。
由此可知 A .Q 点的电势比P 点高B .油滴在Q 点的动能比它在P 点的大C .油滴在Q 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 点的大D .油滴在Q 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P 点的小 【答案】AB【解析】由于匀强电场中的电场力和重力都是恒力,所以合外力为恒力,加速度恒定不变,所以D 选项错。
由于油滴轨迹相对于过P 的竖直线对称且合外力总是指向轨迹弯曲内侧,所以油滴所受合外力沿竖直方向,电场力竖直向上。
当油滴得从P 点运动到Q 时,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C 选项错误;油滴带负电,电势能减小,电势增加,所以Q 点电势高于P 点电势,A 选项正确;在油滴从P 点运动到Q 的过程中,合外力做正功,动能增加,所以Q 点动能大于P 点,B 选项正确;所以选AB 。
【考点】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曲线运动中物体受力特点、带电粒子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电势能变化与电势变化的关系。
2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t =3s 时并排行驶,则A .在t=1s 时,甲车在乙车后B .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 =2sD .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 【答案】BD【解析】甲、乙都沿正方向运动。
3s t =时并排行驶,=30m/sv 甲,=25m/s v 乙,由v t -图可知:0~3s 内位移1=330m=45m 2x ⨯⨯甲,()1=310+25m=52.5m 2x ⨯⨯乙.故0t =时,甲乙相距1=7.5m x x x ∆=-乙甲,即甲在乙前gfT xT y Nm b T F xF y F方7.5m ,B 正确。
0~1s 内,1=110m=5m 2x '⨯⨯甲,()1=110+15m=12.5m 2x '⨯⨯乙,2=7.5mx x x 乙甲''∆=-,说明甲、乙初相遇。
A 、C 错误。
乙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为=45m 5m=40mx x x 甲甲'=--,所以D 正确;【考点】v t -图的解读和位移的计算、追击相遇问题。
【难点】根据位移判断两车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关系。
第II 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5分)某同学用图(a )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的频率有20Hz 、30Hz 和40Hz ,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 )所示。
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f ,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他条件进行推算。
(1)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f 和图(b )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打出C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重物下落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2)已测得s 1=8.89cm ,s 2=9.50cm ,s 3=10.10cm ;当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m/2s ,试验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