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行政执法资格考试辅导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9
2013年行政执法人员考试重点第一篇:2013年行政执法人员考试重点2013年广西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章法的概念和特征法的本质(一)法的本质表现为法具有意志性和规律性,是意志与规律的结合。
(二)法的本质表现为法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
(三)从应然意义上讲,法是为实现社会正义而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工具。
法的特征(1)法是调整人们行为关系的社会规范。
首先,规范性表明,法的要求不等于人们实际如何行为。
(2)法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或认可。
法是由国)法具有普遍性。
所谓法的普遍性,也称法的普遍适用性,(4)法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5)法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6和子部门的基本要素则是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法律体系的特点:(1)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构成的整体;(2)法律体系是一个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呈体系化的有机整体;(3)法律体系的理想化要求是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在协调;(4)法律体系是客观法则和主观属性的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1)宪法法律部门;(2)民商法法律部门;(3)行政法法律部门;(4)经济法法律部门;(5)社会法法律部门;(6)刑法法律部门;(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法律部门。
第三章法律规范法律规范的定义:法律规范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是法律中明确赋予一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一般性规定。
法律规范的特点:明确、具体、反复适用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行为模式、事实状态、法律后果第六章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的概念: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1)责任主体;(2)违法行为;(3)损害事实;(4)因果关系;(5)过错,即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观故意或过失。
法律责任实现方式的概念:简称责任方式,是指承担或追究法律责任的具体形式,如刑事处罚、行政处罚、赔偿损失等就是这种责任方式的具体化。
一、公务员法【专题总结一⊙公务员的录用⊙第21~32、38、45条】对于公务员的录用,应重点掌握下列内容:1. 第24条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三类人。
注意:首先,第(一)项不仅包括故意犯罪,也包括过失犯罪。
其次,第(二)项中的公职不仅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中的,也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中的公职。
2. 第30条第2款的备案、审批:中央机关名单须备案;地方机关名单则须报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
3. 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固定为1年,不得变更,试用期未结束不得提前予以任职。
(第32条)此外,录用只是取得公务员职务的方式之一。
取得公职成为公务员,共有以下四种途径:(1)录用(委任)。
录用制度适用于初次进入行政机关,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
(2)选任。
选任适用于领导职务,即通过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的方式任免领导职务公务员。
(第38条)(3)公开选拔。
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或副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出现空缺,可以面向社会公开选拔。
(第45条第2款)(4)聘任方式。
(详见第十六章)【专题总结二⊙公务员考核⊙第33~36、47、83条】考核是对公务员履行职务情况进行考察核查并作出评价的活动。
该部分内容不多,需要掌握如下知识点:1. 公务员考核的重点是工作实绩。
(第33条)2. 公务员考核分为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其中定期考核是需要掌握的重点:(1)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
(第34条)(2)对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定期考核采取年度考核方式;对领导职务公务员,定期考核方式另行规定。
(第35条)(3)定期考核结果分为四个等次: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
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4)定期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
命题角度分析:公务员的定期考核制度经常结合公务员的降级、辞退、权利救济等知识点来考查。
特别注意,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将产生如下法律后果:①一次定期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第47条);②连续2年定期考核结果不称职的,予以辞退(第83条第(一)项);③对于定期考核结果不称职,公务员本人有权依法提起申诉和控告(详见第十五章)。
行政执法考试提纲1.行政变更或撤回已生效的许可的情形:行政变更指对行政执法行为部分内容发生改变或者使这一行政行为部分失去效力。
行政执法行为变更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某一部分行为违法或者不当,也可能是因为部分情况发生了变化,变更行政执法决定必须由有权机关依照法定程序作出。
撤销,指已经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因为违法或者不当,经法定程序,有权机关可以予以撤销,我国,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管辖区人民法院,须经过法定程序才能做出撤销决定。
行政许可的撤销,一般情况下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撤销或者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有下列情况,做出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
1、行政机关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做出的准予行政许可。
2.超越法定职权所作的行政许可。
3.违反法定程序所作的行政许可。
4.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准许人准许行政许可。
5.法定其他情形,,如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手段取得的,依据1.2.,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巨大损失的,不予撤销,依据1,被许可人可以依法给予赔偿。
参考109页。
2.行政听证程序的的行政行为的效力指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的法律程序,体现行政的公正,在我国主要是指行政听证,具有发现案件事实,保证裁决中立,保障行政相对人平等有效参与行政决定的功能。
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独立听证制度,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对所提出的事实理由和依据进行复核,成立的要采纳,不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行政机关在做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的处罚决定以前,应当告知听证权利。
行政相对人要求听证,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权利后3日内提出,行政机关认为有必要听证的,应当在听证会举行7日前通知行政相对人。
3.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和复议机关行政复议的申请人是指公民法人组织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
行政法教司考大纲
第一章行政法概述
第一节行政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行政法的法律渊源
第三节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行政组织与公务员法第一节行政组织法概述
第二节中央国家行政机关
第三节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第四节实施政府职能的非政府组织
第五节公务员
第三章抽象行政行为
第一节抽象行政行为概述
第二节行政法规
第三节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第四章具体行政行为概述第一节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
第二节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和效力
第三节具体行政行为的一般合法要件
第五章行政许可
第一节行政许可概述
第二节行政许可的设定
第三节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第四节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第五节行政许可的费用
第六节监督检查
第七节行政许可诉讼
第六章行政处罚
第一节行政处罚概述
第二节行政处罚的种类与设定
第三节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管辖与适用
第四节行政处罚的程序
第五节治安管理处罚
第七章行政强制
第一节行政强制概述
第二节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
第三节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
第四节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
第五节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章行政合同与行政给付第一节行政合同
第二节行政给付
第九章行政程序与政府信息公开第一节行政程序概述
第二节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
第三节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第十章行政复议
第一节行政复议概述
第二节行政复议范围
第三行政复议参加人和行政复议机关
第四节行政复议的申请与受理
第五节行政复议的审理、申请与执行。
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续职)考试骨干培训班资料之一2013年全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续职)考试骨干培训班材料(提纲)第一编法律基础知识第一章法的本质和特征第一节法的本质一、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表现二、法是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三、法是统治阶级实现社会正义和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工具第二节法的特征法具有6个特征:一、法是调整人们行为关系的社会规范。
可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第二,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以人们的行为关系作为调整对象;第三,法是对人们行为提出的要求,要求人们在特定条件作出某种行为或者禁止作出某种行为。
二、法具有国家性,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或认可。
可从3个方面认可:第一,法律以国家的名义制定;第二,以国家管辖的区域作为法律的适用范围;第三,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法律体系,而且该法律体系内部各规范之间不能相互矛盾,因此法律具有统一性和权威性。
三、法具有普遍适用性。
法作为社会规范和行为规范在国家管辖区域内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
四、法以权利义务作为调整内容五、法具有强制性。
法不能始终为人们自愿地遵守,需要通过国家强制力遵守。
法不能自行实施,需要国家专门机关予以适用。
因此法律必然要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六、法具有程序性。
法是强调程序、严格规定程序和实行程序的社会规范。
第二章法律体系法律部门是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
法律体系由一个国家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构成,这些法律规范均为该国的国内法。
国际公法只有转化为国内法才能作为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2010年底已基本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下列7个部门法构成:第一,宪法;第二,民商法;第三,行政法;第四,经济法;第五,社会法;第六,刑法;第七,诉讼与非诉讼法。
第三章法律规范法规规范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和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
法律规范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明确性,二是具体性,三是反复适用性。
各县(市、区)经贸局,委直属有关事业单位:现将2013年行政执法资格考试专业法律知识复习提纲、综合法律知识卷重点范围挂在三明市经贸委网站,请通知参考人员根据各自报考专业类别上网查阅,并督促考生认真复习迎考。
屠宰:《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福建省牲畜屠宰管理条例》、《酒类商品批发经营管理规范》、《酒类流通管理办法》散泥:《散装水泥管理办法》《福建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散装水泥意见的批复》《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新材:(打*号的重点复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福建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福建省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管理办法*》《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节约能源法*》《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省建设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06〕44号)《国家标准(GB13544—2000)》烧结多孔砖等新材相关标准2013年行政执法资格考试经贸综合卷复习提纲《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十一条城市电网的建设与改造规划,应当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规划,安排变电设施用地、输电线路走廊和电缆通道。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占用变电设施用地、输电线路走廊和电缆通道。
第二十五条供电企业在批准的供电营业区内向用户供电。
供电营业区的划分,应当考虑电网的结构和供电合理性等因素。
一个供电营业区内只设立一个供电营业机构。
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供电营业区的设立、变更,由供电企业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电力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电力管理部门发给《供电营业许可证》。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供电营业区的设立、变更,由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供电营业许可证》。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第一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基本要求:了解:法治理念的概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形成和提出的历史过程。
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和“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
熟悉并能够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必须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正确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分析和评价法治实践和有关案例。
考试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第二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传统法律思想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基础第三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必须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第二章依法治国基本要求:了解: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确立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
理解: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熟悉并能够运用:依法治国理念指导法治实践,分析和评价有关案例。
考试内容:第一节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内涵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依法治国方略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制约监督)第二节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依法治国方略的重大作用(保障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建设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法律手段与其他社会治理手段和方式的有机结合第三章执法为民基本要求:了解:执法为民理念提出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
题型:主观题30分,为2题案例,分别为强制法、处罚法各一题;客观题70分,其中单选30题共30分,多选10题共20分,判断20题共20分。
行政强制法40分1、界定、概念F2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2、原则(重点救济原则)F3-6第三条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适用本法。
发生或者即将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行政机关采取应急措施或者临时措施,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行政机关采取金融业审慎监管措施、进出境货物强制性技术监控措施,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第五条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适当。
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
第六条实施行政强制,应当坚持教育与强制相结合。
3、种类与设定F9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三)扣押财物;(四)冻结存款、汇款;(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F12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一)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二)划拨存款、汇款;(三)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四)排除妨碍、恢复原状;(五)代履行;(六)其他强制执行方式。
4、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F16原则: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主体:F17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
2013年行政法重点学科班授课提纲编讲何超老师【四项基本原则】1.兼顾理解与记忆2.兼顾原理与考点3.兼顾体系与细节4.先常考点再疑难点最后争议点第一部分行政法学基础论第一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考查方式:主要考论述,兼选择学习要点:1、掌握原理和基本要求;2、结合法律、案例理解把握A .行政机关在作出重要决定时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B .行政机关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C .行政机关行使裁量权所采取的措施符合法律目的D .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已生效的行政决定真题-2(11-78-多选)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对政府行政活动提出的基本要求,而合法行政则是依法行政的根本。
下列哪些做法违反合法行政的要求?A .因蔬菜价格上涨销路看好,某镇政府要求村民拔掉麦子改种蔬菜B .为解决残疾人就业难,某市政府发布《促进残疾人就业指导意见》,对录用残疾人达一定数量的企业予以奖励C .孙某受他人胁迫而殴打他人致轻微伤,某公安局决定对孙某从轻处罚D .某市政府发布文件规定,外地物流公司到本地运输货物,应事前得到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的准许,并缴纳道路特别通行费 本章重点法条:《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之三“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第二章 行政主体与公务员★★一、行政主体主要内容:行政主体资格;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行政组织类型 核心考点:行政主体资格;行政组织类型 ★★★(一)行政主体资格 【要点】重点掌握其判断标准★(三)类型 说明:“有”、“无”表明是否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中央层面附表:行政机构管理真题-3(10-40-单选)国务院某部拟合并处级内设机构。
关于机构合并,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该部决定,报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备案B.该部提出方案,报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批准C.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决定,报国务院备案D.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决定★★二、公务员主要内容:公职取得、公职履行、公职丧失、公务员处分与救济核心考点:回避、公职丧失、公务员处分考查情况:1到2道选择题;关键部位的知识记忆考查为主A.张某担任家乡所在县的县长B.刘某是工商局局长,其侄担任工商局人事处科员C.王某是税务局工作人员,参加调查一企业涉嫌偷漏税款案,其妻之弟任该企业的总经理助理D.李某是公安局局长,其妻在公安局所属派出所担任户籍警察真题-5(09-42-单选)下列哪一做法不属于公务员交流制度?A.沈某系某高校副校长,调入国务院某部任副司长B.刘某系某高校行政人员,被聘为某区法院书记员C.吴某系某国有企业经理,调入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任处长D.郑某系某部人事司副处长,到某市挂职担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五)处分真题-6(08-98-任选)某行政机关负责人孙某因同时违反财经纪律和玩忽职守被分别给予撤职和记过处分。
授课教师新浪微博:@行政法徐金桂 (用于互动交流、考点讲解、法条解读、答疑解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一部分 行政法基础知识一、行政法知识体系(图表一)☆☆☆☆☆①④ ⑤⑥○11 ○12 ○13○14 ○15 ○16 ○17 ○18⑨⑩②③○7⑧第二部分 专题精讲专题一 行政主体行政主体类型化:1、职权性行政主体: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派出机关(只要做出行政行为,皆为行政主体)2、授权性行政主体:被授权组织(准行政机关)、内设机构和派出机构(幅度越权和种类越权)3、非行政主体:组建机构(假授权、真委托)、受委托组织 一、行政主体资格(图表二)●重要法条《行政诉讼法解释》:第十九条 当事人不服经上级行政机关批准的具体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在对外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上署名的机关为被告。
第二十条 行政机关组建并赋予行政管理职能但不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能力的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组建该机构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或者派出机构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
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其他组织,超出法定授权范围实施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实施该行为的机构或者组织为被告。
第二十一条 行政机关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情况下,授权其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其他组织行使行政职权的,应当视为委托。
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 下级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经上级行政机关批准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批准机关为被申请人。
第十四条 行政机关设立的派出机构、内设机构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法律、法规授权,对外以自己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该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
真题回顾-1标 准有权有名也不一定是行政主体;参见《诉讼法解释》第20条有名无权不一定是行政主体;参见《复议法实施条例》第13条有权无名不一定是行政主体;参见《诉讼法解释》第19条权名 责肖某提出农村宅基地用地申请,乡政府审核后报县政府审批。
2013年资格考试提纲一、题型:客观题(70%):判断20%、单选30%、多选20%;主观题(30%):案例分析两题各15分,强制法中的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处罚法各一题。
二、分值分布:行政强制法40%、行政许可法20%、行政处罚法20%、行政复议法及实施条例10%、其他10%。
三、法律条文重点(其中*为特别重要的内容):一、行政强制法(结合《强制法》条文P595,F指法条,P指页码,下同)1、界定:P220-222、F22、原则:P223-228、F4-8*P225“(二)2.实施行政强制应当适当…(1)…(2)…(3)…”、*P226“(三)教育与强制相结合的原则”;*F8。
3、种类与设定:F9-13行政强制措施:P229-236、F9行政强制执行:P239-245、F12行政机关自己可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的情形:P246-247、F44、45、46、50、52。
*F9“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与处罚、许可的种类要区分、*F12、*F13、*F50、*F52;*P229“一、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约束醉酒人至酒醒等对人身的保护性约束;…1.紧急强制措施…”(标题、内容要看,可能出判断题)、*P246第三段“在行政强制执行的设定上,…下列四种情形下行政机关可以自己实施行政强制执行:(一)…(二)…”。
4、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实施主体:P249-251、F17、70一般程序:F18、19具体程序:限制人身自由F20;查封、扣押P259-268、F22-28;冻结F29-33*P249“二、行政强制实施的主体资格”;*F17“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结合书本内容看)、*F18(结合书本内容看,可能考案例题)、*F24、*F25、*F26“对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对查封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行政机关可以委托第三人保管,第三人不得损毁或者擅自转移、处置。
……”。
5、行政强制执行程序:P273-284、F34、43一般程序:P252-257催告:F35-38中止执行:F39终结执行:F40执行回转:F41执行和解:F42强制拆除:F44金钱给付义务的执行:P279、F45-49代履行:P282-284、F50-52、F43*F38(结合《民事诉讼法》第86条,其余有关“送达”的法条都要重点看)、*F43、*F50-52“代履行”。
6、申请人民法院执行:F53、547、其他:F60、60、70等二、行政许可法(条文P578)1、行政许可的界定(P125-126、F2-3):依申请的管理性外部行政行为*F3。
2、原则(P130-134、F4-10)*F7、*F8(可能出单选或多选)。
3、类别、设定(P143-145、F12-18)*F15第二款“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
4、实施机关(F22-28)*F24“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与行政强制要作区分)。
5、实施程序(如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听证、期限等(F29、30、31、32、34、35、36、38、39、40、42、44、45、46、47、48、50、82)*F29(可能出多选)、*F32最后一款“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案例分析)、*F38、*F44(期限要注意)。
6、特别规定及许可证费用(F53、54、57、5、58、59)*F58“…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7、监督检查:许可的撤销、吊销、注销(P151-153、F62、63、64、67、69、70)*F69撤销(多选)、*F70注销(结合书本内容看)。
8、法律责任(P72、78、79、80)*F78、*F79。
三、行政处罚法(条文P501)1、与行政处分等区别:P186-1882、基本原则:P188-191、F3-7*F3“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3、种类与设定:P190-198、F8-14*F8-14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与行政强制要作区分)。
4、实施机关:P197-199、F15-F195、管辖、适用、追究时效(不予处罚、从轻、减轻处罚情形):P200-204、F20-29 *P202行政处罚的适用“(一)责令改正或限期改正…(二)…(三)…(四)一事不再罚…”(多选)、*F27、*F29(法条要结合书本内容看,多选)。
6、程序(简易、一般、听证)、送达(参照新民事诉讼法)、执行:P205-216、F30-F54 *F30-32、*F39、*F40(结合新民事诉讼法有关送达规定)、*F41、*F48、*F49、*F51-52。
7、法律责任:F56、59四、行政复议法及实施条例(条文P531、条例条文P610)1、复议与诉讼关系:P322、F5、16、19*P322“二(一)区别…”。
2、复议原则:F43、复议范围:A.具体行政行为:F6、8B.部分抽象行政行为的申请审查:F74、复议机关的确定:F12-15、条例F23、24*F12“…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选择)。
5、复议申请:A.申请方式:条例F18B.复议申请人及第三人:F10、条例F6、7、9C.被申请人:F10、条例F11-14D.申请期限:F9、条例15、16*条例F12第二款“行政机关与其他组织以共同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
”、*F9“60日内”(注意期限)、*条例F15第(四)项及最后一款“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视为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
”、*条例F16第(一)、(二)项(注意期限)。
6、程序:受理-审查(条例F32、33、34、39、40、46)-决定(条例F47、48、51)-送达-执行(F17、20、21、23、24、25、28、31、32、33、34、条例F49)。
送达参照新民事诉讼法。
*条例F40“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决定做出前自愿达成和解的,应当向行政复议机构提交书面和解协议”、*条例F49(注意期限)、*F21、*F24、*F28最后一款。
7、法律责任:F36、37、38、条例F62-65*条例F53。
其他内容:F39、条例F17:复议权利告知制度、条例F57:行政复议意见与建议、条例F40:复议和解、条例F50:复议调解。
*条例F17(每年必考)、*条例F57最后一款(注意期限)。
五、行政诉讼法(条文P553)1、行政诉讼法原则:F5、32、33、44、48、492、诉讼范围:F11、123、管辖:F14、17、18、194、被告确定:F255、应诉:F43,有关行政机关负责人应诉的规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P636第28条、《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P644第22条、我省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决定的实施意见P725第26条6、行政案件的裁判:*F52、53、54、557、执行:*F65、68六、国家赔偿法(条文P566、F2-16、32、33、35、37、39)1、行政赔偿的概念及要件:P398、F22、赔偿范围主要为国家不予赔偿的情形:F3-53、赔偿请求人及义务机关的确定:F6-84、行政赔偿程序及追偿问题:F9、10、13、14、165、赔偿方式:F25*F7、*F10、赔偿法部分重点看条文。
七、行政执法基本理论(一)执法基本原理1、行政执法(狭义)及基本内容:P8(《福建省行政执法程序规定》P671:F2、4、20、22、23、*24(案例)、27、*28、*38(案例)、39、40、*41(期限)、42、52)2、基本原则:P29-433、基本要求:P43-54《纲要》P627:1、3、5、10、11、12、20、21、22、23、28;《纲要实施意见》P695:20、22、23、24、29;《决定》P639:15、18、19、20、22、23;《决定实施意见》P716:7、8、9、10、11、16、17、18、19、20、21、23、26、27;(《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4、5、14、15、16、18、24、25;汇编没有该《意见》,不列入考试范围。
)《意见》实施意见P729:1、4,P729-730《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P666:3、19《宪法》P453:F5、30、33、35、37、38、39、41、62、67、85、95、96、105、108;*侧重“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地方组织法》P481:F1、2、4、54、56、58、62、63、64、65、68;《立法法》P513:F8、9、78-87(*F86、*F87)4、行政执法证据(P83)A.行政执法证据概念及属性:P86-89B.七类证据的使用规则及要求(证明效力大小问题)证据规定:P90-106,证据获取P107-108(证据规定10-15、44、63、71)C.获取证据的程序、时限、登记保存:P107-108*P83第二段“行政执法证据是指由行政主体在行政程序中制作、收集或者取得的用于证明行政执法活动及行政相对人真实情况的一切材料。
”、*P86“三、行政执法证据的属性”-P87(结合案例)、*P92“二、各类行政执法证据的使用规则”-P106(结合案例)、*P107“一(二)…。
如取证应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应当首先向相对人出示有关行政执法资格证件,不得刑讯逼供,不得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方法获取证据等等。
…”、*P108第二段“(三)获取行政执法证据的时限”。
5、行政确认:P161-163*P161第一段“一(一)行政确认的概念”、*P162第三段“二(一)行政确认的特征”。
6、行政执法监督:P285、几种监督形式:P291-298*P285第一段“一、行政执法监督的概念及其法律意义”、*P291-298重点看大标题。
《监督法》P542:F22、30、34、38《执法资格认证与执法证件管理办法》P686:F4、5、6、10、11、12、*14、*15(单选、多选)。
7、行政法律责任概念特征、种类、行政公务人员承担责任的内容及方式:P424、P432 *P432“二、行政公务人员行政法律责任的内容与方式”-P435。