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86.00 KB
- 文档页数:5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卷(湘教版2019)(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一章至第二章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湖南省大量人口外流对当地的影响().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留守儿童的比例下降.生态环境压力加大1999-2021年篁岭乡村旅游聚落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叙述合理的是().单一居住型用地比例大幅上升B.生活与旅游空间区域趋于重叠.影响我国乡村旅游设施适老化改造越来越多的因素有()城市乡村差距③自然环境变化④经济发展水平B.①④C.②③D.②④高效高新产业集聚的创新名城”,其主要区位优势是().科技发达,产业基础好B.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政策扶持,劳动力充足D.地价较低,基础设施完善.未来武汉将四镇隔江鼎立,功能分工上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其好处主要是(.避免同质竞争,便于分工协作B.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分散城市职能,降低服务范围D.扩大城市面积,提高城市等级.长江新城地址敲定后,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生物数量增加1999—2003年河南省的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状况().利于粮食加工产业链延长B.促使经济作物占比上升.会降低粮食安全水平D.吸引省外人口大量迁入年河南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特点的成因可能是().耕地面积锐减B.气象灾害C.粮食价格上涨D.劳动力短缺.根据图示可得,2003年河南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在1.3左右,属于人口超载类型。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A. 亚洲B. 非洲C. 北美洲D. 南美洲2. 地球的公转方向是?A. 自东向西B. 自西向东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3. 下列哪个城市被称为“世界水塔”?A. 里约热内卢B. 喀布尔C. 加德满都D. 布宜诺斯艾利斯4.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印度尼西亚5. 下列哪个城市位于赤道上?A. 新加坡B. 开罗C. 利马D. 罗马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
()2.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
()3. 地球的形状是完美的正球体。
()4. 地球上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极点。
()5. 地球上所有的纬线都平行。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上共有____个大洲。
2.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______公里。
3. 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沙漠。
4.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峰。
5. 地球上最长的河流是______河。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自转的意义。
2. 简述地球公转的意义。
3. 简述地球五带的特点。
4. 简述赤道的位置和特点。
5. 简述经纬网的作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你在北京(东八区),你的朋友在纽约(西五区),你们相差多少个时区?当你在北京是早上8点,你朋友在纽约是什么时间?2. 如果你从北极点出发,向南走,你会经过哪些大洲?3. 如果你从赤道出发,向东走,你会经过哪些大洋?4. 如果你从非洲出发,向南走,你会到达哪个大洲?5. 如果你从亚洲出发,向西走,你会到达哪个大洲?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2. 分析地球五带的形成原因,以及它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一张世界地图,标出地球上的七大洲和四大洋。
高一地理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几颗行星?A. 第一颗B. 第三颗C. 第四颗D. 第六颗答案:C2. 长江是世界上第几长的河流?A. 第一长B. 第二长C. 第三长D. 第四长答案:B3. 下列哪个国家没有临海?A. 中国B. 巴西C. 澳大利亚D. 南非答案:D二、简答题1. 什么是地壳运动?请简要说明。
答案:地壳运动是指地球表面地壳的变动。
地壳运动分为构造性地壳运动和隆起性地壳运动,是地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原因。
2. 请简要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
自然因素包括太阳活动、火山喷发等,而人类活动主要指温室气体排放、森林砍伐等。
三、论述题请以不少于200字的篇幅,论述城市化对环境影响的问题。
答案:城市化对环境影响巨大。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土地被用于建设、道路建设等,导致大片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
城市化还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和垃圾,污染空气、水源等环境资源。
此外,城市化还带来人口密集、交通拥堵、能源消耗大等问题,增加了能源压力和环境负荷。
四、附加题请列举三个世界自然遗产,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答案:1.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统,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和独特的景观。
2. 天山:位于中亚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山区,景色秀丽,植被丰富。
3. 古城马丘比丘:位于秘鲁,是印加帝国的遗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以上为高一地理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11-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地理答题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①地球②河外星系③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④飞机⑤陨星⑥流星体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⑥2.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与木星公转轨道之间的行星是A.土星 B.水星 C.火星 D.金星2006年12月,理应处于活动低谷周期的太阳突然耀斑爆发。
回答3~5题。
3.“耀斑爆发”发生在太阳的:A.大气层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4.据监测,上一次太阳活动高峰发生在2001年3月。
根据太阳活动的周期,下次太阳活动的高峰时间大约是:A.2007年前后 B.2012年前后 C.2010年前后 D.2017年前后5.在太阳活动高峰期,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A.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增强皮肤的活力 B.钢铁部门做好应急准备C.银行、交通等部门应该暂停营业 D.加强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6.八大行星运动时的偏心率都不是很大,说明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具有A.安全性B.共面性C.同向性D.近圆形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然而地球贵在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虽然我们相信宇宙还会有能够繁殖生命的星球,但是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它们。
据此回答7~8题。
7.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方向等方面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星,称为类地行星,下列属于类地行星的是A.火星 B.土星 C.木星 D.天王星8.关于地球生物出现、进化的论述,正确的是()A.存在大气,地球上必然存在生物B.日地距离对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影响C.地球体积和质量对地球大气圈的形成没有作用D.比较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为生命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条件9.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能不仅能量大,而且分布集中B. 太阳辐射能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C. 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D.煤、石油等能源与太阳辐射无关10.下列城市,太阳能热水器销量不太理想的可能是()A.兰州B.济南C.重庆D.乌鲁木齐11.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有()①人类活动②天气状况③纬度位置④地表物质⑤海拔高度A. ①③④B.②③⑤C.②④⑤D.②③④格林尼治时间(零时区)2006年9月3日5时42分22秒,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按预定计划击中月球表面,“智能1号”以撞向月球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科学探索使命。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自转轴?A. 赤道B. 北极C. 南极D. 中国答案:B2. 地壳的主要组成元素是:A. 氮气和氧气B. 铁和镁C. 金和银D. 硅和铝答案:D3. 下列地质灾害中,与地震直接相关的是:A. 冰川B. 洪水C. 泥石流D. 火山喷发答案:D4. 天气是地区短时间内的气候变化,而气候是指:A. 十年内的气候变化B. 百年内的气候变化C. 千年内的气候变化D. 极长时间内的气候变化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火山喷发的现象?A. 火山爆炸B. 熔岩喷发C. 热气喷发D. 岩浆喷发答案:C二、填空题1.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 ___________ 。
答案:珠穆朗玛峰2.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布比例是 ___________ 。
答案:3:23. 面积最大的洲是 ___________ 。
答案:亚洲4. 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___________ 。
答案:中国5. 长江是中国的第 ___________ 条河流。
答案:一三、简答题1. 简述地球的四季变化原因。
答案:地球公转产生了不同季节的变化。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因为地球的轴倾斜,造成了不同地区太阳直射角度的变化,从而引起了四季的变化。
2. 简述火山爆发的原因。
答案:火山爆发是由于地壳断裂造成的。
地壳的板块运动会导致火山活动,当地壳板块断裂时,岩浆从地下深处喷发到地面上,形成火山喷发。
3. 简述洪水的形成原因。
答案:洪水是由于降雨过多或河流水位上涨超过河道容量而发生的。
当降雨量大于地面的排水能力时,水会聚集,并可能造成河流的溢出,形成洪水。
四、解答题1. 简述地球的不同地理区域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答案:地球的不同地理区域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高山地区气候严寒,人们需要采取措施来适应生存,如穿着厚衣物和搭建保暖设施。
而沿海地区则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人们可以从中获取食物和经济收益。
不同地理区域的土壤肥沃程度以及水资源丰富程度也会影响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最广、最典型的大洲是()A.亚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2、图中的建筑分别代表的宗教是()A.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B.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D.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3、俗话说“找不到北了”。
从地理学的角度讲,这个地方应该选择的是()A.赤道B.回归线C.南极点D.北极点4、读“地形雨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B.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C.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没有差异 D.B地比A地气温低,主要原因是降水多5、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60°S,20°W)B.A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向;而B地更早迎来日出C.当太阳直射C地时,郑州的玲玲发现自己正午时的影子在一年中最短D.当地球公转到②位置时,此时我国华北地区盛行东北季风6、世界人种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语言文字B.体质特征C.风俗习惯D.居住环境7、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量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8、小光和小明同时从南极出发,分别沿东经30°和西经30°向北行进,那么()A.他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一致B.他们在赤道上相距最近C.他们可能在北极相遇D.他们可能在南极相遇9、下列表示北京的四幅图中,地图比例尺最小的是A.①图B.②图C.③图D.④图10、在南极洲考察的最好季节是北半球的()A.夏季B.冬季C.秋季D.春季11、图中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五带划分D.季节变化12、下列图例中,表示长城的是()A.B.C.D.13、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A.东北林区伐木种粮B.洞庭湖沿岸围湖造田C.云贵高原陡坡开荒D.西北牧区退耕种草14、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A. B. C. D.15、影响亚洲大河流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气候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纬度位置16、山西太原的降水类型属于()A.夏雨型B.雨型C.冬雨型D.无雨型17、贝贝和同学一起在学校地理园测量降水量,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A.下雨时将雨量器搬放到室外,不下雨时搬到室内B.降水过后,直接从雨量器上读取降水量C.降水量的单位为毫升D.将雨量器水平放置于平坦开阔地18、中纬度是指()A.0°~30° B.23.5°~66.5°C.30°~60° D.60°~90°19、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是()A.东南亚B.西亚C.中亚D.北亚20、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相比,本质的区别是()A.建筑样式B.生产活动C.降水多少D.交通方式21、“早穿皮袄午穿纱”反映的是()A.该地气温年较差大B.该地气温月较差大C.该地气温日较差大D.该地气温年际变化大22、亚洲地势的特点是()A.西部高、东部低B.东部高、西部低C.中部高、四周低D.中部低、四周高23、读省级行政区轮廓简图及相关山脉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①山脉北侧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B.②山脉是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线C.③山脉属于我国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D.④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2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方面的问题。
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6分)1.(2分)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比例尺最小,丙处比例尺最大B.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C.甲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丙D.乙处比例尺最小2.(2分)23.图Ⅰ实线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且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图Ⅱ示意图Ⅰ中虚线OP一线气压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题。
图Ⅰ所示时刻()A.②地降水几率较③大B.①地风力较④大C.④地的气温较②高D.②地的光照较③低3.(2分)24.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
研究表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或空气污染等情况可诱发部分人群血压升高。
图为北京时间2021年5月16日20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问题。
次日上午,对高血压人群来说()A.甲地天气阴沉,不适宜锻炼B.乙地气压稳定,可正常活动C.丙地降温显著,应添加衣物D.丁地雾霾加剧,宜佩戴口罩二、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3小题,总分54分)4.(4分)读局部经纬网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有甲、乙、丙三架飞机同时从图示位置沿纬线飞往180°经线,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乙和丙3.若甲飞机的时速为1110km/h,且甲飞到180°经线后又继续飞往丁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飞机又回到了原出发点B.甲的经度为150°E,丁的经度为150°W,甲在丁的正东C.从甲到丁用了3小时D.甲、丁的地方时相同5.(4分)下图为世界两个岛屿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图中两个岛屿说法正确的是()A.毛伊岛位于东半球B.毛伊岛位于中纬地区C.锡拉岛位于西半球D.锡拉岛位于北半球5.锡拉岛位于毛伊岛的()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6.(4分)由我国设计修建的卡鲁玛水电站是乌干达最大电力工程(下图)。
初一地理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地理名称中,属于人文地理名称的是(C)A. 长江B. 黄山C. 北京D. 青藏高原2. 人口指的是(B)A. 一个国家的土地面积B. 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的总数C. 一个地区的气候D. 一定地区的自然环境3. 以下地理名称中,属于自然地理名称的是(A)A. 长江B. 北京C. 人民广场D. 上海4. 世界最大的洲是(B)A. 欧洲B. 亚洲C. 大洋洲D. 非洲5. 以下国家不属于亚洲的是(C)A. 中国B. 印度C. 巴西D. 日本二、填空题1. 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亚洲,面积约为(1)4900多万平方千米。
2. 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2)中国,于2019年底的人口超过14亿。
3. 第一个提出东西方区分的古希腊学者是(3)伽利略。
4. 2019年,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4)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5. 中国的首都是(5)北京。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地图的作用。
答:地图是一种用来描述地球表面或具体区域的工具。
它可以提供地理信息,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理位置、地貌和地理要素的分布情况。
地图在研究地理学、规划旅行路线、进行地理分析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2. 简要介绍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区别。
答:人文地理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人口分布、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等;自然地理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包括地貌、气候、植被等自然要素的分布与特点。
人文地理关注于人类社会,而自然地理关注于地球自然环境。
四、判断题1.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用来确定地球上的地理位置的技术。
(√)2. 人口密度是指某一区域或国家的人口数量。
(×)3. 气候是指一定地区长时间的天气变化情况。
(√)附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A4. B5. C二、填空题1. 43002. 中国3. 伽利略4. 珠穆朗玛峰5. 北京三、简答题1. 地图的作用是提供地理信息,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理位置和地理要素的分布情况。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章(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难度系数:0.7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9年春节期间,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在我国内地上映。
电影讲述了在未来,太阳将毁灭,地表冰封,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不料在地球推进至木星附近出了意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在向木星推进的过程中,需要穿越()A.水星轨道B.小行星带C.土星轨道D.天王星轨道2.与地球相比,木星()A.生命存在条件好B.表面温度高C.公转的周期短D.体积、质量大2024年7月3日22时51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密切协同,完成了舱外巡检任务,这是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完成的第二次出舱活动。
如图为此次出舱活动照片。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此次出舱活动时,中国空间站()A.一直在地月系B.飞离了地月系C.飞离了太阳系D.飞离了银河系4.在太空中航行的中国空间站属于()A.行星B.卫星C.非天体D.恒星5.为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舱外航天服应具备的功能有()①供给氧气②调节温度③防止失重④防强辐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下图示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③④②①D.①③④②7.下列能够反映地球形状的诗句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畅对七年级新开设的地理课十分感兴趣,为了帮助学习,他自己用泡沫球和铁丝制作了一个地球仪。
大联考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一)地理本试卷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区域人口迁移通常经历“单核心”向“多核心”演化的过程。
下图为“我国长三角部分时期人口迁移的空间演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单核心阶段相比,多核心阶段人口迁移的特点是()A.人口迁移的通道较少B.人口迁移的规模更小C.人口仅在小城镇间流动D.人口迁移的频次更高2.在多核心阶段,若次级城市吸引力增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①疏导核心城市的人口压力②加剧核心城市的逆城市化③降低核心城市的行政级别④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甘肃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为规范国土空间开发,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甘肃将全省划分为3个主体功能区:城镇化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图1)。
图2示意2021年县域碳排放网络空间关联关系图(节点的大小表示在网络关系中的重要程度,节点间线的长度和粗细表示联系的频繁程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甲、乙、丙分别表示()A.城镇化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B.城镇化发展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C.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城镇化发展区D.重点生态功能区、城镇化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4.关于甘肃省碳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陇中地区的碳排放强度最小②陇东南地区碳中和压力最大③河西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县域间碳排放网络空间联系弱④县域碳排放网络空间紧密度由中小县域向周边县域递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关于城关区的发展方向,下列规划合理的是()A.积极推进农创产业及新型农业发展B.积极创新推动低碳试点,发挥低碳引领导向C.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和文化旅游经济D.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停止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风和水是干旱地区的两种主要作用力。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答题卡写答案字母)1. 答案:B答案:B以下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 时差B. 地震C. 超速D. 污染2. 答案:C答案:C下列地区属于热带气候的是?A. 牡丹江地区B. 长春地区C. 广州地区D. 天津地区3. 答案:D答案:D下列不属于水资源的是?A. 湖泊水B. 冰川水C. 地下水D. 石油4. 答案:A答案:A“变三次方”可以说成?A. 立方B. 平方C. 开方D. 分方5. 答案:C答案:C我国第一大岛是?A. 北海道B. 澎湖列岛C. 海南岛D. 台湾岛6. 答案:B答案:B世界最高峰是?A. 珠穆朗玛峰B. 珠峰C. 南迦巴瓦峰D. 或于冬克峰7. 答案:A答案:A地理学认为以什么为界,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A. 赤道B. 北极圈C. 热带D. 动植物分布8. 答案:C答案:C世界上最大的洲是?A. 南极洲B. 北美洲C. 亚洲D. 非洲9. 答案:B答案:B衡量气温的常用量词是?A. 波B. 度C. 米D. 升10. 答案:D答案:D最早提出“海陆分立说”的人是?A. 中国古代B. 日本人C. 俄罗斯人D. 中国现代11. 答案:A答案:A面积最大的国家是?A. 俄罗斯B. 加拿大C. 美国D. 中国12. 答案:C答案:C地球的自转是指?A. 地球绕太阳运动B. 水平旋转C. 垂直旋转D. 东西方向旋转13. 答案:B答案:B位于地球两极的是?A. 赤道B. 北极C. 南极D. 老林14. 答案:D答案:D人类最早居住在?A. 水下B. 空中C. 洞穴D. 地下15. 答案:A答案:A我国的国旗是?A. 红旗B. 黑旗C. 绿旗D. 蓝旗第二部分: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答题卡写答案字母)1. 答案:南极洲答案:南极洲地球上最孤独的大陆是?2. 答案:黄河答案:黄河中国第二长的河流是?3. 答案:日本答案:日本电子游戏“口袋妖怪”(Pokemon)最早来自哪个国家?4. 答案:北美洲答案:北美洲牛仔文化起源于哪个大洲?5. 答案:赤道答案:赤道分割地球南半球和北半球的是?6. 答案:哈萨克斯坦答案:哈萨克斯坦世界上面积第九大的国家是?7. 答案:亚洲答案:亚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8. 答案:中国答案:中国长江流经哪个大型国家?9. 答案:火山喷发答案:火山喷发火山口周围空气水平流动,形成火山风的现象称为?10. 答案:非洲答案:非洲位于地球表面中心位置的大洲是?第三部分:简答题1.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环境?答案:我们应该减少污染,节约能源,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等。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选择题 (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 以下储存着地球上近1/4的淡水是:A. 地下水B. 河流水C. 海洋水D. 冰川水答案:A2. 中国自西向东跨越了几个时区?A. 2B. 3C. 4D. 5答案:B3. 以下地理区位是中国唯一的环形山脉:A. 青藏高原B. 阿尔卑斯山C. 欧罗巴山脉D. 阿巴拉契亚山脉答案:A4. 以下影响气候的因素中,哪一个对中国影响最大?A. 支配经度B. 支配纬度C. 风向D. 海洋气流答案:A5. 以下国家中,属于亚洲的是:A. 巴西B. 埃及C. 澳大利亚D. 加拿大答案:B简答题 (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请解释什么是四大洋?答:四大洋是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洲附近的南大洋。
2. 什么是水循环?答: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下水运动等。
3. 解释什么是地质构造?答:地质构造指地壳上各种形成了地质地貌及构成了地壳的结构,如山脉、平原、断层等。
4. 请举例说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影响。
答:环境污染会导致空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对人类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呼吸系统疾病、水源污染引发的疾病,以及影响农作物和生态系统等。
5. 请解释什么是人口密度。
答:人口密度是指某一地区的人口数量与该地区面积的比例,用来衡量人口分布的稠密程度。
计算题 (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一块土地面积为1000平方米,如果用来种植玉米,每平方米可以种植100株,那么这块土地上可以种植多少株玉米?答案:1000平方米 * 100株/平方米 = 100,000株玉米2. 一辆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2小时所走的距离是多少公里?答案:60公里/小时 * 2小时 = 120公里3. 一杯果汁的容量是250毫升,如果1升等于1000毫升,那么这杯果汁的容量是多少升?答案:250毫升 / 1000毫升/升 = 0.25升4. 一辆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5公里,行驶8小时所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答案:15公里/小时 * 8小时 = 120公里 = 0.12千米5. 一张纸的长是30厘米,宽是20厘米,这张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30厘米 * 20厘米 = 600平方厘米*注: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可能因计算或单位换算等错误。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附近B. 我国领土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N附近C. 我国领土最东端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135°E附近D. 我国领土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73°W附近(答案)2、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B. 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53°N附近C. 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寒带D.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二位(答案)3、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 )A. 960平方千米B. 960万平方千米(答案)C. 1260万平方千米D. 1707万平方千米4、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寒带,没有热带B. 我国领土最西端在曾母暗沙,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C. 我国领土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D. 我国领土最东端和最北端都位于黑龙江省境内(答案)5、我国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级行政区是( )A. 冀、辽B. 鲁、苏C. 辽、鲁(答案)D. 京、津6、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寒带,没有热带B. 我国领土最西端在曾母暗沙,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C. 我国领土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答案)D. 我国领土最东端和最北端都位于黑龙江省境内7、我国疆域辽阔,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领土最北端有极昼现象B. 我国领土最东端在台湾省的钓鱼岛C. 我国领土最南端气候长夏无冬D. 我国领土最西端号称“世界屋脊”(答案)8、我国领土最南端在( )A. 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B. 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答案)C. 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D.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36X2=72分)1. 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180°经线为界,东侧是东经,西侧是西经B.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D.所有经线都是大小相等的圆,而所有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2.关于东西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经度的范围都在东半球 B.20°W~0°~160°E的经度范围为东半球C.180°经线在东半球 D.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界线3.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一区和西一区的分界线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中时区的中央经线 D.纬度的起点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图完成4-5题4.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的地方时为A.7日4时 B.8日8时C.7日8时D.8日4时5.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6.在下面A、B、C、D四幅图中,P点的位置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纬度、④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的是7. 东经120°的地方时为八点时,东经140°的地方时为()A.九点二十分 B.六点四十分 C.九点四十分 D.六点二十分8.甲地位于(98°E,31°N),乙地位于(88°W,28°S),甲地在乙地的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9.从甲(70°N,80°E)到乙(70°N,15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走法是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10.某人在40°N依次向正东、正北、正西、正南各走1100公里,最后他位于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以北 D.出发点以东11.下图的四个区域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下面是四幅经纬网图,读图回答12~13题。
九年级上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内容不属于自然地理要素的是()。
A. 水文地理要素B. 人文地理要素C. 气候地理要素D. 地质地理要素答案:B2. 以下哪个国家属于北美洲()。
A. 南非B. 加拿大C. 巴西D. 俄罗斯答案:B3. 洞庭湖属于中国的()。
A. 最大的湖泊B. 最深的湖泊C. 最长的湖泊D. 最高的湖泊答案:A二、简答题(共40分)1.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哪条?简述其流域环境特点。
()答案: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流经非洲大陆,流域环境特点包括气候多样、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等。
2. 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答案:地球自转指的是地球自身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一个自转周期为24小时。
地球公转指的是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一个公转周期为365.25天。
三、论述题(共30分)请根据所学内容,论述地质地理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答案:地质地理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地质地理能够提供重要的矿产资源,例如石油、煤炭等,这些资源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其次,地质地理还影响着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土地适宜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此外,地质地理还会对天气、气候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综上所述,地质地理对人类活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四、实际操作题(共40分)1. 请观察并写出以下地图标注的地理信息(根据实际地图情况回答)。
答案:(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回答)2. 请根据自己所在地理位置,编写一段描述当地气候特点的文字。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回答)答案:(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回答)五、综合应用题(共60分)1. 根据下面的图表,回答问题。
(1)按人口多少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各洲份。
(2)亚洲的人口是非洲的多少倍?答案:(1)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2)亚洲的人口是非洲的约3.7倍。
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宇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宇宙就是太阳系
B .宇宙是物质的,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C .宇宙就是星系
D .宇宙是除物质以外的所有空间
2、下列概念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
A .太阳系——木星——天王星
B .宇宙——银河系——河外星系
C .太阳系——地月系——月球
D .太阳——地球——哈雷慧星 3、地球处于一种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指的是( )
①太阳很稳定 ②八大行星公转方向一致 ③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几乎处于同一平面上 ④宇宙间的各天体各行其道
A .①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4、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体现在( )
A .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 .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 .既有公转运动又有自转运动
D .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5、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
A .太阳
B .金星
C .月球
D .火星
6、太阳的辐射能很大,每分钟向地球输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这么多的能量主要来自( )
A .内部物质的核裂变反应
B .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C .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D .耀班暴发时产生的能量 公元前28年,史籍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7—9题。
7、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
A .耀班
B .黑子
C .紫外线
D .x 射线 8、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太阳内部
D .日冕层 9、在这种现象“高峰年”(最多的年份),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 A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增强皮肤的活力 B .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C .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
D .加强扩大固定电话网络的维护,保持网络通畅
读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天体M 可能是( )
①水星 ②火星 ③天王星 ④金星 ⑤木星 ⑥土星 ⑦海王星
A .②⑥
B .④⑤
C .③⑦
D .①④
11、图中的阴影区表示的是( ) www.k@s@5@ 高#考#资#源#网
A .黄道面
B .赤道面
C .地球公转轨道
D .赤道 12、图中箭头显示了( )
A .共面性
B .同向性
C .近圆性
D .随意性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图,回答13—17题。
13、M 点所在半球是( )
A .东半球、北半球
B .西半球,北半球
C .西半球,南半球
D .东半球,南半球 14、若某人从M 点出发,依次向正东、
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千米,
则其最终位置( )
A .回到M 点
B .在M 点的正东方
C .在M 点正西方
D .在M 点东南方 15、M 和N 两点的实地距离约是( )
M
80° 40°
60° 30° N · ·
A.4444 km B.3333 km C.2222 km D.1823 km
16、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B.先东北再东南C.一直向西D.先东南再东北
17、若N地的地方时为7:20,则M地的区时是()
A.4:40 B.10:00 C.5:00 D.9:40
18某人面南而立,前面是热带,后面是温带,左边是东半球,右边是西半球,则该人位于()
A.23°26′s,160°E B.23°26′s,20°W C.23°26′N,20°W
D.23°26′N,160°E
19、一架飞机于5月1日上午8时从上海(东八区)起飞前往纽约(西5区)起飞时纽约时间是()
A.5月1日 21时 B.4月30日21时 C.4月30日19时 D.5月1日19时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和16:40,据此回答20—21题。
20、该地的经度约为()
A.120°E B.125°E C.115°E D.110°E
21、该日可能在()
A.11月B.9月C.7月D.5月
22、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北半球秋分日的日照图是(图中虚线圈为极圈,直线箭头号表示阳光,弧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23、当东京(东九区)时间为6月10日21点时,西二区的区时()
A.6月10日10点B.6月11日6点 C.6月10日14点 D.6月11日2点如图所示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回答24—25题。
24、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5、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右偏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2分)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是:
A ,C ,
F ,H 。
(2)在图中地球的轨道上用
箭头画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3)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在
星和星(填
字母)之间。
(4)图中共有级天
体系统,其较高一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5)图中体积和质量都很大的是、(填字母),他们都属于行星。
27、(12分)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②处,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在①处用斜线表示夜,画出昼夜状况。
(3)北半球二分二至中,①处为日,
时间是,此时太阳直射点在上。
(4)地球从①到④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
为,太阳直射点位于半球,
且向方向移动。
(5)地球从①开始,再回到①所用的时间为,叫做一个年。
(6)太阳源源不断向地球输送太阳辐射,其能量主要集中在区,该区波长为微米。
28、(11分)读地球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E点经度为,C点的经度为。
(2)A、B、C三点中,地方时相同的
点是,比另一点的时间
(早、晚)。
(3)当D点为5月11日零点时,F点
为5月日时,E点为5月日
时,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
(4)一架飞机沿A→B→C飞行,则其飞行方向为。
(5)A点位于F点的方向。
29、读下面的太阳光照图,回答问题。
(1)ACB线是(晨、昏)线;
(2)这一天的日期是,为北
半球日。
(3)B、C、E三点中,线速度大小关系是,角速度大小关系是。
(4)此日,E点的地方时为,D点的日出时间为,F点的昼长为。
北极圈
A
B
北回归线
F
C
D
150°E
E
F··E
·A
·C
·B
北
南
180°
(5)写出D点的地理坐标。
(6)此时,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为和。
(7)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8)此刻地方时为15:00的经线为。
参考答案:
1—5 BCBDC 6—10 CBABD 11—15 ABBBC 16—20 BCCCB 21—25 ADAAD
26、(1)水星、地球、土星、海王星
(2)略(3)D、E
(4)2、太阳
(5)E、F、巨
27、(1)略(2)略
(3)夏至、6.22 23°26′N
(4)先变慢后变快北南
(5)365天5时48分46秒回归年
(6)可见 0.4—0.76
28、(1)150°W 60°E
(2)AC 晚
(3)10 16 10 4 30°W
(4)先东南后西南
(5)东北
29、(1)晨
(2)6.22 夏至
(3)C>E>B 相等
(4)12:00 5:00 0
(5)23°26′N 90°E
(6)180° 30°W
(7)23°26′N 150°E
(8)16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