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高一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49.50 KB
- 文档页数:6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晚上7:00,搭载着“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
月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均一致,几乎没有大气。
结合图4,回答10-12题:10.当“嫦娥二号”发射升空时,与全球相比,日期为10月1日的范围A.超过50%B.小于50%C.等于50%D.等于100%11.“嫦娥二号”发射升空阶段依次经过的省份可能是:A.甘、青、新B.川、云、藏C.湘、闽、台D.鄂、皖、晋12.有关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A.月地距离约38.4万千米B.地球上看月球西升东落C.月球表面气温日较差比地球小D.月球表面低重力低辐射参考答案:A C A2. 太阳活动最主要的标志A.黑子和日珥 B.黑子和耀斑 C.耀斑和太阳风 D.日珥和太阳风参考答案:B3. 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也存在着严重的荒漠化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包括①风力侵蚀②流水侵蚀③气候干旱④毁林开荒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参考答案:D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荒漠化类型为流水侵蚀形成的“石漠化”,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该区荒漠化发展的重要原因,②④对;南方属于湿润地区,风力侵蚀弱,①③错。
4.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A.土地B.农产品C.土壤D.动植物参考答案:D5. 2017年9日,墨西哥中部地区发生7.1级地震,地震致使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
下图为“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读图回答9~11题。
9.图中表示地幔与地核界面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0.组成波波卡特佩特火山的岩石的矿物直接来源于A.① B.② C.③ D.④11.喀斯特地貌景观隶属的圈层是A.① B.③ C.⑤ D.⑥参考答案:9.D 10.C 11.A9.地幔与地核界面是古登堡面,位于地面以下约2900米深度处。
山东邹城市实验中学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开始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将试题答案填在相应的答题卡内,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读“中国2010~2016年全国人口总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4题。
1.影响中国人口总数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 .人口的迁移B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C .人口的出生率D .人口的死亡率 2.据图中自然增长率判断,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A .原始型B .传统型C .现代型D .均不是3.下列关于我国2010-2016年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人口数量逐年增加B .人口数量加速增长C .人口数量先减后增D .人口数量一直减少 4.据图中信息预测,今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A .老龄化减轻B .人口压力加大C .交通拥挤D .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下图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据此完成5~8题。
5.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因素是A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出生率和死亡率A B C D E 时间人口总数(万人) 自然增长率(‰)5.905.20 5.10 5.00 4.90 4.80 4.70 4.60 4.50B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 .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6.据图判断,人口数量增加较快的时间段是A .AB .BC .DD .E 7.图中老龄化趋向较明显的阶段是A .AB .A→BCC .BC→DED .DE8.图中人口数量最多的阶段是A .AB .BC .D D .E人口机械增长率是人口迁入率和人口迁出率之差,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城市2003-2015年人口增长率示意图”,据图完成9~10题。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自转轴?A. 赤道B. 北极C. 南极D. 中国答案:B2. 地壳的主要组成元素是:A. 氮气和氧气B. 铁和镁C. 金和银D. 硅和铝答案:D3. 下列地质灾害中,与地震直接相关的是:A. 冰川B. 洪水C. 泥石流D. 火山喷发答案:D4. 天气是地区短时间内的气候变化,而气候是指:A. 十年内的气候变化B. 百年内的气候变化C. 千年内的气候变化D. 极长时间内的气候变化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火山喷发的现象?A. 火山爆炸B. 熔岩喷发C. 热气喷发D. 岩浆喷发答案:C二、填空题1.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 ___________ 。
答案:珠穆朗玛峰2.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布比例是 ___________ 。
答案:3:23. 面积最大的洲是 ___________ 。
答案:亚洲4. 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___________ 。
答案:中国5. 长江是中国的第 ___________ 条河流。
答案:一三、简答题1. 简述地球的四季变化原因。
答案:地球公转产生了不同季节的变化。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因为地球的轴倾斜,造成了不同地区太阳直射角度的变化,从而引起了四季的变化。
2. 简述火山爆发的原因。
答案:火山爆发是由于地壳断裂造成的。
地壳的板块运动会导致火山活动,当地壳板块断裂时,岩浆从地下深处喷发到地面上,形成火山喷发。
3. 简述洪水的形成原因。
答案:洪水是由于降雨过多或河流水位上涨超过河道容量而发生的。
当降雨量大于地面的排水能力时,水会聚集,并可能造成河流的溢出,形成洪水。
四、解答题1. 简述地球的不同地理区域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答案:地球的不同地理区域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高山地区气候严寒,人们需要采取措施来适应生存,如穿着厚衣物和搭建保暖设施。
而沿海地区则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人们可以从中获取食物和经济收益。
不同地理区域的土壤肥沃程度以及水资源丰富程度也会影响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邹城市实验中学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35道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下左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况,正确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甲(350N,450E)乙(250S,150 W)两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转角速度甲大于乙B.自转线速度甲等于乙C.地方时相差40分钟D.甲的地方时比乙早3.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是(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4.北京时间19时,CCTV—1《新闻联播》播出时,哈尔滨(126°E)当地地方时为A.19时 B.19时24分C.18时36分 D.20时5.正当美国宇航局为“勇气”号出现的问题一筹莫展时,“勇气”号的孪生兄弟“机遇”号火星车仍按照原计划太平洋标准时间2004年1月24日晚9时05分(北京时间25日下午1时05分)在火星表面登陆,以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水的线索。
材料中的“太平洋标准时间”指的是A.太平洋中部的地方时B.西五区的区时C.120°W的地方时 D.美国东部共同使用的时间6.2013年12月2日1时48分(北京时间),我国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飞越甲地(0°,178°E)上空时,火箭和探测器实现成功分离。
器箭分离时,甲地的区时为( )A.1日21时48分B.1日5时40分C.2日5时48分D.2日21时40分图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此时,北京时间是()A. 2点B. 4点C. 8点D. 10点8.此时,新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A. 大于二分之一B. 小于二分之一C. 小于四分之一D. 等于四分之三9.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A.月球或水星 B.水星或金星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土星右图斜线部分表示7月7日,非斜线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传方向,据此回答10~11题。
吉林省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地理试题一、单选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如图所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太阳系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处在一个得天独厚的空间位置上。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所示天体系统的层次共有(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2.地球得天独厚的位置是指( )A.日地距离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C.有大气层的存在D.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下图是一款新型太阳能衣服。
用天然纤维制成,衣服内纳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很多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GPS 装置)充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3.我国下列地区中,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的是() A.四川盆地B.长江中下游平原C.东北平原D.青藏高原4.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正确叙述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B.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C.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D.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5.下列叙述中,反映古生代自然环境重要特征的是()A.蕨类植物明显衰退B.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动物盛行C.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D.人类发展的重要时期据报道至2019年3月26日俄罗斯勘察加边疆区克柳切夫火山群已爆发了32次。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6.此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A.岩石圈B.地壳C.地核D.软流层7.火山熔岩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会逐渐凝固下来,其大量的热能主要会散发到()A.岩石圈中B.大气圈中C.水圈中D.地壳中地球是一个具有圈层结构的天体。
图1和图2分别为某同学手绘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图1中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圈的组成物质分布均匀B.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 D.地核可能是岩浆主要发源地9.关于图2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a、c共同构成岩石圈的范围B.a、c之间的虚线表示古登堡界面C.b、d之间的虚线表示莫霍界面D.从c到d纵波速度先变慢后加快欧洲天文学家宣称,他们在距离地球20。
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一、选择题(共45分,每题1.5分)1金星是除太阳、月球之外能看到的最亮天体,在日出稍前或日落稍后亮度最大。
2018年9月2日,行星金星”合”恒星角宿一近距离接触,上演了一幕浪漫的"星星相吸"。
下表为金星、地球的数据对照表。
读表,完成下题.科学家推测在金星上没有生命存在,根据表格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 大气主要为CO2,无适宜的大气成分B. 距太阳比地球近,表面温度过高C。
自转周期比地球长,昼夜温差过大D。
公转周期比地球短,没有液态水存在科学家预测2019年至2020年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白太阳”现象,预示着太阳活动进入“极小期”.“白太阳”就是太阳大气层无黑子的现象。
下图为“太阳系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 以图中天体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的层次有()A. 1级B. 2级C. 3级D. 4级3“白太阳”现象期间( )①全球降水增多,洪涝灾害频繁②“白太阳”将持续76年时间③太阳活动对地球磁场受干扰减弱④太阳活动对电离层干扰减弱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淮南子》中也记载过这一现象,称“日中有踆(cūn)乌".据此完成下题。
实际上,画中“乌鸦”其实是___,它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_____()A. 耀斑;色球层B. 黑子;光球层C. 日珥;日冕层D。
太阳风;日冕层5.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影响拉萨太阳年辐射总量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C。
太阳活动 D. 地形地势6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只考虑自然因素,最不适合推销太阳能热水器的城市是( )A. 济南 B。
拉萨C. 上海 D. 重庆太阳活动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2015年太阳正在“大发脾气”。
河北省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实验班)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32题;共104分)1. (2分)下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
甲地经度为15°W。
假定东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
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甲地时间为()A . 5日上午5时20分B . 7日下午6时20分C . 6日上午5时20分D . 5日下午6时20分2. (2分) (2013高一上·隆回月考) 下列地理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而造成的现象是()A . 昼夜的交替B . 昼夜长短的变化C . 春夏秋冬的更替D .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 (2分) (2018高一上·钦州月考) 下列四幅图中(空白部分表示白昼,斜线部分表示黑夜,小圆圈表示极圈),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是()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②④4. (6分) (2017高一上·遵义月考) 1989年3月13日,在太阳活动22周极大年期间,黑子活动引发的强磁暴使加拿大魁北克的电网受到严重冲击,致使魁北克供电中断了9个小时,数百万居民生活受到影响。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黑子现象发生在太阳的()A . 内部B . 光球层C . 色球层D . 日冕层(2)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受到太阳活动影响的是()A . 在海滨户外进行日光浴B . 在沙漠探险旅途中用罗盘定方向C . 在家中收看卫星电视D . 工作中使用有线电话(3)太阳的能量来源于()A . 黑子的强烈活动B . 耀斑的强烈活动C . 太阳内部发生的核聚变反应D . 太阳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5. (2分) (2019高一上·丰台期中) 下列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能的是()A . 潮汐能B . 地热能C . 生物能D . 核能6. (6分) (2016高三上·东莞期末)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图中阴影为某自然景观分布,M地一年中最大昼长为13时13分。
山东省高一上学期地理实验班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7题;共72分)1. (4分) (2019高二上·尚志月考) 读“两个岛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两个国家叙述正确的是()①两国均为发达国家②两国均位于生长边界处,多火山、地热和温泉等③两国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均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④首都B属地球五带中的南温带⑤A地所在国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A . ①③④B . ①②③C . ②③④D . ②④⑤(2)当B城日出时间为7∶40(为该国的国家时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尼罗河河水上涨B . 北印度洋海区洋流为逆时针方向流动C . 北美中部平原来自于北冰洋的寒冷气流频繁南下D . 地中海的盐度处在一年中最低的季节2. (6分) (2019高二上·蚌埠月考) 读局部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点应位于()A . 南极大陆B . 北冰洋C . 印度尼西亚D . 太平洋(2) B点位于A点的()A . 西北方B . 西南方C . 东北方D . 东南方(3)图中阴影部分实际面积最大的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3. (2分) (2017高一上·大庆期中) 下列不符合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是()A . 为生物生长提供光热资源B . 为水体与大气的运动提供主要动力C . 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能源D . 导致地球内部温度逐渐升高4. (2分) 2012年6月8日,科学家在某地观测一物体的日光成影状况,根据其影长的变化绘成示意图(下图)。
据图判断,该地位于()A . 北极圈内B . 南极圈内C . 北回归线D . 南回归线5. (4分) (2019高二上·慈溪期中) 暑假期间,某游客迎着旭日进入图幅范围,花费大约4个小时徒步穿过我国长江流域某山区公路(如图)。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实验中学高一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地球自转360°所要花的时间()①24时②23时56分4秒③一个太阳日④一个恒星日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参考答案:A2. 现在,在上海市郊已经形成了种苗、园艺作物、出口蔬菜、名特优新为主的小宗经济作物四大特色,其主要原因是由于A、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B、精耕细作水平不断提高C、商品市场与国际贸易的发展D、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用地减少参考答案:C3. “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亮跑。
”重温童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7小题。
6.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层次共有A.一个 B.两个C.三个 D.四个7.假如人类移居月球生活,下列可能发生在月球的现象是①昼夜现象②电闪雷鸣③朝霞、晚霞④日食、月食⑤行走如跳远A.①②B.③④C.④⑤D.①⑤参考答案:6.B7.D 7.【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月球上存在的一些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昼夜现象与月球的自身不发光和不透明的球体有关;雷电和朝霞、晚霞需要在大气层中产生,而月球由于质量和体积原因没有大气层;月食是因为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形成的,而在月球上看不到月食;由于月球上的质量较小,所以月球上的质量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月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地球只有一半面向太阳,向阳的半球形成白天,为昼半球;背阳的半球形成黑夜,为夜半球,形成昼夜现象;由于月球的质量太轻,导致月球的引力不足够,引力大约也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人在月球上行走如跳远。
本题需要学生对月球的相关内容以及相关现象的形成有所了解,对学生的课外知识要求较高,有一定的难度.4. 下列城市中,一年内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地方是()A.广州B.哈尔滨C.上海D.北京参考答案:A5. 下列人类活动中可能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的是A.大面积砍伐巴西热带雨林 B.沿海国家的填海造陆C.东北排干湿地,开垦荒地 D.广西开辟梯田,发展茶园参考答案:A6. 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保护环境十分重要。
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欧洲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太阳系外发现了50多颗行星,其中有一颗与地球形态相似,它距离地球约35光年。
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而液态水可能存在于这颗行星的表面,它的大气中存在氧气、二氧化碳和氮的成分,极有可能存在生命。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与材料中所说的“橙矮星”属于同一类天体的是()A.月球 B.地球C.太阳D.哈雷彗星2.天文学家研究判断新发现的这颗行星极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主要依据是()A.这颗行星与地球形态相似B.这颗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及含有氧气的大气C.这颗行星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组成D.这颗行星距离地球很近,只有约35光年3.平时我们看到的圆圆的太阳是太阳的是()A.光球层B.色球层C. 日冕层D. 日核4.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大炽热的气体球 B.主要成分是氢和氧C.表面温度约1500万度 D.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太阳风暴是从太阳大气射出的带电粒子流,是太阳活动的一种形式。
2016年1月7日,地球遭受一起极为强大的太阳风暴袭击。
据此完成5-6题。
5.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能量来源于外部的核裂变反应B.太阳成为太阳系中心天体的根本原因是自身会发光C.大气运动、水循环、生命活动与太阳辐射有关D.各种化石燃料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无关6.太阳风暴可能导致( )A.产生磁暴现象,使罗盘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B.世界各地出现极光现象C.地面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干扰D.世界各地出现地震7、下列四幅图中(图1-1),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8.地球上一年内昼夜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 )A .赤道地区 B.南北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C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D.南北极圈以内9.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在昼长夜短期间,白昼一天比一天长的日期是 ( )A .春分日到秋分日 B.春分日到夏至日 C .冬至日到次年春分日 D.夏至日到秋分日10.由于地球偏向力的影响,导致河岸侵蚀的是( )A .北半球自南向北流向河流的西岸B .南半球自北向南流向河流的西岸C .长江南岸D .南北球自西向东流向河流的南岸11.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A .3月21日 B . 6月22日 C .10月1日 D .12月22日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图1—2)回答12—14题。
徐闻县实验中学2014届高一年级第一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1~4
1.北半球的节气是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2.②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A .昼长夜短
B .昼短夜长
C .昼夜平分
D .无法确定
图1
3.③的时间可能是
A .6月22日4时
B .6月22日16时
C .12月22日4时
D .12月22日16时
4.此时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下列不属于“天宫一号”飞行领域的是 ( )
A .地月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总星系 6.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的因素是 ( )
A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 .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C .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D .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7.下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图是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11年4月27日报道,一颗小行星4月8日在印度尼西亚上空的地球大气层中爆炸,释放出的能量有三枚原子弹那么大。
读“太阳系成员示意图”,完成8~9题。
8.这颗小行星来自( )
9.以下不是八颗行星绕日公转运动共同特点的是()
A.共面性 B.同向性 C.近圆性 D.类地性
公元前28年,曾有记载:“三月巳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回答10~11题。
10.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
B.色球
C.日冕
D.大气层之外
11.下列关于该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太阳表面温度稍低,显得较暗的部分
B.变化周期约为11年
C.是太阳表面温度最高的部分
D.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的高峰年
12.北京和上海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正确的是
A.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北京大于上海
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上海
“神舟十号”飞船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13.最可能干扰航天员太空授课电视直播收看效果的是
A.云雾 B.流星 C.太阳活动 D.太阳辐射
14.太空授课时,美国西部(西五区)的华人看直播的时间为()
A.6月12日6时38分
B. 6月12日4时38分
C. 6月11日4时38分
D. 6月11日6时38分
15.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地球上的生物将消失
C.无大气运动现象 D.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偏左,南半球偏右
下图为某一河段的剖面,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
读图回答16~17题。
16.此河流位于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上 D.回归线上
17.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
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A.南岸 B.北岸 C.东岸 D.西岸
18.2012年7月28日第30届奥运会在伦敦举行,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南移动
B.北半球、向北移动
C.南半球、向南移动
D.南半球、向北移动
19.地球上一年内昼夜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南北回归线之间
B、赤道附近
C、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D、南、北极圈以内
20、下图中,最接近六一儿童节的昼夜分布状况的是(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表示夜半球)
21.下列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无关
..的是()
A.煤炭B.水能C.地热D.风能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22~23题。
22.图中①表示()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D.软流层
23.岩石圈位于()
A.①顶部 B.②的全部
C.①的全部和②顶部 D.③外部
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24-25
题:
24、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A.春分B.秋分C.冬至D.夏至
25、有关“五一节”时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
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减慢
B.地球公转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地球公转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4分)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每空2分)
⑴A为层,B为层。
⑵A层的直接热源是大气
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或降低)。
⑶人类活动使大气层遭到破坏,臭氧层空洞出
现在层,全球变暖出现在层。
(填字母)
(4)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层。
(填字母)
27、北京时间2012年11月7日8时26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标志着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开始。
回答下列问题。
(14分,每空2分)
(1)此时,小红同学给远在阿根廷首都 (西经45°W)参加国际会议的妈妈打电话:“妈妈,早上好,注意防寒保暖”。
她的问候对还是错还是对(对/错),为什么 ?(4分)
(2)此日,地球所处的位置可能位于下图中的位置。
(2分)
(3)11月7日至12月22日,北半球的白天将越来越,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
(4)太阳公转速度从①到②的情况为:,
太阳公转速度从②和③的情况为:。
28.(22分,每空2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_______。
(2)A点此时的时刻为_______,B点的日出时间为_______,
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_小时。
(3)图中ABCD四点中,此时太阳高度角大于0°的是_______。
(4)ACD三点中,与B点时刻相同的一点是_____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点。
(5)判断BC是________(晨线或昏线)
(6)此时地球快公转到________(远或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变________(快或慢)(7)D点的昼夜状况:__________
地理答题卡
一、选择题(25×2=60分)
26.(14分)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每空2分)
(1)A为层,B为层。
(2);(升高或降低)。
(3);层。
(填字母)
(4)层。
(填字母)
27.每空2分,共14分。
(1)(对/错),为什么 ?(4分) (2)位置。
(2分)
(3);。
(4);。
28.(22分,每空2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点, __________点。
(5)_____________(晨线或昏线)
(6)___________(远或近)日点附近, ____________(快或慢)
徐闻县实验中学2014届高一年级第一阶段测试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25×2=60分)
26.(14分)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每空2分)
(1)A为对流层,B为平流层。
(2)地面辐射;降低(升高或降低)。
(3) B ; A 层。
(填字母)
(4) A 层。
(填字母)
27.每空2分,共14分。
(1)错(对/错),为什么那边为11月6日晚上21时26分 ?(4分)
(2)③位置。
(2分)
(3)短;小。
(4)先慢后快;越来越快。
28.(22分,每空2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____23°26′N___。
(2)_____12_______, ____2________, ______8______。
(3)_____A_______。
(4)____D______点, ___D_____点。
(5)____晨_________(晨线或昏线)
(6)____远_______(远或近)日点附近, ____慢____(快或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